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重要性

2024-05-20

遵纪守法重要性(通用14篇)

篇1:遵纪守法重要性

遵纪守法,从守校规做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从守校规做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规矩其实就是各种法律规章。说到法律,往往给人以神秘、威严和崇高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有点虚无飘渺,离我们很远。其实,法律规章和制度、纪律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强制性规范,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管理和约束。它规定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保护着我们的权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社会和谐有序。

中学时代是我们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我们中学生正好处于学习知识、快速成长的时候,到了需要承担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的年龄,对社会、人生有着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但意志却不够坚定,是非观念不够明确,容易冲动,所以遵纪守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势所必然。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息息相关的“规矩”其实主要就是校规校纪了。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同学犯些小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并且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校规校纪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实不然,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不良风气影响,带来不良的习惯行为造成的,比如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酗酒赌博等。

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经常违纪逐步就会变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的规矩、纪律所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做一些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特殊和另类。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我们又如何能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成长?

有句古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点滴小事,积累成山,要养成遵守校规的好习惯,我们就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这样反问自己:我今天上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了吗?我今天在校园里乱扔垃圾了吗?我今天影响课堂纪律没有?我今天损害公共财物没有?我今天违犯校纪校规没有?诸如此类,学习生活中的细节,看似不起眼,却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校园内的不同地点发生,损害着同学的利益,损害着班集体、学校的利益。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每一位中学生的足够重视,并时时警醒自己。

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中学生要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严以律己,帮助同学,尊师爱校,自尊、自重、自强、自爱,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篇2:遵纪守法重要性

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纪律,是指一定社会组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有纪律。法,即法律,具有“公平”、“正直”、“准绳”、“规矩”、“尺度”等含义。

何谓法律?“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律”是具体的规则,条文。“法”、“律”结合起来,组成了这个社会中神圣的词语。法律是一种社会的政治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古罗马的西塞罗曾在《论法律》中说道:“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法律在这个社会中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参照它来生活;法律是一扇屏障,是那些弱小的人温暖的家,他们的利益在这里得到了保障,他们权利在这里得到了自由;法律更是一条粗大的铁链,它紧紧地绑住犯罪分子,让他们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胡作非为。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即使经济实力再强,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守法的国民,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离真正的“强盛”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虽然,我国当前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搞了多年,但实事求是地讲,“遵纪守法”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应该说,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虽然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国家尚需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传承。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将违法乱纪看成纪律和法律上所不允许、道德上所不宽容的,其实质是把遵纪守法看成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守则。这一观点的提倡,为进一步开展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十年“文革”,社会**,民主与法制遭到疯狂践踏,党纪、政纪、军纪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正常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连国家主席的人身自由与生存权利也得不到基本保证。这种“史无前例”的混乱无序状况,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而深刻。今天,我们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进一步告诫人们,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须臾不可没了法纪的规范,须臾不可乱了正常的秩序。

篇3: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全社会的食品安全, 最终要靠健全的法制来保障, 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就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大法。然而, 有了这个法, 还要靠全社会都树立法治意识, 生产者和商家自觉守法, 消费者遇事找法, 依靠法律解决问题。食品的生产者和商家当然是全民的一部分, 如果他们都能守法, 生产食品时就不会滥用农药、滥用非法添加物, 商家售卖食品时就不会销售变质食品, 消费者也就不会吃到问题食品了。笔者的一位朋友在某发达国家讲学一年, 回来后说在那里生活最重要的感受就是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只要是超市里买的食品, 只管放心食用。如果查出有质量问题, 生产者和超市经营者都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因此厂家和商家绝不愿意冒那个险去生产和经销劣质食品。而我们在国内买食品就要多长几个心眼, 买蔬菜水果要担心是否是农药残留超标的, 买肉类要担心是否是激素抗生素超标的, 买加工食品要担心是否有非法添加物的, 买标明保质期的食品还要担心是否是改写了日子的。如果买到问题食品了, 要获得赔偿是难上加难的, 或者不痛不痒的一点点赔偿, 对消费者来说不稀罕, 对生产者和商家来说不伤筋不动骨, 起不到警戒作用。甚至媒体都卧底曝光了, 除非挖出福喜问题肉那样的大案要案, 如果是曝光生产者不讲卫生、销售者改保质期等等这样的“小”问题, 被曝光者仍然是不怎么害怕的。

究其原因, 还是咱们的法制不够健全, 全民法治意识还不强。如果咱们的法律也规定, 生产劣质食品和售卖劣质食品者, 也罚他个倾家荡产, 想必生产者和商家也不敢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冒倾家荡产之大不韪, 故意生产和售卖劣质食品。另一方面, 如果全民法治意识很强, 遇事找法, 买到了劣质食品就诉诸法律, 不把劣质食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推上被告席就不罢休, 厂家和商家也不会胆子大到生产了劣质食品还理直气壮, 改了保质期还说大家都这样做我不做就亏了。因此完善和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是一方面,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是另一不可或缺的方面, 只有双管齐下, 我们的食品安全才有真正实现的一天。

篇4:遵纪守法重要性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课程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建设迅速发展,公民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同时,我国公民也越来越有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而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人群是否知法、懂法、守法?从我国青少年较为高发的犯罪率来看,并不能给予肯定答案。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

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依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愈加呈现出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团伙化的趋势,而青少年犯罪较多发于侵犯财产类犯罪、暴力性犯罪、激情犯罪等。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情况则是: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呈增长的趋势(从数据显示现该趋势略有缓解)。根据中国法律年鉴,自1997年新刑法实行至2013为止,青少年犯罪量及犯罪率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自1997年至2008年期间,青少年罪犯总数处于不断攀升期,从1997年的199212人到2013年的265439人,增长了66227人,该数据清楚地显示了青少年犯罪总数急剧上升,青少年犯罪问题愈加严重。而根据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至2013年青少你罪犯人数似乎有所下降,青少年犯罪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青少年犯罪状况确有好转,但青少年犯罪问题并非数据直观反映的情况——青少年犯罪人数直线下降,犯罪问题得到稳步且迅速的改善。得出该结论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所带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青少年人口总数减少、青少年人口总数占中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减少。也就是说,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未得到改善,保持原有水平,青少年人群基数的减少也必然导致其犯罪总量的减少。所以,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确有改善,但仍不容乐观的。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必要的,即开设专门的固定的法制课程,聘用专业的法律人才任法制课程专职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做到有效的减少青少年“因无知、无畏而犯罪”的情况,使青少年对法律有所了解、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摒弃。

二、我国法制教育现状以及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的必然性

我国就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可知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一,我国法制知识通常是通过思想品德政治课等学科来教授给学生的: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地理》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以及如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相关学科来渗透法制教育,通过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法制内容,来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第二,通过采用专题教育来传授给学生法制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第三,通过课外活动即课外的法律实践来渗透法律知识。现我国法制教育实施途径多为以上三种进行,后两种的教育方法是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不可替代的特点,使法制教育更加灵活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然而,这两种方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所存在的,因其并不能做到学生对基础法律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只有通过课程来教授法律知识才是学生知法、懂法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中小学却是没有专门的法制课程,法制知识通常是作为某学科的一部分存在,或通过相关学科来对学生加以渗透。也就是说,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普法教育固定教材,这使得法制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直接深刻,并不能完全达到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目标。当然,有部分省市的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而这些法制课多以专题形式存在,而非作为固定课程出现在中小学生课程表里;也有部分学校将开展的法制课程形式化、流程化。

实际,于2014年10月31日,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上,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提出将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小学设立法制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的益处

中小学开始固定的专门法制课程,聘请专业的法律教师,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途径,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不仅要做到不触碰法律底线;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法制课程还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再者,该课程的开设也会引起部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有助于中国法律事业培养人才。

1.开设法制课程将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并有助于青少年利用法律自我保护

当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仍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根源。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最恰当的解决手段就是预防——将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遏制于萌芽之中。当青少年知法懂法时,那么对于大部分青少年做到守法就是水到渠成的。将法制教育课程化,课设固定的专门法律课程将最大程度的做到使青少年知法懂法。正如在对青少年罪犯进行采访时,他们的很多人都会做出类似这样的忏悔:“我不知道会这么严重,我没想过犯罪,进监狱。”这样表达都表现出了这些犯罪的青少年在法律面前的无知,因无知而无畏,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所以,法制教育课程化势在必行。

学生通过对法制课程学习法律知识,真正的知法懂法后,能做到的不仅是遵守法律规定,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能以法律为武器来保护自己。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寻求法律的援助,進行自我保护。

2.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知法懂法则中国法治化不远矣。青少年在整个社会的普法事业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普法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学习了法律知识的学生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讲给其父母,这也是一种普法行为,这是承上。而这代的青少年在成为下一代人的父母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其子女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就是启下。

3.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助于培养法律人才

当前,中小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仍比较浅薄,法律似乎离自己很远,而真正对法律进行了解是要在考取大学选择法律专业之后。那么,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就将法律知识教授给学生,这将会引起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由此将有更多喜爱法律的人才来学习法律。而对于法律并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可避免选错专业的尴尬,这将有效地改善工作专业不对口现象(仅限于法律专业),这样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更有利,更有效。所以说,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利于为中国的法律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 ~ 2013年的统计数据[J].青年探索2015(6):89-94.

[2]鞠青.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5):17-23.

[3]曹月.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2).

[5]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M].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吴琼,(1993 ~),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硕士(非法学)。

篇5:遵纪守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我们属于未成年人,是家中的宝贝,祖国的花。但千万不要认为法律与自己无关,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为此,我们要懂得遵守纪律和法律法规,简而言之,就是遵纪守法。

在生活中,有许多违法违纪的事情。例如,闯红灯、横穿马路,违反了交通法;打架骂人,敲诈勒索小同学钱、物,那就违反了学校组织纪律,触犯了《未成年人犯罪法》。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六年七班的男生范纪,是全校出名的“痞子生”。一次上学,他拿着小刀,抢走了我交保险费的50元钱……四年后,就在上周三,李辉因在某歌厅持刀伤人被刑拘。我想:等待他的只能是“铁门、铁窗、铁索链”’了。

有人说:只要学习好,违点儿小纪,犯点儿小法没关系。我奉劝大家,有这种思想的同学,真的太危险了。网上报料:近日,日本某名牌大学学生山本骇人,在课堂引爆自制的爆炸物,造成十一人死,三十三人重伤的校园惨剧!可见,忽视道德教育和守法教育,有多么的可怕。一个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的“尖子生”,那就是暴恐分子拥有了核武器!社会之危害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遵纪守法”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听老师的话,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坚定不移地践行《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三爱”、“三节”,把

遵纪守法放在第一位,学习第二位,这样就一定能做到“遵纪守法”。

篇6:遵纪守法

在路上走着走着,也不知为什么,爸爸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我之前已经和爸爸说好了,吐第一次罚一元,第二次五元,第三次十元,以此类推。但爸爸就是屡教不改,这都已经要50元了。

我严肃地对爸爸说:“爸爸,你知不知道,随地吐痰,不清理者,按照《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13条明确规定,要罚款50元的。爸爸还是不以为意:“警察又不在这,他发现不了,不会罚我钱的。”

我发现爸爸没有悔改的意思,便苦口婆心的教导他:“爸,你知道吐痰对别人有多大危害吗?据调查,一口痰里含有几千种细菌,有的接触到空气就会产生化学作用,有的……这样对你我他/她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随地吐痰也影响市容。要是一个外国大使馆来到中国,看到满地的痰,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啊?他们……如果你觉得随地吐痰好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爸爸笑了,对我说:“好的,我下次不会再犯了。”顿了一下,他又说:“其实我只是考考你,没想到你反应这么激烈。”

篇7:遵纪守法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将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这次盛会,得到自己的快乐和收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它代表了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个国家,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北京奥运会给人们带快乐、喜悦和享受。奥运会是世界级的运动会,所有的国家都愿意成为主办国。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主办方,是一次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好机会。展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风采!

奥运年已到来,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奥运作出贡献。我们要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文明。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事情虽小,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分文明好像一盏灯,照亮一个热情。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许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势。比如,把没有盖好的窨井盖盖好,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捡起地上的垃圾……,都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体现。

其实,文明和谐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和谐就会悄悄到来了。让我们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每一天,以饱满的热情来迎接20北京奥运。

篇8:让群众“知法、守法、懂法”

活动期间, 工作人员紧密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物权法》等法律, 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 并在活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 认真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 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解决困难。

同时, 为进一步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 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发放《劳动就业法律常识》、《婚姻家庭法律常识》、《日常消费法律常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相关知识、未成年保护法、禁毒、铁路护路、揭露“法轮功”反动邪教组织真面目、“平安行动”宣传提纲、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流动人口须知、信访条例、食品安全、计划生育等材料。

篇9:口碑营销的遵纪守法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消费意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商品价格仍然是影响人们购物决策的主要因素,但居民对价格的敏感性正在逐渐降低,消费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其他非价格因素(如服务、设计等),单一的价格、促销等手段不仅蚕食了公司利润,而且难以达到期望的销售效果。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口碑营销的直接行为主体是消费者,企业直接参与的程度较低,因此,花费的成本较小甚至不产生成本,而消费者之间相对独立地互动更容易建立彼此的信任,从而对购买决策产生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口碑传播一般发生在非正式群体之间,该群体往往具有某些共性,这使得信息传递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口碑营销的模仿难度较大,竞争对手不易对其展开正面攻击,因此良好的口碑在无形中为企业品牌的延续与发展搭建起了一道防火墙。

口碑营销的影响力因行业、产品而异。一般而言,对产品口碑依赖程度高的商品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一是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或简单试用判断产品价值,如旅游、餐饮、保健等服务、化妆品、药品等,已经体验过服务或产品的消费者发布的信息对潜在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二是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取自信和他人的尊重,如首饰、高档服装、汽车等,这些商品一般代表了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消费者所处社交群体的意见评价对其决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三是对采购者的信息能力要求较高,如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这些商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参数多,普通消费者难以根据产品说明书和商家广告宣传做出决策,“专家”意见是其重要参考;四是金额大、使用期限长,如家电、房屋等,这些商品的购买决策时间较长,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主动地搜集产品信息,同事、朋友的采购经验是其做决定的重要依据。

那么,如何进行口碑营销?追根溯源,口碑的力量源泉在于消费者对“真实信息”的需求,这种“真实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准确衡量产品价值、赢得社会认可、降低采购风险、选择最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因此,进行口碑营销的企业需要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有用的信息。

首先,企业应该深入市场,明确产品的目标客户,倾听客户的购买理由和内心诉求,分析客户的决策过程,找出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美国第二大啤酒品牌美乐啤酒(Miller)曾推出低卡路里的美乐淡啤酒(Miller Lite),但市场调研的结果却表明,消费者选择购买美乐淡啤的原因并非其低卡路里,而是它跟其他啤酒相比较,不容易涨肚,此后,美乐啤酒改变广告策略,将美乐淡啤打造成为“喝了不涨肚”的啤酒,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其次,根据前期调查信息制定营销方案,设计需要传递的信息、确定传递的形式和关键传播者、策划营销活动。苹果公司的口碑营销定位相当准确,公司将对时尚最为敏感的两类人群定为目标客户群:一种是“先锋”群体,该群体年轻、充满活力和好奇心,渴望刺激,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是百分百的苹果“发烧友”,另一种是潮流产品的“早期用户”,这一群体对新技术、新产品十分感兴趣,并且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强的购买力。苹果以设计时尚和技术创新为亮点,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同时通过新品发布会宣传造势,维持消费者的热度,延续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在公司的精心策划下,苹果产品在全球培养了大批铁杆“粉丝”。每年的苹果产品发布会总能吸引众多媒体的报道,而成千上万的“苹果迷”们也通过网络等渠道自发建立起了许多交流平台。可以说,苹果公司已将口碑营销运用到极致,业内无出其右者。

第三,搭建公开、透明的平台,为消费者之间充分交流营造条件。口碑营销必须借助人际交流这一渠道,只有将交流平台搭建起来,让消费者拥有信息互动的自主性,才能推进口碑营销策略的顺利开展。最近几年兴起的网络购物平台,一般都会开辟“购买评论”,潜在消费者从其他购买者的评论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部分弥补了网络购买难以辨明商品质量,增加了消费者决策的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口碑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口口相传的沟通渠道,既能传递正面的口碑,也会扩大负面口碑。在口碑营销中,由于认识的偏颇,商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口碑”压倒一切。坏的口碑处理不善可能毁掉一个公司,但好的口碑却不能保证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精武鸭脖”是最早风靡武汉的酱汁鸭颈品牌,但由于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商标遭抢注、秘制配方外泄、加盟店良莠不齐,如今已让出大片武汉市场,风光不似往昔。口碑存续的基础还是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纯粹的“口碑”无法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管理不当的口碑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误区二:“口碑”不需要人为造势。“口碑”只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之一,如果不借助网络媒体等信息工具,“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完美的产品其信息受众也是有限的。清代刀具状元,“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如今“张小泉”成为中国剪刀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而“王麻子”却已销声匿迹。“王麻子”品牌曾今不输“张小泉”,却因为缺乏品牌维护意识、主要依靠口头传播的方式维持知名度,且无论在款式还是材质上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最终申请破产。

篇10:遵纪守法

最近学校里一直在放山西省青少年法治广播,在广播的末尾,有一封来自高墙内的忏悔家书,说是一个少年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锒铛入狱。在监狱里,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罪恶,他后悔了。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已经晚了。记得广播里有这么一句话:“从违反校规校纪、小偷小摸、小打小闹等发展到违法犯罪,这中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就是说,你在实施不良行为的时候,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就会任由自己这么下去,最终就可能就像那个少年一样,发展到违法犯罪,因为一时冲动而锒铛入狱。

看看现在的新闻:少年21天撬车130辆、15岁少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他们也只是青少年啊!是什么让他们走上犯罪?是无知,是缺乏教育,是不知遵纪守法!如果他们从小就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我想他们也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吧。

篇11:遵纪守法

由于对于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少人对交通法规很淡漠。有些司机明明懂得“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的道理,却偏偏去抢那一秒。电视上就曾经报道过:一辆面包车在公路上正常通过路口,突然,一辆小型电动车不顾红灯指示横冲直撞,面包车司机来不及躲避,直接撞了上去,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可见,漠视交通法规对我们的危害是多大。

敬业这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记得小的时候,隔壁住着一个张奶奶,张奶奶是一位十分敬业的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张奶奶就拿起扫把,推着垃圾车就走了,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张奶奶显得十分显眼。夜幕降临,一个瘦弱的身体才向家走来――张奶奶。每当看到张奶奶风里来雨里去,我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诚信是相互的,你对别人诚信,别人才对你诚信。记得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个男孩,大家都叫他“骗子”。他总是骗人,最后即使他说实话也没有人再相信他,在班里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金秋时节桂花开,校园里到处弥漫着香气,可就是有些同学忍不住去摘下这一抹香气。瞧,那边就有一个小男孩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折下一束桂花。不是说,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吗?怎么开始破坏了呢?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还能看到如此美景吗?

篇12:遵纪守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遵纪守法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12月4日,大家对于这个日子可能不太熟悉,这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全校同学应一起学法,守法,用法,宣传法。

一.学法。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守法。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相信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而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依法办事,远离犯罪边缘线。

三.用法。法制法规无处不在。它像是我们身旁的卫士,时刻保护着我们。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法律义务。

四.宣传法。不仅我们小学生需要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还要用法律意识武装我们中国。我们应该鼓励我们身边的人,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

作为当代小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时代,更影响着我们的终生。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极少数同学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沉迷网络、旷课、为一点小事打架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和谐氛围。这些同学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如若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希望同学们在校内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外严格遵守法纪法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名学法、守法、守纪的合格的小学生,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安全。在增强法制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提醒以下几点:(1)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卫生不合格的食品;(2)注意消防安全,要提高防火的安全意识;

(3)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拥挤;教学楼内严禁喧闹、追逐;(4)注意运动安全。随着阳光长跑体育活动的开展,希望全体同学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与健康的同时,注意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量力而行,防止运动创伤。

同学们!健康现在,才可能幸福未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段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努力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充实我们的头脑,健全我们的心灵,遵纪守法,文明修身。最后祝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安全、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八荣八耻中有这么一句话。可是什么才是遵纪守法呢?是执法为民的楷模——任长霞阿姨?还是愿“大义灭亲”把自己亲生父亲拉上法庭的军人——唐荣开?或许我们还小,做不了那么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以身边的事警醒自己,不要为了小小的诱惑而犯罪,那岂不是很不值?其实那些一毁我们前途的,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事有许多,有的甚至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小时侯我们常常背的一首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等待,过马路走斑马线,走路走人行横道线„„”,可是,即使现在杭州的马路又宽又便利,人们就是不走斑马线,看见了红灯照样横穿马路。似乎一点也不在乎周围飞驰而过的汽车。在路边立着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显而易见的: “车让人,人让车,人让人。”,但人们和车辆似乎有深仇大恨似的你不让我,那我也不让你。开车的人明明看见斑马线上有行人,还是装作没看见。而马路上的一些人们见汽车没有丝毫要减速的样子,也“大摇大摆”的走到对面去。就是如此悲剧才会发生!

我们可不能就这样轻易那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就在前不久,在杭州的一些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行人手里都举着一个红色的牌子,这个牌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孩子们手里拿的指示牌,正中央是个大大的“慢”字,而另一面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交警们把这个牌子取名为“谦让牌”。当孩子们高举牌子过马路时,一些机动车离人行横道线很远就开始减速了。这些“谦让”牌是采用具备夜光功能的材质制作的,平时都放在人行横道两边的专用箱子里,人们举牌过完马路后,再放回到箱子中就可以了。

但是没有交警值班的时候,几乎没有车辆主动避让拿牌子的行人。到了傍晚下班高峰的时候,“谦让”牌则干脆不管用了。有时甚至离斑马线的行人只有5cm的距离是才停下来,这是多么危险啊!记得前几天在武林路上,一辆公交车轧了一个行人,那个行人从老年大学出来已经是17:00多,50多岁的她急着回家给她80多岁的母亲烧饭,她自以为斑马线上很安全,但是,她就是疏忽了“一停二看三通过”这样简单的程序。车子缓慢地前进,竟把她轧了?!只要一想起,她那80多岁的母亲没人照顾,那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了!

篇13: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研究

一、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七年级学生对社会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解读和评价能力,但由于自己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差,一些学生容易对思想境界低的人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产生认同模仿。同时,由于他们自控能力不足,不健康的读物和网络影音资料会对其形成诱惑,从而染上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违纪行为。

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采用嘲讽、训斥、体罚等简单粗暴手段,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出现懊悔情绪从而改正错误,但会有更大一部分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导致问题更加深化,出现固执敷衍、逃避隐瞒或野蛮报复等不良行为,从而加大教育难度。

二、培养七年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方法

1.培养人格高尚的学生,使其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榜样的示范作用会凸显出教师的教学心态以及教育目标,急功近利的冷酷教育必然会产生只重视成绩的无情学生。因此我们要把常规的德育工作落实好:教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落实日常规范,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在班会课上经常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认真组织“学榜样,读好书”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学校定期进行法制讲座,强化法制教育;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亲情教育……

教育呼唤人性,这就需要教师高尚师德的坚守,以教师自身的价值认同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感召。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素养的提高,重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强度,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职业技能,通过交流沟通释放教师部分不必要的压力,形成学校教育的集体合力,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2.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形成社会化教育网络

教育教学行为不是说教,更重要的是以校园文化为媒介深深地触动学生的灵魂。以告别童年追求梦想、远离网吧避免诱惑、激情早读开放课堂、互助学习班级展示、无声自习有序午休、学生干部自查、学生主持升旗等活动,构建文明有序的校园文化。

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单位的问题,尤其是学生遵纪守法行为的养成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整体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应尽量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好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植树林区等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教育延伸到校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实现在校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统一,引导学生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家长学校,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形成家校联合的教育体系

家庭是学生容易放松自己的地方,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孩子能否成才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关系很大。在现实中,一些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困惑中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

建立家长学校意义重大,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进行“学生成长档案”试验。通过定期举行讲座和交流,利用好家校联系平台,让家长和教师及时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实行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课堂;以家校联系本、上门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联系;开设班级QQ群,创建教育话题,让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咨询相关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师与生、亲与子、校与家之间无障碍的互动交流,为学生的人格品德积极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七年级学生处于由儿童向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是身体发育、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养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出现由成人依赖向个体独立的转变,他们形成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他们所产生的尚未定型的思想会影响其行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举动或违纪违法行为。由于少年时期人性的可塑性最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重点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观念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实现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篇14:遵纪守法

12年的苦读,我们终于蜕变成一名大学生。我们的文化知识自然毋庸置疑,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也能熟练地说出来。但是扪心自问一下,长这么大你敢说自己一次红灯都没有闯过吗?我想说的是,用嘴讲出这些法律知识并不困难,但是有难度的是你将这些付诸实践,更困难的是你将这些习惯坚持下去。遵纪守法,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做起。

遵纪守法,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涵盖了纪律和法律两个方面。遵纪指的是遵守单位、行业纪律和规范;守法指的是遵守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底线。遵纪守法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远,为何要将它拒之门外呢?遵纪守法,从身边做起。

先从遵守纪律说起,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身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活在复杂交错的集体环境中。一个集体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集体的纪律,纪律就是集体运行的基本准则。我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在自觉遵守着这其间的规则,只是有时我们已经习惯遵守,而忘记了遵守本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我们不要迟到早退,几乎每个人都很自觉的在遵守着,很少有人去违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秩序井然,试想一下如果学生们都不遵守纪律,那我们的学校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想不用多说,一个字就能概括“乱”那么学校这个学习的地方就完全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此看来,遵纪亦不可忽视。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法律应该是我们的底线,我们没有资本去触犯法律的底线,因为触犯法律就是和国家作对、和人民作对。从大的角度上讲,法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是诸如《刑法》一类的法律,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却容不得半分侵犯。另一类则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一种,诸如《交通法规》,它们离我们很近,甚至有时我们都已经忘记了它们是法律,在不经意间违反了它其中的内容。

一个国家,存在形形色色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政治信仰,有不同的理想追求,更有可能会存在不同的世界观。其中免不了会有和人民利益冲突的“敌人”,他们很有可能会对国家的利益安全构成威胁,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看来,法律就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有力的形式,通过强制手段达到大多数人利益的保证。法律绝不是可有可无,它是一种和平存在的根本保证,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有规则存在就有不遵守规则的“特殊人”,他们总是想着去破坏规矩,所以说一些“违法者”就出现了。2011年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6个月,罚金4000人民币;2014年6月24日,著名编剧、作家宁财神因吸毒被行政拘留。2014年毒品超过100克 涉嫌刑事犯罪,柯震东被行政拘留14天,房祖名被刑事拘留。一桩桩违法的实例,就在我们眼前,每一个违法犯罪的人都没能逃过法律的魔掌,都在触犯法律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不管你是编剧还是演员,不管你是著名主持人还是平头老百姓,在法律的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在你我身边,稍不留意你可能就违法了,你注意到了吗?我们出门要靠右行驶,不能够闯红灯,可是在十字路口上依旧是越线无数,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违反了交通法规,你知道吗?交通法规你知道多少,对于身边的违法行为你又发现了多少呢?在不断反思中,我们要逐渐的培养法律意识,养成相好的习惯,遵守法律法规,从小事做起。

我们生活在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我们走在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上,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显的更加重要。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多不遵纪守法的事情在出现,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样,离我们所期待的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为了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就要从现在开始遵纪守法,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史永

上一篇:学院2005年元旦祝词范文下一篇:七年级历史第十一课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