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哲理的寓言小故事

2024-04-17

饱含哲理的寓言小故事(精选14篇)

篇1:饱含哲理的寓言小故事

大公鸡获得了游泳学教授职称。开始,鸭们都不相信:鸭们没有一个被评上游泳学教授的,大公鸡怎么当上了呢?后来,大公鸡把打着钢印的职称证书给它们看,它们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现实。

鸭们想,大公鸡既然能评上游泳学教授,游泳学知识一定十分渊博,何不请它来讲讲课?

大公鸡迈着八字步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游泳嘛,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所以,游泳一定离不开水。”

鸭们洗耳恭听。

“有水才能游泳,无水就不能游泳。操场上不能游泳,屋子里不能游泳,房顶上不能游泳,山梁上不能游泳,大树上不能游泳,还有

“凡是没有水的地方都不能游泳。这我们懂!教授,您讲点我们不懂的吧!”一只小鸭忍不住了,大声嚷道。

大公鸡狠狠剜了小鸭一眼,接着讲:“有水的地方也不一定都能游泳。比如说,油水里不能游泳,开水里不能游泳,泥水里不能游泳,毒水里不能游泳,还有……”

“教授,这我们也懂。您还是讲讲我们还不了解的知识吧!”一只年轻的鸭打断了它的话。

“难怪你们只能浮在水面上,想潜到水里也潜不进去呢!你们都是这么的不谦逊,怎么能学到知识?怎么能进步?”大公鸡不高兴地说。

“教授,我们为什么不能潜进水里去呢?就请您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讲讲好吗?”一只年纪较大的鸭请求说。

“这个问题嘛,很简单,”大公鸡扶了扶眼镜,“你们潜不进水里去,原因有两条:第一,身上的毛太多太厚;第二,体内的油太多太厚。”

“我们怎么才能潜到水里去?”

“这个问题嘛,也很简单。第一,把身上的毛拔光;第二,用注射器把体内的油抽出来。特别是你们的屁股太胖,一定要把那里面的油抽干净。否则,它的浮力太大。会像气球一样浮在水面上,你们用多大的劲也白搭。”

鸭们一个个瞠目结舌。

“不过,这些办法都叫人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它要让大家承受太多太多的痛苦。还有一个更科学更简单更省事更易行的办法

“什么办法?”鸭们关切地问。

“每人都在身上绑一块大石头,下到水里,保准一下子就潜下去了!”

这算什么知识啊?

鸭们一哄而散。

篇2:饱含哲理的寓言小故事

杰米扬热情地说:“请啊,老朋友,感谢你的光临!这个菜是特别为你预备的。”

福卡回答:“不,亲爱的朋友,吃不下了!我已经吃得塞到喉咙眼儿了。”

“没关系,才一小盆,总会吃得下去的。这汤味道多鲜啊!”

“可我已经吃过三盆哩!”

“嗨,何必计数呢?尽量喝吧,只要你喜欢。凭良心说,这汤真香、真稠,看那层浮油在盆子里凝结起来,简直跟琥珀一样。请啊,老朋友,替我吃完它!吃了有好处的!这是鲈鱼,这是肚片,这是鲟鱼。只吃半盆,吃吧!”杰米扬喊自己的妻子,“亲爱的,你来敬客人,客人会领你的情的。”

杰米扬就这样热情地款待福卡,一个劲儿劝他吃,不让他休息,不让他喘气。福卡的脸上大汗如雨,勉强又吃了一盆,并装着吃得津津有味,把盆子里的汤吃了个精光。

杰米扬嚷道:“这样的朋友我才喜欢,我最讨厌那些吃东西挑三拣四的人了。看你吃得这么香,我真高兴!好,再来一盆吧!”

可怜的福卡虽然喜欢喝汤,但这样喝却跟受罪一样。他马上站起身来,抓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跑回家去了,从此再也不来杰米扬的家了。

篇3:警惕学生身边的哲理小故事

通过这次调查, 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拥有的已不再是单一的为学科考试服务的作文类或竞赛类的书籍,而是很多文学类的书籍。不过,笔者也意外地发现这些学生拥有的书中诸如《小故事大智慧》之类的书籍尤其多,甚至有的人还是整套一起买的。我想,这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善良而睿智的品格。那么,这些看似充满着“智慧”的书籍,是不是真的能使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受到爱的引领与智的熏陶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书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

失去了什么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老艄公救起。

“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啊? ”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 ,丈夫就遗弃了我 ,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艄公又问。

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 ,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

少妇回到岸上,艄公摇船远走。自此,她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这是一个劝人豁达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因为是一个凡人,必定会被一些凡间的悲伤事缠绕,因而伤心欲绝,想要轻生。在老艄公的劝说下,她终于放弃了自尽的念头,继续快乐地活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原来,它想说的是:失去了亲人,可以找知己;失去了钱财,可以努力挣;失去了朋友,可以重新找……人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应学会乐观地考虑问题,有时一次痛惜不已的失去,反而会变成另一段快乐的开始。

[思考]人生 ,什么都可以淡忘吗 ?

这则故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豁达自然是一种胸襟,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气度,也才能够比较淡然地面对很多所谓的俗事。但《失去了什么》这个故事想传达的意思似乎又有些绝对。故事中的少妇失去的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个人, 但有人却偏偏告诉她,她什么也没有失去。少妇厌世想要自尽,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做法,她的内心在逃避现实。而老艄公的建议是忘却,假装生活还和以前一样,让痛苦的人活在假想的世界里,这其实只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做法。

既然这样的故事出现在很多孩子的书上,这说明它的读者中有一大部分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而童年时代读的书籍也必将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生活态度与处世方式。

还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们对自己的未来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将来能够过上怎样的生活都应由他们来创造,世界到底是多彩的, 还是黑暗的, 也都应由他们自己来体验,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他们的权利。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的悲剧似乎很难让常人接受, 因为里面蕴含了太重太重的悲伤和痛苦。人类就是这样,往往越是痛苦的东西,就越想要逃避,所以故事教给了大家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忘却,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对于那些人生尚未起步的孩子,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教导他们呢? 忘记,当你认为可能悲伤将要来袭时,就转过身,回过头,再从原点开始。可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我们,真的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吗?

那么,我们希望孩子们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勇敢地尝试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正视与合理地解决,教孩子学会坚强。正是因为生活充满了各种不同的体验才变得异常多彩, 而孩子们的生活也理所当然地由他们自己去经历。当他们遇到艰难坎坷时,要学会思考积极地解决的方法,找到能够让自己继续走下去的路。

故事二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 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慈爱地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故事中的女孩开错了窗,看到了一件令她伤心的事,很自然地悲痛起来, 慈爱的外祖父急忙为她打开另一个窗口,让小女孩欣赏美丽的玫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小女孩的心情。故事认为小女孩开错了“窗”,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黯淡无光。而外祖父的善举才挽救了她心中美好世界的形象。

[思考]这扇窗真的开错了吗 ?

我们知道,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对人不知尊重,对己不知要求,对事不知负责,对物不知珍惜……

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家庭孩子少,个个是宝,很多家长宁可自己苦点,也不愿让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如同故事中的外祖父,当他的外孙女打开窗看到小狗死去时,这位长辈就迫不及待地关上了那扇名为“挫折”的窗户,快速地打开了另外一扇,说:瞧,窗外很美,鲜花开放,世界是这样的。刚才你开错了。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就如同小女孩看到的景象一般,它让小女孩难以接受甚至痛苦,但这是真实的,对于小女孩的小小心灵来说,这也是一种挫折,一种体验。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主动打开窗户这一动作非常重要,这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开始想要自己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于这个对她来说还稍显陌生的世界,她勇敢地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幸的是,她首先看到的便是痛苦。她真的开错了吗? 不,她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了身边最真实的信息, 而且这一信息对她的冲击非常大。相信即使后来外祖父给她看美丽的玫瑰园, 她也一定不会忘记邻居悲痛的眼神和小狗孤单的身躯,因为那是她亲眼所见。如果故事中的外祖父能够让小女孩下楼安慰一下她的邻居, 直面她看到的痛苦,而不是一味地回避,那么小女孩会不会从此就明白了生活本来就是有不幸的,懂得关爱也很重要呢?

未来的社会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当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希望提高孩子的耐挫和承受力的时候,或许需要更进一步地想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哪些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不要回避,不要隐瞒,告诉我们的孩子:人生的路上有风也有雨,不要害怕,勇敢地走过去,你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故事三

随时随地随便随缘

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俩和尚。

小和尚化缘得到一大包种子,问老和尚:师傅,什么时候种啊?

老和尚闭眼答道:随时。

小和尚转一圈又回来:师傅,种哪里啊?

老和尚不动声色:随地。

小和尚一会儿慌慌张张跑过来:师傅,鸟乱吃,轰不走。

老和尚微微笑道:随便好了。

过不几天,下场大雨,小和尚坐不住,看看外面焦急地说:师傅,水把种子都冲跑了。

老和尚继续打坐:随缘。

来年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鲜花。

这是一个十分超脱的故事, 故事中的老和尚肯定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当小和尚因为种子的流失而感到无措时,老和尚的话总是那样轻描淡写:随时、随地、随便、随缘。而编故事的人也总是能让故事按他的意愿发展,你看,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不是开满鲜花了吗? 所以,凡事不必太过认真,一切随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可以了。

[思考]一切随性就能有所收获吗 ?

很多故事之所以能够启迪人们, 让大家都照着它所引导的那样去做,是因为它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并且十分明确地告诉了这一做法可能带来的结果。在这个故事中,结果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这是多么迷人的景象。于是, 读了这个故事的人们便都认为,放开手去,什么都不问,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再思考一下, 故事的结尾一定会是这样的吗? 似乎并不是,种子们有可能掉进了水沟,腐烂死亡;有可能受到阳光的炙烤,干枯消失……更有可能第二年春天,寺庙周围只是稀稀拉拉地长出了几株并不显得娇艳欲滴的花朵。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而故事中出现的场景只是一种偶然。就是这样一种偶然,却成了教导人们随意处事的真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老和尚,相信即使是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鲜花,他也不会在乎、不会动容。

但是,这些故事都印在给孩子们看的书里,他们不是对俗事看淡看远的高人,他们还在成长,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还要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播种。播种过后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都无所谓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现在,孩子们所面对的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学习,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克服困难,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不断认识了解事物的过程。因此,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是绝对重要的。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动机。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归因风格。因为当学生关注自己的努力时,他成功了,归因于自己付出了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一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形成认识失败、应对失败, 不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马斯洛还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孩子们而言,就体现在他们在学习中对成功的需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孩子们通过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拼搏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们的情绪必定是积极的、愉悦的,具有满足感,这也必定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乐意在学习方面去探索,而且不畏困难,有毅力坚持和克服,所有这些由于成功而继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十分重要。

试想: 如果故事中的小和尚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去问老和尚,而是自己努力地开辟一块地,精心地种好这些花草。等到来年,看到自己挥汗种下的花儿都绽开了美丽的笑脸,他内心的喜悦,想必也一定与故事中的会有所不同吧。

篇4:职场寓言小故事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2.一只火鸡和一头公牛在聊天。“我非常想到那棵树顶上去,”火鸡叹口气道,“但是我没有那份力氣。”“这样啊,那你为什么不吃点我的粪便呢?”公牛答道,“那里面充满了营养。”火鸡吃了一团牛粪,发现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气到达树的第一个分叉处。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粪以后,火鸡到达了树的第二个分叉处。最终,两星期后,火鸡非常骄傲地站在了树的顶端。但不幸的是,没多久,它就被一个农夫盯上了,农夫非常利索地就将火鸡射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牛粪(狗屎运)也许能使你抵达顶峰,但它不能使你永远呆在那儿。

3.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方便了一下。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感觉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躺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吃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而且,当你陷入深深的屎堆当中(身陷困境)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用平静的心思考如何脱险。

篇5:哲理寓言小故事

就在这时,小狐狸正在偷又大又嫩,而且肥的像皮球的鸡。可被农夫发现了,农夫像光似得飞奔去抓小狐狸。可小狐狸动做比农夫还要快,可甩掉农夫之后。小狐狸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水豆般的珠汗坐着滑滑梯直往下流。

长颈鹿再吃着又嫩又大的叶子,不时还哼起曲子来。走着走,就遇到了正在休息的小狐狸。

它们俩个,看着对方都起了遐想。

小狐狸想:如果我有那双脚,我一定不会累。

长颈鹿想:如果我有那双脚,我一定会很方便地吃叶子。

它们都很想换,就在愿望台上许愿,果真它们都如愿所常了。它们真换脚了!

小狐狸这次去偷又肥又大有嫩,而且很珍贵的烧鸟。因为它知道自己跑得很快。可被一条又大又凶狠的猎狗发现了。小狐狸脚急手忙地跑,可好几次被绊倒,要不是狗去吃饭,可没有那么幸运了。小狐狸像这脚不好,我不要了。

长颈鹿在快活地走,肚子饿了,就开始吃叶子,可一抬头,没有叶子,还在原地,长颈鹿很急,就活蹦乱跳地往上跳,可还是不行。长颈鹿也不要这一双脚。

只好去许愿台许愿,碰巧看见了小狐狸,它们俩,衣装不整,头发也爆成爆炸头。

它们都不理对方。都去忙着许愿,啊!它们的脚很快就变回来了。很开心,它俩,恍然大悟。原来,它们想的一样。

它们握了握手,成了永远的朋友。

篇6: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

一只画眉落在笼子顶上,回顾着囚徒生活和遭受的凌虐,落下了辛酸的眼泪:

“哎,我在囚笼中的日子是多么悲凉啊!我被整整囚禁了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啊!远离绿色的森林,唱歌也被禁止……。哎,把唱歌视为生命的画眉不能唱歌,那是多么痛苦啊!……我恨透了捕鸟的人!我自白地虚度了一年的光阴!我忧愁得头发都快自了!我的心在流血!我……”

“朋友,你在这里长吁短叹干什么?”另一只画眉飞转回来,对同伴说,“难道你想成为一个历史学家,专门从事研究囚徒史?”

飞着的画眉又指指远处苍翠的森林,说:

“现在是春天,不是叹息和哭泣的日子!你瞧,我们的头发都快白了,为什么还不快一点飞到树林中尽我们的天职呢?”

“什么天职哆落在笼子顶一上:的画眉摇摇头说,“我记不起来了。

篇7:必读哲理寓言小故事

一次,云水禅师问清远禅师:“你爱色吗?”

清远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云水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云水的脚下。云水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清远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云水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清远禅师的心里暗自琢磨:“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按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色吗?你贪恋妖媚艳丽的女色吗?

清远禅师放下竹箩,心中还在翻腾。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云水一直在旁边看着清远的状态,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你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清远大声说道:“当然能!”然后,他向云水禅师的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云水只是笑,没有任何的回答。

清远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云水说:“你问吧!”

清远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付吗?”

云水哈哈大笑地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我看她们只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

菩提心语:

无论外在有怎样的诱惑,只要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可以。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强大的动力来自你的内心

很久以前,有一位僧人在乡村里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

有一天,当这位僧人出门的时候,忽然发现门口躺着一只冻僵的小老鼠,于是就把它抱进屋子里,用双手温暖它。小老鼠渐渐地苏醒过来,恢复了健康,从此和僧人生活在一起,白天到外面晒太阳,玩耍;晚上回到屋子里躺在温暖的羊毛毯子上听这位慈祥的僧人讲故事,生活还算愉快。

但是,僧人的家里有一只猫,虽然猫不伤害它,可它每次见到猫时都感到非常害怕。

于是,有一天,小老鼠对僧人说:“慈悲的修行者,我和你生活在一起感到非常快乐,但是有一件事情我想请求你的帮助。”僧人微笑着说:“那是什么事情呢?”小老鼠回答说:“当我每次看到您家里的猫的时候,都感到莫名的恐惧。我想请求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只猫呢?”僧人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一只猫。

小老鼠变成猫以后,以为万事大吉了,可是刚一出门,就碰到了一条狗,一条很凶猛的狗。它吓得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屋子里。然后对僧人祈求说:“麻烦您能不能把我变成一条狗?”僧人答应了它的要求。

这下,变成了狗的小老鼠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家门。突然,有一只老虎经过它的身边,它吓得拼命地跑回家里。小老鼠很沮丧地对僧人说:“请您再把我变成老虎吧。”僧人又答应了它的要求,把它变成了老虎。可当变成了老虎的小老鼠一见到在厨房里的猫,就尖叫了一声,惊恐万状地跑回到僧人的身边。

小老鼠百思不解,困惑地对僧人说:“慈悲的僧人啊,为什么我变成了老虎以后,还是害怕猫呢?”

僧人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对它说:“重要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样的身体和外观,重要的在于你的心。你的心还是小老鼠的心,怎么会不害怕猫呢?”

菩提心语:

拥有什么样的心,就拥有什么样的想法,而想法又决定了行动。所以,如果内心不强大,就不会有强大的动力。

不必改变自己的心志

有一天,禅师吩咐他的侍者去京城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慧灵敏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不仅才智聪敏,而且长于辩才。此外,子贡也长于理财之道。现在,禅师差遣这位“资材堪比子贡”的侍才去买纸,原因也就在此。

当然,侍者不敢掉以轻心,终于在千挑万选之后风尘仆仆地带了一批纸回来。

不料,当禅师看过纸以后却说:“这个不行!”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无奈,侍者只好再度上京去买另一种纸。

可是,禅师看了第二次买回来的纸,依旧很冷淡地说道:“这个也不行!”

结果,侍者只得硬着头皮再度上京。他们所在的地方与京都距离相当遥远,而当时又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每天数次往返的确是件苦差事。侍者不禁抱怨道:“仅是买个纸,就要弟子再三饱受旅途劳顿之苦,又不知道师父要的是什么样的纸……”

当侍者第三次将纸买回来以后,禅师依然还是冷冷地说:“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点儿也不体谅弟子的劳苦啊!”

但弟子随后一想,才猛然发觉自己的过失,于是赶紧向师父道歉。

“明白了吧,其实你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禅师如是说。

菩提心语:

不必过分地拘泥于他人的命令与看法,只要自己觉得合适,那就是最好的。反复地操练以求完美,有时是会适得其反的。

坚定自己的心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

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能天天晚上在宝殿打坐。

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监院慧远大师召集大家宣布说,昨天晚上宝殿的功德箱被盗。这个功德箱是寺里的主要收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盗的事情。即使过去夜里没有人守,也没有被盗过。所以,当时大家自然怀疑到广元老和尚,认为他在殿里打坐,即使没有偷,但别人偷,他也应该知道,也有责任。

这样一来,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认为这个人号称坐山洞13年,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就非常鄙视他,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是,他本人却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过了一个星期后,监院慧远大师又召集大家宣布说:“根本就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元住山洞13年,到底有没有功夫。现在证明他真有修行的功夫!”

菩提心语:

篇8:哲理性小故事

二十世纪初期, 维也纳有一位极负盛名的钢琴家———维特史坦, 他在二次世界大战中, 被炮弹炸断了右手;当时, 他原来用来弹奏钢琴的右手, 血流如注, 自己也被吓得哭喊大叫!

可是, 尽管维特史坦如何大吼哭叫, 都无法改变他右手被炸断的事实!怎么办没右手, 怎么弹钢琴钢琴家的生命就此打住吗不!不!绝不!维特史坦大声地向命运恶神发出怒吼:“我绝对不低头!即使只剩下左手, 我也要继续弹钢琴, 永远不停歇地弹下去!”后来, 维特史坦到处恳求作曲家, 特别为他剩下的左手谱写乐曲, 而他仍然可以弹奏出优美的乐章。

感悟:痛苦的人, 没有悲观的权利!人必须在苦难中, 勇敢向命运挑战, 努力寻找“绝处逢生”的契机。

篇9:寓言小故事折射HR管理大道理

小黑羊救命:没有无能的员工

农夫家里养了三只小白羊和一只小黑羊。三只小白羊常常为自己雪白的皮毛骄傲,而对小黑羊不屑一顾:“你看看你身上像什么,黑不溜秋的,像锅底。”“像穷人穿了几代的旧被褥,脏死了!”

就连农夫也瞧不起小黑羊,常给它吃最差的草料,还时不时抽它几鞭。小黑羊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经常伤心落泪。

初春的一天,小白羊与小黑羊一起外出吃草,走出很远。不料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它们只得躲在灌木丛中相互依偎。不一会,灌木丛周围全铺满了雪,因为雪太厚,小羊们只好等待农夫来救它们。

农夫上山寻找,起初因为四处雪白,根本看不清羊羔在哪里。突然,农夫看见远处有一个小黑点,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他那濒临死亡的四只羊羔。

农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说:“多亏这只小黑羊呀,不然,大家都要冻死在雪地里了!”

启示:俗语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组织内部,各种类型的员工都会有。作为HR管理者,不能一叶障目,厚此薄彼,而应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比如让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者从事市场开发工作;把墨守成规、坚持原则者安排在质量监督岗位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能的员工,只有无能的HR管理者。

野羊的选择:爱才就不要囚禁人才

天黑了,张姓牧羊人和李姓牧羊人在把羊群往家赶的时候,惊喜发现每家的羊群头数都多了十几只,原来一群野山羊跟着家羊跑回来了。

张姓牧羊人想:到嘴的肥肉不能丢呀。于是扎紧了篱笆,牢牢地把野山羊圈了起来。

李姓牧羊人则想:待这些野山羊好点,或许能引来更多的野山羊。于是给这群野山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草料。

第二天,张姓牧羊人怕野山羊跑了,只把家羊赶进了茫茫大草原。李姓牧羊人则把家羊和野山羊一起赶进了茫茫大草原。

到了夜晚,李姓牧羊人的家羊又带回了十几只野山羊,而张姓牧羊人的家羊连一只野山羊也没带回来。

张姓牧羊人非常愤怒,大骂家羊无能。一只老家羊怯怯地说:“这也不能全怪我们,那帮野山羊都知道一到我们家就被圈起来,失去了自由,谁还敢到我们家来呀!”

启示:很多企业在留住人才的时候,采取了与张姓牧羊人同样的方法——通过硬性措施囚禁人才。其结果是留住了人,也没能留住心,到头来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留住人才的关键是在事业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制度上的来去自由。

猴子的生存:因才定岗 循序渐进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多次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屋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来,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进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够不着,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依旧取得足够的食物。

启示: 如何实现HR的最佳组合,一直是HR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反倒促进内耗甚至残杀,如同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而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却不能及,最后人才也被埋没抹杀,就像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只有岗位难易适当,并循序渐进,犹如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才能真正体验出人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

小狗猎捕斑马:科学分工 团队制胜

在非洲大草原上,三只瘦弱的小狗正与一只高大的斑马进行一场生死搏斗。

乍一看来,三只弱小的小狗很难是大斑马的对手。但实际情况是,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尾巴,任凭斑马的尾巴如何甩动,也死死咬住不放;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耳朵,任凭斑马如何摇头,也决不松口;一只稍显强壮的小狗咬住斑马的一条腿,任凭斑马如何踢弹,一点也不敢懈怠。

不一会,在三只小狗的齐心攻击下,“庞然大物”斑马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地,成为三只小狗的盘中餐。

启示:只要措施得力,麻雀撞坏飞机。在组织内部,管理者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科学分工,根据实际动态对人员进行最佳配置。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才不会产生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相反,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还可能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会像斑马一样颓然倒下。

鸬鹚罢工:满足员工渐进职业需求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渔民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很快,新买的鸬鹚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

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于是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就惨了,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不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被主人杀掉炖了汤。

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一个个蜷缩在船头,任凭渔民如何驱赶,也不肯下海捕鱼。渔民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每天让你们吃着鲜嫩的小鱼,住着舒适的窝棚,时不时还让你们休息一天半天。你们不思回报,怎么这么没良心呀!”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个像这群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篇10:必读哲理寓言小故事

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叫智慧,老二叫工巧,老三叫端正,老四叫精进,老五叫福德。这五个儿子各有特长:老大富有智慧,老二心灵手巧,老三长得俊俏,老四办事认真,老五很有福气。五兄弟常聚集在一起,各自夸耀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长处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五兄弟又开始争论,越争越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决定:大家分头到别国游历,各自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话,谁的本领大就一清二楚了。

老大来到一个国家,听说这里有两大家族,本来关系很好,却为了一点小事而结仇,全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们解开冤结。老大于是想出一条妙计,准备解决这个无人可解的难题。

他买了许多礼物,送到其中一家,对那家主人说:“我家主人要我对您说:‘我们两家失和,是因为下面的人干的坏事,才使我们结下仇怨。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今后应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这家主人听了老大一番话,颇受感动。他说:“你家主人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想和你家主人和解,但拉不下脸,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间人。这次你来,我很高兴,请告诉你家主人,我一定按他的话去做。”老大告辞这家后,又买了一些东西,来到另外一家,说类似的话,这一家主人也高兴得答应和解。

于是,老大出面预定两家主人见面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两家主人各自带着家人聚集在一起,大家握手言欢。等大家追问和好的原因时,才知道这是老大想的办法。两家主人紧紧拉着老大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多年以来一直作对,全国这么多人,没有一个能调解。你一个外乡人凭着聪明智慧,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你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两家拿出了几千两黄金酬谢老大。老大便载着黄金,兴高采烈地回国了。

老二来到另一个国家。他用木头造了一个小孩,装上机关,按下开关,小孩就会像真人一样唱歌跳舞。老二带着这个木头人到处献艺,并宣称:“这是我的儿子,他会各种技艺。”不久,这个消息传到国王耳中,他下令老二带着儿子到王宫献艺。

国王和王后坐在楼台上观看。只见这个小孩舞蹈优美、歌声动听,让每个人都看得目不转睛、大声喝彩。忽然,国王发现这小孩对王后做鬼脸,不由得火从心头起,马上下令侍卫拿下小孩,要治他死罪。

老二连忙下跪说:“这孩子犯了什么罪,大王要惩罚他?”

国王说:“这小子竟敢当着我的面,对王后眨眼睛、作怪脸。这不是戏弄我的王妃吗?”

说这话的时候,又看到小孩也对着自己做鬼脸,就更生气了,坚持一定要杀了他。

老二说:“如果大王一定要惩治他,就让我亲自动手吧!”说完就朝小孩的肩头一扳,顷刻间,小孩变成了一堆木头。

国王吃了一惊,过了好半晌才明白原来这小孩是木头制成的假人。国王突然感到很羞愧,心想:“自己怎么会跟一个木头小孩计较?”他佩服老二的技艺高强,对老二说:“你的手艺可谓天下无双。我要赏赐给你亿两黄金,作为你的奖赏。”于是老二也带着黄金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老三来到一个国家,当地百姓听说来了个美男子,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观看,姑娘们纷纷解下身上的金银佩饰赠送给老三。老三每到一处,都有人请他吃饭,临走时又有人送给他许多宝物。没过多久,老三收到的礼物就堆积如山。他雇人抬着礼物,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老四来到一个国家,准备去朝拜国王,碰巧遇上山洪暴发。在江边,他看见一棵珍贵的栴檀树随着汹涌的江水上下翻滚。老四脱掉外衣,扑进江中,用尽全身力气,把栴檀树拖到岸上。当时,国王正急需一棵栴檀木,老四便把这棵树送进宫中,获得了一百万两黄金的赏赐。

老五等四个哥哥都走了之后,才慢悠悠来到一个国家。天气太热,他躺在一棵树下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太阳渐渐西移,其它地方的树荫随之而动,只有罩在老五身上的那片树荫丝毫不动。这个国家的国王刚过世,国王没有子嗣,也无近亲。朝中大臣正商议要找一位贤明有德的人当国王。他们四处派出使者,寻访有德之士。这一天,恰好有一位使者从老五休息的地方经过,他见到这一奇景,心想:“这件事有些奇怪,日动影动,自古皆然。为何这位小伙子休息的地方树荫一直不动?看来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肯定是上天派他来做我们国王的!”他连忙奔回王宫去禀告大臣们。

大臣们听说有这种事,便按国王的礼仪准备了车马仪仗,印绶冠服,出城迎接老五。老五便这样当上国王。他派出使者,接来四个哥哥,邀请他们共同治理国家。这五个兄弟各用所长,把这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篇11:儿童寓言哲理小故事

众树与荆棘

石榴树、苹果树、橄榄树相互为谁的果实最好而争吵不休。正当他们激烈争闹时,篱笆边的荆棘听到了,便说:“朋友们,我们不要再争吵。”

这是说,有些微不足道的人,在强者相互争斗中,也自不量力地极想表现一番。

篇12:佛教寓言哲理小故事

有两个鬼,找得了一只箱子,一根手杖,一双木屐;他们都想独得,争执了起来,相持不下。那时有一个人走来看到,就问他们两个鬼说∶『这三件东西究竟有甚麽用处,你们争得这麽起劲?』两鬼回答说∶『这只箱子,能够变出一切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晚上睡觉盖的棉被,以及一切资财。这根手杖,你只要拿在手里,一切仇敌就都向你归服,不敢抵抗。这双木履,穿上了,就能够飞行,无论要到甚地方,一眨眼的时候就到了。』这个人听说後,就对两鬼说∶『你们走开一点,我来给你们公平分配罢。』两鬼就听信他的话,走开了一点。这个人立刻抱了箱子,拿了手杖,穿了木屐,飞到空中去了。他在空中对两鬼说道『你们现在可以平安了,因为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争执了。』两鬼听了非常懊恼但都柰何他不得。

这故事比喻∶布施譬如宝箱,人天一切享用物资都从布施的善因出生∶禅定如宝杖,修定能降伏烦恼的怨贼;持戒如宝屐,戒律清净必升人天道中。两个鬼譬如诸魔外道,外道们在有漏法中强求果报,结果是空无所得。只有一心一意,修诸善行,以及布施、持戒、禅定,就能脱离苦恼,获证道果。

篇13:哲理性小故事

有兄弟二人, 年龄不过四、五岁, 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 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 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 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 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 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 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 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 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 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 阳光自然会进来, 何必去扫呢?”

把封闭的心门敞开, 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篇14:人生哲理的诗性寓言

关键词:人生哲理 诗性寓言 迟子建 《采浆果的人》

中圖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类文化符号的符号形式,“是导向对事物和人类生活得出客观见解的途径之一。它不是对实在的摹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以卡西尔的艺术哲学观来考察文学这一语言符号的艺术,不难发现,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从而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就是这样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

《采浆果的人》的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在一个叫做金井的小农庄,人们倚赖土地为生,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止得了秋收。但是这一年,随着一个以现金高价收购浆果的人的到来,那本来像根缜密结实的绳子般的一年一度的秋收,却被生生地截断了。人们抵挡不住一天几十块现金收入的诱惑,纷纷扔下手中的农具,搁置下秋收,奔向森林河谷,去采摘经了霜的、分外甘甜的、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的浆果。只有弱智的双胞胎兄妹大鲁和二鲁,恪守着父母临终时的遗训,一如既往地进行着秋收。一个星期后,一场大雪在人们熟睡之时不期而至,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在转眼之间全都被掩埋在大雪之下了。曾经禁不住收浆果的人的鼓动而相信秋菜长在地里晚收一天也飞不了的人们,此刻觉得上了收浆果的人的当。他们的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懊悔得恨不能戳瞎自己的眼睛。只有大鲁二鲁这对惟一收获了庄稼的兄妹,眺望着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的山峦,相视而笑了。其实,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火红的野刺莓,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穿成项链挂在脖颈上。

显然,迟子建在这篇小说中有意简化故事情节,并且着力凸显情节的突转以及“秋收/放弃秋收”与“殷实的收获/一无所获”、“幸福/痛苦”、“快乐/悲哀”等对立性情节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小说的情节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能指”系统,蕴涵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小说启示人们:物欲就像深秋季节缀满枝头的甜美浆果,令人垂涎,令人迷醉。像大多数金井人那样,面对物欲诱惑不顾一切追逐的人,必将受到生活的惩罚,默饮自酿的人生苦酒;而像大鲁二鲁那样,超然于外物的诱惑,只以超功利的情怀适度取之作为平常生活的美丽点缀,才会得到上天的眷顾,享有殷实的幸福人生。在小说中,迟子建对那些贪图眼前利益、舍本求末的人提出了警告,对人

性中的贪念奢欲、自以为是、怨天尤人等弱点进行了温和的批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本真人性的追问和思考。

小说中被以现金高价收购的“浆果”作为一个象征符号,暗喻着人生中突如其来的巨大物质诱惑。以此为焦点,不同人物所做出的不同聚焦行为,显示了面对物欲诱惑人类的精神操守或溃败或坚持的种种可能,从而将采摘浆果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事件上升到“人应该如何生存”这一人生哲理的高度,并通过不同人物符号的创造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对这一人生哲学命题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品味和深思。

1 王一五父子:错位与回归的苦乐人生

在迟子建的笔下,王一五是个手形秀气,十指修长柔韧得连女人的手都自愧弗如的男人。他身为农民却不爱种地,下田时脸上总是挂着霜;平时爱飞针走线做些看起来只有精灵鬼怪才能穿的巴掌大的小衣裳,却把缝补破衣裳和袜子视为羞辱,为此常遭到老婆牛桂丽的叱骂。他的儿子豆芽瘦小枯黄,作为劳动力不及别的男孩一半,却喜欢用铅笔画花鸟虫鱼、房屋河流,画完了拈着画儿四处走。这对不爱农事或力所不逮的父子俩却都喜欢采摘浆果。他们进了林中如鱼得水,采的浆果最多,拿到的钱也最多,从而得到牛桂丽的犒劳。王一五父子的故事显然是有寓意的。他们那艺术家的天性、禀赋与其农民的身份及其生活环境相龃龉,使其理想与现实错位了的人生充满了无法被人理解的苦闷和饱受讥笑、嘲讽的悲哀。而一旦生活赐予其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的机会,他们就会有令人惊奇和赞叹的作为,就会获得自身价值得到证明的巨大快乐。可以说,王一五和豆芽父子的快乐并非来自于采摘浆果带来的现金收益,而在于采摘浆果这一过程本身,因为这种采集活动比秋收劳动更能契合他们的天性,使他们自由自在如“一双花蝴蝶”,从而使他们得以回归自己的人生本位。迟子建以这样两个人物符号的创造表明:人在世上生存,惟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2 曹大平夫妇:被欲望所累的悲凉人生

在采浆果的人中,曹大平夫妇的命运最为凄凉。在独享了一片隐藏在河谷转弯处的浆果后,他们为了把还有富余的竹篮装满,竟然不顾水深流急,冒险渡河。结果不仅二人一上午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了,而且曹大平因受惊和着凉一病不起,他的女人不得不整天守着他,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夫妻二人除了憎恨青鱼河、憎恨河对岸的果实、憎恨手中握着大把大把钞票的收浆果的人,剩下的只有凄苦和无奈。显然,在曹大平夫妇身上体现了迟子建对人性中自私狭隘、贪婪无度、怨天尤人、缺乏反思性与自省性等弱点的批判。曹大平夫妇悲剧性的人生际遇,在惹人同情令人垂怜之余,更加发人深省: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应警惕的是,欲望过多的人就会变得贪婪,而贪欲正是导致种种人生悲剧的祸根。生活中总有一些如曹大平夫妻一样自以为精明的人,他们的一生都被各种欲望吸引着,马不停蹄、不顾一切地追逐着这些欲望的“浆果”,结果反被欲望所累,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被欲望所吞噬、埋葬。作为寓言化叙述的承载物,曹大平夫妇身上的道德训诫意味和劝喻性特征颇为明显。

3 苍苍婆:以诗意和迷醉化解苦难的智慧人生

苍苍婆是迟子建在《采浆果的人》中着墨最多、描写得最为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苍苍婆的男人在她三十岁时就瘫倒在炕上了,生活的艰辛使她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因而被人们唤作苍苍婆。但是,在如暴风雨般骤然而降的人生苦难面前,苍苍婆没有像通常人们所做的那样自哀自怜、在痛苦中消沉,而是勇敢、坚强、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沧桑,并且学会了以诗意的情怀和身心的迷醉化解人生的苦难。“雨雾天气中别人都死气沉沉的,她却兴味盎然地在雾中雨中穿行,有时还放声歌唱着。她从不用雨衣,任雨水把她打湿,好像她是一条鱼,与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她用孩子般天真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发现星星“一个个跟刚出壳的鸡雏似的,毛茸茸的、黄莹莹的,新鲜而可爱极了”。她以诗人般的浪漫情怀感受着生活中的美:不小心跌倒在地后,本来能立刻爬起来的,可她发现“镶嵌着星星的夜空就像一床蓝地黄花的缎子被盖在她身上,令她无比陶醉,她就索性多躺了一会儿”。然而,天真的童心和浪漫的情怀毕竟只能在某一瞬间淡化(或只是掩盖了)人生的悲凉之感,而无法真正消解掉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苍凉。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及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不禁推物及人,顾影自怜。于是,平日里爱以酒买醉的苍苍婆,又犯了年轻时的毛病,沉浸在都柿果带来的迷醉中不能自拔。有人说,苍苍婆代表的是一种自我放纵、及时行乐的人生方式。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因为,他们忽略了苍苍婆耽于迷醉的前提是对自身生命残缺的自怜,而她追求迷醉的目的也仅仅是“抑制一下满腔的悲凉”。实际上,苍苍婆善于以诗意的情怀和身心的迷醉化解苦难的人生方式,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韧性。小说中有一个颇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描写:苍苍婆与其他采浆果的人迥然不同的对金钱的淡漠态度及其拒绝接受收浆果人金钱施舍的“清高”被豆芽看在眼里,这个声称人都是丑的、绝不能让人入画的孩子,终于画了一个人——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而所有人都认出那是旧时光中的苍苍婆。显然,这幅 “女人青春的遗像”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寄寓着作家对苍苍婆所代表的浸润着苦涩和无奈却充满温情、活力与生命智慧的诗意化生存方式的肯定、赞赏之情。

4 大鲁二鲁:坚守法则的笃定人生

小说中的大鲁二鲁是一对父母近亲结婚产下的“言语木讷,思维迟钝,严重智障”的双胞胎兄妹,他们质朴憨痴,没有精于算计的灵活头脑,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没有五花八门的人生欲望。当人们都为了挣大钱而搁置下秋收去采摘浆果的时候,唯有他们不为物欲所动,严格恪守父母临终时的遗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秋收。然而,正是这对在别人眼里愚钝、不开窍的“傻瓜”,却因其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的严格遵循和对顺天道、应天时、尽人事的生活法则的笃定坚守,成了这个冬天金井惟一殷实的人家。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灵活的人,却落了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迟子建在小说中通过对比性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智与愚、得与失的相互悖逆与相互转化,同时启示人们:清心寡欲、顺天应时、摒弃机心、勤勉劳作的人,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拥有令人羡慕同时也足以令自己欣慰的幸福人生。而贪婪无度、利令智昏、违天逆时、投机取巧的人,则必将受到生活法则的惩罚,和泪吞咽自己种下的人生苦果。

结构主义者穆卡洛夫斯基认为:

“一部艺术品是一个审美结构,也是一个符号,……艺术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表示一个特定意义,而且要把感知者的注意力吸引在作品意义产生的整个过程”。

小说《采浆果的人》作为一个有机的艺术符号系统,不仅仅通过故事情节和各种人物符号寄寓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意味,而且还能以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叙述话语把读者的审美注意力引向作品中人生哲理意蕴的产生过程。

小说中的诗意、温情叙述俯拾即是。如开篇对大鲁二鲁以金井色彩变幻的山峦为日历的叙述。又如对与人一样各具秉性的浆果的介绍。尤其是对苍苍婆年轻时偷吃都柿醉卧山林的故事的叙述:

“后半夜时,果然在一片茂盛的都柿丛中发现了她。月光照映着她,给她酣睡的脸涂上一层宁静安详的白光。她背囊里只有一小捧湿漉漉颤巍巍的黑木耳,嘴唇已然被都柿染得一派青紫。她的衣裳还被扯开了一道口子,没有穿背心的她露出一只乳房,那乳房在月光下就像开在她胸脯上的一朵白色芍药花”。

而在叙述年迈的苍苍婆为了抑制因顾影自怜产生的满腔悲凉再次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的故事时,则有这样一段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话语:

“秋天的阳光雪亮而干爽,像是一把刚晾晒好的麻线,无处不在地缠绕着她,让她有纳鞋底的欲望。苍苍婆在林中穿行的时候,一些干枯的树叶就被摇晃下来了,它们有的落到她的头上,有的则滑过她的肩头,回歸大地。苍苍婆披散着的干涩而苍白的头发上,就有了火红的鹅掌形的榛树叶、心形的金黄色的杨树叶,当然更多的,是那些像针一样细而短小的松树的针叶。它们簇拥在苍苍婆的头上,像是一群色彩明丽的鸟落在了雪野上。”

这段情思细腻、色彩斑斓的诗意化叙述,显然冲淡了前面苍苍婆因意识到自身生命的残缺而涌起的悲凉情绪,将读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情感引向了她那以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沉醉化解人生苦难的诗意化的生存方式。

通览整篇小说,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叙述话语,使一个观念性很强的有关人生哲理的寓言化文本,不仅没有抽象说教之嫌,而且颇具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味。

参考文献:

[1] [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 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一篇:一病区2013年护理工作计划下一篇:三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