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2024-05-11

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通用16篇)

篇1: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小邵,你看看!你怎么 把这个句号改成了逗号,还把这个句子弄得这么长!”蒋主任冲我吼道,“你今天做的这些简直是白做!”

听到他这些不堪入耳的训话,我委屈极了,心中有万千苦语却无处诉说,我很想同他理论:书本上就是这样规范的,你们才是错误的。这个时候我深深地理解到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凄苦与辛酸以及她的“小性儿”。我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椅子,把头抬得老高,以阻止快要溢出的泪水,我不愿别人看见我落泪,不愿别人把自己小看把自己当成弱者。

晚上,一个人躺在僵硬的木床上,望着从窗外斜射进来的斑驳的月光,静静地思考着这半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想起以前一位师兄说过的话:不要迷信书本。在社会上,有些东西是约定俗成的,是令很多freshman匪夷所思的。

也许是吧。

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四) 尾声

一个月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

回想刚来时那个蹑手蹑脚的我,连坐电梯都害怕会因停电被困在电梯里的我;而现在,我能够很好的与编辑老师交流谈笑,与他们聊一些私事。最令人高兴的是,在我离开的时候,蔷老师对雯老师的一句话:小雯,小邵走了,我们怎么办呢?小邵,放假一定又要来哟。

在这里,也许我并没有学到一些实质上的东西,但是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满足编辑老师的审美心理,更为高兴的是能有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见诸报端;每天中午的看报,让我在无形之中也变得更为深刻了。

篇2: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实习的第一天

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

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

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我操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

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字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

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篇3: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1 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在海口地区实习的中专护理专业学生77人, 均为女生, 年龄17~20岁, 学制3年。随机抽取对照组 (35人) 及实验组 (42人) 。2组入校成绩、已修课程、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实施方法

要求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将观察到的事物、临床实践体会和感受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专业带教教师阅读反思日记并及时反馈。

2.2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临床实习自我评价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77份, 收回有效问卷77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

2.3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以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见, 2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我职业角色认识、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反思日记在临床实习中应用的优点

4.1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 学生往往忽略了可以促进学习的事件, 对新知识缺乏敏感性, 只注重练习各项操作或忙于完成临床实习作业。通过书写反思日记, 学生可以更细致地学习临床实践知识, 加深理解。若长期坚持, 反思日记就可成为一本生动的学习笔记, 调动学生临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提高了学生自我职业角色认识, 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

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化的专业教育, 对专业充满憧憬, 希望能在临床上学以致用, 实现自身价值[1]。然而进入临床后, 学生面对琐碎与繁杂的实际护理工作, 心理落差较大, 情绪也不稳定, 从而影响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及职业形象的树立。带教教师通过阅读反思日记并及时向学生反馈, 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以提高自我职业角色认识, 培养职业情感。

4.3 增强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表明, 经过反思日记书写训练的学生更易发现问题、分析症结和预计结果, 更有求知欲, 能审慎地作出判断或修改已有判断, 有选择性地接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由表1可知, 2组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传统实习方式中, 学生被动、消极学习, 单纯模仿临床带教教师的护理工作, 实习效果较差。学生通过书写反思日记, 对临床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同时, 带教教师阅读反思日记后及时与学生沟通, 为学生将来独立工作奠定基础。

总之,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临床实习在护生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 通过书写反思日记, 使学生反思临床经历、分析临床事件, 总结经验教训, 又从经验中发现新信息, 提出值得讨论和改善的问题, 为今后工作积累知识及经验。另一方面, 带教教师通过审阅反思日记, 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也对学生临床实习有很大帮助。因此, 反思日记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探讨反思日记在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校2007级中专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要求实验组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书写反思日记, 对照组不作要求。结果 2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职业角色认识、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书写反思日记可以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关键词:反思日记,护理专业,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周丽娟, 任小红.临床实习护生归属感不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护理, 2008, 14 (1) :121~122.

篇4:实习收银员的快乐日记

万事开头难,年轻就应该奋勇拼搏,在与王双倩的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她就是坚定地抱着这个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刚刚来到酒店的时候,王双倩还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周围几乎都比她大的同事心存怯意,但是在相处了两三天之后,她发现大家都非常的友善,并没有因为她是实习生而刻意刁难。当她碰到困难的时候,没等开口求助,就会有人主动过来帮忙,有什么不懂的他们也都会教她怎么做。

虽然洛阳华富商学院在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十分看重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相较真正的实地实习,这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刚来到酒店实习时,王双倩对于收银岗位的工作还较生疏,在工作操作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误。酒店管理人员并没有因为她实习生的身份,而将这些失误放大,反而是在问题出现后,积极主动补救,并以此为教训,和王双倩一起讨论今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她说这些让她感觉到酒店特别有人情味。

酒店收银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岗位,在局外人看来,收银员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顾客开房的账目结清。实际上,虽然为顾客提供结账服务是收银员的基本工作,但这不是收银工作的全部,不能简单地把收银工作等同于结账工作。

这是因为,顾客踏进酒店,接触的第一个员工也许就是收银员,退房结账时,直接接触的还是收银员,收银员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代表了酒店的形象,所以收银员的素质和对顾客的服务非常重要。凡此种种,从来到酒店的第一天,这个90后女孩就从酒店为实习生们特别进行的员工培训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要做一名称职的收银员,收银技巧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和自身的素质也很重要。“您好”、“欢迎下次再来”早已成了这几个月来她的口头禅了。她的微笑、自信、快乐都是在向客人传递着她真诚服务的热忱。

经过这几个月的实习生活之后,王双倩慢慢开始熟悉酒店的运作、部门的工作、身边的人际关系,虽然三班倒的工作安排有时候也会让她感到辛苦,但有压力才有动力。

篇5:报社实习日记

在法制日报实习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通稿改成新闻稿。由于法制日报是报道法制类新闻的党报,所以记者经常会出席一下公检法司部门举办的活动,这些政府部门有专门的宣传部门,在每次活动后都会把活动通稿发给记者。第一次接到通稿时有点茫然,以为感觉通稿写的非常好,时间、地点、事件都很清晰,于是做了很小的改动就把稿子发给老师了。结果被老师批评了,说我写的稿子没有新闻点。

通稿一般都是流水账,按照顺序把政府的活动详尽的表述了出来,而新闻则不同,一定要有新闻点,把最具新闻点的部分写在导语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金字塔形式。例如北京市公安局出台了针对外国友人的七项服务措施,通稿中就详细的描述了每项措施。而在改稿的过程中就要挑选出其中最具新闻点的一项主要来写,因此最后的成稿标题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其它的措施只需一带而过。

★ 大学生报社实习日记

★ 报社实习工作总结

★ 报社实习报告

★ 报社实习总结范文

★ 报社实习总结

★ 报社实习工作总结

★ 检察院毕业实习日记

★ 行政管理毕业实习日记

★ 服装毕业实习日记

篇6:新闻报社实习日记

7月16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我跟学校的另一名实习生一起去采访泰国政府官员的闭学式,由于各大媒体的记者都有到场,所以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提问的时候我会跟在旁边记录,慢慢了解应该提怎样的问题,今天的收获的确让我很受用。

篇7:新闻报社实习日记

7月17日

今天去采访了一位工作超级出色的公交车司机,免费坐了一次××公交车。今天又是一次独立采访哦,不过通过前几次的小小经验再加上这位公交司机和蔼可亲,所以采访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由于有很多群众联名写表扬信来表扬他,我今天还做了很多个电话采访,着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一天。看到公交车司机陈师傅获得的各种荣誉,真是感慨,只要是努力奋斗,一定能得到认可。

篇8:大众日报社贺信

30年来,《山东农机化》杂志作为省农机管理办公室主管期刊,坚持根植农机,服务三农,突出真实性、注重实践性、体现科普性、讲求实用性,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确立了农机战线主流媒体的地位,在宣传农机政策法规、交流农机工作经验,普及农机科技知识、传播农机致富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农机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当前,我国农村正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相信《山东农机化》杂志在未来的征途中,会以创刊30周年为契机,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点定位,求真务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把杂志办成精品期刊,在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

愿《山东农机化》杂志明天更美好!

篇9:报社实习日记

第一天就是早晨七点的采访任务,冬天的寒风并没有阻挡我实习的热情,通过这次亲身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记者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对社会知识的了解还很欠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与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写新闻首先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社会大众说话,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我想这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我得到了深刻的锻炼,使自己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有所加强,在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方面也有了提高。同时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最后在报社老师的身上,我还学会了对工作的热情,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一项工作。

一个月下来我发表 了六篇稿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篇10:2018报社实习日记3篇

在学校里原本以为学习理论知识就够了,可是在暑假期间经过十天的报社实习,才发觉了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知道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否相关,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知道所学习的是否实用。

在短暂的十天实习,我唯一的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书本上都没有遇到过的。像我新闻传播专业最适合干报社的工作,这是我当初的观念。但是我进入报社实习的不是去采访,也不是写报道,而是报纸排版。这是一份比较烫手的工作,我刚开始还想以没有学过报纸编辑为理由拒绝实习。可是实习的机会是通过关系层才争取到的,怎么可以放弃呢?再者,不会的事情慢慢学就会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

实习的第一天

我满怀好心情去报社。走进编辑室,遇到的是一张张新面孔,我的难题来了:如何和同行相处融洽?幸好在学校期间,人际交往还算不错,懂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原则。实习老师叫我熟悉环境,先把工作组的人交流交流。当然,我的实习一天,就在和报纸排版组的人员交谈中结束。我的收获就是,人际关系处理好的话,为我接下来的实习会带来方便。

实习的第二天

熟悉环境后,今天我就要真正进入排版工作。可是,实习老师又拿出一大堆的报纸和有好几本关于排版的书放在我面前,嘱托我半这些资料看了,不要那么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心急做排版工作。看来我的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也没有怪老师的理由,于是耐心地看起她所给我的资料。看完那么多的报纸,我才发觉原来排版并不是我想象中简单,这些都是一些排版出错的报纸,应该总结,避免历史性重复错误。关于排版的书我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排版的流程。

实习的第三天

我认为应该可以让实习老师让我操作排版的过程。老师布置我的任务是要我自己了解计算机排版的初步知识。令我可喜的是我业余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派上用场了。所以今天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对计算机的操作较熟练,老师非常欣赏我就把明天要我做的事情今天也做了。我耐心地看着我的老师和其它的工作组人员在计算机上精心的制作、排版,我如果不用心的话,明天自己上场会出丑的。时光在我看着他们不断地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中流逝,这天又过了。

实习的第四天

我才真正开始我的主旋律??报纸的排版。我将自己近来几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天的报纸排版中来。老师说我的统筹观念还是比较好,有一定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个摆放结构有独特的视角。头版,第二版,第三版,……最后一版的内容报道也没有出现偏差。但是毛病也不少,图片与文没有处理协调,对新闻稿的主次性没有很清楚。这一天我就在不断的改进中度过的。

实习的第五天

我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份报纸是通过自己的手出来的,无比的喜悦。今天我的主动性也比昨天强了,在同一工作组的人员们也都特别照顾我,帮助我度过一些难关。今天的工作量明显要比昨天大,因为这是周末版特刊。我的工作不是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占主要的,但是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在一旁向他们讲讲我的意见与建议,而且有写时候计算机操作还需要我的光顾。整天下来,人比较累呀,可是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是对我辛勤耕耘的回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着类似第四、五天的工作。

短暂的十天实习,让我感觉到理论与实践会有代沟,怎么样才会让代沟越来越小呢?最好的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报社实习日记精选2018报社实习日记(2)| 返回目录

实习日记(一)跨出第一步

今天是我来到《重庆日报》的第一天。

早上七点半我就坐公交出发了,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行人与车辆,我满载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开始在这个大城市里寻找一种快节奏的音律。

对我来说,报社驻地——较场口,是完全陌生的,只在中学的历史课本里听说过“较场口惨案”。一路上,我仔细地听着售票员报站。同时,今天也是重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的第二天,车子在暴雨中一步步朝着终点站驶去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到了解放碑,然后在十几个路人的指点下,终于来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楼下。我微笑着,开始了自己一天的新生活。

蔷老师扔下一摞报纸就抛下我不管了,我觉得莫名其妙,也很失望,觉得这就是中国文人自古清高的具体表现。

下午六点我便乘车回去了,我有些担心我是否能继续呆在那个没有人情味的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报社了。

实习日记(二)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

今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报社,开始了实际的工作。有的时候,帮着老师传送稿子,时而选稿,改稿,很平常也很平淡,我告诉自己:也许做编辑就是这个样子吧。

上午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候,编辑老师都不会来,我便可以自由地上网,或是选稿,或是聊qq,最多的时候是登陆新浪读书网查阅资料。

在十二点左右我收到老师发来的一条信息“小邵,今天特别热,你把我抽屉里的饭卡拿到食堂去吃吧”。短短的十几个,我却像是看了很久,眼里盈满了泪水,自己仿佛被一种温暖、一种感动所包裹着,恰似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的风。

实习日记(三)也有泪水

每天的日子都千篇一律,似乎很是枯燥乏味,但是我却从点滴的积累中慢慢地成长起来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集小成以至大成”吧。

夏天的暴雨是那样的令人措手不及,就算是再晴朗的天空也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的旅途也不会这样一帆风顺,也会有泥泞有荆棘。

“小邵,你看看!你怎么 把这个句号改成了逗号,还把这个句子弄得这么长!”蒋主任冲我吼道,“你今天做的这些简直是白做!”

听到他这些不堪入耳的训话,我委屈极了,心中有万千苦语却无处诉说,我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很想同他理论:书本上就是这样规范的,你们才是错误的。这个时候我深深地理解到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凄苦与辛酸以及她的“小性儿”。我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椅子,把头抬得老高,以阻止快要溢出的泪水,我不愿别人看见我落泪,不愿别人把自己小看把自己当成弱者。

晚上,一个人躺在僵硬的木床上,望着从窗外斜射进来的斑驳的月光,静静地思考着这半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想起以前一位师兄说过的话:不要迷信书本。在社会上,有些东西是约定俗成的,是令很多freshman匪夷所思的。

也许是吧。

实习日记(四)尾声

一个月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只能用一个来形容,那就是“快”。

回想刚来时那个蹑手蹑脚的我,连坐电梯都害怕会因停电被困在电梯里的我;而现在,我能够很好的与编辑老师交流谈笑,与他们聊一些私事。最令人高兴的是,在我离开的时候,蔷老师对雯老师的一句话:小雯,小邵走了,我们怎么办呢?小邵,放假一定又要来哟。

在这里,也许我并没有学到一些实质上的东西,但是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满足编辑老师的审美心理,更为高兴的是能有自己的文章印成铅,见诸报端;每天中午的看报,让我在无形之中也变得更为深刻了。新闻报社实习日记2018报社实习日记(3)| 返回目录

虽然只有两天,但这两天感触颇深。不仅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初步了解,而且还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清徐居然也有看守所,而可爱的考考同学还进去小小参观了一下。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昨天上午去报社报到,一上午没什么任务,无所事事的,看书似乎也看不进去。中午回来就给我的mp5充饱了电,想着下午带上去看电影。下午去了报社以后跟众“同事”(都是前辈,对我很照顾)打过招呼以后就掏出我的mp5看海上钢琴师,中午被我妈摧残看百家讲坛也没睡成觉,下午看电影的时候居然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就有了好消息,领导派我跟一位阿姨出去采访。县委书记要下乡调查。我们到了政府院,上了一辆中巴,车里坐了十几位领导,后来我才知道那都是县里的一二把手。第一次见到县委书记,哇,太帅了,长得一表人才,绝对能和涛哥(191的不要瞎猜!)有一拼,而且身高一米八几,看得我口水直掉。嗯嗯,转入正轨。我们跟着领导们到了清徐县城周围的一些乡村调查新农村场所建设情况。这一行改变了我对当官的看法。以前总觉得当官的就是受贿和收贿的代名词,欺压百姓。而当我看到领导们尤其是大帅哥县委书记到处关心慰问老百姓,并不是皮毛的走形式,而是落实到实处,解决资金、建设等各个细节问题,我对官员的印象就改变了,他们是优秀的父母官,切切实实为人民某福祉,觉得很开心,很欣慰。那个县委书记特别敬业,听说有时候晚上从6点开会能开到半夜2点,第二天早上 7点再继续,呵呵,佩服啊!昨天晚上走了4个村,每个村庄都各有特点,但愿我看到的是真实的,人民安居乐业,而不是糊弄领导的假象。晚上回来写稿不用说。

今天早上去了报社,另一个阿姨又把我带走了,嘿嘿,这次是到公安局!公安局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清徐县侦破了两起系列抢劫案,一起是抢劫出租车,一起是拦路抢劫,都在短时间内被清徐县警方一举抓获。开完新闻发布会所有的记者又去了派出所,见了受害者和受难家属。可恶的犯罪分子心狠手辣,丧尽天良,将出租车司机骗到偏僻地方抢劫财物,还将其用刀刺伤,有一个清徐的司机被刺伤了5刀,幸亏没有刺中要害。而有一位交城的司机就没那么幸运了,刺伤后被仍在了荒郊野岭后不治身亡。遇难家属憔悴的面容哭肿的眼睛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在安慰了受害者和受难家属以后我们又去了看守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看守所里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戒备森严,每个人都是在测过体温以后才能进去。进去以后警察叔叔提审了几个重要嫌疑人。使我们感到震惊的是有一个嫌疑人只有19岁,和我一样年龄,同属九零后。而就在这风华正茂的年龄里他却触犯法律伤及无辜,更可悲的是,在犯罪嫌疑人分赃的时候他不曾分到一分钱,从始到终他充当的只是别人的杀人和数钱工具。我想,只能用愚昧来形容。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没有露出丝毫悔恨,无所谓的样子,只在说自己行凶时“不怕”,对于受害者受伤、死亡他没有同情、怜悯,更别说悔恨了。在采访大致结束的时候我趴在窗户上看了看里面,有个屋子里面能看到监控录像,每个黑压压的小屋子里住满了人,是那种大通铺,犯人们戴着脚链手链。正好有警卫推着餐车路过,我问警察叔叔他们伙食怎么样,警察叔叔说挺好的,有菜有肉,还笑着跟我开玩笑说比咱吃得好。但没有了只有吃得再好能怎么样呢?但愿那些犯罪分子早点觉醒吧。从看守所出来已经一点多了,记者同志们都饥肠辘辘,后来一行人到了公安局的警官餐厅吃了中餐,吃的心满意足。嘿嘿。吃完饭继续回报社上班写稿。有点累,但觉得有意义,很开心。明天不知道又能接到什么任务,哈哈,期待。

相关内容 报社实习日记范文 报社实习日记大全 大学生兰州报社实习日记

篇11:大学生报社实习鉴定

在实习期间,我还对xx日报社摄影部有了些许的了解,进去实习后才知道,原来一般记者出去采访是不需要拍摄新闻图片的,要上报的主要图片都是由摄影部派人去拍,而新闻记者只是负责记录现场和撰写新闻稿,图片会由摄影部的记者直接发送到主编那里,分工非常明确致使我的相机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也使我没有发表新闻图片,但还是拍摄了一些难得的新闻照片留着给自己做纪念了。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记者采访内容的感受,因为是党报所以《xx日报》的记者们采访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个政府职能分支部门,采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业、农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政绩政府政策相关的内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内容与晚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一般有些软新闻都还是谋杀案、天文奇观之类的事件。

这感受这份党报的性质之后,我跟随老师先后采访了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团、市委考察园区经济建设、市委扩大会议等,通过对这些人物这些事情的采访进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报》的性质以及加强了对党报内容的了解和党报新闻的采写。

篇12:关于报社预算管理的思考

全面预算管理, 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 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企业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目前我国有不少报社也己经实施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化管理的报社, 如何用预算管理的手段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 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己经成为报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管理效率的紧迫任务。

二、报社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报社的体制比较特殊, 多数是以企业管理为模式的事业单位, 通过企业化的经营实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报社不但要重视社会效益, 也要重视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报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有利于其对日常经济活动的控制,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报社整体竞争力, 确保经营发展符合战略决策方向。预算管理可以使长短期目标、战略和年度行动计划很好地协调, 可以整合报社及其各个分部的目标, 通过预算的编制、实施和修正, 可以促使战略更好地“落地”, 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三、报社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报社企业性转型的进程的推进, 企业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预算管理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预算管理是目前很多报社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管理方式, 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报社在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预算管理不重视。

很多报社没有将预算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模式来看待, 没有成立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管理机构, 也没有调动整个报社全部门全员参与和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多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执行, 时间上仅以年度为单位, 内容也只停留在成本费用预算, 真正做到全面预算的甚少。由于财务部门工作的局限性, 它无法对所有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只能单纯根据预算额度决定是否批准支出, 因此大大影响了管理效率。

(二) 预算编制不合理。

很多报社制定预算时不对未来年度将会发生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科学预测, 也不了解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及其特点, 不能根据自己业务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而是为了省时省力, 一味参照往年数据, 照葫芦画瓢, 一成不变, 或是加加减减, 人为主观地予以调整, 使预算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 预算控制不严格。

很多报社主要强调预算编制, 编制时一次次讨论修改, 编制完就大功告成, 而对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重视不够。即使有的报社在预算执行中按月编制预算执行情况, 也只是单纯地汇总数据, 显示预算执行进度, 而不能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差异, 并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预算执行中, 很多报社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或严肃性, 当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时, 也不能及时调整或修正预算。

(四) 预算考核不科学。

很多报社只重视预算的编制执行, 忽视了预算的考核, 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因为这些报社的预算多由财务部门来做, 而绩效考核工作多由人事部门来做, 二者相互独立, 没有很好地衔接。财务部门不过问考核工作, 而人事部门根本就不了解预算。因此, 预算指标完成不完成一个样, 完成的好坏一个样, 考核的奖惩机制跟不上。还有很多报社预算考核不讲究实效性, 总是等年度预算期结束后再进行考核, 这时往往木已成舟, 削弱了考核应有的作用。

四、报社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 预算管理要提高重视。

首先, 报社要摒弃“预算就是财务部门的事, 与其他部门无关”的错误认识。领导层应提高重视, 调动全部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

其次, 报社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实现战略与目标, 就必须有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报社要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作为预算的领导和决策机构, 由“一把手”负责。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 由主管财务的副社长担任主任。预算管理办公室由财务处、人事处、内审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 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日常监控、调整和考核等。

报社只有提高了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才能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预算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规划作用、沟通与协调作用、监控作用、绩效评估作用。

(二) 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

首先, 报社的预算编制必须与战略保持一致, 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 应该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资源分析, 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 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 避免了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其次, 报社的预算管理部门要了解各种预算管理的方法及其特点, 再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业务类型、组织结构、经营特点、经营策略、管理基础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来分别编制不同分部的预算。报社可以间隔几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或者各个部门轮流编制零基预算。

再次, 报社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如印刷厂等下属企业既要编制经营预算又要编制财务预算;广告部等主要经营部门不但要设计收入指标, 而且要设计回款率指标。

最后, 预算的编制要时刻关注各种假设的合理性, 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地修正假设, 并通过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 结合内外部环境的情况, 提高预测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比如, 在编制报纸成本预算时, 不能简单按照上年的预算数和实际数来制订当年的预算, 而要根据当前的新闻纸等原料价格的变化趋势来修正预算指标的假设, 预测出较为准确的成本费用指标数。

(三) 预算控制要严格有效。

第一, 预算分析是预算控制的重要前提或基础。报社的预算执行一段时间后, 就需要及时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报社可以灵活运用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对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并写出分析报告, 充分发挥预算分析的预防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和预测作用。

第二, 报社在预算管理过程中, 应根据差异大小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措施。如果差异很小, 就不需要采取纠偏措施;如果差异超出范围, 就需要采取纠偏措施。预算控制可以为预算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预算决策的准确性或减少决策的失误。报社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 将各种预算控制方式相互结合, 比如当期预算控制和累进预算控制, 总额控制和单项控制, 绝对数控制和相对数控制, 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等, 设计并采用个性化的预算控制方式, 以达到最好的预算控制效果。

第三, 当内外部环境或者企业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 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要偏差时, 报社应及时主动地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预算调整。预算调整必须有利于战略的实现, 而且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既不能过于强调预算的刚性又不能过于随意地调整预算。

(四) 预算考核要适时适度。

首先, 报社要优化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报社需要兼顾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领先与滞后指标的平衡、短期与长期指标的平衡, 以及内部与外部指标的平衡。比如, 在设计发行部的考核指标时, 既要考虑财务层面, 又要考虑顾客层面, 除了要有发行收入等财务指标外, 还要有客户保有率、顾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

其次, 预算考核是一种动态考核和综合考核。报社在特定预算期间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要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主要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并与相应的奖惩方法挂钩, 对预算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奖励, 对预算完成不好的单位进行处罚, 鼓励各预算执行单位超额完成预算目标。

预算考核是整个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预算考核, 报社可以揭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预算考核的过程是寻找差距的过程, 把每项差距进行分解, 努力寻找差距的原因, 并制订改进方案, 在下一个环节加以执行, 以便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和预算管理目标。

五、结语

总之, 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将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全面预算管理对报社的发展具有举总轻重的作用。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是将企业各项经济行为纳入科学管理轨道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报社增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向现代化企业靠拢的重要手段。将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考核等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克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报社的预算管理将从经验的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模式, 已日益受到企业重视, 我国大部分报社也普遍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文章对报社的预算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 指出了我国报社实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对报社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加强报社预算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预算管理,重要性,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150, 159-163, 167, 174, 182

篇13:大学生报社实习总结

为了能走出象牙塔全面了解社会生活,我于暑假期间在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日报社开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实习。大学即将进入尾声,实习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一个必经之路,也是更好地了解社会的一次机会,同时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

实习的一个月期间我跟随人事教育部的老师学习,不仅了解了人事教育部的大体工作,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回忆在报社实习的日子里,经历了陌生的环境、人际的复杂性以及各种突发性事件,都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随机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在思想上提高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从而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沉着应对。

一个月里我明白了人力资源是做什么的,也看来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的著作,比如《绩效导向的领导力》、《人力资源教程》等。在一个月中,我参与了员工的培训组织工作,老师在很多细节上的考虑周到,让我对工作更加的认真负责,这中间也有突发的事情发生,我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及时处理好了,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人事教育部的主要工作职能总述:

1、负责组织建设公司运营管理的各项机制;

2、负责组织召开公司人力资源会议;

3、负责组织召开公司各级人员的述职会议;

4、负责组织制定职能管理财务指标的预算并分析;

5、负责公司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管理工作。

在一个月里我收获的更多的是做人以及处事的道理,体验了社会实际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如下:

1、实习是一份工作,不能老是想着自己是大学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可以犯错,可以迟到,可以散漫,可以偷懒等!工作了就不是在学校,公司有自己的规则,不遵守公司规则的人,必将遭到公司的处罚。

2、领导布置的工作最好一次性做好,做对,不然自己可能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去做事了,在领导的眼里,你就失去了信任。有突发事件,一定要及时上报给领导,不要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就不如实及时上报领导,这时自己就大错特错。

3、在公司上班,不要认为自己年轻,比公司同事有想法、有活力。要学会低调做人,学会和同事相处,不然自己就会被同事冷落了。

4、在公司上班,一定要学会给领导提供有建设性合理的建议,这样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才有利,领导会认为你很有潜力。

5、在公司上班,一定要从苦事、脏事做起,比如扫地、拖地板等工作,你一定要主动做事。

6、所做的事情虽小,但真正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

7、一定要学会不断总结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从方法、工作流程、效果等总结经验,不断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自己才能不断改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管别人说的对,还是错误,都是代表别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事情的方式。

8、走过的每一步,都要求自己力争踏实、稳重、应变、执着、追求、辉煌!这是每一个成功人事必备的素质和特征。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领导对我这次暑期实习的大力支持,感谢报社给我这次实习机会,感谢人力资源部各位同事在这段时间里给我的帮助和指导。这段时间的磨练,使我懂得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基本流程,对招聘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再次感谢报社给予的这次宝贵的实习

机会。虽然这次短暂的暑期实习结束了,但对我来说这只是迈向社会的一个开始。

篇14:大学生报社实习报告

时间:

11.12—12.14

学生:

实习地点:

实习的第一天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xx日报社。在这里首先认识了上党晚报健康周刊的冯主任和几位漂亮的姐姐。

主任临时开了个会,给我们介绍了周刊的大致情况,并将我们三个人分到周刊记者手下,负责引导并带领我们往后的学习和实践。报社的人不多,目前也就四个人,反倒是我们的到来使得报社充满了朝气,显得热闹了起来。

第一个星期的适应阶段,看着姐们在工作,自己在旁边学着、记着。闲余时主任还让我们看一下往期的报纸,要我们多熟悉一下报纸,“进入这个行业,看报纸就不单是看热闹了,还要看其中的门道”。我通过看往期的报纸,大致了解到了报纸的一些内容、格式、规律每期都有什么内容,主要报道哪方面的新闻,每个版面又是如何设计的等,渐渐的去深入了解这份报纸。 知道了报社编排报纸使用的软件“方正飞腾5.4”后,就跟着单位的老师学习排版,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如调度x使其尽量达到美观,内容编排合理。

主要任务还是在x市各大合作医院微信公众号上查找相关的新闻资料,还有就是报纸打印出样版后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改正,例如错别子、病句、内容格式等方面的错误。

往后这三个星期的时间,慢慢的熟悉报纸,之后也就知道了每期报纸都是周三出版,周一、二查找资料,排版往往会比往常忙一些。星期三上午主任都要开例会,大致内容就是评析一下本周出版的报纸,对每个人的工作都做出肯定。对我们三个实习生也会进行鼓励并进行指导,再者就是安排下期报纸的内容,也会联系各大合作医院采访和征稿。如果报纸的版块有大的改动的话,主任也会做出具体的安排任务。

星期四、五主要就是去各大合作的医院,社区,会议地点进行采访收集材料新闻,我一直跟着王垚姐去各医院采访医生,患者。期间王垚姐也会教我很多东西,跟着她能够学到很多,都是在校园、课本上不曾有的。几天接触下来这里的姐姐们都很热心负责,对我们几个实习生在生活上也很关心。

后来我懂得了,不要把自己老是当做实习生去做每一件事,千万不要以实习生自居,这样在实习的这半年时间里什么也做不成,学不到。讲真,视野格局限制了自身成长的一切可能。

这就是大致一周的工作,基本每个星期都是这样的流程,所不同的也就是每期采访的人物和医院不同了吧。

最近一期主任商量着,考虑到我们再这学习,想锻炼我们,特地新开了一个版面“医患正能量”,想让我们自己下医院实地、亲身到新闻发生的一线去采访,虽感觉到了困难和紧张,但还是值得去尝试去挑战的,这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实地采访

1、采附属和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程荣贵医生写稿11月15日。

2、采访附属和济医院中医二门诊医生写稿11月23日。

3、采访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六科主任医生11月29日。

4、采访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和医学遗传科主任写稿12月13日。

小结

通过这一个月的采访,接触到很多的医院,经常来回于和平、和济之间。近距离的去接触医生和患者,以及科室和病房,从中了解到了很多。很多时候一些小事,现场情景极具震撼心灵之力,那些原先在课本上才能看见知道的病例症状,在这里屡见不鲜,这才跳脱课本发现原来在身边有这么多的重大疾病时常出现。例如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耳聋,胃癌,至今仍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听到,看到这些的时候的复杂心情。

随笔

篇15:大学生报社编辑实习总结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范文网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做新闻要真实做新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这一周我遇到了好几件新闻不真实的事件。周三马纪朝记者让我去听一个因为大河报女记者写的一篇买钢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满、对内容真实性怀疑举行的一个媒体与商家的座谈会。记者可能是因为对钢琴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错误,给商家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记者会为了写稿制造一些虚无的新闻要素,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新闻要素自己没有采写到就不能想当然的。

采访要抓足新闻要素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要是记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现场就要尽力采访相关人员,记录现场的新闻事件、人物等,以备后期新闻写作时查用。而且有详细的现场记录还可以防止出现新闻细节的虚假。现场采访结束之后,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新闻事件的负责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在新闻现场找不到的东西,如领导讲话、背景资料、相关部门反映等。记者应该为自己写的新闻负责,因为失实新闻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能预见的。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篇16:报纸消亡和报社新媒体布局

千年之交, 不断有人预言报纸将要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2006年,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 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到2044年, 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 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笔者认为, 如果前几年“报纸消亡”只是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的话, 那么今年4月苹果IPAD的面世则让人看到了其现实的可能性, 并且报纸消亡的速度可能比菲利普迈尔的预言来得还要快。“报纸消亡”并非一味是悲观的论调, 相当部分的报纸早就应该停印不再浪费纸张, 而对于有读者市场的报纸, 采用电子介质可以节省大量出版成本。摆在我们传统报人面前的问题就是, 尽快做好新媒体布局, 在将来的新媒体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一席。

报纸所受冲击并不致命

最近三年, 裁员、破产和停刊在美国报业不断上演。百年老店《西雅图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于去年停止印刷仅网上发行, 丹佛的《落基山新闻》由于无法找到买家而停刊,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世界最知名的报纸也宣布裁员、减版或财务状况不佳。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间, 美国报业被停职或解雇的记者约有11250名。

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与美国差距并不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表明, 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6.5小时 (全国平均水平为每天34.09分钟 (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青少年网民中, 71.6%的中学生和88.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新闻。

美国报业的今天会不会成为我们的明天?中国报业会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出现倒闭潮?2044年10月, 会不会出现“最后一位日报读者结账走人”的情景?把这些问题放在今年4月之前, 要得出肯定的答案是艰难的。认真分析对纸质报纸产生冲击的英特网、手机和电子阅读器三种媒体, 笔者认为他们对报纸的冲击都不是致命的。

首先看英特网。上网看新闻最普遍的是上门户网站, 它按要闻、国内、国际、社会、财经、体育、娱乐等等分门别类, 把大量新闻汇聚在一起, 每个门类再推荐出几条重要的新闻放在首页——不管是谁, 想看的新闻几乎都包括在里面, 这看似所有人都能满足需求, 但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 而门户网站提供的新闻都是一样的, 过量的信息对所有人又都成了负担。在与网络竞争中, 以《广州日报》为代表的报纸提出了“比上网更省时, 比网络更精彩”、“变厚报为优报”等理念, 对于时间很宝贵的读者来说, 这些报纸还是有优势的。另外, 多数网站并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 旺丁不旺财, 这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其次看手机。手机作为移动互联媒体, 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听起来是非常好的新媒体, 但通过手机登录新闻门户网站, 比起电脑有较大的劣势——屏幕太小, 更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传统媒体以彩信形式出版的手机报, 由于阅读体验的制约, 只适合短小和少量的阅读。

再看电子书。不管电子书如何环保, 能少砍多少棵树, 也不管厂商如何鼓吹E-ink技术把电子书的阅读效果做得多么像纸张, 不反光不刺眼, 但用电子书看报需要先把报纸下载到阅读器上面, 这个过程是麻烦的。电子书虽然也集成了音乐、词典等一些附加功能, 但这些功能和随身手机的附加功能存在诸多重叠, 吸引力并不大, 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掏5角或1元买一份非常便携的报纸, 而不会因为环保而掏几千元买单。

此外, 使用影响范围比较大、带有一定新闻功能的新媒体, 还包括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QQ为代表的在线聊天工具、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 以及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即时发布系统等等, 这些都很有前景, 它们都可以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广阔市场, 它们一方面威胁着报纸, 另一方面又延伸了办报的手段, 但它们都代替不了报纸——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生产新闻, 仍将是社会的主流。

至此,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新媒体会导致传统报纸的空间受限, 促使它们重新洗牌, 一批没有市场需求或者经营不善的报纸将会关门;但纸张印刷的报纸, 作为一种媒体,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将长期存在。

苹果, 苹果!

潘多拉的盒子在今年4月打开——苹果ipad上市。为了阐明为什么ipad的出现将对报纸产生致命冲击, 有必要简单介绍“苹果”的前两个产品i Pod和i Phone。

ipod最早是听MP3的, 后来可以看照片和视频, 再后来发展成一个口袋型电脑和一个令人着迷的游戏装置:内置Wi-Fi, 可以上网、发邮件、更新博客、使用即时聊天。更重要的, “苹果”创新了这种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苹果网上商店——用户可以通过Wi-Fi前往App Store购物, 将新游戏新应用添加到装置中。苹果商店中的应用超过10万种, 学习、工作、新闻、商业、娱乐, 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 到2009年9月, 各种应用的下载量累计达20亿次。

iphone比ipod多了电话功能。从2007年上市到2009年底, iphone在全球卖出5700万台!基于多点触屏技术, iphone能让用户得心应手地阅读文字、图像、视频, 以完全不同于普通手机上网和彩信手机的阅读体验来阅读新闻。国外的《纽约时报》、《周日泰晤士报》, 国内的《广州日报》、《解放日报》等都纷纷开发iphone的应用。

ipad是“苹果”开发的一款平板电脑, 轻便易携, 能通过Wi-Fi或3G随时实现无线连接, 功能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相对于iphone, 9.7英寸的宽大屏幕可使其优秀的阅读体验扩大到极致。与以往其他形式的新媒体可能开启一个市场而不是取代纸质报纸不同, 笔者认为平板电脑很可能取代纸质媒体, 这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首先是提供了报纸无法比拟的阅读体验。“苹果”的官网提供了《华尔街日报》 (WSJ) ipad应用的例子, ipad屏幕可以显示整张报纸的版面, 用手指点击可以放大局部;手指左右抹动可以实现翻页;报纸版面中关于人物的访谈可以嵌入高清视频;文字、图像、视频、打开、关闭、放大、缩小, 完全自由切换。WSJ的ipad应用, 让人仿佛置身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中阅读魔法书的情景, 这是阅读传统报纸所无法领略的。WSJ的ipad应用每月费用17.99美元, 在一个月时间内吸引了6.4万用户。

其次是平板电脑有惊人的魔力, 能迅速普及。前文提及, 电子书由于阅读功能过于单一, 其他功能过于薄弱, 只能在爱好阅读的发烧友中推广而很难在社会中普及, 但ipad堪称“奇妙与革命性的产品”, 在很快的时间里可以像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一样普及。ipad上市28天销售了100万台, 预测今年销售量可达800万台。由于ipad取得的成功, 使“苹果”因市值超过微软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 而微软、中国电信等等, 纷纷模仿, 准备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平板电脑大大节省了报纸发行成本。以广州报摊上的主流报纸为例做粗略测算:每吨新闻纸5000元, 一份报纸0.4公斤, 仅纸张的成本就高达2元;每份报纸的零售价为1元, 但发行环节成本为0.4元。也就是每发行一份纸质的报纸, 报社至少要亏1.4元, 相比纸张印刷产品以元为数量级, 电子产品每份的发行成本可能是以分为数量级。当然, 今天的报纸能在发行环节亏得起, 有赖于广告商的支持, 但一旦出现性价比更高的媒体, 广告商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新的媒体。

由一种阅读体验比纸张更好、成本比纸张更低的新的介质来取代报纸, 这如同纸张代替竹简, 是历史的必然。再举一个数码相机代替菲林的例子, 菲林的发明使其在世界上风靡了几十年, 数码相机的普及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大约10年的事情, 用胶卷拍照, 现在变成了专门玩摄影的艺术圈里的事情。在不太久远的未来, 可能一些人还有纸张印刷报纸的需求, 只不过那时候的报纸, 每份的价钱可能会比现在昂贵得多。

报纸转型

如同现在的很多数码相机使用者不知道中国曾经有一个胶卷厂叫“公元”一样, 如果不及时转型, 未来的数字报刊读者, 也未必能叫起现在某些报社的名字。

在谈到报社转型时, 人们可能会有诸多问题:报社的转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什么样的报社将被淘汰, 什么样的报社能在转型中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 在未来的媒体形式中报社应该如何进行布局?

首先, 报社转型的条件是知识产权的集体保护行动。

当下, 新闻报道不受著作权保护, 读者和其他机构可以免费或者以极低廉的费用获得新闻似乎成了通例, 这与我们报业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关系。我国的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 整个报业的市场化发展和门户网站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在当时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需要大量的新闻来源, 而比较弱小的报纸也需要借助门户网站的传播扩大影响, 大家各取所需, 门户网站于是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获得各家报社的稿件, 然后供网民免费阅读。由于稿件在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之间反复转载, 加上各地方新闻的同质化非常严重, 同一新闻可以通过很多来源得到, “新闻卖不了钱”成了一个事实。报社的维权意愿也不强烈, 因为靠纸张印刷的报纸, 还有很好的利润。

问题是, 一家综合性报社的新闻采编人员可能有300人至500人, 每年的采编成本以千万元甚至以亿元为单位计算, 但卖给门户网站却以十万元或者以百万元为单位, 在以纸张印刷的报纸式微或消亡的时候, 报社必然要提高价格或另寻途径。如果报社集体提高价格, 门户网站的模式就要破产。报社可以将数字新闻卖给门户网站, 也可以卖给读者和广告商。一种可能的方式就是报社把简单的新闻卖给门户网站, 把价值更高的新闻想办法卖给读者和广告商。

在现阶段, 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是个别的行动, 比如《新京报》告浙江在线7706起侵权, 但在下一阶段, 知识产权会得到集体重视。

其次, 能在转型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的报社, 将是能创造具有独特价值新闻的报社。简单的、同质化的新闻, 尤其是一般的社会新闻, 仍将随处可得。报社能将新闻卖给读者和广告商, 是因为它能提供门户网站和其他报社所提供不了的价值, 它不仅生产新闻, 更制造品位;它不但创作内容, 还告诉读者应该关注什么内容。

报社的新媒体布局

在未来, 报纸很可能采用平板电脑+台式电脑 (或笔记本电脑) 的方式进行阅读。在第一地 (家庭) 和第二地 (办公室) , 通过台式电脑 (或笔记本电脑) 进行网络阅读, 也可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无线网络阅读;在第三地 (家庭和办公室之外, 比如通勤路上) , 则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更现代的终端实行无线网络阅读。

第一, 按目前的模式看, 读者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无线阅读, 需有报社提供该平板电脑的应用。在平板电脑阅读中占据一席之地, 是报社新媒体布局的一个环节。WSJ的应用只是一个例子, 各报社恐怕都不能脱离这一进程。

第二, 现在多数报社自办的网站都提供数字报纸, 供互联网的用户阅读。但如果认为, 把每天100来个版的报纸进行数字化, 然后放到网上去就是新媒体, 那就大错特错了——从这里, 读者看到的还是纸上的东西, 根本没有超出纸张的阅读体验;而且人的阅读耐性是有限的, 而点击打开数字报纸远不如翻看报纸来得直接方便, 点开方知这个版面或这篇报道不是我需要的, 恐怕没有几个人有耐心把100来个电子版面全部看完, 更不用说还会心甘情愿地掏这个腰包。因此, 在报社的新媒体布局中, “苹果”的应用是个好老师, 要从读者的阅读体验出发, 重新安排内容和设计形式。

上一篇:最简单的个性签名摘抄下一篇: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拨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