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演讲语言艺术

2024-04-26

白岩松演讲语言艺术(通用3篇)

篇1:白岩松演讲语言艺术

论白岩松的语言特色

摘要: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他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是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关键词:白岩松

语言特色

做人 引言:对于以有声语言为传播工具的主持人来说,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造就其主持艺术不可或缺的因素。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所以,一个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能否获得受众的认同和喜欢,决定了他的节目是否有吸金夺人的魅力。论及当今主持人的语言特色,虽然万紫千红、各具功力,但比较起来,仍属央视支持人白岩松的语言风格显得独树一帜。

正文:这位十多年前还是央视栏目制片人的蒙族青年,凭借自己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语气、专家样的评论、学者般的反问……,为受众树立起当代中国一位严肃而亲民的电视主持人的典范。

语言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高低,归根到底是通过口才表现出来。通过口才,从各个角度展现出他的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知识根基、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等深层次的内涵。因而,当我们认真梳理白岩松语言风格的同时,着重分析其与语言风格紧密相连的人格魅力,着重挖掘其与语言风采紧密相连的社会责任,对于时下播音主持队伍的自身建设,不但是十分有益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白岩松语言风格的主要特色

单从屏幕形象上看,白岩松几乎总是皱着眉头,表情凝重,只有藏在眼镜后面的明亮目光,显示着思想的深邃与沉稳。正是凭借自己语言犀利、修辞美丽的独到优势,成功铸就了其主持艺术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的风格。在广大受众心目中,这种风格已然达到了炉火纯青、自成一派的境界。剖析白岩松的语言风格,究竟具有哪些可圈可点的特色呢?又给我们业界同仁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呢?

1.刻意求新,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白岩松一直恪守这样的信条:“想让自己优秀,必须让你与众不同”。为了精心打造自己理想的主持品牌和语言风格,他坚持从始至终参与各种节目的策划,并坚持亲自撰稿,为自己一直积极倡导的“主持人中心制”在中国电视届的实施,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示范。对于自己精心策划的每一个节目,在认真准备、字斟句酌之前,他无不告诫自己:“一定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话!” 我们不会忘记,在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中,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正值参加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活动后,从拉萨返京路过成都,她当即主动请缨留下参加抗震报道。白岩松在与她的连线报道中由衷赞道:“谢谢泉灵,刚刚完成火炬接力,又进入生命的接力!”此番发自肺腑的话语,顿时打动了心系灾区的亿万电视观众。我们对照白岩松独树一帜、刻意求新的语言特色,不难看出当前播音主持人中仍然存在的爱说俗话、惯说套话、常说废话、味如嚼蜡的弊病。大概是有些人由于频频“露脸”“出声”,无暇充电的缘故,不论主持什么节目,面对什么受众,总是那套八股的模式,苍白的问话,这种因为语言无光儿导致节目失色的教训,值得引起广大同仁的普遍警惕。

2.诚实求真,贴近百姓暖人心

白岩松朴实无华,一身正气,收看他主持的节目,一种与受众肝胆相照、息息相通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在屏幕前,他时而与你促膝谈心,时而与你玩笑调侃,时而与你共同探讨,时而给你善意的提醒……,就放佛是一位推心置腹的朋友。

当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素质绝不可以背离现代公共关系学索倡导的“真实坦诚”的信条。“真诚”是公共关系的起点,惟有真诚,才能赢得信任,社会组织必须为自己树立一个真诚可信的良好形象,才能换气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合作。再时下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究竟哪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更有生命力?恰如白岩松自己坦陈的那样:面对忠实的受众,作为专业主持人首先看你怎样说话,是说流畅的废话,还是说并不流畅的却是发自内心内心的话? 白岩松在领取第九届范长江新闻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万众欢腾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一片沉寂时,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与其说这是颁奖典礼的即兴感言,不如说这是道出了当今媒体人追求的一种境界。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向崇尚“言有情,人有格”的立世准则,一个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与其说是来自敏锐的观察力,毋宁说是来自朴素的亲和力。诚实做人、老实说话,是一个合格播音员主持人起码的职业道德,更是自信与力量之所在。

3.锐意进取,坚守并超越自我

白岩松一再强调,“新闻人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大流,要做一个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跟随者”。这既是他个人的职业追求,也是对广大同仁所谓善意忠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白岩松在事业的追求与探索上,永葆一颗“好奇而不满足的童心”。在他的工作词典里,充满了冒险、进取和开拓的关键词。“我可以没做成,但不能容忍没试”,这几乎成了他始终恪守的座右铭。当他成功地制作了《岩松看台湾》后,并不满足于现状,有易燃选择了《岩松看日本》这一敏感的题材,创新精神占据着他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思路:“敏感、冒险,正是新闻所在,蕴藏着媒体的最大的用武之地。”当然,拥有敢于冒险的魄力,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百分之百成功地把握。敢字当头,又赖于他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准备,终于使节目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白岩松在探索当今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扮演了敢于冲锋的媒体人角色。

当2006年广电媒体上“民生新闻”大兴其道之时,有记者问到白岩松的看法,他直抒胸臆:“我一直就不同意该新闻这个词,在我看来‘两会’应该是最大的民生新闻,叫大爷大妈的不一定是民生新闻,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出所有新闻的民生性。”在潮流面前,坚持独立思考,不跟风、不媚俗,这正是白岩松的过人之处。检验今天的新闻实践,已越来越证明了其思想的正确性。他这种实事求是的鲜明态度,在当今总过专业新闻主持人队伍中,堪称气质和典范

相比较于白岩松独特的语言特色,个人更看重于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深刻的思想,一部《痛并快乐着》和《幸福了吗》让我为白岩松着迷,他对于事件的独特分析和见解,以及说到人心坎儿里话语,是那么准确和精密,让我崇拜不已,也学到了许多许多东西,甚至不夸张的说,他的思想可以影响我的一生,甚至更远。。。2000年,新千年,整个时代似乎都在因已知而又未知狂喜着。初为人父、事业有成、思想初定,30岁的白岩松说自己《痛,并快乐着》。著书满篇,既是对30年人生历程的纪念与总结,更有着对于前路漫漫的警醒与思考。看这本书,竟能从平淡的叙事中隐隐的读出一种莫名的希望——前方虽待探寻,希望也许不远。所以,那个时候他说:“也许10年之后我会写另外一本书,我相信到那个时候说出来的话也许会和现在不一样。”

白岩松说(引自梁漱溟):“人要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内心。在今天,面对自己的内心,更难却也更急迫。”当房子车子孩子、事业爱情信仰,已经从美好的追求急速的蜕变成为巨大的茫然,我们的身躯,要怎样才能承受得起?当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就会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你不得不向前猛跑,我们的内心,又怎么在喘息中感受平静?

不是没有人如他一般审视着我们的时代,也不是没有人如他一般反省着我们的生命。焦急的深刻固然震撼人心,可是思想的前进与蔓延不总是一蹴而就的。最起码,时代的进步让这样一部力作,变成了现实。

电视机里的白岩松,冷静而睿智,稳重而尖锐。劲气内敛的言谈,往往一针见血。而书里这个四十岁的白岩松,不惑又似乎处处皆惑。一句“幸福了吗?”,问着了我们,也似乎问着了自己。只是希望,这一句善意的质问,不仅仅能够在你我间回绕,而能够如同山间呐喊一般,向着更加未知的深处冲去,迸发出回响。

哪怕是我们终究要忘记,这个声音曾经的主人,叫做白岩松。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岩松,一个完美的男人。

篇2:白岩松语言特色与风格分析

1 书面语言的双重性

1.1 诗人的气质,文学家的浪漫

白岩松喜欢音乐,曾经也有过创办流行音乐电台的理想;他喜欢读书,他大学时的班主任曹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白岩松骨子里就有一种文艺范。”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兴趣与爱好,塑造了他的这份气质与浪漫。

在1993年,白岩松开始筹办《流行音乐世界》,他在《痛并快乐着》中描写了当时的工作状态:“从评论到散文,从专访到年终回顾,一篇接一篇,成了我文字创作的高峰期”。他在书中还写道:“一瞬间,我仿佛被电击了一样,故乡的一切都回来了,那香草、那清水流动的微弱声响,那绿色、那高高在上的白云还有亲人与朋友的笑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感性的白岩松。

1.2 质朴无华而充满哲理

在白岩松的书中,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描绘,他文学的才华渐趋转化为成熟而稳重的文字形态。

白岩松曾给刚诞生不久的儿子写了一封人生邮件:“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荣光。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这是现实浓缩后的哲理性思索。

深刻与成熟源自现实,源自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文字是它的外化。白岩松就抵制家乐福一事在《幸福了吗?》一书中写道:“我太理解这样的骂声背后的爱国主义,因为几乎看到了我当年的影子。我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有一次与青春荷尔蒙有关的爱国主义的激情爆发,像成人礼,也像与这个国家建立休戚与共关系的仪式。”这样大气的文字关乎年轻一代,更关乎国家命运。

2 口语表达特色

2.1 反应机敏、干净利落

无论是作为记者、主持人还是评论员,临场的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面对突发状况,记者或者现场主持人应具备对周围动态机敏的观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1997年香港回归,白岩松参加了央视的第一次现场直播,作为随行记者做驻港部队的全程报道。由于白岩松在直播出现问题时的机敏反应,妥帖衔接,他成为唯一一个获奖的现场直播记者。

从香港回归七十二小时直播开始,白岩松拉开了主持大型新闻事件直播的大幕。三峡大江截流、两会直播报道、澳门回归、悉尼奥运会、北京申奥、中国入世、伊拉克战争等等,几乎所有的大型新闻事件,随处可见白岩松的身影。

2.2 口语化,蕴含人文关怀

口语化不是大白话,其也需要表达方式和内容叙述方面的精彩性。没有吸引力的大白话就成为了另一种空话和套话。在白岩松看来,他属于“第三语言系统”,既不是传统的八股文、官话、套话,也不是街头巷陌的白话,其语言比现实中的口语稍微“高”一些。

在2014年5月份的一期《新闻周刊》中,白岩松用其“第三语言系统”说:“孩子们长大了,想法多了,成长中的困惑、烦恼却无人说起;老人们年纪大了,身体弱了,生活中的拮据、疾苦却无从倾诉。”

白岩松积极探寻主持语态的转变——从散文化到口语化的主持语态,恰恰也是他遵循“平视”的理念,让主持与评论更人性化,让公众从中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2.3 追求创新性

对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说,不管是记者还是主持人,很容易形成一种结构式的固定思维,甚至是固定模式的语言表达。新闻不怕反复提及,却怕没有新意的机械重复。而白岩松在这条路上,始终追求着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2013年3月17日,白岩松现场直播李克强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报道开头,白岩松对李克强总理进行介绍:“他是2007年十七大成为常委的,这是一个天生跟7有缘的人,他七月出生,巨蟹座的嘛,今年57岁,是改革开放后上任的最年轻总理,今天是3月17号,作为七常委之一的他在礼拜日,大家叫星期七……这一切7不是为了八卦,而是作为共和国的第七任总理将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一连串的“七”体现了白岩松对细节的准确把控,更是他追求新角度下的创意性表述方式,其本身也是对创新的召唤与回归。

3 结语

白岩松是眼光独到的记者,是侃侃而谈的主持人,是敢说敢评的评论员。他诲人不倦的言论与批评,彰显了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他追寻着新闻的客观和准确,践行和推动了新闻语态的变革、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岩松.痛并快乐着[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2]白岩松.幸福了吗[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篇3:白岩松 艺术地探寻“边界”

作为央视评论员,白岩松最大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发出批评的声音,更在于建设性的言论,而且每句话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能超过“边界”。这也是新闻频道的直播类新闻评论节目能稳健存活的秘密武器。

对白岩松来说,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在,阵地在”。

1985年,白岩松从家乡内蒙古海拉尔二中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社工作。

如果不是崔永元来电话让白岩松去央视新成立的《东方时空》栏目帮忙做策划,如果不是中国广播报社筹办的新报纸《流行音乐世界》尚未诞生就夭折,白岩松会不会坐在央视的主播台上,微皱着眉头侃侃而谈,还真是说不定的事情。

1993年,白岩松带着兼职的想法到《东方时空》子栏目《东方之子》做策划,结果一不小心,就由幕后走向了前台。两年后,他成了《东方时空》四个总主持人之一。

第一次在《东方之子》当主持,白岩松就尝到了体制约束的滋味。他想穿着休闲装出境主持,最底线也是穿西装,不打领带。结果,他不仅套上一件借来的宽大不合身的西装不说,领带也打得中规中矩。他的“自由设想”被一句“尊重群众”就击溃了。

随后,白岩松主持了一系列的大型直播节目。他参与的央视第一个直播类节目是香港回归。那不仅是中央电视台,也是中国整个传媒领域首次用直播的方式去记录一次历史事件。

为做好那次72小时的直播,节目组提前一个多月就去了深圳。白岩松在深圳那些天,天天睡不着觉,忙碌加上焦虑,从此,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新闻考验的不是业务,而是心理。

1998年,江泽民和克林顿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接着,克林顿在北大发表演讲。克林顿在回答记者提问在中国印象最深的事情时,他的答案是中央电视台直播了那两场活动。而这两场活动的直播,白岩松都是主持人。

此后,从“澳门回归祖国”到第27届悉尼奥运会,从莫斯科北京申奥到连宋大陆行,再到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直播、伦敦奥运会,央视直播总能看到白岩松的身影,以至于坊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在电视上看到白岩松,就知道发生大事了。”

悉尼奥运会,央视有史以来第一次派了两个主持人进行全程直播。用白岩松的话说,“我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整天在大家面前晃。”

回国后,白岩松所到之处,迎接他的都是鲜花和掌声,四处请他做讲座。“一个社会对一个人的关注放大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他觉得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作家刘恒曾与白岩松有这样的对话:

“小白,如日中天,小心太阳落山啊。”

“放心,换个地平线再升起一回呗。”

白岩松选择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一年,他的理由是,“工作好几年你就得沉一年,清理思路,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一看。”他选择了告别,告别《东方时空》。

一年不露面的白岩松,孕育出一个新节目—《时空连线》,他原本想做一个子夜时分播出的有深度的小众化的节目,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关注度却很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节目。10个月后,该节目的收视率就进入央视一套前10名。

2003年央视改版,新闻频道成立,白岩松一口气筹备策划了该频道的三个栏目:《新闻1+1》、《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并成为《新闻1+1》的评论员。

“白巖松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同时他也有非常饱满的热情,他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往往是边想边说,但有时是边说边想,总之,我觉得他具备做主持人所需要的很多方面的天赋。”曾经是《东方时空》总制片人的陈虻这样评价白岩松。

作为白岩松的“职业导师”和“伯乐”的时间则有这样一种说法:“白岩松的语言特点是辞藻丰富华丽,以至于隐晦性更强,这是他涉及敏感性话题的优势。”

不久,三个栏目渐渐成熟时,白岩松将三个栏目的制片人全推了,专心地当他的评论员和主持人。不过令他骄傲的是,他那个组一下子提拔了十几个人,成才率最高。

做评论员这些年,尽管网络上不时传来白岩松停职、辞职、自杀的留言和传言,但他总是以评论员的身份,准时出现在节目当中。

什么是他的秘密武器?

“批评是为了什么?批评是为了建设。”“当批评是建设的时候,大家会去推动它。”他说。

在2010年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作为主持的白岩松,在前半场对免费公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指出免费后地铁的人流最多时增加了一倍,超出了运输能力,实际上他是在批评当地政府办好事没把细节做好。不仅如此,他还把过去广东各种媒体批评亚运会工程扰民等等批评全部罗列了出来。

但到了下半场,白岩松口锋一转,说广州亚运会筹办的过程当中,天天报纸上有批评,领导正面回应和道歉是中国进步的一部分。

于是,有采访过白岩松的记者总结说:白岩松善于转折。而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是:政策吃得比较透,无论站的姿势,还是高度,都很准。

离开家乡很多年,但白岩松还是每年都要回去看一下,与初中的、高中的同学聊聊天、吹吹牛。

“你不能跟同学直接去聊经济危机,不能去聊救市,不能去聊医改究竟该怎么着,但是你可以去聊往事,你就觉得聊往事才是最幸福的时刻。”白岩松说。

但是,一走进演播室,一坐在话筒前,白岩松却必须去说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儿。

“记得当初有人说,当评论员最重要的是有思想,我说思想就是真理,就几个,我们不会天天去说那种思想,思想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敏锐、勇气和方向感是重要的”这是白岩松对当评论员所具有的素质的评判。

白岩松说他从不抱怨,他想的是如何当好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批评者。“我觉得中国的新闻人是世界上最痛苦又最幸福的。痛苦在于可能有很多的约束,但幸福在于我们立即就可以把所有没有做好的理由都推到体制身上。”

但是,建设性批评是必要的,“即使你做的很多东西很尖锐,可能让人听着也不舒服,但是因为有建设性,大家也都能够接受。”在他看来,瓮安事件那期节目就具有建设性和突破性,突破的地方在于“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这些说法遭到弃用。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白岩松,也常常被人批评。

“你干的事再漂亮,也别指望人家太多的喝彩,因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你在央视;而你哪一点干得不好或者出了漏洞,就必须接受人们的冷嘲热讽,因为你在央视。”白岩松把这都想透了,因此也就释然了。

而立之年,白岩松写了《痛,并快乐着》,那时他强调的依然是快乐,痛是付出的代价。不惑之年,他又写了《你幸福了吗?》,一个问号,写尽了所有的不确定。

不过,有一点白岩松是确定的:“我要进入到得罪人的时代了,一个做新闻主持人,一个做评论员,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上一篇:职初教师的内心告白下一篇:好兄弟的大学毕业赠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