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茶馆》观后感

2024-04-19

话剧《茶馆》观后感(精选8篇)

篇1:话剧《茶馆》观后感

《茶馆》是由导演谢添执导,由中国大陆制片,片长118分钟,1982上映。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虽然这部原著闻名已久,始终没有看过,无论是书、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各种形式。今天看完觉得收获满满,应该早一些看。前些天趁着读书节搞活动,已经买了老舍先生选集,大部分经典作品都有,这包括这部《茶馆》。

1982年老片子,还能看到旧北京的一些影子,比如那茶馆高高的门楼,这些年随着发展,大部分旧建筑都拆了。还有就是京味很浓,语言的特色很突出,人物对白怎么听都像是在说相声。其中有一句话(不能够)我以前听某一个人讲,当初我还以为人家是故意这么说的。这次在影片里听到老掌柜的也经常讲,才明白原来出处在此。

看经典,长知识,长见识,长学问。

篇2:话剧《茶馆》观后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著作,名气自然不用我说。但我之前一直未读过原著,心里有些惭愧。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看电视剧时特别仔细。首先给我很深印象的是演员鲜活的表演,特别是他们那说得很溜的北京话,让人真正感觉到这就是老北京。其次就是老舍先生把老北京的俗生百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不得不佩服。最后是人物的命运发展,没有特别激昂或悲怆的场面,却让人感到很真实,也引发人的思考。

那个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老实诸如王掌柜的人总是受压迫,而阿谀奉承如宋、吴,坑蒙拐骗如刘、唐这类人却能屡屡吃香。王掌柜只是一个小市民,只想一心把自己的茶馆经营好,该送钱的他送了钱,也在自己茶馆里贴上“莫谈国事”的标语。可退即使是这样一个本分人,还是不断受到当权者的迫害。最后,茶馆要被霸占了,王掌柜也被逼上绝路了。秦二节是民族资本家,他为了报国变卖祖业办起了工厂。起初有点成效,可后来军阀来了。他不和军阀合作,军阀便炸了他的工厂。一次打击后他不气馁,可后来国民党来了,又没收了他的工厂。一心报国却不断被政府打击,他说:“全世界也再找不到这样的政府了。”而这时,他也已经日薄西山了。

常四节是一个旗人,他个性耿直,倔强,即便后来靠买菜为生也要正直地活着。可是,这样有正义感,肯奋斗的人,到最后也只能是预感到自己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杀。

结局时,三个老人聚在了一起。他们发出各自的人生感慨。王掌柜说:“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秦二爷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常四爷说:“我爱我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

如果一个社会太不公平,那被逼无奈的人们一定也会发出上面三种感慨之一。王掌柜和常四爷的感慨充满了困惑和愤懑,秦二爷则是失去信心。社会太不公平,被逼的人受这些感慨影响,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举动。我国处于关键转型期,前些时候出现的种种极端杀人案,就是例子。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比旧社会好上千倍万倍,但还是有不公平的现象刺激的人们。我想,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向上的社会气氛。如果像《茶馆》中一样,坏人活得有滋有味,好人反而活不下去,那这个人们的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这个社会也一定是要向下发展的。如果社会气氛积极向上,坏人无法生存,那人们的心理也会向上,社会就一定会向上发展。

除了社会外,人自身的思想也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老人们的子辈参加了革命,他们就是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社会暂时不好,如果人人都有信心,积极改革社会,那社会也会越来越好的。

篇3:话剧《茶馆》观后感

其实, 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历程是久远的。从文明戏到爱美剧运动、国剧运动, 再到无产阶级戏剧等的发展。 一路走来, 中国话剧就有一个接受和适应外来戏剧的过程, 毕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文化, 必须融入本国的特色, 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白话文, 但当时的文化启蒙, 使得主流创作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是抱有一种彻底的、整体的否定态度的。那时欧风美雨的来袭, 使得文人们对西方文学因素竟相吸纳与模仿。当时所谓的白话文, 的确做到了弃文言, 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文, 它已远离了普通大众, 并没有真正融入民间, 反而成为了反传统化的小众艺术, 这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为他们希望运用新文学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唤醒民众, 以求开启民智, 改良社会。而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并没有盲目跟风, 没有盲目追求文学作品的西化, 特别是语言的西化。他揭示出了新文学长期存在的问题, 并作了理性的思考:“抗战以来, 我们感到文艺的最大缺点是未能深入民间”, 民间对新文学作家作品知之甚少, “原因主要是文法, 叙述的方法, 西洋的结构与中国的平铺直叙不相合, 此外还有语言的问题”[1]。因此, 在老舍看来, 文艺作品想要深入民间, 除了叙述方法、结构之外, 语言也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以至于老舍在创作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戏剧的创作中十分注重人物的语言问题。

一、《茶馆》京韵语言的艺术

应当说, 文学作品是靠语言文字流传下来的。一部作品的语言是否通顺、流畅, 是否具有深意, 或者说是否用老百姓、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等,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多时候, 也是衡量文学作品是否能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语言关”应该是作家们需要认真攻克的问题, 而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个性, 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是摆在作家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否则, 有再好的构思, 却没有精彩的、恰当的语言做支撑的话, 那么, 文学作品也是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的。 而老舍的《茶馆》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显得十分突出和明显的。这部戏虽然没有脱离时代的背景, 而且还和政治有牵连, 但在戏里却没有政治口号和标语, 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一板一眼的舞台腔、话剧腔, 有的是悲与喜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多用北京当地方言或俚语、俗语等, 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而又不失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语求俏似, 使得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呼之欲出。

(一) 悲与喜的幽默风格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皇城北京, 为了具有时代感和地方性的特征, 剧中的人物语言几乎都是纯正的北京口语, 句子短, 常用一、两个字、词表达丰富的含义, 句法灵活, 更为自然贴切地传递着北京的政治文化气息、 历史变迁和市民的个性化特点等。例如, “我饿着, 也不能叫鸟饿着!……一看见它呀, 我就舍不得死啦”;“我已经不吃大烟了!我改抽‘白面’啦。”, “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老舍曾指出:“有一点可是很清楚, 就是文字要生动有趣, 必须利用幽默。……假若干燥, 晦涩, 无趣, 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这就是它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因素之一的缘故吧。[2]”老舍借着这些幽默风趣的语言, 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 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 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与思考。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把悲、喜剧有机地杂糅起来, 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 形成了悲喜结合的幽默风格。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到来的历史必然性, 以及下层市民在乱世中所做的种种挣扎。

(二) 浓郁的民族色彩

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 在《茶馆》中自然能够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 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 也更接近现实生活。他的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提炼日常生活的口语, 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 描写简捷洗练, 能从西方戏剧中吸取营养, 经过上百年融合, 改造, 创新,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第二幕开头, 茶馆老伙计李三的语言别具一格。 清王朝已经灭亡十几年了, 李三还是不愿意剪掉他的小辫子, 他还说道:“改良!改良!越改越良, 冰凉!…… 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 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 利用“凉”、“良”的谐音, 表明了李三内心极度凄凉、 悲观厌世和对掌柜王利发的不满之情, 通俗简练。然后用几句大白话把社会底层无文化, 又不懂政治的小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大有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之感。在第一幕结尾, 两位下棋的茶客, 突然一句:“将!你完了!” 一语三关, 既是棋局的结束语, 又暗示康顺子命运的悲惨, 还预示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第一幕结束时的这四个字言简意赅、铿锵有力。

老舍就是这样通过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使其词语、句式、语气以致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渗透着北京味儿, 同时也饱含了深刻的民族色彩, 这是话剧民族化的体现之一。

(三) 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除了剧中语言饱含着民族色彩外, 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剧中许多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生活, 即没有活的语言;没有生活, 掌握不了语言”[3], 老舍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是基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的:“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 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 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 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 那里润色一下, 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 而又是我的”[4]。

老舍很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 善于应酬各色人等;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 表现了他为人正直, 敢于说真话的性格;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阴险狡诈, 目中无人, 所以, 《茶馆》中出场人物的台词不多, 有的极其精简, 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民族化的追求

老舍的《茶馆》是典型的白话剧, 在《老舍话剧的艺术世界》一书中有这样的评价:“在运用鲜活的、纯净的北京语进行文学创作和话剧创作方面, 老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他不但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而且是完全凭借纯北京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而且, 老舍对国语的探索是孜孜不倦的:“老舍早年的作品似乎是把注意力放在从北京土语提炼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他后来的作品似乎就是有意识地在使北京语向普通话靠拢得更近, 水乳交融”。

老舍剧作是通过语言来凸显民族化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剧中人物满场流利的“京片子”, 老舍十足的“京味”风采便显现其中了。不仅如此, 老舍剧作的民族风格还体现在他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充分借鉴上, 不仅是在语言上京味儿突出, 而且在结构安排、人物刻画等方面, 都显示出了老舍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吸收与借鉴, 还有幕与幕之间, 数来宝的灵活串场, 更是为戏剧增色不少。

三、结语

语言的正确运用是话剧民族化向前推进的要素之一, 而京韵语言的运用是《茶馆》的一大特色。实际上, 话剧民族化的进程远没有结束, 也还不仅表现在戏剧语言方面, 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加以民族化改造。那么, 如何吸取国外戏剧的先进理念, 但又要保持中国话剧自身发展的特色, 创造出老百姓喜欢看, 能欣赏的话剧, 是摆在每一位戏剧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我们在复排经典的同时, 如何与时俱进, 而又不失本国传统文化的成分, 这是我们在话剧大众化与民族化的探索之路上所要考虑的问问题题。 。

参考文献

[1]老舍.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J].国文月刊.1942 (14) ..

[2]老舍.谈幽默[M].老舍.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3]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J].剧本, 1958 (05) .

篇4:话剧《茶馆》观后感

关键词:韩礼德;话语分析模式;话剧《茶馆》

韩礼德的话语分析模式是建立在其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的。在其话语分析模式中,语言功能和社会文化框架之间的表面体现之间,两者的相互关系很强。(埃金斯78)。下图由上至下代表影响方向(杰里米芒迪90):

社会文化环境

语类

语域(场界,语旨,语式)

话语语义(概念,人际,篇章)

词汇语法(及物性,情态,主-述位,衔接)

在这个图表中,上层影响下层。例如,社会文化环境决定语类的选择范围,而语域又会受到语类的影响。

其中,语域包括三个可变因素:

1.场界:写些什么,例如传达。

2.语旨:谁向谁传意,例如:营业代表向顾客。

3.语式:传意的形式,例如:书写。

语域的每一个子线又与话语语义的三个方面(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功能)紧密联系。其中,场界与概念功能相联系,并通过及物样式(如动词类型,主、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来体现;语旨与人际功能相联系,通过情态样式(语气动词和副词及评价性词汇等)得以实现;而语式则与篇章功能紧密相关,透过主述位,衔接结构(如代词,省略号,重复等)加以体现。如下图所示(杰里米·芒迪91):

语场 及物样式 概念功能

语旨 情态样式 人际功能

语式 主位,信息结构和衔接 篇章功能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个层次在话剧茶馆的译本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1)第一层

下面这段对话出自话剧的第一幕。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 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

Wang Lifa: Mr Tang, Why not take a walk somewhere else?

Tang the oracle: (with a wan smile) Oh, Manager Wang, boost up poor old oracle a bit. Offer me a cup of tea, and I’ll tell your fortune for you. With palm-readin throw in, it won’t cost you a copper! (Without waiting for Wang’s consent, takes hold of his hand)

來自话剧的对话必然会涉及到言语过程和及物样式。韩礼德将及物性系统划分为六种形式: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韩礼德136)。本段中涉及到主动结构,如“take a walk”, “take hold of”, 这些主动结构既是及物样式的一种,也是行为过程。起初我们并不清楚对话双方的身份,但通过这部分对话,我们能看出王利发是一个茶馆的老板。唐铁嘴则是一个算命先生。这些对不了解作品的读者而言,就是新信息。同时我们还能推测出对话发生的语场应该在茶馆门口。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语场就借助及物样式与概念功能联系起来了。

(2)第二层

语旨是与人际功能紧密相联的,并借助情态样式实现。

例:秦仲义:我不喝,也不坐着!

王利发:坐一坐!有您在我这坐坐,我脸上有光!

秦仲义:也好吧!(坐)可是,用不着奉承我!

王利发:李三,沏一碗高的来!二爷,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顺心吧?

Qin Zhongyi: I don’t want any tea and I won’t sit down.

Wang Lifa: Just for a moment! You’ll be doing me a great honour.

Qin Zhongyi: Oh, all rig.(sits.) But don’t make such a fuss.

Wang Lifa: Li San, a cup of our Choicest tea. Sir, your family are all well, I hope? And what about your business? Thriving?

从这段对话,我们很容易判断出秦仲义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王利发在言语间透出尊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评价性词汇“choicest”, “well”, “thriving”,以及短语“a great honor”看出。通过这些情态样式,我们对茶馆老板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了解。这里,语旨涉及的双方就是王利发和秦仲义。

(3)第三层

语式则是在主位、信息结构及衔接结构的基础上与篇章功能相结合的。

例: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 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 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王利发:(低声地 )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Chang: (to Wang Lifa) How odd! Queer character, isn’t he?

nlc202309021739

Wang Lifa: Don’t you know that’s Master Ma? No wonder he snubbed you. You offended him too.

Chang: Offend him? This is my lucky day!

Wang Lifa: (Lowering his voice) You were saying something about foreigners just now. Well, he lives off the foreigners. Follows their religion and speaks their language. If he wants he can go straight to the Mayor of Beijing on business. That is why even the authorities handle him with care.

所舉例子均来自话剧,因此语式就靠“说”。本段对话中,出现许多次人称代词“he”,及衔接词“if”,“and”。借此,在这些人称代词,衔接词的基础上语旨与篇章功能结合起来,语篇也变得更加连贯。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韩礼德的话语分析模式在英若诚先生的《茶馆》译本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这对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物及作品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Eggins, Susanne.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4.

[2]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4] 英若诚.英若诚名剧译丛-茶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篇5:话剧茶馆观后感

在《茶馆》这部话剧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欣赏的角色就是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年轻精明的老板王利发,为了让父亲的茶馆在他的手上发扬光大,委曲求全、八方应酬、左右逢源,然而最终却躲不过残酷的命运,只能随着他的茶馆一起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从戏剧的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这部话剧对王利发的评价是: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只求饱暖,太平天下。一开始,我觉得王利发是一个挺善良的好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穿着邋遢的唐铁嘴进入茶馆想讨碗茶解渴,王利发开始觉得肮脏的唐铁嘴会影响他的生意,尽管不相信唐铁嘴的算命,王利发还是找找了个座位给唐铁嘴坐下并送了碗茶给他喝。在这一个片段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王利发对唐铁嘴说:“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这句话体现了王利发深深的无奈,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而王利发就是被压榨的老百姓之一,再加上将祖业发扬光大的迫切心理,他内心的苦闷和压力也许是无比巨大的的,从他这句无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几许沧桑,几许无奈。这也是我欣赏他的理由之一,在当时这样一个无情的社会中,王利发还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

其次我认为王利发是一个左右逢源,但同时却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二德子和常四爷打架,王利发并没有直接阻止争吵的发生,而是左一个哥们儿,右一个德爷,加上演员那炉火纯青的讨好的嘴脸,简直就是把王利发八面玲珑的性格凸显的淋漓尽致,害怕因为得罪人而失去客人的他,只能一边弯腰一边讨好,连松二爷打碎的茶碗他也不需要本人来赔。尽管我觉得他的内心也许是不愿意的,但是为了祖业,他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都可以去做,所以在这个左右逢源的嘴脸的背后,我对他更多的不是耻笑,不是鄙视,其实是同情,面对这么的清政府,连人都只能苟延残喘地生活,王利发是处在这个社会底层的一个小商人,除了为自己谋生计之外还要时刻想着怎么兴旺祖业,其实真的很不容易。我看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呐喊,其实这也许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为了生计为了祖业,他没有选择,渐渐地也就成为了这样的人。就像他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其实在这个黑暗的社会王利发也许感到不知所措,父亲的突然去世把他逼上了死守祖业这条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按照父亲所说的去做,最终成为了那样一个只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年轻精明的小商人。

王利发是一个很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人,对待不同的人他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他在这点上是很聪明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幕中可以看到在面对难民的时候王利发的态度是不满而且置之不理的;在面对巡警的命令和敲诈的时候,他也是应对有道;在面对自己公寓的租客崔久峰的`时候,他更是能够耐心地听他的牢骚,尽管我知道在他内心也许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他也会装得好像能够听懂,并不时给予一些阿谀奉承的话。这些都体现了他委曲求全,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别说在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就是在今天这样发达的时代里,这样的处事方法对他来说也是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和避免一些麻烦的。

再者,王利发还具有当时社会大多数底层百姓所具有的特点:胆小怕事以及自私。虽然他的确是很同情那些因为贫困而不得不贩卖自己女儿的苦难民众,但是他也怕帮助了他们之后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而且也觉得像他们那样的人根本管不了这么多,苦难的民众天天有,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我记得他对常四爷说过:“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对了!谁也管不了!”是的,他虽然同情,可是同时也胆小害怕,更因为只想顾着自己的自私念头作祟,所以当面对难民围在他的茶馆门口,巡警到来的时候,他是选择将那些难民赶走而不是保护他们。还有李三和康顺子等人的困境,他虽然也深表同情,但是他能做的也是很有限的。这也并不能全怪他,怪也要怪这个黑暗的时代使他的心灵变成这样,有时候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他的祖业要靠他,所以他还不能倒下。但是尽管他这样精明,这样隐忍,这样委曲求全,这样八面玲珑,这样胆小怕事,最终也还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压迫,只能悲痛地带着自己的茶馆一起凄凉的死去。

我认为王利发还是一个不甘屈服的人,是一个努力的人,随着三个时期的变化,王利发在不断改良着自己的茶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要让茶馆破产倒闭,不要让茶馆被别人抢了去,在那么无情艰苦的时代,王利发还时时想着如何改良创新,他愁苦,他愤恨,可是他不甘愿就这样放弃,他不甘愿看着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茶馆就这样败在自己的手上。可是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那样一个无能的政府,再多的抵抗都是没有用的,都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努力地挣扎着想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看到这部话剧的结尾部分的时候,我真的很心酸,很悲痛,很不忍。不由得想起王利发说过的那句话:“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看似平静的表情内心充满着的是无穷无尽忧愁愤恨和无奈委屈,是啊,一个小小的底层百姓能怎么办呢,他的力量能有多大呢,最终还是逃不过反动势力的吞噬。王利发不忍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支撑的祖业竟然要被霸占,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在做什么挣扎,只能是在当茶馆还属于他的时候,选择死在了他最安心的地方,也是他的最终归宿。王利发这样一个矛盾而悲剧的社会底层人物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没有什么太高的奢望,也只不过是一个逆来顺受,精于算计的小商人,始终还是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篇6: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1

老舍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了,在此也就不多介绍了。倒是写作背景得说说:话剧《写于1956至1957年间,它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在写《茶馆》之前,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写了《红大院》、《女店员》和《全家福》等。《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缩影,《茶馆》也不例外。这本书包含了三个时代,每一幕就是一个时代。

故事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时代在变,茶馆也在变。“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这是老舍自己评价《茶馆》时说的。那人物究竟是怎么活的?又是怎么死的呢?我们就拿茶馆的掌柜来说。

“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见着谁我都鞠躬,请安,作揖。”这是王掌柜他自己说的。王利发精明、善良、勤劳,善于经营。他胆小怕事,本着莫谈国事的处世原则,靠自己的力气挣钱度日。可是,他越怕国事,这国事就越是不断地往他的茶馆里钻。他信奉改良主义,可改来改去,这茶馆越改越糟。在第三幕里,王掌柜似乎看透了一切,他也变得老于世故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见人陪笑、作揖、夹着尾巴做人了。他也敢骂国民党了。人生的磨难,使他变得倔强起来。

可最终他是怎么死的呢?他自己上吊死了。临死前,他把家人打发到解放区去,自己和常四爷、秦二爷聚在茶馆里撒起纸钱来。三位老人苦中作乐,为自己送终,聊以自慰,这令人怜悯。一辈子渴望改良的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这就是王利发的人生悲剧。

《茶馆》里的其他人,儿子还是遵循老子的处世态度,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这是时代的悲哀。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2

老舍先生不愧为大家。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扎根土里的稳重感。初读他的书是《骆驼祥子》,如今又读《茶馆》,先生书里带着老北京味儿的语言和描写的底层群众的生活又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茶馆》讲的是在新旧中国交替期间,以戊戌变法、军阀争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为背景,通过茶馆这一典型文化聚集地发生的人生百态与风云变化。老舍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接近那样特别的芸芸众生。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他是那个时代老北京市民的典型,世故圆滑,心眼不坏,但有一点自私和贪财。他可以说是裕泰茶馆的化身。他是懂得变通的,这一点,可以从裕泰茶馆的翻新和长存看出。他也是胆小怕事的,他不敢为了朋友出头,裕泰茶馆也一直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然而纵然裕泰茶馆再改良,再翻新请戏台子请招侍,旧事物也走向消亡,最终裕泰茶馆被强占,王利发也上吊死去。

松二爷和常四爷是好友,都是裕泰茶馆的老主顾。他们的个性,从他们一出场就可以看出。“松二爷文诌诌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松二爷是旧文人的典型,他爱国善良又胆小怕事,有那么一点点文采,但是不知道用到何处。常四爷健康正直,然而固执,不懂变通,所以在后期只能挑菜材上街卖,勉强糊口。

秦仲义是维新时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是有着实业救国愿望的大心胸的人。他变卖祖产,耗尽心血,创办起不小的企业,自以为能使民富国强。然而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本行不通。最终秦仲义的工厂在日本和中国政府的双重压迫下,被强行没收。一生爱国的秦仲义最终只落得个卖花生米的下场。

还有《茶馆》里的其他人物们,代表底层农民的康六,小妞和乡妇;代表顽固旧势力的庞太监,庞四奶奶;代表军阀势力的沈处长等人,他们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先生把这些人物,三个时代高度浓缩在裕泰茶馆之中,使得《茶馆》这部话剧成为一个不可超越的经典。无怪乎曹禺先生曾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1898年维新变法,1945年抗战胜利,中间大概近50年。50年发生了多少故事,数不尽的心酸。老舍《茶馆》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写尽了封闭的、妥协的、灰色市民的形形色色,点到了我们民族根性中最顽劣的一面,更在于他点明我们去深思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自处,以及珍惜现在美好,谨记过去苦难。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3

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眼前氤氲的水雾,缠绵,消散……茶馆,一个充满情思的地方,它固执地守在尘世浮华中,护住了自己的清雅。她微微颔首,捊须而笑,衣衫翩翩,绝世而独立,于一方角落见证着市井百态。

老舍先生的茶馆,正似一杯幽幽清茶,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沉不浮,从从容容,淡泊致远。像低进尘埃里的素颜,似高攀灵魂的风骨,忍不住,去口味。

初品,是岁月的苦涩。第一幕,一个初秋的上午,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走进裕泰歇脚,茶客们细品着茶点,闲聊着风月。突然,一洪亮的男声携着满怀的豪情,对醒目的“莫谈国事”恍若无视,拍案诉说着对洋鬼子的不满,眉眼中的壮志显而易见,却被那特务吴思子和宋祥子抓了去。可怜的康老六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将女儿卖给了年过七旬的庞太监。女儿凄凉的泪向人们诉说着对世界的不满。于这一方茶馆,各色的人演绎着各色的人生。

亲抿一口,品味出些苦涩,融着些百味,苦涩的绝唱,响彻岁月的枝头。就像乌云密布的天,让人不由得心情沉重。这样的《茶馆》,让我不禁想去再次品味。

再品,是乱世的本味。人们追逐着时光的脚步,来到了民国初年。身处乱世的裕泰艰难的维持着,掌柜王利发积极改良,却屡遭失败。唯有那“莫谈国事”变得更加醒目。掌柜的儿子与儿媳打点着茶馆。常四爷终于出狱了,将他关进去的二人却又成为军阀的走狗……这一方茶馆,接受着岁月的考验。

望茶叶于杯中沉沉浮浮,与沸水的碰撞,激出了最美的舞踏。它飞旋着,舞着它的态度,于乱世中的一丝本味。这清茶愈加苦涩,可又让人们品出了它的态度,它的决心,它的本真。而我们于这如海的苦涩中寻懂了那一丝本味,去追寻那心心念念的苦尽甘来。

饮尽,是人生的风月。故事终有尾声,一个个子承父业的青年再次聚集在不似从前的裕泰,带着从前的希冀,守着父辈的故事,于乱世中,遇见,又错过……常四爷的生活更加凄惨了。当昔日的意气风发变为老年的感慨万千,眼底的风霜是岁月的痕迹与无可奈何。读后感·咀嚼着前尘往事,感慨着世道崎岖,对着世间的麻木悲凉冷笑。但康大力作为一个青年热血地投入革命斗争,以及康顺子、王大拾等投奔西北游击区,何又不是奔赴光明前景,向可悲的社会唱响反抗之歌?是啊,当你老了,可永远有人正年轻着。

这一口,品尽了这世间繁华,品尽了人生百味,品尽了风花雪月。回味悠长,沉痛的苦终会过去的吧。苦尽甘来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人们品着清茶,品着事故。城市一隅的一方茶馆,茶馆无言却守着岁月,过去的过去,岁月流逝;故事的故事,茶馆记得。

这样的《茶馆》让人怎么不去用心品味。清杯一壶茶,品味余后生。一杯茶,一个地方,一群人,一个故事,一本书,一杯茶……用心品味……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4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话剧茶馆的观后感高中5

相对于很多人看过《骆驼祥子》不同,我接触老舍的第一部作品却是《茶馆》,这薄薄的几页纸竟是让我迷上老舍的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

作为当代青年,我对戏剧并不是很在意,如果不是世界性的歌舞剧或者音乐剧,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种夸张的表演。但是惟独一部《茶馆》让我看几遍都欲罢不能,我没法形容我对这部戏剧的深爱。不管是原著,或是电影,甚至电视剧,我都看,看到伤心处,眼泪不分次数的往下掉。

整部剧目里一个大茶馆,经过三个时代的变迁,两代人的挣扎。在那个馄饨的年代,好人没了活计,坏人发了横财,好坏颠倒,正邪倒置。从最底层到最顶层的北平人,都被剥削,被欺辱。老实敦厚的底层人被中国渣滓欺负,最顶层的老佛爷被洋人欺负。好好地一个大清朝,眼睁睁的在北平人眼中倒下。随之倒下的是北平人的骄傲和自信。外面兵荒马乱,就连锁上门都有可能被偷,被骗。不开门吧,吃什么?怎么活着?贵族开始卖家当,老百姓开始卖儿女,自食其力的又时不时被“王法”绑了去。煎熬啊!可就在这年月北平人也少不了礼节。好一个“北平人”。皇城脚下的皇上身边的福泽之地,怎么会这样脆弱。渐渐的这里的人们开始明白了“我爱我的国呀!可谁爱我呢?”一句话,怎一个心酸了得!

那样老实与世无争的松二爷饿死了,到死都不懂得怨恨是个什么模样;那样争强好胜的秦二爷落得一无所有,实业救国也好,实业为己也罢,原来自己的远见还不如一碗烂肉面的见识来的实惠,多悲哀的结论;水灵灵的大姑娘嫁给个无恶不作的老太监,为了一碗饭,丢了一辈子的人,见惯了一座深宅大院里的狗咬狗,能被赶出来也算是一种幸运,只是一辈子都注定的悲剧,程度的深浅还有谁会有暇顾及呢!拖拉着破鞋的唐铁嘴和不招人待见刘麻子倒赚了个肚儿肥,一个半仙儿算了一辈子卦,救不了别人也救不了自己,更救不了大清国;买卖人口是个缺德到家的营生,厚着脸皮发财,比那买人口的还可恶。宋恩子吴祥子凭着那官家的“本事”倒不愁吃穿,这些人自己作恶不够,教各自的后人也继续着他们的“风范”。……最后一个开了七八十年的大茶馆白白地成了人家的!上那说理去?没处说理。混乱的年代,政权的更迭,不停地改革,也许老大中国是到了该注入新血液的时候了,可是每一次的改变苦的是百姓,即便是这样容易满足安于现状的北平人也眼睁睁见证了流血的年代,是不允许安逸存在的。就连那说数来宝的都为这满眼狼籍质问苍天,您睁开眼看看吧!天朝的子民们正遭受怎样的践踏和欺辱!

老舍先生的文字不如鲁迅先生的那样直白犀利,反倒给我这个相对比较脆弱的心一个缓冲的机会,我喜欢小人物的生活,即便他们是那样愚钝,那样不争气,那样平淡无奇,在鲁迅笔下也许那就是该永远批判的罪人,是中华民族的糟杷,除之而后快。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他们是那样可怜,就算知道那是错的,我也难免要同情一番,最后竟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了。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老舍先生的本意,但是我确实没法不这样,读老舍,读《茶馆》,软化了我日渐被城市的风吹硬的心灵。

篇7:话剧《茶馆》观后感

茶馆,在我们眼中只是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依旧会是那样的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位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力的讽刺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及三个时代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茶馆》也成为了老舍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是时间变迁,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中国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儿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并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样,在舞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因为《雷雨》写的是贵族家庭,而《茶馆》则是市井社会,三教九流,恰巧《茶馆》在上演时,又正赶上wenge,更是由于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台“排挤”。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现在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看《茶馆》话剧的个人观后感精选笔记2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看《茶馆》话剧的个人观后感精选笔记3

茶馆,在我们眼中只是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依旧会是那样的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位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力的讽刺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及三个时代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茶馆》也成为了老舍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是时间变迁,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中国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儿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并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样,在舞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因为《雷雨》写的是贵族家庭,而《茶馆》则是市井社会,三教九流,恰巧《茶馆》在上演时,又正赶上,更是由于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台“排挤”。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现在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看《茶馆》话剧的个人观后感精选笔记4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题记《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看《茶馆》话剧的个人观后感精选笔记5

王掌柜的茶馆,所有人的时代。一茶馆,一社会,风儿吹,纸钱飞…………这就是老舍的作品——《茶馆》。

《茶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清末时人民的贫苦生活。几乎天天街上、茶馆里,都有农村、乡下来的,卖孩子的。先是康六在无奈之下用十两银子把女儿卖给了大清国的太监,结果女儿晕了过去,太监却这么来了一句冷冰冰的话:“死的我可不要!”而一个乡妇要卖孩子,只要了二两银子。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当时的社会可真黑暗啊!高层官员没有一个人关心人民的疾苦,虽然是这样,但还是有一个青年,一个财主,要去追逐他的梦想——去开一座工厂,救穷人,抵制外货。此时的他胸怀大志,信心满满,却看不清前面的路到底有多困难。常四爷十分正义,但那样也没用。说错一句话,就要被抓去坐牢。而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个随机应变的人。时代在变迁,他的茶馆也在变着。他唯一舍不得的,就只有六十年老字号的“裕泰”。他要生在这儿,死在这儿。刚开始,茶馆平平常常,无声无息。到了后来,竹椅变成了小板凳。墙上“莫谈国事”的纸条也更多了,更大了。从主顾们的低声细语中,我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好人变成了坏人,坏人天天都在吃香。好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的维新运动失败了,都被问斩了。民众却都认为他们肯定是心肠狠毒,干了坏事儿的人。而那些依靠洋人为活,天天穿戴着的是洋装的人,却有很多人去奉承他们。我对他们感到一种厌恶之情,难道只有当汉奸,生活才能好起来吗?恐怕是在那个打压共产党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最终一切正直的人都失败了,不管是在做些什么。常四爷的好友全都死了,他天天只能靠卖菜来养活自己。秦仲义,那个曾经神采飞扬的青年,也不见了。只有一个老人,他的工厂被洋人拆了,只剩下几个零件。读到这儿,我十分憎恨那些洋鬼子。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总有一天会把以前洋鬼子欺压我们的事再给找回来!他们最终会得到报应的!

《茶馆》这本书深刻地刻画出了当时封建社会人民的苦难。这应该就是老舍经历的那个时代吧。

篇8:话剧《茶馆》观后感

关键词:《茶馆》,话剧翻译,文体学,省略和添加,句式,押韵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5000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21世纪, 这个文化进军的时代, 是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绝好时机。话剧作为一种文明的载体, 承载着很多文化内容, 而作为大众娱乐的方式又传播速度快、幅度广。因此用话剧作为载体推广自己的文化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茶馆》这篇著作通过茶馆这一场所活灵活现的再现了中国国民时期各色人物的生活状态。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妙的对话把在国民时期的各色人物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推广必然少不了文本翻译, 好的话剧译本是话剧在异国他乡广泛传播的首要条件。对话剧译本的研究是帮助我们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强有力支撑。在翻译时我们要考虑到句子当时的情景、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 从而灵活处理各种省略和添加。而不至于翻译出的东西僵硬难懂。例如“哥们儿, 都是街面上的朋友, 有话好好说”, 这句话是王利发劝阻二德子与常四爷吵架的话, 这句话目的在于和解两人的关系, 当英若诚在翻译时省略掉了“街面上”和“有话好好说”, 直接译为“Now, now, gentlemen!Surly we can settle this as friends.”。因为译者已完全表达出来了劝架的意思, 而“街面上”和“有话好好说”都属于汉语里夹杂着许多文化因素的表达, 英语中没有相适应的表达, 如果硬生生的翻译过来反而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舞台的表达, 这样翻译下来会更加的自然和通俗易懂, 所以英先生在翻译这一句时省略掉了。在第三幕小唐铁嘴想创办公司, 在给公司取名字时, 他说:“‘托拉斯’, ‘托拉斯’……不雅!拖进来, 拉进来, 不听话就撕成两半儿, 到好像是绑票儿撕票儿, 不雅!”。拖进来, 拉进来, 不听话就撕成两半儿是对“托拉斯”中文语音的联想, 由于发音和语法的不同, 翻译成英文时肯定不能照着句子一对一的翻译。英若诚在翻译这句话时就采用了省略和添加的技巧, 翻译为:“H’m…., trust….No, that’s not classy at all.In Beijing dialect, the world sounds like“Pull them in and tear them to pieces”!Sound too much like kidnapping to be classy.”。没有直接翻译“拖进来, 拉进来, 不听话就撕成两半儿”, 而是加入“In Beijing dialect, the world sounds like“Pull them in and tear them to pieces”!”, 巧妙的规避掉中英文语音不同的问题。

《茶馆》是一个话剧文本, 其中没有长篇大幅的话语, 而是以对话的句子居多。因此在这些句子的翻译中, 译者要着重注意说话在说话语气上许多中国特有的表达, 譬如许多反问句、疑问句都有特定的意思, 这时我们不能直接把这些句子按照原来的句式一成不变的翻译过来。“您喝这个!”是第一幕松二爷和常四爷对邻座说的话, 其中表达了他们对对话者客气的意思。在翻译这句话时一定要表达出客气礼貌的意思, 而如果直接按照原来的句式翻译会成为命令似的语气, 显得没有礼貌。于是, 英若诚先生在翻译时使用反问句, 翻译为“Won’t you have some of this?”。这样翻译表现出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重和客气。在第二幕, 当康顺子看见刘麻子时说“无缘无故?你, 你看看我是谁?”。康顺子曾被刘麻子卖给了庞太监, 当时十分气愤, “你看看我是谁”表现出的是让刘麻子认清自己, 而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重要身份。当英若诚在翻译时翻译为“Take a good look at me!”巧妙地将康顺子的意思翻译出来而又不带任何别的意思, 十分恰当。若直接按照原来的句式翻译为“Look, who I am?”虽然也翻译出了原来的意思, 但显得康顺子气势汹汹、没有了可怜悲凉的样子。

押韵在口语中表现出很强的识别性, 有时是为了表现出说话的重要性, 有时是说话着为了凸显说话者自身, 而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表现美。在剧本翻译时, 我们要考虑到特定语境, 巧妙的对押韵的句子进行翻译。有时由于中英文的差异, 不能完全按照原来的声韵翻译, 但只要读者在阅读时体会到同样的效果的翻译也是成功的。当小刘麻子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字时说:“柳叶眉, 杏核眼, 殷桃小口一点点”, 这句话不仅表现出了美人的五官, 表达时的押韵让人听着也觉得是一种美。这句话在翻译时也要注意到押韵的特征。英若诚在翻译这句话时也不忘了押韵的特点, 翻译为:“Willow-leaf eyebrows, almond-shaped eyes;Cherry red lips of a dainty size”。不仅按照原来的名词性文体翻译, 也巧妙地运用复述压/s/押韵, 使读者读起来感受到一种美, 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小刘麻子描述的女子的美。在老杨给庞四奶奶唱那一套卖货的套词时, 为了让顾客容易记住和感兴趣, 同样使用了押韵。“美国针、美国线、美国牙膏、美国消炎片。还有口红、雪花膏、玻璃袜子细毛线。箱子小, 货物全, 就是不卖原子弹!”, 这套词被英若诚翻译为:“Yankee needles, Yankee thread;Toothpaste white lipstick red.Patent potions, facial lotions;Nylons sheer, you’ll find here.In my small box, all goods are fine.But atom bombs just ain’t my line!”。虽然中间变换了几次声韵, 从/ed/变为/s/又变为/iə/最后又用到/aɪn/韵, 但读起来然朗朗上口, 表达出了广告的效果。

翻译是一件即规矩又灵活的事情, 在翻译时既要译文和原文相互对应, 又要灵活使用各种技巧。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不同的文化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注意原句的特征, 使用巧当的翻译方法, 这样才能使翻译做到忠实原文、通顺流程。

参考文献

[1]、张德禄, 张国.A Coursebook on English Stylistic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Christiana Gregorio.English Literary Stylistics[M].London:PalgraveMacmillan, 20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话剧《茶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老舍话剧分析论文04-17

话剧审美艺术论文04-16

上一篇:高炉原料工实操测试题下一篇:对临汾的区域经济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