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液配制工作安排及操作步骤

2024-05-03

碱液配制工作安排及操作步骤(精选3篇)

篇1:碱液配制工作安排及操作步骤

碱液配制工作安排及操作步骤

一、碱液配制工作:

1、蒸馏岗位早班操作人员负责将上、下两个碱液桶配制好规定的浓度,保证三个班的正常使用。

2、经常检查储存桶内碱液存量情况,及时把化碱桶的碱液放入储存桶。

3、随时观察储存桶的碱液是否被消化,防止计量泵出故障,影响成品质量。

二、碱液配制步骤:

1、用自来水先将化碱桶装至规定位置,(把氢氧化钠添加管淹完)。

2、开启搅拌器,到楼上把氢氧化钠倒入下碱管,一次加75kg(三袋)。

3、搅拌5分钟后,停止搅拌,静置待用。

4、在加水和倒氢氧化钠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碱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0一一年六月二日 生产部

篇2:碱液配制工作安排及操作步骤

试剂配制(小量)

1.1M(M代表摩尔浓度即mol∕L)NaOH(400ml): 分子量为40,秤取16g NaOH, 溶于400ml DDW中。

2.2M Tris-HCl(500ml): 分子量为121.14, 秤取121.14g Tris,放入干净的500ml烧杯中,加400 ml DDW,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HCl调节pH值为8.0(首先直接加12M的浓盐酸约20ml,接近8.0时再用1M HCl 调节), 定容至500ml,4℃保存。

3.10%SDS(200ml): 称量20gSDS,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100 ml DDW,定容到200ml,室温保存。(SDS具有较强的刺激性,称量时一定带好口罩,动作轻柔)。

4.Buffer P1(500ml): 用50ml离心管量取10ml 0.5M的EDTA,然后量取12.5ml 2M 的Tris-HCl,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300ml DDW,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HCl调节pH值为8.0(大约加12M的浓盐酸1ml),定容至500ml,4℃保存。

5.Buffer P2(100ml): 20ml 1M NaOH和10ml 10%SDS放入200ml的玻璃瓶中,然后加入70ml DDW,混匀,室温放置过夜,使其自溶,最后室温保存。(注:不需要定容,严格按步骤操作)。

6.Buffer P3(500ml): 秤取147.21g乙酸钾,溶于300ml DDW中,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5.5,(约加80–100ml冰醋酸), 定容至500ml,4℃保存。7.Buffer QBT(500ml):分别称取NaCl 21.915g, MoPS 5.23g, 放于干净的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 DDW,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1M NaOH调节pH值为7.0(约加10–15ml NaOH),然后加入75ml 异丙醇,定容至500ml,4℃保存。

8.Buffer QC(500ml):分别称取NaCl 29.22g, MoPS 5.23g,放于干净的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 DDW,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1M NaOH调节pH值为7.0(约加9ml NaOH,然后加入75ml 异丙醇,定容至500ml,4℃保存。9.Buffer QF(500ml):称取NaCl 36.525g, 量取2M Tris-HCl 12.5ml,放于干净的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 DDW,置于搅拌器上搅拌溶解,用1M NaOH调节pH值为8.5(约加0.1ml NaOH),然后加入75ml异丙醇,定容至500ml,4℃保存。10.配制RNase:

(1)将RNase粉末溶于10mM的乙酸钾(即Buffer P3),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

(2)将配好的RNase溶液100℃加热10min, 随后冷却至室温。

(3)用1M 的Tris-HCl调节pH值至7.4,大约需要0.1体积的Tris-HCl。(4)分装RNase溶液于1.5ml EP管中,-20℃保存。

试剂配制(大量)

1.1M NaOH(400ml): 分子量为40,秤取16g NaOH, 溶于400ml DDW中。2.2M Tris-HCl(500ml): 分子量为121.14, 秤取121.14g Tris,溶于400 ml DDW中,用HCl调节pH值为8.0, 定容至500ml。

3.Buffer P2(1000ml): 称取10g SDS, 放入1000ml的玻璃瓶中,然后加入750ml DDW,最后加入200 ml 1M的NaOH,混匀,室温放置过夜,使其自溶。(注:不需要定容,严格按步骤操作。)4.Buffer P1(1000ml): 用50ml离心管量取20ml 0.5M的EDTA,然后量取25ml 2M 的Tris-HCl,加入700ml DDW, 用HCl调节pH值为8.0,定容至1000ml。

5.Buffer P3(1000ml): 秤取294.42g乙酸钾,溶于800ml DDW中,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5.5,定容至1000ml。6.Buffer QBT(1000ml):分别称取NaCl 43.83g, MoPS 10.46g, 加入600ml DDW, 用NaOH调节pH值为7.0,然后加入150ml 异丙醇,定容至1000ml。7.Buffer QC(1000ml):分别称取NaCl 58.44g, MoPS 10.46g, 加入600ml DDW, 用NaOH调节pH值为7.0,然后加入150ml 异丙醇,定容至1000ml。8.Buffer QF(1000ml):称取NaCl 73.05g, 量取2M Tris-HCl 25ml, 加入800ml DDW,用NaOH调节pH值为8.5,然后加入150ml 异丙醇,定容至1000ml。9.配制RNase:

(1)将RNase粉末溶于10mM的乙酸钾(即Buffer P3),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

(2)将配好的RNase溶液100℃加热10min, 随后冷却至室温。

(3)用1M 的Tris-HCl调节pH值至7.4,大约需要0.1体积的Tris-HCl。(4)分装RNase溶液于1.5ml EP管中,-20℃保存。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 大提质粒的前两天用50ml离心管摇菌,在5-7ml加有氨苄抗生素AMP的LB液体培养基中挑菌,37℃下摇菌12-16h。

• 大提质粒前一天将50ml离心管摇好的菌液500ml大三角瓶中加入含有氨苄抗生素AMP的LB液体培养基200ml,37℃下摇菌12-16h。

1.沉淀菌液:向离心机配套的50 ml离心管中,加入30 ml菌液,6000 g离心10min, 大约沉淀菌液200 ml。(注意:配平离心管,离心时要在离心管壁和盖上都做好标记,且离心时写字的管壁侧朝向外,以便容易找到沉淀物)。离好一管,取回弃去上液保留沉淀物,再反复离心直到所有200ml菌液全部离完),打开盖倒置吸水纸上控干。2.溶解沉淀: 量取10 ml Buffer P1, 加入100μl RNase A, 混匀后,加入到离心沉淀的菌中,用振荡器充分溶解菌液沉淀(可用15ml离心管量取,Buffer P1 加入沉淀离心管是管口不要接触,以防互相污染)。

3.加入10 ml Buffer P2,液体呈现蓝色,轻轻混匀,使其充分反应,冰上放置2-3min即可。(此步主要是碱裂解细菌,使其中的蛋白质和DNA变性,反应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使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断裂成小片段,污染质粒DNA)

4.加入10 ml 预冷的Buffer P3,轻轻颠倒混匀,直到蓝色全部消失,出现白色蛋白沉淀,冰上放置20min。(此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pH值降低,使变性的DNA双链结构恢复,其中的SDS可以充分与蛋白质结合,使其析出)

5.20 min后,6000 g 4℃离心25min。同时,向柱子中加入5ml Buffer QBT,使其全部流过柱子,平衡柱子。如果是重复使用的柱子,先使其中的HCl全部流尽,然后加满DDW清洗2遍柱子,最后再加入Buffer QBT平衡柱子。

6.剪一小块纱布,折叠4层,放于柱子上部。将离心后的液体缓慢倒入纱布中,最后挤压纱布使其中的液体全部直接过滤到柱子中,使其充分流过柱子。(如果此步不只1个质粒时,挤压不同质粒的纱布时,一定要换手套,避免污染质粒)

7.清洗柱子: 液体全部流过柱子后,向柱子中直接加满Buffer QC,使其全部流过柱子,清洗2遍,弃去废液。

8.洗脱质粒: 向柱子中加15ml Buffer QF,靠重力作用使其全部通过柱子,收集洗脱液。(注:要收集到一个新的管中)9.沉淀质粒:向收集的液体中,加入0.7倍体积(即10.5 ml)异丙醇,轻轻混匀,6000 g 4℃离心25 min。(异丙醇可以充分沉淀质粒,但同时会沉淀很多盐分)

10.清洗质粒:离心后,注意质粒贴壁的方向,应从其侧面倒掉废液。然后加入10 ml 70%的乙醇,轻轻晃动(不能用枪吹散,否则会损失很多质粒)。

11.沉淀质粒:6000 g 4℃离心10min,轻轻吸弃废液,将质粒开盖晾置,使乙醇充分会发。(质粒中的乙醇会影响后续反应中的酶活性)

12.溶解质粒:用300ulDDW或TE溶解步骤11中的质粒,转移到新的1.5mlEP管中,做好标记,检测浓度。13.柱子回收:

(1)先用自来水冲洗柱子内外;

篇3: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及护理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7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脉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痛苦和不适,按药物浓度给予静脉药物治疗,利于随时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赢取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适用于新生儿、儿童、成年人、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操作[步骤 洗手、准备用物、选择血管、消毒、穿刺、送管、固定、冲管、封管。1具体操作步骤-1.1选择血管进行评估:首选前臂静脉、 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为患者选择留置针的适宜型号。1.2洗手,准备用物;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车上应置有治疗盘、静脉留置针、肝素生理盐水1U/ml×50ml,5ml注射器一支,无菌敷料,一 次性敷贴、消毒物品、静脉输液用品等。1。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静脉留置注射的重要性。取得配合。检查、核对药物及用法。消毒皮肤 2 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8×8cm,螺旋消毒,待干。.打开肝素帽包装,备用。.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接扎止血带,一手固定导管座,一手垂直向上轻轻除去护 针帽,旋转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以15~30°角度进针,直刺血管。見回血后,降低到 5—10 度角 再进针 0.2cm,;右手持住针柄,左手将留置针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 观察穿刺是否成功-撤出针芯,连接肝素帽,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撤出针芯,一 旦针芯撤出, 不得再次插入-;.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妥善固定;;连接输液器,调节静脉输液速度;填写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收拾用物。冲管: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推一下,停一下。封管:1.只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先脉冲式封管 2.当推注封管液 剩 0.5-1ML 时, 采取边推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给予正压。 3.夹紧小夹子: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 夹小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以保持封管有效性。

常见的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及其护理;静脉留置针常有穿刺部位感染,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等并发症。静脉输液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在进行穿刺或留置针护理前,用肥皂液洗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静脉,加强自身护理操作技能,提高静脉穿刺率。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穿刺处每天换一次敷料,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盖上无菌干纱,用胶布重新固定好,也可使用无菌胶贴隔日更次一次,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导管,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必要时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防止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静脉输液后正确封管;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残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封管:每日用肝素盐水1ml封管一次。肝素盐水浓度为每毫升盐水含100U肝素。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满整个导管。每日仔细观察穿刺点皮肤的情况,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有药液外渗 可给予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考地松0.5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局部物理疗法。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留置时间为3 d~5 d为宜,如有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红肿等应立即去除。,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上一篇:《辨认方向》说课稿下一篇:开学第一天初一军训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