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的作文

2024-05-07

我的朋友的作文(精选11篇)

篇1:我的朋友的作文

我的好朋友为题目的英文作文(我的朋友的英文作文)

I have a lot of friends in Simon English School. One of them is my best friend. His name is boyd.

He and I are both thirteen years old. but I am older than he, and I am fatter than he too. He is shorter than I, and he is thinner than I. He wears a pair of glasses but I don‘t.

He likes to eat pocket-food, and he is a gentleman in a sense that when he has pock-food he will share them with us.

He and I are in the same school and in the same class. So, we can help each other. We alway play in the school together. he likes to do thing I like. He lives in the Ningbo Jiangdong, so he hardly came to my home in Zhenghai but I alway go to his home on weekends and he sometimes will come to my home on weekends. Sometimes we will fight but we alway get along well.

His mother is a doctor in the Li-Hui-Li hospital and I know where her office is. His father is a worker in the Bei-Lun power plant. He is a head of a group. So, his father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He and I are in the same school. We usually have a good time so he is my best friend.

篇2:我的朋友的作文

提起四毛,我就回想起我在桥头铺生活的一段经历。那是一个难忘的秋天。早上的蓝天,白云悠悠的,阳光轻柔地照耀着大地。在刚收割了的田野上,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只见他右手举着一根木棍,一会儿扑向这边,一会儿扑向那边,正追逐着一只大老鼠,“啪”的一声,老鼠被打死在地上。他便是我的好邻居,好伙伴范斌。

范斌的小名叫“四毛”,他长着一副胖墩墩的身体。乌黑的头发结成一个大黑帽,红润的圆脸,一笑,脸颊上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像日本动画片里的“聪明一休”,怪可爱的。他是三年级的学生,是我们“灭鼠队”的队长。

说起队长,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呢!

当时桥头铺这地方,鼠害成灾,成片的庄稼被糟蹋,不少家具被咬坏。即使白天,在院子里,在田野上,也能看见老鼠横冲直撞;一到晚上,搅得人们睡不好觉,大人们烦恼极了。一天,一位叔叔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小家伙就知道冲冲杀杀的,要是组织起来打老鼠,那就好了。”小伙伴们听后出于一种好奇心,就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于是“灭鼠队”成立了,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一边跳,一边喊:“四毛当队长!”“四毛当队长!”四毛红着脸,右手摸着后脑勺,向小伙伴们发表了“就职演说”:“从今天起,我们的灭鼠队——成立了。要打老鼠,就要跑——得快,打——得准!从明天起,大家要起得早些,集——中起来练跑步,年纪太小的不——要参加,免得绊手绊脚的”。他的`话虽然结结巴巴,但是越说声音越大,越说样子越神气,竟然两手叉在腰上了,我真羡慕他。等他说完后,我走向前:“队长,我参加行吗?”“不行!你太小了,跑不动。”他严肃地说。“能行,我今年6岁了,你就让我参加吧!”我着急了,恳求他道。他歪着脑袋忽闪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接着向同伴们瞟了一眼,转过身,挥动了一下右手:“好吧!你当我的警卫员。”我高兴极了!

篇3:《我的作文教学故事》

内容简介:本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一些琐事:这里既有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他们之间的碰撞争鸣,以及为鸡毛蒜皮事情的争执;既有师生之间的支持和友爱,也有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 它们在管建刚老师如数家珍般的叙述中,件件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推荐理由:这是全国第一本作文教学故事书,具体、生动、细腻地来自真实生活的故事,作者的思考与探索不露痕迹地蕴含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中,真知融化在实践中。 这样的实践温馨、动人、有效, 适合所有教师阅读。

篇4:我的作文教学

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十几个年头,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法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田,我们在新课改中进步,新课改在我们的实践中推进、创新。在不断的教学与反思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从事小学语文工作的我记忆最深:“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会修改自己的习作……”。联系平时的听评课,我发现一些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化较重,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没有抓住学生创作的激情、灵感,加之开辟的写作时间较少,致使一些学生是在被动中写作文,作文教学效果不明显。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作文指导模式,才能很好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才能贯彻好新课标精神,才能很好地开展新课程下的作文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在实际教学中我惊奇地发现采用下面几点施展作文教学,学生渐渐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上写作课,而且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指导过程中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以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欲望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习作指导时,可采用谈话方式,围绕本次习作提出一个能引

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去争论,教师适时点拨,只要学生的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就行。比如在指导《难忘的……》这篇习作时,教师首先绘声绘色、饱含激情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难以忘怀的事。讲完后,趁着学生们还沉浸在饱满的情绪里时问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难忘的人,难忘的事,或者难忘的一堂课,难忘的一番话,谁愿意讲讲?让大家也感受一下你的欢乐、你的悲伤,分享你的收获,分担你的忧愁……”在学生们争着讲完后,也就加深了对“难忘”的理解。接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讲一件,相互评一评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如何修改。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活了,写作素材也正在酝酿。这时再适时引导,一篇好质量的作文就不难形成。

除了教材设计规定的习作外,还要抓住每单元课文教学的任何写作的机会。如讲到《将相和》一课结尾时,启发学生根据书中的插图,将“负荆请罪”这件小故事的内容补充丰满,要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便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自主地对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进行细致、到位的刻画,故事内容具体起来,故事情节也生动起来,人物性格更鲜明起来。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我试着寻求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读写故事。我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故事,让学生根据材料,多角度地进行故事接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创作能力。 如“……正在走往上学路上的小丽忽然听见有人热情地叫她,她扭头一看,只见同学李力浑身湿漉漉的,手里还拿着一件湿衣服。问他原因,他却只是笑了笑……”根据这一材料,让学生们积极想象,补充前面或后面的故事情节。

(二)(二)创编童话。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凭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所以编童话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习作形式之一。我引导学生选好内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编写,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如,提供给学生这一内容:小乌鸦听了老乌鸦的教诲,知道了奉承话里有阴谋诡计。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小狐狸,却再一次上了当。这次,他明白了恶语中伤里也会有阴谋诡计。你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材料一出,学生们便议论开了,或几个人讨论,或一个人独思。不久,一篇篇主题鲜明,内容富有变化的故事编成了。

创作童话由扶到放需要一个过程,在训练中我根据材料的难易,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扶放结合,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扶放有度,既让学生感到创作童话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又觉得其乐无穷。

(三)给词语,编故事。利用“读读背背”或课文中给定的词语、成语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只要故事情节生动、完整,词语用得妥当就鼓励,可小组合作,也可单独创作。这一形式的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关注现实,激情创作。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客观、繁杂的问题,有些问题或现象人们至今还不得其解。教学时,以此为内容,让学生奇思妙想,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当然对其可行性并不做过高要求。如看到我们附近的黄河水被不断污染,大家心情很不好,都想为改善母亲河的环境出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除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母亲河外,又引导大家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母亲河的方法。学生们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专吃垃圾的机器鱼,让它吃进垃圾,吐出鱼食。”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水草,它可以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并能把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的矿物质。”还有同学说:“我要在黄河底建造黄河治理所,它由第七代電脑控制。”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之后又随机引导学生以《保护母亲河畅想》为题,写一篇短文。学生积极性很高,完成得也不错。

(五)不拘一格,寻求创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切不可用成人的思维去设想他们,衡量他们。在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上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思考。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习作:“观察我们周围的变化,重点突出变化,题目自拟”。习作交上来后,我发现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出忽人意料。有写人变化的,有写环境变化的,有写社会风气变化的,还有写我国经济发展的,竟有写世界政治形式变化的,有的用议论文形式,有的用调查报告形式,有的用记叙文,还有的用童话、科幻形式,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竟是这样乐于自由表达。

三、重视多元化讲评相结合

讲评作文,多表扬,少批评,把学生的现在和过去相比,总会发现学生进步了,鼓励学生以更大的信心,迎接下一个进步。对“优生”,在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还要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写出有深度,有思想或个性化的作文来。

篇5:描写我的朋友的作文

——题记

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一群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有时候甚至为我“两肋插刀”,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作家”李紫燕。虽然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她比我大一岁,因此我亲切地称呼她“燕姐”或“燕儿”。她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白话文的书还是文言文的书,她都看得懂。因此,她的散文写得很好,深受老师的喜爱,于是便给她取了个绰号“作家”。

“机灵鬼”王星辰。提到她,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她是我们七年级四班大名鼎鼎的副班长。上小学的时候我曾为同桌,有时候我有不会的题问她,她就会缌地给我讲,而且她做题的速度很快,反应问题十分迅速。她是我的“死党”,我们俩经常在一起说说心里话。

“美女歌星”杜文婕。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双双的眼皮——这就是漂亮的杜文婕。我们从幼儿园的时候便认识,因此她可是我的“老朋友”了。她很喜欢跟我闹,经常给我起外号,叫我“刘子”,“陈干粮”等等。我也给她起了个外号,叫肚子疼。当时这些外号一下子在全班轰动,相信将来还会用下去。

“小妹”刘涵。刘涵比我小一年,因此她是我的妹妹。刘涵性格开朗活泼,脾气很好,在我不高兴的时候,她会经常在我的身边为我解闷,于是我便亲切称她为“开心果”。

小学毕业后,我们分到了七年级不同的班级里。虽然我们不在同班,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却更亲了。愿我们的友谊之树常青。

篇6: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

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1

其实找到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不是是很难,但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你的耐心,决心,爱心。知心,这是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必备条件……

朋友,多么值得尊敬的人,每一个人除了亲人以外就只有朋友可以依赖,可以倾诉,可以在一起玩耍了。可是泱泱大国,人山人海,四海之内,千里难觅知音,这便是遗憾之处。每一个人的性格,年龄,性别不同,需要的朋友也就不一样。对于“朋友”的含义,几乎每一个人多只是知道皮毛,而真正的内涵并没有理解到,更别说理解透彻和交朋友了。

在许多人看来,朋友就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保护过你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每一个人对你的关心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有些人只是想以此和你接近,趁机拉拢你,诱惑你与他合作,做非法的事情,成为利益之交,让你陷入其坑,无法自拔;有些人则是尽他的本能与爱心在困难之处拉你一把,这种人无法说出他真正的用意,也说不准他到底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帮助你,如果你把这样的人当成朋友,那你就根本无法交到朋友。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出现在你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又非常了解你,关心你,和你的性格相仿,与你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闹矛盾,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自私自利,对于你告诉他的任何事情他都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因为利益而出卖你的人,那就是一个真正真实的,值得你依赖,相信的朋友。

其实找到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不是是很难,但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你的耐心,决心,爱心。知心,这是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必备条件。

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2

在暑假的时候,我交了一个新朋友,他就是赖宜鸿。

我们天天在一起玩。有一次我和他各买了一个游戏机,那时候我和他暑假作业还没做完。我们不得不在一起先做作业再玩,不过,和他在一起,干什么都行。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离做完已经只差一步之遥了,再试一把劲,在我们开工的第六天,在一个地方一起玩,能和他分享快乐,我感到很高兴,真的太高兴了!可是,好景不长,终于把暑假作业做完了。

于是,我们又在一起玩了好几天,他的爸爸来电话了,要他去香港玩…。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没睡,聊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马路边搭车,我跑到了他身旁,对他说:“玩几天就行了,别把我等急了。”他点了点头。这时车来了,我把他送上车,招了招手!大声叫:“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去报名!”

在报名前一天,我在家看电视。忽然听见有人叫我,我来到窗户往下望。:“赖宜鸿,你终于回来啦!”“是啊,刚刚到。”“哦,我们明天一起去报名吧!”“嗯嗯。”“明天我来找你,你现在先回去睡觉吧,坐了一天的车,一定很累了!”你点了点头,“拜拜。”

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初中,好多朋友都分开了,有的去了长汀,有的随父母出门,只有小部分留在家里读。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小学时光已经过去,很多人离开了,是我们充满了悲伤。可在中学,会有新的生活,新的环境以及新的友谊。

我相信,在这三年里,我会和赖宜鸿以及别的朋友一起共同成长,建立新的友谊!

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3

她文静、懂事又可爱活泼;她善良、体贴、友好又热情。她......她是谁?她到底是谁?记忆告诉我,她是我的朋友—刘柯瑶。她长什么样呢?记忆又告诉我,她一头乌黑的长发,黑得发亮,白中带粉的皮肤,浓眉,小嘴,可惜就可惜在眼睛上镶了两片玻璃眼镜,否则就是标准的中国美女了。

我与她相识也许是因为缘分吧!稀里糊涂的她就当了我几天同桌;稀里糊涂地我与她在这几天中相识、相知;又稀里糊涂的我与她变成了朋友,成了同学,成了邻桌。

虽然我不记得怎样她变成了我的同桌,我却记得与她第一次交谈时的情景。那是一节英语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互相听写单词,句子。我与她相互合作起来。我让她先给我听写,可能是因为互相不熟悉吧!她的声音像蚊子叫一样小,这时她留给我的印象是文静,内向。不过等到我们渐渐熟悉且成为朋友时,我发现她文静、内向,但在课余时间却是活泼,善良,乐于助人的。

她好似冬天温暖的太阳,可以使我不再沉默,也与她一样活泼,欢乐起来。

月考一的`成绩出来后,我的语文只考了91.5分,回家告诉妈妈之后,妈妈批评了我,来到学校后我一直闷闷不乐,她似乎看出了我又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一句话就把我逗乐了。她是这样说的:“你怎么啦?脑子被驴踢了?”我一下子笑出了声,她的计划成功了,我终于笑了。她也笑了,我们一起笑了。

她每个月都要买两瓶消字液,因为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女孩,周围的人借她的东西,她都很乐意,因此她的任何东西买得多,用得快。

这么好的同学,这么好的邻桌,这么好的朋友谁不喜欢呢?看!她就是我的朋友,羡慕吧!我的运气真好!

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4

在一起六年了,有闹过矛盾、有在一起的快乐、又在一起的难过,不管在学校里遇到什莫都会相互扶持。互相帮助,这才是同学,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能分开似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分开,因为上初中的生活没办法接受。没有我们这个6、4班集体,生活应该不怎样!

已经习惯原来的同学和老师的所有。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老师说啦,这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没有不转折的可能!但是还要一段时间的接受。每一个同学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刻在我心里!童年,让人难忘,每一件事情都记忆深刻!

但是,时间带走了我的童年。只留下回忆,童年已经无法在演绎!那些美好的回忆,都是同学给我的!我很感谢,上帝,给了我这莫多的朋友,让我的童年很充实!很难忘!然而,时间带走了,我最纯真的记忆。带走了我们幼稚的思维,给予了我们成熟。可是,时间却带不走我们美好的回忆,带不走我们难忘的小学生活。

六年前,我走进了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年级的学生。六年后,我将要步入初中的教室,成为初中生。

再见了!同学,我决不会忘记我们之间所度过的快乐时光。

时间过去了,那么快,也决不会会再回来了。可是时间无法洗涮掉我在小学所度过的快乐时光……难忘啊,小学生活!

我的朋友初一的作文5

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影子,是一张桌子上的两对明眸,,并不仅仅是在不幸中才需要朋友,因为幸福的人也要朋友来共享自己的幸福。月亮代表我的心,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忘的;

篇7:写我的朋友的作文

他的特征很明显,一张长长胖胖的脸头上还挂着几根“豆芽”一双眯眯眼,高高的鼻梁,仿佛是一条滑滑梯.

他很大度,记得有一次,我去他家里玩,正巧碰上他买了一个高级豪华的遥控船.我看了眼馋极了,可我们在一起玩,我又不好意思去动这个宝贝,这时,李宇的爸爸叫李宇出去有点事,于是李宇对我说:“我出去一下,你先玩吧”他一出去,我就迫不及待的拿着这辆遥控船,研究了起来,左看看,右瞧瞧,爱不释手,我心想要是我能有一辆这样的玩具该多好啊,我一定很让爸爸给我买,然后,和李宇一比高下,正想得入神时,“??quot;一不小心,那豪华的玩具从我手间滑落,转眼变成一堆破铜烂铁.李宇听到响声后,急忙跑过来问我:”怎么啦?“我支支吾吾的回答:”没,没没什么."我想:这下完了,他肯定会要我赔,爸爸肯定不会给我买这高档玩意的,拿什么来赔,怎么办怎么办?他敏捷的闪到我身后,大吃一惊的说:“啊!烂了.不过没关系,坏了再买吧.”

李宇不仅很大度,而且还很会画画.

记得有一次,我们院子里的李宇和王震比画画,我和几个朋友当评委,我们很有一回事的摆出评委的样子,几个小不点评头论足,严正以待,李宇和王震,认真作画,李宇作画的表情很有大师风范,一席白衣,气定神清,表情严肃,和电视里见到的大师很有几分相似,而王震风格就截然不同了,草草两笔似行云之飘移,似高山之流水,还时不时用眼瞅我们几眼,与其说是大师作画不如说是悟空弄棒。作画完毕,我们几个评委经过一番紧紧磋商,一致认定李宇胜出,我们的评价是:栩栩如生,画龙点睛,神笔马良凡可形容的词,我们都搜罗了出来,唉!以前只听说李宇的画画得好,真是久闻其名,不如一睹其画啊。

篇8:我的作文“五笔”技法

中学生作文训练, 需要重点关注写作思维训练和写作技法训练。此二者相辅相成, 是科学而扎实地进行作文训练的良方;而最能表现思维规律与示例写作技法的, 就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范文”, 特别是名家的精美短文。

2007 年, 我在河南《中学生阅读》上开设了《读课文学作文》专栏, 第一篇文章介绍的就是莫怀戚先生的精典散文《散步》。

我在文章中进行了这样的阐释:

现在让我们从学写作文的角度来解析莫怀戚的美文《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 是“倒叙”, 是“开门见山”, 也可以说是“轻点一笔”。其作用是用极简洁的语言写出事物的一种结果, 或者显现一个生活的画面。)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是回过头来对文章第一段所叙写的事件进行一下补说、解释, 可以说是“交代一笔”, 或“解说一笔”。)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两段离开事件叙述的主线, 笔触主要指向时令与景物的描写, 用景物来烘托一家人散步的美好背景。这可以叫做“穿插一笔”。)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一段回到故事的主线上来, 开始出现“镜头”, 略写一家人的“散步”, 这叫做“简叙一笔”。)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两段笔锋一转, 写的是散步过程中的“分歧”, 由于“分歧”, 散步中就有了“故事”, 就有了“波澜”, 文章就有了“故事味”。这叫做“详写一笔”。)

这样, 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这一段, 既抒发情感, 又表达感受, 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这叫做“深化一笔”。)

所以, 从学写作文的角度看, 《散步》在文章构思上给我们这样的的启迪:

轻点一笔———概说事件

交代一笔———解释原委

穿插一笔———烘托点染

简叙一笔———略写事件

详写一笔———写出波澜

深化一笔———抒情议论

这就是记叙文的一种规范的表达形式, 如果再简化一下, 可以暂时不要求学生实践其中的“穿插一笔”, 于是下面的“五笔”就是一种极能表现记叙文表达规律的美妙笔法:

轻点一笔———概说事件

交代一笔———介绍原委

简叙一笔———略写事件

详写一笔———写出波澜

深化一笔———抒情议论

要注意的是, 这里所说的“五笔”,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五段”。

“五笔”的说法, 也可以有内容相近的不同表述, 如“交代一笔”, 就可以说成“解说一笔”等。

为了证明这种“笔法”在写作中的有效性, 我将“记叙文的‘五笔’技法训练”设计成作文教学方案, 组合多篇“五笔”美文, 进行了反复的教学尝试, 其中不乏中考作文的技法指导, 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二)

“五笔”技法的魅力, 其关键是表现出人们在写作中的共同思维规律, 因此行文自然流畅、详略有致、结构完美。这最为美妙的地方就是“规律”。有了规律, 就有了规矩, 有了形态, 有了技巧, 就有了训练的效率。

“五笔”技法的魅力, 最通俗的解释就是, 它往往并不是“五段”。正是因为往往不是“五段”, 所以运用“五笔”思维的文章, 其外在的形态可以千姿百态, 而内在的骨架却是大体相近;这就从另外的角度表现出了“思维规律”的美妙。

在经典的散文作品中:

朱自清的《背影》表现出来的是“五笔”的思维规律:

第一段, 轻点一笔;第二段, 解说家境;后续几段, 略写送“我”到南京;第六段, 详写“父亲买橘”, 最后一段, 抒发心中的深情。

杨绛的《老王》表现出来的是“五笔”的思维规律:

第一段, 轻点一笔;第二段, 解说“老王”;后续几段, 略写“我家”与“老王”的交往;接着几段, 详写“老王”送香油送鸡蛋;最后一段, “我”深表“愧怍”。

魏巍的《我的老师》与杨绛的《老王》一样, 表现出来的也是“五笔”的思维规律。

连鲁迅先生的作品中, 也有表现“五笔”思维规律和写作技法的精彩片段。如:

阿长与《山海经》 (节选)

我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轻点一笔, 概说事件)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 和蔼的老人。

我在他的书斋里, 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 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 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 画着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 三脚的鸟, 生着翅膀的人, 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交代一笔, 解释原委)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 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问别人呢, 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 买罢, 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 那时候, 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 但一坐下, 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简叙一笔, 略写事件)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 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 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 或者一个月罢, 我还很记得, 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 一见面, 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高兴地说道:

“哥儿, 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 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 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详写一笔, 写出波澜)

这四本书, 乃是我最初得到, 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 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书的模样, 到现在还在眼前……

(深化一笔, 抒情议论)

这些名作中的“五笔”现象, 都不能说是巧合, 都只能说是思维规律的具体表现。而且, 如果不从思维规律的角度去提炼, 我们也许并不会有这样微妙动人的发现。

王蒙先生于2015 年7 月10 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怀人二章》署名文章, 下面一篇就表现出规范的“五笔”思维形式:

庆炳千古

童庆炳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时,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是在学生当中去世的吧? (轻点一笔)

我听他在公众场合讲过, 他的愿景是, 某一天, 在课堂上, 他倒下了, 他走了。这是大美, 这是大善, 这是他的期待。因为, 他热爱教学工作, 他爱学生, 爱讲台, 爱教室。 (解说一笔)

他永远老老实实, 尊重文学, 尊重教育, 尊重同行, 尊重学子。他没有文人惯有的那种夸张与自恋。他从来没有过自吹自擂、张牙舞爪、轻薄为文哂未休的表现。他从来不搞什么酷评, 什么骂倒一切, 什么自我作古, 什么爆破恐吓, 什么装腔作势, 什么迎合与投其所好。近几十年, 那样的文艺评论“家”早就不罕见了。 (略写一笔)

但是老童亦有“牛”态:他曾经表示, 所有中文系课程, 他都教过, 他都能开课。我在中国海洋大学旁听过他的《文心雕龙》课程, 获益匪浅。

我还多次听到过童老师的倡议, 他希望小学语文课本的第一课改为《论语》上的话:“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他说起这个话题, 有一种如今少有的诚笃与认真。在我们的交往中, 我体会到他的君子风范, 诚恳、善意、克己复礼。包括在家中, 他与妻子曾恬也是恩爱有加, 令人感动。

(详写一笔)

他走了, 不是在课堂上, 如同在课堂上, 听说是与学生们一起登山之时。他会有一种满足, 与学子们一起, 与青年人一起, 与攀登的愿望一起。

孔子的伟大离不开他的弟子七十二贤人, 童老师的学生阵容也令人赞叹。而他本人是黄牛一样地耕耘着, 坚持着, 谦虚着与进展着。他的去世引起了很大的响动, 当然不是偶然。

(深化一笔)

这又是具有实证力量的美妙的一例, 让我们觉得赏心悦目。

(三)

从思维规律与表达规律的角度而言, 既然说是“规律”, 那么“五笔”式思维就一定不能只是囿于精短记叙文的表达, 它应该有普遍的适用性。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下面是一篇时评, 运用是“五笔”思维:校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作者:徐梓《光明日报》 (2014 年08 月06 日)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精神的表征, 体现了特定学校的特定性格和气质。一则个性鲜明、恰切允当、具有强大感召力和生命力的校训, 一方面在于它生动地传达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 另一方面则在于它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 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养料。 (这里点示一笔)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 魂魄所系, 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守护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而《四书五经》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 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它不仅是为我们民族文化奠基的著作, 是塑造我们民族性格和风貌的著作, 而且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对于我们民族的语言和思想, 都具有示以准绳、匡其趋向的意义。 (这里解说一笔)

正因为如此, 很多校训都取材于《四书五经》。如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 即取材于《中庸》的为学之道:“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博文约礼”, 则出自《论语》中颜渊对孔子的赞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大家熟悉的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则出自《周易》。由于源自于经典, 这些校训不仅根扎得深, 言近旨远, 辞约义丰, 文化意蕴深厚, 而且借助经典的力量, 传播得也广, 为人们喜闻乐道, 读起来亲切自然。 (这里例说一笔)

也有不少校训出自其他历史文献, 同样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经过了反复的锤炼, 语句的凝练生动和意蕴的悠远丰厚也不遑多让。这一类校训中,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这一校训虽然是启功先生在1996 年夏天最早提出来的, 但这简短的八个字, 可以看作是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厚积薄发, 可以看作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教师的誓言。

对学与行的强调和追求, 是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也是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学和行的一贯强调, 结晶出众多形式整齐、简洁明快的句式, 如“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行为世表”“经为人师, 行为世范”“经为人师, 行为仪表”, 等等。南宋时期, 高宗赵构为孔子及七十二贤一一制作了赞词, 其中关于颜无繇的赞词就有“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这可以看作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的直接渊源。

(这里详析一笔)

总之, 我国众多的校训立足于传统, 来源于传统, 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它们丰沛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正因为根植于传统的沃土, 有赖于民族文化的养分, 它才得以根深叶茂, 弥久常青。同时, 这些校训又进一步培植了传统, 提炼了传统, 以优良的校风为载体, 使得传统得以传承下去, 并接纳时代的因子, 进而更加茁壮。

(这里深化一笔)

从我收集的短文资料来看, 新闻报导、人物简讯、科学说明文、咏物抒情文章等, 都可以运用“五笔”式思维与技法来进行写作。

细细品味, “五笔”式技法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 其实就是很多很多的人在写作时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符合逻辑的习惯思维, 就像人们常常喜欢说“三点看法”一样;既是习惯的, 又是合乎逻辑和富于条理的, 于是就能表现出“思维规律”。如同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王蒙的《庆炳千古》, 它们的内容与外形绝然不同, 但“内在”的“骨架”却是一致的。

正是因为合乎规律, 所以这种美妙的行文笔法一经“点破”, 学生就能够学习与运用;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 也就有了“训练”的色彩。

篇9:我的作文教学

一、写作动机的激发

小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动力:写作前,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对象,不知为何而“作”,为谁而“作”;写作时没有言语状态,不清楚该选择怎样的话语方式;写作后,没有交流的机会,无法体验写作的成就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可以:(1)交流分享。让学生愿意和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学校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需要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可借机让学生用写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2)适当表扬,提高自信。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他将获得更强的内驱力——写作动机。

二、写作素材的积累

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语文教师的两件事指导学生背诵诗文和指导学生写日记。背诵诗文是语言的积累;写日记是生活的积累。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孙双金在他的《十二岁以前的语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从小重视语言的积累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多种渠道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1.语言的积累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名家作品,还有外国的寓言童话。这些都是小学生可以积累的语言素材。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利用这个黄金时段记下经典诗文,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写作,而且终身受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可适当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2.生活的积累

在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和令人感动的画面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多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生活中,比如,台词、广告词和谚语都是我们积累的素材,所以写日记只是生活积累的一种形式。

三、写作方法的指导

文无定法,文亦有法。写作固然不能像学物理那样套用公式,但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1.选择表达方法

内容决定形式。我们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表达的形式。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表达形式有记叙文、读后感、日记、书信、诗歌等。如果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可选择记叙文;如果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深有感触,那么就选读后感;如果想向父母或教师表达自己的心声,可选择书信。如果你只想记录生活点滴,记录一点感动,那么就选择日记。如果内心激情涌动,想赞美,可选择诗歌。

2.结构方法借鉴

有了写作的素材,确定了表达的形式,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呢?我们不妨借鉴名家名篇的结构方式,譬如开门见山,画龙点睛,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龙头、豹尾、猪肚等。

3.写作技巧

台湾作家刘墉在指导儿子写作文的时候说过:“我坐下来的时候,就是写的时候。”这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也就是说,他坐下来的时候,腹稿已经打好了,所以写起来一气呵成。有专家研究过,人在活动的时候,脑细胞最活跃,往往灵感就在那一刻出现,所以我们提倡学生打腹稿。至于修改方法,可用搁置法。一篇文章写好后,搁置一下再改,如此反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亦可采用讨论法,请师友阅读,提供参考意见,修改文章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写作成果的评价

写作成果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写作动机的激发。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也走入了误区。有些学生作文是照抄习作例文或将例文改头换面,教师也给了高分。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字数不够或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也不完美,教师就给了低分。这样就助长了抄袭的风气,挫伤了真正进行写作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忽略了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忽视了真诚,忽视了勤奋。

五、写作成果的展示

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从准备期到酝酿期,到形成期,最后到验证期。写作成果的展示就是对创造成果的验证,这是快乐和幸福最珍贵的源泉。写作,成功,快乐,写作,这是一种良性循環,我们应重视这一环节。写作成果展示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自选作文展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认真誊抄在精致的日记本上,然后在班级展览,然后转阅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与人交流的快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校报出版

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典范,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当同班同学的作文出现在校报上,对自己一定有鞭策和激励作用。

3.竞赛投稿

竞赛投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展示。如能得奖,不仅是自己的骄傲,也是家庭和学校的荣耀。

4.网络发表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甚至是小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说说”。发表自己的日志,与别人交流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一些具体做法,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陆志平,李亮.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墉.创造超越的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07-01.

篇10:写我的朋友的作文

有一次,上课时,调皮的丁亦凡一会儿发出怪声,一会儿做鬼脸,数学老师忍无可忍,走到他的位子上,要把他捻出来,丁亦凡装出可怜的样子,眨巴着眼睛,看着周老师。这时,常译丹便嘟起小嘴,转过去,插嘴道:“老师,像丁亦凡这种多动症儿,不教也罢,把他打一顿不就行了嘛?呵呵呵呵!”常译丹一笑,声音的音调都高了。我想:常译丹,以往不是我插嘴就是你插嘴,算了,今天这堂课就让给你插嘴吧!这时,我们俩还不约而同地向对方眨个眼,呵,真是心有灵犀。

常译丹不仅在课堂上惹大家开心,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因为我们俩性格差不多,也就成了好朋友。而且,我到她家里时,常译丹会热情招待,也一样搞笑。

有一天,常译丹邀请我去她家玩,到了晚上,她的爸爸招呼我们吃晚饭。常译丹的爸爸夹了一块肉给她,常译丹看到有肥肉,便撒娇似的皱起了眉头,说:“吃了会发胖!”说着还捂着嘴,转过去。她的爸爸没办法,只好把肥肉给吃掉了,我心想:常译丹,你可真会撒娇,我正想着,突然,我感到有人在我的背后帮我挠痒,我转头一看,哦,是常译丹。我便说:“常译丹,干嘛呢?”“帮你挠痒痒,把你逗笑呢!”我听了,顿时哈哈大笑。

篇11:介绍我的朋友的作文

也许你会很生气地问我是谁,其实我就是你一直忽视的另一个你。对你的所做所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出来和你理论。

你是一个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人,别不承认,就拿上周六说吧。你明知道下星期将要考试,可你控制不了心中的虚伪,就放纵自己狂疯了两天,到了晚上,你有点感到不安,便拿起书看了起来。这时你才发现你需要复习的有很多很多。还算你有点良知,一直坚持到凌晨一二点。这怪谁?还不是你自作自受!毫无疑问,考试成绩也必将好不到哪儿去。果不其然,当成绩出来时,你傻眼了,名落孙山的你后悔莫及。有用吗?嘴上倒是常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一定会把握时间,发愤图强。但我却不以为然,你这家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你的学习习惯很差。在课上,我承认你是认真听讲的,但你偶尔也会情不自禁想些其它事儿。多亏老师有双火眼金睛,下了课找你交谈。老师的一顿训自然免不了。当时,平时自恃优秀的你就像木头一样站着,脑子里一片空白,羞愧死啦。在家里,你写作业也不“安稳”,你总是这儿抠抠,那儿挠挠,以至于导致你一心二用,速度变慢,效率下降。你也知道这些坏毛病,你也想改掉它们,因此你给自己定了一份“法典”。可是刚过不了几天,你战胜不了它们,反而又一次被它们俘儒。你叫我说你什么好, 区区一点小困难,你都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去与它们抗衡,你说你有什么用?

当然,你也并非一无是处。你也有许多无人能及的优点,比如说你的体育好,在班上没有人能与你匹敌;你很孝顺,在家什么事都抢着做;你为人处事好,因此朋友广遍天下.......

好归好,一身的不足之处也要改,作为初三学生的你,而且必须改。 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却往往只有几步,而初三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因为它很可能成为你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上一篇:未来的衣柜作文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十二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