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2024-04-29

纽伦堡审判观后感(共9篇)

篇1: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著名的审判,为国际法尤其是战争法的发展树立了若干重要原则。这场大审判同时也遭遇了若干挑战,有来自法律层面的,有来自伦理层面的,也有因法律与伦理冲突而产生的。

美国1961年的影片《纽伦堡审判》(Judgment at Nuremberg)力图将这一宏大的历史画卷浓缩进一场审判过程中。导演选取了审判法官这一司法过程。法律与伦理是贯穿影片的核心问题。

德国法官被指控是因为他们执行了当时有效但现在被认为是恶的法律,比如防止种族污染的法律、剥夺生育权的法律。法庭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德国,法官的地位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在压力?法官是否有选择权,如果不服从将会怎样?一个司法部官员魏克,曾经是被告之一耶林法官的老师,证实他自己由于抵制希特勒的恶法而被迫辞职。与此相关的是,法庭要审查德国法官对纳粹的效忠程度,这其实是一种主观状态的考察。也就是从主观状态和客观可能性两方面对德国法官的行为进行判断。但问题在于,即使法官有选择的可能,那么他应不应该进行选择?他的职责是执行法律,还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法律进行判断?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可以,他应该遵循什么法则?

这既涉及到了法官的职业伦理问题,又涉及到了关于法律的永恒的争论:有没有比实在法效力更高的规则,可以对实在法进行判断?不同的法学流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自然法学派认为神法、自然法的效力高于实在法,而历史法学派则不承认自然法的效力。

在这种处境下,德国法官既面临着外来的政治压力,也面临着职业伦理的挑战。这正是耶林法官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其他法官仅仅是政治人物,他们自然地选择了服从政治;而耶林是经过了反思的,实际上他服从的并不是政治压力,而是他所认同的职业伦理,和他对实在法的伦理判断。尽管,他的这种选择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法庭所否决。

上面分析了德国法官面临的职业伦理的两难困境,即是应该服从法律、执行法律还是可以对法律进行判断进而选择适用。对法律进行判断的标准必然是伦理的、超出法律之外的。这场纽伦堡审判中也涉及到了对伦理的讨论。

上文也提到了,耶林法官的选择一方面是基于对职业伦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实在法的伦理判断。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是认同当时实在法的价值取向的:国家本位,为了达到所谓的国家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基本权利,诸如生命、健康等,个人在这样的视野中是缺位的;因此才有了种族进化的政策,才有了剥夺生育权的法律。这不仅是耶林的伦理选择,也是所有被告的伦理选择,甚至是德国整个上层社会的伦理选择。影片中出现的那位俏丽高雅的贝托太太,无疑代表了德国上层社会的形象。她为耶林辩护的理由是:“耶林法官举止绅士、高贵,敢于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这样一个正派的人,怎么会犯错呢?”这些高贵的人没有经受过苦难,因而也就没有对受难者的同情、怜悯之心。他们不是不可能知道执行法律的后果,而是不想知道,不想去想。因而海伍法官在最后与耶林的会谈中,在耶林称自己确实不知道他们的判决会带来如此多的杀戮、死亡时,海伍法官回应道:“当你判第一个人死刑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这一点了。”是啊,当你眼里没有“人”这个概念的时候,一个人和许多人在你眼中是等同的——等于虚无。这种伦理判断在纽伦堡审判中,海伍法官给予了最强烈的谴责,他宣判到:“被告的行为违反文明社会的共同原则。国家不是石头,而是人的延伸——正义、真理、个人的价值,是国家的基本价值。”

正是基于对这种伦理的信念,海伍法官和检察官顶住了美国施加的政治压力,坚持对德国法官做出有罪判决。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将西德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阵地,因而极力争取德国的支持。要得到德国的支持,就必须得到社会精英的支持,接受审判的德国法官无疑是核心人物。法官、检察官在审判德国法官的同时,也接受着自己良心的审判,他们面临着与当时德国法官相似的处境——

当良心遭遇政治,你是选择良心还是选择政治?

篇2: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但实际上,无论是审判的规模、意义和影响,纽伦堡审判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考虑到二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国与国之间并未达成共识,国际法庭远未成型,几个大国之间对纳粹战俘的处理存在很大的争议——丘吉尔就曾建议将纳粹领导人直接拉出去枪毙,而不是通过司法形式达到同样的目的——再加上他们有着更深一层的担忧,因为这样的审判并无先例,是否能够成功还无法确定。如果让纳粹战犯通过合法途径逃脱了惩戒,审判就成了笑柄。至少从这个意义上,纽伦堡审判为后来的耶路撒冷审判提供了一次相对成熟的经验。

所谓“相对成熟”当然不是说说而已,纽伦堡审判的争议从未中断过。正如阿伦特质疑的那样,对纳粹提起诉讼的罪名:第一,阴谋违反国际协定发动侵略战争罪;第二,破坏和平罪;第三,战争罪;第四,反人道罪。这四条罪名都没有任何先例,国际刑事法庭的刑事判决是否适用于自然人,法律是否有追溯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也同样有罪”等一系列法律和正义问题随之而出。尤其是最后一条,盟军在战争中也使用了过度的暴力。纽伦堡在审判时是一片废墟,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同盟军军官也会阻挠审判,因为他们担心在战后落到同样的下场。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纽伦堡审判的正义性和合法性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质疑。

对当年涉身其中的人而言,这样的审判如何执行,何时到头,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无法预料,除了不断地煎熬,根本没有任何胜利可言。从这个角度上说,《纽伦堡来信》这本书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托夫•多德。他的父亲托马斯•多德在1945年时被派去处理纳粹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是审讯纳粹战俘的四位美国律师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平民。

从1945年9月到达满目疮痍的纽伦堡开始,到1946年10月对21位纳粹战犯进行判决,这整个一年多的时间内,托马斯全程参与了这次审判。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忙完工作后,都会把每天的工作情况写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格蕾丝,同时也在信中写下了对妻子浓浓的依恋与想念。

时隔多年,托马斯的儿子,本书的作者决定发表这些信:“然而就在我开始思考父亲如何看待当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以及目前美国本土发生的事件的时候,我们决定公开这些信件。父亲曾在纽伦堡审判上陈述过的法律规则,以及他曾在审判中有力表达过的一些标准,似乎已因一系列的过度滥用而迷失。我们的国家也犯了其中一些错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这也许难以令人相信,但确实存在着一个对纽伦堡和其深远意义一无所知的世界。仍然有人否认大屠杀。”

我们已经见过各种大屠杀的叙事,无论是幸存者回忆录,还是好莱坞电影,都对纳粹战犯的罪行进行过刻画与描述。但是任何虚构的文本和回忆都无法与这些记录下来的私人信件相比。回忆也会变形,虚构更会对历史的真实性形成一种虚假性损害。只有这些当下的、真实的、迅疾的私人书信代表了一种更为客观的书写态度。更为难得可贵的是,托马斯在书信中几乎触及到了纽伦堡审判中的每一个层面,他们内部的争斗与排挤、国家之间的敌视、审判的困境、堆积如山的证据的采用、犹太人的缺席、各位法官的个性与特点、对官僚制度的厌恶、21位纳粹战犯的特性(当然还有他们当时在纽伦堡的真实生活状态),都被他写到了信中。

这本书信集不啻为一本纽伦堡审判的内部档案。他真实记录下了自己的困惑与思索。正如托马斯在1945年8月27日的信中对妻子所言:“我已经把每天给你写信这件事,首先当作跟你聊天沟通的机会;其次,也当做是为你,同时也是为我,以及我们的今后,记录下我在这里工作的经历和曾经有过的想法的机会。”

这其实也成为了纽伦堡审判的意义。在1945年11月审判开始时,首席大法官杰克逊就已经指出了纽伦堡审判的任务:“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儆戒未来。”除了核实和认定纳粹当局犯下的重要罪行,还有一点就是要“解释并规定新形成的国际法基本准则”。纽伦堡审判同时给将来同样的审判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给后来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审判指明了方向。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后记中曾经提到,在对艾希曼审判的辩护中,经常被援引的理由是,尽管在二战中最大的犯罪是对犹太人的犯罪,然而在纽伦堡审判中,犹太人却只是旁观者。耶路撒冷法院的判决是一个转折点:犹太人的灾难第一次占据了法庭审理的中心位置,正是这一事实使得这次审判与此前在纽伦堡及其他地方进行的审判截然不同。“但这充其量只有一半符合事实。其实,在纽伦堡审判中,正是犹太人的灾难促使同盟国开始酝酿‘反人类罪’。”她还解释说,纽伦堡国际法庭之所以没有能够在反人类罪的问题上充分地维护正义,“并不是因为受害者是犹太人,而是因为宪章要求,对于这种本身和战争几乎没有关系、但其行为却又往往混淆于战争并且对战争手段造成影响的罪行,要和其他罪行通盘考虑。”

篇3:纽伦堡审判观后感

关键词:纽伦堡审判,司法权,主权,释法

一、《纽伦堡审判》的审判过程并不合法

首先, 影片中指控纳粹法官的罪名为“反人道罪”和“危害人类罪”。这两项罪名是国际法上的罪名, 英美法俄有权组成国际法庭对其进行审判, 然而, 该两项罪名是在二战结束后签订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 而德国法官在犯罪之时并无此罪。我们知道, 刑法中最重要的原则即为罪刑法定原则, 这保护的是所有公民的可预期性, 在行动当时法律没有规定其为犯罪行为的情况下, 行为人当然没有能力预见到该行为在之后的某段时间会是犯罪, 以之后的罪名认定当时行为是犯罪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 也是对行为人不公的。同时, 在传统的国际法视角下仅惩罚国家, 而个人都是通过国内法进行审判。所以, 正如《纽伦堡审判》这部影片中一开始鲁道夫所言, 这场审判的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 四国组成的国际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也是值得定夺的。

同时, 抛开程序上的问题不谈, 仅从实体法角度上讲, 受审的法官是否真实具备有责性也是值得探讨的。我们知道, 大陆法系国家中对于发动刑罚来对一个人进行处罚是要具备三阶层的推定的, 即: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该当性即为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违法性考察这一行为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 有责性考察其是否具备真实对其发动刑罚的可能性, 亦即非难可能性。抛开该当性不谈, 就违法性中, 职务行为也是违法阻却事由当中的一种, 而在有责性的考察中, 这一点更为突出的显示在我们面前。法官在这一系列审判中真的具有主观故意么?在影片《纽伦堡审判》里法庭提出的三个关于纳粹法官的指控中, 虽然有被害人声泪俱下的控诉, 但是被纳粹的律师很轻易的驳回, 因为, 纳粹法官仅仅是在忠于法律。

我们知道, 作为一名法官, 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居中裁决。他们不是法律的制定者, 他们只是法律的执行者。他们的职责要求他们忠诚的执行法律, 即使法律与他们的道德相抵触。法律怎样是立法者的问题, 所以这一法律所造成的结果应当由议会来承担, 而这也正是三权分立所要求的结果。我们不能说一个法官执行当时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 即使这个法律不符合他心中的道义要求, 就判令其有罪, 他仅仅是在忠诚的履行他的职责。

同理, 我们也可以将视角转换到我们周围, 我们不能说一个人认为堕胎是违反他心中道德要求的就不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用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一个侩子手认为杀人不符合他的道德要求而不对死刑犯人执行刑罚。我们不能要求以上所有在行为时有不做出此等行为的期待可能性, 人们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性, 法官亦如此, 他要在他的审判过程中做出符合立法者的立法原意的裁决, 这是社会需要越来越高效的选择。

二、《纽伦堡审判》的历史意义

本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在现在依然成为佳片, 不仅仅是因为其对于法官履行职责是否有不为罪的期待可能性的深刻探讨, 在这期间穿插的历史事件也使得影片剧情更为深刻, 同样给我们对于纽伦堡审判这一历史事件一个不一样的视角。随着审判的进行, 柏林危机爆发, 美苏关系骤然紧张, 对案件的审判会影响到德国民众对于两国的支持与反对, 首席大法官受到了严重的国内政治压力, 同时在辩护律师的陈词中, 他提出的设问也使得当时的法官和现如今的法科学子们深思:希特勒的言行早已经表明了他的所作所为会给世界带来灾难, 其他国家难道不知道他的决心?为什么美国的军火商还要和他大做生意?苏联为什么还要和纳粹德国瓜分波兰, 签订合约?苏联算不算有罪?梵蒂冈1933年与纳粹签订宗教协议, 使希特勒德国获得巨大声望, 那么教皇是否有罪?

纽伦堡审判其实就是胜利国对战败国的处罚给出的一个貌似合理的过程和结果, 法律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 就有了关于法律和主权、法律和统治者权力的博弈。然而, 从法律的起源与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法律一直在为主权者服务。法律的精神在于对法律的解释, 涉及到国家权力之时更是如此。Gibbons v.Ogden案中, 马歇尔大法官通过对商业条款进行解释, 最终得出结论, 商业包含航运, 航运权力受到规制权的限制, 并将这项权利推行用于各州之间的商业活动中。此时, 正是联邦政府要进行权利扩张之时, 将航运权收归国有无疑是对联邦政府一个巨大的帮助。而对商业条款的解释也进入了无限扩张时期, 利用对商业条款的解释将州政府的权力收入也联邦权力之中。法律的技艺最高超之处在于对法律的解释, 掌握法的解释权并能合理运用, 这才是法律的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强世功.中国香港[M].上海:三联书店, 2010.

篇4:由《纽伦堡审判》引发的法理思考

作为世纪经典案例的纽伦堡审判,其所体现出来的正义精神的法的理性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电影《纽伦堡审判》中,导演展现出来的是较量和争议,原告与被告的较量,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以及个人是否承担国家责任的争议,如何定义法律中缺失人性的正义等等,由此而来引发一些法理思考。

只要是正义之命令所要求,人就有义务服从俗世统治者。因为这个理由,如果俗世的统治者没有掌权的正当名分,而只是篡夺来的,或他们命令人们去做不合正义的事,他们的臣属并没有义务去服从他们,除非在某些特殊的事例中,而与避免耻辱或某种特定危险有关。——引自圣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在一个阴霾的冬日下午,我观看了美国1961年的黑白电影《纽伦堡审判》。关于二战,我们不曾经历,甚至对它的了解也很肤浅,自然很多东西我们无法体会。但是当某些字眼譬如正义,平等出现的时候,还是让我们热血沸腾。毕竟,那些关于善和正义的法的理性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依旧为我们所推崇。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审判法官这一司法过程。导演选择的这个角度使得法律与伦理成了贯穿影片的核心问题。

片中的审判围绕实施纳粹德国《种族净化法》过程中的一个智障绝育案和一个绯闻死刑案展开。主审法官Haywood面临的不是穷凶极恶的直接施暴者,以Janning为首的被告们都是熟谙条规的法律界精英,在第三帝国的体制中他们恪守职责地为国家制定并且维护法律,他们用不屑和沉默来抵制审判,因为和其他战犯的负隅顽抗不同,他们有着维护正义的无罪信念和被迫服从国家机器而减轻自身责任的侥幸心里。

以Janning的辩护律师Hans Rolfe所提出的辩护意见为例,这个Janning的崇拜者和追随者援引赫尔姆斯法官于巴克诉贝尔案指出绝育手术在美国早有先例,以此说明绝育法在德国施行的合法性;通过与证人的对质证明当时法官有理由认定被告确有智障和不正当性行为,以此说明当年案件的判决具有公正性。而在控方放映关于德国集中营大屠杀的记录证据后,辩护律师不仅以与本案无关为由抗议法庭采用,还为了维护被告而指出德国法官对大屠杀并无知悉和过错,这也涉及到了本片的另一争议点:该不该由个人承担国家责任,和该由谁来承担。当把国家责任强加给个别人,势必会扩大这种责任的波及面,正如辩护律师最后指责美国军火商、签订《苏德友好条约》并参与瓜分波兰的苏联、与希特勒签订宗教协定的罗马教廷、曾在绥靖演讲中称道希特勒的丘吉尔首相等都应当承担战争责任……这段反诘不仅反客为主震慑住了控方检察官,也将观众由单方面的主观正义感引导至对胜败双方之于战争的深度思考。审判他人的所谓的罪恶,反思自己的罪恶,或许,本就不该由战胜国审判。又或许,在战争中,无论哪一方,其实都是输家。

影片另一争议点是如何定义法律中缺失人性的正义,这在激烈的庭上交锋中表现得并不明显,而是以暗线的形式体现在主人公Janning身上。从一开始的沉默抵抗到最后出于良心和自责当庭认罪并忏悔,他的变化是隐没在充斥全片的陈述与论据之后的,但比较之前责任归属的争辩,人性与法律的矛盾才是贯穿影片甚至是有永恒争议性的问题。片中有一段是Janning的老师所作的证述,其中提到了希特勒帝国时期国家机器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官开始要服从客观正义之外的东西,首要考虑变成是对抗国家的惩罚条例而不是对案件本身的客观考虑。作为维护国家机器的需要,法律被干扰的现象一直存在,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标榜司法高度独立和公正的国家,三权分立表象下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但片中纳粹德国不仅是司法行政权落入独裁者手中而从根本上破坏了司法系统的公正性,更因其违背人性的导向作用而造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人为灾难。从片中可知,在法律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德国当局像Janning这样的司法界高官也是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有一部分人遵循了自己的良知而被迫辞职甚至遭到当局迫害,而另一部分则是违心地选择接受并逐渐认同了在这个国家形式下的职业道德。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许还会犹豫踯躅,但是当判断的天枰倒向人性所代表的主观意识的对立面,Janning们也就能够超脱于内心的怜悯去机械地维持“公正”。

当人们被逼迫且不得不做出基本决策的时候,从来不缺少关于对和错的清晰的知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承认的那样,只有在真正善良的国家里我们才能期望发现这样真正善良的市民。

可是我们所能够感觉到的却不是难以抉择的被迫,而是有一部分站在客观立场上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在纽伦堡审判中必然是要被否决的,也是为他们招致罪责最有说服力的地方。法庭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德国,法官的地位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在压力?法官是否有选择权,如果不服从将会怎样?这是一个有关法官地位的客观层面的探究。与此相关的是,法庭要审查德国法官对纳粹的效忠程度,这其实是一种主观状态的考察。也就是从主观状态和客观可能性两方面对德国法官的行为进行判断。但问题在于,即使法官有选择的可能,那么他应不应该进行选择?他的职责是以国家法律为司法活动,还是可以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对法律进行判断?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可以,他应该遵循什么法则?这既涉及到了法官的职业伦理问题,又涉及到了关于法律的永恒的争论:法律的权威是来自其形式,还是来自法律本身,有没有比实在法效力更高的规则,可以对实在法进行判断?是否某些情况下,有别的法律优越于实在法譬如自然法。对于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人们都试图作出回答,自然法学派认为神法、自然法的效力高于实在法,法律须符合正义法则,恶法非法,而历史法学派则不承认自然法的效力,摒弃法律中的道德成分,恶法亦法。但不论是何种法学派,都崇尚法律之权威,都愿意承认法律是手段,人才是目的。若要不顾正义去认同希特勒的实在法,到底是在坚持实证主义还是为了对纳粹的忠诚,我们很难揣测。Janning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法官,他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考量和判断,不应为客观所左右。他不应该在判决的时候闭上眼睛去默许作恶者的胡作非为,失掉了一个法律人应尽的本分。

因此当最后Janning声称自己确实不知道他们的判决会带来如此多的杀戮、死亡时,Haywood法官的回应是“当你判第一个人死刑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这一点了。”一个人的生命和所有人的生命,从人性的角度来衡量是没有区别的,Janning们在否认这一点的时候不是说没有想到可能导致的后果,而正是因为害怕去想,不愿去想才干脆不去想,而在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概念,掩耳盗铃的自欺心理罢了。

回到我在文章开头引述的那段圣托马斯的话,我并非是要为Janning鸣冤,而是为了说明在某些时候,假如我们真正手握良心做出判决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选择。那些关于正义的法则永远值得我们顶礼膜拜。只要认清我们要服从或是反抗的那些法律的本来面目,我们就会知道该如何行事。现在,我想要试图做一点自我反省,某位台湾学者出书呼吁法律人要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要学会“视彼儿女,犹我弟兄”,试想如真能做到此点,怎么会出现闭上眼睛不顾他人性命自由的与正义之目标有所乖违的判决。这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个每天都要面对to be or not to be的世界。

篇5: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观后感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对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进行的审判。根据相关宣言和决议,分别成立了纽伦堡军事法庭和远东军事法庭这两个国际法庭,对犯下滔天罪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进行审判。

与我之前看过的许多记录片不同,《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这一记录片,用了几乎白描的手法,并没有为避免枯燥而多变换角度或加入许多人物访谈,平铺直叙的为我们再现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这两个在国际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事件。但正是这种不浓墨重彩、力求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的方式,使得短短三十分钟的纪录片,给我留下触目惊心的感觉。

由于东京审判的对象是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因此纪录片重点叙述了东京审判。在指出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时,画面离开了军事法庭,将被屠杀的场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被活埋者的眼神,无助的孩童,抱着伤者痛哭的平民,遍布的尸体,还有一个看似无甚大碍的伤者,镜头拉近才看到他的脖子几乎被砍掉了一半,如此的痛苦下,没有麻药没有医疗设备,医生无奈的审视着,不知道该如何医治。不需要多言语,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已经赫然在目,其罪必诛,若秉持着与纽伦堡审判相同的正义理念,东京审判必严惩日本战犯。

遗憾的是,在纪录片的结尾提及,虽然东京审判处决了七名甲级战犯伸张了国际正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东京审判与纽伦堡审判相比却有着许多缺陷。其根本原因是美国操纵了东京审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包庇了日本战犯。致使许多罪行昭著的战犯未得到审判或者判刑过轻,特别是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战争受害国的感情,违背了审判的公正性和神圣性。

远东军事法庭是根据苏、美、英三国关于严惩战犯的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以及莫斯科会议的决议设立的。但上述宣言和决议都没有规定对日本战犯实行法律制裁的具体方式。后来经过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荷兰等国的几次外交谈判才达成协议,决定将日本首要战犯交由上列9国的代表所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审判。但远东国陈军事法庭的庭长不是以平等原则从11国法官中选任,而是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指派。且规定在法庭的法官11人中只要有6人出庭,即可作出决定,法庭的判决只要庭长和两位法官投票赞成即可通过,而盟军最高统帅有随时减轻判决或加以某种修正的权力,庭审及其余诉讼程序以英语和日语为之。由此,远东军事法庭充满了美国性质,其审判受到了美国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东京审判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陷。为国际法的完善留下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司法独立问题。

国际法和国内法在本质、作用、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区别在东京审判中反映的尤为明显。

从本质属性上,国内法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但是它又必须具有代表全社会的属性以维持其政治统治。因此国内法在其施行的一国范围内反映了社会的基本共同的价值观,其法律规范的制定和运行必然蕴含了与国内全社会道德和法律传统相吻合的意志,非如此不能发挥法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但是国际法在其本质属性上却与国内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国际法反映的是参加国的共同意志。而此共同意志不是由虽有国家意志的简单相加,或者说平等吸纳。相反,国际法是按照参加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它们能够影响国际关系的程度、综合国力、经过无数次的较量反映不同国家的意志。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国的地位非是在待决议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而是在整个国际背景下的国家力量决定的地位。因此才会出现在东京审判中,中国作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本应位列法官坐席的第二位,但是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扰,几经波折才得以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情形。

正是由于国际法的这一特点,使得在国际法庭中,司法独立难以真正实现。随着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国际法发挥空间日益增强,司法独立原则也应由国内法原则上升到国际法原则。而东京审判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可以为此提供经验和教训。

篇6:国际审判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

电影《东京审判》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序幕。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们渐渐了解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体会到这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扞卫自己的尊严。此外,为了加深观众们对该电影背景的认识,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有奖竞答环节,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在深深地沉思中观众们对我国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个人的价值观也有质的飞跃。

作为此次电影播放活动的负责人,我深知此次活动的价值并不但是为同学们提供有一个看电影娱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活动为让同学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段重要的历史,让同学们看到国人的尊严。历史不应该只是回忆,而应该是时刻警惕我们的警钟,让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中国曾经的苦难,中国人扞卫国家尊严的坚定与努力。当今,虽然中国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但是这更需要历史鞭策国人,让国人不骄不躁,更好地建设国家。

篇7:东京审判 观后感

何谓“民族主义”?梁启超曾说:“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人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当然对“民族主义”的解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样我想是关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包括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等等。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这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也经历一个从形成到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改变“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在这方面有很多突出的人物,林则徐就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好友魏源所写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伴随着这些思想观念的产生,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了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个国家,也改变了以往的狭隘观念,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的产生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也逐渐传入中国,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掀起在中华大地上的改革之路,主要表现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探索在中国发展的道路。改革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推动了中国人民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也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次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加之落后腐朽的封建统治,中国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迫在眉睫。中国人民在不断的反抗中也思索着救国的道路,终于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本着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宗旨,孙中山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当然,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等众多原因,辛亥革命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但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封建清王朝,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结果也是失败的,确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激励着广大人民继续革命,提高了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再次我认为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主义意识的增强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打响了中国人民8年抗战的第一枪。这8年放到整个中华历史中或许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可就在这8年,中国发生了太多太多......,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太多太多......,我想每一个中国人最不愿回忆的就是这段历史,然而让每一个中国人最刻骨铭心的也是这段历史。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未低过头。不管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还是共产党开创的敌后战场,都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战争形成的共同的民族主义意识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在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和野蛮的“三光”政策中,广大人民似乎成了日本人大刀下任意宰割的羔羊,可这不能说明中国人民群众没有反抗,也许他们的名字我们不曾知道,可是真实的历史会永远铭记。最后,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终建立起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总结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说成使一段血和泪的历史一点也不夸张,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形成并不断加以发展,我想我们在回顾和总结历史中,更应注重思考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我认为是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在长期战争中中国人民形成的共同的民族主义意识,正是这份精神团结着中国人民在挫折中不断前进,并且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相信这份团结最终引领我们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这三句话是历史教课书对抗日战争重大意义的深刻概括,就在这字字句句中,饱含了多少中国人的血汗和期望!这三句话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演绎出来的!内忧外患交织成的险境以至绝境中,让我们真正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这场或者战胜、或者灭亡的殊死战斗中凤凰涅槃般地觉醒、再生。如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激越呼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面向东方所发出的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如果醒来世界要为之震颤。拿破仑预言的睡狮觉醒,抗日战争可以作为起点。在这场空前的灾难中,中华民族日益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侵略者奴役我、灭亡我的企图,反促成了中华民族最大的民族觉醒。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我们没有赢得一次胜利;抗日战争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没有一次失败。东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就可轰开我国门、我就须割地赔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抗日战争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战结束第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篇8:东京审判观后感

摘要:通过对过去历史的学习,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那些耻辱的历史,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伤痛,我们不能只活在过去的伤痛里,通过学习,我们更应该记住这耻辱的一刻,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促使我们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特别可耻,但是只有我们自己强大起来了,我们才能在国际的舞台上站稳脚步,才能不让别人欺负我们,才能更有自信。

关键词:勿忘国耻 居安思危 自强不息

正文: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我决定观看《东京审判》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进行了深深的思考。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祖国的耻辱,中国应该一步一步的使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让别的国家更加尊重我们。《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一、影片简介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审判过程中,中国的审判团遭受了种种挑战和挫折,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们与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不了解的种种不利因素,在庭审辩论中取得了上风。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二、历史背景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会议规定,发表了特别通告,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时颁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其内容与英、美、苏、法4国在伦敦签署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基本相同。中国委派法学家梅汝璈为法官。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诉书。

三、观后感想

1、初步印象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历史,日本人烧杀掠夺,经过八年奋战,中国终于打败了日本。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竟敢如此猖狂?而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不堪一击呢?因为日本早在19世纪,就已经打开国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中国即从清代以后,就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神州大地惨遭日军铁蹄践踏,不正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么。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进入判决阶段时,唱票刚开始的时候的票数不乐观,紧揪住了我的心,心慢慢发凉,直到最后的反超,让我感觉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影片《东京审判》表达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并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让人们审视战争、宣扬和平。

2、深刻感想

这部电影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家恨,真实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论战的撼人心魄。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一方面,此次审判反应出来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被侵略,当时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没有什么地位,根本不受社会上其他发达国家的重视,所以在这次会议上还有欺负,侮辱中国的成分。另一方面,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在片中最后,总检察官最终询问东条英机:“如果今天你们被宣布无罪释放或得自由你们还会不会对以前在中国犯下的涛天罪行而津津乐道,还会不会回到那片土地上烧杀抢掠?”答案是:“是!!”这样的答案是最令人震惊的,也是最令人去思索的。这样反映出来我们整个民族的积极向上的努力,我们需要总结经验,从而使国家,使民族强大起来。

这部片值得我们铭记心头,一次次的观看。从始至终我都是怀揣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东京审判》!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国法官梅汝璈用他那不卑不亢、正气凛然的气度折服了整个审判团,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有两个事例让我感慨万千!一,在审判初期的排序上,为整个二战作出相当大的贡献与牺牲的中国却排在了一度忍让的英国后面,这个时候的梅法官用他那刚正不阿的气度,据理力争,终于让这排位合理,大扬了我中华民族的国威。二,在审判至宣判的时刻,还有大多数的国家法官以文明和宗教的原因反对对战犯实行死刑,这样的话,就可以让这些罪恶昭著的罪犯受不到法律对他们的最严厉的制裁,梅法官的一句“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坚定地在最后的投票会议上说服了几位法官,终于让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让人气氛的是,东条英机居然说道,“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是正确的,我们还会继续发动战争”,每一个中国人听了这句话后,只会更加激

起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对东条英机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们的国民直到今天为什么还拥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绪。

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几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的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日本军队在中国做下的滔天大罪,事后还篡改历史教科书,侵略中国的十二名被处死刑的战犯被移到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多次拜访靖国神社,这些种种令中国人愤慨的事件时时鞭策着我们,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使中国立足于世界。

周恩来曾在中学时期被校长提问:„你为什么读书?‟回答:„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回答:“为中华的发展而读书!”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枪击,但他们倒下以后,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日本人在为军国主义的重新抬头在无耻造势,中国影人绝不能再沉默下去。除了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一方面,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赢得别人尊重的事情。我们大学生只有做到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影响其他人也做一些令人尊重的事。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除了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适应自己将来工作需要的外语水平。只有我们努力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奋发向上,做好本职工作,学好科学文化技术,走上社会充分运用所学到的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使国家变得强大,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足脚。一定要好好报效祖国,不让中国再受欺负、受侮辱!能够然古老中华为我们这新一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历史的记忆代代相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历史,不是因为这些人物的“流芳百世”,而是为了记住战争,那些苦难与耻辱。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祖国,也为了我们自己。我很久没有觉得如此热血彭湃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一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以及不计其数的分离和家破人亡,但是,铭记一段历史,以一段历史为鉴,却是能让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让我们将我们中国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东京审判》虽然只是一部电影,但是它所带来的精神启示却是绵长的,令人震撼的!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78.htm

黄鹤逸.《东京大审判》.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 第1版

《丧钟为谁而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纪实》安徽教育出版社

篇9:东京审判观后感

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一个个都有可能在几年后潇洒地走出监狱,甚至回到日本政坛,我真的无言了。即使这样,除了这几个首恶以外,除了在监狱里自然死亡的以外,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所以现在日本才会是这个样子。所以说法律是很公正的,但是有时候却又不是样样都能符合人的心意。就如同从中国人民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日本人万恶不做,杀了中国那么多人,恨不得将它们千刀万剐,就应该马上赶尽杀绝,但是法律只允许按部就班的审理,并且最后大多数战犯后来还是会被被美国人释放。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28名被告前十位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贞夫、平沼骐一郎、重光葵。远东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3日第一次开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审判完毕审判期间开庭880次,审判记录共48412页,有419人出庭作证,有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00余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国际法庭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

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绞刑1948年12月22日执行。

我们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以前我们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因为那场战争不仅对日本本土之外的民族伤害极深,就是对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人民也产生了历久不息的心灵以及情感重创。作为国家,日本可以以签署投降条约为终结点,但做为家庭和个人,并不会以战败日为终结点的,相反,甚至会是悲剧的刚刚开始。因此,我们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上一篇:迎接新年的到来下一篇:土地预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