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2024-04-13

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共9篇)

篇1: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创业英雄汇》参赛项目材料参考模板

一、主要产品及服务

二、项目所属行业状况、项目市场竞争力、竞争对手分析、项目前景预测

三、项目可行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分析

四、企业组成形式及运行管理效率/个人领导力阐述

五、项目资金需求

六、融资方案

七、项目风险评估

八、项目价值评估

九、短期目标及中长期目标

十、其他 备注:

篇2: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惯性导航、3D视觉无感通行、毫米波雷达、自主智能BIM、生态农业……闫琼老师一行先后来到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后湖文化园、科创港、桃子湖双创园、中南大学研发总部考察初创企业及团队,项目涉及农业、人工智能、军民融合、自主软件等各个领域。

“长沙的这些项目真不错!”闫琼兴奋地说道,这次在长沙考察接触了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创意新、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她表示,这次到长沙收获颇丰,经过初步选拔,长沙有5个项目符合栏目要求,近期将组织入选项目进行录制前的培训。

朱健在与闫琼一行交流时指出,作为最具发展后劲和潜力的中部城市,长沙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为平台,大力引导、鼓励和助推创新创业。这次央视《创业英雄汇》来长沙考察项目,为长沙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架设了与全国顶级资本大咖交流合作的长期的、稳定的桥梁。

朱健表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积极做好央视《创业英雄汇》的“湖南办事处”,积极培育和挖掘更多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优质的创业项目,提供场景应用、管理赋能和资金支持,通过《创业英雄汇》舞台,推动更多“湖南籍”的初创团队和企业以领跑者姿态亮相全国,走向世界!

看这里!了解《创业英雄汇》

篇3:创业英雄汇辽榛闯京都

高考结束的时候,对于报考志愿,孙丽金并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们那样,游移不定。因为她早就坚定了报考沈阳农业大学的信念。在农村生活的这么多年,她眼里看的是乡亲父老劳作的艰辛,心里念的是一个农村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脑里想的是农民的辛苦得到满意的收入。为此,她毅然决然地报考了沈阳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她认为只有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之后,她才能帮助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在大学,孙丽金不仅学习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农产品营销的专业知识,还不断接触农学院、园艺学院的专家和同学。念兹在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农大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个榛子的新品种,因为它的个头比野生榛子大,口感比美国大榛子要好,孙丽金断定这个榛子一定能很有市场。想到、做到,孙丽金马上就在自家田里做了试验项目,并通过这个项目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至此,孙丽金更加坚定了平欧大榛子项目,毕业之后同学们选择留在城市的同时,她却背起行囊,义无反顾的回到自己的家乡。经过几年的努力,榛子基地发展到了800亩的规模,实现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她意识到这么好的项目,必须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受益。在项目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很多农户都有这样的疑问:到时候产出的果能不能卖出去。这也是孙丽金最苦恼的问题,农业信息的不对称,让农户无法放心的去引进该项目。她一度百思不得其法,就在这时,机会再次来到了她的面前。

2016年年初,孙丽金作为团中央创业处青年创业导师,受邀参与一期《创业导师秀》节目的录制。该节目编导在孙丽金的榛子基地录制节目时,非常认可这个项目,并将该项目推荐给央视《创业英雄汇》栏目。一同被推荐的有十多个项目,孙丽金有幸通过《创业英雄汇》栏目的多轮面试,并最终站在了央视的舞台上。孙丽金意识到这是她突破瓶颈的机会,她必须牢牢地把握住。为此,她认真准备了“平欧大榛子推广项目”的资料,并就此咨询了相关领导、学校老师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创业伙伴。

比赛当天,尽管对自己的项目已经非常了解,可第一次站在央视的舞台,面对着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和全国的电视观众,孙丽金还是非常紧张,但她不断告诉自己,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只有精彩表现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认可这个项目。与此同时,盛世投资汪海波总经理的抢投,也让她信心倍增。

整个比赛的路演过程紧张而兴奋,更有三个意想不到让孙丽金难忘不已。第一个意想不到是碧格资本创始人汪海波总经理的抢投,这是当晚的唯一名额;第二个意想不到是全场投资嘉宾的支持,十六个嘉宾有十五个一直亮灯到最后;第三个意想不到的是助力团老师在短短时间对“美梦成榛”项目的精确诊断,让孙丽金收获了方向,“美梦成榛”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的好项目,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优质项目,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支持、所有人参与的精准扶贫项目,只有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优化品牌质量和服务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次路演的经历,更进一步验证了孙丽金对农业的判断,也更坚定了她做农业,推广平欧大榛子项目的信心。

参加“创业英雄汇”之后,孙丽金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沈阳农业大学对此进行了宣传,号召更多青年人回到农村,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本溪等地电视台也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知道了“美梦成榛”项目;地方的领导也对这个项目做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并勉励她为精准扶贫做出更多的努力。孙丽金也愿意把正能量弘扬的更远,影响的更多。

比赛过后,孙丽金并没有停下创业的脚步。她随后参加了博得创富公司针对企业家们进行的公司经营管理类培训,收获颇多。同时,就具体投资及未来公司经营发展做了更深入的探讨。本溪市美梦成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博得创富公司联手经营,将会在各自领域优势互补,跨入1+1>11的发展新阶段。当前的想法是通过多种手段,快速占领国家榛子坚果市场,打造自己的分销渠道,强化品牌价值,为农民朋友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编后语: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也邀请了孙丽金为大家分享了几点农业创新与创业方面的心得:

首先,对农业要有信心,现在这个时代是在农业领域创新和发展的黄金时代,因为农业里有很多的空间和潜力去发掘,到处都是机会。

其次,做农业一定要有韧劲,有耐性,农业是长线投资,一旦坚持不住就会前功尽弃,但是坚持住就是柳暗花明,持续长久才有回报。

第三,年轻人做农业就不再是传统农业了,重视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升,用科技和创新思维去改造传统农业,这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篇4:创业英雄汇的改版

深入挖掘创业故事,聚焦人心

结合小片、实物展示,类似TED演讲等多种方式展示创业者的梦想和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通过纪录片形式的跟拍、第二现场采访等,直击创业者内心感受。

篇5:木兰汇女性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木兰创业汇”成功举办了第二场女性创业公益沙龙。木兰汇投资公司董事长谢雅仪女士在讲话中表示,最初创立木兰汇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木兰汇这个大家庭,能够为一批女性创业者群体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家园。在这里,不论出身何处、来自何方,不论曾经或是现在遭遇过多大的人生坎坷,只要心中依然饱含着一颗创业的梦想种子,都可以成为那个与梦想一起行走的人,这就是木兰汇的意义所在。她提倡木兰汇是大家的木兰汇,旨在让更多的人见证中国女性美丽与智慧的力量!

在随后公益沙龙的演讲中,深圳大学客座教授、道可道创始人张羽翔女士分享了她从意大利引进的商业模式设计理论,她结合自身的商业经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心资源、成本结构、价值主张、客户细分等商业模式构成的九个模块,并把复杂的商业模式,用清晰简明的文字与直观的图表作出阐述,为女性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成功创业的地图。

木兰汇投资公司总经理向书阅女士,向大家介绍了木兰汇公司首创的女性创业生态系统,由电子商务、文化传媒、营销科技、创业投资四个商业公司和木兰梦想公益基金共同组成,形成了以总公司为战略中心,分别构建了“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创业投资、电子商务及公益基金”五大平台,达到了全面支持女性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循环发展的目的。

在活动现场,民生银行广东工合互助基金基金总监、广东省工业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朱剑锋博士也以“女性经营自己的事业”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分析了女性创业者的优势所在,同时结合案例为女性创业规划作出了具体的商业指导,最后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在场的创业木兰们,创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做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这样才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互利共赢的根本所在。

篇6: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6月28日下午,由深圳木兰汇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创业融资公益沙龙,吸引了众多优秀创业者们、企业家们济济一堂,畅谈创业历程,分享创业心得,共同解决创业难题。

沙龙首先在嘉宾们一分钟的自我展示中拉开帷幕,大家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对本次创业融资公益沙龙的支持与感谢。争相提出了自己可以为木兰汇提供的资源及希望借助木兰汇平台解决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浓厚。

随后,深圳木兰汇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爱民就企业初衷、企业简介、商业模式画布等方面向来宾们作了木兰汇工作汇报。期间,习贯咨询董事长廖金泽对木兰汇商业模式画布提出了宝贵意见,简短的汇报与交流之后,大家对木兰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后续沙龙互动环节中,现场许多创业者争相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首先登台的是深圳市永盛世纪指纹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盛永祥先生,短短几分钟内,他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自己的项目,并直接指出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在木兰汇平台得到融资。随后,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创业者,舒适童装创始人王新稳先生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的项目。他明确地列出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希望木兰汇能给出专业意见并帮忙解决融资问题。

篇7: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分析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以下简称《公约》) 第三届会议签订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根据该协议, 2008—2012年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 但各个国家的减排量有所不同。其中, 欧盟削减8%, 美国削减7%, 加拿大和日本各自削减6 %。为了鼓励附件一国家达到其排放的承诺目标, 《京都议定书》还规定了三种履约机制, 即联合履约 (JI) 、清洁发展机制 (CDM) 和国际排放贸易 (IET) [1]。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 目前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承诺和排放约束, 清洁发展机制作为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机制, 对发达国家的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2]。其中森林碳汇市场作为清洁发展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碳汇市场上实现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 具有战略上的双赢性[3]。

韩国最近一次森林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森林管理的可持续性, 借国际碳汇市场发展之力, 寻求森林生态功能市场价值最大化。为此, 韩国山林厅专门成立了森林碳汇发展公益金, 积极开展森林碳汇补偿示范项目, 有益探索林业发展新方向, 在森林碳汇补偿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2 韩国发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可行性分析

目前韩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九位, 且排放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新兴经济体, 韩国并不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负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之列[4]。

2.1 发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必要性

碳补偿是个人和企业针对其碳排放量, 通过赞助增加CO2吸收活动和项目制定的一个补偿性措施。碳补偿项目的宗旨在于鼓励个人和企业通过对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自愿进行筹资而减少空气中的CO2行为。森林碳汇补偿是个人和企业针对其碳排放量通过赞助增加CO2吸收的森林活动和森林项目制定的一个补偿性措施。

韩国现阶段碳排放总量为2.5万t, 允许碳排放量为2万t, 允许排放的水平比实际排放量少 5000t, 碳排放空间稀缺, 碳减排压力大。其中, 3000t CO2排放量通过技术改进等碳减排措施实现, 但技术减排的难度越来越大, 减排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 且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远远高于减排获得的收益。森林碳汇补偿相对技术减排来说, 是一种“增汇"措施, 也达到减排的目的。面对国内外双重的减排压力, 森林碳汇补偿项目是技术碳减排的有效补充, 发展森林碳汇补偿是韩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措施, 能有效实现韩国碳减排的目标, 韩国2000t CO2排放必须通过森林增汇的碳补偿项目来实现, 见图1。

注:资料来源于2011世界银行。

2.2 发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可行性

由于碳汇市场缺位, 长期以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偿, 未能实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公约》的制定, 催生了碳市场的发展壮大, 也为森林碳汇补偿指明了方向, 森林发展向市场要效益。从图2可见, 2005—2009年碳市场价值分别为110亿美元、312亿美元、630亿美元、1351亿美元、1437亿美元。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加了5%, 达到1419亿美元。其中, CDM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有所上升, 且二级市场增长速度快于一级市场[5]。但总体上, 欧洲仍属于碳交易市场主体, 排放交易占碳汇市场总额的80%。

韩国71%的森林属于私有林, 产权较清晰, 适于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开展。根据2011年《韩国林业统计年鉴》, 韩国有林地面积为640万hm2。以温带森林碳密度标准47t/hm2碳估算, 韩国有林地面积贮碳量约为3亿t。按照现行国际碳市场价格12—15欧元/t计算, 可实现经济价值36—45亿欧元[6,7]。碳汇交易总额的上升伴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 必将给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发展,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不但为韩国提供了造林资金, 促进了项目的开展, 而且为韩国林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3 韩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

3.1 宏观低碳产业政策:清洁能源发展规划

2009年, 韩国宣布了温室气体减排中期目标, 到2020年温室气体比预期排放量减少30%, 即在 2005年的排放量基础上减少4%。根据该计划, 韩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韩国清洁能源产业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 且将清洁能源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提高到85%以上, 实现绿色能源产业的自给。为此, 一方面韩国政府加大了对绿色能源技术开发的财政投入, 不但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科研经费援助, 而且在专利技术的开发、能源产业化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援助;另一方面, 韩国积极制定《 全球能源之星 2050计划》, 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 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创造性, 争取到2020年培育出50个韩国本土全球化骨干清洁能源企业[8] 。

3.2 中观林业发展方向:森林碳汇抵消计划

2010年, 韩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森林碳汇抵销计划”。该计划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鼓励国外有减排义务的国家在韩国国内造林实现其减排目标;二是鼓励在韩国开展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三是实行一系列的森林碳汇补偿项目。韩国政府一直以来重视森林植被的恢复, 长期积极在境外造林。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推进, 韩国加大了森林补偿项目的实施强度, 并多次与我国合作开展林业碳汇项目。

3.3 微观企业减排约束:减排目标管理法

2011年, 韩国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管理法”, 开始在大型实体企业实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韩国政府一方面对部分企业规定碳排放量限制, 即对企业碳排放进行配额;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温室气体交易制度, 促进碳汇减排交易, 但韩国企业和个人对政府的主动减排措施反应并不积极。韩国经济联合会等经济团体与部分大企业对韩国引入温室气体交易制度持反对态度, 一部分韩国企业担心温室气体交易制度的实施以及企业碳排放限额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的成本, 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来说, 韩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法”减排的提出, 是韩国国内与世界碳市场接轨的重要体现, 为韩国参与世界市场碳交易提供了国内市场基础。

4 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进展分析

4.1 典型带动:森林碳汇补偿示范项目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韩国国内开展了一系列森林碳汇补偿示范项目 (表1)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被各国认同, 世界各国目前开展的碳汇贸易项目类型主要有造林再造林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项目、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项目、提高现有林的碳汇能力项目和采伐后木质林产品项目, 项目类型总类较多, 其中韩国现阶段造林再造林项目所占比例较高, 其他项目涉及较少。

从表1可以得知, 碳汇补偿项目受气候土壤的限制树种多为赤松和白桦, 项目计入期为30年, 项目周期较长, 监测成本高, 碳汇林平均碳减排量约7 t/hm2, , 减排潜力巨大。

4.2 积极助推:森林碳汇补偿项目机构组织

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开发离不开相关组织的支持, 从项目申请、注册到项目验证以及项目的补偿额数都需要相关组织协助完成 (图3) 。韩国政府针对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开发, 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和验证机构, 有力地促进了森林碳汇补偿贸易发展。行政机构是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发展基础, 森林碳汇补偿中心作为项目的行政机构, 主要负责项目的申请和注册、组成补偿委员会等行政职责;验证机构是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的核心, 项目验证机构主要负责项目产品的验证、碳汇有效期的核算以及示范项目的暂时验证;补偿委员会是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发展的关键, 补偿委员会主要由森林补偿专家组成, 专家组至少由10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确定森林碳汇补偿额度[9]。

4.3 科学认证: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认证过程

韩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认证为三大主体分工合作, 三大主体分别为补偿提供者、森林碳汇补偿中心和项目验证者, 认证过程层层递进 (图4) , 并开通了针对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网上认证服务。

森林碳汇补偿认证总体遵循“申请—项目有效期—项目实施—初期验证和补偿—监测—网上认证和续期”的过程。碳汇补偿提供者初期要准备项目设计文件, 通过森林碳汇补偿中心申请, 上交项目验证机构进行有效期的核算和项目的验证, 验证报告合格后, 森林碳汇补偿中心对项目进行注册, 此时补偿提供者着手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森林碳汇补偿中心请求项目验证机构对项目进行核查, 验证通过森林碳汇补偿中心组成补偿委员会, 成立专家小组确定项目补偿额度, 碳汇补偿提供者要实时监测并提供相关报告。项目后期, 森林碳汇补偿中心请求项目验证机构验证项目, 并组成补偿委员会核查, 验证通过, 项目补偿可进行续期。森林碳汇补偿中心专门开通森林碳汇补偿网上系统, 网上系统的开发不仅增加了认证过程的透明性还增加了碳汇补偿的可靠性, 也为森林碳汇提供者带来便利性, 使认证过程 (项目申请、注册、监测等) 可在网上进行, 有效节省了碳汇产品认证时间。

5 实施森林补偿项目限制性因素分析

韩国政府针对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的发展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组织构建上虽然做了很大努力, 但韩国实施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5.1 森林碳汇补偿市场不确定性

“京都市场”是建立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博弈基础上的强制性市场, 国际间气候政策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森林碳汇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后京都时代减排如何实施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国家之间关于气候政策与协议还未达成高度的协调一致, 相关市场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森林碳汇补偿交易双方承担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此外, 森林碳汇碳汇量的核算、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研究不深入, 尚不能为碳汇林经营管理、碳汇贸易政策和碳汇市场交易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韩国现在实施的森林碳汇补偿市场主要是韩国政府积极引发的, 在实施森林生态补偿上主要也是由韩国政府财政“买单”, 至今还未形成完全市场化的平台, 因此未能真正体现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10]。

5.2 森林碳汇补偿市场初期经济效益低

再造林项目的地区限制:再造林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成为再造林项目基地。按照《气候公约》规定, 其中“造林”是指在50年以来的无林地上进行造林;“ 再造林”是指在曾经为有林地, 而后退化为无林地上进行造林, 并且这些土地必须是在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上进行的造林活动。韩国国土面积小、可用来造林的土地总面积受国土面积的限制大,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森林碳汇补偿贸易的发展。

森林补偿项目的高成本:林业碳汇补偿项目的交易成本较高, 收益相对较低。由上文可知, 项目文件设计、审查和监测等都是林业补偿项目的前期成本。林业补偿项目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项目规模越大, 成本相对越小。世界银行原型碳基金 (PCF) 认为, CO2总减排量少于300万t 的项目由于交易成本高于预期收益而无太大的市场吸引力。在同等资金、技术投入的约束下, 森林吸附CO2等温室气体生成的减排核证量CERs比工业和能源CDM项目生成的减排量小, 因此其减排量转让收益也远远低于工业类型CDM的项目收益。此外, 林业碳汇市场目前还属于买方市场, 价格谈判不利于碳汇供给者, 制约了林业补偿项目的市场价最大化。

6 结论与启示

6.1 韩国应进一步拓展森林碳汇的方向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 韩国发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要突破发展瓶颈, 提高补偿项目的宽度和深度, 加快补偿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在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基础上, 增加采伐后木质林产品项目, 用木质林产品代替化石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产品, 将林业碳汇转化到木质产品中;积极开展森林持续经营管理项目, 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项目, 进一步拓展森林碳汇补偿项目类型, 加大森林碳汇减排量。此外, 针对韩国国土面积小, 可用于碳汇造林的土地不足问题, 要突破国界积极发展海外碳汇造林, 储蓄碳资源。

6.2 对我国碳汇发展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与韩国都未承担具体的减排约束, 且我国国土面积辽阔, 发展森林碳汇补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上述研究, 我国深化发展森林碳汇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林权改革, 清晰碳汇产权;其次, 政府要逐渐核定排放上限并进行配额管理, 推动森林碳汇市场的健康发展;第三, 组织森林碳汇项目验证、审核和补偿组织机构, 完善森林碳汇网上科学认证, 促进森林碳汇商品的市场化交易。

参考文献

[1]Slobodan Perdan.Carbon Trading:Current Schem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J].Energy Policy, 2011, (39) ∶6040-6054.

[2]Laurance W F.Can Carbon Trading Save Vanishing Forests[J].Bioscience, 2008, 58 (4) ∶286-287.

[3]Hultman N E.How Can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Better Contribute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2009, (38) ∶120-122.

[4]Bonan G.Forests and Climate Change:Forcing, Feedbacks, and the ClimateBenefits of Forests[J].Science, 2008, (12) ∶1444-1449.

[5]World Bank.2011.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1[EB/OL].Availableat, http://devdata.worldbank.org/.

[6]Zahabu E.Sinks and Sources:A Strategy to Involve Forest Communities inTanzania in Global Climate Policy[M].University of Twente, Enschede, Netherlands, 2008∶134-148.

[7]Asian Development Bank.Highlights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in Southeast Asia:A Regional Review[M].Renouf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2009∶178-183.

[8]Wunder S, Engel S, Pagiola S.Taking Stock: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Countrie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 ∶834-852.

[9]UNFCCC.Review of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itments and ofOther Prov-isions ofthe ConventionUNFCCC Guidelines on Reporting and Review[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29) ∶269-291.

篇8: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CCER开发流程 典型案例说明及分析 小结及建议

一、林业碳汇项目概况

国际CDM林业碳汇项目概况

31%

29%

亚洲 欧洲

5%

35%

非洲 拉丁美洲

CDM林业项目个数

大型项目 小型项目

共计增汇量

36 19

篇9:创业英雄汇项目分析

1 农田土壤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

农田土壤碳汇是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扩大水田种植面积、增加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采用轮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 导致土壤有机碳库产生显著差别, 使农田土壤由碳源转化为碳汇。碳汇项目《京都议定书》提出三种排放机制, 联合履约机制 (JI) 、清洁发展机制 (CDM) 和国际排污权交易机制 (ET) 。农田土壤碳汇项目就是基于土壤固碳减排的功能, 由排碳方对提供该种碳汇服务的固碳方付费, 以抵消自己在环境中的排碳量。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地区已经通过碳交易的方式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美国通过议案来确保碳汇项目给农户带来的福利。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因为用沼气取暖做饭来抵消燃烧煤气等碳排放的方式, 而获得其他国家的碳汇补偿。但目前该种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增加碳汇的项目并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和采用。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微观技术方面, 如碳固存的技术、农田管理对碳储量的影响等, 对我国发展农田土壤碳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尚属空白。

2 SWOT分析

2.1 优势

虽然在《京都议定书》中并没有明确的减排责任, 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积极承担减排义务, 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3年底, 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各有关部门还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国际交流、专题报道等, 搭建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和中国碳汇网等。并在一些地区开展小范围的农田土壤碳汇项目, 积累项目的实施和操作经验。

2.2 劣势

2.2.1 小农经济影响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 我国农村中的基本生产单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 这种小农经济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另一方面会造成交易成本和操作成本过高。交易成本若过高, 超过农户的接受范围, 就会打击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但若采用众多农户联合, 以整体参加到项目中, 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从而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

2.2.2 农户对农田碳汇功能不了解。

笔者对陕西省宝鸡市农村进行抽样调查, 数据表明99.58%的农户不知道“碳汇”这一概念, 更不了解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使农田土壤具有碳汇, 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即使个别地区的农户因采用增加碳汇的耕作方式如秸秆还田而获得一定的补偿, 获得补偿的这部分人对补偿的缘由也不甚了解。因此, 农户的碳汇行为是被动的, 而不是主动的。这也反映了各级政府的宣传不到位。

2.2.3 国内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

虽然我国于2005年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方法, 但该办法对企业、个体等参与碳汇项目交易的细节并无详细规定。此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中国当前唯一关于碳交易的管理机构。而办法中规定, 该机构仅有三项职责:审核项目, 审议清洁发展机制的规范和审议其他事项。实际上, 国家发改委气候办仅可以审核负责CDM项目申请的第二阶段, 没有有效监控其他各阶段。尽管交易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中介机构, 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准则。国家发改委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咨询认证资质。

2.3 机遇

2.3.1 国内外碳汇项目的迅速发展及经验。

《京都议定书》使碳成为一种商品, 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进行碳交易。2007年中国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占世界总成交量的73%, 2008年迅速增加到84%。其中2008年可再生能源、燃料转换和能效项目这三类型项目的交易量为3023亿t, 占总交易量的82%。水电、风电、生物智能以及大型工业设施的生产能效项目主导了CDM项目的增加。这些项目实施的经验在碳汇计量标准的确定、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如何使政府职能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等领域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3.2 有利于农民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 对农业普遍实施高补贴政策, 这事实上包含了对农业的“碳补贴”。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碳减排成本低的优势, 此优势使我们可以把征收碳关税的资金用于补贴国内的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碳汇农产品, 以提高农户发展碳汇农业的积极性, 增加农民的收益。此外, 开发农业碳汇经济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碳汇, 提高土壤有机碳贮量, 提高农田有机碳稳定性。碳汇交易可以让农民在科学的生产方式的指导下, 通过相对少量的附加劳动去创造碳汇, 获得碳信用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4 挑战

2.4.1 农田碳汇技术还不成熟。

事实上, 尽管农业生态系统在碳的增汇减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土壤固氮和农业土壤作为“碳汇”的问题仍存在争论, 且《京都议定书》还没有认同土壤碳汇和农业土壤。土壤固碳和贮存碳的能力的具体计算方式还不确定。目前所开发的各种碳汇补偿标准对项目类型、项目的多重效益、可持续发展、额外性、计量方法学、核查、监测以及注册系统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但目前该标准是否真正能促进项目所在国的多重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 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因此如何推广增汇减排的农业技术措施, 是值得研究的。

2.4.2 操作过程复杂, 监控难度大。

为了降低项目实施的成本, 就必须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 燃烧燃料又会造成碳排放。如秸秆还田过程中对土地进行翻耕, 会使土壤中原本隐藏的碳外泄。可见操作过程中的碳排放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难于测量的。

碳汇的实际增量=实施秸秆还田后土壤的固碳量-操作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如果碳的排放抵消或是超过了固碳量, 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无效的。由于实施过程难以测量, 难以掌握相关的标准和数据, 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标准和公式来计算它。另外, 农户是否按照合同将秸秆全量还田, 在监控上有一定的难度。

3 政策建议

3.1 建立规范的、完整的碳汇交易市场

农田土壤具有碳汇功能, 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 因此提供该项服务的农户就是市场中的供给者;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 (私营企业、第三部门和个人) 在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中, 会释放不同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同时也享受到因农户提供的环境服务, 因此他们是该市场中的购买方;交易的主体就是采用固碳减排特定农业经营方式所产生的碳减排量。一个市场的有效、长久的运行需要科学、规范的交易机制。通过人为规则的设定, 农业碳汇服务可以近似成为一种商品, 并通过价格机制较为真实的反映它的供求状况。构建农业碳汇市场关键是要在“谁受益谁付费, 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下, 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估, 将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生态环境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相结合。享受到生态效益的地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 应拿出资金, 对生态保护区进行碳汇补偿。

3.2 与国际接轨, 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农业碳汇不仅是一场关于农业生产的革命, 也是一场新兴技术的革命。目前, 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广此类项目, 使农户或农场改变原有的耕作、施肥或是灌溉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若长期推广有利于碳汇的农田管理方式和技术将会是一场生产方式和技术的革命。我国尚在探索阶段, 无论是交易成本、额外性、计量方法学、核查、监测还是秸秆还田碳汇行为的补偿标准, 以及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都有待研究探索, 需要借鉴已开展此类项目的经验, 与国际接轨。政府应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各方面的科技力量, 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节能低碳项目、重大工程投入力度;在我国一些地区建立碳汇农业示范园区, 推广农业碳汇项目, 由此快速推动项目的普及与发展。

3.3 加强对农业碳汇的宣传力度

随着科技信息的普及及传媒的日益发达, 让全社会更多的了解农业碳汇, 特别是农田土壤碳汇这一前沿名词并非难事。关键是如何让个人和单位改变传统观念, 意识到其重大意义, 并主动参与其中。政府在市场筹建及运作初期承担主要责任:加大对全民气候变化和农业碳汇的宣传教育, 提高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气候变化、农业碳汇、碳补偿的了解, 提高全民的减排固碳意识, 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户和企业的教育, 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工作, 广泛宣传和普及农业碳汇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调动农户参与环境保护和碳汇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京都议定书》.

[2]唐海明中国农田固碳减排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 《生态环境学报》2010, 19 (7) .

[3]中国碳汇网.

[4]付亚菲, 我国碳汇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集体经济.经济观察》.

[5]李友华, 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 《学术交流》, 总第168期, 第3期.

[6]夏庆利, 基于碳汇功能的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产业观察》.

[7]韩冰等,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生态学报》.

上一篇:自愿离婚协议书版本下一篇:未成年工招聘程序及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