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暑期语文辅导练习(诗歌)

2024-05-10

2024年高三暑期语文辅导练习(诗歌)(通用2篇)

篇1:2024年高三暑期语文辅导练习(诗歌)

2014年江苏高考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苏锡常镇)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3分)

(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3)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1

9.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南京盐城)

钟山晚步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步西园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1)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3分)

(2)“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徐州)

鹤杜牧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注:四皓,即“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

(1)诗歌的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2)颔联和颈联表现了鹤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3)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通,连云港)寄校书七兄①李冶

无事乌程②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③岸,莫忘几行书。

【注】①本诗是女诗人李冶写给自乌程前往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赴任的“七兄”的。校书:“校书郎”(官名)的省称。②乌程:今浙江吴兴,李冶家乡。③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南朝诗人鲍照途经此地时曾写下《登大雷岸与妹书》。

⑴一、二两联反映了七兄怎样的生活状态?(3分)

⑵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⑶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评点】此题亦好,不刁钻,应适合考生的口味。

【总评】两首小诗,比较出题,各有特点,既开拓考生视野,又检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当不错。

(2)【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评点】此题亦是好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信息的捕捉能力,如果连这点能力尚且缺乏,那就无甚言语了。

2014年江苏高考(1)【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评点】关于情感变化的题型,江苏已经命制几次了,最为典型的是2009年命制的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一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

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如此题型,应给予学生好好地训练。

(南通,连云港)9.⑴(3分)身在故里无所事事,宦游京城孤独寂寞。⑵(4分)借代、拟人。出句,以“仙棹”代指七兄所乘之舟;对句,用一“伴”字,赋予寒星以人的情感。评分建议:辞格指认,一种1分;简析,一点1分。⑶(3分)骨肉关切之情。(意思对即可)

(苏锡常镇)9.⑴全家参与(1分),冒雨进行(1分),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1分)。⑵比喻(1分)。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1分),突出了劳动的艰辛(1分)。⑶“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歇半霎”(2分);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作践。(2分)

(南京盐城)9.(1)“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点平沙”生动描写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3分。每点1分)(2)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点明题中“晚”字,为全诗定下了幽怨清凉的抒情基调。(3分。每点1分)(3)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范诗表达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情趣、理趣。(4分。每诗的情感与分析各1分)(徐州)(1)(3分)交代鹤所处的环境:月夜下、寒蒲边;(1分)点出鹤鸣清越的特点;(1分)“愁思”表现鹤神态,与尾联呼应。(1分)(2)(3分)外形优美,(1分)举止优雅,(1分)性灵细腻。(1分)(3)(4分)托物言志(象征)(2分);以鹤自喻(象征诗人自己),(1分)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1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南通,连云港)9.⑴(3分)身在故里无所事事,宦游京城孤独寂寞。⑵(4分)借代、拟人。出句,以“仙棹”代指七兄所乘之舟;对句,用一“伴”字,赋予寒星以人的情感。评分建议:辞格指认,一种1分;简析,一点1分。⑶(3分)骨肉关切之情。(意思对即可)

(苏锡常镇)9.⑴全家参与(1分),冒雨进行(1分),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1分)。⑵比喻(1分)。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1分),突出了劳动的艰辛(1分)。⑶“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歇半霎”(2分);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作践。(2分)

(南京盐城)9.(1)“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点平沙”生动描写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3分。每点1分)(2)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点明题中“晚”字,为全诗定下了幽怨清凉的抒情基调。(3分。每点1分)(3)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范诗表达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情趣、理趣。(4分。每诗的情感与分析各1分)(徐州)(1)(3分)交代鹤所处的环境:月夜下、寒蒲边;(1分)点出鹤鸣清越的特点;(1分)“愁思”表现鹤神态,与尾联呼应。(1分)(2)(3分)外形优美,(1分)举止优雅,(1分)性灵细腻。(1分)(3)(4分)托物言志(象征)(2分);以鹤自喻(象征诗人自己),(1分)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1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4月检测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村①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②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注】①仁宗庆历八年,淮河地区惨遭水灾。②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1)这首诗描绘了小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3分)

(2)第三句中的“寒”和第六句中的“啮”常为后世赏读者称道,试作赏析。(4分)

(3)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请作具体分析(3分)

9.(1)水灾后,小村荒凉破败,一片萧条;百姓饥寒交迫,生活十分艰难。

评分建议:共3分。答对1层给2分,答对2层给3分。仅对诗句加以解说而未加概括的不给分。

(2)“寒”,生动地描摹了鸡子瑟缩的样子,巧妙地点明深秋这一季节; “啮”,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

了受灾时间之久、破坏程度之深。

评分建议:共4分。生动描摹形象,1分;巧妙点明季节,1分;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写出

内容,1分。比拟,也可写成“拟人”。

(3)该诗看似无只言片语表示指责之意,实则婉转地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字里行间

寄予了作者对小村贫苦百姓深深的同情。评分建议:共3分。看似未指责、谴责做法、寄予同情三层意思,各1分。

赏析:这首诗作于庆历八年秋。诗人途经淮河,见到那里的农村水患之后凋敝不堪,有所感触。诗人精心选择了破篱败门、形瘦的家禽、无衣的老幼、断缆与枯桑等镜头组合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笔调客观冷峻。第三四句描写水灾后村中凄凉情景。三句写村中无粮,从鸡子寻食落笔:寒鸡偶然寻得食物,还呼唤它的伙伴。言外之意,百姓在痛苦中煎熬,生活极其艰难。四句画面是:村中老人无衣遮体,还抱着孙子,用自己的身体为孙儿取暖。诗中没有写青壮年,暗示村中人口稀少,青壮年流离外地谋生了。第七八句是写沙洲村上人家尽管灾后如此凄凉,他们还是被谬误地编入交租的户籍。结尾发出强烈感叹:尽管沙州村上人家灾后现状如此凄惨,他们还是被编以户籍以向统治者交纳苛捐杂税,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作者咏叹至此,不再作评论,可见他对这些穷苦灾民,倾注着同情的泪水。诗人融情于事,咏而不评,对穷苦灾民同情之心让人意会。近人陈衍评此 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篇2:2024年高三暑期语文辅导练习(诗歌)

高三语文复习15作文辅导与练习

一、给材料作文审题

(一)全面准确理解命题材料

全面准确理解命题材料就是要能把握命题材料各个局部的关系,整体揭示命题材料的内涵,而不是只抓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患“局部情节”,愈想愈觉得有道理。在审题立意时切入点应该是针对材料的整体意义,而不是材料的某一局部,抓住一点,不顾其余。

例(1)美国有一位七岁的小女孩子,立下了一个志愿,做一个飞越北美洲最年轻的飞行员。经过训练后,她便开始了这次飞行,但在飞行中,飞机失事了,与她一起遇难的还有她的父亲和教练。事后她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她并不后悔,因为那是女儿的愿望,同时也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尝试。如果一切还可以重新选择,也仍然会尊重女儿的意愿。

这则材料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小女孩的事实,其二是有关母亲的事实。从小女孩的角度可以看到勇敢尝试,从母亲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待不幸时的豁达。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局部,而不是整体意义。材料的整体意义是想说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理解与支持。

例(2)①在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里,曾有这样的镜头:窝里的幼鸟嗷嗷待哺,它们的母亲却已运走高飞了。②某位中学老师对学生作了一次“挫折考验”,放学的时候,他说:“你们的自行车都被放了气,该怎么办?”学生们一片惊惶失措,有的说请老师帮他们解决问题,有的说打电话让爸爸来接。③一位应聘的日本大学生,因听到讹传未被录用的消息而自杀,后获救。招聘的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取消了准备录用他的决定。

这个命题由三则材料构成,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各说一个方面,但细一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材料①说鸟的母亲在幼鸟嗷嗷待哺时离它们而去,让它们独自承受生活的考验;材料②说现在的学生们碰到困难缺乏独立处理的能力,过分依赖别人;材料③说日本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对经受不了挫折的人不予录用。三则材料的共性就在自强自立的健全人格上。材料①中的鸟母亲正是在培养幼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它们克服困难的毅力。而材料②中的中学生和材料③中的日本大学生恰恰就是缺少这种能力和毅力。只有全面准确理解材料,才不至于在行文时若即若离,游移不定。

(二)揭示命题材料的寓意,确立文章立意

寓意型材料命题首先要把握材料中隐含的意义,然后通过想象、类比等方法由物而人,由自然而社会。把握了命题材料的寓意,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能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文章。

例(3)《鸟的评说》(1995年高考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付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鼠目寸光„„

这则寓言中,鸟儿们不顾事实,相互责难攻击对方,各自从自身特征出发,把一切人有己无的东西都视为缺点加以指责,形成了一个怪圈。由此不难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或出于虚荣,或出于妒忌,为了达到个人私利,无中生有攻击别人,有的甚至把别人的优点加以歪曲,然后进行挞伐,有了这种联想类比,寓意明确了,文章的立意也会随之而明确。这则材料的寓意是:不能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例(4)①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 1

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②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满,但它们的头却垂重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这也是一则寓意性材料命题。材料①中受到感谢的细雨让鲜花去感谢春风,“是她让我这么做的”。材料②中稻穗低头望根,因为它忘不了这块哺育了它的沃土。其实材料②是对材料①的补充和深化,其寓意是:不能忘本。

二、话题作文审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由前几年的供材料作文命题发展为话题型的作文命题,降低了作文时的审题难度。但要写好话题型的命题作文,仍然要注意审题。如果忽略了审题,虽然命题降低了审题难度,也难以写好的作文。

(一)要注意话题的立意方向

话题作文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由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这种作文的开放程度很大,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文章的立意,文章的体裁。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立意是可以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入手的。但近年来的话题作文,在话题的旗帜下,却限定了文章的立意方向,实际上是单一方向的命题,而非“话题”。因此,审题时首先要明辨话题的方向。

1.单一方向立意

很多话题作文的命题,在命题材料或话题中已经作了限定,其本身就已经是非常明确的观点,对这样的话题作文,要把它当成给材料作文命题甚至单纯命题作文来看待。

例(5)①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撇开缰绳奔驰到很远的地方。”一位同学问道:“野马怎么还会有缰绳?”老师显得不耐烦地说:“你少钻些牛角尖,学习成绩可能还会好些。”②一位小学生翻看字典对“年轮”作出了正确的解答,但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解释呢?”另一位同学答道:“年轮就是树在成长的时候划的圈。”老师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位同学说:“课文中的老槐树说,‘我虽然不会写字,但是长一岁划一圈’。”教师表扬说:“他真不简单,不查字典就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请以“教与学”为作文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这则命题就是一个立意单一的话题作文,材料中的两位老师,一个采用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简单接受;另一个则是采用激发思维的教学方式,以书本作拐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文章的立意只能是“教学要鼓励创新思维”一类。

2.多方向立意

这类作文命题是名副其实的话题作文。命题只提供某一生活事实或现象,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从正反不同方向下笔,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写出好的作文。

例(6)如果你见到有人书橱里放着一长排金碧辉煌的世界名著,不妨抽出一本看看,那说不定是徒有其表的空壳子——精美的封面和书脊上煞有介事地印着令人肃然起敬的书名,里面却空无一页。这种用来摆设的假书目前正在我国出现,有的出版社在生产。熟悉出版业务的人士介绍,这种“书”在国外堂而皇之地流行,有专门机构制作,它的正式名称叫“家具书”,即被认为是一种用来布置房间的小家具,并非书籍。

如何对待这种“家具书”的出现,就是这篇文章提炼观点的角度。因此它的立意是多方向的。文章可从正反两个方面立意:①为“家具书”的出现叫好,“家具书”的悄然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开始重视文化,强调“文化家具”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应该让“文化时尚”变成真正的文化崇尚。②为“家具书”这样一种现象担忧。因为附庸风雅是一种陋劣的社会习俗,附庸风雅盛行会败坏社会风气等。希望“家具书”脱去空壳,使“家具书”变成真正的书。

例(7)2002年2月11日晚是除夕,当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整个南昌城到处响起了鞭炮声。城南城北、城东城西,不绝于耳,并且一直持续到天亮。

请以“鞭炮声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个命题也是一则立意多方向的话题作文,可从盛世欢乐的角度,写人们辞旧迎新盛况;可写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和祝福;可以从关爱环境的角度,写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甚至可以从改造传统的角度,写火药发明上千年来仅仅用于制造鞭炮不能说是一种悲哀。

(二)要注意命题材料对文章立意的暗示

有人认为话题作文只要围绕着话题写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不够全面,有时话题规定了写作的范围,有时除了话题所规定的范围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限定,不能超出材料对立意的限定,变成人们通常所说的“话题个框,什么都往里装”。

例(8)阅读下面一首寓言诗,以“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善;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生活的世界”是个很大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但本文在写作时却受到了命题材料的严格限制。命题材料是一首寓言诗,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面具进行比照。通过这种比照我们不难看出成人世界的“面具”具有象征意义。儿童世界的面具用一个个有趣的图像给孩子们以乐趣,而成人世界的面具带给人的只是悲剧,这“面具”是什么呢?是虚饰,是虚情假意。有了这样的分析,不难看出,命题的意图是想告诉人们,成人世界的虚饰、虚伪、虚情假意往往会造成人世间的悲剧。应以“生活的世界需要真诚”作为本文的立意。

例(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中国的“入世”谈判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其间,我们拼命建设自己的国家,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可口可乐”与其它碳酸饮料相比,只有1%的成分不同,而这竟拉开了可口可乐和其它饮料的距离。

“距离”是个很大的话题,时间、空间、心理等,内容很广,但命题材料却在内容上作了严格的限制,这个命题只能写发展上的距离,违背这一点就会偏离命题的要求。

作文的审题立意是文章的基础,只有精准的审题,才会有明确的立意,立意明确了,才能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才可能做到中心明确。写议论文,就是用事实或道理去论述立意的正确性;而记叙文则是用具体的人或事形象地展示文章的立意。

三、要有创新立意

在做到了准确审题之后,还要力求立意上有所创新,使文章的立意新颖。所谓立意新颖,就是写作者对命题范围内的生活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同一个题目在不同人的笔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立意,这就反映了作文水平的高下,因此,要追求文章立意上的创新。例如:观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人们写得最多的是“思亲”、“思友”、“纯洁”、“温柔”,但北京的一位中学生却能够发人所未发,在文章中,他由月亮不发光,但却借太阳的光来打扮自己这一特点,引申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阳光热烈、耀眼,充满阳刚之气,而月亮把它变得含蓄,皎洁,充满温柔„„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赋予它新的特点,这东西也就成了自己的了。”观月而得理趣,这是感悟上的创新,自然也是立意上的创新。练习

1.角色

【领会了“角色”的比喻义,立意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如“当了主角”、“甘做配角”、“塑完美的自我形象”等。作文时要以小见大,通过描写具体的生活事件表现文章的主题。】

2.**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性格不同、思想认识不同,或者由于误解,总会出现一些**。

可以以一次**为材料,有条理地写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进行议论,引出主旨。作文时应注意,一是记叙和描写要抓住重点,即抓住**的产生和**的平息这两个关节;二是结尾要用议论深化主题。】

3.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要学会适应自然、社会和周边环境,否则就会处处碰壁;但适应又应该是有条件的,人是世界的主体,应该去适应自然和社会,但也应该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善它,修正它。】

4.某报载一位同学将家里的书籍带到教室,出租给同学阅读,很快就挣到十几元钱,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说是“拜金主义”的,有说是“有经济头脑”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社会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传统的“君子不言财”似乎已不再能被人们接受,迟早要走进市场经济的社会,提前作一些准备,积累一些经验,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举动;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如何把握这一分寸?】

5.在生活中有人以网络为友,有人以书画为友,有人以体育为友,有人以书为友,甚而有人以真理为友„„请以“以„„为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人离不开朋友,否则太孤寂,但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与谋,于是有人选择了人以外的物作为朋友。交友的目的是什么,实在是大有讲究。古人提倡慎交,不无道理,交上一个好朋友,可以给你很多的帮助,交上一个坏朋友,也会连累一辈子,以物为友亦然。】

6.有一位澳大利亚人说:“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请以“今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社会瞬息万变,时代飞速发展,几十年前的科幻,到现在不少已成为现实。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的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储备,恐怕就会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如果仅仅是满足于今天,尽情享受今天,明天真的会被淘汰,因为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请以“面对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不要慨叹上帝不公,不要埋怨命运不幸,原来生活是可以自己来安排的。有人成功,是因为他为了这成功付出了很多,有人失败,是因为他想投机取巧。尽管命运有时真的会捉弄人,但对于一个孜孜不倦的奋斗者,成功定会属于他。】

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受多种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制约你,规定你,决定你;或者肯定你,或者否定你。用物理学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合力。

外力的合力决定了你运动的轨迹。

请以“寻找生活的合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各种力量的制约,有时人会感到很无奈。但人类是万物之灵,灵就是灵在人类有巨大的能力,总能让外物为自己所用,将一切不利因素尽量转化为有利因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你、我、他,定能将生活中的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同样的两个点,有人说应该连以线段,因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沿着它走一条创造的捷径;有人说两点间宜连曲线,一展青春的风采;有人说两点间应该画弧作圆,追求生命事业的圆满„„

请以“两点之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生命的两点之间,有人认为要连以直线,那是成功者的欣喜之言;有人认为要连以曲线,那是奋斗者的自豪之语;有人说要画弧作圆,那是即将上路者的美好憧憬。直线也好,曲线也罢,弧、圆也行,在这两点之间,只要是踏踏实实地行进,定会留下一段美丽的轨迹。】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我们走上社会,走上人生之路的时候,一定要洞察清楚一样东西,它是两个字:利益。这个世界很具体,又很虚无。

我们要用儿童游戏的眼光,玩耍地看待世间的利益。我们应该把它看得很清楚,比谁都清楚,看清了以后还要能把它放下来。

这世界原本并不复杂,只不过人们的眼睛不太好,看不清而已,我们并不想做上当的小傻瓜。请以“利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古语有“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其实追求利益并不错,关键是看你追求什么利益,如何去追求它。】

1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们认识的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学生。我自己更不曾考过第一名,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

请以“自由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教育发展到唯“一”是从,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现今的老师、家长还在乐此不疲。为了这个第一,老师不断发练习,家长不停请家教,把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禁锢在一个个狭小天地里。殊不知,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摧折了多少科学巨匠的幼芽。】

12.阅读下列材料,请以“求人不如求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拜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我是观音。”正在跪拜的人答道。

“那您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很严肃的说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凡人所以为凡人,可能是因为他们遇事喜欢求人;观音所以是观音,大概是因为他遇事都只是求自己吧。如果人人都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观音。】

13.阅读下列材料,以“对待流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俄国著名文学家赫尔岑,有一次被邀请去听音乐。演出开始不久,赫尔岑就捂住耳朵,打起瞌睡来。女主人很奇怪,问道:“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说:“这种又轻佻又低级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女主人惊叫起来:“你说什么?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音乐呀!”赫尔岑说:“难道流行的东西都是高尚的吗?”“不高尚怎么能流行呢?”“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咯!”

【不少人有一种从众心理,不少人怕别人讥讽自己是“土老冒”,违心地随俗,于是很多东西就“流行”起来了。如何看待“流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养、气质、识见,也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素质,一个社会的风气。】

14.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无知”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没有比无知更浪费的了。由于愚味无知,你会播错种子,会耕错地方,会用错建筑材料,会买错票,会搭错火车,会选错地方定居,会用错药„„而且,这些错误都不是用金钱可以弥补的。

【错误人人会犯,通常人们犯了错误总能意识到,并且会想方设法去弥补,但无知所犯的错误却不一样,他不但不能意识到犯了错误,还会以错为对,固执地坚持错误,无知者是普通

人,浪费的仅仅是他个人,无知者手握重权,就会给集体、社会带来灾难。】

15.阅读下面材料,以“人生关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在你近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总会受到别人的关怀,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想必你也一定关心帮助过别人。关怀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崇高品质,往往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歌手潘美辰在她的《我想有个家》中唱道:“心中拥有爱,总会被关怀。”她唱出了人们对人生关怀的渴望。

【当我们身处苦闷、彷徨中的时候,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这种关怀能给自己以力量;那么我们能否观察一下四周,把我们的关怀,传达给那些需要关怀的人。关怀能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暖,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伦敦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主管霍普金斯说:“那些继承了财产的人大多数认为应该把财产传给下一代;而那些靠自己挣钱的人则感到,他们有回馈社会的义务。”靠拣破烂攒了170英镑的55岁的西基斯说:“我从未发现金钱与幸福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我发现,成功和幸福是很有联系的。”

上一篇:祝贺某某公司成立20周年文稿下一篇: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