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讨论总结

2024-04-17

班级讨论总结(通用8篇)

篇1:班级讨论总结

【山西分中心】大学语文班级讨论总结

山西分中心作为此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分会场,非常荣幸地现场聆听了王步高教授、白育芳老师的精彩讲座,大家普遍认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非常感谢组织和主持此次培训的各位老师!

山西分中心共有17位老师,其中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各、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各派出2位老师参加培训,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师范分院、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各派出1位老师,谨向支持此次培训的这些院校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4月17日上午,在接受了近一天半的紧张而有序的课堂培训之后,山西分中心的老师们围绕会议确定的议题,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班级讨论共识总结如下:

1.请你谈谈你对大学语文的文科地位有何认识?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文化素质课程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在客观上也突出体现了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它具有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等特点,它以欣赏并学习我国各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外国的文学精品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还能给学生以丰厚的文学审美滋养,而且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大学语文课程以道德至上的传统文化能够渗透学生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促进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能够刺激学生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文科教学的主要特色,而大学语文把这种特色最大功能化,使其屹立于大学文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2.请谈谈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意见与建议。

(1)要合理定位。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大家在认识上必须合理定位。人为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学语文》课程就其性质来看,虽说是公共基础课,但它有读书明理的功能。读书明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所谓“读书明理”指的是读文学书,明做人之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学既是中国人作为启蒙教育、人格教育的基础课,也是中国文人进入仕途的必修课的原因所在。文学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到佐证。作为教材的改革者在编撰《大学语文》教材时就应该相应增加一些历代优秀的文学篇目,也就顺理成章了。由此也可看出《大学语文》在弘扬爱国精神、继承光大传统文化、发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的课程无法取代的。因此,大学语文不但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文学鉴赏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课。

(2)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指导思想上,首先是尽可能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历史性与现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较完美的结合。其次是要以史带文,在文学史的框架内,以有关基本理论为先导,把具体

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纵横交错、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欣赏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三是重树“大语文”视角,视语文为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视语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视作品具有陶冶人们情操的功能,引导学生全方位、多侧面地去领会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深刻蕴涵以及体悟人生哲理。

(3)与时俱进。《大学语文》教材在作品选择上,既要突出其美文特色,更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贴近时代需求。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古与今、中与外作品的精、多、全、新。坚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所选作品基本应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既要有名家传世的经典之作,又要有新人初露锋芒的鼎力作品。众多的名篇佳作汇聚成册,构成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让学生寝淫其中,使其得到熏陶和感化,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请您提出希望王教授互动答疑的时间回答的问题。

晋中学院王丽波老师的问题是:请王教授谈谈大学语文如何做科研?能否具体谈谈这门课的学术前沿问题。

太原大学王丹老师的问题是: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法应当如何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材教法?是不是应当分层次教学?

以上是我们今天上午的讨论总结。最后再次表达对组织人员和主持老师的衷心感谢!希望以后继续组织这样的培训。

祝愿参加此次培训的所有老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山西分中心班长:王丽波

北京分中心作为此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直播会场,非常荣幸地现场聆听了李瑞山教授、陈洪教授和周志强博士的精彩讲座,大家普遍认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非常感谢组织和主持此次培训的各位老师!

北京分中心共有23位老师,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派出5位老师参加培训,北京体育大学派出3位老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各派出2位老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各派出1位老师,谨向支持此次培训的这些院校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年7月30日下午,在接受了一天半的紧张而有序的课堂培训之后,北京分中心的老师们围绕会议确定的五个议题,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班级讨论情况总结如下:

一、如何理解《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经验?

关于《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我们班级的理解和讨论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就是《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客观上大大提高了《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实际地位。现在有不少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等非文科为主的院校,相对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甚至存在随意删减课时乃至阶段性取消此门课程的现象。所以,《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应当能够促进高校领导对这门课程的必要重视。

北京联合大学的王瑾瑾老师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姜楠老师就此问题发表了看法。王瑾瑾老师提议大家通过有效方式,努力促成教育部下发将《大学语文》设为非文科为主高等院校必修课的红头文件,就象艺术类院校已经达到的效果一样。我们都认为这是最有效的稳固《大学语文》地位的做法。

大家都认为在昨天的课堂上,三位主持老师李瑞山教授、陈洪教授和周志强博士把《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意义阐释得非常到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受启发。如果能给决策者一个理念——“大语”很重要,甚或能够让高校主管课程建设的领导人聆听到三位主持老师的精彩讲座,必将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

关于《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大家还是感觉具体操作起来有点难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刘娜老师等认为,申报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很多主讲《大学语文》的老师是中青年骨干,不具有教授职称,不符合申报条件;二是不少高校领导人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上就不重视《大学语文》。

二、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及其解决方案有何新的理解?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大家都认为在聆听了三位主讲老师的讲座之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朦朦胧胧意识到的一些想法忽然就清晰明白了。中国传媒大学杨秋红老师、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吴静老师、北京理工大学汪洪澜老师、北京工商大学袁钟芳老师,都谈到了陈洪教授提出的“好教材”观点和周志强博士强调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文本汇聚(秘响旁通)及师生互动交流问题等对自己的重要启示。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大家深有同感的是这么几点:

1、学生接受水平差异较大。同样的教材怎样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北京体育大学的杜丽、匡昕、乔东鑫三位老师提到,体校学生有不少甚至没有接受过初中高中的语文教育,向他们讲解《大学语文》尤其感觉为难。北京工业大学冯海燕、金新老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杨东方老师,都提到了学生差异性的问题。

2、如何有效实现课堂互动和网络互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梁冬梅老师介绍了她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中实现课堂互动的成功经验,引发了一个热点话题。《大学语文》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如何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成为一个难点。大家迫切希望能够观摩南开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实际授课录像,以便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技法。

三、如何解读《大学语文》的新教学理念?

关于《大学语文》的新教学理念,我们会场一些老师提出一点意见,想和周志强博士探讨:“培养学生掌握经典的普通语言的能力”,是“大语”的终极目标吗?

梁冬梅老师强调“《大学语文》要让学生有仰望的感觉”,王瑾瑾老师强调古典的经典很重要。现在我们周边的亚洲国家如日韩等,其实都在大力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我们自己如果忽视了就很可惜。而普及我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任务,有些老师认为只能由“大语”承担。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了很多,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学的语文教育是否应当提升到文化层面上?

四、对新技术条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何心得?

大家讨论较多的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互动。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普遍方法,确实提高了授课效果。

关于师生网络互动,大家认为存在难点:首先是如何保证学生都能上网?其次是如何考核老师在网络互动环节付出的巨大的工作量?南开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获得的本校校方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其它院校比较难以实现。

五、对《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建设有何新的建议?

这个问题大家最有共鸣,希望南开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站能够与本期学员共享,浏览就行。或者希望能够观摩一次完整的课堂录像,并请授课老师附一简单的课堂设计思路:为什么用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讲?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以上是我们今天下午的讨论总结。最后再次表达对组织人员和主持老师的衷心感谢!希望以后继续组织培训。并祝愿参加此次培训的所有同行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北京分中心“大学语文”班长 朱萍

重庆分中心经过一天半地学习,学员们都感觉获益匪浅,感触良多,针对下午的五个进行了认真讨论,现总结如果下:

1、如何理解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经验?

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认为:母语是最基础的东西。现在的大学生表达能力较差,一些简单的文体都写不好。因此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为大学语文教育创建一个优秀的模板,为进一步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手段搭建更好更高的平台。

重庆城市科技管理学院认为:应该让大学语文回归语文,通过加深对语文规律的认识,加上理论联系实际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平台,进入一种新的境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意见。

重庆交通大学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精品课程建设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长江师范学院老师认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是唤起大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避免母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边缘化。

2、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及其解决方案有何新的理解?

重庆交通大学老师认为: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能每个老师会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待,即使是同一所大学,可能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其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一所大学里的大学语文老师可以组成一个教学团队,经常交流沟通,共同上好大学语文。

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认为:按照好文章的理论,其实大学语文的重点难点就是如何通过对文章语言的调整,组织分析来展现语言的表现力量,从而学会运用经典的普通语言。可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大家共同讨论,激发头脑风暴。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很好地跟重点中学的老师学一学,既资源共享,又各有个性。大学老师通常各自为阵,老死不相往来。

重庆城市科技管理学院认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从易到难式、有浅入深式、结合实际式等方式加以解决。重点、难点与教材、大纲有关,我认为,它应是基础的东西,太偏没有意义。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长江师范学院老师认为:认真研读文本,让学生真正读出“美”和“味”。大家都在寻找大学语文的教学重、难点。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大学语文的教学重、难点还是应该在于“语”上,依托好文章,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分析,夯实学生的母语基础,体会魅力无穷的汉语后面所蕴藏的“文”的美。

3、班级讨论:对新技术条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何心得?

重庆交通大学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中在适当时候加入一些视频辅助教学会收到不错效果,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声像结合的视听艺术。

重庆城市科技管理学院认为:新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充分运用影像资料和超链接对于教学很有帮助。当讲到某一篇文章、某位作者的时候,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或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别人对文章的评论,了解作者的音容笑貌及其生活背景,这样可能会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学习效果会更好。另外,充分利用BBS进行讨论也不失为一种大学语文的辅助教学手法。

长江师范学院老师认为:运用新教学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趋势。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我始终觉得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能够让学生扩展教学信息量,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要使用新技术于教学中,但不能依赖它。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辅助性教学工具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是否又是在耍花样呢?学生是否又有实质性的收获呢?

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认为:用多媒体技术讲授大学语文,不但视觉效果好,也扩大了信息量,但如果图片太多,色彩太艳丽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最好只是重点的提示,还可以把板书(传统的粉笔或电脑画图)结合起来 4.如何解读大学语文的新教学理念?

重庆城市科技管理学院认为:大学语文教学情感理解综合式教学;大学语文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式教学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式教学;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教学;大学语文教学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大学语文教学是综合利用各方面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

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认为:教学理念无疑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它要体现新的特点,适应新的需要,不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点不能改变,也可以介绍一些前沿的知识,但过于专的研究性的内容可以开讲座,不适合进入教材。

重庆交通大学老师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课程,我想再新的教学理念也离不开文本分析为基础,其内容可以拓展开来,联系当代大学生生活;新教学理念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教学形式上,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如利用互联网络、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等。

长江师范学院老师认为:大学语文的新教学理念应该因教学对象的文化层次的高低而应该有所变化,有所调整。南开大学所进行的大学语文改革,在我看来只是一个“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要因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学生而灵活的调整!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所谓的“好”文章的讲解,老师还得先吃透文本!做到心中有数,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5.对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建设有何新的建议?

重庆交通大学老师认为:充分挖掘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总结归纳,建设全国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共赢共利。(如可以采取必须上传一份资料才能阅读或下载三次的方式等)四川外语学院老师认为:我上了多年的大学语文课,也用了各种不同的版本,感到最大的弊端就是在内容(所选篇目)上与中学有不少的重复,这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学生也没兴趣,这个问题能否能否解决?再就是有的教材编得太省力,能否多些练习题和增加老师用的参考资料。

大部分老师都建议资源应该共同建设,共同享用。

经过学员们积极而认真的讨论,大家收获颇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重庆分中心班长:邹璐

篇2:班级讨论总结

玉溪师范学院

杨艳蓉

1、《电力电子技术》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答:在地区性院校普遍存在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少、学生基础薄弱等困难。于是,这门应用性很强的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三大领域的电气类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遇到的困难就是学生听课比较吃力、兴趣不高,无法将电机、电子技术及直流拖动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好地与本课程连挂起来。老师在授课时要复习电子技术(讲授触发电路时)、电机等知识,而现在《电力电子技术》课时只有54节理论,出现授课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再者,由于实验室是集成柜式的实验台,对于电力电子器件一节的讲述,学生无法看到的电力电子器件,觉得很抽象。

对于这些困难我们主要是在边加强学生的基础课程、先修课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从学生十非熟知的知识点入手而引出新的知识点并用通俗、简洁的话总结归纳来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述三全控桥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时,大部分学生对于六相电压波的排顺和输出画波形的绘制很难接受和理解。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我先从同学熟知的三相电压推出六相电压波形,让学生从熟知的三相电压波形顺序而得到六相电压波顺序(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得到)。然后结合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图推出为什么每只管子都连续导通1200而输出的每段波形只能连续600,即,同组别接线的相与相之间的换相间隔是600,不同组别接线的相与相 之间的换相间隔是1200。

2、目前使用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章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有何问题、体会、意见和建议?

答:感觉总体结构还是比较合理。

建议: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横跨电力、电子、控制三大领域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都很强的学科,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曾这样评价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本人认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一块是控制技术的发展。可以这么说在80年代以前各国在工业领域内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竞争主要是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和竞争,而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技术已相当成熟。所以,本人认为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各国工业的发展和竞争主要就是电力控制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竞争。

基于此,本人建议在《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的改编中是否需要强化控制环节的知识点?比如,在单相整流电路之后将触发电路独立成为一章?而将以往的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的知识点都融合在这一章中,并且在本章的概述中多介绍一些目前新兴的电力控制技术。另,在教材中加附录,将工业上、电力系统中目前常用的整流-逆变电路、触发电路(驱动电路)图附加在附录中。

5、您对本次培训有何期待?希望主讲人再补充什么内容?

篇3:对it考点的讨论总结

关键词:人称代词,非人称代词,形式主语,形式宾语

it一词,看似简单,但它在英文里的意义重大,用法相当广泛。纵观近年的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题,几乎在每套题里或每篇文章里都会出现it,经过大课堂小组讨论,现将它的用法及考点总结如下。

结论一,考查it做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物或事

—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Will you go and borrow it?

—No,I’d rather buy one in the bookstore.

结论二,考查it做非人称代词

1.用于指时间、距离、价值、天 气、气候及温 度等自然现象

It’s too late to go there now.

2.用于某些固定句型

It’s time for sth.该做某事了。

It’s time to do sth.该做某事的时候了。

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某人该干某事了。

It’s(about/high)time+that从句.某人该做某事了。

【讨论】该句从句谓语用过去式,有时也用“should+动词原形”。

It is first(second)time + that从句.某人第几次干某事。

【讨论】从句谓语用现在完成时。

It was first(second)time + that从句.某人第几次干某事。

【讨论】从句谓语用过去完成时

Itis+ 时间段 + since...

【讨论】从……已多久了。在这个句型中,主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since从句用过去时,表示一个时间点。

It is/was+ 时间段+ before...

【讨论】在这个句型和上面一个句型中,时间都是时间段,如years,five days等。不过主句的时态多用一般将来时或一般过去时,从句的时态要根据主句的时态进行变化。

It is/was+ 时间 +when从句

【讨论】在上述句型中it指时间,when引导的是 时间状语从句。

结论三,考查it作先行词

1.作形式主语的重要句型

(1)It+ be+ adj.for(of)sb to do sth某人做某事……

【讨论】该句型中 的形容词 常见的有:bad,brave,wrong等。这个句型可以改写为sb.is kind to do sth.

【讨论】该句常 见的形容 词有:necessary,natural,easy,safe,hard,difficult等。介词of与for的区别是:of用于指某人的性格、属性、特征等,介词for表示对象,意为“对……来说”。

(2)It takes sb.+ 时间段 +to do sth.某人做某事花了……时间

【讨论】此句有以下多变种变体:It took me an hourto write the letter.=The letter took me an hour (towrite).=I took an hour to write the letter.

(3)It is up to sb to do sth.该由某人做某事

(4)It is clear (obvious,true,possible,certain)that...

【讨论】此句常译为“清楚(显然、真的、肯定)”是主语从句最常见的结构。

(5)It is important(necessary,right...)that...

【讨论】该句that后要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去。

(6)It is said(reported,learned...)that...

【讨论】该结构常译为“据说(据报道,据悉……)”。

(7)Itissuggested(ordered...)that...

【讨论】该句主句中的过去分词是表示请 求、建议、命令等词时,that后的从句 要用虚拟 语气 (should+ 动词原形),常译为“据建议;有命令……”。

(8)It is a pity(a shame...)that...

【讨论】在该句型中,that后的从句一般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去,表示出乎意料,常译为“竟然”。没有这种意义时,则不用虚拟语气。

(9)Itisnogood(use)doingsth.

【讨论】该句型中的真正主语是动名词短语,主句中的表语可以是no good(not any good),no use(not any use)。

(10)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讨论】该句型译为“不论(是否)……没关系……”英语中不定式、动名词、主语从句在做主语时主语往往显得很长,使整个句子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这样就借助it来做形式上的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移到句子后边去,使全句看上去平稳一些。it没有实际的意义。

2.作形式宾语

The two girls are so alike that strang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tell one from the other.

【讨论】find/make/consider/suppose等 +it+adj/n+to do/that...中,it做形式宾语。这种情况只用于有名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补语的动词后。

结论四,考查it构成强调句型

1.It is(was)+所强调的成分(主语、宾语、状语)+that(物)/who人……意为“是……正是……就是……”

【讨论】强调词it与先行词it的区别可以通过恢复原句的方式来判断,即如果把it is...that(was)...去掉后剩下的成分仍然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就是强调句型,否则就不是。

篇4:对it考点的讨论总结

[关键词]人称代词非人称代词形式主语形式宾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51

it一词,看似简单,但它在英文里的意义重大,用法相当广泛。纵观近年的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题,几乎在每套题里或每篇文章里都会出现it,经过大课堂小组讨论,现将它的用法及考点总结如下。

结论一,考查it做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物或事

—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Will you go and borrow it?

—No, Id rather buy one in the bookstore.

结论二,考查it做非人称代词

1.用于指时间、距离、价值、天气、气候及温度等自然现象

Its too late to go there now.

2.用于某些固定句型

Its time for sth. 该做某事了。

Its time to do sth. 该做某事的时候了。

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 某人该干某事了。

Its (about / high) time + that从句. 某人该做某事了。

【讨论】该句从句谓语用过去式,有时也用“should+动词原形”。

It is first (second) time + that从句. 某人第几次干某事。

【讨论】从句谓语用现在完成时。

It was first (second) time + that从句. 某人第几次干某事。

【讨论】从句谓语用过去完成时

It is + 时间段 + since...

【讨论】从……已多久了。在这个句型中,主句通常用一般现在时,since从句用过去时,表示一个时间点。

It is/was + 时间段+ before...

【讨论】在这个句型和上面一个句型中,时间都是时间段,如years,five days等。不过主句的时态多用一般将来时或一般过去时,从句的时态要根据主句的时态进行变化。

It is/was + 时间 +when从句

【讨论】在上述句型中it指时间,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

结论三,考查it作先行词

1.作形式主语的重要句型

(1) It + be + adj. for (of) sb to do sth 某人做某事……

【讨论】该句型中的形容词常见的有:bad, brave, wrong等。这个句型可以改写为sb.is kind to do sth.

【讨论】该句常见的形容词有:necessary, natural, easy, safe, hard, difficult等。介词 of 与 for 的区别是:of 用于指某人的性格、属性、特征等,介词for表示对象,意为“对……来说”。

(2)It takes sb. + 时间段 + to do sth. 某人做某事花了……时间

【讨论】此句有以下多变种变体:It took me an hour to write the letter. =The letter took me an hour (to write). =I took an hour to write the letter.

(3)It is up to sb to do sth. 该由某人做某事

(4)It is clear (obvious, true, possible, certain) that...

【讨论】此句常译为“清楚(显然、真的、肯定)”是主语从句最常见的结构。

(5)It is important (necessary, right...) that...

【讨论】该句that后要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should 可以省去。

(6)It is said (reported, learned...) that...

【讨论】该结构常译为“据说(据报道,据悉……)”。

(7)It is suggested (ordered...) that...

【讨论】该句主句中的过去分词是表示请求、建议、命令等词时,that后的从句要用虚拟语气 (should+动词原形),常译为“据建议;有命令……”。

(8)It is a pity (a shame...) that...

【讨论】在该句型中,that后的从句一般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去,表示出乎意料,常译为“竟然”。没有这种意义时,则不用虚拟语气。

(9)It is no good (use) doing sth.

【讨论】该句型中的真正主语是动名词短语,主句中的表语可以是 no good (not any good), no use (not any use)。

(10)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讨论】该句型译为“不论(是否)……没关系……”英语中不定式、动名词、主语从句在做主语时主语往往显得很长,使整个句子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这样就借助it来做形式上的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移到句子后边去,使全句看上去平稳一些。it没有实际的意义。

2.作形式宾语

The two girls are so alike that strang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tell one from the other.

【讨论】find/make/consider/suppose等+it+adj/n+to do/that...中,it 做形式宾语。这种情况只用于有名词或形容词作宾语补语的动词后。

结论四,考查it构成强调句型

1.It is (was )+所强调的成分(主语、宾语、状语)+that(物)/who人……意为“是……正是……就是……”

【讨论】强调词it与先行词it的区别可以通过恢复原句的方式来判断,即如果把it is...that(was)...去掉后剩下的成分仍然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就是强调句型,否则就不是。

2. It is not until +被强调的部分+ that

篇5:班级讨论总结

第一题:本科生是否有必要开设软件需求工程课?

答:

1、需求工程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并对用户需求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合适的工具和记号系统地描述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形成需求文档,并对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给予支持和管理。需求工程无疑是当前软件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它涉及需求的获取、表示、验证与管理,我们认为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开设这门课程,且可作为软件工程的专业核心课。

2、需求工程又是软件工程中最复杂的过程之一,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的侧重点不同,我们认为主要是让这些学生理解软件需求的重要性,掌握软件需求获取和表示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就可以了,在这些专业中只需开设涵盖软件需求的软件工程课程就可以了。

第二题:软件工程课如何在实验中体现需求工程?

答:

1、我们认为需求工程的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独立的阶段:

(1)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

(2)需求建模: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作为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并尽可能多的捕获现实世界的语义;

(3)形成需求规格: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

(4)需求验证:以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5)需求管理: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与管理,如需求变化和可跟踪性问题。

2、针对上述5个独立阶段,在实验中分步体现需求工程的内容:

(1)首先,在需求获取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好访谈提纲、访谈计划、访谈对象、访谈时间和访谈内容及如何做好控制访谈进程。

(2)在需求建模活动中,通过UML建模语言来进行用例建模、行为建模、对象建模,包括用例图、活动图、顺序图等。

(3)在形成规格说明活动中,给学生规格说明模板的同时,对模板中的每个内容加以详细的说明。加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需求验证活动中,如能采用形式化方法验证的要求学生采用形式化方法进行证明,如不鞥采用形式化方法则让学生采用原型法加以验证。

(5)在需求管理活动中,要求学生标注每个需求的优先级别,可能的风险及风险级别及风险预防措施。

第三题:有哪些需求的产业界实践方法应该在软工课上教给学生? 答:

目前产业界需求实践方法包括需求调研方法、需求分析方法和需求管理方法、配置管理;我们觉得至少将需求调研方法(包括礼仪)、需求调研报告、需求建模(基于结构和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和配置管理这些在软工课上教给学生。特别是配置管理与需求调研方法(调研计划、调研提纲、调查问卷、访谈、沟通、着装、礼仪等)要教给学生,这是做好需求的必备条件,也为学生进入企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结语:

在此次软件工程精品课培训班讨论过程中,我们湖北省分中心各位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一致认为: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们都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刘教授及其教学团队的教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希望教育部网培中心今后能经常举行这样的精品课程培训班,让同行之间充分交流教学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

学水平。最后,我代表我们湖北分中心全体学员向刘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学习、致敬;向教育部网培中心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北分中心班长:余华云

篇6:班级讨论总结

一、西部地方的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如下: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采用图、文、声、动画和录像等丰富多彩媒体形式呈现本课程内容,以层层深入、重点剖析、图文结合、动画与录像结合等新颖构思提高教学效果。

2、引入全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实施。把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答疑及批改作业等诸多环节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3、学校要重视,提供专门的经费来支持。

4、要有一个合理的教师职称、学历结构。

5、教师要积极的做科研、进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重要,课程建设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必须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运行机制。多投入、多钻研、多思考、多尝试,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如何根据市场营销的最新定义来调整市场营销学的内容结构?如何处理新定义与传统的STP+4PS之间的关系?

定义在表述的重点和着眼点上都有了创新。具体表现为:

1.明确了顾客地位。新定义在表述上始终是围绕“顾客”而展开的,尤其强调了要重视“管理客户关系”。关于营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或者机构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定义中这么着重突出“顾客”,还是第一次。其实,随着技术和营销的发展,在近年来的市场营销实践中,尤其是在近5-10年来,对“顾客”的重视程度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市场营销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同步发展。

2.承认了顾客价值。新定义不是停留在市场营销要有盈利这样一个水平上,新旧定义的交替实际上是承认了顾客价值驱动着市场,市场沉浮企业。无论何时何地争取顾客的支持,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应当永远是企业思考营销问题的核心。

3.强调了与顾客的互动。市场营销活动应该在哪些环节强调与顾客的互动呢?应该在营销的各个环节。新定义给出了明确的阐述,因为新定义中在描述市场营销过程时就是紧紧围绕顾客价值来阐述的。新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客户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营销活动中来。从新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从营销战略开发到营销策略实施,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客户更多的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户价值。

因此,市场营销学的内容结构应适时的进行调整,调整的基础必须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先进的理论。根据最新的定义内容结构应该更能体现出顾客价值和关系营销这一关键概念。

新定义是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适应消费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对于传统的STP+4PS,它也是适应当时时代环境要求的。我们

要辨证看待,因为这个理论是营销理论演变的一个阶段。

三、贵校是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请与大家分享您在这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我们学校首先从2005年以来就比较重视实践环节。并且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支持。老师在教学上采用项目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校内外的实践。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消化课本知识,并且还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学生的反映是好的,老师也感觉到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了。

四、贵校在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体会?请与大家分享:

面对21世纪新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少量案例教学为辅、轻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采用很多世界上著名的企业作为案例来讲解。并且注意学科之间的内容联系,将经济学上的知识巧妙的运用到营销中。有时候我采取学生讲课的形式,主动找到学生知识欠缺的地方,来对症下药。另外,一个学期有2到3次引导学生出去调研,编写调研策划书,真正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能力。

贵州省分中心

篇7:班级讨论总结

1.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庞杂,知识更新快。面对大班教学的学生群体,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不一,兴趣各异,导致我们在教学中众口难调,很难抓住学生。

青海处于偏远西部,省内高校50%-60%的生源都来自青海省各个州县,甚至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然而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经不同程度的接受了信息技术的教育。面对这种情况,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安排在一学年完成的,每周2节理论、2节上机。我们规定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使用技能为必讲内容,考试必考。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任课教师自己把握进度,在必讲内容讲完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讲三大设计模块中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大力推广教学驱动法,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扭转应试教育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2. 面对庞杂的内容,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去掌握这些细小的知识点。正如龚老师所说的,计算机不是看会,听会而是做会的。学生必须抓住有限的上机时间,实践出真知,只有学生真正上机去练习了,他们才会感受到操作的乐趣,从强制性学习变成乐于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3.我们认为本课程最重要的是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操作系统基础;

最核心的内容是基本使用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演示软件、互联网的使用。

4.当前教学中我最需要的资源就是案例、优秀学生作品这一类资源;各个高校名师讲授本课程时的教学经验、独到的见解,讲课录像、教学资料,对本课程的定位,课程知识结构的处理意见等等。

5.收获:通过本次培训,不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对学生的管理上我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三种教学驱动法非常好,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常用到,但是因为平时积累的案例资源不足,所以应用还不够广泛。在对课堂内容的处理上,龚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哪些不要深究,哪些一定要反复讲解,讲透讲到位,非常仔细,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龚老师、杨老师的指导下,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这次培训学到的教学技巧、教法、理念贯穿于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会更上一个台阶。

建议:培训结束后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使得大家日后能够保持联系、特别是与名师保持交流,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龚、杨两位名师,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不足: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更新跟不上软件的更新。

青海分中心

班长

王小红

篇8:班级讨论总结

1.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方针,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科的教学质量。

3.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把最新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去,优化教学方法,将课堂要素组成最佳结构。

4.培训骨干教师,加强物理教师的自身建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具有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具体做法

第一步:自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自学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自学成为自觉行动。在教改实验中,采用的自学方法是:

1.下发阅读提纲。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在课前或上课时下发阅读提纲。课堂上,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思维引向对已知的、有趣的物理现象的分析。2.自拟内容提纲,学生养成了阅读课本的习惯后,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出提纲,不完善的地方,学生互相补充,并在教师指导下取得一致的意见。这里,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并使提纲难易适度,既注重基础知识,抓重点、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确定了重点、难点、关键,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的指导也有所侧重。

第二步:实验

在自学基础上,教师创造实验环境,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为了使“动手”贯穿于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具体做法是:

1.大纲规定的演示实验,有些让学生亲手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也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讨论。2.让学生自制简单的教具、学具、并把实验小组尽量分得小些,使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的机会。3.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并进式实验。做到教师边讲学生边实验、边研究、边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澄清模糊认识。

实验活动本身包含着复杂的认识活动,通过观察现象,学生参加安装设备,使用仪器等各种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的能力。如在进行密度的应用教学时,实验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实验方法解决一系列物理问题:用天平和量筒测一段已知长度的铁线横截面积;只用量筒和水测一石块的质量等。实验随堂进行,能和所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研究问题,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讨论

讨论是教改课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活动,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锻炼的舞台。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许多需要解决,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实验教师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者的教学目的要明确,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对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要求,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设计讨论题时都要掌握进程,不走弯路。启发时要启而不发,含而不露,给学生讨论留有余地。三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讨论题的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思维矛盾和思维活动,尽量避免重复定义、概念、定律和公式,否则会使学生思想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时,学生互相启发,学得的知识能保持较深的记忆,活跃思想,增强兴趣;课堂讨论时,学生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有很多问题要争论,要探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表态,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第四步:总结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是信息评价归类过程,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总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外,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指出学习物理定理规律中的易混问题,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确定学生问题讨论中的最佳答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共性问题。

上一篇:我的梦想励志演讲稿与我的梦想学生演讲稿下一篇:竖式除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