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新闻稿

2024-05-23

校际交流新闻稿(共9篇)

篇1:校际交流新闻稿

有朋自狮城来

—新加坡思源中学师生访问我校纪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1年10月31日,在全校师生的热切期盼下,我们迎来了已和我校进行了四届交流互访活动的新加坡思源中校的29名师生。尽管岁至深秋,但同学们欢迎思源中学代表团的热情却不减热烈,学校处处弥漫着欢乐喜悦的气息。

新加坡思源中学是南雅中学的国际友好学校,是我校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一个战略伙伴。5年来,两校互访和交流不断,加深了两校师生之间的友谊和对两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的了解。此次思源中学来访,就是希望能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在教育方式上交流意见,学习体验异国不同的教育方法。

此次来访的29名新加坡学生大多是“汉语通”,以初中生为主,有篮球队的队长,有cosplay的高手,有经验丰富的小导游等。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长沙,对这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历史名城倍感兴趣和好奇。

在随后为期6天的交流活动中,思源中学师生先后参观游览了橘子洲、岳麓山、天心阁和湖南省博物馆。还与北雅学生一同体验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深入长沙郊区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同学们还被安排入住到南雅中学学生的接待家庭中,和自己的学伴在中国家庭里共同生活、学习。初步领略了长沙的水光山色,了解了长沙的特色文化,也了解到了历史久远而古老的璀璨星城日新月异的变

化与发展。

农村支教 其乐融融

到农村学校做老师,是这次思源中学同学们的新体验。在望城区光明小学,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化身“小老师”,跟小同学们一起学、一起玩。

在一年级教室,一些同学轮流教起了英语字母歌。卡片“A”的下边躺着一个苹果,“F”的上边举着一把火,每个字母都有形象的画面与文字解说。最热闹的要数五年级了:桌椅“靠边站”,学生包围着“小老师”,猜谜语,绕口令,教室里欢呼声不断。“小老师”迅速和学生打成一片,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

一些“小老师”在接受《雅原》记者采访时说,很多游戏还是早上临时准备的,但是学生很给力,在玩中学,玩得开心学得也好。不少同学还表示,因为在新加坡没有农村,根本没有类似这样的下乡支教活动,所以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开心。第一次下乡体验教学,实在令人刻骨铭心!

共叙友谊 难忘今宵

11月4日晚,学校在艺术中心举行思源师生欢送晚会。两校领导及师生代表、接待家庭家长一同参加了晚会。

欢送晚会在奏唱中新两国国歌、思源南雅校歌中拉开序幕。孙传贵校长和姚道星校长分别致辞。孙校长在致辞中说,教育应该走上开放和多元的轨道,教育者的使命不仅要教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精神,还需帮助孩子们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他强调,南雅中2

学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教育的策略,致力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见识、国际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孙校长最后还盛情邀请思源中学师生明年秋季再次来访并参加南雅中学十周年校庆庆典。姚道星副校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南雅中学盛情招待的深深谢意。思源南雅有着五年的深厚感情,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呵护发展两校友谊。

随后,两校学生共同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热烈祥和的联欢晚会。晚会以“扬友谊之帆、展青春风采”为主题,同学们以舞蹈、小品、歌曲、器乐协奏等多种形式歌颂两校友谊。思源中学同学们表演的马来名谣、新加坡欢迎你等具有异域特色的节目让南雅的师生们耳目一新,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到美丽的新加坡学习观光。

11月5日上午,思源中学师生在游历了岳麓山和天心阁后,结束在我校为期六天的友好访问,启程回国。离别之际,同学们互留联系方式,互道依依不舍之情。思源中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这次湖南之行,他们感到很开心,很激动,同时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收益颇多,希望有机会再来。尽管此次交流活动只有6天的时间,但这短短的6天里中却让他们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所蕴含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沟通与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两校的友谊之树长青,祝两校情谊像春天的花朵尽情绽放!

篇2:校际交流新闻稿

顺德容桂职业学校来我校交流学习

2014年11月21日,顺德容桂职校副部长杨炳光带领学校财经部和会计部教师一行人来我校交流学习。我校商务专业科教师们热情接待,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主要有听课、评课,参观文秘实训中心,开展评课交流座谈会等环节。活动中,财经专业科伍燕红老师的一堂《会计电算化》考证课,将知识讲授、技能训练和应试技巧充分结合起来,得到了听课教师们的一致认可。在座谈会上,容桂职业学校副部长杨炳光指出,此行目的是参观学习文秘和会计专业设置、教学、就业等情况,以取长补短,促进学校更好发展。我校教务科科长王丹丽参加了此次会议,她就学校办学历史、专业设置、发展理念、目标与前景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介绍,她指出:兄弟学校间互相交流学习,将助力职校更加稳健、快速、深入发展,应予以提倡和鼓励。商务专业科科长廖其柱重点讲述了文秘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发展变化,并指出我校是文秘资格职业证考点,热烈欢迎容桂职校学生前来进行考试。此次活动是一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机会。只有抱着一个开放的、不断学习的心态,进行积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向着更深、更广、更远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取得了较好效果。

篇3:对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校际交流与合作是指多个高校之间通过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上进行合作,互派教师、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互访学习,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途径,其意义不言而喻。对学生而言,跨校园、跨文化的培养方式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受教育机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校际交流发挥了各校特色专长与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双向交流与学习,补差提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发展。对学校而言,有利于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共享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提高办学质量[1]。

1 校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校际交流与合作按办学方式可以分为学历教育项目与非学历教育项目,由于政策审批、学习成本等因素,除一些院校的中外合作专业,国外知名大学的国内分校外,多数院校多以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本文中主要讨论的也是非学历教育项目,其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联盟培养、区域合作、互访交流、单向交流等[1]。

1.1 多校联盟培养

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扩大办学知名度,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且各具优势与特色的高校,如大家熟悉的美国的“常青藤联盟”,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国内的“九校联盟”,均为通过结盟合作汇集力量,共享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协作发展,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1.2 区域合作培养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政府积极引导、高校自愿合作,如苏、沪、浙三地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长三角高等教育联动计划,以“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基础,学校签署协议自愿参与,在区域内高校推进学分互认,鼓励学生在合作高校流动学习,辅修学分,共享区域内优质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社会竞争力。

1.3 互访交流培养

与较为局限的高校联盟和区域合作相比,互访交流合作面更广,如山东大学的“第二校园经历”,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近30所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学生在各合作高校近百个优势学科专业进行交流学习。南京医科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利用优势资源,学科互补、共享师资力量,互派优秀学生跨校选课、辅修专业。

1.4 单向交流培养

主要为单科性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签订的单向交流培养项目。如南京医科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展了同城校际合作联合培养,与东南大学举办双学位专业,与南师大、河海、南航等院校合作,开展长学制专业通识教育培养,搭建校际合作平台,拓宽办学途径,实行资源共享,以对方的优质资源带动本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教学风格,感受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质[2]。

2 校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取得成绩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2.1 制度规范与运行机制不到位的矛盾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要求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人才培养开放度,各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类型和办学特色,建设重点优势学科合作群,实现优势学科资源互补,派遣学生前往合作学校交流互访,实行个性化、综合化人才培养。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人员负责拓展和联络,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为保证教育质量,规范校际交流与合作,应不断改进合作模式与运作机制,保证质量。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校管理体制不一,综合实力、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文化传承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合作交流项目设置的重复性和运行管理的随意性,共享资源的分散性、重复性和不平衡性,管理与运行机制缺乏全局性、有效性、权威性和长期性,在专业互通、学分互认、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影响和制约了项目规模的扩展,惠及的仅限于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且交流互访的学生课程衔接不畅,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培养水平作用有限,更多的只是为了扩大知名度,顺应发展潮流而被动开展,没有脚踏实地落到实处。

2.2 师生共享优质资源与可供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校际交流与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和规范的运行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合作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使师生能够便利地共享优质资源,在课程资源、教学设备、校园文化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保障,将多种教育资源、教育环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宽广的教育平台,从而使学生领略跨校园、跨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一步创新和拓宽师资培养的渠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但由于行政条块分割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在校际交流与合作中,真正能够提供给教师与学生的服务有限。对学生而言,派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缺乏细致的了解,指导教师在项目开始前仅提供简单的交流互访项目介绍;在互访进行过程中,易出现双方学校均缺乏专人与学生保持联系,关心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项目结束后,也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召集学生座谈、研讨学习感受及对学习成效的评价,且昂贵的学习费用也使很多优秀的学生止步,阻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3 校际交流与合作的举措

3.1 开辟多层次多渠道校际交流模式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扩大合作办学。校际交流合作应本着自愿平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便捷多样的非学历项目开始,高校之间签订协议,逐步过渡为通过政府介入,政策磋商建立制度保障,由教育管理部门主导组建高校联盟达到体制融合;由同城高校结盟不断扩大到区域性的高校联盟,相互提供教育资源,创造一个资源丰富、开放式的教育平台;由点对点的高校合作逐步扩大到同类型高校之间以及与行业协作办学,结成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体系,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由国内院校扩大到创建和参与国际化、全球化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同时坚持走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如积极参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建立国际化、前瞻性、独立性、权威性的校际交流与合作联合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综合能力强,有国际化意识的专业人才[3]。

3.2 推进校际交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加强宣传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校际交流活动。目前国内的学生校际交流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加以正确指导,更要重视交流学生数量的扩大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校际交流活动,根据院校生源特点,利用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名师讲坛等形式介绍校际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可以去接触不同地域与环境的师生,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不同的教育学风格与教学内容,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多元化的开放意识,吸收先进科技文化知识,锻炼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提高学生参与校际交流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注重交流的层次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的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开拓高层次的学生交流项目,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交换学习、合作科研、短期游学、暑期培训、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满足不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需求,增强校际交流项目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所学专业,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从而促成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2,3]。

完善组织与管理,优化日常运行机制。规范的组织管理是校际交流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制度、规范管理,打破现有的条块管理框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参与校际交流的学生从申请、筛选、交流、考评等方面进行全程追踪,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确保校际交流活动有序开展和运行。

对双方学校而言,均需安排专人负责。从项目开始起,派出学校应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通过网络、座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及时充分地获取信息,深入细致地了解相关政策;在学生开始交流后,做到管理不断线,与接收院校的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好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事务。接收学校应定期与交流学生做好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双方学校要根据校际交流的模式和特点,制订学生校际交流的实施计划和目标,办事流程、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和学习要求。同时,落实课程衔接、学分互认、考核及交流奖学金等各项工作,制定实施学分转换的统一标准,为学生校际交流提供科学的规则,做到高等教育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增加交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选课规划指导,方便学生获取准确信息,让学生有机会去学习交流学校的优质课程或感兴趣的课程,拓宽知识面,真正从交流合作项目中受益,保证校际交流的质量[3,4]。

统一考评标准,规范教学效果评价。校际交流的目的是通过革新人才培养方式,以行业准入标准为指导,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元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判断这一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依据,是进行严谨科学的教育评价。由于不同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不同,其教学评价标准也不同,这就需要合作高校在了解交流学生的课程信息、课程类型、授课学时、学习量、学分等级、学分累计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选课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互认、学分转换指标体系,统一学分计算方法,规范课程评价和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单纯的分数考核为创新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吸收行业学会等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知识技能的鉴定认可,真正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4,5]。

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校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保障校际交流与合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需要。由于校际交流项目最初仅是少数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由所在高校推荐参加,相关的费用一般由学校从教学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专项经费使用;而随着校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向持续纵深发展,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本已紧张的教学经费显得不足,而作为受教育的学生,参与校际交流项目,接受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是在传统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自身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成绩优异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仅凭自己承担显然是不够的,要保证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政府财政资助,通过设立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减免品学兼优学生参加项目的费用,激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的校际交流活动。高校也可以积极争取如社会资金、各种捐赠、行业企业资助等,在校内设立学生校际交流专项奖励与助学基金,对学生校际交流学习给予经费支持[1,4]。

参考文献

[1]沈雪芹.本科生校际交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5):42-44.

[2]武永花,赵宁.独立学院推进学生校际交流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108-109.

[3]龙晓英,董发勤,王基生.校际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23(3):49-52.

[4]裴然.基于育人为本的校际交流策略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07:80-83.

篇4:校际交流新闻稿

笔者因为负责厦门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区管校用”管理体制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调研》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相关信息,对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推进教师校际交流的条件和经验

1.厦门自身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条件

一是经济发达。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较为发达。2014年,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25元,公办教师的收入比人均收入更高,特别是从2008年12月实行绩效工资以后,全市公办教师的工资收入基本持平,6个行政区内同一级别的教师工资收入相同,基本实现了同城同工同酬,这是教师校际交流的基本条件。

二是交通便捷。厦门市教育系统现行的体制分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6个区属学校。现有的6个行政区,各区范围相对较小,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分布的范围虽然较广,但都分布在岛内和岛外的区行政中心,绝大多数教师住在市区、区中心城镇,随着教师工资的不断提高,教师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迅速提升,交通便捷,这是教师校际交流的有利条件。

三是校际差距较小。根据《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厦门市从2011年起免除全市义务教育课本费和簿籍费,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同时,加大力度缩小校际差距,2012年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标准。2012年起全市统一了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并逐年提高。这也是教师校际交流的有利条件。

2.国内外的理论支撑和成功的经验

一是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师流动的必要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如美国学者卡磁(KATZ)的组织寿命学说,库克(KUCK)的曲线理论等,为厦门市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是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国外案例。日本的教师流动机制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比较规范化,透明度很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向轮换流动。韩国的教师流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范围,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瑞典根据学校的位置、交通、医疗、工作环境等条件制定出若干工资制度或津贴制度,以保障边远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激发教师流动的积极性。

国内经验。河北、成都等地先后进行“区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试点,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厦门各区内也有教师流动的经验可供借鉴。有的区就实行“区”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这里的“区”就是中心小学(以前叫学区),学区内所有教师的人事、工资等归中心小学管理,各学校只负责使用,中心小学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需要,每年暑假对所有教师进行人事安排,教师在中心小学各校进行流动。这就如同一个“区管校用”流动机制的微缩景观。

二、推进教师校际交流的具体措施

教师交流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只有顶层设计先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厦门市翔安区义务教育学校对教师开展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看法。结果显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相对比较偏僻的学校中95%的教师对此表示认可;重点学校、区位优势明显的学校中80%以上的教师表示担心。大多数教师担心流动的不公平、不透明,缺乏制度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障教师流动制度的推行。

一是制订教师流动的定期性制度。具体规定教师流动的年限,如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必须流动,新参加工作未满3年不能流动,女教师怀孕期不参加流动等。这样即使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薄弱校,或者相对比较偏僻的学校,也可以安心工作,从制度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是制订教师流动的义务性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教师必须参与流动,打破封闭状态,让教师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制订教师流动的程序性制度。规范教师流动的程序,具体规定每年什么时候教师填报流动的意向,怎样流动等。只有制订具体的流动程序,才能保证流动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四是制订相应的津贴制度,激励教师参与流动。针对流动到农村小学、薄弱校、相对比较偏僻学校的教师,制订相应的激励制度,在评优评先和职称的评聘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进一步修订与教师流动相配套的考核制度,治庸治懒,并逐步建立起教师的退出机制。

五是制订校长流动制度。校长首先是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流动;校长是学校的一面镜子,必须带头流动。如果校长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能带头进行流动,那么,教师流动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小,教师对流动的认可度将迅速提升。校长流动本身有利于开展工作,更能显示出校长的才能。

六是新招聘教师时在合同上规定6年后必须进行交流。从招聘时就为今后的教师交流做好规划。

三、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中学,体育教育尤其田径是其特色。从2009年起至今,学校田径队连续7年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比赛,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有一支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的硬件也围绕体育特色进行规划和建设。如果一味地为了均衡发展而将这些优秀的体育教师流动到体育薄弱校,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会挫伤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注意区别“教师派位”和教师校际交流

近年来,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国各地“小升初”纷纷采用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方法,将同一片区内的小学生随机地派位到对应的初中。这一做法因其公平而备受推崇,因此,有不少家长、学者纷纷提出教师也采用随机派位的方法。

但笔者认为,“教师派位”是不科学的。只有将老、中、青,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男、女教师等合理搭配,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一所学校的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来之不易,“教师派位”会对学校的文化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学习。

篇5:校际交流制度

为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增强本校整体水平,学校将加强与邻近校、社会、家长的联系,通过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借鉴他人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求切实保证本校开展的各项工作的高质量,特制定校际交流制度。

1.学校成立校际交流领导机构,各层次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由校际交流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参加活动人员,教务处负责通知。

2.每学期定期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交流学校和交流内容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

3.参加活动人员须带好笔记本和听课本,记录交流内容,详细填写记录。

4.交流活动结束后,由组长对校际交流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就先进经验和教学法的学习、推广运用作出安排。

5.交流活动结束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6.听课和会议期间请将手机调为震动或关机。7.参加活动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8.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网站,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教师搭建共同学习提高的平台,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目的。

9.学校多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积极解答家长提出的各项疑问。

10.在校际交流的各项工作中,保持积极主动,本着务本求实的态度开展好各项工作,积极与其他城镇先进校建立合作学习的关系。

篇6:两校校际交流

共促学校内涵发展

全和凯王金贵

为进一步探索学校内涵发展之路,钟鸣镇中心学校与柳溪乡中心学校于12月1日组织两乡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活动中,钟鸣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参观了柳溪中心小学的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及整个校园环境。接着,两校就学校办学理念、制度建设、常规工作、班级管理、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认真交流、分享。

篇7: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安顺六小、镇宁江龙小学、安顺九溪小学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而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12月2日与镇宁江龙小学和九溪小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来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及教师的业务能力等。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程鹏

副组长:向飞周世伟

成员:黄小菊尚贤起顾友萍刘河郭海英

三、校际交流的具体内容

1.学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德育工作、档案管理、后勤管理、制度建设等。

2.教研工作。包括以说、听、评课为主的常规教研工作,实验课教学,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等。

3.教育教学。包括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各科教学方法学习与交流、作业批阅、差生转化、成绩检测等.4.其他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等。

四、活动安排

上午

1.举行欢迎仪式,三学校进行座谈。

2.参观我校两操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

3.在远教室开展数学观摩课教学活动。

4.在操场开展体育观摩课教学活动。下午

1.在远教室开展音乐观摩课教学活动。

2.在计算机教室观看学生纵横数码学习练习。

3.在远教室开展说课、评课活动。

4.三校之间相互交流。

5.校际交流教师合影留念。

安顺市第六小学

篇8:校际交流新闻稿

开展本科生校际交流联合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 这一交流平台的搭建, 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而且可以有效推进高校间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有利于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校际交流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高校需从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二级学院间的交流和合作等环节入手, 逐步改善合作的效果, 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校际交流调研工作, 结合目前教学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 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或解决办法, 提高本科生校际交流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提升校际交流的教务管理和日常管理的水平, 及时了解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本科生校际交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欧洲部分国家的教育部门已经为欧洲教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许多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两个重要的协定分别是1997年4月欧洲理事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斯本会议上共同推出的《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资格承认公约》 (简称《里斯本公约》) , 以及1998年5月,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教育部长在法国索邦大学研究如何加速推动高等教育人员流动和资历互认工作, 会间, 共同签订了旨在促进四国高等教育体系相互协调的一个协议, 即《索邦宣言》。进入21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 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高等学校也在积极寻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何改革当前高等教育方式, 探索新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学生联合培养、共同发展, 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方式。

三、本科生校际交流研究的基础

由于国内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的出现只有近几年的事情, 有关校际交流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多。高校本科生校际交流理论研究的紧迫性和此方面研究成果亏缺的实际状况都为校际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校际交流仅研究我国高校本科生国内间校际交流与国外 (境外) 高校间校际交流的实践问题, 暂不涉及高校教师的校际交流和研究生的校际交流。高校校际交流是指“高等学校之间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沟通往来、互相借鉴学习, 包括与国外学校交流与国内学校交流。”

四、校际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际交流的规章制度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校学生校际交流规章制度, 高校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在解决高校学生校际交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难免会存在一些规定的不一致性, 使得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操作缺乏规范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国外 (境外) 高校校际交流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 也导致校际交流管理的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国际视野, 缺乏明确的整体发展规划等问题。目前除教育部规定的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材之外, 其他课程的学时、学分基本上是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高校之间学生校际交流存在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不一, 使得学生到其他学校交流时所修的课程的学时量和学分值同原学校不一致, 学生所修课程的对接和总学分量也会受到影响。

2.校际交流的管理问题。管理机构是政策措施落实的组织保障, 高校内部各级各类教学行政管理机构是高校校际交流各项政策措施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 而多头管理容易产生责任不清、管理脱节的问题。校际交流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学校具体操作层面的职能部门之间就容易产生联系沟通不够紧密、工作衔接不顺的问题, 经常造成本科生校际交流计划落实不及时、教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往往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 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也经常不能很好处理。高校校际交流的教学管理也是一项难点问题。选课方面, 大部分高校还不能实行“完全学分制”, 各高校在选课方式、课程编排、上课时间等也有较大差异。此外, 有一些本科生在校际交流期间盲目选课, 选修了一些自己感兴趣但跟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一些本科生在校际交流期间所修的必修课程, 与原学校安排的必修课程不一致, 无法跟原学校规定的专业课程对应, 造成学生在校际交流结束回校之后, 还要补上没有修习的课程。成绩管理方面, 各高校实行的等级皆有不同, 不能合理转化。校际交流时间管理方面, 学生可能刚刚适应对方学校环境就要离开, 如果安排本科四年级学生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 经常会出现毕业论文不能按时参加答辩, 造成无法如期毕业的问题。

3.校际交流其他问题。校际交流语言障碍问题。大多数学生学的都是英语, 调查发现, 英语不过关是许多大学本科生没有报名参加国外 (境外) 高校校际交流的主要原因。国内许多高校的大多数教师还不能使用外语进行教学, 能够进行所谓“双语教学”的教师很少, 是造成来中国高校进行校际交流学习的国外学生人数不多的原因之一。

五、完善本科生校际交流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实施校际交流工作的前提, 学校应立足自身实际, 在学生的选派、接收、选课、课程认定、学分转换、学习成绩认定、学生管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规定和工作流程, 以保障校际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五级制成绩与百分制成绩相互转化对等, 学时与学分有相互转化的标准, 建议以学分整体认定为原则, 即要求总学分不低于本校相应学期规定的学分, 适当扩大课程转换的范围, 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大类转换, 保证学生回校或回国后能够顺利毕业, 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感受交流学校的文化氛围, 让交流的实质得到充分的体现。推行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管理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的学习、学习进程安排上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选课制的实施, 使学生在交流学校可以更加自主灵活地跨年级、跨专业选课, 形成适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学习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 逐步减少总学分, 降低必修课所占比例, 加大选修课的学分,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必修课学分的减少, 将缓解因课程设置不同带来的困扰, 让学生有机会去学习交流学校的优质课程或感兴趣的课程, 拓宽知识面, 真正从交流合作项目中受益。

2.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的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是顺利实施校际交流工作的保障之一。一方面, 要在明确学校各管理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高校应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指定主管部门, 负责相关制度的起草, 交流学校间合作协议的协商和签订, 统一协调学校内部各方面工作;相关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相关事务, 明确工作职责, 处理好学生的选派、报到、注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细节工作, 逐步形成规范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 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对高校管理人员加强交流生管理方面的培训, 使其明确交流生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 避免职责不清, 相互推诿的现象。第三, 校际交流时间管理方面, 一般规定交流时间为一年,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交流时间内如果有毕业设计, 那需要与对方院校协调, 即使在对方院校做完毕业设计工作, 也要在原学校进行视频汇报。

3.加大资金投入和二级院校的相互融合。现阶段我国各高校虽然根据相关项目和协议可以减免学费等, 但交通、住宿、生活、医疗、保险等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 尤其是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所需费用更高。若能设置校际交流的专项奖励或资助基金, 应会有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交流学习中来。目前大多数合作院校的校级层面交流联系较为密切, 而与学生接触的二级学院间的沟通较少。要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工作, 交流学校二级学院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安排专门负责校际交流老师在学校间相互沟通、进修, 不仅使其对工作细节和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便于工作, 更提高了教师的外语水平。二级院系相互沟通, 了解双方的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交流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给学生在课程修读方面提出建议;了解学生在原校的表现, 便于学生管理上的衔接;在交流学习期间还需进行不定期的沟通, 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以便及时解决。加强二级学院间的沟通与协作, 对派出学校而言, 保证了学生虽然人不在校, 但管理不断线。对接收学校来说, 提前做好充分细致的了解, 接手更容易, 对学生的指导更到位, 两校间的衔接将更顺畅。

进入21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 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高等学校也在积极寻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何改革当前高等教育方式, 探索新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摘要:本科生校际交流联合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尝试。这一交流平台的搭建, 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而且可以有效推进高校间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在校际交流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本科生,校际交流,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进军, 吴梦秋.九校联盟本科交换生合作培养的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72-73.

[2]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篇9:校际交流新闻稿

关键词:校际交流;国际化;本科生

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其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将扩大教育开放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教育规划纲要中的10项重大项目之一予以推进。《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多次强调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国内外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国际化校际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1. 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缺乏国际通用性

一个学科如果只注重本国经验而不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其教学内容将是片面且不客观的,对学生知识体系形成和学术思想培养是极其不利的[2]。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本校的实际,又要兼顾市场需求,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基于以上几点,高校在选择教材时,要在符合本校学生学习能力,紧跟学科发展动态的前提下,广泛借鉴国外优秀教材,最大程度地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的教材体系。

2. 在师资和学生方面,目前的国际化水平尚有不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归国人员进入高校工作,高校中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人数与日俱增,但其占高校教师总人数的比重仍然较低,师资队伍并未实现国际化。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中,多数是语言教师,高水平研究型行业领军人才为数不多。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仍然较弱,并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交流,外文学术文献阅读能力薄弱。可以说,我国高校师资和学生整体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

3.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管理水平和能力滞后于学科发展

开展国际化校际交流与合作是一项关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全局的系统工程。高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彼此的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许多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仍然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和迎来送往的层面,对鼓励和加强学生参与国际化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各教学单位国际化交流的参与度也存在不均衡性、冷热不一。

二、推进国际化校际交流需要理念先行

1. 对内强化整合,加强制度建设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趋势下,各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时,要充分分析本校实际情况和办学优势,进行战略布局和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从制度建设入手,简化师生出国手续办理制度,健全学生交换项目的选拔机制、完善课程学分转换制度、建立交流期间的安全应急管理办法。对拟派出交流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涉外纪律。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交流人员的交流效果,保障各交流项目的完成质量。

2. 推进外事部门职能的转型升级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各高校外事部门应主动进行职能转型,打破过去行政主导和外事接待的工作模式,转变思想,努力成为本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前沿的设计者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执行推动力量。高校外事部门应深入研究本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了解广大师生的实际诉求,变过去被动工作为主动寻求国际化合作机会,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针对实际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

3. 建立统一的高校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统一的高校信息资源平台,有助于高校广大师生全面参与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项目信息平台,推广教育部各类公派出国项目、外国合作院校的学生交换、教师进修和科研类项目、外国驻华使领馆资助的科教项目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相关项目等等。

将学生留学信息也纳入到平台服务中来,对本校国际交流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统一发布。充分利用新兴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作用,扩大国际化交流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获取国际交流信息,鼓励学生合理规划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4. 对外主动出击,提升国际交流水平

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加大国际交流方面的经费投入,将国际交流成果纳入各教学单位的业绩考核体系,亦可考虑将国际交流成果与职称评聘相挂钩,激励广大高校教师主动参与国际交流。

为保证国际交流能够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对教师队伍进行外语培训,创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参会、进修,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师资培养提高国际交流水平。在鼓励本校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培养对外汉语师资,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近年来,来华外国留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留学专业也从以往以汉语语言学习为主逐步扩大到多学科多专业。各高校应利用有利契机,加强本校的国际宣传力度,提升本校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三、国际化校际交流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本科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3]。多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国内外多所学校开展了校际交流合作,赴日、赴韩交换生工作开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随着学校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赴英、美、法、德等国家高校的短期交流、联合培养等项目方兴未艾。

在本科生校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着整体设计、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原则,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校际学生管理模式,将校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而切实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科学制定并全面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2013年推出《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化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以树立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提升学校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形成学校主导、院系和基层学术组织为主体的运行机制为重要抓手,以推动广大师生的国际交流为基本途径,以国际化基金为有力保障,不断提升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自觉有序、积极主动、系统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助力其它转型升级工程,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师资、课程和学生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个基本特征[4]。学校提出四项工程战略,作为有效推动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一系列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引入工程、“三出”工程、合作工程和保障工程。

1. 引入工程

引入工程具体指教材引进、人才引进和教法引进。

通过引入工程,实现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资源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共同为本科生的国际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引进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等优秀教学资源,满足本校学生以及留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渴求。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将国外先进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引入到本校课堂教学中,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奠定基础。从国(境)外引进一批本学科或行业领域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和威望的专家学者,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教育背景、较强国际交流能力、专业知识丰富的青年教师,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与实力的创新团队,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建立坚实的师资后盾。目前,学校已经开始采用人才和教法同步引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即引进国外教师,完全采用国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2. “三出”工程

“三出”工程的“三出”具体指出国考察、出国深造和出国交流合作。

选派特色重点学科的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前往相关领域的知名学校学习和深造,学习国外高校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先进理念、规章制度、办法举措和成功案例。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有利于学校紧跟相关领域的发展步伐。依托会议、比赛、项目开展交流合作,既有利于提高学校本科生的自身素质,也有利于对学校进行国际宣传,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3. 合作工程

合作工程具体指合作交流、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

合作交流项目是学校与国际接轨,进行知识探讨、切磋和合作的有效途径,也为学校本科生国际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校统一将各类国际交流项目信息、各类出国政策文件、出国手续办理流程等内容合编形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指南》,分发给各基层院系。目前,我校学生出国参加校际交流项目分为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两种形式。随着合作办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合作办学成效日益凸显。合作研究主要针对科研领域重要攻关项目,鼓励优秀本科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

4. 保障工程

保障工程具体指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和质量保障。

为有效推动本科生出国校际交流工作,学校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对在校本科生参加托福、雅思、GRE等出国外语水平考试进行奖励。出国交流的学生可以获得学费、生活费和国际旅费等方面的资助。

学校陆续出台了《学生公派出国(境)管理规定》、《本科生出国校际交流管理规定》、《本科生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奖励办法》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资助本科生国际交流实施办法》等多个管理文件,对本科生出国校际交流的归口管理单位、项目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单位和协助办理单位的职责分工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学校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评估机制,能够保障国际交流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可持续发展。自2014年起,学校将国际化办学作为考核指标明确写进目标责任书,下发各学院,引导和加快各基层院系的国际化办学步伐。

学校为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积极性,在教务助理中心成立国际部。利用学生组织在学生群体内部的广泛影响力,组织与国际交流相关的各项活动。学校通过举办学生国际交流周,围绕“感知世界精彩,体验文化交流”这个主题,面向全校学生宣传国际交流项目、提升国际交流意识、拓宽国际视野、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开通微信、微博、人人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国际高水平大学的相关信息和国际文化知识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评审中,学校获批资助项目数相比历年成倍增长,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社会学、软件工程、英语、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10个专业方向。此外,学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数和本科生出国校际交流人数在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 求是,2012(10):9.

[2] 姚岚,罗飞等. 湖北省某高校卫生经济学国际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4,(2):91.

[3] 王淑芳,余立新. 本科生国际交流的实践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8(8):99.

[4] 崔丽,梁丽.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 教育探索,2012(12):97.

上一篇: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范文下一篇:相思的诗句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