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2024-05-13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精选12篇)

篇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赛车》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教学反思:

具体如下:

我讲的《赛车》是一节科学活动,本班幼儿对这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参加,在发展了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使幼儿了解了交通规则、体验到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大部分幼儿能够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通过课后反复思索,发现许多不足之处,一、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粘贴环行公路需要颜色亮丽的绳子,我使用绿色毛线绳来代替。由于绿色毛线绳颜色暗淡,不易被看到,致使有些幼儿开汽车开到公路外(小椅子中间)。

二、没有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幼儿开汽车时,有些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出现将汽车开到公路外、反向开车的现象,我只采取了耐心劝导的方式,游戏规则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

三、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有规则的开汽车环节中,直接向幼儿规定了所有的红汽车开在最前面,所有的蓝汽车开在红汽车的后面,忽视了幼儿拿到汽车头饰后会迫不及待的戴在头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汽车头饰是什么颜色,应该让幼儿在刚拿到汽车头饰后或有规则的开车前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头饰的颜色。之后还可以先让所有头戴红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老师的前面,纠正站错位的幼儿后,再让所有头戴蓝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所有红汽车的后面,对个别幼儿进行纠正。

如果让我再次上这节课,我一定会将材料准备充分;充分利用游戏规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考虑该提出什么问题,应该什么时候提出问题;语言引导与肢体语言引导结合使用。并避免在其它课上出现以上问题,争取将课上得更加好,达到预定目标、使其更大发挥作用。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赛车》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863字。

篇2: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赛车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4、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赛车》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教学反思:

我讲的《赛车》是一节科学活动,本班幼儿对这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参加,在发展了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使幼儿了解了交通规则、体验到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大部分幼儿能够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通过课后反复思索,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粘贴环行公路需要颜色亮丽的绳子,我使用绿色毛线绳来代替。由于绿色毛线绳颜色暗淡,不易被看到,致使有些幼儿开汽车开到公路外(小椅子中间)。

二、没有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幼儿开汽车时,有些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出现将汽车开到公路外、反向开车的现象,我只采取了耐心劝导的方式,游戏规则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

三、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有规则的开汽车环节中,直接向幼儿规定了所有的红汽车开在最前面,所有的蓝汽车开在红汽车的后面,忽视了幼儿拿到汽车头饰后会迫不及待的戴在头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汽车头饰是什么颜色,应该让幼儿在刚拿到汽车头饰后或有规则的开车前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头饰的颜色。之后还可以先让所有头戴红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老师的前面,纠正站错位的幼儿后,再让所有头戴蓝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所有红汽车的后面,对个别幼儿进行纠正。

如果让我再次上这节课,我一定会将材料准备充分;充分利用游戏规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仔细考虑该提出什么问题,应该什么时候提出问题;语言引导与肢体语言引导结合使用。并避免在其它课上出现以上问题,争取将课上得更加好,达到预定目标、使其更大发挥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赛车》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195字。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盐水》》: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盐水》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尝试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并能初步了解死海让人漂浮的成因,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盐水》教案吧。

篇3: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反思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思维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许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上进行了创新和大胆尝试,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 实验器材选择不当

成功的实验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具和器材, 但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教师实验器材选择不正确或者欠妥当的情况。

比如, 教科版小学《科学》 (下同) 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这部分内容, 通过白醋与小苏打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化学反应。有些教师用一次性塑料杯充当白醋和小苏打反应的容器。但实际上“酸”和“碱”是不能放在塑料容器中的, 应盛放在玻璃器皿 (如烧杯、玻璃杯) 里。

再如, 在《磁铁》的实验中, 为了说明“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必须将磁铁悬挂起来做实验。可是有些教师用铁架台悬挂磁铁, 有些教师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仪器甚至让学生用手拎着磁铁, 这些做法都是欠妥当的。

2. 混淆基本的科学概念

对科学概念的误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即使对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概念, 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

有一次在五年级下册《光与热》的实验教学中, 有学生问“为什么太阳光照在身上热, 而月光不热呢?”有位教师回答“因为太阳光是热光, 月光是冷光”。显然月光并非物理学上的“冷光”, 是月球反射太阳光形成的。这种错误的解释使学生认为“冷光就是不热的、冷的光”, 科学误解就这样产生了。

科学领域中“测量精确度”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科学结果的精确性与准确性, 也关系到科学成果交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些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忽视测量的精确度, 不但质量与重量不分, 而且记录数据时也非常随意。

以5.0cm与5cm为例, 从数学角度讲它们的数值相同, 但在科学上的意义不同, 它们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精确度, 5.0cm表示十分位数是不确定数值, 个位数是确定数值, 也就是说它的精确值应在5.0~5.9cm间。而5cm则表示个位数是不确定数值, 所以它的精确值在0~10cm之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虽然提倡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 但是“通俗科学概念”并不等于“科学误解”。教师一定要注意科学概念的正确性, 千万不可草率了事, 从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演示实验时违规操作

演示实验时, 教师的一切操作都应该符合实验规则, 并运用熟练的技巧进行演示。绝对不能出现手抓药品、手取砝码、用手或手帕擦拭光学镜头等违反操作规则的现象, 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很坏的影响。

但是在课堂上教师违规操作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如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中,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有些教师直接将温度计插在水中, 不但使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壁和底, 而且读数时视线也没有和液面相平。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拿住温度计的上端;观察温度计的刻度时, 视线要和液面相平;测量液体温度时, 温度计要插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让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壁和底, 观测时温度计不要从液体中拿出。

再如, 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有些教师在转动转换器时, 用手指去扳物镜;还有些教师观察目镜时一只眼睁, 一只眼闭, 这些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握住转换器的边缘转动, 用左眼观察目镜, 右眼随手进行记录。

4.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强调组内的互相帮助,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队精神, 是新课标非常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实验教学中,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里热闹非凡, 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 每个实验小组每次探究活动总是那些成绩较好或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实验, 其他人则成了旁观者, 有的讲话聊天, 有的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有的甚至嬉笑打闹。由于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时很难做到人人参与、互相交流, 看似一派热闹的合作景象, 实际上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 实验效果甚微。

走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误区, 关键在于合理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应尽可能将学习能力、性格、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 并明确规定小组内每个人的职责, 各职责必须定期轮换, 这样才能实现互补长短、互相监督、共同发展的目标。

5. 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创造一个探究性的、安全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每个科学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是学生或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时, 往往会由于仪器失灵或其他原因, 使教学和探究过程出现意外。例如, 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的实验教学, 有时一个简单电路连接好了, 可不知为什么小灯泡就是不亮, 有些教师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浪费了许多时间, 导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 实验中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化学物品和带有潜在危险的物品, 如酒精、水银温度计、剪刀、小棒、玻璃等, 而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加上好动、好开玩笑等心理特征, 使他们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 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如实验中被刀、玻璃割伤, 在奔跑打闹中从椅子上摔下或滑倒等, 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 不得不中断正在进行的教学。

二、问题反思

我国小学科学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2002年才开始在一些高校开设小学科学教育专业,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现任小学科学教师职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 造成知识面狭窄、科学知识匮乏、基本概念模糊。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跨学科性给未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教师带来较多困难, 尤其对那些职前教育是文科背景的教师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这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混淆基本概念”的情况, 比如什么是溶液?牛奶、豆浆、食盐水、咖啡哪些是溶液?类似很简单的科学问题, 很多教师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能做到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非常少。

近年的各种调查更是表明, 绝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科学技能训练, 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教学中“只会说不会做”现象普遍, 导致实验教学中违规操作、器材选择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要根本改变小学科学教育落后的现状, 必须做到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两手抓, 夯实教师的专业知识, 加强科学技能训练, 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

1. 学校层面:直面现实, 搭建好教研平台, 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水平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科学教师的教学管理, 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 合理确定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一方面, 学校应当规范现有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首先, 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要与语文、数学等学科错开, 这样才能为兼职科学教师创造活动、交流的机会, 进行的教学方法、教学困惑的教学研讨。其次, 现行的集体备课往往备、教分离, 由于没有统一的备课体系, 使备课极为简单, 只有教学流程没有教学反思, 或者有超前备课却缺乏二次备课。因此备课一定要常态化、务实化, 通过说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勇于、勤于自我否定、自我反思。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针对本学科实际, 创新教研方式, 通过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来大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强调的是动手操作, 有别于传统的校本培训、资格培训、岗位培训等。因此职后技能培训应突破传统的封闭模式, 大胆创新, 搭建一个由高校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组成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利用这个平台, 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到高校实验中心培训, 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能直接参与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小学科学教育专业亦可得到小学名师名家的现场指导, 提升专业内涵;同时, 小学还能提供教育实践基地, 师范生能深入小学, 拜师学教, 大大缩短上手时间。这必然是一个多赢的发展平台。

2. 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立足长远, 加强职前培养, 为改进师资水平结构未雨绸缪

篇4: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摘 要 科学本质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实践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从学生课前查阅化学史资料、课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利用“历史回眸”总结等三个教学板块探寻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基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 科学本质观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史 反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素养越来越受到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视,科学本质则是近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美国制定的“科学素养基准”(1993年)和“美国国家课程标准”(1996年)就明确指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1]。而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深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研究重视不够。因此,目前对科学本质研究较多的只是针对教材的编排,而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涉及的较少。可以说,在科学本质观问题上,出现了国家层面上的重视与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缺失之间的巨大反差。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一些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了科学本质观培养的内容。由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发展的整个历程都蕴含着科学本质的探究,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本质观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一、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点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简单利用教材中“联想·质疑”栏目,过渡到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而本节课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按学习小组上网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利用5~8分钟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中蕴含着的科学本质内容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点拔的教学过程初步让学生对科学本质有以下认识。

1.认识科学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往对化学史的介绍,大都采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因此,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听到再入神,许多学生还是不能体会科学探索的漫长性。现在,改为先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再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教师只需要略加点拨,导引学生注意时间发展:从1789年首开元素分类先河的拉瓦锡,到1869年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后到1913年应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人类社会才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有了真正的认识[2]。从1789年到1913年经历了124年的时间,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现出各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这对学生初步认识、理解科学本质极具价值。

2.认识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版本,比如德贝莱纳的四个元素组,尚古尔多的圆柱形螺旋图,迈尔制作的六元素表,牛兰兹的八音律元素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学生们提出质疑: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答疑点拨:因为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各国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人们认为,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元素性质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深入探索,人类逐步认识到元素周期律是按原子序数排列而成,并非都按门捷列夫的原子量排列;当然,随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的持续运用,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这一观点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3.认识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

从研究方法看,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开始到1869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科学家都认为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量进行排列的,直到1913年,莫斯莱测定了一系列元素的特征x射线后指出:核电荷才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真正依据,1913年到1925年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出现,才完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伴随着对元素周期表本质的揭示,元素周期表被赋予了真正的灵魂,这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也让学生充分明白科学知识的形成依赖细致的观察、科学的实验证据、合理的论证以及大胆怀疑的态度。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生的讲解、质疑,教师的解疑点拨,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完善,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代科学家接力赛般努力探索的过程,推动着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现代化学诸多分支的建立和发展。

二、利用“活动·探究”栏目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本质

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再利用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问题:(1)学生完成表中所缺内容。(2)学生按学习小组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绘出三张对应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寻找其中的规律。通过“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学会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本节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的表格所缺内容,然后学生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并作图,进行相关规律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科学研究就是人们探索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获得新信息的活动,由此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科学上对数据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定量的数字问题转化为图像处理,通过研究变化趋势从而更加简洁直观地找到其变化规律,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利用各种图表处理数据,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学生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绘出柱状图。同样方法让学生绘出其他两张折线图,让学生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得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规律的重要工具。

三、利用“历史回眸”栏目,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本质

本节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化学史,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再通过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学生阅读“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的本质。

1.理解科学理论的建构是“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到19世纪中叶已经获得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早期认识是从门捷列夫(D.L.Mendeleev)和迈尔(J.L.Meyer)等科学家依据原子量的大小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并发现元素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得出的。学生初步认识到了科学理论的建构遵循“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2.理解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D.L.Mendeleev)就预测出三种新元素及其性质。随着科学家的努力,元素镓(Ga)、钪(Sc)、锗(Ge)在十五年内相继被发现,它们的原子量、密度和有关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符,这时元素周期表才逐渐被人们承认。但是,一直到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利用x射线对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进行了测定后,人类社会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才有了真正的认识[3]。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科学家建立起的科学知识体系,都必须经过人们长期的质疑、验证或重新修改,其合理性才会被接受。可见,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即对于科学知识来说,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四、基于科学本质观培养的教学实践反思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不同,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史大多不会得到教师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本节“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重点就放在“化学史”的认识及其后面所揭示的科学本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反思。

1.化学史是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史可以直接传达科学本质,以达到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用好化学史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教师讲化学史的形式是讲故事或简单介绍化学家的重要贡献,对化学家研究经历和如何得出重要贡献没有认真分析、点拨,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挖掘隐含在化学史后面的科学本质要素。本节试图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多角度去诠释科学本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发展史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个体对有关史料有一个概述性了解;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资料;随后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归纳讲解,教师点拨归纳提高;最后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所得进行总结分享。有的学生总结说:“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发展、完善的历史,只是科学发现的一个缩影,它让我知道了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力尽艰辛、充满挫折、失败、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化学史的掌握,而反映出他们对科学本质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2.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原子序数1~18号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图表。学生通过观察、推论,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这一元素的性质。并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活动体验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研究中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科学规律的有效手段,同时领悟科学理论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也是一种不断“探究”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回眸”总结科学本质特征

“历史回眸”栏目中全面介绍了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原子量概念的提出,到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等分别利用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原子量数据,开始研究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量排序,并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了9种元素的原子量,还预言和发现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最后到1925年量子力学的产生,人类才明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终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这个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这充分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资源让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具体、更全面。

总之,“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让我们深入认识到对教材中体现科学本质要素的挖掘,必须由教师巧妙设计,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把这些设计和思考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到“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科学家接力赛般进行着科学的研究和发现,真正把科学本质根植于学生的脑海。

参考文献

[1] 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4).

[2] 毕华林,刘冰.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化学教科书设计[J].化学教育,2007(5).

[3] 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篇5: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活动反思:

具体如下:

我讲的《赛车》是一节科学活动,本班幼儿对这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参加,在发展了幼儿观察力的同时,使幼儿了解了交通规则、体验到了空间方位的相对性。大部分幼儿能够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通过课后反复思索,发现许多不足之处,

一、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粘贴环行公路需要颜色亮丽的绳子,我使用绿色毛线绳来代替。由于绿色毛线绳颜色暗淡,不易被看到,致使有些幼儿开汽车开到公路外(小椅子中间)。

二、没有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幼儿开汽车时,有些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出现将汽车开到公路外、反向开车的现象,我只采取了耐心劝导的方式,游戏规则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

三、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有规则的开汽车环节中,直接向幼儿规定了所有的红汽车开在最前面,所有的蓝汽车开在红汽车的后面,忽视了幼儿拿到汽车头饰后会迫不及待的戴在头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汽车头饰是什么颜色,应该让幼儿在刚拿到汽车头饰后或有规则的开车前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头饰的颜色。之后还可以先让所有头戴红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老师的前面,纠正站错位的幼儿后,再让所有头戴蓝汽车头饰的幼儿开到所有红汽车的后面,对个别幼儿进行纠正。

篇6: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单”和“双”

森林里要开动物PARTY,老师和小朋友去参加,但是小动物们要考一考小朋友,我们身上哪些东西是“单”的?哪些是“双”的?

(在谈话中,幼儿说嘴巴是一只,眼睛是两只,教师小结,像嘴巴、鼻子这样只有一个的,叫“单”,像鞋子、手、眼睛这样两个两个成双成对的,叫“双”。)

二、参加动物PARTY

小动物圆舞曲

故事情境:今天来了3只小兔子、4只小狗,5只小猫,6只小山羊……,他们要结伴条圆舞曲了,帮他们找找舞伴吧!

幼儿操作动物卡片,两个两个拉在一起。

教师:发现了什么?

幼儿:有的小动物剩下一只,没有舞伴;有的小动物都找到舞伴了。

教师:哪些小动物剩下一只没有舞伴?这些小动物是几只?

幼儿:小兔子(3只)、小猫(5只)

教师:哪些小动物都有舞伴?这些小动物是几只?

幼儿:小狗(4只)、小山羊(6只)

教师小结:

两个两个找朋友,到最后剩下一个,孤孤单单没有朋友,这样的数叫单数;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都有朋友,没有剩下,这样的数叫双数。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抱双,躲单”的游戏,好吗?

三、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

游戏规则:

幼儿根据教

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四、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老师要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张火车票,一会儿老师要带你们坐着火车去旅游,小朋友们把火车票戴在胸前,并仔细看一看你的车票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的去单数列车,双数的去双数列车,如果上错车,检票员会把你赶下车,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旅行了,大家准备好火车进站了,小朋友们请上车火车马上开啦!

教学反思:

篇7: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材料,小鼓、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师"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答)教师小结:

因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6、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老师放两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时,活动时中要注意轻声说话,不要大喊大叫,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结束活动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篇8: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一些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了科学本质观培养的内容。由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发展的整个历程都蕴含着科学本质的探究,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 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本质观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一、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点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简单利用教材中“联想·质疑”栏目,过渡到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而本节课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按学习小组上网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利用5~8 分钟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中蕴含着的科学本质内容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点拔的教学过程初步让学生对科学本质有以下认识。

1.认识科学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往对化学史的介绍,大都采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因此,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听到再入神,许多学生还是不能体会科学探索的漫长性。现在,改为先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再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教师只需要略加点拨,导引学生注意时间发展:从1789 年首开元素分类先河的拉瓦锡,到1869 年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后到1913年应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人类社会才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有了真正的认识[2]。从1789 年到1913 年经历了124年的时间,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现出各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这对学生初步认识、理解科学本质极具价值。

2.认识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版本,比如德贝莱纳的四个元素组,尚古尔多的圆柱形螺旋图,迈尔制作的六元素表,牛兰兹的八音律元素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学生们提出质疑: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答疑点拨:因为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各国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人们认为,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元素性质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深入探索,人类逐步认识到元素周期律是按原子序数排列而成,并非都按门捷列夫的原子量排列;当然,随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的持续运用,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这一观点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3.认识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

从研究方法看,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开始到1869 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科学家都认为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量进行排列的,直到1913年,莫斯莱测定了一系列元素的特征x射线后指出:核电荷才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真正依据,1913 年到1925 年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出现,才完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伴随着对元素周期表本质的揭示,元素周期表被赋予了真正的灵魂,这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也让学生充分明白科学知识的形成依赖细致的观察、科学的实验证据、合理的论证以及大胆怀疑的态度。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生的讲解、质疑,教师的解疑点拨,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完善,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代科学家接力赛般努力探索的过程,推动着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现代化学诸多分支的建立和发展。

二、利用“活动·探究”栏目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本质

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再利用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问题:(1)学生完成表中所缺内容。(2)学生按学习小组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绘出三张对应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寻找其中的规律。通过“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学会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本节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的表格所缺内容,然后学生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并作图,进行相关规律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科学研究就是人们探索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获得新信息的活动,由此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科学上对数据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定量的数字问题转化为图像处理,通过研究变化趋势从而更加简洁直观地找到其变化规律,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利用各种图表处理数据,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学生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绘出柱状图。同样方法让学生绘出其他两张折线图,让学生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得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规律的重要工具。

三、利用“历史回眸”栏目,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本质

本节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化学史,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再通过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学生阅读“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的本质。

1.理解科学理论的建构是“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到19 世纪中叶已经获得60 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早期认识是从门捷列夫(D.L.Mendeleev) 和迈尔(J.L.Meyer)等科学家依据原子量的大小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并发现元素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得出的。学生初步认识到了科学理论的建构遵循“实验- 观察- 推理”的过程。

2.理解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D.L.Mendeleev)就预测出三种新元素及其性质。随着科学家的努力,元素镓(Ga)、钪(Sc)、锗(Ge)在十五年内相继被发现,它们的原子量、密度和有关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符,这时元素周期表才逐渐被人们承认。但是,一直到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利用x射线对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进行了测定后,人类社会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才有了真正的认识[3]。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科学家建立起的科学知识体系,都必须经过人们长期的质疑、验证或重新修改,其合理性才会被接受。可见,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即对于科学知识来说,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四、基于科学本质观培养的教学实践反思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不同,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史大多不会得到教师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本节“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重点就放在“化学史”的认识及其后面所揭示的科学本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反思。

1.化学史是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史可以直接传达科学本质,以达到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用好化学史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教师讲化学史的形式是讲故事或简单介绍化学家的重要贡献,对化学家研究经历和如何得出重要贡献没有认真分析、点拨,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挖掘隐含在化学史后面的科学本质要素。本节试图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多角度去诠释科学本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发展史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个体对有关史料有一个概述性了解;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资料;随后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归纳讲解,教师点拨归纳提高;最后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所得进行总结分享。有的学生总结说:“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发展、完善的历史,只是科学发现的一个缩影,它让我知道了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力尽艰辛、充满挫折、失败、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化学史的掌握,而反映出他们对科学本质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2.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原子序数1~18 号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图表。学生通过观察、推论,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这一元素的性质。并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活动体验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研究中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科学规律的有效手段,同时领悟科学理论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也是一种不断“探究”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回眸”总结科学本质特征

“历史回眸”栏目中全面介绍了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原子量概念的提出,到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等分别利用已发现的60 多种元素原子量数据,开始研究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量排序,并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了9 种元素的原子量,还预言和发现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最后到1925 年量子力学的产生,人类才明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终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这个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这充分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资源让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具体、更全面。

总之,“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让我们深入认识到对教材中体现科学本质要素的挖掘,必须由教师巧妙设计,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把这些设计和思考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到“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科学家接力赛般进行着科学的研究和发现,真正把科学本质根植于学生的脑海。

参考文献

[1]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4).

[2]毕华林,刘冰.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化学教科书设计[J].化学教育,2007(5).

篇9:大班科学课教学策略

一、加分减分评选科技之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针对我校每班七十多人的大班额教学,科学课堂中的组织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收到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探究活动在学生的兴奋大叫中开始,伴随老师和学生的手脚忙乱进行,在教师声嘶力竭的叫停和学生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出现了“一动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局面。课堂上热烈闹闹,但学生的能力是否在发展,思维水平是否能提高,值得怀疑。因此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有效组织科学课堂,每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我就将学生的坐位编排好,划分为十二个小组,每组选一名小组长。对每节科学课实行加分减分制度,并把加分减分细则公布于众,让每个学生心里明白哪些方面可以加分,哪些方面可能减分。一月一总结,全班前三名可以自选座位。第一名被评为本月“科技之星”,名字张贴到黑板上,号召全年级的同学向其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科学课堂出现了“动而不乱、一收就灵”的局面。

二、课前充分准备,教师提前预设,培养学生善于实验的习惯

科学教师课时多,设计的班级多,有时直接导致许多教师无力准备实验器材,能省就省,使实验教学大打折扣,碰上要在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就更是难以落实。教学预设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了解,没有提前预防,实验前没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在深入研究课标要求及教材意图的前提下,从多方面精心准备,做到有的放失。课前为实验探究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材料的准备一是要有一定的数量,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二是要有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揭示相应的科学道理。材料可以教师准备,也可以学生准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准备材料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好各个实验环节,更多的考虑如何契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发展水平。对于每个实验,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实验材料及步骤,从而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实验的习惯。

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教师利用科学实验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定位。为了达到同一目的,承担不同任务的学生就会自觉融入小组合作中。实验过程分工越细,范围越广,得到的合作机会越多,学生的合作体验也就越深。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等多方面把5—6名学生分成一个组。每组一名组长,有记录员、材料员、实验员、汇报员、协助员。针对不同的实验,交换各自的职责。看谁在小组表现积极,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并且能与其他组员配合默契。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孩子们乐于合作,乐于探究。逐步形成了积极的合作态度和坚定的合作意志。

四、探究过程中发挥评价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自信心很多方面来自教师的鼓励。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在科学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全方位的,评价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也会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实验结束后能主动整理实验材料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要使学生主动探究并形成习惯,应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同时对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检查也是不可少的环节。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的作业、探究活动、准备活动、动手操作、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重视他们的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科学就会积极主动,探究习惯也会慢慢养成。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篇10: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1.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无处不在。

2.能运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塑料袋、皮筋、气球

2.活动前与幼儿开展有关空气的谈话,了解幼儿对空气的原有经验,引发幼儿兴趣。

活动过程

1.谈话

教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气球娃娃想考考你们,‘我的肚子为什么是鼓鼓的?’

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教师“空气从哪里来?我们去捉空气好不好?”

2.找空气

请幼儿按自己想的用塑料袋去教室的各个地方找空气,说一说“你在哪儿找到了空气”。

教师指导幼儿实验,并帮助幼儿将装满空气的袋子系好。

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在哪捉到空气的。

教师将幼儿的发言汇总小结,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个地方我们没有找?那里是否有空气存在?

3.吹气球

让幼儿玩吹气球的游戏,再次体验空气的存在。

4.空气作用大

引导幼儿讨论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延伸

在科学活动区提供有关的材料(如轮胎图片,救生圈图片等),从中发现哪些物品是利用空气原理制成的。

篇1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赛车》

空气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可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因此,我设计了与空气相关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发现四周都有空气,并通过小实验来证实空气的存在与功能,并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兴趣,萌发幼儿关心科学、乐于操作、敢于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发现四周都有空气,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会使用一些小实验的器材,证实空气的存在与功用;

3.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摆弄,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兴趣,萌发关心科学、乐于操作、敢于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记录表格两个

表1空气藏在哪里

物品名称

我的猜想

常识、证实

表2我们的实验

2.教师操作材料:玻璃水缸、空玻璃瓶子、粉笔、尺子、海绵、吸管、手绢、土块等。

3.幼儿操作材料

第一组:手绢、水盆、玻璃杯;

第二组:乒乓球、玻璃杯、水盆;

第三组:蜡烛、打火机、大中小玻璃杯;

第四组:彩纸、胶棒、剪刀、画笔、大塑料瓶;

第五组:手绢、绸子、塑料瓶、剪刀、胶棒、橡皮泥;

每组一份操作单,协商要求及问题,请幼儿根据操作单的要求进行实验、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幼儿能细心观察并体会到空气在哪里,以及空气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并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和幼儿一起玩吹气玩具,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再让它瘪下去,想一想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空气的存在。

二、话动内容

1.探索尝试

①用塑料口袋到各处抓空气,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气。(发现四周都有空气)

②讨论:空气藏在哪里?(表1)

出示瓶子、土块、尺子、粉笔、海绵、吸管等。先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里面藏有空气,并进行记录。(记录在表1中)

③幼儿尝试将各种物品扔进水里,发现溢出的气泡,用吸管往水中吹气等,证实空气的存在,再次进行证实后并记录。

④联想:还有哪些东西,哪些地方有空气,启发幼儿想到气球轮船、救生圈、蚂蚁洞……都有空气。

⑤捏住鼻子试一试,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如果四周没有空气会怎样?引导幼儿了解人、动植物与许多玩具用品都需要空气。

2.分组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第一组:手绢为什么不湿。将手绢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压入水下,猜猜手绢湿了没有。拿出看看,手绢为什么不湿?

第二组:会沉会浮的乒乓球。让乒乓球浮在水面,用一个倒扣的杯子扣住,能将乒乓球压人杯底,把杯子倾斜,观察气泡溢出,水进入杯子,乒乓球逐渐浮起来,引导讨论沉浮的原因。

第三组:哪支蜡烛灭。将三支蜡烛点燃,用大、中、小三个杯子扣在蜡烛上,观察哪只蜡烛先灭?想想为什么?

第四组:火箭上天。在大塑料瓶口卷一纸筒,做成火箭状,套在瓶口,拍打塑料瓶,火箭就被推上天,想想为什么?

第五组:降落伞。用手绢、绸子、塑料膜等材料制作降落伞,比一比哪种降落伞飘的最好?是谁托着它慢慢飞?

3、讨论和小结

①请每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情况及原理,并进行记录;

②教师小结,并请幼儿整理物品。

活动延伸

1.有趣的泡泡。给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吹泡泡工具,如泡泡胶、洗衣粉水、气球等,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形状;

2.英勇消防员。通过观看消防演习和燃烧的蜡烛,让幼儿了解空气助燃的特性;

篇12:大班科学教案《绳乐》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教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展开讨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绳,集体交流。

师:“你喜欢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4)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天绳子特别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好朋友。”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朋友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教学反思:

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连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跳、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切实的可行的途径。

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由器材,又可使学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五、“以绳代球”

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教师可教学生将绳子绕成“球”状或折叠绕成“棒”形或“锤”形,以作为轻物代替垒球、手榴弹、实心球等投掷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转体挥臂以及原地推抛等投掷方法。此外,还可以用“绳球”进行一些球类的基本功练习。除了上述将绳子代替体操棒和投掷棒外,还可以作为接力棒。采用这种代用法,既安全方便,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动作,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尤为适用。

上一篇:一年级拼音测试含答案下一篇: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自查教职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