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2024-04-28

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精选5篇)

篇1: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摘要】

当前,EDI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性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的贸易手段,EDI正在引起贸易方式的重大变革和结构性的商业革命。本文试从EDI的概述包括其概念、特点和发展背景等方面展开,主要针对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现在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归纳,提出相应的提升意见。

【关键词】

EDI 外贸 电子商务 提升策略EDI概论

1.1 EDI的概念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1]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的技术手段。

1.2EDI的特点

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由于计算机只能按照给定的程序识别和接受信息,所以电子单证必须符合标准格式并且内容完整准确。在电子单证符合标准且内容完整的情况下,EDI系统不但能识别、接受、存储信息,还能对单证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自动制作新的电子单据并传输到有关部门。

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换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特定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信息。

1.3EDI的发展背景

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虽然计算机及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的需求。同时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纸面贸易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

市场竞争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价格因素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而服务性因素所占比重增大。销售商为了减少风险,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供货快,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同样,现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已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应用走向系统应用;同时通信条件和技术的完善,网络的普及又为EDI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为基础的EDI应运而生。EDI一经出现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2.1 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目前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贸易商可以通过EDI来发出订单、接受订单、询问有关商品信息,办理海关手续等,也可通过EDI来办理货物运输和银行结算等事项。总之和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手续都可以在不使用纸质单据文件的条件下完成。一个真正的EDI系统是将订单、发货、报关、商检和银行结算合成一体,从而大大加速了贸易的全过程。因此,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整个外贸行业对EDI的应用来看,具体包括EDI在港口运输、银行、保险公司、航运公司等几者之间的交流应用。

2.2 EDI在外贸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EDI是外贸企业获得竞争的战略优势的一个重要保证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应该鼓励所有公司和厂商特别是外贸公司都应用EDI。我们必须具有战略眼光,从长远利益看,将EDI技术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管理方式来考虑和应用。

2.2.1 EDI能使外贸企业获得长期的战略利益[2]

外贸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并不是取决于拥有或实施EDI,而是导源于应用EDI给企业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变化。EDI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使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过程和经营决策产生变化的手段。我们应该把EDI看成是一种管理过程,通过学习这一过程可以强化与贸易伙伴的联系,有助予改善整个后勤供应环节的效率,使企业取得长期的战略利益。

2.2.2 EDI能融合其他管理技术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EDI应用的不断扩展和创新为外贸厂商带来了额外的好处。在应用EDI时,企业应该把EDI视为不断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的过程。由于EDI很容易与其他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融合为一体,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3 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虽然 EDI在外贸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并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各方面也都很重视,但外贸企业运用 EDI的积极性尚不能被完全调动起来。[4]探其究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有些EDI用户被动应用EDI技术,不重视效益分析。多数企业用户是因满足客户要求、改善与顾客关系等原因而应用EDI的,他们认为其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必要再花费人力、物力去进行专门的效益分析。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应用EDI,成本尚可接受,为了发展凭直觉便作出了采用EDI的决策。

节约人力与人员富余的矛盾。我们不难发现,在各行业当然也包括外贸行业中,EDI应用技术越是成熟,那么相应的人力要求就越少。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部门认为,EDI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但实现EDI后富余人员无法安置是一大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EDI技术的推广应用。

EDI系统未能和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给企业造成额外负担。目前,许多外贸企业的EDI技术应用系统未能和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联接,企业要专门购置设备去处理数量不多的EDI单证传输,对企业整体效益有影响甚至无明显经济效益。而且,已开发有EDP系统的用户,它们在开发EDP时并没有考虑到EDI的应用,其中一些EDP系统已不能适应EDI应用的要求,需要对EDP系统重组。

自上而下的协调仍然不够深入细致、效率低下。由于条块分割严重,行业垄断存在,目前EDI主要在发达国家、地区与迫切需要的行业中大力实施,其他地区和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由于计算机系统落后,人员素质低,EDI技术的应用受到种种限制,作为协调主力的政府部门,从上至下有力的协调措施不够。

法律制度不健全带来许多问题。EDI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电子贸易方式,被誉为“无纸贸易”。正由于这一特征,使EDI为商家带来巨大利益,也恰恰是由于这一特征,却给现行的法律带来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现行法律的许多规定都是适用于传统纸面贸易的。为跟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的出台实施是迫切的。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提升策略

3.1各国国际应有统一的、可预测的EDI管理政策

在EDI的实施中,国际力量的推动和督促是非常重要的,过去,虽然国际上已采取了种种推广措施,但力度仍然不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引导。要采取有力措施让全世界都认识到,EDI的实施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在较高层次上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竞争力和生产率的提高,并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EDI的全面实现,甚至在某些领域强制实行EDI也是必要的。[3]

对实施EDI的行业和企业制定优惠政策。为了促使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国际交易的企业能够顺利地越过本国国界,在其他国家抢占市场,1998年,美国促使13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部长们达成一致,通过了Internet贸易零关税状态至少一年的协议。主动地对从事电子交易的企业实行税收、利率等优惠政策,以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形势。

积极支持EDI推广应用的技术研究。发动全世界的科研机构积极研究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注重效率与效益。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较好地解决Internet的开放性、松散性、不设防性所带来的不安全性,为使用基于Internet的EDI创造有利条件。

3.2尽快完善有关EDI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保护公平交易、保护平等竞争,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之苦,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必须注意既要有一个透明、和谐的法律环境,又要尽量减少参与和干涉,并力戒对网络上发生的商业活动增加新的、不必要的限制,增加烦琐手续,或增加新的税收和资费。目前,需要制和进一步完善定的有关EDI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市场准入制度、合同有效认证办法、电子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防范办法、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税收征收办法,以及广告的管制、网络信息内容的过滤等。创造一个面向市场的商业法制环境是EDI在对外贸易中顺利应用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EDI的运用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6(10)

[2]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5).[3]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关键:EDI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5(25)

[4]EDI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5(1)

篇2: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化交易越来越普遍,社会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消费者进行交易,这对中小型外贸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效地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市场开拓,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发挥企业优势,增强竞争实力,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以其交易便捷、成本低廉、速度快捷等优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所以,研究电子商务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原理

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其外延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和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它的商务活动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销售、电子支付、运输、组建虚拟联盟企业、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外贸企业原始实行的经营方式多是业务员包揽从客户选择、签订合同、组织货源、验货报关到货款支付的全过程,掌握着客户资源。这一方面使企业无法掌握客户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业务员掌握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一旦人才流失,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通过电子商务和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使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工作日程与行动记录都有据可查,哪一个客户、什么项目、何时何地、与谁联系、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费用等等,所有细节均一目了然,使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外贸企业手中。

第二节 电子商务在外贸企业中的优势

首先,电子商务可明显降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作为企业本身。收入与成本永远是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降低运作成本是每个企业都会关心的问题。首先,与国内贸易相比,外贸企业中对外贸易所需的单证数量繁多,由此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应较高,因此处理单据费用高昂,所需时间较长,机会成本也相对较高。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对外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其次,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交易双方可以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这样交易双方就可以依靠网络来交换信息,签署单据,无视地域障碍,信息处理与传递的速度较人工来说也大大加快。再次。电子商务可以减轻企业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才成本。比如企业通过网络进行实物展现及销售活动,可以在收到订单之后才进行实物收购。再转给买方,这样就可以减少库房的开支:同时企业也可以在网上举办产品展销会,而避免了在现实中办展销会所必须的场所以及各种繁杂的活动费用。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无论是哪里的消费者,只要在因特网上看到外贸公司发布的商品信息,都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就消除了地域限制。把原先有限的对外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同时,购买者在网络上看到的也只有外贸公司的简介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优麦电子商务论文>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现实中无形的贸易壁垒。

再次,电子商务可以使得企业运作中信息电子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外贸企业原始实行的经营方式多是业务员掌握大量的客户资料,从而由业务员从中进行贸易运作。处理各项交易事务,这使企业无法掌握详细的客户状况。因此,一旦业务员跳槽或者被别的公司挖走,就会造成企业资源严重流失,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通过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信息建设,使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工作日程与行动记录都有据可查。所有细节均一目了然,使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外贸企业手中.而且,电子商务还可以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传统贸易的运作格局以单向物流为主,而电子商务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即在计算机网络上提供进出口代理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向网络成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为生产商与外贸企业创造商机,并提供成交后的服务。这种经营战略,把代理、展销等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把进出口货物所需的主要流程如市场调研、国际营销、仓储报关、商检等引入计算机网络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不仅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深化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以其先进的网络技术给企业之间的合作法则注入了新的内涵。传统的贸易运作方式面临着新方式的挑战,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电子商务优势更是凸显,比如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自身实现快速扩张的同时,也为其客户——千万中小企业,提供了“过冬棉衣”,众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践行“内外兼修、大小通吃、按需生产”的运营思路,渡过难关。与此同时,网上购物的优越之处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网络经济更是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演变为国际贸易的最佳载体和表现形式。而政府层面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由此可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三节 电子商务在我国外贸企业的应用现状和特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电子商务已经引起很多企业的足够重视,甚至很多企业已经将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来经营。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淘宝网,当当网等,这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卖家最初是以个人或者小店铺为主。但经过几年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法规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盟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为我国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海外贸易这个方面,大多数企业只是初步涉及电子商务。目前有4大量的出口企业已广泛开展,有的企业刚有打算,或者有些企业已着手开展,只有少数的企业还没有考虑.首先,我国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大多只限于信息发布、收集、交流以及信息的记录和处理。比如收集原材料供应信息、记录订单、核算单位时间的收入和成本等。但是对于订单与合同的签订,以及支付、配送等活动主要还是在网下进行,电子商务的作用范围变得十分有限。

其次,由于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电子商务环境还不成熟,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缺乏。目前大多数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缺乏认识,多数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已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环节,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专业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进出口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少企业仅仅理解为在某个网站注册网页,宣传产品、收集信息。这是非常典型的无需求市场行为,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的网站淹没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中,无法体现其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第二,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转型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目前我国已经上网的企业不到企业总数的1%,在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只有10%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而且只从事单机工作。在1000余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外贸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这些数字显示的要高一点,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尽管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三,我国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大多只限于信息发布、收集、交流以及信息的记录和处理。比如收集原材料供应信息、记录订单、核算单位时间的收入和成本等。但是对于订单与合同的签订,以及支付、配送等活动主要还是在网下进行,电子商务的作用范围变得十分有限。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转型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目前我国已经上网的企业不到企业总数的1%,在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只有10%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而且只从事单机工作。在1000余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外贸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这些数字显示的要高一点,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四,由于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电子商务环境还不成熟,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

第五,目前外贸企业管理不适于电子商务实施。电子商务要求企业管理程序化、科学化、现代化。而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管理还处于主观、随意、以经验管理阶段。企业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进出口业务系统应用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大多并未实现电子化;企业的经营决策仍主要依据经验,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精度上都不尽如人意,企业信息加工处理手段落后。不规范的管理,是计算机只能模拟原手工操作流程,从而加大电子商务实现的难度,增加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率。

第六,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了《电子商务示范法》,之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先后制定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电子签名法》,欧洲议会也批准了《电子商务指令》和《电子签名指令》。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也制定自己的电子商务法。但我国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根据自己的情况相应制定的电子商务法令,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四章

使用电子商务促进外贸发展的有效措施

国家首先需要在企业外部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实施平台。首先是要解决文件交换和网络安全的工业标准和法律问题。关于信息安全问题,首先要开发针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加密软件技术,其次要开发出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技术。另外同样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的可靠。首先是身份的可靠性。尤其对于一些专业国际贸易网站,如何保证这些企业身份的可靠性,是现实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就是信息与身份的不抵触性。电子贸易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则需要有一个第三方权威机构电子商务中心把所有EDI数据保存下来,如果在贸易交往过程中发生争议,则有这样一个机构进行仲裁,政府同时要进行立法,承认第三方电子商务中心具有法律效应。此外,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的金额巨大,因此保险公司也将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政府应尽快整合与外贸相关的海关、银行、保险、运输、商检等部门,使外贸企业能够真正通过网络完成所有交易程序。

对外贸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要充分认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借助电子商务网络载体,建立全球贸易网平等获取和传播信息,增强市场竞争机会。

2、外贸公司应迅速利用现有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组建网络创始公司,尽快步入电子贸易行列。通过自身投资组建或购并方式,吸纳一些比较有经验和具体技术创新意识的网络公司,利用外贸经验和已有的外贸客户的渠道,广泛收集本专业贸易产品信息,在网络上尽快建立自己的专业产品贸易网页。采取联营形式,发挥网上贸易低成本、易结算、服务快捷的优势,尽快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再次,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建设。

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国际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匮乏问题,应该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我国的高校应承担起培养这方面人才的重任,根据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子商务专业,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应建立起从初中即开始培训学生电子商务知识的体制,从而给这项人才培训计划以长期性、体制性的保证。外贸公司应迅速利用现有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组建网络创始公司,尽快步入电子贸易行列。通过自身投资组建或购并方式,吸纳一些比较有经验和具体技术创新意识的网络公司,利用外贸经验和已有的外贸客户的渠道,广泛收集本专业贸易产品信息,在网络上尽快建立自己的专业产品贸易网页。采取联营形式,发挥网上贸易低成本、易结算、服务快捷的优势,尽快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外贸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企业要充分认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借助电子商务网络载体,建立全球贸易网平等获取和传播信息,增强市场竞争机会。第二,外贸公司应迅速利用现有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组建网络创始公司,尽快步入电子贸易行列。

通过自身投资组建或购并方式,吸纳一些比较有经验和具体技术创新意识的网络公司,利用外贸经验和已有的外贸客户的渠道,广泛收集本专业贸易产品信息,在网络上尽快建立自己的专业产品贸易网页。采取联营形式,发挥网上贸易低成本、易结算、服务快捷的优势,尽快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第五章 结论

简而言之,作为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全新贸易运作方式,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加快了商业周期循环,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说,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它的运用,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所有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也是其可能取代传统贸易方式的根本所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商务越发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其必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

篇3:论EDI在外贸行业中的应用

EDI技术简介

1 什么是EDI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 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 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 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简单地说, 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 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 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换言之, EDI就是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和客户等在其各自的应用系统之间利用EDI技术, 通过公共EDI网络, 自动交换和处理商业单证的过程。

2汽车行业的EDI现状

在汽车行业供应网络环境中, EDI应用于汽车行业制造商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相关方之间的业务及财务信息交换。如今汽车行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 客户、供应商、物流提供商、整车厂使用的EDI标准各不相同, 各自的网络环境也各不相同。

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结构的日益复杂, 零部件种类的日渐增多, 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的日趋灵活性等问题的出现, 频繁的计划插单和变更, 供应链信息无法同步就成了企业管理的难点, 这就要求整车配套的快速响应能力要灵敏。因此, 汽车零配件企业是否具有EDI的能力, 就成为了众多大型OEM厂商评估和选择贸易伙伴的重要标准之一。

EDI的技术特点

1 常用的数据交换标准:

UN/EDIFACT (国际通用标准)

X12 (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 主要用在北美)

ODETTE (主要用在欧洲)

VDA (主要用在欧洲的汽车行业)

Rosetta Net

Swift (主要用在金融行业)

2 汽车行业常用数据类型介绍:

3 EDI数据结构介绍

图1.2分别为EDIFACT和X12数据标准的数据结构图3为EDI数据的具体解析方法

4 EDI通讯协议

企业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使用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 它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 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 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 客观地评测其性能, 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供应链管理核心元素: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它们在整个供应链的过程当中, 在所有的企业合作伙伴当中会不断的进行交流。

从企业接到订单, 一直到生产, 到运输, 到最终消费者的手里, 整个过程中和很多合作伙伴发生过关系, 在生产当中可能会和金融机构发生关系, 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和第三方物流, 在采购的过程中和采购商发生关系, 在销售的过程当中也会跟销售商、零售商发生一些关系,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中有很多的信息交流。那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什么呢?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流, 而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流在于, 定义完整交流途径, 通讯方式, 交流模式, 交流内容等问题。只有清楚的定义、双方企业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实现这样的交流。因此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共同的标准, 包括通讯标准, 交流消息内容的标准, 模式的标准, 才能实现市场到市场之间交流的可操作性。

汽车制造行业的EDI实施

汽车制造行业可能是全世界最早大规模实施EDI的行业。主要的原因就是汽车制造行业集成装配的生产特征要求零部件的供应要准确和适时, EDI的运用正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早在1980年代, 英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就开始规划EDI的实施。目前, 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 几乎都已经实施了适时管理控制的EDI。

1汽车行业信息化驱动供应链管理系统构架

信息驱动的供应链通过完整供应链的可视性达到高效业务流程, 可以应对需求变化快速反应, 减低供应链风险, 管理全球运作。

2汽车行业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

(1) 整车装配企业作为核心企业, 整合和协调供应链, 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创新供应链物流模式, 协调和控制零部件供应商与分销商的管理, 以及产、供、销关系等。

(2)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伙伴间形成共同开发产品的组织, 持久合作。供应商提供具有技术挑战性的部件;伙伴成员共享信息和设计思想, 共同决定零部件或产品以及重新定义能够使双方获益的服务。

(3) 采购和生产的全球化, 汽车零部件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六七成, 削减零部件成本是汽车厂商普遍关注的问题。全球采购就是汽车整车厂商为降低成本而采取的供应链管理上的一个战略性变化。

篇4:EDI在燃机电厂中的应用改进

关键词:电厂;水处理;除盐

EDI是在外接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离子做定向移动以达到脱除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1]。在运行过程中无需酸碱再生,也没有酸碱废水排放,绿色环保,而且运行连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因此在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设计之初来完善避免。

南方滨海某电厂为燃机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流程为:一体化净水器→机械过滤器→盘式过滤器→超滤→一级紫外杀菌器→一级反渗透→二级紫外杀菌器→二级反渗透→三级紫外杀菌器→EDI。使用的EDI品牌2005年—2011年为GE公司生产的MK-2ST,2012年至今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INOPURE系列的LX30。两种品牌的EDI在浓水通道上采用的技术有较大的差异,在生产运行中都发现了一些缺陷,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有的问题是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按照业主要求对成本压缩过高产生的,有的问题则是厂家对产品设计考虑不周产生的,现就这些问题做如下分析。

成本问题,有的EDI在设计上是1拖多类型,即一个总电源对应多个模块,调节电源电压,所有模块的直流电压都跟随改变,这样做的优势就是在施工阶段布线简洁,投资成本低(只有一个电源模块),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这样的设计出现的问题很多,根据兄弟电厂的反馈得知由于各个模块个体上的差异,使用一个EDI直流电源对应多个模块,由于每个模块的内阻不同,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个模块的电流差异较大,离子迁移的速率不同,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有的模块率先结垢,通道堵塞,产水量减低,离子迁移变慢,脱盐率降低。此时的解决办法,一是停下设备进行化学清洗,二是不停设备调大电源电压,维持脱盐率,最终结果就是膜堆烧毁。如果在设计上进行每个电源对应每个电源,虽然施工阶段,投资会有所增加,但是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可以根据模块的差异对加在两边的电源进行单独调节,这样做增加了模块的运行时间,减少了模块的清洗次数,延长了模块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运行费用,长远上来看是划算的。

EDI在设计阶段进水要加装精滤器(送水泵出口)和紫外杀菌器(送水泵入口),产水管出口加装膜滤器。由于EDI属于较贵重的设备,其对进水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一些杂质、细菌等,如果进水指标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发生污堵,从而导致膜堆的损坏,因此在送水泵出口加装精滤器(1μm滤芯)可以避免水箱和管道中的腐蚀产物等杂质进入膜堆通道,而紫外线杀菌器则可以控制进入模块的细菌和病毒等有机物(不可以加化学药剂来杀除这些物质尤其是氯系杀菌剂,会对膜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产水侧加装膜滤器(0.22μm),膜滤器相当于传统混床后面的树脂捕捉器,因为EDI中也含有树脂,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树脂也会破碎,也有几率通过管道进入锅炉系统,造成炉水PH降低,而加装了膜滤器,不但拦截管道中的其他杂质,而且对破碎的树脂也进行了拦截,使其不能进入锅炉,保障了机组的安全性。

不同厂家产品的固有特性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如该公司最先使用的是GE公司生产的MK-2ST模块,该模块采用了浓水加盐循环技术。浓水室加盐(主要为分析纯氯化钠)的意义是:

①减少浓水室钙镁离子携带电流的机会,降低钙镁离子的流动通量、降低结垢的速率;

②增加浓水室的电导率,促进离子的迁移,增加对垢类的溶解,减少浓水室结垢的趋势。而浓水循环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备的整体回收率(90-95%)。该公司的技术充分利用快速提高浓水的电导率,可以快速达到电离平衡,电压波动较小。缺点是浓水加盐需要一套加盐设施和浓水循环泵,增加了投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增加了浓水的TDS,在阳极产生了氯气,产生盐桥和电弧的机率增加[2]。还有就是由于加盐装置的原因,使得一些杂质从加盐管道进入浓水通道,导致浓水通道的堵塞(该司还曾发生过供应商提供的氯化钠药剂含碘,发生了碘与水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对树脂的氧化性破坏导致膜堆产水量的下降)。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设备逐渐老化,EDI膜堆的产水水质和产水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需要进行整体的更换。该公司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LX30膜堆,该膜堆采用的是全填充技术,即在浓水与极水室中也用树脂进行填充,极水通道与浓水通道合为一个通道。正常情况下树脂的导电率要高于溶液,而且还减少了加盐造成的二次污染;就浓水再循环而言,LX30膜堆简化了水路及电路的控制,降低了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因此在运行上应该更为稳定,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却发现LX30膜堆运行的初始阶段,电压过高,大约在380V左右(GE的电压在180V左右),随着时间的增加,浓水电导逐渐上升,4个小时后,电压才降到280V左右。每次启动的间隔时间越长,启动电压越大(最高达到500V),达到平衡的时间越长,我们经过分析认为,进水电导过低,浓水中的树脂长时间浸泡在超纯水中,进行了树脂交换,刚启动时由于没有加盐系统的辅助,电阻过高,为了达到设定的运行電流,此时电源自动调节电压来适应高电阻,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浓水中的导电离子逐步增加,电阻减少,电压才慢慢降低,达到电离平衡,但是一般达到这个平衡时间需要4个小时左右,因此为了缩短这个时间,较快的达到合格的产水水质,我们建议还是增加浓水循环系统,但是不增加加盐系统,使得较高电导的浓水在浓水通道的循环时间增加,来增加电导率降低电压。

经过多年的运行表明,EDI在电厂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只要在设计阶段根据选用的膜堆特性制定完整详尽的方案,在日常运行时,多注意参数的变化,根据参数变化及时进行设备的优化调整,EDI的使用寿命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同时产水水质完全可以满足锅炉补给水的需要,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陆柱,蔡兰坤,丛梅.给水与用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5:EDI在电子商务采购中的应用

采购作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整个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电子商务采购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多样性、交易的快捷性等特点, 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和政府所面临的难题。EDI作为新型的信息交换和商品交易方式, 是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产物, 通过更快的信息传输, 减少信息登录的冗杂工作来改善生产率, 通过减少数据登录的次数和个体数来提高精确性, 在电子商务采购中加快了电子订购单和发货票据的处理速度, 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 提高了效率, 使市场营销、采购生产和财务融资更加集成化, 促进了买方和供方的长期合作关系, 并增进了双方的互相信任。因此, 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EDI的概念、构成、特点及运作

1、EDI的概念。

电子数据交换 (EDI) :一种基于达成一致标准的技术, 它能够推进业务交易以标准化的电子形式进行, 使得业务交易能以自动的方式从一个组织机构应用的计算机直接转送到另一个组织机构应用的计算机中。

根据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的解释, 也可以从以下五点来理解:第一, EDI是计算机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电子信息传输;第二, EDI是标准格式和结构化的电子数据的交换;第三, EDI是由发送者和接收者所达成的一致的标准和结构所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第四, EDI是计算机自动读取而无需人工干预的电子数据交换;第五, EDI是为了满足商业用途的电子数据交换。

2、EDI的构成要素

(1) 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EDI报文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格式化。

(2) EDI软硬件

转换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将计算机系统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 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文件。

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 或接收到的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

通信软件: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 或在EDI系统交换中心内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

(3)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EDI实现的基础。可利用公用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 甚小口径无线地面站VSAT数据网以及各种网络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来建立EDI增值网络。

3、EDI的特点。

一是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二是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业务资料, 如发票、订单等;三是采用共同的标准化结构数据格式;四是尽量避免介入人工操作, 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五是可以与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平滑连接, 直接访问数据库或从数据库生成EDI报文。

4、EDI的实现过程。

EDI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 该过程因用户应用系统以及外部通信环境的差异而不同。首先, A公司使用它的内部业务软件建立采购订单;其次, EDI把此订单的内部格式转换成标准的850采购订单文件格式, 或者转换成因特网上的EDIFACT格式;再次, A公司把850格式的采购订单通过第三方增值网络发送给B公司, 或者在因特网上以EDIFACT格式编码后发送给B公司, 然后由B公司接收到850格式的采购订单文件, 并将它从EDI格式转换成B公司专用的格式;最后, B公司应正式地发一个确认通知给A公司。

三、电子商务采购的含义及作业流程

1、电子商务采购的含义。

电子商务采购是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采购模式, 是指交易双方利用现代开放的互联网络,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发布采购信息或主动在网上寻找供应商、寻找产品, 然后通过网上洽谈、比价、网上竞价实现网上订货, 甚至网上支付货款, 最后通过网下的物流过程进行货物的配送, 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2、采购作业流程。

采购作业过程是物流业务管理部门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库存情况通过电子商务中心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收到采购订单后, 通过网络加以确认;物流管理部门再确认是否订货, 如果订货, 确认订货的种类及数量;业务管理部门和供应商分别通过Internet向仓储中心发出发货的信息, 仓储中心根据货物的情况安排合适的仓库, 同时供应商将发货单通过Internet向供应商发送, 货物通过各种运输手段送至仓储中心。 (图1)

为了进一步说明电子商务采购作业流程, 现将作业的业务过程分成如下步骤:第一步, 业务管理部门根据仓储中心的商品库存情况, 向指定的供应商发出商品采购订单;第二步, 电子商务中心将业务主管部门的采购订单转换为EDI订购单报文通过Internet传递给供应商;第三步, 供应商接收到EDI订购单后, 将其转换为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根据订单要求, 通过电子商务中心进行确认;第四步, 电子商务中心将供应商发送的EDI订单确认信息发回业务主管部门;第五步, 业务主管部门查看EDI订单确认信息后向供应商提出发货要求并以企业内部的E-DI系统向仓储中心发出收获通知;第六步, 供应商收到业务主管部门确认的订货通知后, 向仓储中心发送EDI格式发货单;第七步, 仓储中心对照本公司和供应商的发接货通知单后进行确认, 确认无误后做好准备工作, 并及时将收到的信息反馈给双方;第八步, 供应商开始供货;第九步, 货物到达后, 仓储中心根据供应商的发货单进行检验, 二者相符后, 安排入库或根据配送要求进行备货。

四、EDI在电子商务采购中的优越性与应用

1、EDI的优越性。

由于使用了E-DI, 买方和供方在一个“实时”环境中一起工作, 这样就减少了提前期。可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 优化企业内部运作过程, 增加贸易机会, 改进质量和服务, 降低成本和获得竞争的战略优势, 变革贸易方式, 带动新产业的产生和, 堵塞漏洞, 减少腐败, 节约资源和能源。

2、EDI的应用。

企业引入EDI是为了传输数据时, 可以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购进货单, 接收客户传来的EDI订购单报文, 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其优点是:不需要为配合不同的供应商而使用不同的电子订货系统;不需要重新输入订单数据, 节省人力和时间, 同时减少人为错误。使厂商提早收到订单, 及时处理, 加快送货速度。

企业为改善作业引入EDI可以同客户合作, 依次引入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及催款对账单, 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 逐渐改善接单、出货、对账及收款作业。

EDI还可与很多现已成熟的技术结合使用, 如条形码、电子资金转账、自动取款机等一起联机使用, 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当实际情况符合以下几点时, 在电子商务采购中应用EDI技术是合理的和合时宜的:电子方式交换的信息能支持整个机构的策略规划;有足够的资金使用EDI的标准工具和技术的成本, 能处理使用EDI衍生出来的问题, 如EDI的实施难度、软件的维护、人力和参与者的培训, 以及如何推动系统和应用的集成;大量的供应商;伴随着采购工作周期有一个很长的内部行政管理引起的提前期;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工具被引入商贸活动中, 通俗地讲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上, 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商务活动。而采购作为商务活动的起始阶段,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采购作为现代采购的一种新模式, 具有公开、公正、透明、快捷和低成本等的特点, 能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 降低库存, 提高采购效率。而EDI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初形式, 是贸易伙伴之间用来完成订单、财务等各种标准化信息交换的重要手段, 在电子商务采购中是其他交易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关键词:EDI,电子商务采购,采购业务流程,EDI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杨永明, 周剑敏.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屈颖, 朱青.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3]肯尼斯.莱桑斯, 布莱恩.法林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沪杭甬八车道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初探下一篇:黑堡小学师德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