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

2024-05-24

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共5篇)

篇1: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

【活动意图】

新的学期一开始,我们发现经过一个月的假期,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的变化很大,我们高兴地对有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而对另一些孩子我们则皱皱眉头说:你怎么又胖了,你怎么又瘦了?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

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成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我预设了本次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活动前发给幼儿。

3、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

4、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难点: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集体讨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活动过程】

(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幼儿将自己有关胖好还是瘦好的想法在集体中展示、扩散,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过程: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

(1)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根据手中圆点的颜色寻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绿色表示正常)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

(3)对症下药: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为不同情况的孩子开处方。

(三)分组游戏活动,经验梳理

(1)棋盘竞赛:幼儿通过竞赛性游戏,在下棋过程中获得有关健康生活的经验。

(2)自助餐: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挑选一份营养合理的美餐。

【活动延续】

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特点,坚持健康饮食和锻炼,并把有关的信息带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继续鼓励幼儿搜集资料,研究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

篇2: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胖和瘦,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胖和瘦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活动前发给幼儿。

3、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

4、“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难点: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集体讨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活动过程】

(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幼儿将自己有关胖好还是瘦好的想法在集体中展示、扩散,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

过程: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

(1)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根据手中圆点的颜色寻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绿色表示正常)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

(3)“对症下药”: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为不同情况的孩子“开处方”。

(三)分组游戏活动,经验梳理

(1)棋盘竞赛:幼儿通过竞赛性游戏,在下棋过程中获得有关健康生活的经验。

(2)自助餐: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挑选一份营养合理的.美餐。

【活动延续】

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特点,坚持健康饮食和锻炼,并把有关的信息带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继续鼓励幼儿搜集资料,研究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

反思:

互动是本次活动的特色,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幼儿之间的互动有情感的交流,也有知识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提升。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接受和认同。他们通过互动,一一展示胖、瘦的优缺点,从正反两方面讨论、思考健康的意义,懂得了日常生活与健康的密切联系。

教师在活动中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这种"退"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教师借助主持人身份不仅可以灵活调控活动节奏和气氛,而且可以充分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并能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胖和瘦2

设计意图

新的学期一开始,我们发现经过一个月的假期,班上有几位小朋友的变化很大,我们高兴地对有的小朋友说:“恭喜你,你长胖了。”而对另一些孩子我们则皱皱眉头说:“你怎么又胖了,你怎么又瘦了?”于是,到底是胖好还是瘦好成为近期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分析我班幼儿的身体成长状况,就能发现存在许多”参差不齐”,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儿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现象,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并且到了晚上或双休日还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填饱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麦当劳、饮料、冰淇淋等。家长也常因娇惯而满足幼儿的各种要求。

大班幼儿需要了解自身的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成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因此我预设了本次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活动前发给幼儿。

3、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

4、“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

活动重点:

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活动难点:

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突破方法

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集体讨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活动过程

(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

幼儿将自己有关胖好还是瘦好的想法在集体中展示、扩散,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

过程: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

(1)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根据手中圆点的颜色寻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绿色表示正常)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

(3)“对症下药”: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为不同情况的孩子“开处方”。

(三)分组游戏活动,经验梳理

(1)棋盘竞赛:幼儿通过竞赛性游戏,在下棋过程中获得有关健康生活的经验。

(2)自助餐: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挑选一份营养合理的美餐。

活动延续

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特点,坚持健康饮食和锻炼,并把有关的信息带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篇3:中班健康教案:胖和瘦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2)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3)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本领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知比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三、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绘画(涂色:“我的小手”);(4)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四、活动过程

(一)用音乐引出课题

师:昨天老师在网上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我下载下来了,我们来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

提问:1. 除了歌曲中唱到的本领,小手还有什么本领?(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本领真大,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本领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你认识它们吗?

(四)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师: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挨着大姆指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

2、巩固认识手指。游戏:“戴指偶”

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幼儿说:我把* *戴在* *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五)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没有手我们就会特别不方便,不能自己喂饭、穿衣服,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做到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六)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的本领更大,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本领更大? 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我们小手的本领能这么大吗?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七)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把操作本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 (绘画(涂色:“我的小手”)分别放在三张桌子上,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选择操作材料来丰富小手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幼儿的情绪,增强其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篇4: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让幼儿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在活动中幼儿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活动前发给幼儿。

3.多媒体课件“我来当营养师”。

4.“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活动重点

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游戏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活动难点

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请他们将圆点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活动过程

(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

通过自由辩论,幼儿表明自己对“胖好还是瘦好”这一问题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胖好呢还是瘦好?”。

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

1.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将活动前老师发的圆点卡片贴在相应的表中,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

3.“对症下药”:教师设置情景:“有两个小朋友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不愿意?”

运用多媒体课件“我来当营养师”使幼儿了解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从而让偏胖和偏瘦的孩子了解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意识到只有不挑食,适当运动才能使身体健康。

(三)分组游戏,梳理经验

1.棋盘竞赛:幼儿通过竞赛性游戏,在下棋过程中获得有关健康生活的经验。

2.自助餐: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挑选一份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美餐。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太胖和太瘦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

篇5:胖和肯德基的蛋挞

不知道算不算是个巧合呢,荷包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们都是各种年轻貌美加时髦可爱,每次开家长会我的眼睛都大吃冰淇淋,深感自己生孩子确实是晚了一点,同时又有点担心荷包小朋友发现这一事实不开心。不过据说男孩子们都会无条件认为自己的妈妈最漂亮,我还从未和荷包讨论过此类话题,实在没有信心。

这一天吃过午饭,闲极无聊,我忍不住问了:宝宝,你们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谁最漂亮啊?

没想到荷包想也没想就痛快地说:我妈妈最漂亮。

我忸怩了一下,欲盖弥彰地说:妈妈问的是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嘛……

荷包说:她们都不漂亮,只有你漂亮。

在放心大胆的高兴之前,我又小心翼翼地问了:那谁谁谁的妈妈,谁谁谁的妈妈,都好漂亮啊!

荷包看着我确凿无疑地说:你漂亮,你最漂亮!

我还是很小心的不敢高兴:妈妈,嘿嘿,妈妈就是有点胖嘛。

荷包也嘿嘿地知根知底地笑了:你胖也最漂亮。

我还没仔细寻思这句话,荷包就翻盘了,很安慰地说:你不胖!

哇,真是各种志得意满,花好月圆……惟一的缺憾,荷包爹没有列席旁听。

我对荷包说:叫你爹去。

荷包心领会神地拉来荷包爹,又大声对我说:妈妈最漂亮!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里,我妈妈最漂亮!

荷包爹站在一边,满脸都是嘲笑,还没等我暴力镇压,他蹲下来,扯扯儿子的衣服,讨好地问:宝宝呀,那幼儿园小朋友的爸爸里,谁最漂亮啊?

荷包忍无可忍地捂住耳朵,尖叫着跑走了。

荷包虽然嘴巴甜,那也不要欺负人家,挑战人家的审美底线好不好!

从此以后,荷包开始对胖瘦很有感觉。某次同事聚会,他一个一个地“拍”过来:胖阿姨,胖阿姨,瘦阿姨……最后轮到我,毫不留情地说:胖妈妈。

真情流露,完全忘了曾经拍马屁说我“不胖”的事。

我表面上若无其事,心中扼腕一万遍。

荷包最爱吃肯德基,尤其是蛋挞。有一次他真诚地夸我:我妈妈是世界上做饭最好吃的妈妈。还没等我得意,他接着说:肯德基是世界上做饭最好吃的饭店。

一瞬间,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正在和那肯德基的白胡子老头搭着肩膀,称兄道弟:哥俩好。

简直是一定的,肯德基肯定在食物里专门给小朋友下蛊!

我跟荷包促膝谈心,告诉他不能经常让他吃肯德基的原因,因为肯德基的食品又没有营养又让人发胖。荷包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某阿姨是吃肯德基吃胖的!”

某阿姨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个邻居,确实比我胖一点……

我说:“胖有很多原因,肯德基只是其中一种。”

荷包说:“那下次我见到某阿姨,就问问她为什么这么胖。”

我脱口而出:“不可以!这样很不礼貌!”

荷包知错就改,纳谏如流:“哦,这样不礼貌啊?好吧,那我就问问她为什么那么瘦吧。”

……

无语问苍天!

从此以后,如果某顿饭我对荷包的饭量很不满意,要求他再吃一点的时候,他就挺着他搓衣板一样瘦骨嶙峋的小胸脯说:“不要啊,再吃我就变胖了。我不吃肯德基都变胖,我好可怜啊。”

荷包对女人的审美很快就不止于胖瘦了。

荷包说:妈妈就是有一点儿胖,某阿姨很胖(某阿姨一定耳朵发热了)。

荷包又说:女人还是瘦一点好看,不要太瘦,太瘦也不好看。

……

简直像超市柜台前挑猪肉!

我很气愤地问: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女人好看?

荷包见我面相凶恶,很聪明地避而不谈:妈妈你扎上辫子,穿上裙子,露出腿就很好看。

见我没啥过激反应,又小心翼翼地添上一句:要穿那种很高跟的红色的鞋。

啊啊啊!任何一个男人这么说都不奇怪,但是荷包还不到五岁啊,奶声奶气地这么说!真是让人情何以堪!从此我对于男人的德行,真是彻底死了心。

短发、几乎不穿裙子、常年穿牛仔裤、灰扑扑的翻毛靴子的我,恐怕家里的两个男人早就不满意了。

果然,荷包爹这天就发言了,他说:宝宝我给你换个妈妈吧。

荷包抱紧我:不换。

荷包爹:这个妈妈很漂亮,从不对你发火。

荷包说:不换。

荷包爹:这个妈妈天天让你吃巧克力。

荷包思考了一会儿,说:那也用不着换妈妈呀。我偷吃巧克力就行,我老是偷吃巧克力。

潜台词:不值当地为了巧克力这点儿事折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酸溜溜地煽风点火:那个妈妈一点儿也不胖,天天穿裙子,露着腿,穿红色高跟鞋,扎着长头发……

荷包说:不要,妈妈这样就很漂亮。

荷包爹拿出杀手锏:这个妈妈天天带你吃肯德基!天天吃蛋挞!

荷包如遭雷击,小脸变得十分严肃,忽然转向我,使劲地捶打起来:妈妈,妈妈!你带我去吃蛋挞!你现在就带我去吃蛋挞!

然后,荷包哭了:我就要这个妈妈给我买蛋挞!

……

上一篇:装修联盟现场活动策划下一篇:护士针刺伤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