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2024-05-16

“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通用2篇)

篇1:“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2009年12月07日 10:22 来源:证券之星 【打印】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部边陲乌石乡的桃宏路长6.9公里,贯穿几个村民组,并连接黟县宏潭乡。过去此路非常狭窄,路面坑坑洼洼,晴通雨阻。今年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以来,区里投入300万元对道路进行全面改造,近日工程顺利完工,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展现在村民面前。改造后的道路平均路面宽4.5米,最宽处达5米左右。“这条路既方便了我们出行,也使我们和黟县宏潭的联系更紧密了。”一位姓方的村民高兴地说。至此,黄山区今年的“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

保证配套资金强化工程监理

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农村交通状况差是长期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以来,该区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契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他们从长远发展出发,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提高道路建设质量,除了中央、省、市配套资金外,区里每公里配套10.9万元以上。省里规定“村村通”工程道路路面宽不少于3.5米,该区都达到4米以上,有些地方结合旅游、茶叶等产业发展,路面宽甚至达到了6米。

为把“好事做好、好事做实”,该区特别注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交通、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分片负责现场技术指导,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公示制等工程制度,确保五级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在项目招标管理上,该区鼓励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参与招投标。为强化工程监理,他们专门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监理公司承担监理工作,并在项目所在村组培训义务监督员,组织村民、人大代表等参与工程现场监督,实现质量监管的“无缝”覆盖。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督察中,黄山区工程质量合格率名列全市第一。

方便百姓出行促进产业发展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黄山区共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了92条农村公路的硬化工程,道路总长330公里,一举改变了农村路况差的情形,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300公里“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村村通”工程惠及数万百姓,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交通极为不便的乌石乡茶儿垅村,地处偏远的太平湖西岸,与池州市石台县六都乡接壤。在茶六公路没有开通前,全村四个村民组的580多家农户进出只能翻山越岭,或是泛舟太平湖从水上进出,出门行路难问题十分突出。去年,茶六公路被列入“村村通”路面硬化工程之一,十几公里长的通村公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和硬化,工程竣工后山乡群众欢呼雀跃。

革命老区新明乡境内崇山峻岭,村组之间隔山隔水、交通闭塞。新明乡近年来投入数百万元资金,相继开工建设太平猴魁快速通道、樵山公路等,大大改善了山区、库区的交通状况,也促进了茶叶、旅游等产业发展。例如,十几公里长的樵山公路改造硬化后,当地茶叶价格大幅上升,每公斤茶叶价格提高了200多元。

篇2:“村村通”工程造福黄山百姓

王秀艳邓宏

(导语)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保障农村困难户居住安全的重要手段,该工程2011在我旗年实施以来,我旗结合实际,逐步加大改造步伐,让这项贴民、益民的举措真正成为百姓的满意工程。

(正文)近日记者来到红旗镇跃进村时,鞭炮声传入我们耳膜。循声望去,见到今年52岁的村民郝啟正给新建的房子上梁。按照当地的习俗,房子上梁放炮图个吉祥、平安。一说起新建的房子,郝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同期声郝啟 个人自己盖按一间房子一万五,四间房子六万;现在一间房子合3000块,四间房子一万二)。郝啟说,他在以前的土房里居住了32年,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基本不能居住了。要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没能力盖房,如今有这个好政策,他也能住上砖瓦房了。郝啟满心喜悦,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同期声高兴的没的说,不是共产党政策好给盖房子,自己盖不起)(同期声红旗镇跃进村党支部书记魏亮我们2011年共有76户危房进行改造,2013年共有84户危房进行改造。通过危房改造,基本改善了老百姓居住条件,改变了一个营子的整体面貌,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为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太仆寺旗按照“坚持

上一篇:人力资源劳务派遣调研下一篇:教师反思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