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父亲节的美文欣赏800字

2024-04-14

有关父亲节的美文欣赏800字(精选7篇)

篇1:有关父亲节的美文欣赏800字

划拉手机,一个广告页面跳了出来——父亲节端午6.18大促三合一。6.18这个日子太深刻,翻了翻日历,竟发现时光重叠了!

1988年6月18日也是端午,父亲是在17日出的车祸,那时还不知道有父亲节,父亲过世多年,也就从未去关注过这个节日,只是今天,这三个字显得如此刺眼,戳穿我的泪腺。父亲,正是在父亲节那天离开我们的。时光可以医治很多心伤,但如同身体的某些旧疾一样,遇到某些特殊因素仍会牵扯出生生的痛。

时隔30年,那些记忆虽已有些遥远,但却并未离去。

小时的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阳历生日,长辈们习惯用阴历,有孩子出生,就用一张红纸写上出生日子和时辰,贴在墙上或者柜壁上。我是生于阴历五月初三,也就在端午的前两天。88年的时候,两个姐姐正在读中专,哥哥刚好18号要开始中考,我和弟弟因为中考让考场的原因可以在家休息。小时的我生性倔强, 16号那天不知道什么事惹得父亲大发雷霆,而我就是不肯认错,他一再唠叨着“我不可能活三百岁”,这是他发脾气时的口头禅,而那时的我哪里听得进去,只是觉得自己没有错,坚决不低头,父亲暴怒之下狠狠地抽打,我满腹委屈誓不就范。那天正好是我15岁生日,我们都在郁郁中入睡。

第二天,父亲说两个姐姐要回了,要去收点帐回来,好给她俩生活费。他骑着摩托车出门了。一天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到晚上父亲还没回来,那时也没有手机这种东西,只能等。母亲猜测说,可能在朋友家里歇一天吧。

第三天,也就是端午节了,6月18日,一大清早不知是谁跑来给信,说在纱帽到黄陵的路上出了车祸,好像是我的父亲,叫赶紧去认。哥哥一大早去考试了,没有听到这个消息。接下来的情形我很是恍惚,只是看到家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消息的,到处是人塞满了屋里屋外,母亲的哭声凄厉,而我忘了哭。

我痴痴的站在门外,望着马路车站的方向,我知道爷爷今天要来过节的,姐姐们也要回来过节的,父亲出去收钱去了。

远远地看见了爷爷的身影,我跑出老远接着他,爷爷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不知道说什么。这时候听到婶娘咋咋呼呼地叫:“哎呀!不得了啦,甘死了哇!”我浑身战栗,看着爷爷脸上的花瞬间凋零,身子一下矮了一截,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变得僵冷。

父亲的后事由两位叔叔主持,我只是呆呆地感觉这一切不太真实,我没有看到父亲的遗体,于是一个人傻傻的想,有可能错了吧,那个人也可能不是我的父亲吧!

我想到哥哥正在中考,于是我骑上家里的永久自行车,飞快的赶到学校。那时大姑妈一家就住在学校里,我知道哥哥中午会到大姑妈家里吃中饭的。见到大姑妈,她两眼通红,眼泪簌簌的下,而我像个大人样,嘱咐她千万不要告诉我哥,也别在他面前哭啊!一定要让他安心考完!交代完我又骑车回来,回到家才发现我脚上的一双帆布球鞋的一只鞋底掉了。

父亲一直没有回来,到了出殡的日子,在殡仪馆的冰棺里,躺着一个人,他们说那就是父亲,我围着走了一圈,怎么看都觉得不像,周围哭声一片,可我却还在傻傻的想着是不是弄错了啊!“这个丫头真苕,哭都不晓得哭!”我听到婶娘的数落。

几天的时间,感觉像是一场风暴,我一直像处于梦境一般,只是觉得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或许是一场梦吧!此后的很多年,我就一直作着相似的梦,梦到父亲出远门了,不知道在哪里!

如今过去已是整整三十年,日历却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一页,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为我的父亲过一个父亲节了。“我不可能活三百岁!”这是父亲三十年前的告别,他连五十岁都没有活过。在没有父亲的年岁里,我终于深深领会父亲的教诲,他要我们学会自强自立,最终因为他的提早离去,而将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我们心里!

公众号:车都文学

篇2:有关父亲节的美文欣赏800字

咦,怎么这么多人?难道大家以为高山是男猪角吗?

不,你们都错了。真正的男女猪角出场了!!!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对不起!音乐放错了,呜~呜~!

高山往那人群中挤了挤,在挤的过程中,不断地听到有人在吐槽:“多半是骗人的,这年头骗子也不换换伎俩。”

只见男猪角顾英俊跪在地上,而女猪角躺在地上。一张血纸摆在地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重病求助,女儿今年8岁,去年查出白血病,至今花光所有积蓄,因无力负担每日高达元的医疗费……

“我并没有骗人!我女儿真的有重病!”顾英俊大概是听见了那人说的话,大声争辩道。

“若不是走投无路,哪个大男人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跪求别人的帮助?”顾英俊又默默把头低了下去。

“小熙!”

“爸爸……”顾熙看着爸爸,用尽全身力气,小声说:“我没事的,不用再为我乱花钱了。”

“你别担心这个,爸爸一定会治好你的。”两滴眼泪在顾英俊眼眶里打转。

高山看到这一幕,不禁流露出同情的目光。他走到顾英俊身边,安慰道:“大哥,别伤心了,会好的。这里是50块钱,虽说帮不上多大的忙,但聊胜于无。希望小妹妹早日康复。”

“小兄弟,谢谢你!”顾英俊感激地说。

“让开,让开,这里不准乞讨。”保安走过来说。

“别人都这么困难了,你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吗?”高山十分气愤地说(并没有多气)。

“那对父女已经在这里好多天了,每天都有不同的理由。”保安十分为难地说。

“别开玩笑了!就算大人骗钱,小孩子可不一定会说……”

高山还没说出那个“谎”字,只见父女俩就拍拍屁股,抱着被子、枕头走人了。

作者|荷柳

篇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词欣赏

席慕蓉, 1943年出生于重庆城郊, 祖籍内蒙古, 1949年迁至香港, 后随家飘落台湾。她13岁时开始在日记中写诗, 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 在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69年以萧瑞为笔名, 在台湾《中央副刊》发表作品。次年七月回台湾, 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解读这首歌词, 仅了解作者的这些经历是远称不上“知其人论其世”的。只有深入阅读她的一些作品, 我们才能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席慕容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女性, 她集画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她写诗作画, 风格独特, 富有感染力;她的散文, 随心随性, 情感细腻而真挚。同时, 她又是一个很独特的女性, 性格既开朗又内敛, 内心敏感又宽厚, 情感丰富而又专注笃定。在外, 她是成绩斐然的诗人、画家, 享誉国内外的散文家和受人爱戴的教授;在家, 她是乖顺的女儿, 温婉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在她的很多作品中, 席慕容念念不忘的是她的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族人的身份, 让她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曾让她备受困扰, 她的痛苦来源于此, 她的幸福也是。席慕容在《我的家在高原上》一书中说到:“就算有一天, 你也许会忘记了内蒙古的历史, 你也许会忘记了蒙族的语言, 但是, 你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血源’不是一种可以任你随意抛弃和忘记的东西……”就像这首歌词中所写的, “虽然己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

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席慕容写过的唯一一首歌词。歌词的语言质朴简约, 蕴藉丰富而又深沉热烈, 一如她的诗作。歌词先从父母口中的蒙古草原写起,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这几句既切题意, 又表明了年幼离开大陆的席慕容“原乡”情怀的由来, 同时为后文“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蓄势:正因为父母的念兹在兹, 才有了“我”的梦绕魂牵, 也才会“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歌词中反复吟唱的“草原”和“河”, 不仅实指父亲家乡的草原——察哈尔盟明安旗和希喇穆伦河 (席慕容说, 希喇穆伦河是我母亲的河, 那条河流发源在我母亲的家乡, 流过我母亲的年轻岁月) 。在这里, “草原”和“河”还有一种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在席慕容看来, 她父亲的形象和给予子女的爱就像蒙古草原一样, 仁慈、严酷又深远浩瀚, 广博无边。至于母亲, 席慕容说过:“母亲的爱不就是一条川川不息的河流吗?……在我们的梦里在我们的血脉中静静地流动着。”这种象征和隐喻手法的运用, 将作者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从而使这首歌词作品在具有情感美、人性美的同时, 更具有一种意蕴美。

篇4:那些有关父亲的爱与痛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关爱。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属于“热血青年”,有西北男人的豪爽,时常也爱喝点酒,脾气当然也不小,大哥和二哥小的时候没少挨父亲的揍。但是父亲从来没对我动过一个手指头。

小学开始学写作文,我那时候很痛苦——那个年代的孩子既没有学前班,也没有在课外积累多少词汇量,刚学会认字就要被逼着写文章,所以个个抓耳挠腮。

咬着牙写了几篇,都被老师判了很低的分,这让我很没有自信。父亲终于忍不住伸出了援手。

有一天,他走过来,说:“这样吧,我来说,你来写,但是写完了一定要告诉老师:‘这是我父亲帮我写的。’”于是,由父亲口述、我来落笔的一篇作文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中间有些内容也是父亲问了我的想法后组织语言而成的。出于小小的虚荣心,交作业的时候,我并没有向老师特别声明这篇作文是父亲代写的。

等到作文批改完毕,老师表扬了我,还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把作文朗读了一遍。从那以后,我似乎找到一点写作文的信心。

之后父亲又辅导我写过好几篇作文,只不过他有意识地减少了“参与度”。再后来,他只是偶尔给我一点指点,基本上由我自己来写。奇妙的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有感觉,高考时我的作文还拿了高分。

多年后,我告诉父亲:“当时我并没有向老师说明那篇作文是您帮我写的。”父亲听了后说:“当时帮你写是为了帮你建立自信心,让你相信‘我能写出来这东西’,不过你不告诉老师实情是不对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脸红到了脖子。在我眼里,我的父亲就是我的老师,不仅是我的作文老师,更是我做人做事的老师。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北京,开始了一个人的闯荡。尽管由于时空的关系,我跟父亲实际上的交流变得不那么随时随地,但从未间断过。等我调到了央视,开始做一个“电视人”以后,已经退休的老人家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还改改我发音的错误。

那个时候,父亲虽然名义上已经退休,但还在坚持上课——父亲是兰州大学俄语系的教授。在文史方面,父亲是一个杂家。新中国建立前,他在西北大学专修中文和历史,无论是历史还是中文功底都非常好,知识面非常广。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父亲不知道的事情,乃至我到了央视后,在采访报道中遇到什么难解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请教的人就是父亲。

父亲还是一个特别多才多艺的人,激情四射又很富有浪漫气质。在家里,有的时候他喝点小酒,兴致上来就会用俄文朗诵普希金的诗,甚至还会引吭高歌,用俄语唱上两句。

另外,父亲喜爱戏剧,他对京剧的热爱近于“票友”级别,而对话剧就更是情有独钟,达到“发烧”级了。

父亲平时说话嗓门很高,兰州话叫“大话悬(喧)天”。他热爱生活,炒得一手好菜。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吃过最好吃的鱼香肉丝非我父亲做的莫属。

他爱喝两盅,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一个月只有一点点生活费。即便是那样,只要有条件,他隔三岔五就会到我家巷口的杂货铺,打上二两很便宜的散装高粱酒。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身体一直不错,70多岁的时候还能健步如飞,带着我们一家老小爬五泉山。2000年,在北京的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得知父亲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我立刻飞回兰州。

大夫告诉我,父亲得的是心肌梗塞,一个主要血管堵了,有一部分心肌供不上血,但好在血流自行改道,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但要做介入手术,必要的话需要放支架疏通血管。在今天,心脏手术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吓人的事了,可是在2000年、在我的老家兰州,这还是一个比较惊险的手术。

慎重起见,我决定从北京请专家来会诊。经过一番紧张的讨论,两位北京来的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先静养十几天,把状况稳定住,然后再做手术。

在那之后的近一个月,我基本上就是在兰州和北京之间飞来飞去。1个月后,北京的大夫如约赶到兰州,给父亲做了支架手术。

手术当天,我坐在手术室外面一间监控室里,那里有一台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手术的全过程。当支架成功放入时,电脑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粗细不一的血管,仿佛一条条蔓延滋生出的树枝,最终形成了一棵大树的图案。那图像就像一棵在黑夜里被忽然点亮的圣诞树,美丽至极。

父亲的手术非常成功。全家人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危机感,我才真正意识到:父亲是这个家的灵魂人物,是顶梁柱,是我们的天。我的母亲很早就没有工作了,而我的大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多年一直跟二老在一起生活。

平时,我们其他3个孩子不在兰州居住,父亲、母亲还有大哥3个人相依为命。家里的一切都完全依赖父亲,不光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父亲这次突发心脏病,拉响了我们家庭的警报,也让我生平第一次真真实实地意识到,父母有一天会离我而去。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

手术之后的一段时间,父亲的身体状况很平稳,还经常到兰州大学的校园里走一走,饮食也比较清淡。每次我打电话询问,他总是说:“我感觉很好!”但我总是放心不下,因为当初大夫提醒过: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塞最怕的就是复发,而且每复发一次都比前一次的危险几率大几倍。很不幸,我的担心在4年后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2004年的7月30日,我在家中接到二哥从兰州打来的电话,说老爷子住院了。二哥说:“今天早上我看他有点喘不上气儿,从沙发上站起来的时候差点晕了过去。我就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了。医生说要赶紧住院。初步诊断是由于感冒引起的肺部感染。医生说情况不太好。”我赶紧打电话到电视台,安排了当晚节目的替班,然后直奔飞机场。等着登机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了父亲。

nlc202309031916

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依然洪亮,他说:“没事儿!我就是有点感冒,估计是肠胃感冒。没问题,过两天就好了,没那么严重。”我说:“不管怎么说,我回去一趟吧,您先在医院静养,好好检查一下。您等我回来。”没有想到,这竟是这一生我与父亲的最后对话。

我乘坐的航班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7点多了。刚把手机打开,电话就打了进来。“到了吗?赶紧的,老爷子不行了。”电话那头慌张地说着。我不敢相信:“哪有那么严重?我上飞机前还和老头说话呢,怎么可能?!”那边说:“你赶紧来吧!已经昏迷了好几次了!”中川机场离兰州市区有70多公里,路上要走1个多小时,等我赶到医院时已经快9点了。

走进病房,我看到父亲躺在那里,双目紧闭,微微开启的双唇透着绛紫色。我走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嘴贴近父亲的耳朵说:“爸,我回来了,您放心,没问题的。”父亲没有回应。旁边的医生说:“已经昏迷了。”

就在我要松开手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父亲的手轻轻地捏了我一下,就仿佛是在告诉我,他知道我回来了。医生们很快开始组织抢救,利用这段时间我了解到,父亲几天前患了感冒,但老人家没有当回事,觉得扛两天就好了。

结果,感冒非但没好,反而导致肺部感染。由于他的心脏功能本来就不好,肺部感染连累了心脏,心脏超负荷工作造成了心肺间恶性循环,最后出现心肺衰竭。20分钟后,医生们的抢救以失败告终,父亲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试图忍住悲伤,强迫自己平静地接受现实。但一分钟后,我的泪水无法控制地夺眶而出。我从省人民医院的二楼病房冲下来,跑到院子中间的一个花坛旁,蹲下来,双手掩面,开始号啕大哭起来。男人哭起来有的时候会很难听。我不记得自己这辈子有没有那么难听地哭过,反正在兰州那个仲夏的夜晚,我哭得撕心裂肺。

父亲走得如此突然,从情感上我实在无法接受。一个陪伴了我40多年、我最亲爱的人就这样猛然间离我而去,中间没有任何过程的铺垫和心理的准备,几个小时前还在电话里朗朗地跟我说着话,而几个小时后就没有了目光和语言的交流,我们就这样冰冷地告别了,或者准确地说,没有告别,他就离开了我。我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我。

办完了丧事后,我决定接上母亲和大哥到北京跟我一起住,由我来照顾他们。我对他们说:“我带你们上北京。兰州你们已经住不下去了,因为老父亲不在了,你们在这儿生活没人照顾你们。”于是,就在父亲去世1个月之后,我带着快80岁的老母亲和60多岁的大哥搬到了北京。

爸爸走了,走得既坚强又潇洒。在他弥留之际,留给我的是一个轻轻的握手。没有温度,没有力量,然而在这冰凉柔弱之中,我知道,他告诉我的是又一次坚强。因为谁会想到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明天我要吃一碗揪面片。”

爸爸真的走了,兰大校园里从此不见了他的身影,他那矫健的步伐,挺直的腰板;23号楼203室里再也听不到他那爽朗的笑声;妈妈的身边,从此再也没有那个熟睡着的、让她踏实的金婚老伴,而我再也不会从电话里听他说:“小虎,今儿个的节目很好,不过有个字的发音你好像读错了……”

我爱我的父亲,我会永远怀念您——天水之间的水天明。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更是因为他,让我明白了如何做好自己孩子的父亲。

(赵丽娟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前沿故事》一书)(责编 水蓝)

篇5:有关父亲的800字作文优秀

灯光下,你伴我勾勒拼搏的足迹,唱响前行的歌。时针旁若无人地滴答走着,夜的帷幕徐徐升起。日日夜夜,那个疲惫的身影总是以这样的方式陪着我,劳累了一天,却依旧固执地伴我熬夜学习。不知不觉,加快了手中的笔速,只觉书写的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符号,而是父亲一颗期待的心。我心萦绕着父亲的歌,伴我一路顶风前行的旅途。

书桌旁,你牵我走过知识的芳草地,唱响友谊之歌。时光飞也似地逃走,期末大考将至。理科薄弱的我面对复杂的几何题不禁焦头烂额你看到我的手足无措,第二天,你将一份厚厚的数学习题交给了我,页页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怪的是,上课一向认真听讲的你在那日课上却睡着了。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而你,早已笑成了一朵欣慰的花。

隐隐约约,似你的一双手,拉我走出困境的泥潭,没有索取,只是浅浅的微笑,源于一颗挚友的心。我们牵手,走过知识芳园,萦绕着友人的歌,即使跌落冰川雪谷,也不觉孤单。

秋叶间,你与我传递花季的呓语,唱响青春之歌。西风紧,秋叶飘零撒满地,留给我的只是对时光易逝的无限伤感。你似乎洞察了我心,一日,你递给我一片金黄的落叶,上面印有你熟悉的笔迹:“孩子,不要为逝去的而伤感,要珍惜当下。”我若有所思。于是,秋叶便成了你我间的信笺。诸如“九月六日,今天天气很好,有一对小鸟飞过。”“九月七日,加油!永不言败!”

年少的轻狂,失败时的绝望,在片片落叶间消失殆尽。从此,我的小路溢满秋叶的芳香,萦绕欢愉的歌。

篇6:与母亲节有关的演讲稿800字

虽然母亲的准入条件不高,但职业道德水平却要求很高,她们可以为这一职业付出所有,甚至包括生命。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外婆、母亲和我自已生活中,我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母亲和母亲的母亲,都出生于解放前,都历经坎坷的人生,走过清苦的岁月——经历着需用一生来治愈的童年;奔波于没有理想的青年;挣扎于困苦劳累的中年;过着看似幸福却又孤单的老年……

作为子女,对于母亲我有的是感激、同情和无比的愧疚……

小学刚毕业,我生了一场大病,在所有人都打算放弃我时,只有母亲一直坚持给我治疗,西药、中药和土方子,天天不厌烦地服侍我,是母亲又给了我一次生命;高中辍学后,一心想圆电脑梦的我,又是母亲帮助我,为我东奔西走地筹学费、生活费,在那个大都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的年代,不知母亲为什么那么信任我?从不追问我学到了什么?所学的将来有用吗?学电脑可以当饭吃吗?母亲没读过书,可她什么都自已承受,从不给我生活的压力,她是我精神的依靠和求学路上的指引人……

听外婆说,母亲三岁那年,由于江北破圩,家中被淹没了,一家人逃难时,亲外公因为外婆带着母亲年迈的外婆而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抛下她们母女独自逃生去了,外婆孤身一人带着母亲的外婆、母亲和小姨,四人一起相依为命要饭来到了江南,失散的外公因为中暑于当年夏天不幸离世,母亲从此失去了父亲。在那个年代,迫于生计,年轻的外婆只有改嫁来养活老小。四岁那年,外婆带着老小嫁给了后来的外公,也就是母亲的继父。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外婆带着三个拖油瓶,加上重男轻女的世俗偏见,母亲从此开始了不幸的童年,人生也就听天由命了。

很小,我就一直告诫自已,要努力奋斗,将来改变自已的命运,改变母亲的命运。将来,不管怎样,我都要将母亲带在自已身边,陪伴她,让她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可是至今我仍然没有做到。我很小就知道母亲胆小,怕车、怕乘电梯、怕独行、怕独处……这一切都来源于她悲惨的童年,可是如今她作文Www.ZuoWEn8.Com/看似幸福却心灵依旧孤单,我为了自已当好母亲,冷落了她,可她从不怨我,她认为这是她的命,还总是牵挂我辛苦,这更让我内心无比愧疚!

“养儿方知父母恩”,十七年前,我也顺利地升级为一位母亲。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我,相对母亲那个年代,物质条件已有相当大的改观,凭着社会大环境和自已的努力,生活基本达小康,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作为母亲,对于女儿,我有的是尽力做、尽心为和常祈福……

自女儿呱呱坠地,我就一直带她在身边,陪伴她度过的日日夜夜,从不感疲倦。竭尽全力地为她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我不懈的追求;她的喜怒哀乐,始终牵动着我的心。虽然重男轻女的陈旧家庭观念在女儿这一代并没有完全荡除,可是作为母亲的我并不向世俗观念低头,不向生活示弱。对女儿,我坚持全面培养、多方培养、因材施教,我要用事实证明女孩并不比男孩弱!我还认识到:健康才是一切的根基。因为悉心的照料,女儿从小虽瘦但体格健康,在八年的舞蹈学习中屡屡夺冠,现已就读高中,因学业需要放弃了不少爱好,但体育锻炼却一直在坚持,跑步“小王子”的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

在与女儿共度的十七个年头里,我个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初为人母的喜悦和简单育儿知识已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这过程中,我坚持研读儿童心理学、青少年成长等相关书籍,不断丰富自已,提高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专业水平,于每一次理论学习后再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效果恰到好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和女儿更喜欢远足,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让身心都得到另一种的放松和自由。也许我并不富有,但我总能在女儿需要的时候出现,一心记挂着她……

时代在迅速发展,文明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们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走上社会,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良好的性格,因而我祈愿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体魄健康、善良勇敢、懂珍惜、知感恩的新时代好青年。

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所以幸福生活代代传承!

篇7: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我的老父亲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小山村,长在小山村,一生未曾出过远门。

父亲,他本是三爷爷亲生,却从小就过继给了四爷爷。父亲他们有兄弟三,一姐姐,兄弟姊妹情深。因四爷爷无儿无女,父亲就随了四爷爷,从一个叫洞头的地方来到了石背村子,成了他四叔四婶的儿子。

那时候父亲才几岁,正赶上饥荒年代,吃人民公社大食堂,吃的食粮只够塞牙缝,常伴着饥饿。爷爷奶奶在千古坳公社食堂做事,自然不会饿着,但洒脱惯了的爷爷奶奶并没想把父亲留在身边,可想而知,一个父母没深度关顾的毛小孩,当年是多么的无助。听父亲唸叨说,他曾经有好几次跑回洞头,想留在洞头的家不情愿走了,但每次还是被四爷爷四奶奶接回了石背,成了永久的石背村人。

父亲小时候人长得挺机灵的,为人也乖巧,做事也蛮勤快,同时也乐于助人。七奶奶、八姑姑谁叫他做点啥事,父亲不管能不能干得好,但从不推辞,非常乐意。自然,大人是不会让一个孩子饿着肚子去做事,会特意拿点东西给父亲填肚子充饥。

时光在流淌,父亲也在成长,春去秋来,父亲十八岁了。因父亲忠厚老实,吃得苦耐得劳,不怕脏不怕累,勤劳肯干,社员群众十分信任,推选才成年的父亲为生产队队长。那个时候的队长,可不比现在,管的人与事可多了:队里有多少劳动力出工,如何分工,如何评社员工分,如何耕种水田、旱土……父亲把这些琐碎的人与事,管理得井井有条,社村领导与村民都对父亲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

那年,村里小学调来一位老师,一看到父亲就打心里喜欢,于是把自己的亲侄女介绍给了父亲,父亲结婚生子,有了我们兄妹四个。身为队长的父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回到家还得计划第二天队里的事情,家里的活儿自然都落到了妈妈的身上,长年累月妈妈也难免会哆嗦上几句,但父亲从来不会向母亲发火,渲泄心中的不快,回头对母亲说:孩子他妈你辛苦了。

父亲他为人厚道,心胸豁达,不计较不怨埋,一辈子实实在在老好人,不多事,也不挑事,树叶掉下来生怕打烂脑壳,遇到什么事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得曾经有人说,呵呵,什么大好人,其实就是傻子一个吧,妈妈闻听很不舒服,感觉这话就是冲着父亲说的,回到家与父亲说,别人说你就是傻呢。父亲非但不生气,还笑呵呵的,说傻人自有傻福,一个人吃点小亏不在意不计较,就不是什么事!

父亲在队里生产劳动,不管什么事总是带头干,重活累活苦活挑着干。有一次田里除虫喷撒农药,因防护措施不到位,中毒晕倒在田里,送到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才醒来。醒来后就立马走出医院,直往田里跑,看禾苗长势怎样,虫子杀死了没有。

那年父亲派去俢筑枝柳铁路,一去就是大半年,又苦又累,还没有工薪,仍无怨无悔。总之父亲虽一平头百姓,位卑人微,却心系国家,不求回报。

1980年,中国大地吹响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的号角。父亲顺应时势,率先响应号召,第一个带头把责任田分到户。当时我满爷爷是村支部书记,思想有点僵化,习惯了“大和龙”,极力反对,但父亲力排一部分人的阻挠,拿定主意,组织村民一个晚上田土分到每家每户。那年父亲带着全队村民大获丰收,谷子金黄金黄的,晒在各家门前的晒谷坪里,成了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婶大嫂们分扫着茅叶(打烂的禾叶子),翻晒着谷子,哼着曲子,丰收的喜悦溢满小山村。这是父亲一辈做得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开心的一件事!

农村生产责任制后,解决了一家老少的吃饭问题,而且略有了盈余,父亲决定解善我们家的居住条件,计划着打砖建屋。我们一家六口挤在一间房,还摆着母亲出嫁时带来的家具,仿佛挤得象一笼鸭子一样。父亲计划甫定,雷厉风行,说搞就搞,马上打砖,挖土、踩泥、成型、晒砖、垒砖所有工序象流水线一样一个人完成。土坯砖还不能雨淋,一变天就必须盖好稻草,天晴又得掀开来晒。烈日下,挥汗如雨,风里来雨里去,几个月下来,一窑砖总算装好烧窑完成了所有工序。眼看着来年我们家就能住上红砖瓦房了。然而谁也没料到灾难发生了,由于当时几乎没有人烧制红砖,装窑垒砖坯的人既不专业,也没有经验,点窑火的当晚窑就倾倒了,父母亲在窑边,幸亏跑得快,没有伤着。目睹惨况母亲哭了,父亲也哭了,几个月的辛苦劳作,起早摸黑,还有美好的憧憬一瞬间都化成了乌有。厄运没有打倒父亲,更没有打垮来年再次接着烧制红砖的决心。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四扇三间的砖混结构红墙青瓦房圆垛了,盖好了,也就乔迁进伙了,尽管地面没有整平,墙壁没粉刷,窗户没安制,但毕竟宽敞了,也明亮,一家人欢笑了。

改革开放,社会也发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沿海和大城市,很多人选择常年或闲时外出务工。父亲也走出了山村,去了外公的那工地捞金,一天三块钱,吃住外公家,那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挣钱贴补家用,有点积蓄剩余就用在屋房装饰上面,我们偶尔也能穿上了新衣服,日子不再捉襟见肘,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父亲也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技艺提高生活。常同我们说:读书是走出农村的最好出路,只要你们愿读想读能读,做父母的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们去读书。当时哥哥高中,姐姐辍学在家,我和弟弟马上初中,对于一个仅仅才解决温饱的农村家庭来说,送三个孩子读书,困难之大,谈何容易啊!但父亲再苦再累面对困难从不吭声,从不打学费的欠条,早早就准备好,一到开学就准时给我们,并语重心长地嘱咐,到学校就交给老师别弄丢了,要勤奋学习,努力读书。我们应声好,揣着钱,心里沉甸甸的,十几二十几块钱,那时厚厚的一沓,大多是分票,看着父母千辛万苦省吃检用攒出来的,想着父亲殷切我们能走出农村的希望,将来不要像他们那样辛苦。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兄弟姊妹都没有从书中读出前途来,父亲也没埋怨我们不成器,鼓励我们学门手艺,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要样样会,只要一样精,走向社会,就能生存。每每想起这些,顿悟父爱如山!

时光匆匆,日子一天天翻过,我们兄弟姊妹,相继成年亦相继成家,爷爷奶奶因年岁已高也相继离世,一桩桩事接二连三,父亲把每一桩事都办得体体面面, 圆圆满满,特别是对爷爷奶奶,他们在世时好生赡养,逝去了也能入土为安。村里村外无人不称赞父亲孝心可旌,诚心厚道。

寒来暑往,月转星移,父亲七十有二了,无情的岁月似风霜压跨了父亲如山般的脊梁变成了他手中的那犁辕,步履蹒跚,背影沧桑。父亲再想去劳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母亲也健康欠佳,行动极不方便,日常生活离不开有人照料,我们兄妹几个也各自有家庭,抚养儿女,没办法放下来长时间照顾母亲。这重担自然又落到父亲肩上,一辈子很少洗衣做饭的父亲竟然学会煮茶弄饭喂猪打狗……毫无怨言。母亲想我们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父亲总会说,你们放心在外挣钱,放心带崽读书,家里有我莫要担心,你们多打几个电话回来就可以了,有时间就回家里来看看。慈爱的父亲啊,如有来世,还愿为您儿女!

父亲也有点艺术细胞,对吹拉弹唱也略会一二,《老俩囗学毛选》,《社员都是向阳花》……,都是父亲常拉的曲子,琴声悠扬悦耳,婉转连绵。我们常说,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咋好,还要照顾母亲,几锄土就不要去管了,有时间就拉拉琴,吹吹笛子,看看电视消磨时间。但父亲不然,菜园子打理得有模有样,哪个季节哪样的菜。同我们说你们想吃什么菜回来拿就行,有时还帮我们送过来,吃不完拿到街上卖,卖不完晒干打包。哪个儿女回去了就捎上一点。父亲同我们说只有懒人没有懒地,现在老了,挣不了多少钱,分分钱也是好。

父亲一生要强,只谓付出,不求回报,现在老了也不依赖儿女,生怕给儿女徒增压力。都说父爱如风,无论风强风弱,都想尽量吹散儿女的汗水与烦恼; 都说父爱如山,无论山高山矮,都想把自己儿女托上山顶,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写到这,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我的老父亲,此时的我只想对您说:“我爱您!但愿您长命百岁!”

上一篇: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幼儿园讲故事比赛——教师下一篇: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