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

2024-05-09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精选5篇)

篇1: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古人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 个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 足之心。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岂是只用短短几十年的一生能学得完的呢?故先贤庄子曾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 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 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据统计,当 今世界 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 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 断“加油”“充电”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 度。以老人为例,也得学会如何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甚至是电脑,不然享受不 了科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终身学习这方面,鲁迅先生是榜样,先生在临死前一个小时还在写文章呢!还有华人首富李嘉诚,他每天晚上看书学习,这个好习惯已坚持了几十年。更 有甚者认为,只是“活到老,学到老”还远远不够,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 在 21 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 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 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世间有“知足者常乐”一说。而且,大多数人都承认,知足常乐是一种美 德。的确,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 理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如果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有幸福。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所以,在学习上,要知道精 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 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 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终身学习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 我们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知无涯,学无境。永远不要停止你学习的脚步,让学习成就你的事业,也成就你的人生。


篇2: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

前段时间刘总组织我们在桃花岛学习了许总年后的讲话,在讲话中许总多次提到关于总部人员的打造,怎样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或许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是领导者要深思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满足领导者所要打造的团队的能力要求,却是我们要努力思考的。

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许总从几个方面给我们做了指引,一是要不断学习,不要拒绝学习,二是要有远见跟近见,三是抛好职业锚,四是严要求、高标准。最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最可怕的是不断学习的人。”激起了我对学习这个问题的深思,为什么说不断学习的人最可怕?为什么要学习?怎么学?不学习又会怎样?

其实,不学习的人和不会学习的人,都同样令人感到可怕的。因为,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愈益规范成熟,法制环境愈益清晰巩固。从原来比胆量、比公共关系,后来比技术、比广告、比营销、比服务来看,现在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主动从“红海战略”转为“蓝海战略”,这个时代要比方向、比速度、比胸怀、比合作的胸怀、比包容竞争对的胸怀、比企业文化。要看谁更有价值,更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要看谁更有学习力。不学习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比,这是处于一种“安乐死”的状态。我们公司八大价值观里有一条 “敬业敬责、高效卓越”,但是如何高效卓越,这就要求我们去思考,而思考就是学习充电的过程。

关于“知识”这个词,我们也要把持好他的内涵。知识在没有到能活用之人的手中之前,它只能算是潜藏的力量,还不能算它是利器。社会上为数不少的人是:有职称不称职,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没有“真才实学”,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两脚书架”。因此,正象哲人所说的那样“知识的全部意义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应用”。

另外,翰墨飘香,长期的学习不能让我们举止儒雅得体,更加自信敏锐,使我们充满智慧和魅力。曾国藩说:“知识可以提升人的气质”。学习不单是个人要学习,企业也要学习,所以才有学习型组织这一说法。如果企业不善于学习,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唯一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源泉„„或许来自于组织化的学习程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学习力就是生产力。

“穷人因书而富,富人因书而贵”。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的能力就是生存的能力,就是个人成功的潜力,学习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学习是战胜未来,战胜对手的唯一方法。

篇3: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

一、从学生的初始现状来看

在最初的实验摸索阶段,我根据多年在汉族学校担任地理教师的经验,给自己安排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我们朝鲜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与汉族学生相比有何差异?那么,通过两个多月的摸底调查和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到朝鲜族学生在汉语知识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明显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我将其称之为“三差”:

1. “一差”主要指学生的识字量不够,即识字水平很差。在地理课中讲授有关地球知识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不认识“扁”、“锯”、“纬”、“椭”、“嵌”等字,一节课中学生不认识的生字竟达到16个。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如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过识字关。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方法:

(1)人手必备字典,坚持课前预习,把不认识的字写上拼音,上课时进一步巩固。(2)字和模型、挂图等教具相结合,让学生视觉、听觉与思维相结合,加深对字的记忆。(3)课前在图纸上把本节课涉及到的难字,易读错的字写好,贴在黑板上,时刻给学生一个提醒。

2. “二差”主要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最初用汉语授课时,如果用汉语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几名学生用汉语回答,而大部分学生都用朝鲜语回答。针对这种现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解决这一难题。

(1)激励方法:无论学生说得对错,只要有勇气,都给予极高的评价,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说好汉语。(2)复习巩固法:在小结阶段,让学生用汉语来表述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强化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3)阅读法:在教材中有关“阅读材料”的内容,都尽量抽出时间让学生阅读,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4)信息交流法:课前收集资料,即利用课前5分钟用汉语进行相关知识的信息交流,对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三差”主要指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差。一方面体现在对字、词的理解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体现在思维习惯上。如,学习《地形》课时,像崎岖、坎子、沟壑纵横等词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其含义;如,学习有关《世界气候》课时,我让学生解释背风坡、迎风坡、避暑胜地等词的含义,大部分同学也解释不了。所以在实验初期,我常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朝、汉族学校的学生,在汉语知识水平上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呢?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的学生在上中学之前,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一直受朝鲜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已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将书本上的内容或老师的要求,翻译成朝文后理解。这中间就有一道转换程序,如果在没有正确地理解字、词、句子的含义的时候,进行转换的话,就会错误百出,无形中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给教学也设置了一道障碍。为突破这一道难关,提高朝鲜族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我不断完善“双语”实验方案,改进教学手段,整饰实验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我采用的“双语”教学手段是切实可行的。

二、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

针对在最初的调查和摸索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在“双语”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我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设计了适合“双语”教学实际的教学环节,因为“双语”教学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读书阶段: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在“双语”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读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而读书环节中科学地设疑,既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延长保持记忆的时间,不失为读书“操作链”上的法宝。例如:我在讲《东南亚》这节课时,先请学生谈谈对“新马泰”这些国家的印象,让学生畅所欲言,把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引起学生想到东南亚去畅游一番的欲望。这样我们就共同踏上了“东南亚”之旅,请学生看书,通过自主读书,并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了解有关东南亚的概况。再比如:我们在讲极地地区的知识时,不妨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想在几秒中之内步行绕地球一周,大家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这时有的同学说:“地球那么大,老师绝对不可能在几秒中之内绕地球一周。”有的同学说:“可以,老师在地球仪上饶一周的话,用的时间也就是几秒钟。”“究竟哪一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秘而遥远的大洲——南极洲。”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同学们产生了强烈地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愿望,这时请大家看书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环节中,他们会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句子直接向老师提出,由此我可以在学生获取有关的地理信息的同时给他们解答,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学生的识字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够,而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2. 讨论释疑阶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在“双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感觉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和汉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学的核心。为此,在地理教学的讨论释疑阶段,我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不是让他们去背去记,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例如:在讲授《东南亚》的新加坡这个国家时,请学生分析讨论新加坡这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为何发展的如此之快,是如何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的?从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可以吸取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由此,请大家进一步分析、讨论,延边地区怎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经济呢?通过讨论、分析,我们最后要请几个同学或每组选一个代表来发表他们的观点,有些同学不知如何用汉语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不是向同学求教,就是问老师,有时比较不太好表达的语句,我让他们用朝语,但是大部分同学都拒绝了我的好意,他们所表现出的热情,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观察、感知、想象,有用汉语思维的时间,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正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所以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其次,在讨论释疑阶段,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我们知道,讨论、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无形中就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例如:在讲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的马六甲海峡时,我们分析并讨论了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因为课前,我要求大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同学们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课上有的同学就利用我挂在黑板上的东南亚图来说明,有的同学则读了他在课下通过上网所查找到的资料来说明,教学效果非常的好。通过地理课堂的“双语”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讨论、分析、释疑这一过程是我们地理“双语”教学活动的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作诱发物,以教师作主导,能够达到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3. 课堂练习检测阶段:师生互动,启迪思维。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场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逐步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因而,在课堂练习检测阶段,通过师生互动,教师采用暗示、激励等方法,增强学生写汉字、说汉语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根据朝鲜族学生的实际情况,编一些能体现出本节知识特色的练习题,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认真动脑思考,通过相互讨论、分析,自行完成,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精练的练习题,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例如:在学《东亚》一课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东亚的气候特点,阐述其形成的原因。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过程,这样既可强化所学知识,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汉语知识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nlc202309021734

4. 小结阶段:扬长避短,学以致用。在“双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小结阶段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实验阶段,我主要采用的是实践性小结,即在一节课结束之际,师生共同提出这一节课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或通过亲自查找相关资料得出问题的结论,并将最终结果用汉语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时候会涉及到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这时我们一般在课后让学生调查延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延吉市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然后请大家结合实际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为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做些什么?从学生用汉语所写的实践报告来看,我确实感到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觉得在地理课堂的“双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设计、编排各项教学活动,教师要多给学生读书、读图、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实践,真正做到课堂内学生间用汉语进行信息交流,以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

三、从“双语”教学实验的结果来看

前面我已提到初入实验班时学生的“三差”问题:即汉字的识字量差;汉语言的表达能力差;汉文的理解能力差。但通过地理课堂的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的朝鲜族学生的表现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这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能用汉语自如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彼此间能用汉语进行热烈地讨论、勇于用汉语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用汉语向老师质疑;还表现在学生观念的转变上,因为最初学生觉得自己的汉语水平太差,所以他们都羞于在课后用汉语与老师交谈,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使用朝鲜语。但是经过近一年的“双语”教学之后,尤其是地理教学一个轮回即两年结束时,这种状况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课后同学们无论是与我打招呼还是进行交流都尽量用汉语,也就是说我们朝鲜族孩子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过去被动地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汉语,转为现在主动地寻求最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这是在最初的实验阶段我所没有预测到的令我万分欣喜的结果。在此,我还想说明的一点是,尽管我们课堂上用的是“双语”(朝鲜语和汉语兼用)教学,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学生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因为在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进行的是跨年级教学,带了两批学生,他们的成绩与平行班相比较,都是比较理想的。下面我将一届学生的成绩展示如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想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在“双语”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各学科不同的特点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我们的“双语”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我在此还想说明的是,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具有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创造性的学生观,是其能否创设教学情境、改革教学原则、创造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的前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朝鲜族教师的光荣使命,广大的朝鲜族教师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我们朝鲜族教育事业的振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4: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方面的名言

小学里学困的孩子,除了极个别有特殊原因之外,更多是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的。上课缺乏专注力,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低,完成作业马虎、敷衍、拖拉,是学困孩子共有的特征。进入复习阶段后,语数英老师轮流轰炸,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也真是忙得够呛。

小Y。元旦前有次家庭作业没有写,晚上留下补写了很久。然后和她妈妈沟通,希望能重视起孩子的学习态度,检查检查、督促督促她完成作业。结果今天发现,她假期里的作业仍然没有写完。

孩子真是神奇。她明明知道作业是不可以不做的,但她为什么就不做呢?她明明知道作业没有做完,老师是要批评的,但她依然准时来上学了。她明明知道没有写完的作业是不可以交的,但她仍然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把作业交了。估计,她的内心其实也是忐忑和紧张的。与其承受这样的压力,为什么不按时完成呢?

孩子的世界,不能用成人思维去揣度的。

放学后,她妈妈来到了学校。这是我和她寒暄后的第一轮对话:

“小Y作业没写完,你们知道吗?”

“我问她了呀,我提醒她了呀,她告诉我写完了的呀。”

但她却不能告诉我孩子究竟要写哪些作业。元旦前我和她沟通的提醒、督促就简化成了“问”。孩子良好习惯、态度的形成,不是简单地要求他怎么做,而是日久天长地随着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熏陶由内而外生发的力量。家长、老师要求的粗线条,立刻会在孩子身上得以折射。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细致和耐心。如果孩子到了三年级依然没有良好的习惯,做父母的只能付出更大的心血和努力。为了孩子,而去改变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进步、完善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还注意到了她这样两段话:

①“我和她讲,你现在就像陷在泥潭里一样。老师和爸爸妈妈在努力拉你,你自己也要努力往上爬才行。你知道他怎么和我说?她说‘我就要陷在泥潭里,不要你们管。我已经爬不上去了。’听了她的话都气死我了,不想理她。”

她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流泪了。完全理解一个妈妈此时的伤心。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绝不是一两天里发生的突然变化。这样一段话可以依稀看出她们日常和孩子的沟通是有障碍的。和孩子说这样的话,不仅一点点促进作用没有,反而完全把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所以孩子才说出那样自暴自弃的话来。“不想理她”,正说明了我们教育能力的“技穷”。实际上,作为父母可以做到“不理她”吗?绝不能因为生气,产生放弃的冲动。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已不爱她。

②“我告诉她,期末考试三门功课有一门达不到90分,明年就把她一个人扔在老家上学。”

这是我提出教育也需要惩罚后,她告诉我的惩罚措施。这是惩罚吗?且不论能不能做到,这看起来更像是恐吓。一个遥远的不着边际的惩罚就和没有一个样。能起作用的惩罚一定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兑现的,而且和刚刚的“不努力”“不达标”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去矫正自己的行为。

篇5:韩雪:人生需要不断刷新自我

所谓真人秀,首先得是真

《跟着贝尔去冒险》从开播第一集起,韩雪就成了节目里的话题人物,蚯蚓绝对不吃,对青蛙极度恐惧,冒着被观众批为“千金小姐”的风险,在节目里始终做着最真实的自己。“我觉得真人秀首先得是真,其次才是秀。”《跟着贝尔去冒险》从头到尾就没有剧本,甚至连每天需不需要下水都无从得知,时常往脸上抹泥,根本没法化妆,这对许多女演员而言,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灾难。然而,从答应参加节目到最终完成,韩雪从来没有过抱怨,也没有给自己设定过所谓节目中要呈现的形象,更不太在乎大家怎么看待自己。她坦言,心态上,自己已经过了那种特别介意别人评论的阶段了。而且,节目的机会这么难得:discovery的制作团队参与、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贝尔安全团队护航,一生当中,可能就只有这么一次去体验在野外冒险和求生的机会,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用最正常的、最真实的姿态去好好体验呢?

事实上,从节目录制的第一晚开始,韩雪就做好了迎接可能全程被虐的准备。因为她的英文名Cecilia(雪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发音太难,故节目中唯有韩雪用了英文名),和曾经伤了贝尔的初恋女友同名。于是,节目中的韩雪,果然也多灾多难了起来:令所有人震惊的爬满了虫子的地狱头盔惩罚;直面自己最恐惧的青蛙;因为任务被增加了难度而导致肌肉拉伤,同时尺神经损伤,手指弯不起来并不断发抖,后来整个手都肿了。“在那些瞬间,我就觉得何必呢,实在冤得慌。但贝尔人很Nice,在节目之后都会跟我们沟通。那个头盔惩罚,是要帮我克服心理障碍;青蛙的恐惧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对于恐惧本身的恐惧;受伤的那天,贝尔后来解释说,他要增加难度,是希望有人能够体验到失败的滋味,因为任务永远成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伤势处理得不够及时,后来的几天,韩雪几乎只有一只手能用,连贝尔都建议她不要尝试任务了,但韩雪却没有退缩。她说:“我是那种,决定好了的事就不会轻易放弃的人,就算只有一只手,也要把任务完成。但是你让我吃虫子,这个肯定不行,一开始我就没有准备要吃,节目组也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毕竟我们只是模拟冒险,并没有到非吃不可的地步。”

整个真人秀前后录了约二十天,在野外,四对组合相互依赖,很快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在韩雪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钧钧的勇敢、吴倩的要强、语熙的乐观都令她钦佩,小白、谢天华总是闷声不响却极有担当,背着偶像包袱的丹峰其实非常善良,而那个曾经自我、不需要朋友的大张伟居然也慢慢打开了心扉……节目里留下的人与人之间点滴的美好回忆和坚实的信任感,对于韩雪而言,是一段特别难能可贵的经历。

有增值,才能只成长不老去

“在生活中,我不是一个具有挑战精神的人,我喜欢安全感,希望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是可控的。”原本的韩雪是这样一个人,但在节目之后,她却有了一些改变:“以前做事情比较稳定,稳中求进,不会激进。现在发现,即使事情超乎你设定很远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稍微往前多跑几步,也不会有事。那我就在反思,可能是以前给自己画的安全框太严格。以后,是不是可以试着每一次再多走几步。”

真人秀给韩雪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尤其是让韩雪的流利英语受到了众人的关注。她说英语是她的兴趣,如果不学表演,肯定会去念英语专业。虽然没有什么留学的经历,但韩雪的家庭教育环境特别好:外曾祖父以前是大学教英语的,留过洋;而韩雪的奶奶辈、爸爸辈,英语都说得很好,大姑姑还在驻美大使馆工作。韩雪自己,从小就比较用功,学英语的习惯一直从学生时代延续到了现在。她说:“我特别反感一说到女演员,就等同于没脑子,不光是语言,我的学习习惯一直很好。而且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当你脱离了学校教育,是不是就代表可以不学习了?我觉得不是。像英语,我从来没有扔掉过,人必须要一直充电,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非专业技能。”

最近这一年,韩雪特地请了一个美国人当她的英语私教,每天都有大量的阅读功课,囊括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种种,以更接近英语母语的阅读习惯来增长自己的英语能力。她从不刻意背单词,老师也不鼓励死记硬背,但在每天循序渐进的阅读和使用中,能力提升得很快。

当我们问韩雪,是不是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才这么拼命攻语言,她却回答:“我一直坚持的想法是,女演员,要多做能够给自己增值的事,如果只是抱着老本,那么综合分一定是越走越低的,必须要学习,有外部的积累。唯有不断地增值,那么平衡下来,才会始终保持成长,而不是只有老去。”在韩雪看来,整个电影电视行业的未来,国际交流一定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语言和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虽然也可以依靠翻译,但艺术中的神会,通过翻译传递必定有损耗。在制作《淑女之家》的时候,引进了很多尖端技术和设备,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现成的老师,都需要自行查阅原版资料和教程慢慢摸索,此时,语言能力就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了。

剔除所有的“不”,便能看清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2000年,韩雪因为获得了嘉禾的“世纪之星”选拔赛金奖而出道。在娱乐圈,她一直保持着清丽健康的形象,从来不拍吻戏,也没有绯闻,更没有潜规则的困扰。自然而然地,便被贴上了背景强大的标签。“我并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即使是娱乐圈,做到坚持原则也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难。”韩雪始终认定,人也许没有能力去判断当下什么是你想要的,但人一定有能力去判断当下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选项剔除掉之后,最后剩下的那条道路就一定是对的,是适合你和你的风格的。

对于未来的发展,韩雪也并没有什么野心:“我绝对没有能力去规划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问我有什么理想,我也很难具象化。但是相对来讲,我们摩羯座的人,比较务实,首先要把事情做好,只有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你如果什么都不做,天天只会空想着要蹦高,这样完全没有意义。”韩雪常年住在上海,上海显然没有北京的资源丰富,但韩雪不介意,反而觉得北京虽好,机会可能更多,但无谓的损耗也多,饭局跑太多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好好在家或者在公司做些事。

完成了真人秀后,韩雪即将投入到自己最新的电视剧制作中,这次她还是自己做制片人,自己盯剧本。“我觉得《淑女之家》做完之后,给了我很大信心。毕竟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会有差异,找到自己的辨识度和差异性很重要。如果我做古装,跟唐人、跟欢瑞比,就很难辨识,但是做民国剧,就比较有风格,别人很难超越。”新剧——警匪剧《迷宫蛛》,也是韩雪擅长的民国风格。

在制片人的道路上,韩雪也交过学费,但通过制片,她也提升了不少。她说:“刚开始拍片的时候不太注意制作团队,其实,如果团队不好,再好的剧本也会变成烂片。自己做剧之后,再选剧演,就会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评价,会站在一个更全面的角度上去审视。作为一个演员,即使演得再好,如果没有优质的团队环境,就像缺少台阶一样,无法往上走。”

虽然已经走过了15年的演艺道路,但韩雪依然对演戏、唱歌抱有兴趣。她认定,工作这件事是需要兴趣的,只为了挣钱不可取。在片场,每当她遇见状态特别疲乏的演员就会反复叮嘱自己绝对不能那样。她说:“生活中,你一定要不断发掘新的兴趣点,有不同的事儿可以忙,比如参加一下真人秀,做一张唱片,做一部剧,忙一点儿别的,再回来演戏,就不会乏。”

韩雪爱演戏,但多年来,似乎总被圈在了好姑娘这个框框里,想演坏人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电视剧里的坏人我还不太敢轻易尝试,想把荧幕首恶留给电影。”而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韩雪自觉比较满意,“现在这个阶段特别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前,也有为环境所累、为他人所累,心态上会比较急躁的时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太在意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在意我所呈现的东西大家会不会喜欢。但慢慢地,现在的心态变成了,我所呈现的东西,我自己是不是舒服。这种成熟的状态是我比较喜欢的。”

上一篇:有关于孝的现代名言下一篇:地球一小时活动主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