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青铜之光作文

2024-05-08

仰望青铜之光作文(精选3篇)

篇1:仰望青铜之光作文

仰望青铜之光作文

青铜器是一个很具有历史意义的存在,对于很多人来讲,青铜器的历史是伟大的,而当我们到青铜器博物馆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青铜器,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青铜器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下面这篇仰望青铜之光,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星期六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晴空。赵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青铜器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宝鸡石鼓山上,它西临古朴挺拔的石鼓阁,东接蜿蜒清澈的茵香河,南依巍巍秦岭,北望滔滔渭水。

首先,我们来到了“青铜之乡”。青铜之乡展馆里藏有很多的青铜器,为世界之最。接着,我们来到了“周礼之邦”,这里记载着周文王的典故。周礼仪之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礼仪。还有一件器物最为引人注目,它就是历史悠久的青铜器――何尊,尊体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5千克。

出土于1963年的宝鸡贾村镇。最后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尊鹊字有文口行,122字铭文,其中它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圆口棱方体,长颈腹龙体,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还有一件器物为厉王故簋,此簋为周厉王祭祀先祖而铸,象征天圆地方。面向石鼓,下面若平台,周身布满竖棱,如虎皮身上的斑纹。通体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器形雄伟厚重,拙朴典雅。

接下来就来,我们就来到了帝国之路,帝国之路里有360件青铜器。子非养马,襄公立国,立公东措。武王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等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智慧之光的展馆,里面一共有一百六十件青铜器,在这个展厅中最有名的要数―折觥,觥体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鏊分为盖与器身为的两部分,它的扉棱是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这个里面的FB也很有名,B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高飞,形象逼真,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老虎。

它歪着头向上攀爬。悠闲自得的样子,却不失兽中之王的尊严,B的手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好像在空中傲游,呼风唤雨,FB内铸铭文21行371字,单氏家族辅佐21为王。

火与雨铜的熔炼,铸就了青铜文明的灿烂辉煌,典雅而精美的雄奇宝器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之光。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让我们再次享受到了先哲慧光的沐浴。当我们完成了这一次跨越时代的专访,我们才发现创造历史的真谛,我相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篇2:让作文教学折射人文之光

一、关注生活, 体察人文精神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中学生, 必定善于跟紧时代, 身在教室, 心连社会, 体察人文精神, 在作文中能注入时代的活水, 让人们听到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他们会为解决不了温饱的农民而忧心忡忡, 为山区失学儿童潸然泪下, 为社会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 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对人生的价值、命运、权利的思考是中学生为文的要义, 失去了这些, 作文就少了动人心弦的力量。

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都透露着社会进程的焦灼和艰难, 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立方圆。例如, 上海军医大的学生张华, 为了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有人认为老农如夕阳, 他的生命对社会的贡献不会很大, 而张华如朝阳, 前程远大, 却因抢救老农而牺牲了生命, 实在不值得。我们根据张华的动人事例, 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张华的牺牲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然而他表现出的舍己救人的精神, 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 值得大力弘扬。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 废墟下紧急抢救生还者牵动着国人的心。而在付诸全力抢救生还者的同时, 国家并未忽视关怀死难者, 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为每个遗体照相建立档案, 想方设法采集遗体的DNA样本, 缝合创口, 简单整容后才火化。我们对死难同胞的珍惜, 对于生命的敬畏不仅体现在降旗、哀悼等仪式上, 更体现在人道救援的细节中。对于死难同胞而言, 无论他的身份是卑微还是显赫, 国家都以行动宣示:你很重要!你是独一无二的生命, 是国家至高至尊的公民, 你的逝去是国家之痛, 国家不惜一切代价, 都要抚平创伤让你安息, 国家捍卫生命之尊严。由此, 我们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 人命至重, 贵于千金, 国家无微不至地呵护每一位公民。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大众话题进行评论, 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如将“清华大学刘海洋向棕熊泼硫酸”一事, 让学生展开评论:此举的动机何在?智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这样的评论活动, 能激发学生对社会进程中的“道德危机”的深层次思考, 使他们更注重生命意识和爱护生灵的问题。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自己的作文中, 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含量。

生活是孕育作文的肥沃土壤, 是作文素材的渊源。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语文教师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并逐步释放学生的生活活力和热情, 排除影响学生视听的外部障碍, 细心地引导他们走进生活, 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最终回归生活, 再现生活。

二、博览群书, 吸纳人文精华

文学艺术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其中融入了人间真情, 积淀了历史精华, 囊括了大地沧桑, 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在历史长河中, 伟大的中华民族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 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脊梁。如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文天祥、鲁迅、郭沫若、茅盾, 等等。他们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 给人类以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既有丰富的知识, 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可以产生师生心灵的撞击, 进行人文信息的交流, 与经典情感交融。在阅读经典名著中, 学生受到前贤、圣哲们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就能舒展灵性, 发挥想象,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平时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一定要读“真”文章, 遨游在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 与名家对话、与大师对话。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还要引领学生用“心”去阅读, 带着自己的感情、生活积累、人生体验, 走进作者的真情中, 与作者的真情碰撞, 在文章的真情感召下, 激活自己的情感, 让自己感动起来。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我们的学生应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也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欣赏音乐、美术, 观看舞蹈、戏剧、电影等,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 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体会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 获得教益, 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好读书, 会读书, 指导学生在书籍中汲取营养, 师生共同拥有属于自我的精神乐土, 在文学艺术的永久魁力中构筑永恒的精神乐园。

三、评价作文, 倾注人文关怀

美国教育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 没有它, 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 特别需要教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因此, 教师批阅学生作文应倾注人文关怀,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用积极的、互动的评价诱发学生的创作欲, 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作文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露, 是生存状态的表现, 更是精神世界的全面反映。教师应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具有个性差异、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当面对他们的作文时, 不能视之为等待检查、等待批评的没有生命的东西, 而应珍视他们内心的展现和灵魂的歌唱。这时, 教师的每句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语和建议, 都会与学生形成共鸣, 奏出和弦。教师批阅作文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变“纠错”为“觅优”, 用满意的效果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 促使所有学生的作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药能生人, 也能杀人;水能载舟, 也能覆舟”。因此, 教师批阅作文, 必须笔下留情, 多搜寻些闪光点,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造欲。教师不仅要赞扬优秀的作文, 更要让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得到肯定。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本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 好见地, 读史有眼, 立论有识, 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必成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 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 无疑给了少年茅盾极大的启示和鼓励, 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 教师应以思想点燃思想, 以自由呼唤自由, 以爱心造就爱心, 以宽容培养宽容, 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 表达真诚的关怀, 使学生逐步懂得作文是生命的需要, 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篇3:千古青铜剑之光

王者之剑神奇再现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有了很大的进展,队员们已经找到了一号楚墓,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发掘。据考古队长、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谭维四回忆,当他们揭开墓主人的棺盖时,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发现一个黑色漆木剑盒,打开剑盒,内有一把配有剑鞘的青铜剑。刚开始他们并未觉得青铜剑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当考古人员将青铜剑从剑鞘中抽出来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把青铜剑制作极其精美,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宝石。

更为奇特的是,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后,剑身依然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不见一丝锈迹。当现场有人伸手去拿剑,手指刚一碰到剑刃,殷红的鲜血顿时流了出来。在惊叹之余,人们开始推测此剑的主人,古人常常喜欢在佩剑上刻上自己的名号,而在靠近剑格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两行鸟篆铭文。考古学家们就这两行铭文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交流、研讨,最终确认这八个字竟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越王剑的主人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就是那位春秋晚期赫赫有名的霸主,卧薪尝胆的勾践。

“千年不锈”之谜

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勾践剑为什么会不带一丝锈迹? 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及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学者们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他们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铜和锡的比例也不一样。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剑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锋利无比。紧接着科学家们又有了一个惊奇地发现,在剑的表面,竟有一层约10微米厚的铬盐氧化物。铬是一种极耐腐蚀和高温的稀有金属,而青铜兵器经过铬化处理后,可以防腐防锈。这一发现,使世界为之震惊。因为铬化处理防锈的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现代工艺。铬在地球岩石中含量极少,提取相当不易,而且它的熔点在4000℃,没有极高的熔铸技术是无法完成的,德国在1937年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菱形花纹的来由

剑身的菱形花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古人将这种菱行花纹视为王者身份的象征,只有王者才有资格佩带这种菱形花纹的剑,而这种菱形花纹的制作一直被视为极为神秘和神圣的。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的谭德锐研究员也开始对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进行研究,通过对菱形花纹的成分、结构等进行分析测试,终于从剑身表面0.01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谭德锐研究员据此推断,古人果然是通过腐蚀的化学手段得到了剑身菱形花纹。但是与谭德锐几乎同时,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的副研究员董亚巍却认为,古人不可能掌握在近代才出现的化学外镀手段,菱形花纹是通过传统的铸造手段制作出来的。董亚巍也确实用传统铸剑方法铸造出来了一把带有菱形花纹的宝剑。不可否认,古人的青铜铸剑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但是要完全破解古代铸剑师究竟用何种技艺铸造出了这样一把旷世奇剑,现在可能还为时尚早。

至善至美的秦青铜剑

秦代将青铜剑的铸造技术发展到了极至。考古人员在对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过程中找到10多把超长的青铜剑,它们一般都有80多厘米长,最长的竟达91厘米。考古界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而这批出土的秦朝青铜剑不仅又窄又薄,而且韧性相当好。在清理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治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上一篇:普通车床基础知识下一篇:2019年创业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