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2024-04-19

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共9篇)

篇1: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弘扬雷锋精神的文章

清镇市暗流中学 宫 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离开我们50多年了,但他却仍然活在我们身边。

——有你,有我,也有他!

有人总是感叹——“雷锋死了!”

正如生活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一样;生活中不缺乏雷锋,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缺乏感应雷锋的心灵。

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工作,什么行业,都不能缺少雷锋。只要我们的人生观正确,生活、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

有人老在感叹——“雷锋过时了!”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就是我的追求。

我们的学校辖区是清镇市最边远、最落后、最贫穷的乡镇,控辍保学是我们工作的必修课。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流失,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带领下,翻山越岭,徒步几十里上门动员,上门家访,我们把流失率降到最低。

“雨露工程”,我们送给孩子的不仅是救急的现金,保暖的衣服、鞋子、铺盖,更是一缕阳光,一片春风,一种希望。

晚自习时,我们坚守岗位,细心指导,授人以渔;放学时,维护学生过马路,给家长一个信任;夜深时,坚守在宿舍门前,给他们一种呵护,……平凡中,透着一种执着,演示着一种关爱!

没有雷锋的伟大,但我们时刻传承着雷锋的精神!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平平淡淡,点点滴滴,时刻在演绎着人类的真善美!只要我们去发现,雷锋的美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

在工作中,我们要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反对奢靡、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学生的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同与赞赏。

在生活中,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以自己的无私赢得别人的帮助和尊敬,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受真正的快乐。

不错,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但质疑雷锋和贬损雷锋的人,无疑就是精神的乞丐,思想的可怜虫。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

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在车上,您可以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让个座;在斑马线上,您可以扶老年人过马路;在广场,您可以把地上的垃圾捡起,……雷锋精神就会在您身边闪闪发光。

——雷锋,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

谢谢!

篇2: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劈雳。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魂灵;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雷锋精神,塑造时代先锋》。

当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却没有扶你的时候;

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吱声的时候;

当你一个人需要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的时候。

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会酸、苦、涩。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谈到雷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四十多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几十年来,不管时代沧桑如何轮回巨变,社会潮流如何跌荡起伏,雷锋精神之所以都能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被越来越多的人经久传唱,就是因其“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奉献精神,可以跨越人世沧桑的江海,可以穿越历史深邃的时空,历久弥新而不褪色,这就是带着春天的温暖、伴着青春的激情、像一株常青的木棉,年年吐蕊、岁岁勃发的“雷锋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了一个个不留名的“雷锋”;

在烈火浓烟中,年轻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诉说着忠诚的誓言。

在洪水激流中,我们看见了为抢救别人的生命而献出了自己青春的一个个可贵的身影;

在SAS逞凶的日子里,我们看见了一双双无畏的眼。

你是否也感到充满激情和奉献的人生是美丽的?你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又为身边的人做过什么呢?你又是否付出了你的劳动,是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同学们,让我们 在这春光融融的三月里延续雷锋精神,直到烈烈夏日,直到大雪覆盖了天地,让我们向雷锋学习不仅仅只在三月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帮助他人”不仅仅是我们学雷锋的一句口号,更需要我们每个同学付诸于行动,努力去实践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因为你可知帮助他人是快乐的,它带给你满足与自豪。哪怕不留名,你也会得到双份的快乐,那快乐是督促你前进的教鞭,是指引你方向的导游,更是带领你走出逆境的力量,那快乐是他人无法体会的到的。学雷锋不仅仅在3月5日,还应该从平时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让身边的人们更加幸福,让雷锋的精神代代相传,让雷锋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面对高山,你一定会感慨她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会惊叹她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会赞美她的高大苍翠;俯看小草,你一定会称颂她的坚韧不拨„„因为,在她们身上,孕育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她们身上,隐含了中华民族数百年顽强的意志!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雷锋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不是连带着红领巾的孩子都在寻找雷锋吗?

不是连挤公共汽车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在怀念雷锋吗?

不是人人都希望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吗?

不是都希望早日清除党内的不正之风和国家机关中残存的官僚主义吗?

不是希望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人与人仍然诚实不欺、和谐融洽吗?

让雷锋伴我们同行,工作会成为一种责任,让我们与雷锋同行,责任会成为动力;

让我们与雷锋同行,你的心胸就会海阔天空,让我们与雷锋同行,天空也会阳光明媚;

让我们与雷锋同行,让我们永远记住雷锋,记住雷锋精神。

同学们,请允许我以雷锋的一句话结束本次演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让雷锋精神永远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或许我们的行为微不足道,或许我们的行为并不引人注目,但我们洒下的辛勤汗水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果!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成千上万个活雷锋成长起来,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让我们的校园“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

篇3: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一)

摆在我面前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杨生平发表在人民网微博上的一篇文章:《雷锋精神反映全球进步道德因素》。文章在提出:“究竟什么是雷锋精神,为什么要弘扬雷锋精神,怎样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几个思考问题后,明确地提出了——

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

杨生平老师强调,对于雷锋精神虽然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它的内涵依然是清晰可见的。周恩来为学习雷锋的题词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本质,那就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杨生平老师指出,雷锋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它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尽管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内涵,但集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精神却是其不变的道德本质。

其次,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德行与养德的国家,早在《大学》中先哲们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太下”的“大学之道”、“三纲领”与“八条目”。雷锋正是在对党与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与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诚意正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浩然之气,虽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和可歌可泣的壮烈行动,但却以平凡人生、平凡行为,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兑现了孟子“人皆可成尧舜”的诺言。很难想像,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象雷锋那样影响持久的“平凡”伟人。

再次,它反映了全球进步道德因素。有一段时间人们为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照片进行了热议,近些年来又有人通过实访证实美国西点军校并没有开展过人们想象中的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 (但西点军校在学员学汉语教室里的确曾悬挂过雷锋照片) 。不管西点军校有没有开展过学雷锋活动,但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人民越来越重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这一现象却是事实。且不说比尔·盖茨把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巴菲特为挽救美国金融危机主动提出要为富人增税,即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国民每年也都要主动去做义工。不少西方人到了中国仍然在继续他们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西方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他们价值观作支撑,他们往往把这项工作与宗教中的灵魂救赎或帮助他人最终是想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的想法联系在一起,跟雷锋无私奉献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相比还相差甚远 (当有些西方人听到雷锋事迹后,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敬佩)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越来越需要互相关怀、彼此支撑。

杨生平老师强调,宣传雷锋精神,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永久的丰碑,更因为它是从平凡中显示的不平凡精神而表现出的广泛大众教育意义;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也不仅仅是因为目前我国存在精神缺失、道德滑坡而急需这种精神,更出于惩恶扬善、培育优秀民族精神、营造良好道德氛围的目的。一个民族只有自觉树立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让好人有善终,坏人尝恶果,树立正气,弘扬正义,才算有了真正道德自觉与整体道德水准的提升。许多人久久不愿忘记雷锋的名字,也正是出于对雷锋这样一个好人的怀念。因为好人值得怀念,好人不图物质奖励,好人不图高官厚禄,怀念也正是对好人最大的褒奖。雷锋精神对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大众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雷锋精神常态化既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迫切需要。

杨生平老师认为,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名普通士兵,雷锋在他的日记所写的“对同志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的冷酷无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我国的中心工作也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这时若过分强调雷锋精神的阶级立场与政治性质显然有点不合时宜 (当然,这一问题也十分重要) 。因此,当前宣传与弘扬雷锋精神首要工作就必须挖掘出它的时代内涵。

我个人认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精神;二是心中充满正气、爱憎分明的正义精神;三是是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四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式的创新精神;五是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螺丝钉”式的持久精神;六是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精神,也需要物质,更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因为我们现实社会精神缺失,就将物质驱动力完全转换为精神驱动力,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物质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

《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写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之际》,这是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任仲平。

任仲平在文章中明确提出———雷锋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任仲平指出,有人曾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新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代场景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道德取向和精神建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人们,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赋予“雷锋”,让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为了论证上述命题,任仲平强调,从雷锋精神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50年来,雷锋从未离开,他一直就在时代前进的行列之中;50年来,雷锋精神从未停顿,它就在社会变革的意识深处。每当社会出现不良风气时,人们就用“雷锋叔叔不在了”表达强烈的忧患;每当社会风气健康文明时,人们会用“雷锋叔叔又回来了”表示由衷的赞叹。如同一个磁场,雷锋精神把那些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纳入其中,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甚至吐故纳新中发扬光大。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我们时代的社会风尚,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象征。

任仲平进一步论述说,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雷锋所提出的人生命题,是他所处时代的“特殊剧情”,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普遍剧情”。雷锋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给出了“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当好螺丝钉”等人生答案,更在于他以“一辈子做好事”的行动与思考,提出的人生课题:

人生在世,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短暂生命旅程,如何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个体的生命意义,如何在时代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彰显?这是雷锋精神背后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走向雷锋时必须面对的“人生哲学”。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抢着驾驶车体高大、操作困难的推土机,忘了病痛在路过的工地上推起运砖小车……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如果能让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就会有最宝贵的归属感,也才能释放最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这是雷锋最深入人心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突破一己,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可能只是帮助一个带孩子的乘客找到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雷锋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路径:伟大出于平凡,人皆可为圣贤。

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这就是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总有人一次次被雷锋打动,他的精神因此能超越时空、穿越时代;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我们面对这个小个子战士的灿烂笑容,依然要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拷问。

(三)

当前,在社会上有一种学雷锋与己无关的论调。在持这种论调的人看来,雷锋太完美,雷锋离我们太远,学雷锋与自己无关的事……那就请我们听听有关媒体的下述评论吧———

学雷锋,你也可以

一个叫李拯的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常能听见这样的议论:雷锋太完美了,“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样彻底的奉献精神,让人有高山仰止的敬慕。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时代场景、社会风尚、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或许那些未曾经历过那个崇尚英雄、怀抱理想时代的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雷锋离我们太远了。

雷锋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如果救儿心切的“暴走妈妈”勾起过你牵肠挂肚的关切,如果带着弟弟上学的湘西女童激起过你助一臂之力的冲动,如果无助的小悦悦让你有过“救人最重要”的一闪念,那么,雷锋就在你的意念之中,未曾走远。

雷锋是一个象征,他代表善良的人性和追求,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学雷锋,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日常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对弱者报以同情和鼓励、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平凡的你我,或许没有能力建构这个时代的道德天际线,却可以集众多“一己之善”,来守卫道德良知的底线。正是在这样的守卫中,雷锋精神穿越了时代、身份、地位的差异,融入每个人的身心,温暖世界,让生活有所不同。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雷锋焕发亿万民众的道德热情》的评论文章,深入地阐述了学雷锋与中国亿万民众的密切关系。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北京,年轻人踊跃报名注册“学雷锋志愿者”;在长沙,“这是我应该做的”成为流行语;在抚顺,学雷锋小组就有4万多个……近日,遍及神州大地的学雷锋活动,将雷锋精神熔铸于时代脉搏、播洒在公众心田。

雷锋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座精神丰碑,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文章接着强调,在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良好风尚的社会期许中,雷锋的名字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对于社会而言,这个普通的士兵呈现出一种“精神原型”,以其体现的传统美德、时代精神为核心,可以构筑起我们社会的精神天际线;对于个人,这个年轻生命激发了一种“道德动力”,在他确立的坐标系下,我们能校准心灵的航向,向着更有意义的人生出发。

实际上,我们的道德热情从未消减,雷锋的召唤总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从繁华城市走入大山深处,用知识和智慧点亮孩子们心灵的徐本禹;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艰难中自强,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草原医生王万青高原行医40年……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正是他们可赞的善良、可敬的坚持和可贵的行动,焕发出照亮心灵的光亮,在我们的时代赓续雷锋奏响的乐章。

涵养良好道德风尚,有赖每个人的身体力行。正如雷锋一样,可能只是给带小孩的乘客找个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每一次日常的抉择,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让我们不断靠近这个伟大的灵魂。蕴藏于内、发散于外,无论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是创业精神、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中包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普遍的人生思考,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精神需求,也必然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

篇4: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黄:在我掌握的材料来看,雷锋确实堪称精神的标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求利己,只求利他。正如毛主席说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而雷锋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解放前,雷锋家5口人有4口被旧社会残害了,他自己在解放那年也已经奄奄一息了,背上有碗口大的毒疮口。所以,他的生命是新中国给的,他发自肺腑地真诚地要回报社会。早在雷锋参军前,他已经是湖南的优秀拖拉机手。为此,地方不愿意放他走。他去参军的时候,由于身高只有1.54米,体重只有48公斤,不符合体检要求,他软磨硬泡要参军,要保卫新中国。他每要求换一个地方,他的工资就降低一些,工作环境就更艰苦些,但他确确实实做到了哪儿最艰苦,就去哪儿。这是一种境界。这一次我去辽宁营口采访他的战友,那些年近80岁的老战友,至今都对他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记者:您怎么看待雷锋以及雷锋精神?

黄:雷锋是理想主义的象征。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英雄。人类有崇高感,也有嫉妒自私心理,复杂的人性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雷锋这样的精神标杆,人类要励志,励志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雷锋就是英雄,就是精神象征。

记者:您写的几乎都是很宏大的题材。现在《雷锋》因为田亮的参与,而加入了流行因素。有何看法?

篇5: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文章

自从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第一项便是“弯弯腰,捡起一片纸”的校园清洁活动。从这个活动开展以来,我发现了一件事情。以前学校的里的纸屑很少有人去捡,但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以后,学校的卫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只要有人看见了纸屑,马上会自愿去捡起来。这不正是体现了雷锋精神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吗?

还有,这几天,流行感冒很严重,一些学生都病倒了。一年级的三个班的班主任也都病倒了。三个班的卫生无人管理,老师号召大家一起帮助小同学,全班竟无一人落后,全部自愿为一年级小同学打扫卫生。这不正体现了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吗。

还有一位小同学更是积极,他自愿帮助一个残疾儿童。他从不放弃,坚持帮助他的学习生活。虽然那位小同学是个残疾儿童,但他也不嘲笑他,反而更加努力地帮助他,使那位小同学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呀!

现在,同学们在课堂上团结友爱,课下里共同游戏。同学们对雷锋的理解便是无畏的付出。

在人们心中,雷锋已经成为好人好事的标志。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虽然不能日行一善,但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不管事情大小,无论困难容易,只要自己能做的,便要尽力去做。

篇6:关于雷锋的作文:学习雷锋精神

在三月学雷锋活动中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习雷锋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锻炼学生从小养成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的良好习惯,我们班决定带领同学们走出校门,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用双手美化校园周边环境。力求在实践和行动中力行表率,把学雷锋的思想深入传播,发扬我们城南小学学雷锋的良好形象。

3月5日下午第2节课,我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到我校的后门清扫垃圾。

由于后门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垃圾多,风尘大,落叶多,给我们的劳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大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是精神抖擞,坚持搞卫生。用自己的双手捡起树叶、烟头、塑料袋等,把这些垃圾扫进扫帚里,在用垃圾袋把扫帚里的垃圾倒进里面。最后,把垃圾运到垃圾箱里。

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一个半小时后,后门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在眼里的家长们都纷纷投来称赞的目光。大家的脸上虽然满是汗珠,却也露出了微笑;真是累在手上,甜在心里啊!

篇7: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雷锋叔叔,他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一生做过无数好事。他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1940年12月28日出生,1962年8月15日去世。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命名的雷锋精神,指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

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我们身边的活“雷锋”越来越多,我们都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一份温暖……

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从宁波坐地铁回家,一站、两站、三站……快到换乘1、2号线的鼓楼站,地铁上的人越来越多,连坐在位子上的我都感觉拥挤。“叮咚—”东门口站到了,这时,车厢内走进一位母亲,只见她左手提着一个袋子,挂着奶瓶,右手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她靠着杆子,勉强维持着身体平衡。摇摇晃晃的孩子喊了起来,这位母亲本身就站不稳,加上孩子这么一叫,整个人显得十分狼狈。望望四周,妈妈睡着了,拥挤的列车里又有谁会注意到他们呢?我站了起来,拍了拍阿姨的肩膀:“阿姨,挺累的吧,坐到位子上去吧”!我指了指空的座位。“谢谢,谢谢你小朋友。”阿姨一边挪着脚步,一边向我道谢。我笑了,她坐下来,放下东西,拍着孩子的背,安抚孩子,不久,孩子在妈妈的安抚下竟然“咯咯”地笑了起来,这银铃般的笑声不正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吗?

列车继续行驶着,什么都没变,只是少了一个哇哇喊叫孩子的声音,少了一位站不稳狼狈母亲的身影,而多了一个微笑女孩的笑容。让我们像雷锋叔叔那样,用爱去关怀他人,让爱充满这个社会。

优爸点评:雷锋精神就是“时刻帮助他人,雪中送炭”这样的精神无论是什么时代都应该发扬下去,而现在能把雷锋精神做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在这里优爸先要为小作者点个赞。文章内容饱满,语句通顺,衔接自然,层次分明,主线明朗,紧紧围绕着“雷锋”精神的主题,展开主线的描叙。选材贴近生活与主题,让座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是小事,但是这也很好的展现出了雷锋精神,在雷锋身上就是因为这些无数个小事的积累才形成了真正的“雷锋精神”。小作者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十分透彻,所以才能写出如此情感丰富,真情实感的文章。

小作者:郑好

指导老师:张哲君

篇8:关于雷锋精神的文章

一、高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性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锋精神蕴涵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丰富内涵,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帜。新形势下高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是激发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热情, 倡导文明新风, 提升道德水平, 矫正诚信缺失, 引导大学生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的有效途径; 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奋发向上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辽宁省部分高校学习雷锋活动的调研及相关分析

雷锋精神影响了社会各个阶层, 其中大学生是学习雷锋活动的主体, 大学生的学雷锋活动也最受外界关注。笔者在2012年12月 ~2013年6月, 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辽宁省5所高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全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鞍山师范学院5所高校的部分师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 目前辽宁省各大高校都高度重视雷锋精神的学习与实践,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 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需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校园文化, 丰富用雷锋精神育人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笔者走访的几所院校中, 学习雷锋活动大都已形成一定的声势和规模。辽宁是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故乡, 因此辽宁省各大高校都把学习雷锋传人郭明义作为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大连理工大学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看影视、学理论”的平台, 组织全体新生观看电影《郭明义》, 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定期举行“青春放歌, 志愿飞翔”学习雷锋升旗仪式; 辽宁大学30余名大学生利用暑假深入郭明义工作的鞍钢采矿厂, 与郭明义面对面交流, 组织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辽宁大学分队”, 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校掀起了“践行雷锋精神, 争做当代郭明义”的热潮, 建立了阳光溢鸿儿童村爱心实践基地, 开展“情暖夕阳红”爱心助老工程;东北大学300多名大学生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同时, 东北大学依托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势, 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载体, 成立“当代雷锋精神研究”社, 通过理论研究和考察学雷锋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等方式, 对“当代雷锋精神”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举办座谈会、邀请学雷锋先进个人等方式,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文化实质、时代内涵和具体要求, 从而自觉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东北大学还开展了一系列“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的志愿服务活动, 将学雷锋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

2.“当代大学生传承与践行雷锋精神”调查问卷的相关分析

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同时对其中的部分老师进行了详细访谈。

“当代大学生传承与践行雷锋精神”调查问卷共设置了400份, 其中有效问卷379份, 受众对象全部为大学生, 涉及一本、二本不同类型院校5所。该问卷设计了诸如“您所在的大学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形式是否丰富”“您最喜欢的、最佳、效果最好的宣传雷锋精神的途径是什么”“当代大学生最欠缺的雷锋精神内涵 ( 可以多选) ”等开放式与半开放式问题, 对高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及内容进行调研。

数据分析显示:有近六成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形式不够丰富或一般, 说明学校内部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需要加强, 特别是部分学生提出第二课堂的资源利用率低, 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校外雷锋精神的宣传正在逐步替代老师课堂传授, 认为形式多样化、自由度强的宣传方式应引入对雷锋精神的主题教育中, 反映了在校生从社会角度, 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最基础、最迫切的需求:80%以上的学生认为雷锋精神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 意味着在经济建设新时期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仍然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 并且认为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主要依托学校的环境与氛围。问卷中“当代大学生最欠缺的雷锋精神内涵”, 被选中的内涵排名分别是: 无私奉献29. 2%、助人为乐28. 7%、艰苦奋斗16. 9%、爱岗敬业12. 7% 、爱国精神9. 3% 、其他精神3. 2% 。有学生提出了勤俭节约等内涵并表示出高度的认同感。

3. 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我们发现, 近年来, 省内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雷锋活动。但同时学雷锋活动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诸如“重形式轻内涵、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等具体问题, 降低了高校学习雷锋活动的效果。

(1) 高校学雷锋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和有力的管理

高校作为学习雷锋活动的主阵地之一, 在深入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高校学习雷锋活动并没有与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对大学生学雷锋实践活动缺乏具体的机制和目标管理体系, 学雷锋活动缺乏具体的监管考核体系, 导致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和效果较难达到。同时, 在对先进典型的培树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和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学雷锋实践活动主要是以校园为主的劳动服务以及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 雷锋精神的理论学习没有深入开展, 大学生学雷锋的主体性意识不够强, 在开展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 缺乏有效的形式、新颖的载体及丰富内容, 且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没有和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有机地融合,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实践效果不显著。

(3) 高校学雷锋活动与社会没有形成合力

对于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学校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但不断丰富的实践活动缺乏一定的场地、资金及人力支持, 且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够, 没有形成合力, 有一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把学雷锋活动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三、高校开展学习雷锋实践活动的思考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习雷锋实践活动的调研总结出, 高校要将学雷锋活动持久的不断引向深入, 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1. 高校学雷锋活动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

高校学雷锋的组织管理机构一旦成立, 学习雷锋活动就有了统一的思想和共识, 就有了具体的目标, 通过学习雷锋活动的全过程及具体活动的精心部署和具体指导, 定期对一个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进行相关的评比及表彰, 形成学习雷锋活动的合力, 确保学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及实效性, 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雷锋的氛围。

2. 高校学雷锋活动需要丰富的形式、内容及载体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雷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 把学习雷锋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不断创新形式及内容, 拓展学习实践载体, 积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教育作用, 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积极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旨的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3. 营造浓郁的学雷锋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熏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 ( 如校报、网络、广播、橱窗、黑板报等) , 对雷锋精神展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 及时报道大学生中的好人好事, 组织有关弘扬雷锋精神的座谈和讨论, 与学生进行对话。同时, 高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用雷锋精神对待教育事业, 以高尚行为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通过积极有效的舆论导向和言传身教, 来实现创建文明校园, 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

4.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分的科学评定机制

建立和健全激励、检查考评和评价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 以切实可行的制度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健康发展和深入持久。高校要对学生平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详实的记载, 对学生参与学雷锋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参与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科学、恰当的评价, 并与学生综合素质分的评定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科学的评定机制。在全校学生中贯彻落实, 通过这一机制调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自觉地践行雷锋精神。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它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 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对雷锋精神的学习与践行, 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多主体多角度出发, 丰富其形式、内容和载体, 不断探索雷锋精神与培育新一代大学生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 实现新时期学习雷锋活动的常态化与机制化。

摘要: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学习雷锋精神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提炼、总结与思考,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措施与建议。雷锋精神的传承、践行与发展, 对于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践行雷锋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雷锋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绍国.论高校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机制的构建——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学雷锋实践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 2012, (8) :116-117.

[2]张振平.对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5, (6) :100-102.

[3]喻瑜, 唐瑞, 刘阳岫.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12, (9) :112-113.

篇9:永远的雷锋精神

这个曾经铭刻在几代青少年心目中的特殊日子,却在当代青年中有着别具时代意味的崭新解读。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满偶像与粉丝的娱乐时代,雷锋与雷锋精神似乎在某些人眼里已经成为时代的遥远记忆。然而,当更加具有现代精神的志愿者、义工、NGO逐渐兴起的时候,雷锋精神似乎又离我们那么近,告诉我们有价值的东西永不会磨灭。

雷锋精神真的远去了吗?也许,这个看似逝去的精神并非远去,而是变换成更多的现代形式走到了每一个青年的身边,焕发着更为长久而闪亮的色彩。雷锋精神,从来都未曾逝去。

当代青年们记忆中的雷锋是个什么样子?他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是什么?本刊编辑部通过在“豆瓣网”上的问卷调查,力图探寻当代青年们眼中的“雷锋的故事”。

1、您知道3月5日是学雷锋日吗?

A、一直都记得38%

B、别人提醒才想起来46%

C、根本就不知道16%

3月5日,一个法定的学雷锋日。2007年的学雷锋日,有重庆媒体发布一则名为《调查发现十岁以下孩子半数茫然》的新闻,新闻中说:全班80名的学生,36%的同学从未读过《雷锋日记》,44%的同学无法正确回答有关雷锋的题词。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80后”们也还能隐约记着雷锋以及学雷锋日,那么“90后”们或者再下一代呢?

2、学雷锋日里您有什么特别的打算吗?

A、没有,平时怎么样还怎么样80.5%

B、有,会想着做件好事12.7%

C、说不好 6.8%

或许,在学雷锋日里更多的青年已经体会不到父辈们在这一天里的激情燃烧了,然而,我们却同样拥有了更多的日子:志愿者日、献血日等等。雷锋精神真的远去了吗?也许,雷锋精神在当下更多变换为更为现代的形式,离我们其实更近了。当代青年仍然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曾经被这句话感动过并仍然感动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雷锋精神的内涵包括(可多选):

A、奉献精神——助人为乐

B、“钉子”精神——刻苦学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C、“螺丝钉”精神——在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D、艰苦奋斗精神

依据权威杂志《求是》的解释,上述四项均是“雷锋精神”的内涵。能够“答对”,换句话说能较全面了解“雷锋精神”的被访者只有12%。看来人们头脑中对“雷锋精神”的内涵缩小了。“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这些当年的热词如今似乎正被当代青年们所淡忘。

4、常给饮水机换水、常替同事代买物品、常帮助同事搬运重物、主动清扫办公室、吃饭主动买单、拣到财物拾金不昧、主动做别人不愿意做的琐碎小事……

1)在你身边是否有人基本符合以上描述

A,从未遇到过24%

B,偶尔遇到56%

C,常常遇到20%

2)你自己是否符合以上描述

A、符合14%

B、基本符合40%

C、基本不符合46%

题目在设置时突出了一个“常”字,常代买物品、常帮忙跑腿做事……这样的描述之下,表示“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有54%,“基本不符合”的有46%,平分秋色。分析前一半我们可以说——职场、校园有雷锋;分析后一半我们可以说——做一回好事不难,难的是常常做好事。

5、雷锋是你的榜样吗?

A、一直是30%

B、一直不是36%

C、说不好34%

1950年代的学刘文学,1960年代的学雷锋,1980年代的学张海迪,1990年代学赖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一代代人的思想、品德、人生观形成都起了非常重要作用。我们在任何一个革命和建设的阶段都少不了鼓舞人们前进的先进榜样,然而在当下,雷锋似乎正在淡出一些当代青年的内心记忆,亦或正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引领着我们的社会风尚。

6、您觉得学雷锋是否意味着无偿服务?

A、对,学雷锋就应该不收费 32%

B、不太对,要依据具体情况 58%

C、不对,学雷锋不能赔本 10%

长期以来人们对雷锋精神有着某些偏执的理解,认为雷锋精神就是应该做完好事只说句“我是雷锋”而不留名、不计成本、单纯付出。从长远来看能做到这样纯粹的能有几人?以这样纯粹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岂不显得有些“不厚道”。现代成熟的志愿者组织对成员、特别是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成员都有相应的补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拥有一份甘于奉献的内心。

7、3月5日这天会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学校组织学雷锋集体活动,您对这些活动的看法是:

A、耽误时间和精力,完全没有必要 10%

B、形式主义,实际用处不大 54.5%

C、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雷锋精神,有一定意义 35.5%

选一个日子,挤半天时间,联系一个单位,上门搞搞卫生,修修电器,大家在同一天都做同一件事情,“学雷锋”已经学出了一个“模式”。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这不应该是雷锋精神的本质所在。如何立足时代、因势利导,切实光大雷锋精神,应是有关方面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8、对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雷锋的“八卦”,您怎么看?

A、恶搞英雄,很反感 41.9%

B、把英雄还原成了普通人,挺好的 30.4%

C、爱说什么说什么,无所谓 27.7%

小时候学习的雷锋,是高大全的理想人物,像无瑕疵的画片儿。近两年网上陆续有帖子爆出,类似雷锋有手表、雷锋有女朋友等,有些人会感到心目中那个画片儿形象被“污蔑了”。但换个角度想,戴手表、交女朋友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合乎情理的。但前面冠以雷锋二字就能成焦点,这不是被访者的错,也不是大家的错,问题在于从前的宣传真就把雷锋变成高大全的画片儿了。

9、您还记得第一次接触雷锋精神是通过什么途径吗?

A、父母讲过雷锋的故事18.5%

B、老师的教育60.7%

C、自己看书看电影接触到的20.8%

还记得小时候看的雷锋叔叔做好事的小人书吗?还记得在小学时集体去看电影《雷锋的故事》吗?小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听父母讲雷锋叔叔的故事, 至今仍是许多“80后”们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10、从接触雷锋精神到现在,您参加过雷锋学习小组或与之有关的活动吗?

A、从没有参加过30.6%

B、很久以前参加过55.8%

C、经常参加13.6%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曾几何时,随着这首激越的歌曲,学习雷锋、饯行雷锋精神巍然成风,进而成为无数青少年的行为准则。而今,随着事易时移,我们是否应对学习雷锋和雷锋精神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

11、如果让您在某一天突然力行雷锋精神,感觉身边的同事会如何看待您?

A、饱受赞扬 13.5%

B、会被认为做了亏心事 55.8%

C、没有什么变化 30.7%

每个人都会有莫名其妙的从众心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名著《乌合之众》中写道,“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当社会中的个人仅仅关注自身的利益,那么“人人都这样”的从众思维将使得雷锋精神更为难寻。我们渴望着某一天,雷锋精神能沉淀为大众心理,自私自利的行为则成为人人喊打的 “过街老鼠”。

12、您认为雷锋精神如今还有现实意义吗?

A、已经和当下水土不服了 36.7%

B、仍有意义 53.3%

C、不清楚 10%

科技推动生产力,却不能保证社会道德同步前进。所以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更需要自律、自省。雷锋精神所蕴含的革命浪漫主义被很多人认为与当下的现实主义水火不容,然而,更多的人仍然认同雷锋精神在当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现在所流行的NGO、志愿者、支教等等不都是雷锋精神在当下新的体现吗?

13、对做志愿者、做义工、做NGO的看法是?

A、不愿意参与19.5%

B、愿意一般参与42.5%

C、愿意经常参与38%

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但请别忘了:一个完整的人,是应该懂得爱别人,也能被别人爱的。有80.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志愿活动,这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奉献社会的爱心。由于受访者基本为青年人,所以这也说明了当代青年仍然与前辈一样,有着一颗乐于奉献的炽热情怀。

14、您觉得志愿者、义工、NGO是否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体现?

A、是 12%

B、一定程度上是 58%

C、有很大区别 30%

上一篇:吃动物饼干上火吗?动物饼干的营养价值有哪些下一篇:学生写春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