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观个人简历

2024-04-20

美观个人简历(精选10篇)

篇1:美观个人简历

挺美观的个人简历模板

教育背景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管理硕士(期望) 2004.9-2005.9

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 2000.9-2004.7

l 成绩:平均分87.85 专业GPA=3.8/4

l 2002年北京大学安泰学年奖学金, 经济学院150人唯一获奖者

实习经历

罗德顾问公关公司 职务:顾问助理 中国北京 2003.9—2003.11

l 媒体与外事部门的助理,负责项目策划及实施、媒体跟踪、信息调查以及新闻分析,主要客户包括奥迪,米其林,花旗银行等

l 帮助奥迪A6 04年型在上海成功进行市场投放活动

l 培养了敏锐的`新闻视角;锻炼和提高了媒体沟通及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戴尔计算机公司 职务:销售分析员 中国厦门 2003.5—2003.7

l 负责全球大客户部每日销售报表统计与分析,销售人员绩效评估

l 成功策划、组织并完成办公室“环境改进与减压提效”项目

l 提高了领导力、数据分析以及市场分析判断能力

课外活动

北大清华“经济中国”辩论赛最佳辩手 中国北京,2003.3

学术刊物《小经济学家》主编中国北京,2001-2003

l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刊物,连续三年全国13个基地班评比第一名

中韩大学生文化交流使者 韩国汉城,2002.7

l 两千名申请者中的两名入选者之一

l 关于中国经济贸易的主题演讲入选大会优秀论文集

北京国际学生俱乐部主席 中国北京,2002.8-2003.2

l 以学生创业形式获得风险投资

l 针对在京留学生提供文化交流活动与信息服务,最高会员数489人

第24届亚洲经济国际研讨会会议新闻组组长 中国北京,2001.4

l 通过媒体沟通与网络支持成功实现新闻强度与深度双重效应,获组织荣誉奖

北大暑期社会实践领队 中国河北、山东,2001.7和2002.7

l 策划,组织并带队参加“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主题实践

l 关于融资、技术及品牌的实践报告获得经济学院优秀实践成果奖

英语水平

l 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 GRE:2350 GMAT: 760/6

l TOPE(ETS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职业英语考试)成绩:264/280(听说读全优,写作良)

奖励情况

l 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仅有的两名一年级获奖本科生之一 2001

l 北京大学英语演讲十佳、十佳歌手之一、游泳接力第二名 2001

l 所参与团队获得北京大学学生创业大赛第一名 2002

经济学院科研组织奖,本年度全院唯一获奖者 2003

篇2:美观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管理硕士(期望)                .9-.9

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                                  .9-2004.7

l          成绩:平均分87.85    专业GPA=3.8/4

l          北京大学安泰学年奖学金, 经济学院150人唯一获奖者

实习经历

罗德顾问公关公司     职务:顾问助理 中国北京   .9—2003.11

l        媒体与外事部门的助理,负责项目策划及实施、媒体跟踪、信息调查以及新闻分析,主要客户包括奥迪,米其林,花旗银行等

l        帮助奥迪A6 型在上海成功进行市场投放活动

l        培养了敏锐的`新闻视角;锻炼和提高了媒体沟通及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戴尔计算机公司       职务:销售分析员 中国厦门 2003.5—2003.7

l        负责全球大客户部每日销售报表统计与分析,销售人员绩效评估

l        成功策划、组织并完成办公室“环境改进与减压提效”项目

l        提高了领导力、数据分析以及市场分析判断能力

课外活动

北大清华“经济中国”辩论赛最佳辩手                    中国北京,2003.3

学术刊物《小经济学家》主编中国北京,-2003

l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刊物,连续三年全国13个基地班评比第一名

中韩大学生文化交流使者 韩国汉城,.7

l        两千名申请者中的两名入选者之一

l        关于中国经济贸易的主题演讲入选大会优秀论文集

北京国际学生俱乐部主席                  中国北京,2002.8-2003.2

l        以学生创业形式获得风险投资

l        针对在京留学生提供文化交流活动与信息服务,最高会员数489人

第24届亚洲经济国际研讨会会议新闻组组长            中国北京,2001.4

l    通过媒体沟通与网络支持成功实现新闻强度与深度双重效应,获组织荣誉奖

北大暑期社会实践领队             中国河北、山东,2001.7和2002.7

l        策划,组织并带队参加“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主题实践

l        关于融资、技术及品牌的实践报告获得经济学院优秀实践成果奖

英语水平

l          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    GRE:2350   GMAT: 760/6

l          TOPE(ETS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职业英语考试)成绩:264/280(听说读全优,写作良)

奖励情况

l          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仅有的两名一年级获奖本科生之一       2001

l          北京大学英语演讲十佳、十佳歌手之一、游泳接力第二名           2001

l          所参与团队获得北京大学学生创业大赛第一名                     2002

篇3:孔子生活美观照

一、孔子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脸、口、鼻、手、足、腰部的过硬工夫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孔子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 其牌位一直立于各地的儒学殿堂孔庙内而被供奉着。在人们的心目中, 它是一位崇高、庄严、诲人不倦的大教育家, 是循规蹈矩、不苟言笑、严于律己的君子;而在实际生活中, 他并非是板着脸孔训人的人。他也是一位平常的人, 他也有平常人的心。他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喜爱嗜好、衣着打扮、饮食口味等, 也带有平常人的某些特点。尤其是他的心理状态、七情六欲、人情世故方面, 也有细致复杂、悠忽多变、隐私奥秘处。以下, 主要根据《论语·乡党》中孔子门人对孔子形象的描绘, 进行一些美学的评价, 观照走下圣坛的孔子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常人的生活。先从孔子的表情谈起。

孔子于乡党, 恂恂如也, 似不能言者。

孔子住在家乡父老亲族群落聚居之所, 态度温和恭敬, “恂恂 (xun音荀, 温恭, 诚实) 如也”;不多言, 不乱言, 不以贤者先声夺人, 深谙“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而曰:“予欲无言” (《论语·阳货》) 。因此, 表现为“似不能言者。”这种和蔼、诚实、求实的态度, 显示出孔子的合群、谦虚的美德, 也见出他的慎言、无言之美。

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 唯谨尔。

孔子在讲究宗法礼仪的庙堂, 在议论国家大事的朝廷, 说话很有分寸;可用明辨是非、出语谨慎来表述。“便便 (pianpian, 音翩翩, 辩也) 言”, 凸显孔子清析事理、明察缘由、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唯谨尔”, 则表现了孔子的辩中含谨、谨中寓辩、既辨析又谨慎的态度;但孔子是把“便便言”放在主要位置的, “唯谨尔”是渗透在“便便言”之中并为之服务的。可见, 孔子不仅胸怀刚正的浩然之气, 而明辩执言;同时, 还深谙柔润的处世哲学, 力求不伤害对方, 处处谨慎从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必须指出的是, 孔子与乡党的言语是一种风格;在宗庙朝廷上的讲话, 又是一种风格。前者寡言而谦, 后者辩言而谨。二者是不可倒置的。否则, 就产生不良的后果。

必须说明的是, 乡党具有亲和、亲切、亲近、亲爱的氛围;宗庙朝廷具有庄敬、严肃、端正、崇高的氛围, 故形成了孔子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朱熹说:“恂恂, 信实之貌。似不能言者, 谦卑逊顺, 不以贤知先人也。乡党, 父兄宗族之所在, 故孔子居之, 其容貌辞气如此。”[1]又说:“便便, 辩也。宗庙, 礼法之所在;朝廷, 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详问而极言之, 但谨而不放尔。”[2]此说可备参考。

孔子的语言表达因群体、环境、人物等第身份不同而不同, 所以能充分考虑到对象的可接受性与自己的针对性, 把主客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且看如下描述:

朝, 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如也。君在, 踧踖如也, 与与如也。

孔子上朝时, 同是对大夫讲话, 也是有区别的。大夫有上下之分。下大夫官位较低, 孔子与之交谈, 显得从容不迫、轻松自然、和蔼愉悦, 故脱口而出, “侃侃如也”。这和今人所谓的“侃侃而谈”, 倒有某种相似。但是, 孔子与上大夫交谈, 就不是这样了。上大夫官阶较高, 被尊之为卿, 与之交谈, 就不可直来

直去、无拘无束了, 而必须中正平和, 符合中庸之道。所谓“訚訚 (Yin音银) 如也”, 便是如此。

孔子在朝时, 口头语言少于肢体语言, 行多于言。这是慑于君权、忠守礼仪使然。

君召使摈, 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揖所与立, 左右手。衣前后, 襜如也。趋进, 翼如也。宾退, 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孔子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 也是善于在朝廷内外表现肢体语言的人;同时, 更是善于根据不同环境、随机应变、变化自己肢体语言的人。入公门, 鞠躬如也, 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过位, 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 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 鞠躬如也, 屏气似不息者。出, 降一等, 逞颜色, 怡怡如也。没阶趋, 翼如也。复其位, 踧踖如也。

此言孔子入公门、鞠躬示敬, 因公门宏伟 (自惭形秽) 而产生不能立足、无从容身之感。随着行进, 孔子敬畏之情, 逐渐上升。他不敢站立在君主站立过的中门, 不敢踩践门限。在经过君主曾经伫立的虚空位子时, 也是如见君主、毕恭毕敬, 而脸变色、足盘桓、不敢言, 表现出敬畏的样子。至于抠着衣的下缝升堂入朝时, 则曲身致礼, 屏着呼吸, 不敢出气。如此敬畏之情, 较前面虚位而过时, 又大大增强了。这种心理上的变易, 也促使孔子肢体语言的转换、多样。这不仅显示出孔子的紧张, 而且表明了圣人也是俯首于君权的。孔子如何减轻、消弭这种畏惧、紧张呢?这只有离开这个森严肃穆、令人窒息的所在。因此, 当他刚刚走出朝廷、下一级台阶时, 他的面部表情就由紧张而转变为放松了, 而感到心情舒畅、氛围和悦了;及至下尽台阶、趋前而行时, 他仿佛张开双翼的鸟儿, 向前飞去, 快乐极了。等到恢复原样、安坐在自己位上以后, 他的敬畏之情, 仍然在胸中激荡着。

孔子精熟礼仪, 曾受命朝聘于邻国。在拜见邻国君主时, 孔子肢体语言的表演, 非常到位:

执圭, 鞠躬如也, 如不胜。上如揖, 下如授。勃如战色, 足缩缩 (一作蹜蹜) , 如有循。享礼, 有容色。私觌, 愉愉如也。

孔子朝见邻国之君时, 手执以玉制成的上尖下方之圭牌, 曲体鞠躬, 不胜景仰之至。圭体本来很轻, 捧在手中, 显示出也像很重的样子, 而流露出不能重负的神情, 从而表现出对邻国之君的崇高敬意。这便是对“执圭, 鞠躬如也, 如不胜”的解读。至于“上如揖, 下如授”, 则是指执圭时保持手与心齐的平衡状态, 高处如作揖, 低处如授物。此外, 则面带敬畏颜色, 身呈战栗状态;足步缩缩然而促狭, 即举前足, 曳后踵, 后足不举, 循地徐缓而前。这便是对“勃如战色, 足缩缩, 如有循”的理解。至于“享礼, 有容色”, 则是指献礼毕, 孔子的忐忑不安的畏惧心理才有所改变, 面容、身容、手容、足容、才恢复常态, 而同以前的“勃如战色”成为鲜明的对比。这是在公庭上孔子身心变化过程的描述。至于在庭下以私人身份相见, 气氛就宽松愉快了。所谓“私觌 (di音笛, 见也) , 愉愉如也”, 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孔子的交际活动, 十分活跃;交际范围、对象、方式也是多样的。尤其令人瞩目的是, 他练就了一身交际的本领, 他的工夫是过硬的。其口头上的工夫视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而有不同的施展方式, 视所遇环境、场合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作手段。如前所述, 对乡党, “似不能言者”;在宗庙朝廷, 则“便便言”;“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訚訚如也”;面对君主, 则不言为妙, 只有一句复命之言:“宾不顾矣”;经过君主曾经伫立之虚位, 也不敢多言, 故“其言似不足者”。于此可知, 孔子把无言之言与言中之言及言外之言, 都发挥得非常充分。

孔子的变脸工夫, 也很过硬。这是指脸色的表情的变化, 而不是其他。“君召使摈, 色勃如也。”君主召唤孔子干事, 孔子十分高兴, 骤然喜形于色, 并表现出恭敬的样子;这种“色勃如也”的变化, 已成为孔子尊崇、敬畏君权的礼仪动型, 以至于到君主行迹所至之处, 也就习惯地自然地表现出来。至于由敬而畏、畏大于敬的极至, 就是“勃如战色”了, 这种状态, 不仅表现在面部, 而且也波及肢体了。从“勃如战色”到“有容色”, 则显现出孔子由畏惧至喜悦的截然相反的脸色变化。

孔子鼻子上的工夫, 也很过硬。他趋前面君时, 总是小心翼翼, 不敢出气, 所谓“屏气似不息者”, 便是典型的例子。

孔子的手、足、腰部的工夫, 也很过硬。这当然限于礼仪方面。他的作揖、执圭、抠衣等, 在左右、上下、前后方位上是有讲究的。他的步履有“踧踖如也”、“与与如也”的敬畏, 有“足如也”的盘辟、礼让, 有“足躩缩缩” (一作蹜蹜) 的畏惧不前。他入公门、赴公堂、执圭牌, 必“鞠躬如也”, 以曲弯腰板表示尊敬。在君主的面前, 他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他毕生鼓吹礼教, 又受礼教的束缚, 因而身处朝廷庙堂之间, 却在自由门外。当他离开这种囚禁自身的牢笼时, 他真像鸟儿飞出一样, 此即“没阶趋, 翼如也。”同时, 也恢复了常人的脸部表情和心理状态:“逞颜色, 怡怡如也。”

二、孔子的时装观——服饰美理念: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孔子的衣着, 十分讲究。什么场合穿什么, 什么氛围穿什么, 什么季节穿什么, 衣饰要求符合人的什么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实用功能、美的理念, 都有特定的标准。且看如下描述:

齐, 必有明衣, 布。齐, 必变食, 居必迁坐。

孔子 (君子) 服装, 很重视颜色的搭配和运作。他不用绀 (gan音淦, 深青带赤色) 、 (zou音邹, 黑里带红的绛色) 二色装饰衣服衣袖的边缘, 因为绀镶边乃丧服所用, 不吉故也。至于红紫相间, 也因颜色不正而不可装饰家居便服 (亵服) ;此外, 还有一层意思: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指家居休闲服不可用红紫相间的衣料制作。

在炎热的暑天, 身穿华美的袗 (zhen音诊, 单衣) 。这种单衣, 有的是以细葛布絺 (chi音笞) 制成, 有的是以粗葛布绤 (xi音细) 制成。由于这种单衣既薄且透, 身体易于裸露, 所以里面还要著衣, 而单衣只可穿在外面。这便是“袗絺绤, 必表而出之”的意思。

在严寒的冬季, 身著温暖的毛皮制成的裘衣:缁 (zi音淄, 黑色) 衣是用羊羔皮毛制成, 素衣是用白色的 (ni音倪, 小鹿) 皮毛制成, 黄衣是以黄色之狐的皮毛制成。家居休闲裘衣 (亵裘) 是长的, 这是为了保暖;但其右边袖子是短的, 这是为了便于做事。至于睡眠时用的寝衣 (就是被子) , 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居所接待宾客, 有狐貉的皮毛制成的厚垫以供安坐, 这便是“狐貉之厚以居”的意思。此外, 丧期去后, 想戴的玉佩等装饰品, 均无一不可佩戴。此外, 除朝祭之服帷裳正幅如帷、要有襞积 (百褶) 、旁无杀缝外, 其余被体深衣, 必有杀缝。此外, 丧时不可穿戴象征吉利的羔裘玄冠。至于吉月 (月朔) , 必着朝服上朝面君。此乃孔子在鲁国当官时的礼节。至于在齐国当官时, 生活上的礼节, 就有变化了。如沐浴完毕, 必着以布制成的明衣, 以显示身体的明洁。此外, 还要改变饮食习惯, 迁居坐卧之所。

以上表明, 孔子对于衣饰之美, 极为重视。服装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衣裳是人体的包装;服饰美是人体美的外化, 是为人体美服务的。人体美必须凭籍服饰美而强化。个中蕴藏着的理念, 是今人所知的, 但却隐隐约约地游荡在孔子当时的生活体验中。如果说, 孔子已经直觉地悟及衣饰之美的要义, 那么, 这便是一种潜在的服装美的理念原生待发情态。孔子的潜在服装美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他个人, 而且他还把它作为普适性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这是必须说明的。

三、孔子的美食观——“知味”说:悦目悦口悦心

孔子和孟子是圣人, 也是美食家。孔子说:“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5]孔子不仅知味, 而且十分讲究卫生。且看《论语·乡党第十》中的一段描述:

以上表明, 孔子对于那些腐败发臭的食物, 是嗤之以鼻的;对于烹调失当的食物, 是不吃的;对于生长不熟、过熟的食物, 是不吃的;对于市上出售的酒肉、恐其不洁, 所以也不吃。此外, 对于食物的颜色、造形, 孔子也有考究:“色恶, 不食”, “割不正, 不食”。用今天的话来说, 食物在视觉上必须悦目, 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否则, 是不食的。由此可见, 孔子的“知味”说, 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味觉而言, 而且已从生理上跨入心理上视知觉领域, 即:既要悦口, 又要悦目、悦心 (赏心悦目) 。这样, 饮食就不单纯是为了滋养身体的需要, 同时也含有某种审美需要。

但就饮食的特质和功能而言, 还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 而不是心灵的陶冶。它本身是被消灭 (吃掉) 的对象, 没有恒久独立存在的价值。至于它的颜色、造型方面的美, 虽属形式美的某种因素, 但却具有空间的依附性与时间的短暂性, 最终是为了激发人的食欲而存在的。当食客大啖、慢嚼之时, 它那形式美的某种因素便立刻被肢解或化为乌有, 乃至朝相反方向转化:口悦完全取代了赏心悦目, 生理快感完全取代了有限的形式美感。当其形式美受到破坏、损害时, 食客甚至还可能出现叹息、惋惜、反感, 以至产生快感与美感的矛盾。当然, 最后还是快感征服了美感, 而出现了杯盘狼藉、满目杂乱的局面。开头的赏心悦目, 此时已荡然无存, 剩下来的只是对口悦的回味了。可见, 饮食, 就其基本功能和特性而言, 给人带来的乃是生理上味觉的满足, 而不是心理上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醉。这样认定, 并非贬低快感、拔高美感, 而是说它们性质不同、功能各异, 他们各司其职, 虽有共通的中介, 但彼此却不可互代。

孔圣人虽深谙饮食之道, 深知“肉味”, 但在齐国听了《韶》乐以后, 却被它的美所打动, 而产生无可名状的巨大美感, 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表明舜时《韶》乐之美岂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是乐美压倒了味美, 乐美的魅力征服了“肉味”的快感!这样说, 并非贬低“肉味”, 而是意味着不应拔高“肉味”的美和美感。肉食再好, 也是被消灭的物质, 而不能淘涤与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所以, 孔子虽“能知味”, 但更深知《韶》乐的美学价值。

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 孔子不仅能从人的生理、心理方面进行细致的察认, 而且更能从治国防乱的大政方面予以考量。三国时代王肃所整理的《孔子家语·六本》中说: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 有余则侈, 不足则俭, 无禁则淫, 无度则逸, 从 (放纵——笔者注) 欲则败。……使饮食有量, 衣服有节, 宫室有度, 畜积有数, 车器有限, 所以防乱之原也。……”

这些话的核心词是“防乱”二字, 显然是含有政治目的。但孔子却认为这样不仅符合善的标准, 而且也适应美的要求。因为孔子所说的“政者, 正也”[6]与“其政美”[7]的话语, 就是从善美一体、以善为美的角度, 去观照日常生活的。

参考文献

[1][2][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3.117页、117页、19页

[3][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0.2493页

[6]论语.颜渊第十二

篇4:美观个人简历

关键词:泰戈尔;和谐美;无限;西方

中图分类号:B8309(351);B8309(198.4)文献标识码:A

以和谐为美的思想并非是泰戈尔的首创,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这种类似的美学观点了。但西方所谓的和谐美观与泰戈尔的和谐美观却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既有一致相通之处,也有显著的质的差别。

西方最早提出和谐美学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是一个围绕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形成的从事宗教、政治和学术活动的盟会组织,成员大多是数学家。该派的美学思想可一言以蔽之曰“数的和谐”。他们在把数和用数来计量的事物区分开之后,发现数的运算规则具有永恒性,由此把数进一步神秘化,崇奉为世界的本原。他们发现,不仅音乐的音调和琴弦的长度间存在数的比例关系,各种天体之间的距离也存在着数的比例关系,它们的存在和运行也是和谐的。由数本原说自然衍生出了和谐美观。“所谓和谐,指一个事物发展到‘真的地步,即它以某种形式确定了自身的界限、形状和尺寸等,从无限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和谐是一种结构,数的结构。它使有限和无限相同一,使事物获得明确的规定性。” \[1\]40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和谐美观出发,进而发展出比例、完善、秩序和对称等概念,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数的几何结构,他们用和谐的比例来说明部分和整体以及统一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著名的“黄金分割律”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产生的。

受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的其它古希腊哲学家还有赫拉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他们也都把和谐视为美,视和谐为表示结构关系的首要审美原则。所不同的是,赫拉克利特把对立面的斗争看作美的和谐的根源,侧重于对立面的斗争,是动态的;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则主要侧重于事物静态的几何结构,侧重于对立面的同一。恩培多克勒则把和谐理解为活的有机整体。他认为世界由火、气、水、土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称之为“四本原”,再加上使各部分联合的力量“爱”以及使各部分分离的力量“恨”,成为“六本原”。当爱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处于和谐状态中,就显得美;反之,当恨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变得混乱无序,一塌糊涂,就丑。此后,柏拉图也在其著作中屡次谈到“和谐”,他曾经这样说道:

〖HTK〗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含糊费解的话,也许就是指这个意思。他说:‘一与它本身相反,复与它本身相协,正如弓弦和竖琴。说和谐就是相反,或是和谐是由还在相反的因素形成的,当然是极端荒谬的。赫拉克利特的意思也许是说,由于本来相反的高音和低音现在调协了,于是音乐的艺术才创造出和谐。如果高音和低音仍然相反,它们就决不能有和谐,因为和谐是声音调协,而调协是一种互相融合,两种因素如果仍然相反,就不可能互相融合;相反的因素在还没有互相融合的时候也就不可能有和谐。由于同样理由,节奏起于快慢,也是本来相反而后来互相融合。在这一切事例中,造成协调融合的是音乐,它正如上文所说的医学,在相反因素中引生相亲相爱。 \[2\]

柏拉图的和谐理论其实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和谐观点的综合。他所理解的和谐是对立面由相互作用进而达到协调、融合。和谐几乎就等于适中、适度。但“柏拉图的和谐主要体现在灵魂和宇宙中,而灵魂和谐是对宇宙和谐的摹仿。” \[1\]130亚里斯多德也赞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体和谐说”。后来,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早期的“斯多亚派”也提出“事物和人体的美是各部分和整体的协调,内在心灵的美是各种心理因素和理性的协调\[1\]265的美学观点,仍可视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美学观点的余绪。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家圣奥古斯丁接受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和谐学说的影响,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基督教毕达哥拉斯主义。奥古斯丁肯定美来自事物自身的和谐,又由和谐谈及秩序和统一,认为所有体现出秩序的事物都是美的,而一切美的形式的综合即为统一。奥古斯丁把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神秘性与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认为数的和谐体现为各种抽象的外在秩序,所有的秩序都需要数来量度,而这种神圣的秩序又是上帝预先安排和给定的。因此,数的关系往往被引向宗教象征。“他把比例和秩序上升到数,又把数上升到理性和真理。美存在于真和善的统一之中。数提供了一条通向理性认识的道路,由此,使美与至高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奥古斯丁通过数的和谐,使审美活动上升到灵魂和理性,从而与上帝相通。” \[1\]514总而言之,奥古斯丁的和谐美学观带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圣奥古斯丁之后,公元9世纪的一位经院哲学美学家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也表达过“宇宙的美在于多样统一的和谐”的美学思想:“整个上帝创造的世界的美,所有相同和相异的部分间的神奇的和谐,是由不同的种类、多样的形式以及各种各样物质和结构的秩序所组成,并被联结在一个无可言喻的整体中。” \[3\]在他看来,甚至丑陋的事物也可以成为构成和谐整体之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到了13世纪,经院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把比例关系广泛运用于神学和他的存在学说中,重申了和谐的美学观念。阿奎那认为,比例不仅可以指数量关系上的对比,也可以指事物之间在性质上的对应关系。任何事物都处于将其本质与实在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中,这个过程当中就体现着一种比例、一种协调或一种和谐。美就是从这种和谐的比例中产生的。所有凭借其本质与实在的和谐而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是美的。阿奎那的和谐美观较注重部分构成整体的动态协调过程,既强调多样性统一中量的和谐,也强调不同事物间质的和谐。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德国理性派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次在他独特的单子论哲学基础上提出“前定的和谐”的思想。莱布尼次把宇宙中构成复合物的基本元素称为单子,这是一种只具有不可分性而没有广延性的单纯实体,它既不能凭借自然方式通过组合而产生,也不能通过分解而消灭,完全是上帝创造的一种封闭的、孤立的、相互间也不能发生影响和作用的纯粹精神性实体。“莱布尼次认为,虽然每个单子都是孤立的,但是每个单子的发展,又和其它的单子的发展协调一致,形成了和谐的宇宙秩序。这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初,已把每个单子的全部发展过程预先安排好了。” \[4\]这就是所谓的“前定的和谐”或称“预定和谐”。预定和谐说可以运用于世上一切事物之间,在莱布尼次眼中,世界就如同一架钟表,不同事物各自运行却又彼此配合,惊人地和谐一致。而这都是上帝预先巧妙安排的结果。上帝精心巧妙安排的这个世界也就是最美的世界,因为它体现了秩序和统一。可见,莱布尼次虽然承认美与和谐、秩序是相关和统一的,但最终仍把美的根源归因于上帝。这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和谐,而其根源却在上帝。

上述西方美学家们的和谐美观与泰戈尔和谐美观存在一些相似和一致的地方,比如寓杂多于统一,讲究秩序,等等。但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单单从对“和谐”这个范畴的理解上就存在较大差异。在西方美学史上,和谐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指的是审美对象在多样联系中形成的协调的整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协调一致。它不仅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差异中见出协调,不整齐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泰戈尔所说的和谐则是指表面上对立的、有差别的事物或者事物中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在本质上的一种调和,所以,几乎涵盖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和事物的一切方面。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泰戈尔有时使用均势、协调、韵律、统一、均衡、调和、节拍等名称来代替“和谐”。更多的时候,泰戈尔的“和谐”指的是无限与有限之间的一种永恒融洽的关系,是结合。因为,世上万物无非就是有限的与无限的两个方面而已。他说:

〖HTK〗当你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之中都有他,而且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礼物时,你就在有限之中认识到了无限,也在礼物中认识到了送礼物的人。那时你也就会认识到,现实中的一切其实都是一个真理的显现,而你的一切都是因为与这无限有关系而对你有意义,并非它们本身有什么意义。” \[5\]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泰戈尔所使用的“有限”与“无限”的概念也不是通行的、标准的哲学史定义。作为哲学范畴,有限和无限是反映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辩证性质的一对相对的范畴。有限通常指有条件的、在时空上具有一定限制的、有始有终的东西,一般只指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具体事物。相应地,无限是指无条件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没有限制、无始无终的对象及其属性,说白了,就是物质世界所具有的物质性、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主要作为诗人的泰戈尔,并没有严格地使用这些范畴的严谨哲学定义,正如宫静先生所言:

〖HTK〗他使用的哲学术语决不是一般哲学教科书上程序化的定义和概念,而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感情,甚至这些术语的涵义也随着感情的起伏而变化,同一词汇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涵义,有时同一涵义又用不同词汇表达。” \[6\]

泰戈尔把“有限”理解为人和现象界的诸种事物,“无限”则基本上是神(梵)的代名词。所以他有时候也用“神”、“超人”、“普遍人性”这样一些词语来指称无限。这样一来,泰戈尔所理解的和谐,其实就是神与人及自然万物间的一种关系状态,也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状态,即有限与无限的结合。泰戈尔把这种永恒的结合状态称之为梵的真理,更具体一点的表述就是和谐统一。

其次,西方的和谐观念来自古希腊时代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形成的对数的神秘性认识,泰戈尔则不然。古希腊人从数的运算规则的永恒性当中,进而发现比例、对称、均衡、秩序等奥秘,由静态的几何构成分析发展到动态的矛盾对立斗争分析,再发展到部分与整体有机统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发展过程。即使是像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和近代的莱布尼次等人,把数的观念与宗教神学观念相结合,把和谐的内涵从事物外部数的比例、对称远远扩大到了事物内部的秩序以及动态的均衡,不同性质事物间的彼此对应,甚至据以产生出完善的观念,但这种和谐观本质上仍然带有一种外在的、形而下的客观量度(或者叫科学分析)的影子。西方美学家们习惯于在古希腊“数的和谐”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取得他们所认可的美的尺度,并以之作为量度美的客观标准。

与此不同的是,泰戈尔的和谐美观直接来源于他的宗教哲学观念“梵我一如”的思想。泰戈尔认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是一种被称作“梵”的精神实体,梵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是高于现象世界的神,而且认为这个神是最高实在,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万物都是它的显现或创造物。梵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它寓于一切有形的具体事物之中,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各种各样的形体,世界万物乃至人本身都是它的具体显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皆梵”的道理;另一方面,梵又是无固定属性、无特定形体而且不可言说的,作为世界的本原和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实在(本体),它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实体,无法用语言来界定它。这两方面属性统一于梵一身。而所谓“梵我一如”,就是说作为个体的我的灵魂“阿特曼”(Atman),与作为世界最高本体的“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系同一所指。梵寓于一切有所依待的有限事物之中,而又具有无限的形体和属性,具有无法穷尽的特性,因此梵本身就是有限与无限的结合,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都是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结合。相对于具体有限的万物(包括人),梵是无限的。梵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与多的关系,“一”寓于多,多表现着“一”。多与“一”或者有限与无限的这种紧密融合的状态就是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真理——和谐统一。任何事物都体现着和谐统一的真理,只要人能够去亲身证悟这个真理,他就会体验到美。“证悟”的意思,不仅仅是人去思考和发现真理,这个词其实带有实践的意味,要求人付诸行动,在具体行动中去发现真理,感受真理。同时也意味着,对象与人必须结合,在对象与人所建立起的实际联系中,人心灵中的无限性与对象当中的无限性发生碰撞,契合为一。到这个时候,人就会感受到美,也就会感受并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中。但是,在泰戈尔的美学中,审美并非是人对身外异己之物的额外观照,而是彼此融为一体的生命共感。他认为,美“不能被阐明,也不能测量和描画它。美是一种表现。……美的暗示是无限的,美的词语是奢华的。美是有人格的,所以超越了科学。” \[7\]人与其审美对象也并非是彼此外在的,而是混融为一,紧密不分的。

“美是和谐”的理论如何贯彻在具体的审美过程中,东西方也有显著差异。审美在泰戈尔看来,从来就不是“先从对象中发现和谐的征兆再证之于内心已有的和谐观念”这样一个机械、刻板的过程,而是人与对象对梵性真理的生命共感,是人与万物在从无限到有限的生命演进中所发生的共同领悟,是审美的人在超越有限,寻求真理的人生历程中与整个世界的不期而遇。对泰戈尔而言,美在和谐并不是由浅到深,由外而内所逐渐发现的,也不是纯为标新立异而创为新说,而是从自己的人生修养实践中所证悟到的普遍真理,就像鸟在振翅高飞时对空气的感受,就像鱼在遨游时对水的领悟。虽然与西方某些美学家把美的最终根源归之于上帝一样,泰戈尔也把和谐归之于充塞弥漫于整个宇宙当中的大神——梵,从而表现出大体相近的神秘主义意味,但是泰戈尔眼中的美与审美的人是融合无间的,并不像西方美学家们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按照泰戈尔的观念,美与不美的区分显然已经失去了绝对的意义,局部的差异和不和谐等诸因素有可能在更大的视野和范围中而显得和谐,显得美。正因为泰戈尔的和谐观念并非来自对数的规律的偶然发现和外在分析,而是来自内在的体验与感悟,所以泰戈尔的结论可能更为接近美的真实。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泰戈尔的和谐美观与西方所谓的和谐美观在把美归结于和谐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寓杂多于统一的理解上颇为相似;但在对和谐这个范畴的具体含义的理解上却是明显不太相同的,因为二者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哲学根源,产生于不同的人文背景,这也可谓是美学探讨上的殊途同归了。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 第1卷\[M\].汝信,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34235.

\[3\]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M\].杨力,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6.

\[4\]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442.

\[5\]泰戈尔.泰戈尔全集:第19卷\[M\].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82.

\[6\]宫静.泰戈尔\[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38.

篇5:网站美观还是重要

摘要:设计和网站推广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是网站到底是实用重要还是美观重要?到现在为止,也还是经常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没办法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当然两者兼得最好。但实际上往往两者不能兼得。这时候必须选择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主。

应该说新竞争力网站推广确实不漂亮,但是却是很少几个我会经常去看的中文网站之一。为什么呢?当然第一,有不少有用的内容,对我做中国市场分析研究很有帮助。

第二,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新竞争力网站页面显示速度至少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我人在新加坡,最近因要了解中国市场,找到了不少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搜索引擎优化方面不错的中文网站。但影响我不能经常去看其他网站的原因是,那些网站实在太慢了。

几乎99%的服务器在中国境内的网站,从这里看都非常慢。当然这有带宽的原因。可另外一个网站建设者可以控制的因素是,为什么不把页面搞小一点呢?新竞争力网站推广就比较简单实用,结构合理,没有什么花里唬哨的东西。但是内容充实,而且页面能在几秒钟之内显示出来,

而很多其他网站,甚至包括那些大型服务器提供商,网站推广设计公司本身的网站,往往都需要调个一两分钟才能显示出来。这个个人经验和理论完全无关,纯粹是个人从实用的角度看问题。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想和大家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Prada的 :Prada.com。我第一次到这个网站的时候,只看到网页顶部是黑底白字PRADA,下面是一个很眩的女士靠在一个手提包上。你可以把鼠标放在网站推广这个页面上移来移去,会发现没有什么地方是可以点击的,哪儿都去不了。

这可是Prada的 ,不是一个邻居小孩做的个人爱好网站,怎么会哪儿都不能去呢?然后我才注意到网络推广浏览器上方的弹出窗口阻止程序的对话框。关掉几个弹出窗口阻止程序之后,再重新刷新这个网页,才发现一个新的弹出页面。这才是Prada真正展示他们产品的网页,是一个很酷的flash。设计绝对非常酷,非常眩。

这就是一个已经享有盛誉的网络推广大公司和我们普通公司的区别。他们的网站可以这么做,我们的网站可以吗?绝对不行!他们根本不在乎网络推广营销,他们每年有几亿的预算去做电视,报纸,杂志广告。而对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对网络推广公司来说,搜索引擎友好和简单实用的网站才最重要。

篇6:美观主义者作文

昨天中午,我在外婆那儿,到了中午,外婆问我中饭想吃什么。我想了想,说:“豌豆胡萝卜鸡蛋面。”外婆答应了,就去厨房,给我烧面。

过了一会儿,外婆笑眯眯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从厨房走出来,她把面放在桌上,欣赏地说:“这碗面好看吧,红的胡萝卜,绿的豌豆,黄灿灿的.鸡蛋,白色的面条,就像工艺品一样。”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香啊,赶紧拿起筷子,撩起一根面,咬了一口,外婆紧张地看着我,眼睛似乎在问:“好吃吗?好吃吗?”

我不好意思地看着外婆,说:“外婆,有点淡。加点酱油吧。”便站起来想去拿酱油瓶。

外婆赶紧说:“别别别,千万别,还是加点盐吧,这红红绿绿的好看。加了酱油就没这么好看了。”

篇7:初中女生审美观

同学们,咱们今天要上一节心理活动课。老师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XXX。

今天到场的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点,请问是什么呀?(大家都是女生)对,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是女生。那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的性别吗?你喜欢当女生吗?”学生答:~。相信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当女生,那当女生有什么优势?学生答:

既然大家都了解女生这么多的优势,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有魅力的女生呢(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怎样提升自己的审美观?首先,请问大家:什么是美? 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在场的有没有李宇春、周笔畅的粉丝,有没有刘亦菲、杨幂的粉丝,前者是一种帅气的美,中性的美;而后者是一种温柔婉约,甜美乖巧的美。那我要做什么样的女生?学生答:

在我们学校,老师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我不知道咱同学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有请几位同学给我们大家再现一下老师观察到的现象。------现在请咱同学自己对这些现象做出评价。

篇8:梦想手抄报美观整洁图片

梦想作文1

梦想?这个词大家应该很熟悉,梦想可以说如果你完成了你的梦想,你已经尝尽了人生中所有味道,你死而无憾,因为你达到了自己给自已的要求,必须做到的目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你就活的很没有意思,下面,我们去看一个小故事吧!

大家好,我是一滴雨水,我现在的家在草叶上,我很希自已能找到新家,而且新家里有很多小伙伴,这就是我的梦想,有一只小鸟告诉我,再穿过一片小树林后,就是一条大河了,我听了好兴奋,我急忙开始了搬家之旅,我搬来搬去好玩极了,这时危险来了,一个人的脚踩向了我正在搬家的树叶,我可不想死,我急忙向前跳了去,就在这时,我发现了我迷路了,我垂头丧气,想这下搬不成家了,就在这时另外一片草叶上的小水滴好像偷听了我说的话,说不要放弃,加油,我和你一块去。

小河边,小雨滴高兴了起来,不一会小雨滴又垂头丧气起来,现在迷路了怎么办?这时一只小鸟经过,小水滴问你看见过一条大河吗?小鸟说,见过,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小雨滴和小水滴一跳一跳的来到了小河边,小雨滴和小水滴一起跳了进去,哇!里面有好多小伙伴。

小朋友,我的梦想完成了,你的梦想在哪呢?你们想好了吗?想好了,就一起去向梦想去奋斗。

梦想作文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努力实现的动力,有了梦想就有了努力实现的希望。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设计师。

成为一名设计师是我努力去实现的梦想,在电视上看到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衣服各种各样、五彩缤纷,自己就想设计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为了这个梦想,我自己经常练习怎样设计出一件好看的衣服、怎样去上色……但是,光这些是不够的,要有想象力才能想到该怎么去设计。我也经常想出一些衣服的外貌,为了把这些衣服画好,我也不断努力去练习。

设计师画衣服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作文,我第一次画时把人物画的七扭八歪,衣服画的也特别乱,但是,我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梦想。于是我每天画一幅作品,画的多了也会认识自己哪里画的不好,要下次把不足画好。画了许多幅后,和第一幅对比要好的多。经过我不断的努力,终于我画了一幅自己得意的作品,我把这幅得意的作品勾完边后就上色了,几小时后,我这幅作品成了一件让人眼前一亮的衣服,这又离我实现梦想的希望进了一步。

篇9:美观词语的近义词

华美的外观。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美好的观赏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若迺南北两居,水通陆阻”自注:“涂路所经见也,则乔木茂竹,缘畛弥阜,横波疎石,侧道飞流,以为子孙之美观。” 宋 苏轼 《谢吕龙图书》之二:“珍函已捧受讫,谨藏之於家,以为子孙之美观。” 漂亮,好看。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虽然带点仓皇,却完全是一种很美观的天然的风致。”

篇10:最新爸爸手抄报好看美观

爸爸手抄报1

我的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排第一。他长着一头短短的黑发,一个高高的鼻子,一双大大的眼睛。下面就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他喜欢睡觉。有一次,我和爸爸要去香港游玩,乘坐九点的飞机。现在都八点了,可他还不起来。我很着急,对着他的耳朵喊:“起床啦!”终于,他起床了。我对爸爸说:“你真能睡呀,晚上十点睡的,早上八点才起!而且你刚闭眼就睡着了,还打呼噜呢!我都被你这雷电般的声音吵醒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快去赶飞机吧!”

他的个子很高。据我所知,他有一百七十三厘米高呢。有一天我想够书架最顶端的娃娃,踩着椅子,不行!太危险了。哈哈,有办法了!于是,我跑到爸爸的卧室,对他说:“你帮我够到上面的娃娃。好吗?”爸爸说:“没问题!”于是,我坐到他肩上,使我能抓到娃娃,我拿到它后,谢过爸爸,一蹦一跳地回房间去了。

他力气很大。我个人认为他“力大无比”。我记得有一次,他带我去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我走累了,他就把我这个重约三十千克的小孩背到肩上,轻似羽毛一般,好像一点也不累。他疾步如飞,不到五分钟就回到旅店门口了。你可别小瞧哟,乐园到酒店可是有六百米路程呢!他难道不是力大无比吗?

这就是我爱睡觉、个子高、力气大的爸爸。我很爱我的爸爸。

爸爸手抄报2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板,人们常说无商不奸,可我的爸爸却不是这样的人。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店里看书,突然一位不速之客冲了进来,大声嚷嚷:老板在哪里?我抬头仔细一看,原来是铁路上的小张叔叔。爸爸走了出来,问:小张,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小张叔叔用手揩了一下头上的汗,气喘吁吁地说:你卖给我们的那个出渣机出故障了!爸爸二话不说,立刻冲出店门,推起摩托车就准备走。这时,店里的宋奶奶拦住了爸爸,小声地对爸爸说:那个出渣机早已经过了保修期,你还花功夫理睬他干嘛?爸爸一边推车,一边对宋奶奶说:这是俺们的责任,既然把东西卖给了人家,就一定负责到底。即使我们自己累一点,也不能让顾客着急。说完,他就和小张叔叔骑车走了。

直到夜里十点左右,爸爸才回来,他一进门就到处找吃的,今天真把我饿坏了!只见他浑身沾满了油污,脸上抹得像唱戏的大花脸。妈妈心疼地埋怨:你真是没事多事!你不去,他们还能告你?爸爸却开心地说:话不能这么说,做生意就应该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虽说今天累一些,但是看到机器修好了,顾客高兴的样子,我觉得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的辛勤工作,爸爸的手上磨出了不知多少个老茧。看着他的手,我要大声地说:爸爸,有你这样的好爸爸,我感到骄傲而自豪!

上一篇:部编教材初中推荐阅读下一篇:有范儿的励志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