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实习报告

2024-04-11

流坑实习报告(通用4篇)

篇1:流坑实习报告

流坑实习报告

在上周末我们专业全体同学一起去了流坑古村参观,在去流坑之前,看到这么一段文字:

三十年前,象流坑这样的有文化积淀的、古朴的、纯粹的自然村落在中国可能会找到很多。

十年前,能见到流坑这样一个村庄,已经是重大发现。

今天尽管中国的绝大多数村庄都已经变得(或者说发展得)跟流坑这样的村庄不一样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非常城镇化,甚至城市化、现代化了,没有了农耕,没有了田地,村民的吃、喝、拉、撒、睡已经完全和城市居民一样。从中我学习到很多知识和了解了很多在课堂上所不能学的,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全村有914户,4290人,是一座风貌古朴、遗存厚重、个性鲜明的大村落。

1997年8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时,对流坑古村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完全可以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来也可以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挥笔为流坑题字:“千古第一村”。不久,该村被特批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流坑村有着古老骄人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明。五代南唐元年间(937-943)建村,宋代以董氏科第而勃兴,明代又以经营竹木商贸而再次繁荣,是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历史上,全村出文、武两状元,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御史,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可谓科举昌盛、官宦如云。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曰:“其处 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五桂坊 “指的是为纪念宋仁宗景佑元年董氏一家五人同科进士而建的牌坊,实在是难得的殊荣。村中现存的状元楼、翰林楼、”理学名家“宅、文馆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和书院学馆,数目众多的匾额楹联和家藏文物,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彩多姿的乡土文化,不仅再现了古代流坑的辉煌景象,而且通过历史遗存的有机交融,展现了一个僻在乡间的村庄千年变迁的详细过程,使流坑古村成为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该村一直是一个董氏单姓聚居的血缘村落,他们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展示了历史的人文景观。现在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 ”圆明园“。

流坑村的建筑也可以说是别具一番特色,下面有我来讲解一下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村子就形成了七横一竖八撇的街巷;族人按房族、宗支分巷居住。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整体布局。

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国内自然村中实为罕见。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称精品。大宾第等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联,左右相通,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壁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浓厚的江西地方特色,代表了赣式民居实用、典雅、朴素、大方的典型风格,是江西本域保存最完整的赣式古代民居的代表。流坑村民居建筑古香古色,土里土气,给人以美的享受。流坑村先人从选址到建设,以及对环境的治理,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互交融。民居建筑讲究对称的形式美,各种建筑设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美。建筑装饰、书画匾联、家藏文物、傩舞面具包含的工艺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和谐关系营造的时代美,古樟树、古建筑、古巷道、新行活交织的色彩美,文化遗址、建筑废墟衬托的”苍凉“之美......。

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都能够看到。流坑古村不仅本身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而且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筑群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其规模气魄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村中大量明清建筑,在江南潮湿的环境下,虽经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为难得的是,遍布全村的匾联,丰富的家谱记载,给村中的古建筑留下了确定建设时间的有力佐证,使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有准确的建设年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中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纪年的明代及清早期的民居建筑,自明万历至清乾隆几无缺环,这对于研究民居建筑由明代向清代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流坑村的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和风格。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一层半高的楼房,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明代多前堂后厅,清代多前厅后堂,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堂,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质装修的”宝壁“、屏门、隔扇将厅堂内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左边神龛内摆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烛插座、长明灯、铁铃,下有短梯,供农历初一、十五家家户户上灯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居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以一字门、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砖雕壁画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带庭院,庭院前有砖木结构的门楼。室内装饰主要是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此外,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也随处可见。明代民居”怀德堂“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 ”麒麟望日“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

流坑古村民居建筑的风格,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但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看,经过了一个先民后官、先乡后城的凝炼过程,其功能与总体布局,既不同于以官阶等级为象征的宫廷官府建筑,也不同于商贾富豪炫耀自己的宏大群体建筑;既不同于我省赣东北一带以婺源民居为代表的徽派民居,也不同于遍布赣南广大地区以土围子和吊脚楼建筑为特色的客家民居,而是植根于我省历史上经济、文化昌盛的赣中抚州、吉州土地上,土生土长,自成一格,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建筑,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和风格。

总之在这次实习之中我了解很多建筑方面知识和相关古代建筑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为以后的工作而做出努力!

篇2:流坑实习报告

20xx年7月7日,受邀与抚州作协同仁及抚州摄协共三百余人一同前往乐安县流坑古村采风,心情有久违的激动。早上八时,我们一行五人驾乘一辆小车,从南城出发前往,几经辗转,终于上午十时许到达目的地,与大家会合。

是日,天气炎热,幸好组织者考虑周到,每人配发了矿泉水和太阳帽。走进流坑村,但见纵横交错的小巷两旁,明清古建筑翘宇昂墙,栉比鳞次,或大或小,或二进、三进式,或院中有院、屋中有屋、门内有门,风格各异,结构不一。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首先齐齐的来到据说是流坑古村的“圆明园”——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大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初,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所建,占地面积七千平米,为前带场院的三大进重檐建筑,后被北洋军阀孙传芳残部邢玉堂兵匪所焚毁,主建筑仅遗五根残柱立视苍穹。也许是人员太多,也许是时间太仓促,大家在大宗祠的敕书楼里挤挤挨挨,什么花鸟图案,什么镂窗透棂,什么题匾对联,都来不及细听,来不及细看,手忙脚乱的一通拍照、拍视频,相机、手机、摄影机齐上,或高举、或蹲仰,或微距、或长焦,反反复复,一拨又一拨,喧闹烦杂。

我受不了这种吵闹拥挤,便拉上两个同伴,另辟蹊径,沿着卵石巷道,于小巷中安静找寻,触摸时光的点点印记,探求古屋的灵魂诉说。小巷里人员稀少,我们自在地行走着,左看看、右瞧瞧,时而驻足细观,时而低声交语,时而“咔嚓”留影,一栋栋明清古建筑与我们目目相视,心心交流,好一番感慨。我们先后在隆家巷遇见了“皇恩”屋、“晖吉”屋以及绍南公祠,又缓缓走过“一线天”,一路上只偶尔碰到过一两个妇孺儿童坐自家门前乘凉歇息,多数古屋都“铁将军”把门,我们无从窥看,只能从房屋的外门庭装饰和题字中约略地猜读出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也许是看到我们东瞧西望,正走着,突听一五十岁左右的.精瘦男子叫我们道:“我这屋很有故事哦,往里面请。”乍听这话,内心小人般的惊过一丝惶恐:这叫我们进去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再看他一脸的诚意,我们还是放心的走了过去。

还未进门,这名叫董国华的男子就介绍到,他家房屋的屋基比周边的房子都高,其他房子很多都是平巷道而建,他们家房屋门口砌有三级台阶,是建房时祖人花一个铜钱一担沙雇人填高的,有寓“连升三级”之意。我们进门一看,这是一栋二进三开间的清代建筑,一堂一厅,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厢房,大厅正中高挂着一块红漆作底、写有“继德堂”三个描金大字的木匾,格外耀眼。就在大门口,董国华跟我们介绍说,他家房屋大门不是那种传统的八字型大门,而是在大门前留有一个长方形的门廊,用一道屏风式的木门围着,进屋须先经过屏风式门,再进大门。而且,这道屏风式门由八扇木门组成,每扇门大约两米来高,上半部分木板全部镂空,类似于窗棂,下半部分有两层木板,其中靠屋内的那层木板可顺着门上的凹槽推拉至上半部分,由中间一个活动木楔嵌住,防止有人透过镂空窥视。

进大门后即是一个并不是很宽敞的前厅,紧接着是较为狭小的天井。走到这,董国华忙不迭地向我们介绍天井左右厢房上面两个精致的“和尚手持铜钱”的撑拱雕刻,说是“和和进宝”之意。随即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厢房木门和房屋窗棂上的各式浮雕和镂雕。我们看到,厢房每扇木门中间都有一小块长方形横木浮雕(更像是半镂雕),块块雕刻有各种人物故事形象。董国华说,这里有“三英战吕布”、“征苗”、“天门阵”、“夺印”等故事,并将我们领到了“三英战吕布”木雕前,但见木板雕刻上,张飞纵马挺矛、关羽捋须挥刀、刘备骤马掣剑形象惟妙惟肖,三人将吕布围在中间,好一场激烈厮杀,令人称奇。再看“夺印”木雕:当中一张案桌,一个主考官右手平放桌前、左手竖臂撑在桌沿、探身右望地坐着,桌上端放着一颗帅印,两旁各有二、三人许,跨步挥拳,目视帅印,似有志在必得之意。见我们对这些个故事似信非信,董国华将我们引进厢房内,转到门后,用光一照,原来每个木板雕刻背面皆用毛笔书写了故事的名称,叫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倒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真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至于窗棂上镂雕的花纹图案,各式花鸟鱼虫皆栩栩如生,自不必赘言。

篇3:流坑实习报告

1 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报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 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专业实习模式, 其相应的实习报告就有认识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和毕业实习报告三种。学生实习结束后基本都能给实习指导教师提交实习报告, 但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1 实习报告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

实习报告是一种应用文[1], 是实习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 具有基本的格式, 实习报告一般包含前言、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内容、实习总结等内容, 须按要求书写, 但是不少实习报告内容残缺。此外, 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均在冶金企业进行, 其行业是典型的过程工业, 是基于设备组合的工艺流程的生产。在实习报告中一定要有体现生产的工艺流程图、物料表、主体设备图、设备表等基本图表, 但不少实习报告图表不表示、不标明、不规范。

1.2 实习报告没有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有机结合

冶金技术专业实习是学生接受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后到冶金生产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 学生的实习报告就是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后最终用书面形式将实习过程录写下来, 提交给实习指导教师审阅和学校存档。但不少实习报告没有将课堂理论与实践实习有机联系, 没有体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相交知识点, 反映在报告中仍然理论是理论, 实习是实习。

1.3 实习报告完全照抄企业生产操作规程

由于现代冶金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 企业管理日趋数字化, 生产操作、工艺与技术规程等均已电子版本化, 不少学生写实习报告时不认真提炼, 直接拷贝复制进入报告, 最后提交的报告只是一份企业生产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的复印件。

1.4 实习报告照搬照抄同学

个别学生实习不认真或不重视, 写不出或不愿认真撰写实习报告, 为完成任务只好照搬照抄同学报告。

上述现状和问题, 使得冶金技术专业实习报告面临不少尴尬。对此需要认真研究, 有针对性地加强实习报告质量管理, 促进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技能的提升。

2 加强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报告撰写培训指导工作、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习报告要有完整的原始资料, 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问题, 要中心突出, 论据充分, 数据可靠。一般地实习报告包含前言、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内容、实习总结等内容, 实习报告要包含这些基本内容, 并且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编辑整理成实习报告封面、前言、目录和实习内容报告。

封面一般要写明“某某单位认识 (生产或毕业) 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及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封面编排如图1所示。

前言主要介绍实习学生在什么时间对什么单位进行了什么形式的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之一) , 实习的目的, 实习安排和实习工作岗位等, 并就实习中实地了解、考察或实践的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生产过程、设备、工艺操作及管理等情况进行简单概括。

目录中要按照实习过程接触的内容编排, 并将企业简介、实习内容、实习总结等实习内容按页面先后排版。

企业简介主要介绍实习所在冶金企业的成立时间、性质、隶属关系、人员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及其机构设置等情况, 并简单说明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在行业内所具有的水平。

实习内容的撰写是实习报告的核心部分, 学生可按照实习指导书中“实习内容”的基本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尽力完成各种实习程序, 努力提高实习效果和提升技能, 并认真记录各种现场资料, 随后整理并撰写。如在生产实习中对冶金生产从原辅材料的品种、成分、价格、特性、产地, 生产过程机器设备的型号及特点、操作、质量检查, 产品的运输, 工人的工种、工作范围、工资、生产任务, 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环节、细节和整个生产过程都有了深入的理解, 然后整理资料并撰写生产实习报告, 其实习报告的实习内容有: (1) 企业安全教育方面, 包括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对此的理解。 (2) 实习岗位状况、岗位内容等方面。包括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 参与的工作活动, 在实习中的作用, 具体任务等, 并结合实习落实岗位工艺情况 (冶金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设备, 生产工艺操作要点与安全注意事项, 岗位物料走向、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以及成本核算) , 要求内容具体而且详细。 (3) 写出实习岗位的主要工艺流程并画出详细设备连接图以及车间配置图。

实习总结部分要详细总结实习情况, 要求结合实习实际情况, 重点谈谈课堂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在企业中实习的收获、认识、对实习的看法、建议及提高冶金技术专业实习质量的个人见解, 并指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今后需改进的方面以及实习单位专业方面需要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由于冶金技术专业的实习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 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其实习内容和实习报告内容也就不同了。认识实习侧重了解观察冶金生产, 属于参观性质实习, 其实习报告内容主要是描述所见生产基本情况, 简单说明该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主体设备情况等以及初进冶金企业的认识及学习冶金技术专业的体会等。毕业实习的内容根据具体毕业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其实习报告内容也要相应调整。

此外, 撰写实习报告要求字迹清晰, 文字通顺, 逻辑清楚, 语言流畅, 无错字, 不准请他人代写, 不得下载或抄袭。

3 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己撰写实习报告的积极性

目前, 很多学生生活安逸, 习惯都市生活, 崇尚现代舒适自动化生产工作环境。冶金企业生产现场具有高温、高压、化学用品多以及噪声等特点, 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后, 由于不能理解企业环境, 不熟悉生产现场和管理制度, 导致学生产生了对专业的失望感[2]。在实习初期, 学生对从未见过的大型设备及现代生产工艺有浓厚的兴趣及新鲜感, 特别是涉及到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生产时, 具有好奇心更强。但兴趣过后, 就开始出现应付差事、疲踏、不想学甚至缺岗等现象了。这些说明学生中存在实习积极主动性较差的表现, 实习报告的质量也就留下来隐患。

对此, 要做好学生实习下厂前的准备、动员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 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冶金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之间的差异,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强调实践性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不同之处, 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实习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在实习前就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使之在实习中能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习, 认真收集实习资料, 为撰写实习报告做好准备。一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 实习带队教师要为学生编写一些切合实际的细小思考题, 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分析现场, 并逐步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产生成就感,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提高实践学习兴趣, 减少学生实习乏味的不良倾向;另一方面, 要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将实习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并注意学生的搭配, 选择认真负责、在同学中有威信的学生担任组长, 并对组长进行指导和提出要求, 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此外, 指导教师也要积极与企业班组沟通, 引导学生参加企业班组会议和班组活动, 提高学生实习兴趣, 便于学生收集更多的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为扩大实习报告的信息量作准备。

总之, 实习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相结合, 实践教学与科技开发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提升学生现场工作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实习报告则是学生实习技能培训过程的文字体现, 是学生实习情形的重要表现方式, 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用心写出高质量的实习报告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形成, 有利于学生到工作岗位上担当起生产和管理的重任。

摘要:冶金技术专业教育是为冶金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 其专业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实习报告是学生对实习过程进行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其实习技能的重要体现之一。良好的实习报告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实习的基本情况, 对学生实习技能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实习报告,冶金技术,实习技能

参考文献

[1]高瑞卿.应用写作 (重印版) [M].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5.

篇4:千古第一村:流坑

登上流坑村东的东华山,流坑全貌尽收眼底。乌江自南向北环绕流坑又折回西去。俯瞰山拥水抱的流坑村,井然有序,东西方向设七条横巷,南北方向辟一条直巷,形成了“七横一竖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的格局,每条横巷入口处都建有碉堡式的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延伸至乌江边则建有码头,又形成“一门一巷一码头”的格局。各门楼之间原先建有寨墙相连,现已毁无存。这种便于生活又宜于防守的封闭式布局,使流坑村如同一座完整的城池。据考,这种棋盘似的村落布局,是由董氏第22代孙,明万历年间官至南京邢部郎中的董燧整体设计规划的。据说这种设有城墙的封闭式布局,是沿袭了唐代至宋初的里坊式城市造制。

流坑村“七横一竖八条街巷”的巷道全部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成,斑驳凹凸,行走其间,足以享受现代文明的“足部按摩”。由天然鹅卵石砌就的排水沟与巷道平行,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条条排水渠道汇流入村西一条人工挖掘的长湖,名为“龙湖”,然后通过与乌江相通的龙湖流入乌江。几百年前这种道路与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

全村民居沿街巷而建,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我国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古民居村镇:陕西韩城的裳家村有125处明清宅院;安徽黟县的西递村有明清古居1 24栋;江苏苏州的同里镇有明清古建筑30栋;而流坑村现存的明清建筑多达260处,称得上全国之冠。流坑的明清古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有望楼、宗祠、民居、店铺、寺观、庙宇、牌坊、书院、戏台、墓葬、桥梁、湖池、水井、亭塔等等,在一个村落集中了这么齐全的建筑种类,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尤为珍贵的是:这些从明代纵贯近代民国的古建筑,大多的门楼、墙壁、题匾中有明确纪年,不仅再现了古代流坑的辉煌景象,而且通过有形与无形,历史与遗存的有机交融,展现了一个僻在乡间的村庄千年变迁的详实过程,使流坑的古村成为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

流坑有许多极有价值的古建筑:一进村就可见到5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石柱傲视苍穹,这里原来是全村最大的祠堂——董氏大宗祠的遗址。董氏大祠堂原为奉礼流坑的开基祖董合,始建于明嘉清十五年(1536年),重建于明万历十四年,是一组占地7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被称为流坑建筑之“最”,流坑的“圆明园”,可惜于1927年被军阀孙传芳部下焚毁。从遗留下来的五根花岗岩柱,人们仍可遥想当年之恢宏。

矗立在村西北角的“状元楼”,是为本村恩科状元董德元所建,始建于南宋,清咸丰十年重建,是全村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楼台正中门楣上的匾额已是斑驳无色。董德元同科进士,后为著名大理学家的朱熹所书“状元楼”三字仍清晰入目。如今的“状元楼”下,涌现了不少展示流坑“名牌”工艺品的行家里手。

村中有一条宽仅尺余的“明清巷”。从南往北看,巷西为明代民居,巷东则为清代建筑,人称“一巷跨两朝”。

流坑古建筑中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是以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居而形成的建筑群组。最有代表性的“大宾第建筑群组”,多达7幢民居,既独立成章,又珠联璧合,前后相连,左右相通,曲折纵横,初入如陷布阵之中,故有“村中村”之称。

村中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戏楼,其独特之处是辟有专供未出阁女子看戏的隐蔽包厢,恐为别处所未见。闻锣鼓声起,我好奇地驻足良久,戏楼正在表演傩舞。流坑的傩舞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像《钟馗扫台》、《天官赐福》、《书生进考》、《跳财神》、《排将》、《安庙装香》等曲目,应有尽有,一般是上午、下午各一场。

流坑的古民居,较之一般的古民居显得更加高大阔朗,进门后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赖于此,下为石砌的泄池,如遇雨天,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挂珠帘入池中排走而不会四溢,故称之为“四水归堂”。厅堂建筑为“品”字形,多以雕花门窗隔断的两侧厢房在前,主厅在后,是其明显特征。建筑装饰质朴简洁,风格明快,工艺精湛,组群完整,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上一篇:对六年级教师教学工作具体要求下一篇:衣香人影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