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2024-05-24

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通用8篇)

篇1: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摘 要:当今社会尚未完全落实“绿色包装”设计,但在人们心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生态”、“绿色理念”,人们不仅追求生活品质,也开始对环境的影响予以关心。随着包装材料应用范围的扩大,也产生出了诸多废弃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加之人们已具有一定的绿色环保理念,可以想象,绿色、环保必然是今后包装设计的总趋势。

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自然的返璞归真,追求简约的生活,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也不断提高了对绿色包装的需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绿色包装涉及知识的范围较广,包括容器、包装材料、包装涉及、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对当前设计界来说,当务之急就是站在材料与设计的角度,在探索绿色包装设计领域运用到环保材料。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现状

对于包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我们予以肯定,但同时我们也应对其衍生出了负面环境问题引起重视,包装废弃物正严重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关资料显示,包装废弃物占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70%以上。[1]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加强的环保意识,使得“绿色理念”备受包装设计行业的推崇,污染问题虽有所改善,但总体形式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1 商品过度包装

目前,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使其虚荣心得到满足,往往过于注重商品外包装,商品外表奢华,不仅毫无意义,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商品在被拆开后,包装就被丢弃,过度浪费了资源,且顾客也极易对雷同的包装产生审美疲劳。为此,人们必须重视过度包装,包装设计者也应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单是每年中秋节所用的月饼包装,其用纸量就大约消耗了168万棵树木,快速流失的森林让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变得不堪一击。因此,消费者应从奢华包装为荣的观念中突破出来,提倡实用、简洁,环保,如此才能使当前的困局从根源上得到缓解。

1.2 难以消失的“白色污染” 现今,之所以廉价的塑料制品受到大多数商家的青睐,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其低廉的成本。但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塑料一旦被丢弃,往往无法自然降解,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塑料制品被动物园的动物误食,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痛苦死去,而海岸线上海鸟的死亡也与此有关,试想若塑料混入人类的饮用水中,将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塑料包装需要花费极高的处理成本,且分类困难,大量制造塑料制品也会让石油资源过度消耗。因此,为了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节约资源,在包装设计上应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材料最好为易降解、好回收,可再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环保材料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探索

环保材料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需在设计中融入环保思想与低碳生活理念。要将环保思想体现在包装设计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涵义上。

2.1 将材料绿色化理念融入包装设计中

选用单一化、减量化、无毒害化、易降解、高性能材料均包括在材料绿色化范畴内,其不仅具有经济节能的优势,还可使废弃物减少,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设计者要秉承材料绿色化理念,并将其体现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并在选料和用料上追求绿色。具体为:第一,材料尽量以耗能低、污染少的为主,对于可重复利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纸材料等予以优先选用,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选用货源充足的包装材料。且加工性能、成型性能以及印刷着色性能均要好,让绿色包装材料在“清洁生产”下完成。第三,坚决不选用有毒、有害、有辐射性的材料,包装设计所用的涂料与黏合剂也最好是以水为基础液的产品,尽可能不破坏空气与周围环境。第四,将对包装材料的文字型说明赋在产品外包装上,并加以处理建议,以便于绿色处理包装材料。

2.2 追求简洁明了的包装造型设计

过度包装不仅起不到良好的表现效果,也会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审美疲劳。且过度包装也与环保原则相悖,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与低碳生活理念也是不符的。当前,现代设计多样化趋势愈加明显,包装造型更是种类繁多,但成为传世经典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过简洁效果呈现出唯美的意境。为此,设计者应追求简洁明了的包装造型,杜绝过度包装。在具体操作中,应以薄、轻、短、小代替过去厚、重、长、大的包装规格,站在节约资源、关爱环境的角度上进行选材,通过利用再生材料,摒弃不必要的形式,尽量少使用材料。

2.3 颜色选择上突出绿色环保、和谐统一的意图

色调通常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刺激,因而包装设计者在选择颜色上,应构建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图。设计者在进行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将材料的原有色调保留下来,将重点放在颜色搭配与点缀上;其次是将材料本色突显出来,进一步传递绿色环保、和谐统一的思想意图。设计者可按照商品的不同性质,利用色彩塑造不同的主题思想,让作品具有生命,充满感染力,使产品包装不仅是容器,也代表绿色理念与低碳生活。

2.4 将自然气息和人文思想渗透到设计内涵上

环保材料有着原始厚重的肌理,而来自民间与原始的图形也给人以厚重、粗犷的感觉。古人对大自然的精确提炼均通过传统工艺中的造型与色彩等体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返璞归真。因此,设计者在包装设计时,应渗透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设计者要将自己思想融入包装设计中,通过思想将绿色传递,为环保助力。结语

虽然现在,尚未完全落实“绿色包装”设计,但在人们心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生态”、“绿色理念”,人们不仅追求生活品质,也开始对环境的影响予以关心。将环保材料运用于包装设计中,既与“绿色环保”的理念相符,也促进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获得顾客认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材料将会在包装设计中得到普遍应用,对设计者而言,应对新型环保材料展开积极探索,致力于保护环境、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彤.论绿色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04):99-100.

篇2: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任课老师:余厚咏

论文名称:绿色环保材料及应用

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环境与艺术设计学设计1班 姓名:黄琦滢 学号:2014334450006 提交时间:2015年11月26日

绿色环保材料及应用

论文前言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物质追求发生了改变,如今的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健康和环保。绿色环保材料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材料。长期以来,绿色环保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使用功能和销售价格较受重视,而对其生产、施工和使用人员的安全以及对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却易受忽视。我国过去曾生产和应用了不少技术性能虽可满足某些基本要求,但在生产、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却易释放出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筑材料,影响环境保护和居民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环保重视起来。因此,采用绿色环保是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要保持绿色环保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只有从产品设计、原材料替代、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入手,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开发和引进绿色环保材料技术,研究和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才是的正确途径。摘要:本文主要从介绍绿色环保材料,分析植物基绿色环保材料和动物基绿色环保材料的发展现状,并且提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使用这些绿色环保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我提出关于对绿色环保材料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植物基绿色环保材料 动物基绿色环保材料 分析 应用 展望

1.绿色环保材料的简介:

l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括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也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绿色建材就是绿色材料中的一大类。

(1)绿色环保型材料目前主要分为三种: 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及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

(3)目前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等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在目前是无毒无害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新认定可能的。

绿色环保材料也可分为两种类型:(1)绿色能源材料;(2)天然可再生材料。这些材料除了自身具有环保功能并且不对外传播有害物质外,一般还具有可再生的特性(即可以被循环使用)

2.绿色环保材料

(1)植物基绿色环保材料

① 纤维素基材料及应用

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麻、麦秆、稻草、甘蔗渣等,都是纤维素的丰富来源。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分子量较大,分子中含有OH基。纤维素常形成细管状的微纤维,由此构成空心管状的植物纤维,直径约0.02~0.07毫米,具有多孔结构。由于存在OH基和多孔性,其吸湿性很大,浸渍性很好。

合成纤维:用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加于有机溶剂中(有时还加助溶剂)制成纺丝液后再用干法或湿法纺丝工艺制成。重要的有聚酯纤维和聚芳酰胺纤维。纤维素材料1.溶解性

常温下,纤维素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丙 酮、苯等。它也不溶于稀碱溶液中。因此,在常温下,它是比较稳定的,这是因 为纤维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2.纤维素水解

在一定条件下,纤维素与水发生反应。反应时氧桥断裂,同时水分子加入,纤维素由长链分子变成短链分子,直至氧桥全部断裂,变成葡萄糖。3.纤维素氧化

纤维素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系列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这样的反应过程,成为纤维素氧化。用分离纯化的纤维素做原料,可以制造人造丝,用于石油钻井、食品、陶瓷釉料、日化、合成洗涤、石墨制品、铅笔制造、电池、涂料、建筑建材、装饰、蚊香、烟草、造纸、橡胶、农业、胶粘剂、塑料、炸药、电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草食动物则依赖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将纤维素分解,从而得以吸收利用。

② 淀粉基材料及应用

淀粉是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降解后仍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回到大自然,被认为是完全没有污染的天然可再生的材料。

淀粉具有不溶于冷水、抗剪切性差、耐水性差以及缺乏熔融流动性等缺点,使得它难以单独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化学物理改性来增强某些机能或形成新的物化特性。

在非食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改性后的淀粉除了用于造纸、纺织、胶黏剂、超吸水材料、水处理絮凝剂、发泡材料等传统领域外,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组织工程支架、药物释放载体、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等。

③ 木质材素基材料及应用

木质素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含量高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非结晶性的、三维网状类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由松柏醇基、紫丁香基和香豆基三种单体以C—C键、醚键等形式连接而成,它的基本结构单元为苯丙烷结构,包括羟基苯丙烷、邻一甲氧基苯丙烷以及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烷。

木质素作为一种洁净资源,可制备合成树脂和胶黏剂、补强剂、油田化学品和各种助剂,在轻工业及农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建筑、交通运输、化工、包装等行业,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④ 木材基材料及应用

木材基材料由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树木产生。树木生长是一个复杂而协凋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光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分和矿物等使自身发育成一个粗大的有机体,木材就是树木营养生长的主要产物。

木材以其特有的固碳、可再生、可自然降解、美观和凋节室内环境等天然属性,以及强度重量比高和加工能耗小等加工利用特性将为社会的可恃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与其他材料相比,木材具有多孔性、各向异性、湿胀干缩性、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木材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是热的不良导体。

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发生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木材利用方式从原始的原木逐渐发展到锯材、单板、刨花、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利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木质材料家族,如腔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重组木、定向刨花板、重组装饰薄木等木质重组材料,以及石膏刨花板、水泥刨花板、木/塑复合材料、木材/金属复合材料、木质导电材料和木材陶瓷等木基复合材料。木质材料在建筑、家具、包装、铁路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⑤ 作物秸秆基材料及应用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农业生物资源,也是一种反刍动物的粗饲料资源。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多种农作物的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各种作物秸秆资源广泛,数量巨大,是一项非常宝贵的可再生农业资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农作物秸秆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一般占秸秆生物量的40%左右,半纤维素占25%左右,木质素占20%左右。食用菌在秸秆的生物转化饲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其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来营养价值较低和抗营养因子较高的农作物秸秆转变成营养价值有所提高,抗营养因子有所降低的优质粗饲料。

可作为作燃料,作饲料,作肥料,作工业原料,作食用菌基料。

⑥ 竹材基材料及应用

竹材具有相当好的力学性能,就强度和成本而言,竹材是自然界中效能最高的材料。竹材的防腐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大大地提高竹材的耐久性。

全竹是以毛竹材料作主要架构和填充材料,经高压成坯的材料!主要用途是:建筑

中板材,家具制造用原材料及竹工艺品用原材料!由于全竹硬度高,色泽漂亮,经久来用,且为可持续性环保材料。竹产品主要用于墙面、地面、吊顶装饰及室内外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很多特点。竹材的天然纹理,朴素自然;采用较先进的竹材加工技术获得的板材,装饰性较好;表面耐磨、抗压,有较好的力学性制。(2)动物基绿色环保材料

⑦ 甲壳素基材料及应用 甲壳素亦称甲壳质,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壳素一般不溶于水、碱和常规有机溶剂中。只溶于盐酸等无机酸及甲醇、乙醇等有机酸。高度脱乙酰化甲壳胺可溶于水。甲壳胺分子中有许多胺基和经基,容易进行化学修饰和改性。这类天然多糖具有明显碱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为对人体无毒的的N一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了量甲壳素(胺)或其寡聚糖在体内不积累,无免疫源性。

甲壳素及其各种衍生产物己被作为混凝剂、膜材料、化妆品、催化剂、纤维材料、药物载体、吸附剂、酶和细胞固定定化载体、催化剂使用,在分析化学、食品工业、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及轻纺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甲壳低聚糖具有显著地预防肿瘤的作用甲壳素类化合物还具有排除毒索、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等生理和治疗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及多种生物活性。甲壳胺具有抑制端菌、霉菌生长的活性。甲壳素能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甲壳素可制成可吸收型外科手术缝线及骨缺损支架材料。

⑧ 蛋白质基材料及应用

蛋白质基纳米材料可分为蛋白质纳米材料和蛋白质纳米复合材料两大类,其中蛋白质基纳米复合材料还可以再分为蛋白质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蛋白光学蛋白芯片等几种。

蛋白质分子具有溶解、凝胶化、弹性、乳化和凝聚等功能特性蛋白质还显示出良好的气阻隔性和低水蒸气渗透性。

适用于制备包装材料,特别是食品包装材料在天然蛋白质基膜材料中,紫膜因其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瞬态光电响应性能和非线性光学性能,可用于光信息处理和光存储、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机、仿视觉功能人工视网膜、图像传感器、光晶体管、离子敏感的场效应晶体管中蛋白质复合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具有低毒这一显著优点,可在治疗结束后自然排泄。

一、绿色环保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造成臭氧层破坏严重,温室效应、酸雨,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特别是二次石油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保障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意义。绿色材料、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中的“绿色”是指以绿色表明其对环境的贡献程度,绿色已成为人类环保愿望的标志。所谓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是指在原料采用、产品制造、工程应用、废料处理和废料的再生循环等方面对地球负荷为最小和人类健康最为有利的材料。

(2)绿色环保和传统建材

所谓绿色环保,实质上就是赋予传统材料以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它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环保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绿色材料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低能耗。其生产所用原材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2)低能耗。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3)无污染。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化合物和添加剂。4)多功能。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还应有益人体健康,产品应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防腐、防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5)可循环再生利用。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绿色环保材料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当今与长远的结合。

(3)绿色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了可持续性生产中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充分的物质财富和环境条件,从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从技术角度看,绿色环保材料是基于高新技术的新型材料,是在传统材料基础之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品。从经济角度来看,绿色材料的采用,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最后,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看,健康无污染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而人体健康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节约,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绿色建材避免使用了对人体十分有害的甲醛、卤化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含有汞、铅、铬化合物的物质,可有效减少居室环境中致癌物出现的可能,使用绿色建材减少了CO2,SO2的排放量,可有效减轻大气环境的恶化,减少大范围酸雨发生的可能、全球温室化效应的加剧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

三、论文结束语

绿色环保材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明智选择。地球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然而生命的延续却将不绝于你我。绿色环保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只是实现建材绿色化的重要技术保证,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才能促进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张晔,陈明强,王华,...《现代化工》

篇3: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环境问题与材料密切相关。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了“绿色材料”概念。绿色材料、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中的绿色, 是指以绿色度表明其对环境的贡献程度, 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绿色已成为人类寄托环保愿望的标志。

2 绿色建材发展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广大用户环境保护知识缺乏;2) 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环境认识不足;3) 绿色建材开发、研制、检测、评价等资金不足;4) 绿色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低;5) 认证制度不规范, 环保标志混乱。

2.2 改善措施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对绿色建材的购买力和认可;2) 制定统一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3) 建立绿色建材环境检测与认证研究管理机构;4) 分阶段开发绿色建材;5) 积极扶持企业和品牌;6) 大力做好引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和创新;7) 防止国外低环境质量建材进入中国市场;8) 建立质量监督机构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材市场。

3 环保型混凝土

3.1 概念

环保型混凝土是指能减少给地球环境造成的负荷, 同时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为人类构造更加舒适环境的混凝土材料, 具有如下特征:

1) 具有比传统的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能够满足结构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2) 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系统的负荷, 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3) 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3.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提出在于加强人们对绿色的重视, 加强绿色意识, 要求混凝土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提高HPC的绿色含量, 或者加大其绿色度, 节约更多的资源、能源, 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少, 这不仅为了混凝土和建筑工程的继续健康发展, 更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根据研究, 认为符合以下条件的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得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 所使用的水泥必须为绿色水泥, 砂石料的开采应该以十分有序且不过分破坏环境为前提。此处的“绿色水泥”是针对“绿色型”水泥工业来说的。绿色型水泥工业是指将资源利用率和二次能源回收率均提高到最高水平, 并能够循环利用其它工业的废渣和废料;技术装备上更加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措施;产品除了全面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外, 还真正实行全面环境保护的保证体系;粉尘、废渣和废气等的排放几乎接近于零, 真正做到不仅自身实现零污染、无公害, 又因循环利用其它工业的废料、废渣, 而帮助其它工业进行三废消化, 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

2) 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用量, 从而减少水泥生产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气体, 以保护环境。

3) 更多地掺加经过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渣, 如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硅灰和稻壳灰等作为活性掺合料, 以节约水泥, 保护环境, 并改善混凝土耐久性。

4) 大量应用以工业废液, 尤其是黑色纸浆废液为原料改性制造的减水剂, 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其它复合外加剂, 帮助其它工业消化处理难以处治的液体排放物。

5) 集中搅拌混凝土和大力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 消除现场搅拌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料、粉尘和废水, 并加强对废料和废水的循环使用。

6) 发挥HPC的优势, 通过提高强度, 减小结构截面积或结构体积, 减少混凝土用量, 从而节约水泥、砂、石的用量;通过改善施工性来提高浇注密实性能, 降低噪音;通过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 减少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使用。

3.3 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 对混凝土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许多学者将其称为混凝土的又一次革命, 是21世纪的混凝土。如果将高性能混凝土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考虑, 加入更多的绿色成分, 则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为使混凝土及其制品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不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化并能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化道路。

1) 加强混凝土科研开发、标准制定、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等环保意识, 加大绿色概念的宣传力度, 以引起混凝土工程领域各个环节的高度重视。

2) 研究和制定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规程、质量控制方法、验收标准、施工工艺等。

3) 制定有关国家法律、政策, 以保护和鼓励使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4) 成立有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专门的研究、开发、推广、质量检验和控制的机构, 以保证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

5) 工程设计人员应该更新传统的馄凝土设计方法, 敢于在重大工程中掺用活性掺合料和加大掺合料的掺量;施工人员要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严格施工, 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6) 大力发展高标号熟料水泥生产, 提高高标号熟料在整个熟料生产中的比重;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 以提高水泥质量, 达到节能、节约资源的目的。

7) 大力发展人造骨料, 特别是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煤研石生产制造轻骨料;积极利用城市固体垃圾, 特别是拆除的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废弃物混凝土、砖、瓦及废物, 以其代替天然砂石料, 减少砂石料的消耗。

8) 研究工业废渣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 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渣的活性;在工业废渣利用中贯彻优质优用的原则。

9) 大力发展用于调节水泥水化特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特性、提高硬化混凝土各项性能的有机或无机的化学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 以及它们的复合外加剂和复合掺合料, 以发挥它们的超迭效应。

10) 对纸浆黑色废液或其它废液进行加工处理, 开发以纸浆浆液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外加剂, 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11) 大力发展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技术、装备;开发、提高各种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新的混凝土制品, 提高混凝土整体水平。

浅谈站场建筑施工安全

张国军

(新疆铁路天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西分公司, 新疆乌西833200)

[摘要]站场建筑是铁路工程的组成重要部分, 有其施工的特殊性。特别是施工安全, 因其与运输生产联系紧密, 要做到运输与施工兼顾, 安全与效益双赢, 就很值得站场施工员去思考。

[关键词]站场建筑施工;安全;重要性

1施工背景

石河子客运一二站台建于1985年, 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站台墙、站台面破损严重, 为提高铁路客运服务硬件质量, 铁路局计划对石河子客运一二站台进行全面大修, 具体方案:拆除一二站台墙、站台面, 重新预制安装站台墙及铺设广场砖站台面。单从施工技术难度看, 工程并不复杂, 但要在不影响客货运生产的情况下施工, 安全防护工作就不那么简单了, 车站对此也很重视并提出三点要求:1) 施工期间不得影响旅客正常上下车;2) 石河子站1、2、3股道封闭分别给七天时间;3) 工程必须40天完工, 即8月20日前完成不得影响棉农客车的接车工作。

2施工安全方案讨论

针对设计内容及车站要求, 我分公司组织施工项目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研读图纸, 查阅技规和有关营业线施工规范, 拟定了石河子客运一二站台施工安全两大原则:

2.1限制站台施工人员流动, 引导旅客有序上下车

具体措施:施工区、运输区及旅客通道区用安全网严格分割。施工区全部封闭, 施工人员一切活动只能在施工区完成。运输区与施工区分隔, 防止施工人员进入运输线路影响安全。客运通道区保持畅通, 在通道明显部位设置指示牌。从设施上保证站场秩序, 为运输生产保驾护航。

2.2在施工区与运输区交界场所设置专职安全防护员

具体措施:车站运转室设中心联络指挥员一名, 做好列车进站出站信息指挥、传达工作。施工运料通道跨越股道处设安全防护员一名, 做好列车到达前运料通道的封锁工作, 杜绝出现同列车抢道事故的发生。另设流动安全防护员一名, 负责整个施工现场安全及防止施工人员进入运输区。交接班安全防护人员逐一检查各区域防护网, 保证防护网完好, 固定牢固。防护人员不到位坚决不得施工。如果说:安装防护网是为安全设置的第一道保险, 那么安全防护员的设立就是为安全生产设置的第二道保险。

3安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遵循施工安全方案讨论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方案最后确定了石河子一二站台施工安全方案, 方案据路局封道计划按施工顺序分为四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 (施工的第1天-7天) :封闭一道。工作内容:封闭一道施工的准备, 1站台墙及面拆除、安装, 铺设靠站台墙3米宽广场砖。因封闭一道, 客车停靠二道, 设置上二站台旅客通道。在一道与二道间设防护网分隔运输区、施工区。车站西大门为施工车辆运料通道, 与客运通道交汇处, 设可移动防护网, 方便车辆出入, 防护人员在二道客车

12) 加强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 并使其适合于各种应用场合, 扩大其应用范围。当前要着重解决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由于低水灰比引起的自收缩问题、进一步水化造成的裂纹问题、由于高强度带来的脆性问题等。

13) 加强水泥混凝土行业与其它行业部门的协调, 减少推广应用的阻力。

14) 加强调查研究, 开展大范围的工程调查。弄清目前在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教训, 制订相应的对策和计划。

4 结语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作为新兴的建筑材料, 其推广应用存在着不容忽闭塞前关闭施工车辆通道, 保证客运通道通行。

第二阶段 (施工第8天-14天) :封闭二道。工作内容:封闭二道施工的准备, 2站台靠2道站台墙及面拆除、安装, 铺设靠2道二站台一半宽的铺块。因封闭二道, 客车停靠一道, 改移旅客通道。在一道与二道间及二站台中部设防护网分隔运输区、施工区。施工车辆由车站西端平交道口进入二站台, 安全防护员在一道列车闭塞前封锁, 上二站台通道。

第三阶段 (施工第15天-21天) :封闭三道。工作内容:封闭三道施工的准备, 2站台靠3道站台墙及面拆除、安装, 铺设靠3道二站台另一半的铺块。因封闭三道, 客车停靠一道, 旅客通道延用。在二道与三道间二站台中部设防护网分隔运输区、施工区。施工车辆还是由车站西端平交道口进入二站台, 安全防护员在一二道列车闭塞前, 封锁上二站台通道。二站台施工结束后撤销西端平交道口防护设施。

第四阶段 (施工第22天-40天) :线路正常恢复。工作内容:一站台大面积施工。客车停靠一道, 旅客通道继续使用, 施工区与运输区通过客运通道分隔。工程整体完工后清理现场所有设施, 一、二站台全面启用, 准备竣工验收。

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 施工中未发生一例安全隐患, 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路局安监部门的认可, 工程质量也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4 总结

石河子站台施工让我认识到站场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参阅了往年站场施工经验及有关运输规范, 总结出站场建筑施工重点安全事项:

第一, 认真阅读图纸, 结合有关技规、施工规范, 拟定出周密细致、符合现场安全要求的施工安全组织设计, 对影响运输生产重点部位关键环节, 制订出切实可行保障措施,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预案。

第二, 施工方在工程开工前, 与车站及运营设备管理单位就工程的施工范围、对运输影响程度、安全防护内容、具体措施、及各方在结合部分的分工安全责任等内容签订《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书》, 并由双方主管领导签认, 双方按协议履行职责。

第三, 工程严格按已制定各项的安全计划、规范实施, 施工计划的提报、审批、遵照《营业线施工有关规定》执行, 每道工序施工的准备、过程及验收工作, 落实到人、检查到人、考核到人, 保证了每道工序的安全。

第四, 工程在施工计划结束前及工程竣工后, 施工方书面通知建设方, 由建设方组织车站方、运营设备方、施工方一同对新建工程及工程影响范围内运营设备进行验收, 确认各方设备达到运营要求后, 才能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视的问题。为了加快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促进可持续性战略的实施,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与对策, 来保证与促进可持续性建筑材料在住宅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少华, 彭同江.生态建材与可持续发展[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11) .

[2]冷发光, 邢锋等.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J].建筑技术开发, 2000 (6) .

篇4: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关键词:环保材料;绿色包装设计;应用

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自然的返璞归真,追求简约的生活,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也不断提高了对绿色包装的需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绿色包装涉及知识的范围较广,包括容器、包装材料、包装涉及、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对当前设计界来说,当务之急就是站在材料与设计的角度,在探索绿色包装设计领域运用到环保材料。

1 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现状

对于包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我们予以肯定,但同时我们也应对其衍生出了负面环境问题引起重视,包装废弃物正严重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关资料显示,包装废弃物占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70%以上。[1]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加强的环保意识,使得“绿色理念”备受包装设计行业的推崇,污染问题虽有所改善,但总体形式仍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1 商品过度包装

目前,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使其虚荣心得到满足,往往过于注重商品外包装,商品外表奢华,不仅毫无意义,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商品在被拆开后,包装就被丢弃,过度浪费了资源,且顾客也极易对雷同的包装产生审美疲劳。为此,人们必须重视过度包装,包装设计者也应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单是每年中秋节所用的月饼包装,其用纸量就大约消耗了168万棵树木,快速流失的森林让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变得不堪一击。因此,消费者应从奢华包装为荣的观念中突破出来,提倡实用、简洁,环保,如此才能使当前的困局从根源上得到缓解。

1.2 难以消失的“白色污染”

现今,之所以廉价的塑料制品受到大多数商家的青睐,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其低廉的成本。但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塑料一旦被丢弃,往往无法自然降解,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塑料制品被动物园的动物误食,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痛苦死去,而海岸线上海鸟的死亡也与此有关,试想若塑料混入人类的饮用水中,将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塑料包装需要花费极高的处理成本,且分类困难,大量制造塑料制品也会让石油资源过度消耗。因此,为了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节约资源,在包装设计上应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材料最好为易降解、好回收,可再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2 环保材料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探索

环保材料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需在设计中融入环保思想与低碳生活理念。要将环保思想体现在包装设计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涵义上。

2.1 将材料绿色化理念融入包装设计中

选用单一化、减量化、无毒害化、易降解、高性能材料均包括在材料绿色化范畴内,其不仅具有经济节能的优势,还可使废弃物减少,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设计者要秉承材料绿色化理念,并将其体现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并在选料和用料上追求绿色。具体为:第一,材料尽量以耗能低、污染少的为主,对于可重复利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纸材料等予以优先选用,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选用货源充足的包装材料。且加工性能、成型性能以及印刷着色性能均要好,让绿色包装材料在“清洁生产”下完成。第三,坚决不选用有毒、有害、有辐射性的材料,包装设计所用的涂料与黏合剂也最好是以水为基础液的产品,尽可能不破坏空气与周围环境。第四,将对包装材料的文字型说明赋在产品外包装上,并加以处理建议,以便于绿色处理包装材料。

2.2 追求简洁明了的包装造型设计

过度包装不仅起不到良好的表现效果,也会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审美疲劳。且过度包装也与环保原则相悖,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与低碳生活理念也是不符的。当前,现代设计多样化趋势愈加明显,包装造型更是种类繁多,但成为传世经典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过简洁效果呈现出唯美的意境。为此,设计者应追求简洁明了的包装造型,杜绝过度包装。在具体操作中,应以薄、轻、短、小代替过去厚、重、长、大的包装规格,站在节约资源、关爱环境的角度上进行选材,通过利用再生材料,摒弃不必要的形式,尽量少使用材料。

2.3 颜色选择上突出绿色环保、和谐统一的意图

色调通常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刺激,因而包装设计者在选择颜色上,应构建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图。设计者在进行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将材料的原有色调保留下来,将重点放在颜色搭配与点缀上;其次是将材料本色突显出来,进一步传递绿色环保、和谐统一的思想意图。设计者可按照商品的不同性质,利用色彩塑造不同的主题思想,让作品具有生命,充满感染力,使产品包装不仅是容器,也代表绿色理念与低碳生活。

2.4 将自然气息和人文思想渗透到设计内涵上

环保材料有着原始厚重的肌理,而来自民间与原始的图形也给人以厚重、粗犷的感觉。古人对大自然的精确提炼均通过传统工艺中的造型与色彩等体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返璞归真。因此,设计者在包装设计时,应渗透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设计者要将自己思想融入包装设计中,通过思想将绿色传递,为环保助力。

3 结语

虽然现在,尚未完全落实“绿色包装”设计,但在人们心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生态”、“绿色理念”,人们不仅追求生活品质,也开始对环境的影响予以关心。将环保材料运用于包装设计中,既与“绿色环保”的理念相符,也促进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获得顾客认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材料将会在包装设计中得到普遍应用,对设计者而言,应对新型环保材料展开积极探索,致力于保护环境、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绿色环保墙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概述

【摘要】随着国家对耗能的传统墙体材料使用的限制,以及建筑业的革新与进步,我国墙体材料应不断地适应现代化建筑的要求。因此,开发节能环保的绿色墙体材料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阐述了我国几种绿色墙体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并且论述了绿色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绿色墙体材料究应用现状发展

在发展墙体材料产业的实践中,我国绿色环保墙体材料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所谓绿色墙材,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墙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墙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墙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墙材。从绿色墙体材料具有的特点来看,发展绿色墙体材料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绿色新型墙体材料改革是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黏土砖是我国传统墙体材料,随着大量的能耗和大批良田被毁,国家加大了对黏土砖的限制力度,我国新型墙体的性能便得到了蓬勃发展。

一、我国绿色墙材的现状及特点

1、绿色墙体现状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各类绿色的新型墙体材料在品种、规格、性能、数量、生产技术及应用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地发展,按其构造要求可分为:建筑块材、轻质板材、复合墙体三大类。

1.1 建筑块材

建筑块材数量之多,应用范围之广,发展速度之快,取代黏土砖的作用之大,在各类新型墙材中是首屈一指的,按照其结构的形状可分为建筑砌块和混凝土空心砖2部分。

1.1.1 建筑砌块

建筑砌块是比标准砖尺寸大、比大板尺寸小的块状建筑砌体,用之砌筑砌体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和减轻劳动量。制作砌块的材料有许多种类:混凝土砌块、硅酸盐砌块、轻骨料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灰砂砌块、石膏砌块等。这些砌块的品种、规格、性能是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的。各地生产砌块的原材料资源不尽相同,因此,砌块的品种也就多样化。

1.1.2 混凝土空心砖回

混凝土空心砖是在混凝土空心砌块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以砌墙砖尺寸为基本规格而制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是由石屑、细石、黄砂、水泥及外加剂f粗骨料≤10 mm)按一定比例经机械成型,养护而成的块材。它既不同于黏土多孔砖,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混凝土空心砖墙片的砂浆强度、墙顶正应力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很大,砂浆强度增加,沿水平灰缝的抗震强度增加,砖与砂浆黏结牢固,有利于混凝土空心砖强度的充分发挥,【精品文档】

但随砂浆强度的增加,延性系数下降。墙顶正应力增加,墙体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都增加,说明加大正应力可提高墙体的抗侧能力,同时,延性系数增大,刚度退化减慢。

1.2 轻质板材

轻质板材是近年来新兴的轻质墙体形式,包括的种类有:纤维水泥板;纸面石膏板和以石膏为胶凝材料的轻质板材;硅酸钙板等。硅酸钙板是一种新型轻质墙体板材,近年来随着“四节一环保”和墙材改革的开展,硅酸钙板其优越的品质和良好的性能已为人们所共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综合训练馆、北京奥运村、国家体育馆,人们都可以从这些场馆的地面、墙面或看台见到这种质朴而轻便的材料。随着工艺的进步和新型建筑的需要,具有防火、隔热、超轻、防潮、防腐、防霉变、憎水、易加工、高强度等性能的硅酸钙板制品将在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 复合墙体

复合墙体是近年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墙体结构体系。它是由混凝土砌块空腔墙同其他非承重的材料复合而成,即在承重墙体的基础上再复合为高效保温性能的材料,将这2种材料合二为一。

2、绿色墙材的特点

① 节约资源。绿色墙材应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不仅节约其生产能耗又可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

② 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可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或极少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大幅度减少噪音,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③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

④可再生利用。产品达到其使用寿命后,可再生利用而不污染环境。

因此,发展绿色环保型墙体材料有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不仅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所具有的轻质、高强、节能、利废、隔声、隔热、防火、防腐等良好的性能满足了对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我国绿色新型墙材的发展

1.砌块在轻钢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与日俱增,钢结构住宅在住宅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轻钢结构建筑,在综合考虑保温、隔热、耐久、防火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可采用混凝土装饰小砖与轻钢结构相结合,即轻钢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承重部分,规格尺寸与黏土砖相近的混凝土装饰小砖砌筑外叶墙作为外装饰部分,外叶墙与轻钢结构之间用镀锌铁件或不锈钢件相连接,该种建筑与传统的黏土砖建筑极为相似,但比黏土砖建筑具有更好的耐久性,而且,在混凝土中加入彩色氧化铁系列颜料,可充分体现建筑色彩的丰富性、多样性。

这样,混凝土的外叶墙不仅起到装饰建筑外观色彩的作用,还保护了内部的钢结构,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在钢结构与混凝土砖墙之间以及钢结构中间填充适当的保温材料可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2.高强度砌筑砂浆研制及应用

【精品文档】

与传统现场搅拌砂浆相比,预料砂浆在技术上有明显优势:掺入不同添加剂可改善砂浆性能,由于黏结力大,保水性好,提高了砌筑和抹灰质量,有效地避免了灰缝不饱满,抹面空鼓、开裂、脱落等现象。而且这种砂浆改进了它的施工工艺,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而干拌砂浆粉售价低于水泥,由此配制的砂浆成本低于普通水泥砂浆。干拌砂浆粉在粉煤灰的使用上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有利于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优化施工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材料浪费,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环境效益好。

3.加强预应力砌体在新型墙体中的应用

当前,砌体的发展要满足轻质、高强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材料性能进行改进,提高砌块与砌筑砂浆的强度和黏结力的同时要减轻结构的自重,还要对结构体系进行创新,由于砌体存在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传统的砌体结构不能充分发挥砌体抗压能力较高的优势。对砌体施加预应力后,可以提高抗剪、抗弯能力,减小截面尺寸,充分利用砌体的抗压强度,改进砌体结构的脆性等。因此,预应力砌体是新型墙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4.加强利用工业废料加工的各种砌块

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循环利用的资源,它以大掺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工业废料替代水泥,利用废弃混凝土进行清洗、破碎、筛分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加工形成的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采用高效减水剂改善混凝土性能,形成与普通混凝土砌块具有同等使用寿命的再生混凝土砌块。

结语

限制和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发展绿色环保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是墙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也是住房建设和建筑业现代化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烧结黏土砖生产和使用的限制,绿色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必将得到较大发展。生产绿色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有效治理了工业废弃物,更有利于空气与水资源的保护,节约能源消耗,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也是当今社会大力推广的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杨伟军,胡庆国j昆凝土空心6专砌体房屋[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O04:1-6.

[2]李湘洲.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现状与趋势[J]l砖瓦世界,2005(1):6—8.

[3]高东.砌体结构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建材,2004(5):39—41.

[4]潘本栋.建筑的节能与墙体保温研究[J].砖瓦,2005(12):46—49.

篇6:绿色包装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人们不仅对居住的小区环境越来越重视,而且对自己的住宅的装修越来越重视。由于市场经济越来越好,装修材料的种类和规格也越来越多,这些材料中的甲醛等一些有毒气体对业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就诞生了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本文对装饰施工中的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且对其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节能环保;绿色材料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建筑装饰行业在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好,装饰设计师通过各种墙纸、壁画、石膏板、瓷砖等装饰品进行对业主的房屋进行修饰,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官冲击的时候,采用的一些人造材料和添加剂释放出的有毒气体也同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1]。

1、绿色装饰材料

所说的绿色环保装饰材料是不仅要用那些生长周期时间较短、可以再持续发展的材料,比如野生的竹子来代替装饰材料中的木头,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结合砖块来代替轻钢龙骨,同时也可以采用废弃或者废旧的环保材料在进行继续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也可以大大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带来大的影响[2]。

2、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意义

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到来,对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建设初期,各国都纷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速发展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就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3]。全球变暖以及城市圈的集中发展,大量建筑材料吸热、吸光、散热慢的问题,造成了城市生活的热岛效应。增加建筑装饰绿色材料的使用减少光源的吸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促使建筑行业加大了对建筑装饰施工绿色环保的要求。建筑行业为了在行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也不得不加大对绿色装饰材料的推广。节能环保是新时代下各行各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4]。建筑装饰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一环节加大对绿色装饰材料的使用,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建筑装饰效果,而且能及时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建筑装饰施工中绿色装饰材料的使用,对建筑装饰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5]。

3、绿色装饰材料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发展现状

德国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国家,而且在环保工作上做的非常的好,而且德国是所有国家中第一个将环保制度提到国家政策中的国家,德国设计并且发布了“兰天使”的环保标示以后,德国的很多产品都采用了这种标示,随后,德国也将这种环保带入到了建材中,国家也开始大力支持绿色建材的研发。在绿色建材的研发的各个国家中,丹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丹麦的根据国家的建材发展情况和研究情况,退出了“健康建材”(HMB)的标准,这个标准对建筑材料的制作成分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范和规定,同时,也要求建材生产商将建筑材料的健康指标进行检测和标注。日本对建筑材料也是非常重视的,而且由于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形态的因素,日本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非常强力的,所以在建材的环保上研究的非常的多,如日本东陶公司研制出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并防止霉变的保健型瓷砖,这一技术不仅仅大力推动了环境环保的理念,更使绿色建材上了一个台阶[6]。3.2国内发展现状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绿色装修材料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低的,所以就直接导致我国的建筑垃圾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对生态破坏极为严重。在1994年,国家对建筑材料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标准的建材进行了张贴生态环保的标志的标签,这对我国来说,在绿色装饰材料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7]。与此同时,新型的水性涂料成为第一批实行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登上建材市场,成为了推动绿色建材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

由于我国近些年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非常的迅速,所以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详细的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材料的规范和标准,这是导致我国在这方面发展较慢的因素。

4、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如今,在一些绿色环保建筑装饰示范单位中,通常采用镀膜玻璃代替传统的普通玻璃。相比于传统的普通玻璃,这种镀膜玻璃有着极为良好的采光质量,这就满足了节能的环保要求,是在建筑装饰行业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环保材料之一,而且镀膜玻璃可以通过玻璃膜中的特殊金属成分将一些远红外线进行过滤,同时将可见光的投射大大提升,其对于光线的吸收和透射相比于传统的玻璃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使用价值。

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中,通常用到大理石,这种天然的大理石应用到建筑装饰中会产生辐射,同时如果有水渍洒在大理石上长时间不擦,水渍就会浸入到大理石中,影响其美观,而且,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大理石会产生裂纹或者裂缝,而如今,在建筑装饰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合成石,这种合成石相比于大理石的价位更低,而且不会像传统的大理石容易随着开裂,而且合成石有着很好的花纹,美观性比传统的大理石要好很多。

在一些绿色环保装饰中,通常会采用绿色环保涂料,传统的建筑装饰的涂料不仅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还会对业主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在绿色环保装饰中通常采用绿色环保涂料,这种绿色环保涂料是采用天然的矿物质进行调和而成的,相比于传统涂料,其对空气的污染和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要小很多[8]。

对于室内的家具来说,绿色环保装饰材料通常是采用一些天然木材或者天然竹子进行制造,这样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一些有毒气体的挥发,达到绿色环保建筑的标准,而传统的建筑家具,通常是用一些胶体将一些木质材料进行粘合处理,形成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材料是由胶体进行粘合,胶体中含有非常多的有毒物质,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这种有毒物质会不断的挥发出来,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适当的用天然资源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挥发[9]。

5、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和居住用品都是非常的重视,商家和材料制作商也不断的开发出新的材料和商品以迎合大众的要求,不同规格和不同种类的材料层出不穷,这就对我国的建筑装饰市场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相关专家应该不断的对新型材料进行研究,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之上,保证材料绿色环保,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室内空气和居住在住房里的业主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国家应该对建筑装饰材料严格把关,质量检测中心也应该对建筑装饰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这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同时还应该与时俱进,及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加大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缩小与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环保建筑方面的差距,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在节能环保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上可以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篇7:塑料,绿色环保的材料

塑料,绿色环保的材料

自1872年德国科学家用苯酚和甲醛第一次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以来,塑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塑料1.5亿吨左右,和钢铁、木材、水泥等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

作 者:季君晖 Ji Jun-hu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刊 名:国外塑料 英文刊名:WORLD PLASTICS 年,卷(期): 22(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低碳,应用

近年来, 由于环境日趋恶化, 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绿色环保成为当前各个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传统建筑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代表, 也在进行深化改革, 走一条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是现代建筑业转型的重要措施, 面对严峻的形势,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势在必行。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 促进了建筑业实现绿色节能的发展, 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建筑节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所以,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对实现建筑业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概念及特点

1.1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概念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也被成为生态建筑材料, 具有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被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中。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不用或仅适用少量天然资源, 低能耗, 其主要组成为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毒害、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对身体有益的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建设绿色建筑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绿色、环保的环境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相和谐。

1.2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特点

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低能耗、低消耗、无污染、多功能。 (1) 低能耗: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改革传统的建筑材料生产工艺, 提高能源的使用率, 减低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2) 低消耗:再生产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过程中, 尽量使用垃圾、废渣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 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无污染: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注重绿色环保的原材料的使用, 不添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对身体无害, 确保身体健康。 (4) 多功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实现了材料的综合利用, 提高了建筑材料的使用率, 具有节能环保、有益健康、安全耐用等多种功能特性, 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弥补了传统建筑材料污染环境, 能耗高的缺点, 而且具有修复环境和净化自然的功能, 推动了现代建筑业的发展。

2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

2.1 环保型混凝土

环保型混凝土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 强度更高, 耐久性更强, 能够满足结构物的力学性能, 使用功能更加全面, 同时满足服务年限的要求。而且环保型混凝土能够与自然相协调, 给人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而且温暖的生活环境。环保型混凝土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水泥用量, 减少了水泥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对自然的破坏。环保型混凝土融入了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 采用了现代化的生产工艺, 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和二次能源回收率,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和设备加强了环保措施, 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 执行环保保护保障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粉尘、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最大可能的实现了零排放和零危害, 而且使得废料、废渣得以循环利用, 最大限度的改善环境。

2.2 绿色真空玻璃

玻璃是建筑物常用的装饰材料, 其主要功能为采光和通风。传统玻璃普遍隔热效果差, 夏天会提高建筑物的温度, 冬天又不能够保温, 而且不能够有效的防止紫外线的照射, 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与传统玻璃相比, 绿色真空玻璃隔热效果良好, 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绿色真空玻璃隔音性能好, 能够有效的防止噪音, 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绿色真空玻璃还能够过滤紫外线, 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2.3 墙体材料

新技术研发的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 用一层薄沙浆砌筑, 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 具有阻热蓄能效果。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 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防霉墙纸经过化学处理, 排除了墙纸在空气潮湿或室内外温差大时出现的发霉、发泡、滋生霉菌等现象, 而且表面柔和, 透气性好。新型绿色的墙体材料具有种类轻、能耗效、隔音效果好、经济实用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被应用于现代建筑业中, 不仅美观而且使用,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降低能耗, 节能环保。

3 绿色环保节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3.1 环境友好型材料

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 人们都希望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没有污染的。所以, 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毒害、无放射性的建筑材料成为当前绿色环保节能材料的趋势。

3.2 资源节约型材料

随着社会资源短缺, 资源过度利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资源节约型建筑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 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而且可以使用人工材料代替, 利用废弃物进行深加工重复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率。

3.3 空间绿色节能材料

随着全球变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各种影响, 如何降低建筑二氧化碳排放, 提高建筑能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种隔热材料、散热材料和防晒材料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 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冷发光.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J].建筑技术开发, 2009.

上一篇:关于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下一篇:实验考试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