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能倾听中国

2024-04-11

如果世界能倾听中国(共6篇)

篇1:如果世界能倾听中国

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这严重干扰了拉萨人民的正常生活,给拉萨的社会治安和稳定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可以看出,拉萨打、砸、抢、烧事件是以**集团为首的藏独分子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意在制造西藏分裂,破坏中国统一的阴谋活动,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制造这一破坏活动,还有另一个巨大的阴谋就是想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和国内外的敌对分子配合制造不稳定因素,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影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通过3.14事件我们再一次清楚的看到了**集团分裂中国的企图死心不改。西方媒体在此事件中对中国的大量歪曲报道,以及西方国家在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采取的不利保护措施,致使圣火在传递时屡遭阻扰,甚至一度中断传递的事件中也让我们看到他们的丑恶嘴脸和竭力丑化并遏制中国的行径。

我们也可以看出,3.14事件的主要策划和组织实施者是**集团为首的藏族分子,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兴风作浪,肆无忌惮,显然是受到另一方或几方势力的暗中支持或援助,而这些势力可能是某些组织,也可能是某些国家。因此,通过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藏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和犯罪行为,也清醒的认识到国际反华势力恶意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领土,制造混乱破坏中国和平发展局面的险恶用心。这些反华势力之所以支持藏独分子搞破坏,搞独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阻扰和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

任何时候,我们中国人都应冷静的分析、对待和处理这些阴谋、破坏活动,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的这段特殊时期更应该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崛起大国及其人民应有的胸襟和气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自信而又坦然,我们坚信历史将会证明一切,而世人也必将看到真相。

从短期看,维持好社会秩序,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发展,北京奥运会得以顺利举办,我们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从长远看,全国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人民 1

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生活状况得以普遍较大改善,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群众便会安心的享受美好的社会生活,全国包括西藏地区自然也就会在发展进步中安定下来,那时谁要再恶意搞破坏,破坏人们美好安定的生活环境,谁必将遭到全体人民的谴责和排斥,藏独分裂势力也将会在人们的抵制唾骂中走向灭亡,到那时,我们便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胜利。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和平、稳定与发展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努力提高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全方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才是确保中国永久和平,稳定,统一的根本出路。

有朝一日,当我们的经济极为繁荣发达,我们的社会极为稳定有序,我们的人民极为幸福安康,我们的国家极为强大鼎盛时,我们还会担心那些破坏分裂活动吗?还会在乎别人对我们说三道四泼冷水吗?

我坚信:

明天,我们伟大祖国将更加强大!

明天,全世界将倾听中国的声音!

2008.05.07

篇2:如果世界能倾听中国

如果没有詹天佑,中国能不能修造好铁路作文

・・ 我认为,没有詹天佑还是可以修造出铁路的。在修建这条路的路上充满了重重危险:飞沙走石、坠入山谷……但,尽管这些困难,也阻止不了我们中国人的前进。因为…中国人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怕苦,有一种要强好胜的性格。况且,我国有许多的爱国工程师,即使少了詹天佑一个,也总会有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工程师站出来,为国争光!不管花费自己多少的时间和自己多大的精力,他们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令外人感到刮目相看的事。就是为了不让帝国主义者嘲笑和讥笑我们,再进一步的.说,就是想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荣誉,不想让他们控制我国的北部……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建造铁路这一方面是一定会成功的!・  

篇3: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2010年9月21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出席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等系列会议。在短短48小时内,温总理接连出席了近20场重要会议和活动,介绍了中国自身发展取得的成就、经验,指出了中国的真实国情、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战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展示了中国爱好和平、维护稳定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温总理此次纽约之行,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魅力和风采,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信心和主张,让世界人民聆听到中国的声音。

【理论分析】

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温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晚宴上演讲时指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对稳定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3. 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主要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扶贫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体现了国家要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

4.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若干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相适应,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发展变化有赞誉,也有偏见和误解。温总理此行,全面、深入地介绍我国的发展现状,增进了国际社会对真实中国的客观了解,为我国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6.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固,国际形势正经历着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温家宝总理这次纽约之行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为我国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 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2日温总理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时指出,中国将继续加强同联合国的伙伴关系,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也将继续支持和配合秘书长的工作。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1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首脑汇聚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给世界上遭受饥饿、疾病和战争折磨的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带来了希望。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的要求。

3.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3日温总理在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虽然中美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但通过对话与合作,可以很好地加以解决,使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4.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对策。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强调,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但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这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5.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说: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这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三、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1. 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温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在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

2.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9月23日,温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说:我们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3.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当今世界,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因此,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已经制订了发展教育、发展科技的两个中长期规划纲要,我们要着力抓好这两个规划纲要的实施。

4.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强调,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四、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温总理此行在不同场合都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事实没有改变,基于这一事实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长期不变。温总理的这一论断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千年宣言》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起推动作用。因此,温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千年宣言》的发表,使全世界在贫困中煎熬的人们看到了曙光。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温总理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反复证明,通过对话和谈判等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有效途径。温总理的这一论述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因此,温总理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时指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只有从整体上加以考虑,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5.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在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中,促进事物的发展。温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对话与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主流。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6.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温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呼吁国际社会要把帮助非洲发展和脱贫作为主攻方向,继续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核心作用,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创新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温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晚宴上演讲时,针对美国再次发出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声音,谈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回答1~3题。

1. 汇率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现实中汇率总是随一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下列会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是()

① 外汇的供应量 ② 外汇的需求量 ③ 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④ 一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2. 2010年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20日的6.711再升113个基点,突破6.70关口,达6.6997。这意味着()

① 人民币汇率升高 ② 外汇汇率升高 ③人民币汇率跌落 ④ 外汇汇率跌落

A. ②③B. ①②C. ①④D. ②④

3. 人民币升值将产生如下影响()

① 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增加 ② 出国旅游的费用将降低 ③ 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将下降 ④ 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⑤ 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A. ①④⑤B. ②③④

C. ②④⑤D. ②③⑤

4. 温总理在安理会首脑会议上说:“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朝核、伊朗核、中东、苏丹等一系列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上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这反映了()

① 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唯一机构 ②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种决议与活动③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5. 温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政府免除了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256亿元人民币债务;从2010年7月起,中国已对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4700多个税目的输华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措施体现了我国()

A. 外交政策的宗旨

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 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6. 温总理在与美国企业、金融、学术界的21位著名人士举行座谈时指出,中美要做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中美两国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双方

()

A. 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B. 结盟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C. 都是世界上的大国

D. 有着一贯的政治默契

7. 此次联合国系列会议适逢中秋佳节,温总理甫抵纽约即通过美国华文媒体向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节日问候,并专门随专机带去1000盒月饼赠给旅美华侨华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A.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 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强调,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回答8~9题。

8. 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我们就应该()

① 增强我国文化的创新能力 ② 弘扬中华文化 ③ 弘扬民族精神 ④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②③

9. 我国之所以要加快建立思想道德体系,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

①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 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 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温总理此次出访离京之前,发生了日本非法抓扣中国渔民渔船事件。温总理抵达纽约后,在会见当地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时专门就此发表谈话。回答10~11题。

10.“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日方最近在钓鱼岛海域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至今不释放中方船长,这是完全非法的、无理的。”温总理的这一论断

()

A. 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B. 体现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的观点

C. 启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正确揭示了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11. 温总理强调:日方抓扣中方船长,已经对中方船长及其家人造成严重伤害,并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温总理的这一分析坚持了()

①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④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2. 温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强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这主要启示我们()

A.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要分清主次,抓住事物的性质

C.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 坚持辩证否定观,培养创新精神

二、 非选择题

13. 材料一 在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温总理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政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我们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扶贫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今后五年,中国将增加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和在职人员硕士学历教育名额,并为3000名校长和教师提供来华培训机会。”

材料二 温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指出:“有人说,中国强大了,也变强硬了,是否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说过,‘理解绝对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这里,我想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也没有变。”

材料三 温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指出中国政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2) 有人根据材料二、三认为 “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变,我国的外交政策也不变”,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3)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温家宝总理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发言。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D 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2. C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汇率成反比,据此判断只有①④表述符合题意

3. D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吸引外资,联系题干可知①④表述错误。

4. D 从“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上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看,只有③④表述符合题意

5. A 免除穷国重债和关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 A 中美要做合作伙伴的根本原因是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7. B 中秋佳节,温总理向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节日问候、向旅美华侨华人赠月饼,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8. A 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是我国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

9. B 依据教材知识,①③正确。道德建设能够提供精神动力,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则需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故②说法欠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的是教育科学文化,④不合题意。

10. A 温总理从钓鱼岛的客观归属和日方的做法作出判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11. C ①③表述不符合题意。

12. D 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和“主要启示”看,只有D表述最符合题意

13. (1)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②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2) 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③ 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变,决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性质不会变,但由于国家利益的变化,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认为我国的国家性质不变,我国的外交政策也不变是不科学的。

篇4:让世界倾听精彩的“中国故事”

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打口号,不应该成为应景东西,而应该成为未来北京和中国的发展方向!

好在北京和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近几年中国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蓬勃兴起,2013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全体成员到中关村集体上课,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发出号令向雾霾等环境污染宣战,就是明证。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改革、市场、创新、民主、生态文明等核心问题,其实还是以人文、科技、绿色为主线,真正向世界娓娓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本期杂志“封面故事”《在全球化的时代讲述“中国故事”》一组文章,说的是北京市海淀区围绕曹雪芹西山故里发展文化产业的故事。曹雪芹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大师,不但写下了一部可以代表中国文化最高峰、几百年来让世人说不完道不尽的《红楼梦》,还在京郊西山留下了无数遗迹传说。本刊曾在北京奥运会前举办曹雪芹研讨会,提出将其列入人文奥运的重要内容。笔者还曾主编过一本《曹雪芹香山的传说》。在当下“全球化”时代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世界级文化大师的作用?怎样将曹雪芹西山故里打造成文化新地标?海淀区的所作所为,专家们的所论所思,无论从城市建设,还是绿色产业角度来讲,都是很有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启改革开放大门,让人们迈开双脚走向市场和资源的绿色原野。绿色产业包括“有机”和“非物质”,“科技”版《诺亚农庄:用酒店的模式种有机蔬菜》和“文化”版《京西古村藏“国宝”》等文章,都是生机盎然的“绿”故事。

改革和创新显然是今后“中国故事”的主题词。“经济”版《破除垄断:改革中鏖战》、《香港发展城市交通的“路线图”》、《关鸿亮:布局地理信息全产业链》,“科技”版《可穿戴设备潮“萌动”中国》专题、《风景里的生产力 科技中的“大创意”》、《王川:小米电视幕后设计师》,“教育”版《程方平:高考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李宇明:语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文化”版《<中关村创新谱Ⅱ>:中关村的创新人物志》等文章,有点有面,或人或事,讲述的都是改革引领未来、创新驱动中国的故事,可鉴可听。中关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创新文化的策源地,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不乏精彩故事。

2013年10月22日,本刊编委、历史地理学泰斗侯仁之走完了102年人生历程。北京晚报第二天曾在头版用半版篇幅,刊登了侯仁之家中的照片。细心的读者发现,客厅挂的是《中关村》杂志贺赠侯仁之先生95岁寿辰的大幅诗书。曹雪芹、侯仁之,以及柳传志等中关村创新者,这些不同时代的人物,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他们无论是十年著述、30年开拓,还是百年跋涉,都是注释中国梦、民族魂的经典故事。

近几百年,全世界听到了不同版本的中国故事。有火烧圆明园和甲午海战的悲惨故事,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故事,也有全民大炼钢铁和文革造反的荒唐故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则是经济不断腾飞直至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传奇故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再出发,创新大驱动,还会讲述什么新的精彩故事呢?全世界在倾听。

篇5:如果我学会倾听

根据女儿提供的“情报”,我开始酝酿一次主题班会,准备工作可谓煞费苦心,既有精美的课件,又有翔实的文字材料,我甚至安排同学排练了情景剧。当我满怀期待地准备对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洗礼的时候,却发现,因为我的不善于倾听而把事情搞砸了。班会课上,我的课件、我的文字材料,尤其是我编排的情景剧,的确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激动,有满腹的话要说。根据同学们的观点,我把他们分成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认为,90后不能只满足于衣食享乐,做一个让人不齿的“富二代”,而应该发奋读书,超过前人,成为践行民族复兴之梦的中坚力量;反方认为,人生来就有享受锦衣美食的欲望,现在生活条件完全可以让我们吃得好一点儿,穿得美一些。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一开始,我还饶有兴趣地听着,甚至为孩子们能够大胆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感到高兴。但是,当辩论会进行到一半儿的时候,我听不下去了,反方的孩子们真是太不像话了,他们竟然毫不掩饰自己对享乐主义的崇拜。我立刻打断他们的话,慷慨陈词自己的观点,言辞犀利,把这种超现实而又拜金的人生观痛批一番,说得反方的同学惴惴不安,不敢与我目光对视。我甚至有意含沙射影,把我从“线人”那里搞到的情报抛出,当作对他们进行讨伐的实证,眼光还有意无意地把目光往当事人脸上瞟,盯得她们双颊绯红,不敢与我对视。我自认为这次班会很成功,颇有些洋洋得意。谁知回家以后,女儿在饭桌上把筷子摔得啪啪作响,红着脸向我发狠:“爸爸,我们的私密话你也可以在班会上大讲特讲?我们那不过是在开玩笑!您一开完班会她们就开我的批斗会,这回你可真把我推到了刀尖上了!我再也不信任你了!”自此,我再也没有听到过女儿谈论班级里的事,甚至当我有意把话题往这上面引的时候,女儿都是用犀利的目光瞪着我,意思是:“老爸,打住,我再也不会上钩了!”自此,主题班会上,我再也听不到学生们向我表露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听到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官话。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我多想再像以前那样听女儿滔滔不绝地向我“爆料”啊,我多想再听到学生们的真情流露啊,可是,我知道再也不可能了,孩子的心伤不起,我已经把女儿的心灵闸门关闭了,我已经把学生们的信任闸门关闭了。怨谁?只能怨自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怨自己太急于用自己的思维定势对学生们评判对错、指点迷津!

我把内心的苦闷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求教,请他帮我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咨询师耐心地听我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建议将心理咨询中的倾听技术应用到师生沟通中。因为,只有教师学会了倾听,才可以防止因沟通能力差引起的错误理解,才能帮助教师了解眼前正发生的事,才能帮助教师听出学生的弦外之音,才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才能加速学生的心理成长。咨询师给了我4点建议:

一是善于接受学生的观点。倾听中,如果教师无法接受学生的观点,那就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而且无法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就算是学生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甚至所得出的结论都和教师不同,他们还是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结论和感受的。若是教师无法尊重学生的观点,就很难和学生彼此接纳,共同建立融洽的关系。除此之外,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他更能够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为下一步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打下基础。

二是除非必要,不要打断学生的说话进程。经常打断别人说话,表示我们不善于听别人说话,个性激进、礼貌不周,很难和人沟通。在日常的谈话中,很多教师在学生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经常打断对方的发言,插入自己的看法。善于听别人说话的教师不会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细枝末节、想修正对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

三是积极的反应式倾听。就是重述刚刚学生所谈到的话并作出积极反馈。我们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反应式倾听不是简单的录音式的重复,将对方所说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说出来,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述说对方说话内容的重点。反应式倾听的主要作用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教师也能够把握学生所诉内容的重点,让对话不至于中断;另外,对于学生积极的关注也容易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学生成长。

四是积极思考,在头脑中理出重点,合理表达自己的结论。当和学生进行交谈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思考,谈话间隙的几秒钟,在头脑中整理出谈话的重点所在。谈话中,教师指出学生语意不完整或者语意不详,可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关注和对谈话的积极投入,促进学生的表达。同样,谈话中,教师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让学生关注谈话的重点。

咨询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也接受了这个教训。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幼稚而又真诚的心,这颗心一开始都是对父母、老师不设防的,然而,当他们的真诚被成人有目的的利用之后,孩子们学乖了,因为他们尝尽了说真话的苦头,看透了大人们的险恶用心,于是代沟出现了。假如我能保守女儿的秘密,假如我给女儿一只倾听的耳朵,女儿还会对我设防吗?假如我用心倾听学生们的辩论,按照咨询师的建议处理问题,学生们还会对我设防吗?我真的很后悔,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我会把这个教训告诉更多的父母、教师,让他们引以为戒,让他们知道,亲子之间、师生之间,除了亲情,还有信任和尊重;言语交流固然不可少,用心倾听更重要!

篇6: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

在一组城市群里,一个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越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远也不见得是坏事,关键是要看在什么范围之内。在一定范围之内,离核心城市远是坏事,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离得远可能是好事,会使自己更加像一个独立王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好到比核心城市还要好。

到底“次中心”城市能够好到什么程度呢?这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参数:第一个是规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规模;第二个是距离。

规模和距离

中国跟欧洲和美国的距离非常远!离美国已经到了最大距离了,他们是晚上,我们正好是白天。我们往西走是高原高山,往东走是太平洋,所以地理上的阻隔把中国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中心的距离拉远了。

中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借助于港口和海运,一下子融入全球化和全世界的制造业分工体系了。但是在文化上,很难。因为文化是跟人走的,而人的运输要借助于飞机。而飞机的运输成本要远远大于轮船的运输成本。即便今天网络技术很发达,文化的传播还是网络技术解决不了的,因为与文化有关的事情,很多还是要靠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交流,成本极高,这就决定了什么问题呢?如果整个世界范围内真的在文化意义上有一个主中心的话,中国成为一个次中心,甚至有可能比主中心来得更好的一个条件已经成立了——高运输成本使得中国距离“主中心”够远。

中国人很多,人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如果规模的因素与距离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很有可能使得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可以维持至少是次中心的地位,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或者“软实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特别强调文化?因为现代服务业的几个产业里,金融和医疗基本上是技术性的,越技术性的,发达国家越有先发优势,要与他们竞争越难。但越是有国家特色的,就越容易获得竞争力。因为人的偏好是有多样性的。如果是看病,或者说金融,到欧洲和中国,得到的服务一样,那就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地方。但是文化产业不一样,为什么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跑到中国来旅游啊?因为在中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到中国来,看的不仅是山水,更重要的是文化。

中国有可能在规模和距离两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保持其“软实力”。中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个差异性跟地理有关系。如果从中国出发往西走的话,可以发现文化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基本上像一个光谱一样,逐渐走到欧洲,然后再穿过大西洋到美国,美国基本上是继承了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模式。将这个“光谱”的两头单独拿出来的话,这个文化的差异性和地理的远近实际上是非常紧密相关的,所以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差异化的“产品”。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提供哪些智慧

中国到底能够为世界提供什么?先想想今天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特别热?国际上有很多人现在认为,中国提供了某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或者发展道路。特别是这次经济危机以后,人们在反思,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出了问题?有人说这是监管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德问题。显然,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出了漏洞。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是可以提供一些智慧的,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传统里比较强调非正式制度约束。监管是怎么监管的?这次经济危机当中,很多金融公司和那些证券评估机构之间有某种默契,本来是高风险的证券,评了个3A级,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人抓起来啊?因为根据正式制度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美国流行一句话,说学金融的人分为三流,一流人进华尔街,二流人进大学做教授,三流的人进政府。现在让三流的人去监管一流的人,怎么监管?所以,随着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来自内心和他人的非正式约束还是很重要的。

中国传统里为什么强调伦理呢?因为一个大国要把什么都落实在纸上实在是太难了,所以需要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在儒家文化里面强调“仁义礼智信”,其实这就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中国还强调非物质的精神追求,强调“忠孝”,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什么事都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来干损害其他人的事情。中国在义利观上非常强调“义”,往往以重义轻利作为人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非正式制度的约束。笔者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能用来拯救世界,但是,至少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秩序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行为规范,是能够与正式制度形成互补。

第二,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主义。美国非常著名的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这本书里说了这样的意思,“美国最大的困难在于:它在气质上过于个人主义化,在趣味和爱好上过于资产阶级化,而它却从未完完全全地学会依靠集体解决问题的艺术,或者说,它从未真正地学会欣然接受公众利益至上的主张,以反对个人的利益。”中国的古代文化里一直是不把公与私对立起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智慧。中国人比较强调全局观念。比如说看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稳不稳”,首先不是看笔锋,重要的是字的布局,所谓的“间架结构”非常重要。西方文字是由字母拼起来的,就无所谓全局观了。中国还有一些词非常有意思,中国有“天下”的观念,天下面全是一体的、一家的。英语里的state和country,中文是“国家”,一个国就是一个家。英语里的people,我们说“大家”,把自己家庭的观念和秩序推广到整个社会,所以我们也讲“天下为公”,讲“舍小家、为大家”,这些都在强调某种集体利益或公共利益超出个人利益。而西方社会是比较原子式的,个人像一个原子,不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

当一个经济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轨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的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理性计算基础上的,所以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瓦解,中国在从一个“熟人的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但是随着整个世界的问题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需求,要去找一些东西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正处在一个拐点上,最后还是会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寻找解决今天面临的问题的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优势或者传统的基因更有可能成为解决今天所面临问题的智慧,而且是能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互补。文明和文明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不一定是走向冲突,也不一定走向所谓的统一和一元化,而有可能走向互补。就是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和优势,相互地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pos单之特约商户编号下一篇:慌乱作文526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