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法院院长

2024-04-14

东昌府区法院院长(精选6篇)

篇1:东昌府区法院院长

执着追求 不断创新

——《**审判》创刊寄语

承载着法院人孜孜不倦追求与梦想的《**审判》创刊了,颇感欣喜与欣慰!此刊呼之欲出,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虽然只是半亩方塘,但天光云影般的法律画卷将就此展开,众人期许颇多!文以载道,法以明理,首刊“司法与公正”作为衡量在每一位法律同仁心上的一副量尺、一把标杆,积淀已久,必将以势如破竹之势厚积薄发。

“海纳百川故成其大,山聚细壤放就其高”,愿《**审判》以紧跟时代步伐的意识和兼容并蓄的精神,不断汇聚法院前行的点滴细流,以法院人的思维和视角关注审判实践、追踪社会热点,用不懈努力架起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实践沟通的桥梁,为专家学者提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阔舞台,为审判实践提供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理论境鉴,为广大读者担当汲取知识、释疑解惑的良师益友。

愿《**审判》谈及古今中外之时,阐述法理明细之际,提高自身的综合性、专业化。在形式上:淋漓尽致展现传统刊物理性、沉稳、注重思维演绎的阅读模式,树立业内公信力,集中归纳,分类明确,各类信息经过精心挑选、编辑,配以赏心悦目的装帧与图文并茂的页面,让受众产生亲切随意之感和沉静安稳之阅读状态。在选材上,反映亟待解决的法律热点和疑

难问题,及时反映上级法院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交流推广各地法院工作经验,积极探讨法学理论、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较大的信息承载量,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全面剖析。在内容上,赋予此刊集可读性、新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真正做到吸引读者,在界内引发些许共鸣和思考,使此刊成为新时代思想、良心、道德情操的栖身之所。

划一根火柴,职能点亮瞬间,用一根火柴点燃柴薪,却可以释放出无数倍的光亮。唯愿《**审判》成为这样一根火柴,去点亮法院人的呆呆薪火,绽放出最灿烂的智慧火花,照亮桂林法院不断前行的路。衷心希望《**审判》在法律期刊大流中能保持自身风格,独树一帜,持之以恒,开拓创新,占据独有的阵地,承载法学领域的学术梦。激发读者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和锤炼专业素养、学术能力。既能传道解惑,又能洗涤心灵;既又内丰富涵,又有深远意义;新奇有余而不失质朴,宏大有余而不乏细腻。发自肺腑,饱含深情,内化于心,外践于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种荣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个起点,一段历程,一段记忆,我们一起承担,一起跨越,一起见证!

篇2:东昌府区法院院长

勤政务实谱新篇

--记×××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2002年底,时任×××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的×××服从组织安排,到×××法院工作。2003年2月,他高票当选×××县人民法院院长,2004年2月,他在县人大会上作的×××县人民法院2003年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两个高票,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法院这位新院长的认可与褒奖。

近年来,×××法院发生了巨大变化:绿色、亮丽的干警宿舍小区和现代化、高标准的审判办公大楼成功建成并入住,办公、住宿条件一跃为全市基层法院一流;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队伍士气蓬勃向上,先后有多名干警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并首次夺得“政法队伍建设流动红旗”;内部管理健全规范,司法改革深入推进,高效运转的审判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案件质量效率全面提高,司法为民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法院的变化得到了上级法院和地方党政及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称赞,200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涉诉上访专项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全省法院审判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两庭建设先进集体”。

凝聚人心谋发展

×××上任时,×××法院虽然有前几届领导班子打下的一定基础,但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干警违法违纪屡禁不止,队伍社会形象急待进一步改善;迁建工程全面铺开,资金缺口巨大;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尚需要进一步提高等。这此矛盾和困难让很多人看不到法院的希望,特别是整体迁建工程如一重大山横亘在全院干警面前,难以攀越,部分干警因此悲观失望,对法院前途没有信心。能否克服眼前困难,特别是法院整体迁建工程的巨大困难,谋求×××法院新出路,实现新发展,上级法院、地方党政领导、人民群众和全院干警均在期待。面对这种形势,×××明白只有迎难而上,绝无退路可言。

为了寻求×××法院发展方向,作好新班子的工作决策,×××院长不辞劳苦,用大量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很快就摸清了×××法院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审判重服务、队伍强素质、改革谋发展、迁建促升位”的整体工作思路。光有正确工作思路还不行,还必须凝聚起人心,众志成城,共同攻艰破难。×××院长主持召开了全院干警参加的动员大会,对工作思路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干警进行了全面动员,他在会上说:“我是来与大家一道吃苦,绝不是为了享乐,要享乐,我就留在中级法院不来了!”,掷地有声的话,更主要是刘院长在与干警们几个月相处中处处表现出的率先垂范、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警们的信任。明晰的工作思路让期待中的干警们看到了×××法院的希望和方向,干警精神得到振奋,人心得到凝聚,×××法院士气空前高涨。由于全院干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工作思路得到较好贯彻执行,短时间内×××法院各项工作就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锐意改革勤开拓

×××院长在调研中听到各方反映意见最多的是诉讼秩序混乱、办案上利益驱动等问题,他经过认真思考,发现问题症结在于旧的管理制度出于原有院情,激励有余,规范约束不够。针对这一“病因”,他认为必须通过改革,在管理和制度建设上动“大手术”,随即在全院推行了多项改革。

众多改革中引人瞩目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奖惩激励相结合,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经他亲自主持讨论、研究,先后修订完善了岗位目标管理办法、车辆管理办法、业务庭室受案范围规定等行政管理制度及审判工作管理制度,坚持用科学的制度管人。岗位目标管理办法等制度将严格管理与奖惩激励相结合,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合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使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蔚然成风。车辆管理、案件受案范围等制度及时有力解决了警车乱停放、办案秩序混乱等社会反映不好的问题,从细小处改善和提高了法院形象。在完善管理制度上,×××院长注意平衡不同岗位利益差异,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法庭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人心不稳的情况,他力排众议,果断在待遇上大幅度向法庭干警倾斜,受到法庭干警欢迎,有力稳定了法庭干警人心。二是教育与预防并重,强化纪律监督制度。他先后在全院推行了中层干部诫免谈话制度、违纪干警待岗学习制度、执法监督员聘任制度等,并全面修订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推行干警违纪院领导问责制度,遏制了队伍和工作中的不良现象,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日报》、《人民法院报》先后对这些纪律监督举措予以了报道。三是质量与效率相兼顾,优化审判运行机制。他从完善立案工作入手,积极探索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建设,同时修订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有效加强了案

件质量效率监督;他以分权制衡为目标,对执行工作进行了积极改革,完善了执行工作机制,增强了执行工作透明度,加大了执行力度;围绕“公正效率”司法主题,他还积极开展民事案件速裁程序、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等改革,大力提高审判效率。四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细化司法为民工作。他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完善了信访工作机制,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室,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亲自接待群众,竭诚为群众排忧解难;从健全法庭值班制度等细小工作做起,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在全县偏远乡镇设立便民立案联系点,坚持巡回审案制度,极大方便群众诉讼。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还亲自主持研究执行案件,与执行人员一道逐案制定执行方案,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得到上级法院充分肯定。随着改革的深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干警积极性得到调动,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法院各项工作显现出极强生机和活力。

身体力行带队伍

一个单位工作好坏,队伍素质是关键。因此×××任院长以来,思考最多、抓得最多的都是队伍建设。

×××院长上任就作出“四不放过,四个坚决”的表态,即:抓住对群众冷硬横推的典型人不放过,发现法院干警参与经营服务、娱乐场所或为其提供保护伞的典型事不放过,查办久拖不决、久拖不执的典型案不放过,查处请吃、请喝、办“三案”、搞“三乱”的典型问题不放过;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顶格处理,对错误裁判坚决依法纠正,对不适合做法院工作的人予以坚决清退,对涉嫌犯罪者坚决移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因此,他在查处损害法院形象的干警违法违纪问题上毫不手软。仅在2003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他先后对4名违纪干警进行了公开严肃处理,其中3人被记大过,在队伍建设上起到了极好的警示作用。在从严查处违纪行为的同时,他还真心实意地教育挽救犯错误的同志。2003年,在给予4名违纪干警严肃纪律处分后,×××院长没有简单查处了事,而是分别找4名干警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分析根源,鼓励他们从哪摔倒就从哪爬起来。同时告诉他们,个人或家庭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找他和组织,组织和他一定会尽力帮助解决,绝不要再做违法违纪的事。朴实话语情真意切,让违纪干警倍受感动,都表示要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负刘院长的教育帮助。4名违纪干警中有2人按制度被责令待岗学习,在这2名同志待岗学习期间,×××院长仍把他们记挂在心间,又多次去看望他们,了解他们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现在4名干警均已回岗位工作,表现良好。用其中一名干警的话说:“刘院长在我们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没有放弃我们,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那样就对不住刘院长的一番苦心”。

×××院长在“言传”的同时,注意“身教”。他多次带头为计生三结合帮扶贫困农户捐款,数次慰问贫弱当事人……他的行为影响了感召了全院干警,广大干警自觉以他为榜样,大兴爱民、利民、便民之事,司法为民工作在×××法院如火如荼开展,有力增进了干警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了距离,促进了干警良好作风的树立,提升了法院形象。一上任他就在全院干警大会上作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承诺,要干警做的,自己先做好,要干警不做的,自己先不做。在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中,他还发出致全院干警的公开信,请全院干警对他进行监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上、下班这点小事就可体现。每天他均准时上班,从不迟到,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家在×××,每周星期一他都要早早起床,为的是在八点正准时赶到办公室,星期一到星期五没有特殊事情从不回家,即使回家也是下午下班后才走,第二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天早上八点之前又准时回来上班,自觉与普通干警一样坚守岗位。一次身体力行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他的行动有力鞭策了原来上班爱迟到、早退的干警,用他们的话说:“纪律遵守上,刘院长都可带头做到,我们就更应做到”。为了让干警业余时间远离牌桌,多参加健康文娱活动,他带头参加篮球比赛,与干警们打成一片,在他的影响下,×××法院篮球队伍不断壮大,干警体育热情得到调动,在首次县级机关运动会中,取得较好名次。

干警们都说刘院长是个热心人,爱帮忙。只要是自己干警的事,不管是工作内,还是工作外,只要找到他,他总是当作自己的事,乐意帮忙。干警×××儿子2003年考大学,因他认识人多,录取的时候,找他帮忙,他二话没说,人上托人帮助联系;干警××夫妻两地分居,妻子在外地工作,为调动妻子工作,找他帮忙,他多次到县委给分管副书记、组织部长汇报,积极做工作……×××院长格外关心、尊敬老同志。不管是在职的老同志,还是离职、退休的老同志,逢年过节,他总要到家中去看望慰问;生病住院,他总是第一个到床前问候;哪位老同志家中有困难,他总要亲自过问,积极帮助解决。2004年9月,×××法院原老院长×××同志去世,因长期治病,家中欠下较多债务,遗孀生活困难。×××院长知道情况后,立即给县委写报告,并亲自到县委找有关领导汇报,请求妥善解决。在他的努力下,县委专门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对××同志生病留下的债务和遗孀生活困难问题予以了较好解决。提起这事,袁生洪同志的遗孀和子女就感激不已。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细微的点滴小事让干警们深深感动。

殚精竭虑抓迁建

2004年10月13日,是×××法院搬“新家”的日子。此前的法院办公房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两层竹木结构楼房,陈旧落后、场地狭小,没有象样的审判庭。原省高院副院长、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到×××法院考察时曾感叹说“×××法院办公条件仅好于三州地区个别法院”。而现在的新审判办公大楼矗立在县城新区,造型独特、布局合理,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办公室、审判法庭,会议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一应俱全,统一购置了法台、法椅、办公桌、资料柜,办公室设施整齐划一,审判法庭庄重肃穆。整幢大楼庄严宏伟,已成为×××县标志性建筑之一。凡到过新法院的人均啧啧称赞不已,兄弟法院和县级单位相继前来参观学习。两相对比,干警们感慨不已,都说新审判办公大楼能顺利建成并使用,应该感谢我们的刘院长,没有他的辛苦工作,就没有今天的新法院。

×××上任时,干警们期盼了多年的法院迁建工程刚刚上马铺开摊子,工程预计投资近千万,可×××是有名的财政赤字县,财政支付能力较低,对法院迁建工程支持力度有限,一切均要靠法院自身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干警对迁建工程没有信心,怀疑将会修成“胡子工程”。×××清楚知道迁建工程是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最大难题,面对落后工作环境的压力,面对组织的信任、干警们的期盼,他深信“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畏难和退缩。他刚接手迁建工程,就碰到法院无法及时支付工程款,建筑方停止施工的问题。他主动与建筑方进行磋商,并多方筹措了部分工程款支付给建筑方,以诚恳、信用的态度使问题得到较快解决。此后,为了保证工程资金的按期拨付,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院长办法没有少想,一段时间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为节资增收,他严格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压缩各种开支,日常接待、应酬等一切从俭,不必要的开支能省就省。他乘坐的红旗轿车用了6年多时间,超负荷运行,一直靠维修着使用,以致后来连修理厂都觉得没有维修价值,建议买辆新车。办公室准备好购车款就等他批准,可他考虑到购车的钱不是个小数目,用到工程上可以解决很多困难,一直未同意。直到后来红旗车彻底“罢工”,才不得不考虑买新车。买新车时,办公室考虑到车子是院长在用,事关单位形象,建议一次到位,买辆30万元以上“有档次”的车。他在研究这个建议时,再次犹豫了,最终认为工程是头等大事,车子可以坐就行了,拍板决定在卖红旗车所得的5万元钱基础上添点钱购买了一辆12万元的普通警车。至今,他坐的车,在全市基层法院和县级机关中“档次”都算低的。通过他的努力,法院硬是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了上百万元用于建修,保证了工程进度。在内部节资增收的同时,他还多方筹措资金,其中付出的精力和经历的艰辛常人难以理解。为了从银行借款,他亲自在市、县银行之间来回奔波,让县银行的几位领导甚为感动,积极帮助向上请示汇报、做工作,让法院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贷款。为了向上级计划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国家、省、市计划部门他不知跑了多少次,那段时间正是全国“非典”病魔肆虐的时候,可为了争取资金,他全然不顾。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最终打动了国家、省、市计划部门,他们通过认真审查,给予了×××法院200万国债资金支持。知道这个好消息后,全院干警都为之高兴。

自任×××法院院长以来,迁建工程是×××院长最费心的事,每周上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地度过。只要工地有事,即使是周末节假日,他也要立即从×××赶到工地处理。开会、出差回来,他第一件事也是到工地,只有看到工程在按进度进行,他才放得下心。这些都只为一个目的,让×××法院早日有个“新家”。一度时间内,他累得体重直线下降,妻子没有少担心,曾劝他“公家的事,何必那样玩命”。可他却说:“既然我当了这个院长,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在工地,刘院长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使不完的劲,可离开工地,他常感到困和累,他曾说:“工程完工,我一定要好好休息两个星期”。而干警们都说:“修办公大楼,刘院长太辛苦了,就是休息两个月,我们也没有意见”。现在工程已完工,×××法院也搬进了“新家”,但我们没有看到刘院长休息一天,只看到他继续操劳的身影。

篇3:东昌府区法院院长

(摘自二〇〇七年二月九日省法院全体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完善、推广和落实案件质量综合管理办法、法院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构建起确保司法公正的审判工作机制和审判管理体系,实施铁案、精品案、和谐案“三案”工程,真正做到严格办案程序、准确适用法律、提高司法能力、增强办案效果应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摘自二〇〇七年二月九日省法院全体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廉政建设、自身建设和法院管理,都应当与文化建设紧密衔接,都应当围绕和突出“文化”这个中心思想去进行、去拓展,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今后要认真研究,全面规范,切实加强,力求突破。

(摘自二〇〇七年二月九日省法院全体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创新精神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司法改革的深化、法治环境的好转、法院工作的进步都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我们山西法院在各项工作中都探索出许多好的办法,产生了许多好的经验,要加强总结推广;同时也要更广泛地吸收借鉴兄弟法院在队伍建设、审判工作和法院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地提高和推进我们的工作。要坚决抛弃自甘落后、不求上进的错误思想,始终向高标准看齐,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上游,不断掀起比学赶超的新高潮,促进百舸争流、亮点纷呈、个个争先的工作局面的形成,使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山西是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份,但法院工作非但不应该必然落后,而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我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的精神的必然要求。

(摘自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现实社会有太多的诱惑,监督制约又相对缺失,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坚强的党性修养来进行自我约束,必须更多地依靠高尚的道德品质进行自我约束,必须更多地依靠对法纪的敬畏来进行自我约束,各级法院领导都要自觉加强自身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党性修养,争当廉洁司法、廉洁从政的模范;各级法院务必要切实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干警的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法院队伍。

(摘自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审判工作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求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有很大的期望,党和人民对我们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也应当有这份职业尊荣感。作为法官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既不能自空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一定要把职业尊荣感和使命神圣感结合起来,激流勇进,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不为名利所惑,才能在永恒的事业中正确定位自己,并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法院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增强法院工作人员职业尊荣感作为一个主要的着力点,要把增强法院工作人员使命神圣感作为一个主要的着力点,围绕这些着力点动脑筋、想办法、求效果、出成绩。

(摘自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人总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评价的,因此评价自己就隐含着正确对待他人的问题,要提倡宽容、理解和谅解。每一个同志都应该做到善于看人之长看己之短、以人之长比己之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既能正确认识自己又能正确评价他人,既能不断提高自己又能不断超越他人。这样的要求,既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契合改革开放的时代需求,是我们每一个同志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自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八日全省中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和当官比起来,做人是根本、是关键,也是基础,厚德才能载物,连做人都成问题,别人怎么放心让你去领导别人?心态好了,自己活得轻松、干得愉快,别人也看着舒服、乐于交流,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和了解,也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心态如果不正常,总是感到周围一团漆黑,自己步履维艰,思想压抑郁闷,心灵扭曲痛苦,不仅拒绝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且容易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摘自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二日省法院全体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多角度考量、全方位综合、多层次评价,既要考虑本人的能力优长更要考虑具体岗位的客观要求,既要考虑个人的资历更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落后思想,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更要杜绝简单地以票取人,既要考虑具体人的实际情况更要考虑同类型人的实际状况,既要参考一时一事的表现和评价更要注重长久一贯的行为和作风。这一点,不仅是这次干部选任工作的一项原则,而且也是我们法院干部管理文化建设应当长期坚持树立的核心内容,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大张旗鼓地树立起来。

(摘自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日省法院干部选拔会议上的讲话)

法院文化建设应当主要围绕审判工作展开,审判工作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质量,其次是效率。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案件质量不过关,影响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不但与我们工作的宗旨相违背,而且会产生新的诉讼,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就这个意义上讲,质量也就是效率;同时效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尺,有一句法律谚语说得好:“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在这里效率则转化成了质量。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放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位置上,加强对它们的重视和研究。

(摘自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六日省法院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院机关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目的就是要树正气、压邪气,通过点滴的行为规范、不断的行为规范,让大家自觉抛弃不良习惯,进一步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优良作风,自觉把目光聚焦到先进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思想统一到事业上,这样我们的形象就会进一步好起来,工作就会进一步赶上来,认可就会进一步多起来。这样阶段性的工作,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建设这个长期性工作的一个措施,我们要注意总结、完善和提高。

(摘自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六日省法院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先进的法院文化是法院品位的象征,是法官境界的体现,也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特色的法院文化,对于提高法院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对于弘扬法治精神、增进全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全省法院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太原中院、晋城中院和芮城法院、阳泉矿区法院等许多地方,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今后要进一步挖掘法院文化的内涵,在人民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建设上更进一步,力求全面性,打造独特性,增强实效性,确保先进性。

(摘自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二日全省法院工作会上的讲话)

每个人的价值体现都是多元化的,当不当领导干部,当多大的领导干部都不是唯一的选择,更不是最好的选择。说到底,做人是关键,人和人之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兴趣爱好、追求目标都会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够善良对待别人、认真对待工作、平和对待生活,做到知足常乐,就是很幸福的;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一己之长、得到别人认可,就是有价值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和价值观,对每个同志来讲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对法院工作来讲则是文化建设工作需要注意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摘自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七日省法院干部选拔会上的讲话)

篇4:法院院长轮训争议

继全国县级公安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大轮训启幕之后,2009年1月1日全国首次中基层法院院长大轮训也拉开帷幕。最高法院决定,将用1年时间,把全国3500名中级、基层法院院长轮训一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这在人民法院历史上尚属首次。

全国法院院长大轮训

9月11日,首批轮训的最后一天,国家法官学院的中心草坪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30余名中基层法院院长们纷纷在这里留影纪念。这是他们进入国家法官学院轮训以来最轻松的一天,他们刚刚完成了12天的密集式培训。两天后,第二批法院院长们将会抵达这里,进行相同程度的培训。

林鹏从主席台上下来,踌躇满志,他刚代表院长们在结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林鹏是来自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法院的院长,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获法律硕士学位,是一位年轻的高级法官。他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同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这位年轻的法官也将他的政治智慧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作为长期在第一线工作的法官,这次培训解决了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政治问题。”林鹏在结业典礼上总结。

他对记者说,“管旗帜、管方向,是重大问题。”他很关心方向性问题。

“开学”的第一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亲自为首批入班学员讲授了第一课——《关于对人民法院司法理念几个问题的认识》。在那堂课里,王胜俊提出了林鹏最为关注的“方向性”问题。这位首席大法官传授的核心理念是“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也是整个培训确定的主题。在他的主导下,“人民法官为人民”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法官司法实践的主题。

“我们强调的是法院院长轮训,不是法官轮训。”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曹士兵加重语气强调。轮训的目的是为中基层法院院长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及提升司法能力。培训的重点包括提高中基层法院院长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在此之前,涉及3080名县级公安局长、3500多名基层检察长、2800多名县级司法局长的针对政法系统基层“一把手”的轮训已分别陆续展开。

“当一个社会出现一种非常复杂背景的情况下,它的稳定和秩序往往受到挑战。中国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一方面是世界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节骨眼上。中国这几年的转型,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释放出来。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将触及社会各方的直接利益。这样,无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解决可能将成为唯一的选择了。”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时下社会背景作出的判断。

“80%的案件审理在基层,80%的问题也出现在基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红军说,中、基层法院处理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这对中、基层法院院长提出的要求是:在法律之外还要懂政治和经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内容被纳入了培训课程。而伴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达,法官的审判和行为也要面对更多的监督和压力。在一个“全民法官的时代”,如何面对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于是也成为了院长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司法改革10年争议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司法改革制度的学者冉井富认为,最高院对法院院长的轮训举措背后其实代表着司法改革已经“转向”。在当前,稳定作为一切大局的基础上,加强法院系统的政治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有学者指责,最高法院此项举措的背后,是中国司法体系高度行政化的表现。“在任何国家,最高法院都拥有指导下级法院的权力。但专门就政策性问题对法院院长进行培训,确实比较少见,因为这不合乎司法体系运转的逻辑。”

在前10年的司法改革中,“去行政化”举步维艰。这导致他们对此次“政治意味颇浓” 的院长轮训颇为敏感。

1999年,随着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出台,中国由最高法院统一部署和规划的司法改革拉开帷幕。当年认为,中国司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和非职业化。之后的中国司法改革试图朝着职业化、精英化方向推进。

2000年,全国法官脱下了军服式的制服,穿上了法袍。2002年,法官在法庭上敲起了法槌。同一年,全国开始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选任专业的司法工作人员。

“应当承认,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革,法官的专业素质正在稳定提高之中,这也是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学者贺海仁认为,在未来,法官的行为将决定是否能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

2007年底,吉林大学博导、我国著名的法理学学者张文显出任吉林高院副院长。媒体称其为“专家型”院长,此前,得到同样誉称的还有江苏省高院院长公丕祥。他们是大法官中精英化的代表。

无论是法学界还是社会各界,对于精英化的法官都曾寄予厚望。很多人相信,中国司法体制的完善及司法改革的迈进将有赖于他们来破冰。

然而,2008年10月28日,专家型法官、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因腐败落马给了法学界沉重的一击,有人失望地将这一天喻为“中国法治黑色的一天”。

司法腐败案件不断涌现、司法公正屡遭质疑,司法职业化改革因此遭受诟病。而法官的社会形象也一落千丈。

2009年3月,第三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出台。法官队伍的改革成为重要内容,加强法官的职业道德成为一个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在此背景下,管旗帜、管方向成为重大问题。

贺海仁分析,法院成为腐败之源甚至制造社会矛盾之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不独立。“法官其实无权,他的权力被各种其他权力剥夺了,无独立,无权力;无权亦无责。”当一个法官没有责任感的时候,司法现状可想而知。“法院应该成为司法改革的推动者,而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它只是个旁观者,甚至是个阻碍者。”

在法学界,批评法院的声音层出不穷。然而,法官本身却是“苦不堪言”。

案多人少是所有法官一致的共识。有的法院受理案件甚至能达到一年一万件。司法系统内部的统计是,全国的法官人均年办案达到300件。

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背后是并不丰厚的收入。财政的不独立使法院在“钱”的问题上成为一个尴尬的部门。而让基层法官们更难言的是,新的诉讼费收费办法出台后,法院失去了诉讼费这个占据很大部分收入的支柱,法院的处境变得尤为艰难。

“我们法院很难留得住人,很多精英都走了。”该基层法官无奈地说,日益沉重的压力,繁重的审判任务,处处需要听“招呼”的基层司法生态环境,让法官身处其中,只能随波逐流。在大众看来,“法官”应当排除干扰,独立公正地做出裁判。“这是神话”,他说,神话看似美好,却不切实际。

法官难免政治的考量

贺海仁如此描述基层法院院长的形象:不主审案件,日常做着上传下达,沟通协调,政治宣传,组织生活,考察调研,法官的工资福利,以及扶贫、计生、各类评比等非司法事务的官员。

他重复强调,司法改革最大的难点仍在于司法独立在目前还无法实现。他担心,高度行政化的司法体系将使司法改革之路越走越艰难。这也是大多数法学家的担忧。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波斯纳在其新作《法官如何思考》中得出结论:无论如何,法官和法院无法避免政治的考量。该书的翻译是国内著名法学家苏力。苏力在代译序《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中说:在特定的情况下,法院和法官必须以规则治理的方式承担起无法推卸的政治责任。

比如,由于社会价值日益多元,以及民众对相关信息了解有限,法院无论如何判决,都可能引发很多争议,但法院只能也必须基于社会的核心价值做出一种显然有政治意味的选择。

“一个合格的法官应关注舆情,从这些舆情中发现一些合理的因素”,做过十年法官的曹士兵认为,法官应及时与社会合拍,但前提是作为法官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不能发生改变。

林鹏坦言,压力很大。“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不可能对干扰无动于衷。”让林鹏深有感触的是,在地方法院,常常会发生当事人对案件审判不满意然后辱骂法官的事例。因此引发的突发性或群体性事件更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法院院长们如坐针毡。

“这要求法官和法院在处理这类难办案件之际,除了考虑法律之外,必须考虑系统的后果一对社会,对整个政治制度,以及对司法体制。法官当然首先必须依法,但他还必须考虑‘治国’和‘办事’。”

8月18日,在广东省高级法院举行的首次法官授职宣誓仪式上,高院院长郑鄂勉励新任法官要锤炼三种智慧:政治智慧、法律智慧、人生智慧。

苏力认为,当代中国法院和法官必须政治上敏锐、犀利并无论如何要做出一些政治性判断。“有政治考量或政治判断并不必定是追求司法政治化,而恰恰是为了避免司法政治化。”

他甚至预测这种需求会日益增加。

链接>>

数据显示,全国现任30名高级法院院长中,有14人以前主要在党政系统任职,属“党政型”院长。余下16名院长中,有14人主要从司法系统成长起来,即“司法型”院长,此外还有两名来自高校的“专家型”院长。

“党政型”院长代表: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

“脱下法袍,深入群众,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到老百姓中间去开庭办案。”他践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广受关注。

“司法型”院长代表:

天津市高院院长李少平:

一直在司法系统工作,曾担任过四川省高院副院长、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四川省高院院长。全国法院拟推行的“案例指导制度”,即为他在任四川省高院院长期间试行并完善的。

“专家型”院长代表:

吉林省高院院长张文显:

篇5:法院 院长 剖析材料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我院党组的通知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新修正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媒体见面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并通过参加分管部门的民主生活会,与班子成员谈心,与分管部门领导及同志们谈心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同志们的反馈,我仔细对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深刻分析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现总结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与会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业务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不能持之以恒系统地学习,理论功底较浅,还不能将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融会贯通。虽然也意识到自己底子薄,而承担的责任大,能利用一些空余时间看看书,但缺乏深钻细研精神,知识面还不够宽,对有的法律规定理解的不够准确。有时遇到问题了才去找依据,影响工作效率。

(二)工作作风不够细致,抓落实力度不够,表率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实际工作中,自己的表率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明显,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细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由于分管工作任务比较重,下基层少,对审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指导分管工作针对性差。二是工作安排得多,布臵任务多,与分管庭室干警交流少、坐下来谈心少,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工作中有时怕麻烦、图省事,有不扎实、不细致的现象。例如在签发裁判文书中,有时工作量大,就不够认真,以致因个别文字错误未能发现而导致瑕疵案件的出现。

(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司法为民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我分管民事审判和审判监督等工作,在处理案件时存在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问题。往往只重视具体的法律规定,不能把法律规定和社会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当法律和情理冲突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法律;当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一致时,我会首先考虑法律效果。正因为如此,在处理案件的方法上不灵活,在处理案件的结果上不能综合平衡各方利益,以致于有些案件裁判以后,当事人不能服判息诉,有的甚至吵闹不休。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重工作,轻学习。认为自己是业务干部,只要把案子办好就行了,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处理案件时不放在大局中思考,形成了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倾向。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得不牢。由于多年来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经常与哭哭啼啼的当事人打交道,也时不时地遇到既不讲法也不讲理的当事人,精神上疲倦,情绪上不耐烦,在接待当事人时往往不认真听取他们的陈述就下结论,没有达到以理服人、以法服人的效果。究其根源,是未能贴近人民群众的感情去做工作。

(三)工作中求稳怕乱。依赖思想严重。得益于我院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个好班长,觉得啥事都安排得很好,无须自己再操心。因此,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认识少、调研少、思考少、谋划少,推动工作不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坚持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一是努力克服自己重工作、轻学习的问题,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抽时间学习,做到锲而不舍,日积月累。二是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论述等重要内容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学习和钻研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认真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特别是要加强对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审判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坚持务实作风,树立大局观念。一是踏实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基层干警、群众的意见,坚持从基层掌握第一手情况,针对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坚持“三个至上”的政治方向,树立大局观念。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防止就按办案,孤立办案的倾向,注重准确的把握案件类型和特征,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树立务实新形象。要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依法审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坚持敬业奉献,勇于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提高工作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做好表率;二是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自觉地超越过去、超越自我,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敢于想大事、解难事。认真研究和解决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以剖析检查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好涉及民事审判工作的重点、难点工作。

(四)坚持廉洁奉公,提高自身修养。一要始终坚持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常对照党章,对照《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时刻反省自己,做到“理想常在,信念常 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二要树立廉政就是政绩的观念,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节做起,严于律己,自觉保持廉洁情操,做到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做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要加强道德修养,将世界观的改造和自身的修养作为伴随一生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塑造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我对自己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检查,可能不全面、不彻底,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对我进行批评、指正和帮助,我将虚心接受,并彻底加以整改。我将以此次剖析检查为契机,不断加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以实际行动为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6:法院院长党课讲稿

一、把“修齐治平”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追求

“修齐治平”,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出自《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曾经讲,君子之道,应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的意思是,作为君子,应有两大目标,即修养自己与治国安民。君子的首要目标是修养自己,成就高尚人格,具有崇高道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践行“君子之道”,为政者一方面要加强自我修养、坚持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另一方面要牢记“安人”“安百姓”的目标和使命,想百姓所思所盼,使百姓安居乐业。修齐治平提出后,成为无数志士仁人激励人生、成就事业的理想追求。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人理应具有比这更为高远的人生追求。开展“两学一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修养自己、提高人生境界、致力做合格党员的难得机遇。

首先,“两学一做”基础在“学”,要在“学”上集聚“修身齐家”之功。修身离不开笃学。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要坚持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开展党的工作、参加党内活动的根本依据,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经常看看离党章要求近了还是远了,是否做到了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言行的“戒尺”。特别是《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 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准则》“八条规范”,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道德追求,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 干部正心修身、提升精神境界提供了经常照的“镜子”。要坚持用《准则》和《条例》等党规党纪对照检查,看看自己能否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能否自觉遵守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六项纪律”,并用以及时校准思想之标、调正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系列讲话 凝聚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坚持用系列讲话 武装头脑,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正本清源、固本强基,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熔铸“信念之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政治本色,着力铸就“金刚不坏之身”。

其次,“两学一做”关键在“做”,要在“做”上增强“治国平天下”之力。“学”的目的在“做”。要通过以学促做、学做互进,把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作为必尽之责,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奋发有为,在改进作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中善做善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真正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党员干部要做到“治国平天下”,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占着位置不想事、不干事、干不成事,一心只当“太平官”,肯定不是合格的党员干部,更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必须按照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强化作风养成,坚持勤勤恳恳干事、扎扎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干事,坚持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坚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人民意愿的事情,就大胆做、放手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把“知行合一”作为“两学一做”的关键环节

“知行合一”,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创,在我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处事待人,必须“知行并进”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多次提倡知行合一,并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1月,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 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同年4月在上海调研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又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这些重要论述,是针对当前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理论和实践不符等现象提出的,对我们正确理解知行合一、践行知行合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开展“两学一做”,就要按照中央要求和强调的那样,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因为,“两学一做”既是思想认识层面的事,认识不到位肯定做不到位;更是行动层面的事,认识到了行动不落实,只学不做、只说不做,仍是空对空。因此,在开展“两学一做”中,每一个党员都要注重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找准思想认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点,从一开始就行动起来,把“做”贯穿始终,切实做到时刻铭记党员身份、积极为党工作,以振奋的精神状态、严实的工作作风,在实干苦干中体现价值,以实际行动提升共产党员的形象。

知行合一的重点在合一、要害在合一,就是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认识和行动相统一。而实现统一的前提,就在于提高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事实上,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深切了解民情民意,才能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和办法,才能不断总结 经验、有效开展和指导 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一致,使作出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意愿。

三、把“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两学一做”的修养境界

孔子曾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天地之规律,所以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不违反规律、规矩,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两学一做”中,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孜孜以求这样的境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以达到身与物相通,心与物相谐,不为外物所累,不为欲念沉沦,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跨越。

现实生活中,种种“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错误看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处理好“欲”和“矩”的关系:从心所欲,非得逾矩;要不逾矩,就没法从心所欲。党的以后,特别是“八项规定”颁布以来,有的人还想像过去那样,公款消费、四处逍遥、无所顾忌,当然为党纪国法所不容。于是就感到不习惯、不自在、不舒服,认为无所措手足,甚至感到很苦恼。之所以会这样,说到底是把个人“欲念”凌驾于党纪党规之上,心中缺乏“戒尺”和“规矩”的表现。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根本之策还是要不断修炼自己,努力使内心的操守同党的规矩融为一体,让“欲”与“矩”高度统一,使自己在“不逾矩”中感到快乐、舒服和自由。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管住“欲”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底线。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健康的欲望,如求知欲、成长欲等积极的欲望是应当得到提倡和鼓励的。而趣味低下的欲望,如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等,只会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必须坚决加以抑制。有位哲人说过,欲望像座火山,调控得好会给人带来生存发展的动力和幸福,把控不住则会给人带来灾难。科学调节和有效控制欲望,避免趣味低下的不良欲望的生成与发展,是人生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大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尤其如此。从一个个落马的腐败分子犯罪轨迹看,几乎都是因为没能管好自己的欲望,一步步“逾矩”、突破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底线,日积月累蜕变为贪婪者、腐败分子,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上一篇:果戈理妙语录下一篇:朱东恩暑假实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