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2024-04-27

月色的现代散文诗(通用14篇)

篇1: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乘着醉意摇摇晃晃的爬上夜空,

我脒起眼睛瞅着这个朦胧的城市,

午夜的风掠过这个陌生的街道,

泛起阵阵寒意,

飘零的落叶伴我起舞,

行人过客尽皆归去,

我,读不懂城里迷茫的月光。

月色

曾经的月色是多么美啊!

山村的夜空是那样宁静,

山村的夜晚分外迷人,

月光下的小路是那么明亮,

那么宽敞,

那么坦荡。

月光下的笑靥是多么灿烂,

多么纯真,

多么美啊!

我不知道什么是贫脊,

什么是富有,

也不知什么是权贵,

什么是低贱,

我,没有烦恼,

也不懂得什么是孤单。

月色

那晚的月色真美啊!

没有伴月的云儿,

没有灿烂的星河,

只有万缕银倾泻大地。

照亮了那个小山村,

照亮了那条乡间小路,

照亮了那些艰难而又灰暗的岁月。

月色

那晚的月色真美啊!

许多年来,

我总是在寻觅,

那样的月光……

我想,

我可能是在也见不到那样的月光了

篇2: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月也不知不觉地飞到夜空

风夹杂着蝉鸣

湖就在静静地沉睡

我漫步湖边

静悄悄的你

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落寞

后来,我又来到这里

夜开始活跃

明月在天上遥望

蝉开始歌唱起来

风轻轻地吹来

湖面泛起涟漪

树叶沙沙摇摆

篇3: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他的一篇《荷塘月色》, 把一个如诗如梦的月夜描绘得犹如世外桃源, 让多少读者沉溺其中, 宛如也纯然像作者般“超脱”了, 脱离红尘俗世的凡嚣。

说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很多人并不陌生, 被它的“美”所迷住了。但对这篇美文, 大多数人都是从散文方面说得比较多, 其实朱自清先生原是一个诗人, 这就说到了文中脱不开的“诗”性美感了。近代作家们认为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是现代诗歌中必备条件, 我也就借用这“三美”的理论来细细品味这篇美文“如诗如画”中的诗性美感。

诗歌般的音乐美:重点也就是节奏感、韵律感。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笔触细腻、语言清丽 (具有鲜明的口语性) 、婉转曲折的在文中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尤其是他在叠词的运用上, 更是他文章里的一个闪光点。在《荷塘月色》一文中, 作者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如“迷迷糊糊”的眠歌, “淡淡”的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亭亭”的荷叶, “弯弯”的杨柳……, 全文用了27个叠音词。这些词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 韵律和谐。再来就是叠句, 如:“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句子。巧妙搭配的长短句, 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使人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在一种时而明朗、时而悠扬、时而恬然的节奏中, 韵律协调下, 犹如一首淡雅而感性的乐曲, 行云流水般娓娓带出一个淡雅静美, 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又如亲切而温柔的话语清淡如水, 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心河中沐浴月光, 心神驰骋间欲罢不能。

诗般的语言美:文中的词汇体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质朴清丽, 使人感觉特别清新、自然, 而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通感与拟人的手法。如写荷花的清香, 用渺茫的歌声比喻, 将嗅觉形象比作听觉形象, 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轻淡飘渺, 沁人心脾, 扩大了意境, 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宁静, 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这些贴切的比喻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那么的恰到好处, 增强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 更让人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如临其境。

在文中作者还不惜笔墨, 多处描绘了一些带着色彩的词语。淡淡的月色如流水般泻下, 薄薄的青雾包围着象在牛乳般洗过的绿叶, 星星似的荷花, 昏黄的街光, 模糊的远山……这似真如梦的境色随着笔尖流泻于读者的面前, 犹如历历在目, 让每一个读者随之展开无限的遐想。

还有就是文中多处用字用词十分传神, 如:“泻”字, 与文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流水”相照应, 强烈的动感, 表现了月辉照向大地那一览无余的情景。从这可见, 作者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上也认真对待, 从不堆砌词藻, 其用词清丽蕴含着人性的情味。

诗般的意境美:也可说是作者想表露的情感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更是“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作者在文中情景的交融是全文的一个升华。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 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 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 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喜悦中又挥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中, 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但又被迫于现实从幻想中解不开的烦恼。也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 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还多处与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都使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 使得整篇文章有回环往复的感觉, 形成一个“圆”形结构, 再来就是作者的游踪 (把荷塘绕了一圈又回到家中) 与作者的情绪的波动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往复) 来说, 也是造成了另外两个“圆”形的结构, 共是三个“圆”。这一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写法, 这一意境, 更是将文章中的情意圈住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让人有一种如丝丝牵绕的感觉, 似是如作者一般有一种时而解脱烦恼, 致身于人间仙景之中, 时而又似沉浸在难以明状的忧愁情绪之中, 像一首乐曲般——绕“心”三日。

所以, 在作者笔下, 荷叶清纯, 荷花素丽, 荷香清淡, 月色如雾, 月光如水, 月影如乐……而这一切, 无不是作者他那朴素无华的品格象征与拳拳赤子之心, 把真挚的情感悠悠地流畅在整篇文章之中, 似是万物有情, 又似是个中无我。大概是因为他认为“文章的成功, 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这个原由, 所以他的作品, 就笔致简约, 朴素中绕着娓娓动人的亲情, 让读者为之动情, 随他感情起伏而起伏。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 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 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 巧妙的比喻、联想, 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便构成细密、浑圆的意境。使得整篇文章都沉浸在似悲似喜, 朦朦胧胧的情感中, 让人读起来不知不觉中, 随之喜悦, 随之哀愁, 荡漾在心中的是那让人说不出味道来, 却时而不舍挥去, 时而摆脱不了的感觉。

从这三方面可看出作者将诗歌的写法无不尽收入他的散文之中, 可讲是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不但把散文讲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情景交融, 更是把诗的三方面的美感, 在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诗情画意交融之下, 一篇揉合了诗与散文的优点惊世之作, 从此流芳百世。

摘要:《荷塘月色》是一篇有名的散文, 但曾为诗人的作者在文中, 同时也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及意境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诗性美,音乐美,词藻美,意境美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篇4: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关键词: 散文;比喻;运用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音典雅清丽、蕴藉深厚,在修辞造句上已至炉火纯青之境地,《荷塘月色》一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短短的一千多字的文章里就运用了近30个叠词,近20个比喻。尤其是新颖独特的比喻运用,更使得全文气韵盎然,余味无穷,妙不可言。这位大师精深纯熟的修辞造句之功在此可见一斑。然而,美玉微瑕,在这众多优美的比喻句里,有一句比喻句读来甚感拗口,于情于理均相去甚远。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篇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中的一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朱自清先生的意思是要表达一种适中之道,既不太明,也不太暗——淡淡的。然而,每当吟诵到此总觉得“味道”有异,觉得突然之间索然寡味,好似脱节一般,又似觉得画蛇添足。前面的诗情画意绵绵涌来时,到止却顿然消失,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那么,问题何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第一,从比喻的特点来看:使用比喻讲究本体和喻体在某一点上要极其相似,相似的两个事物方能打比方。上边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用“酣眠”和“小睡”来比喻“月色”。不浓不淡的“小睡”与不浓不淡的“淡淡的月色”咋看起来是很相似的,它们均有“淡淡”的意思。然而,这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淡淡的月色”是清丽的、素静的、高雅的。而“小睡”则是迷糊的、懒惰的、安逸的。前者重在精神的平和宁静,后者重在肉体上的舒适松弛。其涵义格调、韵味迥然不同,仅“淡淡”之意略相似;相似的成分微乎其微,它们缺少一种美的联系,没有共同的美的基础。生硬的它把他们相比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从全文的内容上来看:这是一篇美文,“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与睡眠是矛盾的。在这种如诗如画的夜景中,人们唯恐清醒不足,怎好在羡慕“小睡”呢?赏月的舒适与“小睡”的舒适是绝对不能划等号的。

第三,不符合习惯用法:贪睡之人以酣睡为美,悠闲之人以小睡为美,在人们眼里看来这都不是好的现象、而珍惜时光之人则要秉烛游了。用睡眠来比喻美好的月色无论如何也难于让人接受。

综合以上三点,可见原文中的比喻运用也还是有瑕丝的,有些美中不足。我想应该还有更好的事物来比喻月色。那么,作者怎么会误用睡眠来比喻月色的呢?这大概因为《荷塘月色》是写夜的,夜与眠便有了联系,因而,妻“哼这眠歌”,“妻以熟睡好久了”,等均在情理之中,受潜意识心理影响,形成了暂时性心理定势,前面提及睡,后面也顺手拈来作比。再者也是习惯用修辞手法的惯性所致,好歹也要“比”它一“比”。欠缺细致推敲。后经发表,再经成名,便不在意了。

以上“——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我个人觉得可要可不要,“但我以為这恰是到了好处。”意思便在不言之中,与全文淡淡的朦胧的意境天然吻合,恰到好处。不必把“……恰是到了好处”挑的太明了,这样个中滋味才会更有韵味无穷,使全文达到更加完善的艺术境界。

篇5:月色的优美散文

她在静谧安详中诉说着宇宙间的沧海桑田,亿万年的时空演变,对于她,无非是在挥袖之间。她用自己的经历唱响“岁月如歌”,梦幻般的旋律中诠释出:时间不会终止,距离不是局限。

月下,风吹来,万千植株在微微晃动,用自己的身体簇拥着心灵,奏响一首轻柔的小夜曲,这里也藏有依恋和别离,风儿吹散了云儿,叶子在婆娑间送别了落花——月色如水,水如月色,人生如梦,梦似人生。

月光的清辉,遮住了她身边微小的光芒,此刻的她,应该是无限光彩,但也应是无比寂寞,从肌肤浸入到心底。没有了往日星光的相伴,唯有独自面对山川、河流、草木,没有对话,只能自语,她的心中,是一片欣喜,还是稍许的黯然?恐怕此时的感触只有她自己能知晓。

篇6:月色的优美散文

这些人家前门总是关的,只有后窗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河面上飘来只只小船,凭那熟悉的吆喝,主人就能准确判断出谁是卖米的,谁是卖菜的,甚至卖什么小吃的也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这不,她将系着长绳的篮子从窗口系下来,马上被船家接住,不须讲话,就将需要的用品或吃食放进竹篮,然后再吊上去。

特别是到了晚上,后门石阶上传来节奏鲜明的捶衣声,松一阵紧一阵,清脆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象花香的气息,弥漫在月光朦胧的水巷之中,活脱脱的一幅陈逸飞的《浔阳夜色图》。婉约的木楼雕花窗户映出金色光晕,隐约可见几位身著古装的少女,怀抱琵琶在弹奏一曲《春江花月夜》,清淡的乐曲烘托出素雅的氛围,正如月光斜射在墨蓝的星空一般,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和谐。

我无意闯入这条幽深的小巷,与灯红酒绿的闹市迥然形成强烈的对比,清幽立即将喧哗驱逐,显出一派幽静与古朴的本色。小巷最多的是黑与白的反差,老墙灰瓦色调黯黑,石桥驳岸略显苍白。然而转瞬之间,全被升起的月光打破,开始房屋楼台与屋脊有了淡淡的轮廓,继而水巷的水面泛起一层犹如镜面似的亮光。此刻,月亮早已挂在柳林的梢头——原来是月壳的清辉,把这些景色勾勒出一幅独特的韵致,月色里的水巷立刻变得清晰而生动起来,幻化出一种全新的意境。

篇7:描写月色的散文

菜园篱笆上停落的蜻蜓,院子里栀子花的悄然绽放,断桥旁翩翩飞舞的蝴蝶,细细密密的小雨浇湿了青石板铺成的小巷,这一切既充满着乐趣,也总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幻想。

“少年不识愁滋味”,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不知不觉中,我们步入青年。

似乎每个人的青春,都或多或少有着疼痛与困惑。或因为理想的破灭,或因为人性的丑陋,或因为自己的浅薄,但更多的或许是因为爱情。

爱情,总是充满着迷茫、困惑、忧伤、以及甜蜜与泪水的缠绕。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真的就离不开谁,也没有谁真的注定就是谁一辈子的依靠。那些为爱而误入迷途不思悔改的,想来不过是更畸形的疯狂。

有些爱,慢慢的被遗忘;有些爱,深深的被收藏;有些爱,想起来就会泪流满面;有些爱,其实早已悄悄散场。

繁华落尽,青春散去。当步入中年后,还有几个人会记得曾经那些斑驳的泪痕?还有几个人会想起那些花前月下的时光?还有几个人愿意沉浸在曾经美丽的往事里?还有几个人总是徘徊在记忆中,久久不忍离去?

爱情终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坦白一点地说,淡忘是人类的本性。回首望去,岁月的潮水冲走了少年的时光,青年时的海誓山盟也逐渐淡忘。步入中年,甚至没有几个人愿意再去回首遥望,一些记忆其实早已被抛之脑后。

中年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房子装修,孩子高考,父母年迈。当白发暗生,皱纹渐多,我们的孩子已经长高,岁月似乎让我们一夜间苍老。很少再有儿时那样的天真无邪,也没有了青春期的血气方刚。

而我,多年漂泊在异国他乡。单调的生活,竟难得有着一份清净的环境,便时常会想起记忆深处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纯真的少年时光和青年时期的恋情。

年近八十的老父亲时常在电话里对我说,人活一辈子,有时一个不注意,就老了,一家人围在一起才是幸福。我能明白,他的意思是劝我别再奔波了。

儿时的我,顽皮固执,没少挨揍,我总感觉自己和父亲之间有一道鸿沟,很难跨越,日久便生出隔阂。细细想来,已经很久没和年迈的父母亲坐在一起谈家长里短了。

时常在晚上失眠,躺着,睁大眼睛。想起许多尘封的记忆,想起许多如花的往事,就这样安静的躺着,安静的沉浸在回忆里,有碎碎的月光顺着窗户照进来。

习惯了在深夜里享受这份孤独,于是就这样枕着记忆睡去。我的梦里时常会有故乡儿时的伙伴,那个子越来越高的是我,还是我的孩子?

只是,我真的不知道,我时常在想念他们的同时,他们的梦里是否也会有我呢?

曾经的日子,当然已不可能再回来,所有的快乐和忧伤的记忆,也必将慢慢褪色。只是,我真的不知道,我时常在想念他们的同时,他们的梦里是否也会有我呢?我的伙伴,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们。

今天这点文字,只是尝试着拭去记忆中的灰尘,给孤寂的灵魂些许慰藉,如此而已。

篇8: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散文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 但散文教学又存在不良的倾向。只注意散文文类共性的研究, 而忽视文本的个性特征, “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1];“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及的事物”[2];不在文本内着力, 游离文本, 作过度的解读和迁移;不能科学地了解学情,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全凭自己的一厢情愿, 学生学不到对自己切实有用的东西。那么散文教学内容到底如何确定?我以为关键是处理好四组关系, 找准四个着力点。

一、处理好文类共性与文本个性的关系, 在文本个性上着力

散文是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杂交文体, 它形式自由、取材广泛, 写法灵活, 风格多样, 这既给教学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 又对执教者的驾驭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尽管如此, 我们如果能找准文类共性与文体个性之间的平衡点, 在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和文类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具体“这一个”文本的个性, 也许就能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从阅读者的角度看, 散文的共性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学到精彩的文笔和恰当的修辞, 以及灵活的构思技巧。二是要从文中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并学习作者观察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三是要从作者丰沛的情感中收获感动, 从作者的睿智和见识中得到启迪。我以为《荷塘月色》最显著的文本个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致的语言、深沉的情感、灵活的构思。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着力, 来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

郁达夫曾说过, 朱自清的散文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3], 《荷塘月色》就是全写口语, 却能写出具有古典诗歌质感的优美文字的典范, 其中最精彩的当属文中四、五、六三段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在这三段中, 从第四段的“曲曲折折”到第6段的“隐隐约约”, 一连十几个叠词的使用,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余音袅绕, 具有一种音乐美, 给读者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感。描写荷花的句子最为经典, 运用了拟人手法, 用形容女子娇美神韵和姿态的“袅娜”和“羞涩”来比拟荷花, 写出了荷花的情韵, 赋予荷花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 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接着又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 而构成了博喻, 分别写出了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娇艳欲滴的特点。写“荷香”的句子则用了通感的手法, 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比喻荷花的缕缕清香, 用听觉来写嗅觉, 写出了荷花幽微清雅、沁人心脾的清香。炼字手法亦见功力, 如用“泻”字, 使得“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一个很庸常的比喻翻出了新意, 写出了月光似锦似缎、光滑细腻的质感和自上而下、全部倾洒的动感。《荷塘月色》就是通过以上种种手法, 诗意般地营造了一个静美、雅洁、自由、梦幻的荷月世界, 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而以上几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在文本中处处可见, 由于论者众多、不再一一分析。但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像四、五、六这种具有诗歌质感的写景抒情文字, 无论怎样讲析是不够的, 它一定离不开反复的朗读。可以放声朗读, 去体味它的音乐美;可以默读, 去领悟它的意蕴美;更可以精心设计比较朗读, 即将学生对文本意蕴领悟前后的朗读效果进行比较, 帮助学生真正捕捉其精髓和神韵。

作为抒情散文, 《荷塘月色》的感情委婉、曲折、深沉, 要准确把握, 实属不易。但不少参考用书在分析《荷塘月色》的感情基调时只是简单地告诉人们整篇文章笼罩在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互相交融的思想感情之中。绝大多数老师也是简单采信这种说法, 而不能抓住文本去作切实的分析。《荷塘月色》抒发的喜悦之情为什么是淡淡的, 而不是浓烈的?抒发的忧愁之情果真是淡淡的, 而不是浓重的吗?而“忧愁”与“喜悦”这两种矛盾的感情是怎样融合在文本中的呢?面对这些问题, 很少有人从文本中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路径首先出了问题, 而结论自然就值得怀疑, 学生的阅读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那么, 究竟如何透过一个个意象和场景去准确捕捉作者的情思呢?笔者在第四部分将作具体的阐述。

相较于对情感的理解而言, 问题更严重的恐怕是对《荷塘月色》构思技巧的把握。一般参考用书对《荷塘月色》的情感脉络作这样的归纳:这几天心里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并进而分析文本贯穿始终的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样的解读诚然是没有错的, 但是很少有人对本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别出机杼的构思作进一步的分析。其实, 按照事物发展自然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到荷塘边的闷热感受和蝉蛙的鸣叫使我更不“宁静”→“我”强忍烦躁, 欣赏荷塘月色→但仍觉“热闹”是蝉和蛙的, “我”什么也没有→不由得怀想江南。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这两种构思方法, 我们应该发现作者的构思天衣无缝、不露痕迹, 其精妙之处, 瞒过了无数读者的眼睛。一是材料的取舍得当, 作者有意隐去了去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闷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二是材料的组织巧妙, 把蝉声和蛙声放到欣赏完“荷塘月色”后面;三是材料的使用详略得当, 对“在院里坐着乘凉”、“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点到即止, 惜墨如金, 而对“荷塘”与“月色”等浓墨重彩, 突出主旨。试想一样, 作者如果过分渲染在“乘凉”时的闷热感受, 并把吵破宁静氛围、搅乱和谐韵律的蝉声和蛙声放到前面写, 能那么自然而然去描写宁静美丽的荷塘月色, 去营造素淡朦胧的情调吗?如果这样写只能使行文生涩、生硬, 而失去浑然天成的味道。

从众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荷塘月色》的各种教学案例可以发现, 对语言的鉴赏分析是无可争论的教学重点;对情感的把握争议颇多, 这成了教学的难点;对几乎被人忽略的构思技巧分析, 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把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既遵从了散文的文类共性, 更彰显了《荷塘月色》的文本个性。

二、处理好事实与情感的关系, 在情感上着力

散文文体的两栖性决定散文既是事实的文学, 更是情感的文学。“所谓事实的文学, 指表述或反映某种客观事实或真实存在的文学, 其主要特征是现实性、社会性和政治性, 意识形态色彩较重;所谓情感的文学, 指抒发真实情感或表现主观感受的文学, 注重对情感的发现, 主张独抒情感, 情感的表露一般比较内敛含蓄。”[4]散文作为一种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两栖”文体, 就文章的特性而言, 散文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 具有写实性;而就文学的特性而言, 散文又不作纯“客观”的写实,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散文固然要呈现“事实”, 但更主要的是要抒发沉淀在“事实”下面的情感, 正如王荣生教授指出的那样:“诚然, 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 不联系被写的人和事, 自然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但是, 散文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 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5]

《荷塘月色》既是事实的文学, 更是情感的文学。相对于妻子和儿子, 生活在“家世界”中的“我”是真实生活中的作者。“我”在月下来到荷塘也是事实, 但荷塘月色中的“我”已不是平常的自己, 而是虚实参半的抒情主人公, 正如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看到的“月下荷塘”, 也是虚实参半的世界, 它既是自然界的“荷塘”, 更是作者心中的荷塘, “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 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曾见过的荷塘”[6], 是寄托作者情趣的载体, 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心中宁静、雅洁、美妙、自由的理想世界。“我”怀想中的“江南世界”则完全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文景观,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而纵观全文, 如果从《荷塘月色》呈现给我们的客观世界走进寄托作者精神追求的情感世界, 我们就会发现, 《荷塘月色》含蓄委婉地表达的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以及这种生活情趣在真实世界难以追求的无奈。散文阅读, 就是要从文本呈现的“事实”出发, 通过对作者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分析, 最终进入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而后者应是散文阅读的着力点和终极追求。

三、处理好文本内与外的关系, 在文本内着力

王荣生教授把文本分为“定篇”、“例文”和“自读”大约三种类型, 《荷塘月色》在各种版本里都属于“定篇”。学习这种定篇, 是让学生透彻地领会这些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理解和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何以为经典, 经典在何处的奥妙。我所说的文本的“内”就是指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客观存在的文本, 以及这种文本的“思想和艺术”, 而离开这个客观存在的文本, 向前追溯 (如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等) , 向后迁移 (对作者思绪所作的引申延展。利用文本来学习语言和言语的知识, 文章和文学的知识, 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 这些是“例文”“样本”的教学任务) , 我把这些“向前”和“向后”延伸的东西叫做“外”。我以为散文阅读教学, 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紧扣文本本身作权威的阐释和有效的品赏, 而向外的延伸要谨慎控制, 以免冲淡教学的主旨。布鲁克斯曾说过:“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正意图, 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 只有在作品中实现了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至于作者对创作的设想及他事后的回忆都不能作为依据。”虽然在解读一个文本时, 或许要考虑作者生平经历、创作意图、心理倾向、时代背景等, 但文本才是分析的基础, 如果背离了基础, 那么什么也谈不上。最靠得住的文本解读, 应该符合文本的内在逻辑指向, 一切结论的产生申必须依据文本自身, 内证是第一位的, 至于对作者思绪作引伸延展, 那应是散“阅读”之后的事。现在的散文教学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就是不少课堂或借助了课文中的语句, 或借助于其他资源, 师生作进一步延伸性谈论 (往往扩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 , 渲染并强化情感 (实际上是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 , 这种教学就“走到作者之外”, “走到了课文之外”, “走到了语文之外”, “走到了人文之外”, 于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7]我认为《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经典,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淡化背景, 渲染描摹, 使平淡的“景物”成为充满灵性的“情物”。因此, 我在执教《荷塘月色》时, 开始不介绍写作背景, 即不作向前的延伸, 只是在探究作者的情感时, 稍带提及且不作延伸和深究。我以为如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荷塘月色》能像《赤壁赋》那样成为永恒的经典, 那么, 它打动后人的, 一定是作品本身的魅力, 而不是其他。当然, 如果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并给课堂增添一些人文色彩, 那么有时可以作一点适当的延伸。我在执教《荷塘月色》进行课堂总结时, 进行了这样的内容设计:今晚正是满月之夜, 请你一人, 或邀三五知己, 去观赏“明月松间照, 莲动下渔舟”的美景, 让“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可以去海边, 领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意境, 还可以去江边, 抒发“人生代代无穷己, 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无限感慨, 当然, 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荷塘月色”, 因为“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样的内容设计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朱自清在淡淡月色下夹杂在浓厚愁绪之中的淡淡喜悦之情的理解, 同时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

四、处理好体式与学情的关系, 在两者的交集点上着力

根据文本体式和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是两条较合理的路径。事实上, 从这两条路径得来的结果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形:完全重叠, 部分相关, 完全无关, 互相冲突。那么, 面对这四种情形, 我们如何来确定教学内容呢?王荣生教授给出了答案:体式和学情之间的交集才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从体式来看,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客观地说, 使得这篇散文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四、五两段的景物描写, 因而对景物描写 (手法、意境、情感) 的分析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从学情分析来看, 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如何理解文中“喜悦”与“忧愁”同时并存的两种情感, 这成了教学的难点。于是从文本体式分析得出的重点与从学情分析得出的难点在这里形成了交集, 而这一交集点成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为了突破这一由“重点”和“难点”形成的“文集点”, 我主要从三个面着力。第一, 四、五、六三段写景文字抒发的为什么是淡淡的喜悦之情?仅以第四段为例即可窥探其中的奥秘。“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零星地点缀着”说明荷花仅有稀疏的几朵, 而且也不是竞相怒放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缕缕”“渺茫”这些词写出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这样, 苍苍茫茫的月夜, “零星点缀”的“白花”, 若有若无的“清香”, 加上“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 共同营造了月下荷塘素雅, 朦胧、静美的意境。与此相呼应的, 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也只能是淡淡的, 而绝不可能是浓烈的, 奔放的。第二, 全文抒发的果真是淡淡的哀愁吗?不少“权威”的教辅用书都这样说, 但仔细推敲全文, 此说就颇值得怀疑。文章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个“颇”字, 已表明忧愁不会是淡淡的。第三段中这些句子值得关注:“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其中“好像”、“像”的潜台词是说这一切似乎不完全是真的。下文还有:“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有暂且、暂时、姑且之意, 说明受用这荷香月色只是暂时的, 是不会永久的。独特自由的荷塘世界是那样的美好和令人神往, 但似乎又只是自己的一种愿望, 一种感觉。这美好的景象似乎是不真实的或者最多只是暂时的, 这就折射出作者心底一种难以消解的浓重的愁绪。而且这种浓重的愁绪使作者独处美妙自由的荷塘之时也不能消解, 第六段有“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这话说得好重啊, 最起码不是刚刚自由地受用过荷香月色了吗?怎么能说什么也没有呢?在作品最后, 作者惦念有趣、自由、快乐的江南, 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一切只能说明, 受用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只能是淡淡的, 而现实的苦闷与忧愁却是浓得化不开的。第三, 如何理解文本浓愁与淡喜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荷塘月色》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愁”字, 而“喜”只是其中一个插曲或衬托。一个无比忧愁的人, 即使是遇到一件赏心乐事, 他也不可能是完全开怀的, 完全忘情的, 他的喜悦只能是有节制的、暂时的、淡淡的, 而这种淡淡喜悦不是更衬托出作者的浓厚愁绪吗?

上面四组关系所涉及的八个方面的内容, 大多可以进入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视野, 但是, 通过权威的文本解读和科学的学情调查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作者独具质感的精致语言的分析, 领略文本特定的意境, 体悟作者独特的感情和情思, 这些, 才是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2][5]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4]袁夫石.“事实的文学”还是“情感的文学”[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3) .

篇9:以《荷塘月色》为例谈散文教学

一、散文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僵化

很多时候,教师讲散文已经形成一个套路:导入——作者和背景简介——逐段串讲课文——提炼小节含义——分段并归纳段意——提炼中心思想——回顾课文脉络。在刚刚接触散文的时候,这样有步骤的梳理,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但是,如此模式化的课堂设计,若在散文教学中频频出现,“千人一面”的感觉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散文的兴趣逐渐减弱。

2.教学时间安排不当

散文的篇幅一般较长,而且内涵比较深刻,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完全理解掌握文本内涵并不容易。有时候,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不管文本是难是易,学生是否理解,总要在规定的一两节课内“解决战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懵懂地被拖着走完全程,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特别看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会事无巨细地讲授,战线拉得过长,最终结果只是感觉结构松散、印象浅薄。

3.学生参与度不够

散文背后是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积淀,教师在年龄、阅历等方面与作者相当,较易引起共鸣。然而,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积累是不足的,这就导致散文课堂常常是“冰火两重天”:讲台上,教师讲得激情四射,讲台下,学生始终是一副游离于文本之外、无动于衷的表情。

4.应试成分偏多

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思考,就把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变成了高考阅读题。甚至,从一开始就在结构、内容、鉴赏等方面设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这种教学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无疑是违背了散文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和初衷的。它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散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散文教学的模式过于僵化、教学时间安排不当、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学应试成分偏多四种情况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散文教学的长久发展。因此,改变散文教学的现状,探索它的教学策略,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就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应对。

二、散文教学策略

1.教学模式多样化

俗话说“世事如棋局局新”,上课亦是如此。“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格局,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果能够打破散文教学固有的僵化模式,势必有利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采用更为新颖的导入方式。传统的导入方式,大多是联系作者、联系文意导入正文。如从作者朱自清人生经历导入到《荷塘月色》课文中去。其实,也可以从题目本身出发,如我们可以从题目中的“荷”入手,联系以前学过的与荷花有关的诗歌,进行导入:“荷花是一种备受诗人青睐的花卉,但是,不同的人面对荷花,有着不同的感受。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关于荷花的诗呢?”学生回答李白独爱“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周敦颐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杨万里偏爱“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烈。“那么,当朱自清面对这一方荷塘的时候,他又会有怎样的心绪呢?下面让我们到《荷塘月色》中一探究竟。”

这样,采用提问回忆法导入,不仅仅局限在一位作者身上,能从更广的角度唤起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采用灵活机动的讲课顺序。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尽快进入文本中去。如果在此时,兴趣的最高点,选择详细介绍人物和写作背景,一方面会错失高昂的兴趣点,让激起的热烈气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背景介绍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固有的答案,反倒限制了他们的在后期阅读中发散性的思维和思考。

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从头讲起,可以选择“中间开花”的模式。如导入之后,让学生说说经过阅读,觉得哪几小节写得最美,那么就从最美的小节先入手,慢慢欣赏,带着兴趣学习。在细细赏析4~5小节描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之后,我们再反向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来到荷塘呢?(因为心中颇不宁静)再顺向探究之后的活动,这样既充满新鲜感,又让学生有探究的成就感。

2.教学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首先,合理规划课前、课上、课后的时间。课堂时间有限且宝贵,我们必须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各段时间。例如,消灭生字词、标段小节序号、疏通文意等简单的任务可以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大声朗读,熟悉文本;课上解决更加核心、更加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后巩固和复习核心问题。这样,就能够将各段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其次,教学目标要精不要多。如果教师在课上希望达成过多的目标,渴望面面俱到,其结果就是面面都到不了。一节课哪怕只讲一个问题,讲得透彻,就是成功。如《荷塘月色》有几个核心的关键:①本文的写景艺术(运用修辞手法描写了荷塘的月色,以及月色下的荷塘)。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忧愁复生—对理想世界的神往—不宁静)。③家、荷塘、江南三者象征的三重世界:现实世界、美化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这三个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都值得细细分析和解读。但是,贪多嚼不烂,若是一股脑地一节课讲完,反倒得不到好的效果。

3.调动学生,从诵读开始

平面的文字,若是浮光掠影的浏览,只能让识记停留在浅层次上。只有带着感情反复诵读,有了切身的体验,赋予文字个人化的解读,才能激起内心的热情。高中生虽日趋成熟但又内向羞涩,不肯大声诵读,但若教师能够给予鼓励和读法引导,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带着情感诵读文章的,而且这种热情会相互感染。特别是教师不要简单地播放范读音频,应尽可能自己范读,这种正面影响力更能感染学生。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生读到此处,十分深情,语气柔软,自然而然地走进情境之中。先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再开展讨论或者展开课程就轻而易举了。

总之,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任何教学策略都不能教条式地生搬硬套。教师应结合具体文本和学生实际,抓住课文核心内容,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的运用,才能真正让散文教学落到实处。

篇10:月色的优美散文

不要,不要白昼的那喧闹浮躁;不要,不要夜空星光璀璨;不要,不要夜幕下的霓虹闪烁。只要,只要这夜的静、云的悠、晚风的柔抚;只要、只要那曾经的烛光柔韵下温馨细语呢喃……

今夜,今夜无眠。无眠在无尽的遐思畅享微醉……微醉夜静、云悠、风柔;微醉你我那份深刻恬润的凝眸。

篇11:正月十五的月色的散文

正月十五这个元宵佳节的夜晚,那轮月色明明的,姣姣的,清清的,洒在雪地上;洒在林荫道上;洒在那幽深,幽深,而又悠长,悠长的雪巷。夜色的清辉弥漫着,神秘着,看那月朗星稀。但是,星星很灿烂,与那满天的,那明亮的,那游动的,那闪烁的,孔明灯竞相比亮;竞相比美。此起彼伏的阵阵烟花拖着长长的,璀璀的,璨璨的,浓浓的,五颜六色的花尾飞跃向高高的夜空。

我独自漫步在雪巷,脚下踩着“吱嘎,吱嘎”作响的白雪,这声音随着我的脚步,节奏清新而典雅。奏起欢快的小夜曲。看看高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孔明灯。我遐想连篇,孔明灯它承载着人们的心愿。似乎也承载着我的心愿,我的心愿似乎也承载在孔明灯上,飞向遥远的碧天,我的心愿一定会实现。

远处的.烟花,只能听见声音,看不见花的美丽。如若演绎我昨天的故事。昨天,我经历了迷离,经历了猜测,我也经历了苦难。

如果艰险的历程,是苍天对你的历练,那么你就把多劫的人生,看成是苍天对你的另一种馈赠。因为,你在多劫的人生中,在苦难面前,在困境面前,在复杂的情况下,在扑朔迷离的环境中。要比常人更有耐力,更有判断力,更有应变力,更有观察力。你的眼光要敏锐,你的意志要坚强,你要挺得住,你要站得稳。在多的阴影,那也是因为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光明;有阳光,就有暖意;有阳光,就有希望。这些阴影都不算什么,走过来,回头看看,这是苍天对你一个怎样的历练。

你会感 觉到,在苦难中,你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你的意志得到了极大的磨练。在苦难中,你会看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经历了苦难在以后的旅途中,你会更经得起风风雨雨。经历将是一种财富。经历了艰苦卓绝那将是苍天对你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

篇12:现代诗歌守候月色的清美

月色迈着猫的脚步

缓缓走过陪伴阳台的方桌

我关闭灯光和想象

慢慢融进清凉的夜幕

检索内心的时候

时间的气息渐渐微弱

那么多的影子

悄然走来,又悄然隐没

闹市的声音已经冻结

霓虹的色彩已被洗白

只有风,不断打着哈欠

提示月亮提前降落

守候月色,守候月色的清美

如一株绽放的.夜来香

用白天积攒的阳光

透析黑夜的死角

不必踏出房间

房间里并不孤独

来到书桌前

抽屉里装满了纪念

打开灯

使自身的影子投到窗前

窗外滴打着雨

是否是你看见我的身影而哭泣

过去一起走过的旅程

就像窗外的车流人海一样的融合

房间里想你的那些压抑的空气

快要让我窒息

如果无缘遇见那时的你

至今的我也无法有这样的情

朋友

我多想托风送给你温馨的言辞

我似乎听到了你的谢意

不必朋友

有时间让彼此化作天上那片洁白的云彩

随着风儿的吹动再次汇聚

她用小小的头撑起了一片晴空

她用小小的脚屹立了一方土地

她的总面积只有约960万平方公里

你若想追索她的轨迹

上下五千年

篇13:月色的现代散文诗

一、当好专业的导演

在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 教师要转换角色, 当好导演, 让学生成为品读舞台上自由发挥的学员。比如在《荷塘月色》的品读过程中, 教师只负责交代文本背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从而达到对《荷塘月色》语言的品析、思想的感悟。学生沿着朱自清笔下的煤屑小路, 静静地步向那片荷塘, 目睹月色下的荷叶荷花, 身沐如流水的月色, 体会作者那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这样就容易使美点集于一处, 学生在诵读中就自然能领悟到朱自清先生的心灵感受, 也留下了广阔的体悟空间。这样的教学思路,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的自主品味来解读课文, 力求调动学生的所能, 让个性得到发挥, 让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二、当好机智的主持人

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从很大程度上实现语文课堂真正的民主与平等。一堂好的散文品读课, 应该是遵循学生认知层次, 进行有序品读, 达到情感上的触动, 使学生从文本中领悟作者的深厚情感乃至人生哲理。因此, 教师应做好散文品读的“主持人”, 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认知和情感调动。如《荷塘月色》中, 作者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时, 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加之又看到一轮圆月, 便想看一看圆月辉照下的荷塘的样子。作者信步走出家门, 来到荷塘边, 因而便有小煤屑路上淡淡的月光, 塘中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色, 荷塘四周如烟似雾的斑驳月光, 于是便又想起“采莲的事情”, “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一切似乎很散, 但它却始终以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这一情感贯穿全文。作者又以差点碰到自家门上, 将思绪拉回现实, “我”也回到家中。由地点的迁移, 场景的转换, 思绪的跳跃, 体现了收放自如的结构特点。文本品读到这里同学们都明白了, 他们在这种层层深入的品读赏析过程中很快就品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有序而巧妙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 达到了精神的对话与交流。

三、当好忠实的听众

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生往往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赏析和品味, 这说明学生特别想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现象, 多一些自主空间, 做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既然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 愿意在相互协磋中, 加深领悟, 共同提高, 那么教师何妨做一次忠实听众呢?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思想特色时, 让学生走上讲台, 组织课堂教学。课前他们查资料、备课、演练十分积极投入, 讲解或讨论也组织得有声有色。笔者惊喜地发现他们竟然结合教参对本文的主题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分析得有根有据。这样的散文品读课堂, 是学生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 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当好忠实听众, 既能尊重学生的表现和劳动成果, 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四、当好惜才的导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品读散文。在尊重学生和张扬他们个性的同时, 由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加上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 会出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知识问题, 教师应当好“好声音”导师, 及时进行针对性点评。点评时应把握好以下原则: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文本的探究活动中,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成果, 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取长补短;3.肯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4. 纠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 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堂授课技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4:现代散文诗的结构美探微

【关键词】 结构美 网状结构 多点排列结构 线状结构 非线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38-02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我国散文诗以鲁迅的《野草》为发端,经何其芳等人的大力推崇,而不断得到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郭风、柯蓝等专事散文诗的大家,他们以“短笛”、“叶笛”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到耿林莽这一代的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在质和量上渐成规模的新文体,特别是1985年邹岳汉在湖南益阳创办《散文诗》杂志出版试刊号,标志着我国散文诗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此,散文诗走向了空前繁荣时期。目前散文诗的主要阵地《散文诗》杂志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不仅是中国大陆创办最早、坚持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散文诗期刊,也是大陆诸多诗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泛者之一,可见其之魅力。下面本文采用例证的方法谈谈散文诗的审美结构。

结构是事物各要素与要素之组合和链接。结构学已进入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后结构主义者把结构看成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散文诗或通过新的句法结构的创造来改变现实,使文本内容有一种异质的流动,或吸取科学创造中的逆向思维,几件事并置叠加,形成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或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的“空框结构”等 ,都是写作中可随机形成的结构法。可以打个比方,一章散文诗应是一幢设计新颖的美丽的建筑,语言是建筑材料,它的外形和内部的室和室的联系便是结构解决的任务,首先要紧密,又要坚固和多样。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往往采取两维结构和多维结构法,垂直的窗框给人简约感、严峻感,而网状结构的支承却又纷繁厚重、控制了天空的整体。立方体是向三面敞开,可略离开中轴线却勿远离中轴线,主体和配套建筑之间,共享和互参。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可见,建筑和散文诗大都采用线型结构,也可单线结构、双线复调结构、多线立体交叉结构,当然也还有多点排列结构、非线性结构等结构。

一、网状结构

米兰·昆德拉在谈到小说的结构时指出:“从小说的历史开端起,小说就试图避开单线性,在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中打开缺口……使人物可以从小说的线性结构中走出来。”他要求小说要包容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而又不失结构上的清晰性。小说正是避开了单线结构,运用了复线结构。我们把创作的复线结构称之为“经络网状结构”,之所以称为“经络网状结构”,是因为我的全部作品都是由一条主线和几条副线组成,主线就相当于人的大动脉和神经主干,副线就相当于人的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通常由一条主线、几条副线纵横连贯、互相交叉,采用影视剧切换镜头的方法设计情节、塑造人物、刻画心理,力争达到笔断意不断的艺术效果。

现代散文诗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结构方法,换质换位,把几件事并置叠加,成如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差不多,往往采取多维结构法,立体地向三面敞开;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极力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二、多点排列结构

“散文往往求全,完整叙述事物过程,诗和散文诗则取其一点、一线、一角,以点代面,以一当十,作简约性勾勒”(秦华载于《原野·争鸣》的《读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诗:“化散文”和“散文化”〉》),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而散文诗则是以“点”折射生活,常常精选生活的一个镜头、一件小事、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常常从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把这些细小的点辐射排列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准确表达作者主题思想,进入诗的境界。

三、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组成部分按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一步步向前发展。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散文诗的结构美就是片断到片断,是一二个(乃至多个)点的巧妙连接,是跳跃的美和暂歇的美,是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白美。散文诗结构中,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这种跳跃性在读者情绪中留下短暂的空白,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空白美。

四、非线状结构

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成长于二十世纪的散文诗,是世界现代文学的新品种,属于 “私儿”、“灵胎”、“另类”,被大人先生们逐出家门,不准入庙堂,恐怕是必然的事。 然而,这种新文体却为现代作家所偏爱,一百多年来,大师辈出,点亮了文学的星空。因为它本是现代文学形式的一种演变,挑战文学同有的形式框架,用新的语言形式,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感受。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家从分数维形态中看到了非线性的结构美,散文诗的结构也应是非线性的诗和散文各种元素的混成。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散文诗是“诗的散文化”还是“散文的诗化”或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散文诗不同于诗,不同于散文,有自己的独特的构成。

nlc202309040156

散文诗人马拉美认为,诗与散文的界限正在消失,诗的语言应引入空间范畴的自由语言,所有的符号又还原为原生独立的有机体;具有优秀散文那样的简炼和硬度,要像军官发出命令那样简短有力,具有与情绪精确对应的节奏,那就是散文诗。非线性结构的散文诗犹如中国的大写意画——齐白石画虾,减一笔就是胜利!这种文学手段叫做省略暗示法,或曰省略加强法,把潜台词、下意识、各种词句省略,甚至情节的突然转移及倒叙也包括在内;此转折和转移乃结构手法之创新,并非无意识的,而是深层意识的。如当代散文诗诗人喻子涵的《门》:

太阳沉睡在宁静的午夜。当我突然醒来,我已踩响漆黑的旋律。多少年不再发光的星辰在脑子里流闪;一座座石墙,一道道门坎,荆棘与血块铺垫的金色大道,我向你走来时泪光滢滢。

坚定地坐下来,就在这积满尘垢的十字路口。你不要再问我从哪里来,那里实在太远,杳杳然如天籁之音飘过之处。我已忘却家乡丢失在哪里。支起我疲惫的身躯,舐抚我的伤口,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连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

向一道门走去就意味着死之复生,跨过一道门就意味着生之复死。生命就在这一千连一道门之间飘过迷迷朦朦的小雨;一丝丝凄绝的回忆、淡淡的忧思、清涩的怀想,化成缕缕的温暖、辛酸与迷梦,既像清明时节泥泞小路上的幽幽哭声,又像墓园里、石碑前一束无名的洁白的小花在雾露中的清香。

终于,我跨过最后一道门看到了天边的一轮星。我向他祈祷。天国的光辉普照我的灵魂之舟,使我生命的黑幕缓缓下降接受忏悔的沐浴。我划向一座灿烂的云岛。彩云上坐着的慈航的母亲,我只期冀她轻轻地一笑,我的灵魂便永远有所皈依。

《门》这篇散文诗写午夜梦回穿越一座座石墙,跨过一道道门坎的心理幻觉,表面是在叙述上遵循空间转换的秩序(跨越一道道门坎迈向通向天国的大门),其实它通过多种情绪的冲突,形成一种奇特的“意识流”,全文所构筑出来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情境,这大概就是处于生命历程中的恍惚忧愁之感,其中相互矛盾的意象的暗示以及相当游移不定的事件的纠缠,又使得这种糅合着自然情绪和社会情绪的情感,分不出哪是主要方面,哪是次要方面。“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零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从“心灵的尖塔”到“第一千零一座城垣”,再到“闪烁珠光”,意象之间的跳跃完全是由主观情感来支配,这说明诗人内心情绪触角无序性,接近潜意识情感状态的原生态。但这种非线性的结构为作者提供自由的写作空间,作者可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驰骋自己的主观的感情,可超出时空的限制;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行文中的许多空白,吸引着读者去一一填补,一一解开,从而走进 “天马行空”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享受。

总之,散文诗的结构美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逐一而述了。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 冯明德.《散文诗》(上半月刊).2002年至2008年期刊.

[3] 梁平.《星星》诗刊.2007年第1—2期.

上一篇:跟成长有关的作文:告别儿童节下一篇:栗树乡教育办公室2011年六五普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