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篇--林则徐

2024-04-08

民族复兴篇--林则徐(精选6篇)

篇1:民族复兴篇--林则徐

林则徐作品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背景】

这首诗是林则徐因在虎门销毁鸦片而遭朝廷贬谪途中写下的,全诗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中国由此踏上了艰难而伟大的强国复兴之路,中国人开始了追寻“中国梦”的旅程。

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1]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题双松山馆二律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柬全小汀

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辔行。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林则徐故事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

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二)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有一年境内发生大旱灾,米价大涨,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很多人都流离失所,四处讨饭,甚至被饿死。为救济灾民,林则徐捐献出自己的“养廉银”(俸禄以外的一种津贴),并倡议属下各官员也捐出一部分,好用来购买粮食,开粥厂放赈。可这帮贪占惯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钱周济这些“贱民”呢?所以根本无人响应。林则徐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主意。于是,他贴出告示,说决定于某日至郊外“求雨”,为表示虔诚,全城百姓、官员一律先期斋戒十天。

到了“求雨”这天,他命手下官员列坐于坛前烈日下,不准撑伞。过了一上午才命人抬来茶缸,让大家喝茶。官员们早已经晒得口干舌燥,纷纷取来茶水解渴。可不多一会,林则徐与众官员大吐,原来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药物所致。

他下令谁都不准掩盖,亲自一一验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饭和蔬菜外,其余皆为鸡鸭鱼肉等荤腥厚味。此时的林则徐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求雨本是为民请命,想不到你们竟视同儿戏,不肯认真斋戒,惹怒上天,难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们荼毒百姓的罪!”至此,众官员才知他“求雨”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纷纷认错,并且都表示愿捐“养廉银”出来,解救百姓,将功补过。(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三)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四)林则徐题匾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五)林则徐:由对联见一生

被史学界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四岁开始读书,7岁开始练习写文章,13岁获得乡试第一,十四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嘉庆十六年为进士,可谓是一路青云直上。嘉庆二十五年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宁布政使、两广总督等职。“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这一联是林则徐之父林宾日为林家故居厅堂所题的。林则徐正是在家境贫寒但国学修养深厚、为人刚正不阿、处事清高耿介的父亲的影响下,在这样的生活与抱负的激励下,走过了他伟岸的一生。

林则徐自己也写就很多经典的对联,通过这些充满文采的对联,不难看到他一生的经历、抱负与坎坷。

林则徐从小聪颖。有一次父亲送他上私塾,他顽皮地骑在父亲肩上,被老师看到,随口说道:“以父作马。”谁知林竟出口成对:“望子成龙!”一次在与同学玩捉迷藏时,被私塾先生见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们,吟出一联:“藏形若影著申时行元同事的同事僚历”“显姓扬名。”林则徐脱口而出。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对,7岁的林则徐已经是名满乡里。有一天他正在池边嬉戏,邻村的一个举人想当面试试他的才智,便指着池中游泳的鸭子,拟出上联道:“鸭母无鞋空洗脚。”随后便叫林则徐对出下联。林微微一笑,回头望着岸边的鸡,应声对道:“鸡公有髻不梳头。”举人一听,连连夸道:“对得妙,对得妙!”接着一指天空吟到:“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林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举人折服。

有一年的大年除夕,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想写副春联庆贺节日。他拟出上联云:“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当他再续下联时,久久难想出恰当的对句。他正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时,年幼的林则徐见后直奔向上堂,举起一根豉棰,在鼓面上重重地擂了三下。林父不解其意。林则徐则笑曰:“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其父听后,大为震惊。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已经是江苏廉访使的林则徐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他把这两句心声题在大厅中堂上,鼓励人们向他提意见,大胆揭发贪官污吏。同时,他还撰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可说是字字刚正,句句通达。

1849年,林则徐因病返福建,途经长沙,听说左宗棠颇有才,就专门派人请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宴谈,并以强国重担相托付。分手之际,林则徐以题于自家堂室的“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一联相赠,与左宗棠互勉。他果然目光如炬,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左宗棠东挡西杀建功立业,为大清争回了近六分之一的国土。

再伟岸刚强的人也有怅惘抑郁的时候。1840年10月,林则徐以莫须有之罪被撤两广总督,无奈之下他不由萌生去意,返籍归田。于是他撰下一联:“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惑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寄给好友梁章钜,嘱咐他用隶字书写,以备后用。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借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一副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把个人祸福,轻描谈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足可见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

1847年,林妻郑淑卿病卒,漫长的四十五年的共同生活、深厚的情谊无不让林则徐悲痛怀念,他提笔写道:“相夫垂四十载辛勤,出处同心,昼锦归来犹并辔;济世具万千缗功德,炽昌启后,夜台化去合升天。”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病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闻讯挽联,对其一生人品和功绩作了全面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胡林翼则说:“报先帝而忠陛下,两朝开济属宗臣,表续出师,千古英雄同下泪;佐天子以活百姓,万口欢呼起司马,家传画像,四方妇孺亦知名。”左宗棠也来了,这个目空一切的人竟是如此谦逊:“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或许,现代大家的评述更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就如胡乔木和郭沫若所说的:“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秋大树永凌云”、“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本文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六)林则徐的名言及其背后的故事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被称为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官40载,任封疆大吏十余省,扬名中外,而他的清廉自守也是清廷中为数不多的一人。据说他晚年任山西巡抚,自己订立分析家产的字据,他自己的全部的家产却只有三万两左右。作为如此的高官,财产竟然还比不上“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小小的知县。他爱好诗词、书法,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法、日记、公牍以及札记等。还留下许多至理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作七律一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其中的两句。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会受到祸害而躲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书写此联: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身为高官,却要求家人勤俭持家,家中的开支,能省则省。他家教甚严,经常告诫子女不能倚仗父亲的权势,和官府妄相往来,更不能干预地方的事务。

怎样对待财产,怎样对待子女,林则徐还有一段名言:“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段名言应当成为天下为父母者之座右铭。当今社会上有些老年人白发苍苍了还在为儿女攒钱买房,退休了还要为儿女的工作四处寻找门路。还有的子女为争夺父母的财产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其实往往是害了他们,毁了他们的人生。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 阴骘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说明,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因此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篇2:民族复兴篇--林则徐

————————以政治、历史、文化领域为主的探讨

摘要:林则徐,观其一生,他始终尽心为民:治水、救灾、平乱、建设边疆„„人人皆知的虎门销烟不过是林中之木,仅为其一。居官位,则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处人事,亦恪守原则、光明磊落。人无完人,其功虽盛,其过犹存,总览二者,林之浩然正气、高洁操守使之无愧于民族英雄之名。

关键词:林则徐、生平功过、个人修为(分析其言辞及观点)、他人评价。林则徐,字元抚,取效仿清官林嗣曾之意,生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福建侯官人。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清代启蒙思想家、文学家魏源称之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其一生中,约有20个年度,曾在宣南居住、活动。1804年林则徐乡试中举后,先后7年分3次入京参加会试。1811年中进士,1812年林则徐抵京,入京为官近10年。从1821年起,林则徐出京,曾历任湖广总督等职,4次入京靓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深得民心。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可见其对百姓的关切之心。道光十年(1830年)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着力治水,意在为民解忧。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 1 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支持黄爵滋上禁烟疏--《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受到朝廷重视,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从此踏上反抗外国侵略的征程。

据载,1838年11月林则徐应召进京,道光皇帝召见林则徐,于是林借此痛陈烟毒危害之巨,促使道光皇帝决定禁烟。林则徐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广安门南下,行前按惯例向沿途各地署衙发出“传牌”,但内容并非催促地方作好款待准备等常规,来迎接贵宾,而是阐明自身人、物皆备,切勿铺张浪费。其为官之清廉暨由此体现出来。现转录如下:

“本部堂奉旨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带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所坐大轿一乘,自雇轿夫十二名;所带行李,自雇大车两辆,轿车一辆。其夫价、轿价均已自行发给;足以敷其食用,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迎接。至不通车及应行水路之处,亦皆随地自雇夫船。本部堂系由外任出差,与部院大员稍异,且州县驿站之累,皆已备知,尤宜加以体恤。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1]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历时23天。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有海般的广阔胸怀,宽则得众,方能得民心、办实事;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如山般刚正不阿,挺立于世。此种精神,令人钦敬,堪为后人之鉴。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一大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商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英国驻广州领事,兼驻华商务监督包令称林则徐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2]美国学者马士说林则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他认为“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3] 虽然禁烟看似卓有成效,收缴鸦片数如此之多,但细观鸦片收缴之过程,问题已经出现了:林则徐为使英国商人把鸦片交给他,宣布终止了广州的一切中外贸易,继而封锁外国商人集中的商馆区,断绝了里面的各种供给。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在三天之后,终于决定屈服。他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劝告英国商人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交给中国政府。义律的表态让林则徐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被困在商馆区的英国商人们大为兴奋。林则徐认为禁烟总算有了结果,但事情并不简单,英商们之所以兴奋,是因为义律的举动,意味着英国政府已经决定保护他们的利益。既然政府愿意出面收购他们手里的鸦片,他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们爽快地答应了交出库存的鸦片,甚至于将那些还在运输途中,尚未抵达广州的鸦片也一并报了上去,少数几个美国商人见机,也通过关系,把自己的鸦片转让到英国商人名下,以求减少损失。结果是:林则徐收缴到了比他想象中更多的鸦片。但这绝非好事。3月27日上午,林则徐接到了义律的禀帖,表示愿意交出鸦片。林则徐和他的同事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从这份禀帖开始,他们掉入了战争的陷阱。这份禀帖改变了林则徐此行使命的性质,原本针对外国商人的反鸦片走私的行动,从此变成了中英两国官方间的交涉。这也就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站在林则徐对面的,已经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鸦片商人,而是站在他们背后的各国政府,英国政府则首当其冲。按照中国传统官僚体系的评价标准,林则徐两袖清风、实心办事,是典型的模范官僚。但可惜的是,他对近代西方的基本外交经验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场本来完全可以界定为中国内政的禁烟运动,升级成了中英两国的外交冲突。而恰恰是这个错误,给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英国议会是不可能通过对华使用武力的提案的。作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林则徐的身上也仍然不免带有许多荒诞的偏见遗存。义律代表鸦片商人缴出鸦片,意味着林则徐收缴了英国政府的财产。6月中旬,虎门的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鸦片和石灰粉混合而成的味道。林则徐在那一刹那,登上了民族英雄的至高点。但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已经从伦敦和印度起航了。5月1日,正在虎门忙着收缴、处理鸦片的林则徐对形势作了这样一番判断(译文):“到省之后察看夷情,发现他们外表看似很桀骜不训,但内心里其实很怯弱。很多人担心禁烟会招来战争,其实他们固然船坚炮利,但也只是在海面上拥有优势,进入内港就没用了。广州门户重重,有很多天险可以御其进攻。”自从成功将本属中国内政的禁烟行动转变成两国政府间的交涉之后,义律的态度就变得日渐强硬了起来。为此,林则徐又专门在奏折里面提醒道光皇帝(译文):义律这个人来华多年,向来狡猾,还经常购买我们的邸报(相当于中央级的内参资料)看,他知道我国对于“边衅”这种事情很敏感,所以希望借此恐吓我们,还到处收买汉奸,散播谣言。这种极端的自负一直持续到1840年4月。那时候,英国将对华采取武力手段的消息已经路人皆知,美国领事找到林则徐,告诉他,英国军舰将在6月份封锁广州港,所以,他要求中国方面尽早让美国船只进入港口,开仓卸货,以避开战事,减少损失。对于来自美国官方的正式消息,林则徐仍然不以为然,将其称之为“谣言”——没有基本近现代外交经验的林则徐,根本无法体会出美国领事话里的官方味道。6月份,英国抵达广东沿海的战舰已有四艘,但林则徐却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这些船虽然装备了较多兵器,但其实只是运载鸦片的船只而已”,居然将战舰视为商船,将一场即将爆发的改变中国命运的战争,视为一次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林则徐最后的总结是:“诚如皇上所说,他们不可能有什么举动”。7月17日,林则徐的这份报平安的折子抵达紫 禁城。此时,英军已经占领舟山12天了。总之,这些战事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一直认为,与清军交战的对手,只是那些没有得到英国当局命令,私自来华的一些军舰和走私商船。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在和英国这个国家交战了。林则徐在折子里说(译文):“夷兵除了枪炮之外,击刺步伐都非其所长,他们还裹腿缠足,装束严密,两腿屈伸都很不方便,如果上岸的话,就更加无能为力了。所以,他们并非不可战胜的。”1840年8月,定海失陷,林则徐向朝廷献策,建议高额悬赏,激励军民奋勇杀敌,他居然说,因为英国兵的双腿构造与中国不同,屈伸艰难,所以,他们只要一倒下去,就根本爬不起来。基于这种认识,林则徐认为,英国军队根本毫无陆上作战能力,自然完全不必防御他们登陆作战。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然而即便是他,在1840年这样的关口,仍然不免带有许多荒诞的偏见遗存。[4]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未能得逞。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道光帝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这只是林则徐受到的初步惩罚,后面还有更严重的惩罚在等待着他。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自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后又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5]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百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抵伊犁。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十月抱病起程,1850年11月22日病逝于潮州普宁县(今广东普宁北)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林则徐撤职充军,流放新疆。一八四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与林则徐同时流放 新疆的黄冕被免罪召回,林则徐写了一联七言楹联曰: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停云。林则徐情不自禁地写了这一对联,一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二则也抒发了他渴望东山再起报国杀敌的心愿。

结论: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当中华大地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时,他已看到了洋人的坚船利炮,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世界。也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55岁的林则徐开始学习英语,在广东禁毒期间,为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林则徐殚精竭虑,求知若渴,令自己身边通晓英语的人员,翻译了英国人瑞慕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辑成《四洲志》书稿,其中记述了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其为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其生平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在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运动,使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开始觉醒,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此外,这次运动也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他在民生社稷上提出宝贵意见,施行合理有效措施,使后代获益匪浅。林则徐在学术界亦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一生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其高风亮节、慷慨气度、赤诚之心更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新人。参考文献:

[1]录自《晚清巨人传•林则徐》 [2]《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述》 [3]《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4]《新历史》2009年第2期,作者:郭大路,原题:《林则徐鸦片战争期间的三次失策》

篇3:民族复兴篇--林则徐

作者吴果迟是学者型作家, 他以冷静的理性的立体的眼光研究历史, 将他十几年的研究成果沉淀在作品当中, 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可能并没有真正了解的历史, 重新认识了一些自以为已经认识了的人物, 探求了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事实。

林则徐因主张禁烟, 坚决抵御西方侵略, 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深受国人景仰, 成为民族英雄是早有定论之事。史料记载林则徐为福建福州人, 他于嘉庆十六年进士及第入仕做官, 历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主抓河工、漕运和盐政等重要工作。他在封建职场中逐渐显露出的精明强干、清廉正直及对封建统治者的忠诚, 引起道光皇帝的注意并得到了他的认可和重用, 曾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1839年3月, 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他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他积极筹备海防, 号召人民组织武装团体, 招募水勇5000人。公开号召民众起来保家卫国, 宣布“如英夷兵船一进入内河, 许以人人持刀痛杀。”为了知己知彼, 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 以利于今后的斗争, 他亲自主持组织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 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 编为《四洲志》, 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经过多次坚决的斗争, 英美鸦片贩子被迫缴出鸦片230多万斤, 于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清除烟毒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林则徐虽以禁烟而传名, 又以维护正当中外贸易而著称。他努力冲破闭关自守的封建意识禁锢, 认真了解调查国外文化与形势, 给当时闭目塞听、盲目排外的封建社会开倡了一个先例, 成为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之前的同类作品, 多以腐败无能的清廷为大背景, 林则徐往往是醒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面对英国人的毒品输入, 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与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而吴果迟先生在《民族之魂林则徐》中多有创新之处, 有新时代的历史观。《民族之魂林则徐》的创作, 当然离不开这个大的框架, 所不同的是, 作者并未将林则徐写成一个天生的先知先觉者, 或者, 一开始, 他只是一个肯干实事、勇挑重担的能员, 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而于世界知识、国际事务, 他其实也不是很了解, 所识不深。只因为肯干实事, 所以到任伊始, 林则徐能实地研究, 认真考察, 终于发现问题, 找到鸦片泛滥的来由, 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对策。此

梅先生谦和谨慎、与人为善是出了名的, 黎明的表演也得此神韵, 他抛弃自我而成为剧中的梅兰芳, 用表情并不丰富的演技将艺术家的那份脱俗与儒雅, 从内向外、从容不迫地演出来, 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曾说: (1) “若问我在表演中有什么诀窍的话, 那就是从生活出发, 从人物性格出发, 挖空心思以至废寝忘食的寻找人物准确地感觉, ‘感觉’便是我的诀窍。”黎明在《梅兰芳》中的表演很挈合斯琴高娃所说的“感觉”。黑格尔在《美学》论及表演时也说“应该渗透到艺术作品中整个人物性格里去, 连同他的身体形状、面貌、声音时的官场, 已腐败到了极点, 林则徐虽有志澄清, 但他的力量实在有限, 所以, 面对无吏不贪的局面, 他只能采取妥协的态度, 能包容尽量包容, 能忽视尽量忽视。而在对待鸦片走私贩子时, 林则徐则毫不留情。虎门销烟, 震惊世界。但是很快, 他就失败了。东西方观念的隔膜, 实力的巨大差距, 注定了他的失败, 可以说, 他是一个悲壮的失败者。因为失败, 林则徐看到了差距, 因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先躯。

与林则徐相对立的人物, 作者也没有简单化处理。道光、琦善及英国人义律, 他们有各自的立场, 表现出不同的作为。在《民族之魂林则徐》中道光并不是一个昏君, 不过他志大才疏, 好大喜功而又吝啬, 狂妄自大而又胆小如鼠。同样, 作为能臣的琦善也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贪官, 而是稳健派的代表人物, 遇事只想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只会用处理国内矛盾的手段来处理国际事务, 用对待百姓的方法 (无非是哄骗和欺瞒) 来对待洋人, 结果两面不讨好, 下场比林则徐更惨。而查理·义律——鸦片走私受益国的英国领事, 开始时是一个对鸦片深恶痛绝的基督徒, 只因清政府不懂外交, 不会运用外交手段与之交涉, 才引发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最终以清廷失败赔款告终。

悲剧似乎早已注定。林则徐从北京出发的时候, 朝廷重臣穆彰阿、琦善就警告道:毋起边衅。刚到广州, 地方大员也坦诚地说:只怕百万鸦片易缴, 万里海疆难防。清朝政府腐败之极, 确乎难以救治。而洋人船坚炮利的确厉害, 更厉害的是背后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洋务运动学习到了西方的皮毛, 海军的装备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结果还是败给了日本。

《民族之魂林则徐》真实展示了东西方科学技术上的差距, 写出了欧风东渐的过程中, 鸦片的输入虽然为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 同时, 却也为东方带来民主与科学的曙光。使醒眼人能看到世界的最终走向。作品还写了几个年轻的海外归侨为了自己国家的富强所做出的贡献, 即使在遭受误解的情况下, 仍然勇于说真话, 勇于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知识。《民族之魂林则徐》不仅塑造出了血肉丰满、令人信服的历史人物, 并以人物为中心点, 晕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历史生活图景。

毛泽东曾说过:谁不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 谁就不算是中国人。毛主席何以如此强调读历史小说的重要性?他的目的大约就在于让人们通过历史小说了解本民族的历史, 从而对本民族的历史产生兴趣, 对本民族的历史怀有荣誉感和亲近感。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历史小说是民族聚合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如若做得好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 影响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历史小说作家往往谙熟本民族的历史, 对本民族怀着深沉炽热的情感, 他们能自觉地用文学的形式再现本民族的生活, 能站在时代前沿, 具有崭新的历史观, 以史为鉴关照当下现实生活, 从而对现实生活拥有更透彻的认识。这大概应该是历史小说所要孜孜以求的文化追求了吧!

对于新一代的中国人来说, 秉承民族精神, 学习先进文化, 寻找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等等都了然于心, 他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成一体。” (2) 黎明在《梅兰芳》中的表演也正是渗透了黑格尔的这番话的内容。

如此, 黎明在《梅兰芳》中的表演无疑是成功的。

注:

<1>参看陈凯歌电影《梅兰芳》。

篇4:民族英雄林则徐

是他,打破了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他,研究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倡导者;

是他,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禁毒先驱;

是他,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毅然奋起抵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4岁那年就开始读私塾;少年时期就读于福建鳌峰书院;嘉庆八年中举;嘉庆十六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任职期间,林则徐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根治水患;整顿盐务,为政清廉,秉公执法……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林则徐提出6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严禁吸食鸦片,成效显著。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力陈鸦片的危害性和禁烟的重要性,认为鸦片泛滥将使“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纳之银”。道光皇帝看到奏折后,想到滔滔毒流引起“兵弱银枯”的危险前景,终于倾向严禁,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授予兵部尚书衔和节制广东水师的权力,赴广东查禁鸦片。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收集了许多外文报纸书刊进行翻译,辑有《四国志》等书。他周密调查研究鸦片走私的有关情况,掌握了外国鸦片贩子与广东海关、水师、行商等勾结舞弊的种种黑幕,看到广东地区鸦片贩卖者、吸食者远远超过其它沿海和内地各省,究其原因在于外国鸦片贩子“卖烟而起”,他们“若不带鸦片来,内地民人何由而吸”?鉴此他把禁烟方针从“必先重治吸食”,调整为“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和鸦片贩子。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禁绝鸦片的决心。同时,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2万多箱(约120万公斤)鸦片,并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壮观场面的真实写照,它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

虎门销烟后,英国政府恼羞成怒,决定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阻击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然后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皇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办事不善”,革职查问,流放新疆伊犁。途经镇江时,林则徐将《四国志》及有关外国资料授于老友魏源,嘱撰《海国图志》。在新疆,林则徐协助办理垦务,他倡导水利,大力推广坎儿井,“众民得益”,后人常称坎儿井为“林公井”。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则徐被重新起用为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道光三十年(1850年),奉旨为钦差大臣,在赴广西途中,于1850年11月22日病逝于潮州普宁县(今广东普宁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以他的一生奋斗,奏出一曲波澜壮阔的历史乐章,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

篇5:民族复兴篇--林则徐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场景。你看,那场景中,林则徐正指挥着官兵们在销烟,官兵们有的在扛箱子,有的在砸鸦片,还有的把鸦片推到销烟池里。围观的老百姓们看到鸦片被销毁了高举着双手在欢呼着,而有几个外国商人看到鸦片被销毁了却急得团团转。看到这场景,我不禁佩服起了林则徐的胆识和爱国之情。

从解说中,我还得知: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他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读到这里,我更加钦佩林则徐了。然后,我又看到了一则解说: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因功获“罪”,被庆廷革职遣戍新疆。读到这里,我为林则徐的遭遇感到惋惜。但是,林则徐在困难和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同时,我也为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感到痛心。看来大家说的没错: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不被欺负。即使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勿忘国耻。而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更要为我们祖国的富强繁荣努力读书,以后争取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篇6:观复兴之路有感6篇

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看纪录片《复兴之路》。说实话,在观看完影片后,我的内心,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感悟。

影片的开端首先带我们回顾了历史。1840,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的商船开始出此刻中国内河;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但是华夏儿女不愿成为亡国奴,先后的戊戌变法,兴中会的出现,国民党成立等等,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惨痛失败教训,最后嘉兴南湖驶来一艘红船,中国共产党人从此勇敢担当起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将列强赶出了中华大地,华夏名族在短短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果断而自信地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新中国的主导思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最终成立了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矗立于世界的东方。

如今,我们的梦想,一个个成为现实,圆了名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海航天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世界还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我能够成为这个优秀名族的一份子!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后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望,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没有梦想的名族是可悲的,对完美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名族同样没有前途!我们的名族曾历经苦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170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梦想。

能够预见的是,只要我们心怀理想,坚定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必须能拥抱完美的中国梦!

如今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中华民族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挑战,中国前进的步伐在加快,国家正需要超多学识渊博,意志坚强,敢于创新的人才。而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就应学习好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像我们设计艺术学院的学子,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精神融入设计,把中国的文化带向世界,把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推向一个新阶段。

理想决定复兴!我们铭记!为中国梦加油吧!这一路上,你我同在。

【篇2: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9月24日,学校组织教职工代表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共五大部分十七单元,透过超多历史图片资料,辅以影视资料播放,实物、模型展出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近现代史。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个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该展览正是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而言似乎显得有些短暂,但对炎黄子孙的心灵触动,必将久久难以平静。从1840年领土沦丧、百年屈辱的开始,到这天的独立自主并完成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从千年局变(辛亥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失败、探索新道路)到中国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到这天的改革开放、申奥成功、小康社会。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也印证了民族精神与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静态恒定之物,从来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演进的。

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百年沉沦、百年复兴、跌宕起伏历史进程中,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梦想在水深火热中探索;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复兴的追求,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就应矢志不渝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职责,以自我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

诚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只是一种口号。复兴,靠强大的军事高科技的国防,靠全中华儿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养的说服力。我们既需要完善政治体制,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制亦要拥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篇3: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此刻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好处,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但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群众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但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潜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持续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我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光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持续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我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能够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篇4: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复兴之路》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细致、深沉、雄浑、大气。

首先,《复兴之路》以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简练、直白、概括性强并带有诗意的旁白娓娓道来,再加以中外学者观点鲜明的点评,让观者很容易理解并引起共鸣。

同时,《复兴之路》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实地拍摄+电脑特效+影视剧画面节选,不仅仅真实地还原了一个多世纪前的世界面貌,很好地用视听效果配合了解说词,而且让观众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此外,《复兴之路》还有别于以往政论片论点有余而论据不足的缺陷,而是积攒了超多有说服力的实例,并十分注意突出细节。比如,第一集《千年局变》一开篇,先是从福建马尾造船厂建厂140年讲起,很自然地带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都是从海上而来的危机。

《复兴之路》不仅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与最后的影响,还着超多笔墨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上。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正是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历史。

《复兴之路》提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复兴。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该片不断地提问、求证、论述直至最后得出结论,从中能够看出该片制作者严谨的态度和由衷的职责,这正是电视精品诞生的根本所在。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剩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务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期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一样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取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日是什么,此刻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貌。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取、时代的选取、人民的选取!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此刻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此刻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检验检疫人守卫着祖国的大门,促进外经贸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民族的复兴将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逐步靠近,应对历史使命,我们就应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创先争优,履行把关服务的职责,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在构建复兴之路,建设检验检疫特色之路,探索龙江特色检验检疫之道的过程中,做出我们的贡献!

【篇5: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复兴之路》对近代历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但由此推论未来却并不可取。中华历史上汉、唐、明、清等王朝都辉煌过,如果总结从建国到辉煌的历程就能够得出结论的话,哪里还会有这天的新中国?所以,《复兴之路》最大的作用就应是抛砖引玉,激发全体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探求中华腾飞的正确道路,而不是划定一条道路!

这部片子,留给人的就是振憾,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国人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从衰落到兴盛、再衰落到再兴盛,她--或辛酸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多年。她的每一步都渗透着苦涩的汗水、泪水和鲜血。

大清王朝晚期,史学家门这样形象的形容当时人们的处境: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任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这段时期,不仅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赋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中国的知识分子曾试图用各种方法挽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然后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十月革命炮声,为我国带来期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他们为我们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是曲折的。中国在复兴道路上经历了种种艰难的探索和各种磨难。98年的大洪水,03年的非典,07年的大雪灾,台独问题及近期藏独分子猖狂的举动,无一不是阻止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脚石,但这些并没有阻止我国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下,我们成功的渡过了难关。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以及十七大召开更是为中国的迅猛发展铺平了道路,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使国门逐渐向世界打开,同时国人的心胸与眼界也逐渐开阔。从此,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入wto,青藏铁路的通车,载人航天飞船与此刻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申奥成功,香港、澳门的回归等等,无一不是我们在这条复兴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奋发向上的决心与信心。

这些无一不给我们大学生--祖国未来的中坚主力,带来鼓舞。在我们为自我生活在这个和平盛世而感到自豪时,我们更就应反思我们能为我国的更加的繁荣昌盛做些什么,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做哪些准备。所以,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我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我,培养自我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关心时事。为将来自我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自我微薄的力量。前路依然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的职责任重而道远,但是这天的我们更加从容自信,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中,我们必须能够实现民族复兴崛起。万里长城已见证了以前的起起落落,那就让中华儿女共同努力让它来见证我们的辉煌与富强吧!

时光过得真快,从我成为预备党员开始到此刻已经有一年时光了,在组织的关怀和老党员的熏陶下,我的思想不断的得到了磨练和提高,现向组织汇报一下这半年来的状况。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自我的思想政治修养。在此其间,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学习了报告后我深受鼓舞,个性是报告中提到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发出的这二十个铮铮字眼,这不仅仅增强了我对党的信心,还使我看到了祖国的期望与未来,也是中国百姓的心声。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透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以下几点: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务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目前,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虽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但它腐蚀着党的肌体,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更要加强我们党自身的建设,我们更要用心宣传,身体力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在学习方面,我用心参加学科的各项培训,对于一些新的业务也是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开发水平。同时,又利用业余时光学习,并准备参加全国软件工程师认证考试。在工作上,我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原则办事,牢固树立热爱农行,献身农行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就是效益的思想,服从组织安排,谨记党的教诲,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入党申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带头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用心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在行党委开展两加快,两提高活动中,我能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勇于吃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去。做到不为任务为义务,不为个人为他人,不为局部为全部,不为票子为样貌。受到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以上是我在思想、工作、学习方面的汇报,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要总结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履行党章上所要求的一切,严格要求自我,理解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努力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篇6: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看《复兴之路》首演到这天到已经快过一个多月了,但这天把照片拿出来看看,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场面,《复兴之路》首演当晚几乎中央领导都出席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人民大会堂,我一个小小的大学生代表坐位在后面,但我满足了,今晚的感觉不一样,第一次来这感觉是一种新鲜感,而那晚上大会堂灯火辉煌,很富丽的装扮。感觉就是一种享受。中央领导慢慢的步入会场,向我们后面挥手,当时我好激动啊!

演出立刻要开始了,全场很安静的等待这这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宏大的一场演出,果然不出所想,当晚的演出相当漂亮,相当精彩和完美。我当时就一个感慨,我因为是一名中华民族子孙而感到骄傲。当晚的演出演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场面,精湛的表演技术,华丽的舞姿,和高技术的舞台效果,他真正演的是一个名族的演变的过程,一个经历曲折发展名族最终站起来的神话。虽然我今年只有20岁,但才从我能记事开始我心中的祖国一天天的变化,一天天的强大。《复兴之路》把祖国的发展强大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堪称一绝!

那晚上演出在如图如火的进行,我的情绪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我就想,我们作为大学生青年,就应把握学习机会,来武装自我。演出太让我感动了,他更让我坚定信心要努力奋斗,为建设祖国做贡献。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也是件至高无上的事情!

上一篇:这条老路这块地诗歌下一篇:如何拟定工作会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