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

2024-04-19

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精选5篇)

篇1: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

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

我们邵村村党支部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村级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全村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以阐述:

一、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提高我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夯实我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我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村党总支、村委会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用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坚持教育培训制度化,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突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从政道德教育,以及维护和遵守党风廉政各项规定的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等形式,把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我村根据农事,集中时间,定期对村组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村组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通过自我评议、公开讨论、个别谈话的方式,针对各自存在的实际问题逐一评论,并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使每个干部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牢记宗旨意识,树立为民之风,解决民生问题。

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强化公仆意识,大举惠民之策,大办利民之事,大兴为民之风,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民权、顺应民利、赢得民心。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是执政为民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坚持从群众中来,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去,察民情、访民意、听民声、解民愁,时刻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所忧,切实做到生活上关心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真正为人民群众执好政、谋好利、造好福,当前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村党总支十分重视注重村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通过各类会议、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开拓意识、奉献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坚持党员承诺制度,做好党员干部的帮扶结对子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邀请了区委领导来我村进行辅导讲课,使广大党员增长了知识,大大提高了党员的自身素质。同时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加强,不断吸收先进青年加入党组织,使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去年又吸收3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有8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5名同志被确定为积极分子。

三、严格规章制度,加强内外监督,大兴清廉之风,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不断完善从源头上杜绝过去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良风气,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干部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鞭挞空谈者、惩罚误事者、奖励实干者。定期开展对村干部和党员的民主评议,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检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逐步形成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监督体系。

我村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点成绩,但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距上级要求及和兄弟单位相比还差一段距离。我们决心借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之契机,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把我村组织建设提高上一个新台阶。

邵村村党总支

二0一0年十二月

篇2: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我村作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步伐,根据《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制定2009党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着力提高我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探索我村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加强我村党组织建设,把我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 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2009年我村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组织健全,工作职责明确,硬件设施配套,管理体制完善,工作关系融洽,党员模范作用突出。

三、主要内容

2009年我村党建工作按照创新机制,管理规范,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员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

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按照镇党委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

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物色和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的“三强”型村党支部继任书记人选1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进行重点教育培养。二是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把好“入口关”,发展党员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名,不断壮大党组织队伍。三是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农家书屋,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的实施,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党建试点工作。

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严格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双向承诺”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还要扎实抓好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勤廉述廉制度、群众意见反馈制度的落实。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党员议事会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引导和支持村干部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即“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着力提高村干部素质和为民办实事水平。三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做到“周周有播放,月月有培训”。四是深化“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邵村村党总支

篇3:邵村村党建工作总结

1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村广播电视的现状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处新疆东南部,辖八县一市,总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17.25万人。全州八县一市共有80个农村广播电视站。人员、编制和部分经费也基本得到落实,大部分乡镇广播电视站都能正常开展工作。到目前,全州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广播电视已覆盖我州的城镇及平原农村。近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通过“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建设全州的广播电视覆盖面有所扩大。在实施“村村通”直播卫星之前全州仍存在一些盲点区,主要集中在偏远的农牧区、矿山和近几年大规模开发的农业开发区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乡、农业开发区。有些地区虽然不是盲点,但由于受无电的制约,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大部分农牧区只能收听、收看到一两套广播电视节目,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广播电视发展的步伐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家实施“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广大农牧民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40套以上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少数民族群众可以收听、收看到多套本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更多的致富信息、农牧业科技和文化娱乐节目。

2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村广播电视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8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以来,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1)由于受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村村通工程”投入少,起点低,无线覆盖行的行政村只能接收点收听收看到中央1套广播和中央1套电视、省1套电视节目,部分“村村通”点供电难以保障,覆盖水平和质量很低,主要是时间短、质量差。难以保证“村村通”长期通。由于体制和政策,以及设备陈旧老化、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缺乏、财力不足等原因,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转播覆盖,部分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呈下降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出现滑坡现象,有的“村村通工程”由于维护经费不足,没有专人维护出现了“村村通”“返盲”现象。

(2)农村广播电视机构虽然已形成体系,但是管理体制不顺。全州部分县的乡镇广播电视站的人、财、物权均由所在乡镇政府管理,县广电局只是在业务上对乡镇广播电视站进行指导,对乡镇广播电视站人员无权调配,无法对其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考核。许多乡镇广播电视站的工作人员由乡镇根据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安排完成乡镇的其它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乡镇广播电视站的工作人员对广播电视业务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直接影响乡镇广播电视业务的正常开展。新疆尉犁县就是典型,以尉犁县墩阔坦乡为例,乡广播电视站人员的编制在县广电局,人员经费、办公费县财政拨给乡政府。两名工作人员一年下来,全乡300户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只能收回30%,每年冬天县广电局还要为乡站负担4000多元的取暖费。要使乡广播电视站机构正常运转,仅仅靠县广电局与乡镇协调只能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站机构涣散的问题,只有采取县广电局对乡镇广播电视站的人、财、物垂直管理的方式,这样才有利于乡镇广播电视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激发乡站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合理调配人员、设备。优化农村广播电视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好扩大覆盖,优质覆盖。

(3)由于体制、队伍、人员、经费等方面缺乏保障和配套的政策支持,很难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广播电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很快,由于农村乡站工作人员长期在农村广播站工作,存在着年龄和知识老化的问题,多数人员理论知识缺乏,缺少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长期得不到培训,专业技术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在一些新设备面前,常常束手无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缺乏懂技术的人才,有时很小的故障都得不到及时处理,乡镇广播电视现有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农村广播电视队伍人员平均年龄接近40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极少数。虽然我州各县广电局都成立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维护管理中心,但由于资金短缺,加之大部分县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即面广、线长、点多,长期以来维修材料费、维护费、交通费等费用无法得到保障,使维护管理工作无法及时正常开展。

3 关于农村广播电视发展模式的建议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以满足农牧民需求为目标,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手段,使现有的设备充分发挥效益。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加大投资力度,探索多种投资模式。

3.1 理顺对农村广播电视管理方式

对乡镇广播电视站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构,落实人员编制,落实经费足额保障,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确保“村村通”能够长期通、优质通。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在现有设施条件下能有得到明显改善,对农村广播电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占领农村宣传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

3.2 有条件的近郊乡镇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有线电视

这样可以既满足广大农牧民的需求又有利于农村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尉犁县、博湖县、和静县的部分乡镇在这方面的发展先行一步,但是受体制、传统的影响农村发展有线电视还面临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广大农牧民长期以来不花钱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习惯,造成现在有线电视是有偿服务的观念在农村还很难被广泛接受。但是广大农牧民收听收看节目太少的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中。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提升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质量的还是要从转变观念上多这工作。

3.3 地处偏远

对于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农牧区适合采用“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经济,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质量很高;缺点是无法收看到当地的电视节目。

4 关于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的建议

(1)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能,纳入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当地政府财政预算。把发展乡镇广播电视的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监督考核中。我们调研发现,许多乡镇的领导干部把广播电视宣传等同于新闻报道,对整个广播电视宣传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对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重视,工作比较被动,投入也没有积极性,甚至认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都是广电部门的事情,对广电部[1996]19号令关于分级办台、分级管理的原则认识不足,每当遇到事业建设和涉及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时,就认为这是广电部门的事,没有将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对国办发[2004]60号关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精神认识也不足,现行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政府投入建设的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使用的现象。因此,忽视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了广播电视作用在农村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建立分级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在公共广播电视覆盖基本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情况下,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满足农牧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3)目前农村广播电视队伍技术水平低、业务能力差,难以满足对现有设备的维护管理。主要原因是乡站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长期在偏远的农村工作,各种信息闭塞,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机会少。多年来,县广播电视局虽然对乡站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些技术培训。但都因个人基础参差不齐,培训时间短,见效甚微。为此,建议各级财政、劳动人事部门在开展岗位技术培训方面应该向农村广播电视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地(市)、县广播电视局每年要组织若干次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使农村广播电视队伍能担负起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技能。

(4)抓紧做好“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聘用人员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工作,是“村村通”工程长期通、优质通的保障。根据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09年全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聘用人员经费的通知》(新财教[2009]11号)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09年全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聘用人员经费的通知》(巴财文[2009]30号)文件精神,自治区财政承担的经费已经拨付到位,但是各县(市)由于财政困难,需要当地财政配套的“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聘用人员经费没有及时拨付给广播电视局。造成全州“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聘用人员不能到位,势必影响“村村通”工程运行维护工作,为避免刚完成“村村通”建设的乡村再次返盲,建议调整自治区财政承担的“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经费比例或全部“村村通”工程基层运行维护经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确保基层“村村通”的运行维护工作正常开展。

篇4:2012村村委会工作总结

2012年咸阳村党总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与争先创优、“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建设和谐大绛为目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全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咸阳村党总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在农村纵深推进,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同时结合矣旧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继续加强咸阳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学习力度,引导村组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理念推进农村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搞农村工作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为此,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强服务理念”的宗旨,踏实推进各项工作。

1、我村建立了剩余劳动力资料库,对村民们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村民就业。此项举措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有效渠道。

2、民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做好这项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年初我们就制定了“五个做好的目标”,即做好全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失地农民和农民)把握好政策,认真调查,做到有一户上报一户,同时,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去掉,充分体现能进能出的原则;做好边缘困难户的调查摸底和上报工作;做好残疾人的关心和帮扶工作;做好大病救助工作;平时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年终救助工作。在做这些工作时,我们一方面积极调查摸底,同时也将申报条件以及所需的材料以书面的形式在党务村务公开栏里进行宣传,切实保证党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心系百姓的温暖。

3、巩固和提高我村的“三个建设年”成果,努力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今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对组级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我们围绕村庄环境的整治,多次集中人力财力对村庄的脏乱差进行治理。为了确保村民生活用水的质量,我们对近村河道进行适时的清淤和白色垃圾的清理,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村中增加垃圾投放池的设置,并保证做到及时维修和及时清

运。我们在积极行动的同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教育村民自觉参于和配合,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努力。

三、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把责任落实到位。

1、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每年村党总支主要领导及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2、坚持把优化环境、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职责,不断加大政风行风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四、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有声有色开展党务工作。

1、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对党员的教育工作。我们村总支针对各支部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活动,以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动员布置工作的情况下,适时宣传政策,还利用党课的机会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2、认真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创先争优活动,首先要抓好基层组织的团结,加强基层组织学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好各基层组织的发展目标,按照党章的要求,努力做到五个好。

1)领导班子好,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党员队伍好。党员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党员有较强的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转顺畅有序。

4)工作业绩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相互促进,成果显著。

5)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满意度较高。

同时做为我村党员干部,模范实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

(1)带头学习。认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新问题、新技术,真正成为为民服务行家。

(2)带有争创佳绩,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开辟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中作出显著成果。

(3)带头树立为民服务思想,积极履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

(4)带头遵纪守法,恪守党的纪律,执行好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5)带头弘扬正气,规范执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踊跃同不良恶习,违法违纪做斗争。

3做好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对全村的的党员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发展党员根据上级的要求,保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的血液;同时加强对年轻的,有文化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按时按量完成镇党委下达发展党员指导任务。

4做好党费的收缴工作,我村支部按规定收缴好党费,并及时上交上级党组织。

五、加强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

今年,我村党总支结合“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把增强“服务意识”贯穿全年的工作中,把转变观念放在开展工作的首位,年初我们就对全年的工作进行思想的统一,强化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帮助理清思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曾比进位,化解矛盾,构建和谐。通过一年的努力,做到了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创先争优。

六、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政开支

财务管理工作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稳定的大事,我们对照上级的考核要求,本着“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对支出严格进行控制,在手续上做到经办人领导签字两个关口,对每笔支出都有村理财小组进行审核,对大的支出有支委和民主理财小组共同讨论,做好每季度的财务公开工作和村务公开工作,支出做到月结月清收入做到及时入账。

我们今年固然通过努力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上级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主要体现在村级经济来源不广,对真正提升村级经济收入作用不明显;各项工作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大,帮助村民致富的手段略显单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我们村总支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力量,一起迎接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篇5:“科普村村通”工作总结

情况汇报

区委宣传部、区科协:

全区“科普村村通”工作会议召开后,朱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5月18日、19日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和全体村支部书记会,认真学习了宫书记、扈区长和徐部长的重要讲话,传达了会议精神,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组成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工作任务。并抽调专职科协干部与村科普具体负责人一起,切实搞好全镇“科普村村通”工作。

一、认真组织落实,搞好宣传发动,明确任务目标 朱里镇根据本镇实际,紧紧围绕“科技兴镇、经济强镇”的目标,按照区里制定的工作方案,周密安排,把“科普村村通”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科普村村通”工作的本质要求,将服务“三农”的理念贯彻始终,不给农民增加负担。树立紧迫感、责任感和机遇意识,让科技在更高起点上为实现朱里镇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服务。

(二)明确主要任务。形成全镇上下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氛围。全镇各村、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参与科普活动。广大群众能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明显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坚持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依靠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健全科普示范创建体系。深入开展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企业、科普示范学校、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以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搞好宣传发动.通过村广播、悬挂宣传条幅、发放明白纸等,将“科普村村通”工作的意义和重大作用宣传,群众理解并支持“科普村村通”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周、科普宣传月等活动,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崇尚科学文明,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

二、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实施

根据寒亭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朱里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了以李冰镇长为组长的朱里镇“科普村村通”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科协办公室,指导和实施朱里镇“科普村村通”工作。

同时,制定了《朱里镇“科普村村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详细了具体工作和进度安排,并制定出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三、多措并举,用科技服务农村、农民

(一)依靠资源优势,用科技推动基地建设。我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龙头、基地为依托、以科技为中心推动力、生产无公害蔬菜为主攻方向”的经济发展思路,依靠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持,发展高科技含量的蔬菜种植基地,使蔬菜种植业成为朱里镇的第一主导产业,也成为朱里镇的特色产业。同时我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搞好五大蔬菜批发基地建设。

(二)采取多种形式,用科技武装农民思想。朱里镇积极组织宣传“科普村村通”,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并开展“崇尚科学”和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带头人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全镇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围。同时,为提高我镇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60余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使广大农民学习到了科学文

化知识,了解关于农业的政策和信息,掌握了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三)搞好设施建设,形成村级科普阵地。我镇31个行政村已全部建设有“科普村村通”宣传栏,科普宣传栏每期张贴8张科普挂图,每月一期,并有专人负责管护,搞好正常的维护和卫生清洁工作。通过“科普村村通”宣传栏这个信息平台,农民群众可直接与最新、最实用的农业科技和各种农业信息面对面,宣传栏变成了农业生产最前沿的科普阵地。

四、朱里镇“科普村村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和科技讲座等科普活动形式,被培训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民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我镇农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在科普工作的带动下,我镇建有三处省级标准化种植基地和 1.8万亩获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蔬菜专业生产村26个,蔬菜面积达3.5万亩,年产大姜、草莓、圆葱、土豆、萝卜等各类蔬菜25万吨。其中,在科技的推动下,大姜成为朱里镇蔬菜种植的主要品种,种植品种均为脱毒品种,种植模式以棚室种植为主,产品科技含量高,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的标准要求。朱

里镇大姜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1.8亿元。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558元,后周一村等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农民从科普村村通工作中得到了实惠。

以科技带动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朱里镇还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搞好西于

二、北港涘、朱里、周家庄和东南堤五大蔬菜批发基地建设,五大蔬菜批发基地均达到“五通一平”的标准。批发的蔬菜品质好,无公害,科技含量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大批蔬菜打入了大中城市,还出口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基地的建设带动了朱里镇经济的繁荣,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上一篇:关于陶瓷艺术的论文下一篇:90后超拽霸气的qq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