后羿射日

2024-05-05

后羿射日(精选6篇)

篇1: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大家都听说过吧!今天我也来当一次后羿,过足“射日”的瘾。

游戏的规则是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负责射箭,一个人负责捡箭。射的人在50秒之内要射出5支箭,谁的命中率最高,谁就获胜。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首先出场的是韩屹,只见他左腿跪地,右腿微微弯曲,左手握住弓,右手用力拉动弦,只听“砰”的一声,箭头打到了黑板上,只见他眉头紧锁,到并不灰心,继续打……

接着,该我出场了,我心里正暗暗高兴呢,于是兴致勃勃地登场了。我左手拿着弓,右手拿起箭,双腿微微弯曲,只听“嗖”的一声,我也没打中,不觉手心冒汗,脸发热,心也跟着“砰砰”加速跳动。但我并不放弃。接着又射了一次、两次,终于在第三次的时候,我射中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射中了!我射中了!”我在50秒内总共射中了两次,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

玩射箭真是太开心了,下次我还要射!

篇2:后羿射日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都住在东方一个名叫D谷的地方。在D谷的中央,长着一棵几千丈高的大树,名叫扶桑。十个太阳白天玩耍,夜间便住在扶桑树上。

按照规矩,每天要有一个太阳到天空中工作,给世界送去光和热,每十天轮一次。

世界多么美丽呀!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草……可惜的是,每个太阳十天才有机会到天空一次。

这些太阳都很顽劣。有一天,它们竟然一齐离开D谷跑到天空中。这一下,大地被太阳烤得发了白,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人们只好躲进山洞,一步也不敢迈出来。

人们的首领尧出来恳求太阳立刻离开,可是太阳们谁都不理睬。

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于是带上一把红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来到人间。十个太阳在天空中走来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着了火。后羿看了,立刻搭上了一支箭,拉满了弓,嗖的一声向一个太阳射去,一个火球应声落了下来。其余九个见势不妙,急忙逃走。可是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准,在“嗖――嗖――”的箭声里,太阳一个个落下来。当后羿从箭筒中抽出最后一支箭时,尧连忙按住他的手说:“太阳对人间是很有用的,太多了才会带来害处。留下这最后一个,让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吧。”后羿听了点点头,把弓箭收了起来。

九个太阳一死,大地立刻恢复了正常。人们纷纷从山洞里走出来,继续进行生产劳动。

大家都很感激后羿,希望他留下来。后羿答应了,就在人间住下来了。

篇3:后羿射日

漆器, 是战国至秦汉时期主要的生活用器, 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载体, 漆器上的图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绘画、文化特征以及艺术思想。漆器多以神话题材作为装饰纹样, 极少有记录文字。然而, 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一件漆衣箱 (编号:E.61) 上却有少量的文字, 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漆器图像的思想性提供了契机。

本文借助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 结合我国古代典籍, 分析并判断衣箱上图画的内容与形式, 从而对“后羿射日图”作更为深入的图像学分析[1]。

一、图像描述与形式分析

关于图像内容的描述, 陈振裕先生在《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中已有相关叙述, 但不甚准确, 此处作一些调整:

在盖面的中部与左端绘有蘑菇状的云纹, 右端绘有两条交织的蛇。俯视图的上下两侧描绘有一对不完全镜像的图像。上侧有一高一矮两棵树, 高树伸出十一枝, 矮树伸出九枝, 每个枝头末端都有一个类似太阳的形象, 高树上立两鸟, 矮树上立两兽 (一只兽为人面, 另一兽侧面示人, 因而无法辨认) , 两树之间绘有山谷, 一人站在谷中持弓从矮树上射下一鸟;下侧的内容与上部分相似, 不同的是矮树上立两鸟且有十一枝, 高树上立两兽且伸出九枝, 下侧没有绘山谷, 一人立于矮树下持弓从高树下射下一鸟。此外, 在俯视图的左下角有一段用漆书写的文字 (图1) [2]。

对于图像本身的理解, 首先应该从其表现形式入手, 而就这件漆衣箱上的图像而言, 不难总结出两方面的特征:

一方面从描绘方式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线造型, 敷色为辅”。画面中的树和人物均用线描绘, 而蘑菇状的云纹则以色块的方式呈现。这种造型方式是中国画发展至今主要的造型手段, 根据曾侯乙墓的造墓年代可以推断出漆衣箱的制作年代为战国初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还未能摆脱装饰艺术的束缚, 得到独立的发展, 但是就衣箱上图像的描绘方式来看, 中国绘画的造型手段在这一时期已初见端倪。 (图2)

另一方面是其构图原则, 表现出两个方面特征:1.对称式构图。画面整体上呈现出对称的形式, 这是传统中国美学观念的体现, 此后这一美学原则也被运用于绘画、建筑、装饰艺术等多个层面。2.多角度图像的并置。画面中的云、蛇以及由人、树、鸟、兽所构成的表现故事情节的画面, 分别用了几种不同的视角来表现, 使得衣箱盖面呈现出多个视角并置的效果。由于在早期的装饰图像中多半表现神话题材, 因此工匠们往往忽略对客观事物的科学描绘, 而是通过夸张的比例、特殊的透视角度来反映神话中那些不同寻常的人、事、物。

关于图像的主题, 就上述画面内容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试作如下考释。

首先, 要想正确理解图像主题, 必须弄清衣箱盖面左下角的文字内容。

这件衣箱的左下角有红漆书写的20个字, 饶宗颐先生考释为:“民祀佳坊 (房) , 约展于 (?) 维。兴岁之四 (驷) , 所尚若 (陈) 。 (经) 天 (常) 和”。这些漆书文字所说的都是一些吉祥语, 大意是民之所以祀房星, 因房星 (即辰马天驷) 为农祥之星;众宿与岁星没有抵触, 即谓岁之四驷;众宿各得其所, 即谓经天常和[4]。

到这里, 笔者便可推测图像的内容就是与天象、农耕以及祭祀祈福有关的。下面将图像中的元素一一进行解释。

首先, 是对于“蘑菇纹”的解释, 目前学界认为它是一种图案化的天象符号。丁山先生曾考证, 这个图像与甲骨文相似 (图3) , 表示“上天火神”、古代“房星二宿的专名”。而以字形系统推测, 即字。这个字又作“辰马”或“天马”之意[5]。以上推测恰好与饶宗颐先生解读的文字内容相符合, 这里的蘑菇纹象征的正是当时人们为了农耕丰收而祭祀的“房星”。

其次, 是对于人、树、鸟、兽对称图像的解释。根据漆书的描述, 画面应该与祭祀、神话有关, 那就必须根据相关古籍文献来确立图像的主题。而研究先秦神话, 从时间上来看最具说服力的文献就是《山海经》和《楚辞》。

在这一组对称的图像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由树、鸟、人所表现的后羿射日的主题。根据画面所示, 树的末端都伸出有类似太阳的图案, 再联系树下人物拉弓射鸟的场景, 便很容易联想到树是扶桑树, 树下的人是后羿, 被射杀的鸟应为金乌。关于扶桑树, 目前较早的文献记载出自于《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 在黑齿北。居水中, 有大木, 九日居下枝, 一日居上枝。”[6]而图像中的树的确是有一枝在顶端, 其余的枝在下部。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 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于《楚辞·天问》:“羿焉日?乌焉解羽?”[7]意思是说, 后羿射下了太阳, 太阳中的金乌就死了, 这就可以推断图像中的人是后羿, 射下的鸟是金乌。再者, 是关于所射太阳准确数字的问题。民间传说, 一直是后羿射十日, 而图像中太阳的数量与树枝的数量有关, 十一枝的树枝末端就有十一个太阳, 与传说不符。但关于“十日”的说法较早的文献出自于《山海经·海外东经》中的描述, 还有《楚辞·招魂》:“十日代出, 流金烁石些。”《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 万物皆照。”以及《淮南子·本经篇》:“尧之时, 十日并出, 焦禾稼, 杀草木, 而民无所食, ……尧乃使羿……上射十日。”[8]而这些所谓的“十日”之说, 所记载的文献年代都晚于图像所绘之年代, 这一量词很有可能是神话在相传的过程中逐渐附加上去的。即使不是附加上的数量, “十”在最初也有可能只是表示一个约数, 表示天上有多个太阳同时出现。如此一来便能对太阳的数量作出解释。

然而“九枝”的树与树上的兽该如何判定呢?目前学界提出了两种观点, 一种是郭德维先生提出的桂树与玉兔[9], 另一种反驳了郭先生的说法认为是扶桑树与。而笔者倾向于后者的观点。关于扶桑树, 前文已经对太阳数量与文献不符作出解释, 因此, 这里也就可以确定即使树只有九枝, 也应该为扶桑树。然而关于兽被判定为而非玉兔, 原因有二。其一, 如陈峰先生所说, 画面中兽的形象与玉兔形象不符, 就图像所示, 应是有着人面的凶猛兽类。而在传说中就是食人的猛兽, 正好与《山海经·北山经》中所说:“有兽焉, 其状如牛而赤身, 人面马足, 名曰窳 () , 其音如婴儿, 是食人。”相符合[10]。其二, 上文引用的《淮南子·本经》的描述, 证实了后羿射杀了。无论是后羿射日还是后羿射杀, 都与后羿有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都证实了后羿为民除害的事迹, 正与图像中的文字内容相呼应。人们祈求农耕丰收, 必然希望风调雨顺, 而后羿为民除害, 满足了人们“经天常和”的希冀。因此, 如果如郭德维先生所说是桂树与玉兔, 似乎与后羿以及这些祈福的文字内容毫不相干, 不具有说服力。

最后, 需要判定的就只有图像右侧蛇的形象了。目前对于蛇的“身份”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是伏羲女娲, 但是伏羲女娲不会像画面中所显示的有四个头, 而且这两个形象多显现于汉代以后。第二种说法是修蛇, 出自于《淮南子·本经》:“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 断修蛇于洞庭”[11]。这看似与后羿为民除害的事迹有关, 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如果依旧表现的是后羿为民除害的事迹, 为什么要用夸张的比例单独将蛇的形象置于一旁?而且如果这是修蛇, 那在数量上也不吻合。那唯一的可能就是这里的蛇并不是修蛇, 而是一种辟邪护灵的象征, 这就如同图像中的大的非常夸张的蘑菇纹一样, 放大的比例体现出人们对于这些形象的崇拜。此外, 《山海经·海内东经》描述:“汉水山附鱼之山, 帝颛顼葬于阳, 九嫔葬于阴, 四蛇卫之”;《山海经·海外北经》描述:“轩辕之丘, 在轩辕国北, 其丘方, 四蛇相绕”[12], 这正好说明蛇在先民的心中是一种可以庇护人类的灵兽。图像中的蛇看起来是两个身子, 但却有四只脑袋, 很有可能就是四条蛇, 只是它们盘绕在一起, 看起来只有两个身体罢了, 这也就符合了文献中四蛇的说法。

二、图像的意义

关于图像主题背后的意义, 始终需要围绕漆衣箱上的文字展开。这种祈求丰收的心理, 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农耕文明时期尤其是初期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下面还是根据上述推测的图像主题来探寻图像的意义。

以蘑菇纹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来看, 当时的人把祭祀“房星”看作是一件大事。他们崇拜它, 因为房星是农祥之星, 它能保证“经天常和”。这里可以理解为天道运行之和谐, 天和才能农祥, 这对于当时靠天吃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 而这一点与先秦社会重视农耕丰收的社会心理非常吻合。

与此同时, 后羿射日以及杀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农祥”的一种心理需要。气候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如果天气炎热、干旱就会影响收成, 甚至导致颗粒无收。远古先民们也一定会遇到这样的自然灾害, 在当时缺乏科学认知的背景下, 先民们必然会认为过分炎热的天气是因为天上不止一个太阳造成的, 所以才有了“尧之时, 十日并出, 焦禾稼, 杀草木, 而民无所食”的说法, 这正是对恶劣气候条件的描述。然而在这种天道不和的时候人们自然要祭祀房星, 以保农祥, 也会希冀有神灵降临为民除害, 于是出现了后羿的形象, 后羿射杀太阳和, 使得天道顺和, 农耕丰收。

此外, 关于蛇的形象辟邪护灵的说法可以这样理解:楚国地处南方, 气候温润, 水系丰富, 自然适合蛇类的繁殖.人类对它们感到惧怕却又无法征服, 必然会希望有神灵可以镇压这样的生灵以保护人类的安全, 因此早期的人们才会对蛇的形象加以崇拜。随后蛇的形象衍生成辟邪护灵的象征, 蛇威慑了危害农祥的邪恶之物, 从而辟佑天道, 满足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注释

1[1][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戚印平, 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1-13页

2[2][4][11]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119页, 120页, 119页

3[3]饶宗颐.曾侯乙墓器漆书文字初探[M].古文研究 (第10辑) .北京:中华书局.189页

4[5]王育成.曾侯乙漆箱图案与史前宗教文化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院刊, 1994 (01)

5[6]方涛译注.山海经·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 2011.251页

6[7]林家郦译注.楚辞·天问[M].北京:中华书局, 2010.83页

7[8]刘晓路.中国帛画[M].北京:中国书店, 1994.127页

8[9]郭德维.曾侯乙墓中漆竹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象试释[J].江汉考古, 1881 (01)

篇4:新后羿射日

此时,烈日炎炎,后羿热得满头大汗,突然看见路旁有一家商店,于是,他就走进去买雪糕。可是,最便宜的雪糕也要两块钱,后羿翻遍了全身,却只找到两毛五。没钱,怎么办呢?后羿只好发挥他的才能——辩论,请蚊子当裁判,后羿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开始说起,由玉帝王母到土地公公,论证了在热得冒火的天气里雪糕的重要性。后羿说道:“要是有一根雪糕,盘古就不会倒下;要是有一根雪糕,女娲补天时就不会热得吐血;要是有一根雪糕,玉帝王母和土地公公家里就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问题吵嘴动武……”后羿说得唾沫横飞,嘴里每吐出一个字,掉在地上,“轰”的一声,就成了一个坑。裁判蚊子“嗡嗡嗡”地对后羿的话表示赞同。这场由后羿发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辩论赛,最终结果当然是店老板举了白旗投降。

后羿用他的两毛五和“二皮脸”硬是换得了一根雪糕,当他心满意足地咬着雪糕走出店门后,突然发现嘴里空空如也。后羿抬头一看,顿时气得血管快爆裂了。原来是几个顽皮的太阳在空中追逐嬉戏,其中一个太阳顺手牵羊,夺走了雪糕。后羿气得“嗷嗷”叫,从怀里抽出“诺鸡鸭”给玉帝打电话,大吼道:“玉帝,你的儿子太顽皮了,他把我刚买的雪糕抢走了!”电话那头,玉帝玩游戏正玩得开心呢,后羿一个电话的工夫就害他输了。他怒上心头,对着话筒用一万分贝的声音吼道:“后羿,你今天肯定吃了十吨豹子胆了,竟敢这样对我说话!”后羿吓得一哆嗦,赶紧挂断了电话。

该怎么办呢?这时的后羿热得汗水直淌,嗓子冒烟,心里火烧火燎,气得咬牙切齿。他挠了挠脑袋,看了看干裂的土地、被烧焦的树木和干涸的河流,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十个太阳。突然,后羿灵光一闪,有了!他念动“闪移”口诀,一瞬间,一架无敌高射炮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后羿举起无敌高射炮,瞄准天上的太阳。“轰隆隆”,九个太阳被射了下来,摔得粉碎。剩下那一个,躲在乌云背后,逃过了一劫。

于是,一个太阳,大地苍翠,万物生长。后羿看到此景,欣慰地笑了。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四(6)班

指导老师 爱 照

篇5: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力的十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后羿一心为人民初还得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后羿的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的神奇美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知道神话故事中宇宙是什么样的吗?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就像个大鸡蛋,里面孕育着一个巨人——盘古。一天,他挥动利斧狠狠一劈,天和地分开了。后来,一位女神——女娲来到这里,在河边捏起泥人,这些泥人落在地上又蹦又跳,从此以后,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再后来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后羿射日》就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一定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这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 旸谷 扶桑 规矩 顽劣 恳求 炎热 其余 理睬 煎熬 恢复 感激 见势不妙 应声落下

3生字大家掌握得很好,课文应该也读得很棒吧,谁来展示一下。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三、细读品味

1同学们的课文读得很流利,大家听得也很认真,那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后羿为什么要射日?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谁给大家读一读(生读出第4段)

是啊,顽劣的太阳竟然一齐出来了,它们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谁能试着说说顽劣这个词语的意思。

顽劣不仅仅是贪玩,更多的是它们不顺从,不听话,我们能说咱们班的同学很顽皮,能说顽劣吗?只有不遵守纪律,贪玩、极其不听话的同学才可以说是顽劣。

是啊,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人们都生活在苦难之中,谁再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十个太阳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再找2-3生读)

3十个太阳给我们带来的灾难,那原来有一个太阳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怎样地呢?谁从课文中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是啊,好美的世界啊,(图片配乐)谁愿意再给大家美美地读读呢!同学们,这为什么用省略号?(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表示话没有说完。)

你还能用一些这样的词语描绘世界的美丽吗?(高大的树木。丰收的庄稼。无边无际的大海。有绿油油的小草。)

真是太美了,老师都深深地陶醉其中了,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真不少,老师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想象一下当时人们生活会怎么样。(快乐、幸福。)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读课文吧。

4一个太阳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给人们带来灾难。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首领尧冒着炎热的太阳站了出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尧是谁吗?(尧, 是一个伟大的首领,他关心百姓疾苦,深受人民的爱戴。)

尧为了百姓们,恳求太阳离开,同学们,恳求是什么意思?(恳求就是很诚恳,很真挚,很郑重的请求)是啊,你们恳求过别人吗?是啊,我们在恳求别人时,是多么希望别人能答应啊。

可是太阳听话吗?(不听)是啊,这些太阳都很顽劣,一点都不听尧的话,这时候,后羿从天上下来了,既然太阳们不听话,那么只好(把它射下来)

5那后羿是怎样射日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哪段在讲后羿是怎样射日的呢?谁来给我们大家读读!(生读第6段)听同学读了这段,在你的心中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⑴善良(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于是带上一把白色的弓和十只白色的箭,来到人间。

从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后羿是个怎样的人?(指生)

在大地晒得发了白,人们都躲进山洞的情况下,后羿还出来帮助百姓们,你觉得后羿除了善良之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

⑵关心百姓,一心想为百姓除害的人。

谁给大家读一读,感受一下后羿的勇敢,善良,一心为民的品质。从这一段的其它语句中,你觉得后羿还是怎样地人?

⑶后羿也是个射箭能手。(你们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呢?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准,在“嗖——嗖——”的箭声里,太阳一个个落下来)

哪个词语写出了后羿射箭的本事很高?(又快又准),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读出后羿射箭的快和准。

再仔细读一读这一段,哪个词说明后羿射箭本领很高。(应声落了下来)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后羿看了,立刻搭上了一支箭,拉满了弓,嗖的一声向一个太阳射去,一个火球应声落了下来。)

大家都认为后羿的箭法十分高超,你能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吗? 6后羿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正在苦苦煎熬着的人们会对后羿说些什么? 是啊,此时我们都被后羿精湛的箭术所折服,被他的心地善良和英勇神武所感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自己把课文再读一读吧!

四、拓展延伸

后羿射日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心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造就了多少数不尽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像后羿这样的神话英雄,打动了很多人的心,相信也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大家已喜欢上了这有趣的神话童话了吧!那么请同学们再读些神话故事吧。

板书设计:

后羿

善良

顽劣

一心为民 自私

射箭能手

无情

教学反思

1、备课应全面,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对教材的延伸,自己在教学中,可以说对教材把握得比较到位,但延展度却没有,证明自己读书太少,后羿除了射日外,还为人类做了其他的事,而这些是自己查阅资料时没有想到的,也证明了自己知识的匮乏,正向我们组徐老师和葛老师说的一样:教师不仅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这样,才能在课堂中让自己更充实。

2、注意对学生的及时表扬,在学生出现小错误的时候,也要先肯定他带给了大家什么优点,在这节课上,一个叫薛晓风的小女孩读课文读得特别好,但因为她读错了一个字,我却忽视了表扬与激励,而是忙着去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真的是太好了,因为面对自己读课文的优秀,没得到老师的表扬,她还是听课那么认真,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出发呢?

3、在教学中多一点期待,在分析后羿的形象的时候,张跃键同学回答的很精彩,他特别想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我却一连打断他的话,自己为什么不多点等待,多点倾听,难道只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吗,老师更应该学会倾听,因为孩子的发言的生成比教师的预设更精彩。

4、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时,考虑一下自己这样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能够让学生捕捉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让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自己的预设为主,怕达不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使劲拽着学生走,这样不又成了教师的为主体吗?

篇6:后羿射日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后羿射日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1

我读了《后羿射日》这篇故事,这篇故事讲得是:从前,天天帝有十个儿子,就是十个太阳。他们个个都特别顽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被烤的像火炉一样,植物被烤的的枯黄,江河湖海被晒得露出了干裂的地面,无数的人在干渴饥饿中死去,人们无法生活。

于是,天帝派神箭手后羿教训自己的儿子,后羿背着神弓神箭来到人间,看到的悲惨情景,心里非常难过,神勇的后羿举起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大地照明。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读完这篇故事,我很感动,后羿不畏权势,勇敢的射杀了天天帝的九个儿子,因此,他获得了后人的敬佩。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2

我今天看了《后羿射日》,故事的内容是,天上本来是有十个太阳,大地都裂开了,人们热的喘不过气了。天神派后羿去射日,一天射一个,过了九天射了九个太阳还剩一个,后裔刚要把最后的一个太阳射下来,天神拦住了后裔说:“留一个太阳会对人类有好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别人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别人。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3

寒假中,我看了一本名为《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书。文中描述后羿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而毅然用箭去射九个太阳。

但透过一番查询,我才明白后羿射下九日是不可能的。正因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一亿五千万公里,可想而知,要从地球到达太阳,就是每秒行30万公里的阳光,也得用八分二十秒;而时速为两百公里的火车则需要85年。那么,连大气层都冲不出的箭就更甭提了。1991年,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共同发射的太阳极区考察卫星——“尤里西斯”,它要飞行4年,才能进入绕太阳飞行的轨道。因此,后羿就算是厉害至极,也是无法将箭射到太阳上去的。(数据翔实,很有说服力!)

实际上,像古代的“后羿射日”,哼哈二将的“千里眼”、“顺风耳”……都只代表了古代人民完美的向往。但是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幻想了几千年的人类插上了翅膀:1961年4月21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顺利登上月球,圆了世界人民的飞天梦想。如今的人造卫星、电话、电视机……代替了以前的“千里眼”、“顺风耳”;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已经成功地把一颗颗人造卫星,送进预定的轨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个远古的神话渐渐变成了现实。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4

传说中很久以前东方天帝有十个太阳儿子,他们住在东海边,一起玩耍,一起洗澡,每天都会有一个太阳,驾着马车围着太阳转一圈,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人们按时上班和休息,有着丰厚的收成。

可是有一天,太阳弟弟嫌一个人太无聊,就把几个哥哥叫出来一起围着地球转,结果大地烤焦了,河流干枯了,动物晒死了,人们躲到了地下,忍饥挨饿。

这时候,有个叫后羿的神箭手站了出来,他背上弓,拿上十支箭,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越过九十九个峡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东海边,他拉起弓箭,用尽力气,将九个太阳射了下来,剩下一个太阳吓得再也不敢调皮了,每天认真地工作,地球上又出现了新的生机,动物也出来了,人们又有了好的收成,大家都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了。后羿成了英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正义感,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要勇敢地站出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当然做了好事,人们也会永远感谢你的。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5

相信大家都看过《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吧。

里面的故事讲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里长着一株高几千丈的扶桑树。树下长着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经常都和他们一起去洗澡。他们轮流值班,全部都会坐着双轮车,在天空中穿越,人们本来都很幸福,但十个太阳觉得很无聊,就十个一起去值班。

他们把大地嗮裂开,禾苗都烤焦了,河水都热了,人都躲进去了洞穴的里面。这时部落后羿,他射箭百发百中。就追着十个太阳,射中了一个太阳,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登上了一座大山,后羿拉开了弓弩,一个太阳被后羿一箭射了下去,又射下第二条箭,然后同时掉落两个太阳。又狠狠地射下了第三条箭,四个太阳掉落了。

后羿准备射下最后一个,有个跑来说:“留下他,这个太阳能万物复苏,无辜繁茂。”剩下的那个太阳在他的母亲护送下按时间升上了高空,按时落下。后羿也封为了天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后羿救助了苦难中的百姓,如果我们也像后羿一样,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那世界一定到处都开满鲜花,充满和谐。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是快乐的。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6

后羿射日》是个神话故事,它描述了劳动人民不怕艰苦战胜邪恶的意志。

从前,天上有九个太阳,一刻不停的炙烤着大地,长年不会下雨。人们没有水喝,很多人都被渴死了。有一天晚上,一个叫后羿的人梦见一个老神仙对他说:“我这里有一颗宝珠、一把弓和一支箭,这颗宝珠可以让你肚子不会饿,但是你要走过一条很可怕的路,路上有一条巨大的蟒蛇,你只能用这支箭和这把弓来射它,然后取得另外十支神箭,你可以用这十支神箭把太阳一个一个的射下来。这样,人们就不会被渴死了。但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件事情很危险,你敢不敢去做。”

后羿说:“只要能救活老百姓,我什么事都愿意去做。”突然,后羿醒了过来,发现这只是一场梦,可是在床边还真的有一张地图、一颗宝珠、一把弓和一支箭。于是后羿按照老神仙的指示,打败了大蟒蛇,克服了很多困难,拿到了十支箭。后羿拿着弓箭准备开始射太阳了,后羿百发百中,一连射掉了八个太阳,射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后羿想:“没了太阳也不行,留一个吧!”后来,人们终于又可以安宁的过日子了。

大家记住,谁有不怕艰苦的。意志,谁就是英雄。

《后羿射日》真好看。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7

我读了《后羿射日》这篇故事,这篇故事讲得是:从前,天神帝俊有十个太阳儿子,他们个个都特别顽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被烤的像火炉一样,植物、庄稼被烤的的枯黄,江河湖海被晒得露出了干裂的地面,无数的人在干渴饥饿中死去,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帝俊派神箭手后羿教训自己的儿子,后羿背着神弓神箭来到人间,看到的悲惨情景,心里非常难过,神勇的后羿举起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大地照明。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读完这篇故事,我很感动,后羿不畏权势,勇敢的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儿子,因此,他获得了后人的敬佩。

后羿射日读书笔记8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后羿射日》,这里的后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羿射日》这篇故事,特别感人。故事中讲了十个太阳飞上了天空中,把大地烤焦了。后羿听说后,来到了人间,给人们除害。后羿连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被尧保护下来,因此,没有被后羿射下来。

读到了这里,我很感动,后羿真是一个大英雄,我要向他学习,也要认真学习本领,将来给人类多做贡献。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有一些小朋友做一点事情就觉得累,他们与后羿比起来,是多么地渺小。

上一篇:成本效益下一篇: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