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2024-04-21

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共9篇)

篇1: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浙江海洋学院

《社会实践日记》

题目:

我的大学我做主————

海洋学院大学生兼职的利弊

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2014 年 9月

2014/7/13

星期日

大学里跟初中高中不同,我们除了上课还有很多的课外时间。其实学校本来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学习跟巩固课内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等等用的。很多人会把课余时间大部分花在兼职上,有甚者可能会花全部的课余时间去兼职。

大学里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参加过兼职。我也不例外,在大学期间我经常去做兼职,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有所了解。但是我对于是否去应该参加兼职?参加什么样的兼职是许多大学生、家长、老是说法各不相同的。去做兼职嘴重要的一个好处,可能就是增加生活费了吧。大家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去获得兼职,有我们学校的兼职网址(碧海潮生)、兼职qq群、朋友介绍、老师介绍等等。据我所知,我们主要的兼职是家教、促销、发传单、摆地摊等等。由于自己班级的太多同学都从事各种各样的兼职,并且其兼职目的、兼职收入、兼职类型各不相同、成绩差别也很大。所以我关于大学生兼职利弊的关系十分好奇,所以就画一天的时间查找资料,对其整理,并做成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对象是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同学们。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在加以跟同学们沟通交流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加以资料的整理,总结而得出相对准确的答案。

2014/7/14

星期一

因为我们的主题跟兼职有关,所以结合自身,反观大学两年生活期间。我们在节假日或者双休日,多多少少都曾经做过兼职。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做了很多的兼职。我曾辅导过初中生,在超市卖过饮料,食品,而张婷做过家教辅导过一位小学生,也去超市做过促销活动,也发过传单,为商家的周年庆做过电话销售。我们两的兼职有相似的地方也各有不同,从我们自身出发和我们的朋友做过的兼职活动。我的有些朋友还开过网店、买过衣服等等。我们开始简单罗列各种各样的兼职:家教、促销、电话销售、文员、发传单、婚礼策划员,服务生等。我们将这些工作简单概括为:家教、宣传人员、服务生,销售这几类。

接下来是兼职中比较关心的报酬问题,询问过兼职的同学,校友,上过学校的论坛,交流中心,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兼职的报酬水平划分为:小于5元每小时、5元至10元每小时、10元至20元每小时、20元至30元每小时,大于30元每小时这五类。

在简单整理之后,我们罗列了很多我们兼职的目的,不过每个人的目的都不同,所以我也咨询了很多的同学、朋友等等。有的人为了赚钱、有的为了社会经验、有的因为从众心理等等。

我们还讨论了一些题目,如兼职的目的、兼职对于自身的帮助、兼职与经济情况、兼职之后是否会改变自己目前所学专业等。

2014/7/15

星期二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我跟诸葛亮差好多好多,但是对于自己那份问卷我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所以我自己还是对它有点信心的。但是我知道一点:人多力量大。所以我就把我的问卷的初稿发给我的几个好朋友,让他帮我看看,给我提提意见。他们的反应也都不错,但是仍旧提出了许多意见。

他们提出的意见经过的思考,部分进行了采纳。很多朋友都说我的开头有问题,因为开头就是大学生,但是我实际上只准备调查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的,所以我吧范围弄的不正确。被他们一说我就小小郁闷了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改。经过思考我决定不该了,因为不需要改。我的调查对象虽然都是一个学校的,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啊,也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所以可以一下见大,通过小小的范围,可以看见大学生这个整体的大概情况的。不过我想在问卷调查的某处我到时候还是应该备注一下。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对我的问卷进行了修改。比如,我用是否获得奖学金来代替成绩。因为比较成绩大家总是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的,对于自己成绩好坏不同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奖学金是比较公正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且奖学金不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好坏,还代表着德育分的高低,是一个人在大学里个方面的综合总评。

2014/7/30

星期三

我的社会实践是跟我朋友一起做的,是个2个人的活动。我做好了之后,自然就是她的加工了,这跟其他人的意见不一样。她也是这份问卷的主人,所以他必须也对这份问卷掏心掏肺才行。

她不愧是我的好搭档,她对我的问卷经行了网页化,以网页的方式发给别人,我们发给了约200多个人,最后收集到了到了125份。专业的网站对我们的资料会统计好的,统计好的资料会更加明白、了当、也不会存在人为的误差。这样就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了。不过网络版社会实践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跟局限性的。毕竟网络版的社会实践问卷是通过网址发给别人,所以发送的人有局限性,一般都发给自己认识的人,认识的人范围比较小,而且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存在误差,导致治疗存在着误差,所以后来经过我们的商量,我们决定,纸质的只是作为参考的。后来我们又准备了纸质的150张问卷,随机的在学校里面发放。不过有些人做问卷可能只是敷衍了事的,所以必须对问卷经行挑选,然后剔除一下不合格的问卷,留下70份合格的问卷。对这些问卷见习统计。

网页化的问卷调查表,通过QQ发给朋友跟班级的同学(都是浙江海洋学院的学生),时间是7月25到7月29完成网络版的数据收集。纸质版的准备留在开学后9月17日到9月19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2014/8/3

星期日

最让人感觉困难的可能是资料收集的过程了,因为资料收集不是一帆风顺的,好在大部分同学都是乐意配合我们的其中婉言拒绝的也没让我们觉得难堪,只有很少一部分态度恶劣,不过大家都是学生所以毕竟是很少数的人。但是我胆子比较小,所以怕怕的,这个正好让我锻炼、锻炼。资料收集在学校中进行的很顺利,我们拿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网站上的信息收集由于宣传工作做得好也收到了不少资料,更让人激动的是,网站都是随机的,并不是针对我们这一地区的。

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们的工作也完成了大半,资料收集马上要结束了,看着自己收集到的问卷越来越多,心里也越来越激动,因为付出得到回报总是很高兴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其中一次我们采访了一个在农家乐工作的学生,他没有回家去,暑假期间还留在学校,你脾气很好,也有很多的工作经历。他跟我们说了很多东西,还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最后还邀请我们在他工作的地方体验了一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日子。那感觉真心是不错了。资料收集好之后我们就要进入最麻烦,也是要求最精确的分析统计过程了。

2014/9/4

星期四

暑假统计还真心是个累人的工作啊,我们对得来的问卷进行了筛选。虽然大部分人是认真做的,但是不保证有些人是偷懒的。我们从中间挑选了70份,每人都份了35份。

七十份问卷中男女比例适当各占:45.71%、54.29%。这也情有可原,因为我们学校女生比男生好像多一些。而这七十个人大

一、大

二、大

三、大

四、研究生各占:14.29%、62.86%、17.14%、4.29%,1.43%。大二比例比较多,可能跟我们自身就是大二的有关吧。调研的主要内容了,在调查对象中从事宣传人员的人最多,占61.43%。然后就是就是服务员了,家教做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只有35.71%。可能是因为家境工作比较难找吧。对于工作的向往,多数人的倾向是家教,它站62.86%。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吧,比较家教相对于其他的兼职而言比较是脑力活动,也比较轻松,不那么累。

对于这几类兼职受访者选择是考虑最多的时间的灵活性、工作轻松度,以及报酬,还有一部分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在报酬分布情况中我们发现,工资在5~10(元/时)占42.86%,而30元以上占4.29%。

让人惊讶的是,10%的大学生表示从事兼职与专业有关,90%大学生从事的兼职与专业无关。不过很多人认为兼职对以后有帮助,占67.14%,这也让我感到欣慰哦。兼职目的第一位是赚钱,有54个人,积累经验排行老2,有54个人。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有27个人居然是为了打发时间的,看来大学里很多人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兼职与自己的学习的关系用了自己学习的时间的关系,77.14%的人认为兼职不会打扰自己的学校时间。并且让人高兴的是88.57%的同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校与兼职。

就家长的问题,很多家长还是很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兼职的,81.43%的家长都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兼职。不同意的只有小部分2.86%。我想家长都认为我们是大人了吧,我们想去做的事情,我们又能力去判断去选择吧。

大学里奖学金是判断大学生在大学里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大部分人认为得不到奖学金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让我惊讶的是很多人认得不到奖学金与兼职无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的必要性是3.5。(1—5,1是代表必要性最小,5代表必要性最大)看来大学生大部分认为兼职是有必要的。

2014/9/15

星期一

兼职的理由主要有3点。

其一,“挣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一观念可以说是深得大学生们追求实际的心理认可,强调自主自立的,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们不愿把学习费用和日常消费这笔巨大的开支让父母全部承担,于是,选择兼职就成为大学生们解决庞大开支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二,“锻炼自我”。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就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未来社会靠自己能力吃饭的现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为此,大学生们将锻炼自己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而日益把眼先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

其三,“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并不是每一位大沉重都能拥有中学尖子生时代的“荣耀”与“辉煌”,自我价值的失落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一种彷徨而苦闷的心理。为此,一部分大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了兼职道路,企图在这一领域中重新寻回那份“自我感觉”。兼职的辛酸 兼职是很辛苦的,要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从事兼职,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学生兼职所从事的工作,不少具有相当的工作强度,包括体力及智力。比如,做家教,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要应付有些家长的苛刻要求和学生的不配合等,做家教表面上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实际上往往需要超出好几倍的时间去准备。兼职,最困难的事就是与学业发生冲突。由于兼职对于体力精力的消耗比较大,有些学生又往往投入相当多的时间,而侃本未倒置,常常上课打瞌睡,无精打采。还有的同学甚至逃课去做兼职,这样的做法对于学习来讲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严重影响学业。

兼职,有它有利的一面,它帮助许多大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提高了自我生存能力;但同时,不利的一面也非常明显,例如用人单位的过于苛刻,使兼职业学生辛苦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有些甚至是“廉价劳工”。而兼职对学生正常学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总而言之,大学生做兼职必须认清自我,端正态度,分清利弊,择善而为之。

篇2: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团队进行对都江堰景区及其古建的参观考察。首先来到都江堰景区管理局,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然后于中午进入进去景区。跳跃的喷泉,流动的溪水,耀眼的锦鲤,一切都与水有无穷的牵连。走过堰功道,是古朴威严的伏龙观,站在伏龙观上,对面就是宝瓶口,在次眼前看到的是滔滔的江水挣扎着,咆哮着而终被驯服的场景,于是,胸中怀浮云,沉日月,叹古今,感慨古人的伟大智慧。然后途经飞沙堰,来到安澜索桥,看着来势汹汹的岷江在鱼嘴处一分为二,然后走过惊险的索桥,来到内江岸边,继续前行。看到巨大的落石,上刻5.12地震纪念,心痛不已,然后来到闻名的二王庙,但是它却不像水利工程般坚固,在地震中几乎全部损毁,我想着也许是李冰父子重工程不重名利的体现吧。我们用相机记载下了这被无情的灾害所毁坏的古建。

游览完景区,为了获得更多专业的知识,我们走访了四川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这里,国家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张东山院长接待了我们,告诉我们5.12大地震对我们的许多古建毁坏巨大,有不少修复难度极大,根据实际情况,将采取简单维护,修复,原址重建,迁移重建,拆毁等手段进行保护。

团队和都江堰市建设局约好于今天进行参观访问,重点办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把我们带到都江堰市区图,都江堰市区规划图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我们了解到都江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很多城区建筑因为此次灾害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具体受灾情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政策,灾民及时得到安置和救助。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都江堰灾后重建工程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出预期目标,城区面积扩大,从二环延伸至二点五环,万人小区的建成使城市的重心外移,更利于市区的发展,新的商业区,居住区的建成也使都江堰的建设亮点不断,水街主题商业旅游区,上海援建区,成灌高铁都让都江堰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努力建成世界级旅游城市,花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在成灌高铁的竣工之后更是得到了确定。可以说灾后都江堰依然美丽,以后将更加美丽。

篇3: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广义的社会主义文学包括明治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学、大正时代的劳动文学、大正末期昭和初期的无产阶级文学[1]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学指, 依托以明治二、三十年代末期出现的社会小说论为直接契机出现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以某种形式含有社会主义思想, 且这些作品以1910 年 (明治43) 的“大逆事件”及之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冬天的到来为终结。社会主义文学与明治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同社会文学一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但是到了社会主义文学, 作品中开始明确主张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明治时期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杂乱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非常杂乱, 包括无政府主义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思想等等。白柳秀湖《驿夫日记》作为社会主义文学代表作, 通过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主义文学特色,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把握社会主义文学特色。

一、《驿夫日记》的创作背景

“我”是目黑站的一名驿夫, 爱恋上了经常在目黑车站上下车的富家小姐高谷千代子。可是驿夫自觉配不上千代子, 渴望爱情却又没有勇气, 由此驿夫内心非常痛苦、纠结。驿夫虽具有上进心, 但却沉迷于名誉等虚荣, 悲观厌世。后来驿夫遇到工人运动指导者小林浩平, 在其指导和激励下, 驿夫逐渐实现人性觉醒和阶级觉醒, 决心抛弃以前人性中的丑陋, 毅然投入到工人运动之中。

以上是《驿夫日记》的主要内容, 它作为一部社会主义小说受到很高评价。至于, 白柳秀湖为什么要写社会主义小说, 其答案或许可以从他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处得到说明。关于白柳秀湖与社会主义思想, 《近代社会文学集》中有如下叙述:“秀湖的文学开眼首先是从《若菜集》开始的, 但是后来他开始给《新声》投稿, 开始受小岛鸟水的影响。小岛鸟水的纪行文及其对社会罪恶的批判吸引了他的兴趣及好感。借由《每日新闻》和《万朝报》, 他开始关注当时的足尾矿毒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 明治三十四年他加入加藤时次郎的“直行团”, 担任《直言》的编辑。明治三十六年, 他加入松冈荒村等人的早稻田社会学会。明治三十八年他加入平民社, 随后集结当时的年轻人成立了社会主义文学团体“火鞭会”, 不仅在《火鞭》上,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上他对克鲁泡特金等社会主义者及其思想进行了介绍。”[2]

二、小说中的工人运动指导者小林浩平

小说中, 工人运动指导者小林浩平对于驿夫的觉醒有很大影响, 这一登场人物在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 以下就这一人物形象作具体分析, 以此说明小说宣扬社会主义思想。

小林浩平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资本家, 又是家里的长子, 可以继承万贯家业。可是他离开学校之后却给其父母写了一封信, 里面说:“靠佃农的血汗和股票的利息来维持生活是人的最大罪恶。把家产给弟弟继承, 至于我, 就让我放任自由吧” (《驿夫日记》) 。由此可知, 小林浩平已经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罪恶。此后小林浩平开始投入工人运动。据驿长叙述:“四年前日铁工人同盟大罢工的时候, 正气俱乐部的代表即是工夫小林浩平” (《驿夫日记》) 。

经过工学士事件, 驿夫开始与小林浩平接触, 小林经常与其对话, 给予激励、教育。

“今日之社会大约如我给你说过的那样, 正如古代的大名重新到来了一样。古代的大名们拥有领土, 从老百姓那里肆意征税, 建造豪华城郭, 笼络大量臣下。今日所说的富豪之类正与古代的大名相同, 只不过他们拥有的是资本和机器, 而不是土地。如果拥有了资本和机器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榨取我们劳动者的血汗。如果我回到古代, 告诉那些伏地跪拜大名的祖先们, 从今往后什么大名, 什么将军都会消失, 人人平等的社会将要到来, 肯定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我所说的话。但是, 到那个时候到来的话, 大名会消失, 将军也会消失。” (《驿夫日记》)

以上引文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罪恶, 描绘了未来社会的样子, 期待人人平等社会的到来。引文中的“那个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呢?小林说的应该是人人平等的时候, 社会主义到来的时候。

在小说中, 小林浩平作为工人运动指导者, 是作者给予了充分肯定的人物形象。而当时的工人运动同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小林浩平这一工人运动指导者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 这篇小说宣扬社会主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总同盟罢工”

在小说的最后, 主人公驿夫受工人运动指导者小林浩平的感化、影响, 决心投身工人运动。小说结尾处, 为帮助门司的组合事业二人坐上了去门司的火车。

汽笛声响了……

伴随着煤烟的喘气声, 蒸汽的嘶嘶声, 列车慢慢开始行进了。我偶然把头伸向了窗外, 在夜里也可以看到前面二等室里漂亮的千代子的脸庞。在与我的目光相遇之时, 突然又消失了。

我急忙关上窗户坐回座位, 小林从旅行包中取出两本小册子, 并把其中的一本默默地递给了我。在那有些发黄的红纸上鲜明地写着‘总同盟罢工’几个字。翻译这本书的是小林的一个朋友, 最近政府非常憎恨这位出名的翻译。一时听说要由京桥的一个书店来出版, 后来计划突然泡汤了。但是,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变成了散发用的小册子, 而且它是由小林散发给我的。在卷末也没有写上发行社或是印刷社。 (《驿夫日记》)

引文中, 小林浩平将一本《总同盟罢工》的小册子递给了驿夫, 而且引文中明确说明这是散发用的小册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积极宣传“总同盟罢工”思想。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结尾处安排这一情节呢?如果将这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相联系, 答案自然浮现出来。

1906 年2 月, 在日本第一个以日本社会党为名的社会主义政党合法成立。但是, “在日本社会党内部围绕社会主义的原理与运动的战术产生了对立。片山潜、田添铁二等人继续主张‘议会政策’, 也即获得普遍选举权运动。与之相对, 幸德秋水否定‘议会政策’, 主张通过劳动者阶级的罢工斗争等手段来一举实现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 也即主张‘直接行动’。”[3]

1906 年6 月, 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幸德秋水从美国返回日本。在归国欢迎会上发表了题为“世界革命运动的潮流”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了总同盟罢工的重要性。

欧美的同志们正在寻求议会政策之外的社会革命的手段、政策。……而且他们找到了答案。那是什么呢?是炸弹吗?匕首吗?竹枪吗?不是, 这些都只是十九世纪前半叶的遗物。作为将来革命的手段, 欧美的同志们所追求的不再是此等粗暴之物。劳动者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拱手不做任何事情, 数日或是数周, 抑或是数月, 斯亦足矣。而且, 让社会上一切生产、交通机构不再运转, 斯亦足矣。换言之, 也就是要实行总同盟罢工。[4]

白柳秀湖在其评论集《铁火石火》中通过< 直接行动的意义> 和< 总同盟罢工的伦理> 等文章对“直接行动”表示了肯定的意见。

可以认为, “直接行动”是以议会政策为根据的, 更加健全、更加务实之物。其存在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发展亦有其必然过程, 绝不是一部分社会所误解的那样是危险之物。

(中略)

总同盟罢工乃是安于议会之成功而陷入懒惰的欧洲社会党的觉醒之声。“议会”, 对于欧洲社会党来说只是行人在路旁贪睡的木荫而已。在议会的不绝喊叫正如巨人沉睡之时的鼾声。现在巨人已醒, 天地为之沉寂。行动由此开始![5]

由以上两段引用文字可知, 白柳秀湖对“直接行动”以及总同盟罢工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么在其小说中宣传总同盟罢工也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可以说, 《驿夫日记》与当时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

结语:

《驿夫日记》是火鞭会社会主义文学运动的直接结果也可以说是唯一结果。在小说中劳动者作为主人公而登场。小说也塑造了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小林浩平这一人物形象, 这在日本近代文学中可以说是第一次。小说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小说中宣扬社会主义思想, 宣传总同盟罢工, 反映当时社会主义运动实际, 这是其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小说的重要原因。

但是, 小说中虽然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但是这种揭露和批判却不够彻底。在明治末年,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都不够成熟, 社会主义运动不够壮大, 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尚未出现。由于这些时代局限性, 作者没能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 来批判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其斗争对象也不能明确划定, 小说中只说要“烧毁这冷酷的社会”, 这与之后的无产阶级文学相比存在很多不足。

参考文献

[1]白柳秀湖.《驿夫日记》[M]. (青空文库下载) .

[2]白柳秀湖.《铁火石火》[M].隆文馆.1908年7月.

[3]《现代日本文学大事典》[M].明治书院.1965年

[4]大久保利谦解说、桥本佳注释.《近代社会文学集》[M].角川书店.1973年4月.

篇4: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5月20日 星期六 阴

在园里随便的散步,我注意到洋玫瑰差不多都谢了,只剩下三四朵仍旧很惹人爱。我不知怎地想起有一天傍晚的一幕:蔡××在园里采了三朵花,拿着走出了大门,预备回家去,我们站在门口又聊上了。两个小孩走了过来,一男一女,大概是姐弟吧。姐姐不过七八岁,弟弟至多也不过六岁,都长得胖胖的很有趣,衣裳不大考究,手腕很黑,一望而知是穷人家的子女。弟弟看见老蔡手里的花,两个乌黑的眼睛不住地盯着看,终于过来向老蔡说:“给我一朵花好吗?”老蔡没有理他,姐姐知道是要不到的,拉着弟弟催他快走,弟弟还不死心,拼命地看着花,好一会方跟姐姐走开。我当时很想采一朵递他,但是又一想是在大门口,这次给了难免以后不来要,就没有送。今天想起真后悔,我为什么不给他一朵呢?我们家里种着花有几十朵,天天有得看。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人,不过穷了一些,为什么想要一朵都得不到?花木也要被当做少数人的私有品吗?不,我不该说后悔过去的事,悔又不济于事,我该记得,永远记得那傍晚的一幕,不能让它重演。

5月21日 星期日 晴

青哥的同学严××今天下午来了,他六月七日就要戴方帽子了。他说毕业同学每人差不多要花千把块钱,什么通宵跳舞,什么party(聚会),他说真犯不着。我也说真犯不着。

他还说,St.John(圣约翰大学)的女学生很多打扮的不像学生。男学生虽不打扮,可是那副派头也不像学生,香烟嘴角一夹,敞开领子,歪戴帽子,走起路来两个人挤在一起,挺着肚子那份神气,三句话不和就讲打,打到巡捕房就比谁家有来头先放回家。其实这种情形我们贵校大同亦何尝没有?我知道不多罢了。严兄叹气说:“上海真是太黑暗了!”不是上海黑暗,是那些人腐败罢了。

5月22日 星期一 晴

病刚好的时候终日不能做任何事,因此和无线电结了缘,平常不听的歌曲也听,滑稽也听,久而久之成为今天不可少的功课。没有一天不听无线电,听的常是歌曲滑稽,而歌曲就简直不是歌曲是小调,哥啊妹啊,标准的靡靡之音。滑稽呢,男人装女人腔,南腔北调耍贫嘴,怎么瞎扯不像话就怎么瞎扯。这些声音真是足以亡国。

从前我痛骂听这些的人们,现在居然自己也常听,怎么行?我是青年,不能让这种亡国之音来消磨岁月,从今天起我立意不得再听歌曲,再听滑稽,没有事做,呆坐或睡觉都比听这些声音强。

5月27日 星期六 阴

今天上午信和纱厂开股东大会,我们有两张入场券,父亲对我和弟弟说,你们可以去见识见识,同时还可有茶点吃。于是我们就去了。

人真不少,八仙桥青年会九楼东厅和西厅完全坐满。是由颜惠庆先生主持,10时到11时是常会,报告营业概况,改选监察人。11时起是临时会,报告增资情形和修改章程。我们去晚了,只赶上临时会,开完会大家吃茶点,每人四块点心,一杯红茶,也不算少。

5月28日 星期日 阴

有位沈大可先生今天来访父亲,他是父亲的老同学,在杭州做事,最近由杭州来,特地来拜访的。相谈之下,沈先生提到现在农村的问题,农民受不了重稅或低价收买的压迫,大多走上单帮的道路(单帮就是从一个地方带些货物到另一个地方,由于两地物价的不等从中获利,足以为生), 因为如此比耕田舒服得多。

但是这样一来,生产者大多变成消费者,农作物出产太少,出产少,价钱就高,生活费用就被间接地提高,不时有农民不务农事。田弛荒芜,将来更要成为问题,这真是社会的一大危机。

5月29日 星期一 阴雨

晚上九点钟,我正在写小字,警报大响,是空袭警报演习,没有十分注意它。过了一会,窗外有人大喊关灯!关灯!大概是我们的黑纸窗帘被风吹来吹去,灯光露到外面了。听见喊声我们只好把灯暂时关上,窗上又找一张黑纸错开放上。

门上想了半天没有法子,拿了一床被用小细钉钉上,这样费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弄好,警报不响,是空袭解除。虽然灯火管制仍旧实行,查得已不那样紧了。我们的工作是白忙了,但是想不出法子时,我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结果我们弄好了,所以很高兴。

篇5:大学生社会实践日记

昨天晚上我们就分配好了今天的任务。早上,我们起得很早,吃完早餐,我跟xx姐、朱哥还有廖师兄就来到xx调研,我们主要去那里把长廊上的谣谚拍下来。我们四个人做着公车来到了xx,我们感叹xx环境真美,我说人在这里生活命都会比较长。朱哥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每次都会讲些笑话,我们都被他乐开怀了。xx文化长廊坐落于群山怀抱之中,亭子长廊相间分布,中间是清澈见底的湖水,有一些人于岸上垂钓,悠闲于情趣之中。我们走了两公里多的长廊,用相机认认真真地把长廊上的内容都拍了下来,恨不得把整个长廊都搬进自己的家。快到中午,我们的拍摄任务也完成了,我们观赏了xx的其他美景,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下午,我和几个队友就把上午拍的照片上的内容录入电脑,分好类。呆在宿舍里打字更需要的是一种坚持、一种耐力,考验了我们的方法,也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篇6: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日记

今天开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社会调查。确定了我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社会实践的课题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同时分为调查组和采访组分工进行工作。调查组成员为林松松、盛波和陈忠,采访组成员为徐涛兵和罗时春。课题针对的主要对象为各院校各年纪的学生,并将采访信息汇总后请教心理学会曾老师进行解读。课题采访完成后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学习总结。学习的方式为查阅相关书籍,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将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完成课题任务。

今天的课题主题的确认和各项工作的划分以及任务安排为今后几天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是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划定了大纲,使得工作呢过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今天确认的方案,我想在我组的工作一定能在满足课题的要求的同时会圆满优质地完成。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雨

按照工作计划确定,今天开始相关工作的准备。由于我组成员都是非专业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采访技巧,所以我组成员今天都按照自己的工作要求各自查阅有关书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知道了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心理健康问题知识没有得到良好的疏导,导致心理积压而产生的阻塞。只要有良好的疏导和沟通心理问题大多都能涣然冰释,引刃而解。心理将抗问题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当事人不善于沟通或者不善于向外倾述。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晴

经过昨天的行动前准备和工作安排,今天是调查组出去调查。我采访组成员则在学校进行调查后的分析总结准备工作。由于明天是采访组成员主导采访心理学会的曾老师,由于老师并不一定在我们去找老师的时候就有空,所以我和罗时春联系了老师进行相关沟通,确定了明天采访工作的时间。

傍晚根据调查组的报告,我采访组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然后根据今天的调查结果总结了明天了想老师咨询分析的有关问题。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晴

按照计划大纲,今天是我采访组进行主导采访工作。选择好采访地点联系好了曾老师,开始我组的采访工作。

以下是采访内容:

曾老师您好,我团队进行《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为主题的调查采访。现在我们就调查的结果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特想你咨询,希望得到您的解答和分析。

1.第一个问题是,前来心理学会咨询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一般会有哪几方面? 曾老师:主要有学习压力、情感、选择这几方面。具体来说,大一的学生主要是入学适应环境的压力问题,大二大三的学生主是有学习、情感,大四的学生主要是如何选择,特别是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的压力这方面的问题。

2.那大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来源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吗,比如家庭压力?

曾老师:会的,比较明显的的吼道地域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心理压力较大。

3.主要在那些方面比较突出?

曾老师:家学习来说吧,农村的学生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知识可以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牌,他们相对城市的学生更在乎学业,因而学业上的压力自然也较大:城市的学生则不然,他们的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并没有一定要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包袱。

4.那么看来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跟个人的成长环境、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跟个人的性格会有关系吗?

曾老师:会有一定的关系,因人而异。一般而言,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排解压力,斜向的学生比较敏感,心思细腻,容易钻牛角尖,不利于排解压力。

4.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里不健康,能不能挺过分析当事人的一些行为来推测出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曾老师: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不能简单而论。心理压力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至于哪些方面占主导需要通过做心理测试等方式搜集数据在加以分析。不同的个体面临不同的压力源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谢谢曾老师,我们就这些问题需要向您咨询。

通过今天对曾老师的采访咨询,使我们明白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在不同的个体上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晴

完成了调查和采访任务后,按照我组计划安排,今天需对前几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进行学习。这次能圆满顺利完成预定的任务是我组成员默契的配合以及我组成员的团体协作实践

精神的充分发扬。经过这次团体协作,培养了我们团体协作的精神,为我们以后出去参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的团体协作,让我意识到要快速圆满完成某一项任务不仅需要一个号的实行方案,还得有一个懂得协作以大局为重的团队。

篇7:大学社会实践日记

今天我又进一步了解了圈椅,通过了解我发现它里面含着很多的科学,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试验、经验积累起来的。

其实圈椅不光是雅致大方,而且它也是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就像是背板,它呈“S”型曲线,和人的脊椎骨曲线是一致的,这样使人们坐在上面更加的舒服,不容易使脊背僵硬、难受;再者就是坐板的地方,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木板,而是木板的周围用更厚的木板包起来,这样人坐在上面就不容易往下滑;还有就是圈椅的把手地方,圈在两头是有一定弧度的,而且整个圈还是斜着的,这样坐在上面的时候还可以把两个胳膊搭在上面,很轻松舒适;最后呢就是圈椅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有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适合不同体型的人坐。

他的这些尺寸都没有标记,都是记在心里的,然后再根据平时自己坐的舒适程度自己再加以修改,其实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的大小、正误,都是人们自己的心中的评判。

篇8: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关键词:消费社会,女性身体,建构,《整容日记》

媒介通过自身所带有的符号, 消融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知, 而沉浸在媒介塑造的“想象的真实”中。正如凯尔纳所说, “电视提供了塑造个人认同性的榜样和理想”, [1]而当代人对自我的认同也越来越受到媒介文化的调停。无论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好男人”的形象还是“女神”的形象, 都是电视媒体在荧幕上呈现的虚拟现象。

詹明信 (1981:131) 写道, 文化正是“消费社会本身的要素;没有任何其他社会像这个社会这样, 为记号和影像所充斥”。[2]电视中充斥的女性符号化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通过对身体的塑造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一方面, 社会消费着女性的身体, 通过对其身体的透支来增加消费文化中的诱惑力;另一方面, 女性本身被消费社会所营造的一种消费环境所裹胁, 被动地参与到消费进程中。本文选择电影《整容日记》为个案进行研究, 来关照当下消费文化中的对女性“完美身体”的塑造过程和表现方式。

一、消费社会下的影视生产

(一) 《整容日记》

《整容日记》主要是在当下整容浪潮下的一部都市爱情喜剧。影片讲述了毕业在即的名牌大学生郭晶 (白百合饰) , 因为长相不出众而丧失爱情和工作。先是用自己的奖学金做了双眼皮、隆鼻和去皱, 在接下来的面试中便是幸运获得了面试机会和上司雷蒙的爱慕, 尝到整容之后带来的甜头之后, 郭晶便又做了隆胸手术。在经历了一系列整容手术后, 郭晶便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人人羡慕的白天鹅。最后, 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和自己的事业。

(二) 消费社会

后现代的消费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消费, 而更多的是一种意义上的消费。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中写道, “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为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 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3]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从来不是在消费物体本身, 而更多的是通过消费一种物体来达到能够凸出你自己的一种符号, 而这种符号恰好是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这种主流价值观同时又是当下社会建构下的主流价值观。为了能够适应这种游戏规则, 人们不得不遵循这种游戏规则。如此循环下去, 这种游戏规则便成为规训人们行为准则的一项社会标准。

正如《整容医院》里服务人员口号所说的“视为知己者装死, 女为悦己者整容”, 本身整容这种消费不仅仅是为了修饰身体某些方面的不完美, 而是更多地为了达到“美”这种象征性的符号所带来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有时候很难界定, 可以说像是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 获得了工作上的提拔, 获得了爱情上的眷顾。同时, 这种意义还体现在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地位上的凸显。

所以,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 观众观看电影本身并不只是在消费这种数字化的影像, 更是为了在电影之于自己的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不尽相同, 有的则是为了在电影中寻求一种自我角色的定位和认同, 而有的则是为了完成一种整容消费的价值确认。所以, 无论是在剧中人, 还是剧外的观众, 都是在消费物体之外的更宽广、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影视建构的“完美身体”

(一) 建构的女性身体

建构主义的理论是发展比较早的, 最早用在人际传播理论中。它由Jesse Delia以及同事在伊利诺伊大学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最初的研究重点是解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后又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建构主义把人看作是解释经验, 并根据这些解释采取行的主体。人是积极的解释者, 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体系来建构世界。这些体系来自于有遗传意义的基础结构, 其他来自于个体的经历, 更多的则是通过语言和其他共享的符号体系, 从社会群体中继承而来。”[4]这个建构的机制与个体自身的经历, 个体接受符号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其他社会成员中学习到的法则或者是经验有关。

正如凯尔纳所说, “今天的电视呈现出了某些习惯上是归宿于神话和仪式的功能 (也就是说, 将个人整合到社会的秩序之中, 赞美主流的价值观, 提供可以模仿的思维、行为和性别模式, 等等) 。[1]影片隐隐传达了这样一种暗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 但是漂亮能够改变。“女人可以一无所有, 有对胸就可以了”这句影视剧中的台词更是凸显了当下媒介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将女性塑造成一个可以凭借“身体”就能赢取事业和爱情的形象, 而降低了其职业能力的要求, 后来被逼走的Monica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二) 隶属于男权的女性身体

男性并非天生就具有比女性更高的权力地位。在最初的母系社会时候, 女性在氏族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 男女的工作有所分工, 女子开始承担更多“室内”的工作, 而男性则更多地承担“室外”的工作。随着“一夫一妻制”的推行, 男性在家中便占据了主导作用。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建立, 男性在家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彻底建立。福柯 (2002) 在《男性统治》这本书中写道, “女子被抛入其中的这个按照性别等级划分的世界, 向女人颁布连续的、沉默的、看不到的指令, 这些指令至少与恢复秩序的明确呼唤一样, 预备让女人把随意的规定和禁令看作显而易见的、自然而然的和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些规定和禁令被纳入事物的秩序之中, 不知不觉地被铭刻在身体的秩序之中。”[5]自古以来, 与其说大多数女性没有意识到男权社会的打压, 不如说是大多数女性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或者是默许了这种男性权力现状。

影片中我们能随处看到这种男权色彩。在最开始, 长相不漂亮的郭晶被男友抛弃, 然后便是在整容相貌变好后, 雷蒙主动献殷勤, 但是在得知郭晶是整过容的, 便又抛弃了她。包括在影片中, 很多女性职员为能够靠近“权力阶层”的办公室而内心欣喜不已。我们可以发现, 剧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围着男性转的, 虽然在这个小的办公室场域中, 男性也成了“权力的重心”。所有的女性因为他们而争风吃醋, 暗自嫉妒。女性成了像商场中被挑选的商品, 时而要看主人“男性”的选择。包括整个影片所呈现的, 为了能够变得漂亮, 为了能够赢得男性的爱情, 郭晶沉溺在整容中。在这种消费中, 男女扮演者不对等的关系, 女性作为一种商品被展览, 而承载这种外包装的便是她们的身体。一旦被成功选走到女性, 便好像是得到了某种眷顾。这便是赤裸裸的男权控制下的女性身体。

(三) 结论

正如影片中主人公郭晶所说, “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权力哪?”女性,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 犹如一件商品, 陈设在大众的消费视野中, 而作为陈设的外部表现的是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与其说, 那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身体被挑选到, 倒不如说那些符合男性审美下的身体被挑选。女性被塑造成一种无意识的、扁平化、依附性的形象, 在整个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共同发力铸就的舞台上进行戏剧性的表演。

正如鲍德里亚所说, “把本属于女性的提供给女人们消费, 把本属于青年的提供给年轻人消费, 这种自恋式解放成功地抹杀了她们的真正解放”。[3]虽然这些年女权主义运动此起彼伏, 但是仍然没有撼动男性的主导地位。因此, 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396, 402.

[2]Jameson, F.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31.

[3]让·鲍德里亚 (法) .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刚,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51.

[4]Leslie.Baxter, Dawn O.Braithwaite.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67.

[5]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 译.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76.

篇9:大学生社会调查日记

《栈云峡雨日记》从两个方面记载了作者的旅行状况,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旅行笔记。竹添对一路的饮食、住宿和交通状况、物产、水文都有描述,为我们了解晚清差旅、税制、水利、航运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从《栈云峡雨日记》看晚清差旅状况

竹添在日记的最后一则中写道:“是行为日百十有一日,为程九千余里。大抵车取二,轿取三,舟则略与二者相抵。”可见,他全程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三种——车、轿、舟。从北京至重庆,主要的交通工具为车与轿,从重庆府到上海则一路乘舟。竹添自持“探奇如学道,要在忍辛勤”,但是一路的跋涉也让他苦不堪言。在华北平原上,由于持续的干旱,竹添沿途遇到了大风扬尘的天气,“目眯不能视”,与君亮拥被卧车中,舆夫“则黧面变为斑白,目光炯炯如恶鬼”。离开河南卫辉府途中,“风雨卷沙,自窗隙乱扑,车中之尘可掬”。抵达新乡县时,“风雨愈猛,奇寒袭肌”,甚至还出现了“泥滑马痛”的现象。西安以西,因为山路险峻,“乃舍车而轿”。在秦岭中,“山不甚高峻,而石角嵬我,动欲倾跌。其无石处,则泥滑无以措步,舆夫窘甚”。临近四川,过宁羌州时,“走山岚间数十里,雨又不绝,在轿中衣襦皆湿”。又过七盘关时,“会天雨泥深尺许,足一陷不可复拔。乃取道于山麓,自溪中行。水深没膝,舆夫蹑石以取浅,左深则右,右险则左,余在舆中摇摇不已”。在重庆境内,“夜半出店,过浮图关,山峻轿危,轩则朝天,轾则俯地,残梦屡惊”。

他也不适应中国的饮食习惯,“其适口者,惟有鸡卵耳”。安肃县以西,“绝无杭稻,以面充食”。在铁门只是“杀鸡充食”而已,在陕西兴平则“获藕粉食之。盖捣藕为粉,渍水晒干,略如我邦制葛粉”。竹添因为身体的原因错失了游览西岳华山,他对此深以为憾。

另外,竹添对沿路的旅店也多有记述。虽然一路走来,很多时候都是风餐露宿,但是他还是有不少住旅店的经历。

宿宜沟驿。梦寐中闻风泉喧飓声,谛之则驴马龅刍也。始知“卧闻瘦马龅残刍”句之妙。北地客店,卧房与马间相连,止隔一墙,或有别构者,亦相距不过数武。故马嘶驴鸣常起于枕上。(五月十五日)

客店极矮陋,一室不能容二客。(五月二十九日)

黎明往浴骊山温泉……余自发京已月余日,客店无复设浴,面腻体垢,臭秽欲呕,至此洗沐数次,殊觉爽快。(五月三十一日)

府城(西安)规模宏壮,街市填咽。凡禹域客店,独僦卧房,而无他具。故行旅者必赍枕席衾稠,始得涉远。北地又无团圊,人皆矢于豚栅。豚常以矢为食,瘦削露骨,有上栅者,嘻嘻聚于臀边,驱之不去,殆不能堪。此地始有园圊之设,虽不净洁,亦胜于无矣。(五月三十一日)

过临江寺,宿资阳县……客店大者可容千人,店中或有设剧场者。(七月十三日)

第一则,介绍河南的旅店状况。卧房与马厩相连,或者相隔几步之遥,因此“马嘶驴鸣常起于枕上”。第二则,描述客店的规格,第三则则对中原旅店内无澡堂之设表示无奈。第四则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安乃至整个北方客店的一个整体状况,旅客远行需自带被褥枕席,没有厕所,大小解只能去猪圈解决。而第五则记录了四川客店规模,当时甚至店内设有剧场,这大概与当地川剧的流行与普及有极大的关系。

竹添笔下中原驿站粗劣的饮食、简陋的卫生条件(几乎没有浴室跟厕所)、用马粪代替木柴做燃料,渔夫在岩穴中栖息……对于一个生长于斯的晚清人而言都是司空见惯。而在竹添看来,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因此他仔细地将其作为新闻一一记录在册。这种选择上的差异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当时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近代化之风已悄然刮起。个人的物质享受,更加舒适的、便捷的交通,清洁的生活环境和多样卫生的饮食,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追求。煤气路灯开始在东京的银座点亮,欧洲的各种生活用具、服饰首饰开始流行于各个商铺之中,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为之焕然一新。同时加上日本特有的洗浴文化的影响,使竹添对于晚清中国内陆的境遇不得不感到惊讶和好奇。这是他对于沿途的饮食和交通住宿如此在意的重要原因。

二、从《栈云峡雨日记》看晚清长江航运状况

《栈云峡雨日记》还详细描写了沿路的交通状况,特别是在长江上行舟的经过,包括各种船的特征,舟子如何与险滩湍流搏斗,以及避险及旅客搭乘等细节,读来生动有趣。

竹添一路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从重庆至上海,一路都是乘船而行。竹添在日记中写道,“余将买舟,嘱听陈锡鬯听采”,“适有一大船装盐趋宜昌者,锡鬯劝余附载”,于是竹添搭乘这艘盐船开始了他的三峡之行。竹添在日记中记述了这艘盐船的特征:“盐船大受十四万斤,入水甚深”,“船上舻一,桨四,皆须七八人之力方得操之”。因为船太重,只能停在下流滩深的地方,搭载的乘客需要乘脚艇划十五里才能到达。同时竹添还对重庆江边的其他船只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凡船上设舱桶、窗棂者曰‘胯子’,供行李寄载。其无之者大曰‘五板’,小曰‘三板’,皆装载货物,客亦得就搭焉”。(七月二十二日)这艘盐船在途中两次遇险,一次是过荒滩时,“盘涡折舵”,幸好没有大碍,在巫山县修理后继续东下。另外一次则比较惊险,经过叱滩、人鲜瓮时,“左舷两桨触浪而折”,险些葬身鱼腹,后在舟子们的努力下才得以脱险。八月三日,至宜昌,“买小舟抵宜昌城”,次日又更换一舟,顺江而下,十八日抵达江州后又改乘火轮船,二十一日,“舟达于上海”,才抵达终点。竹添从重庆嘉陵江到上海,三易其舟,才得以到达,可见当时从水路出蜀是件多么艰险的事情。

此外,竹添在日记中还对沿途行舟的艰难及舟子与险滩湍流搏斗的场景做了详细的记录,让人如临其境。

过武林关,抵双渠子。漩涡叠起,舟所掀舞,一再转才得出。(七月二十五日)

将入巴阳峡,乱石堆叠,长数百丈,蜿蜒如龙,日龙蟠石。水束而逼仄,入峡益窄,若二大舟来遇,各桨相搪不可过也。(七月二十六日)

至大溪口则山稍豁开,舟路之险亦纾矣。大抵峡中有滩处,大涡磅礴,转毂翻轮,江流为之激荡,水面高低不一,所以为大险。(七月二十九日)

大抵上峡之舟,皆候风挂帆,又有数十人纤之,蹈悬崖而行。遇路绝不可行者,辄皆上舟,荡桨摇橹,经数刻仅能进寸。而下滩之舟则一瞬千里,快如奔马。但覆败之患,常不在寸进而在快奔。静观者盖知之矣。(七月三十日)

过叱滩,入人鲜瓮。乱石排水面,大者如冈阜,小者如剑锘,忿迅争耸,与水相搏。涛澜奔跳,随处作盘涡。舟掀舞于其间,不当一槁叶。舟人极力荡桨,适左舷两桨触浪而折,急移右边一桨代之。务随浪旋转,又遇大涡相蹙,舟胶定不动,众皆失色。有宣佛号者,有投糈祷江神者,相与出死力。拮据久之,始得能出险,皆额手称庆。盖峡中滩险以十数,而无过于此滩者。称日人蚱瓮,果不虚也。(七月三十一日)

三峡行舟之险恶,由此可见一斑。凡此种种,为后代读者展现了当时长江航运的许多细节性的画面,为研究晚清航运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绝佳史料。

上一篇:道德规范讲稿下一篇:福星高照七字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