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2024-05-18

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共14篇)

篇1: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2013河南省公务员面试形式:结构化面试(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公务员面试中使用最早、采用频率最高的面试形式。迄今为止,公务员面试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有: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面试、文件筐测试、模拟法庭辩论等。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型面试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一一发问,并按照标准格式记下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评价的一种面试方式;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结构化面试的显著特征是:

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构设计面试问题。这种面试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以明确在工作中哪些事例体现良好的绩效,哪些事例反映了较差的绩效,由执行人员对这些具体事例进行评价,并建立题库。结构化面试测评的要素涉及到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尤其是有关职责和技能方面的具体问题,更能够保证筛选的成功率。

2.向所有的应聘者提出同一类型的问题。问题的内容及其顺序都是事先确定的。结构化面试中常见的两类有效问题为:以经历为基础的问题,与工作要求有关,且求职者所经历过的工作或生活中的行为;以情景为基础的问题,在假设的情况下,与工作有关的求职者的行为表现。提问的秩序结构通常有几种:(1)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以充分地展示自己。(2)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

3.采用系统化的评分程序。从行为学角度设计出一套系统化的具体标尺,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能够保证评分一致性,提高结构有效性。

结构化面试的题型包括背景性题目、知识性题目、情境性题目、智能性题目、行为性题目、意愿性题目,各有各的特点和功能,为面试内容和要素服务。另外,结构化面试一般实行限时,7—9个考官测试1个被试人,一次一次地进行。评价按要素打分,各个要素的分值具有科学的结构比例,成绩汇总采用体操打分法——考官评出的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有效考官评定分数的算术平均值,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京佳教育河南分校:

地址:河南省科技馆4号楼1楼(郑州市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京佳教育

篇2: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形式”释义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文学性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到1930年在俄国兴起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们反对过去对作品叙述方式和内容的批评研究,从把重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内容转向了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使这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却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并且对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俄国形式主义批评”里面“形式”二字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应该从文风技巧、陌生化和文学性三个层面来加以分析。

文风技巧是一个文学作品得以形成的主要框架和结构。形式指的就是作品的语言形式,包括文学体裁流派风格文章中使用的各种技巧。俄国的文学批评家如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森等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其独立性,应该脱离具体的现实,不应当只是表现现实生活,应当从文学史和作品本身来进行研究。这种“形式”除了应该是文章中各种写作技巧的叠加形式,还应该是一种与文学流派、文学作者相联系的文学系统,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是完全依附于外部世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写作技巧方面,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这种“梯形结构”和“环形结构”约束了文本本身,就应该是文本本身的“形式”。而且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只能够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只是注意作品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出来,内容只不过是为了使形式更加鲜明。比如说什克洛夫斯基曾指出“: 托尔斯泰最通常的程序是他拒绝认知事物, 描述事物如同第一次见到一样, 称点缀(《战争与和平》)为一小块绘彩纸板, 称圣餐为一小块白面包, 或者相信基督教徒责备自己的上帝 „„”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什克洛夫斯基的眼光并没有放在《战争与和平》这本小说主要叙述的内容本身上,而是过分注意列夫托尔斯泰描写“点缀”和“圣餐”的细节。这也体现了形式 1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结构》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第 20 页 主义批评家们比较关注的是文章中描写事物的技巧,而并不是作品或者内容本身。虽然,这种重视文本写作技巧的行为可以对先前俄国文学批评中过分重视内容而忽略作者本身的涵养等进行纠正,但是过分重视文本的技巧和系统也会使人们无法体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所以,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

“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2也是“形式”这个词的涵义之一。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的发展应该是艺术手法和技巧的变迁。但是由于形式是比较固定的,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基本相似,为了使读者获得新的体验,并且感知到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就必须要对“形式”进行变异,把“形式”进行陌生化处理,让读者观察到这种形式的变异,从而对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 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 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3为了加强读者对日常事物的离奇化和独特性感受,并且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就必须对“形式”进行模糊化的处理。比如说上文中所提到的什克洛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这段话中就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点缀”和“圣餐”都是大家所熟知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事物,但是托尔斯泰却把它们形容成是“一小块绘彩纸板”和“一小块白面包”。这种描述让大家对平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感到陌生,甚至需要思考一段时间才能够明白它们所指的是什么,就这样,作者可以有效地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这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这个艺术的欣赏。使得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乏味。所以说,“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

俄国这些批评家之所以如此追求“形式”,就是为了达到对文学作品本身文学性的追求。这种文学性是一种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他们希望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发现一种诗性特征,而且并不希望文学太靠近现实社会而导致这种艺术不能够被正确的欣赏。上文提到的“陌生化”之所以要拉长审美的过程,也是为了加强读者的审美感受,达到对生活感觉的正确回归,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观念的强烈束缚。其实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并不在乎文学作品本身说了什么,而是在乎这个作品是否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让读者真正的把文学当作一 2杨帆:《陌生化 ,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00 期, 2003.3 3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 , 见《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 , 内布拉斯加 1965 年 版, 第 12 页 门艺术。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

所以我认为文风技巧、作家作品风格、题材流派就是“形式”的内涵。“陌生化”就是“形式”的变异。文学性和审美性也就是“形式”的追求和中心。“形式主义批评”虽然太过于极端,但是对后来的英美文学批评和欧洲文学批评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西方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篇3: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一、框形结构的模式

首先以《十日谈》为框形结构基本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它有一条主线。7女3男到城外的别墅避难, 为消磨时光, “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 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 (2) ”。这条主线是支持各个小故事的脊柱, 而每个故事主题都在主线之外形成了“隔板”, 我们可以直接地称这种由一条主线框定多个插播主题故事的结构为“框形”。《十日谈》在这框形下统辖所有的故事, 使之浑然一体。

后来, 《堂吉诃德》中主人公在“行侠”的框架内, 遇到的不同的人向其讲述自己的故事。堂吉诃德的“流浪汉”的框架比《十日谈》中男女对坐讲故事要活跃得多。在一条流动的框架中穿插故事, 一方面使穿插的故事更带有针对性, 深化主题;另一方面亦可以保障故事更具开放性, 进一步丰富情节。

另外,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首尾叙述的大框架内, 倒叙过去的经历, 倒叙中又有插叙, 这对框形结构是又一个发展。其首尾都由叙述者的叙述构成, 该形式要追溯到口述讲故事的传统, 而故事中间的主人公的经历, 又可视作“流浪”。因此, 该小说融合了《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的口述与《堂吉诃德》的“流浪”框架传统。

以上我们分析了框形结构的三种模式, 展现了其在艺术上的不断发展。然而, 如果我们按照这种趋向进行推演, 是否可以得出新的结构模式?下面, 我们将进行这方面的联想与探讨。

二、框形结构的模式“衍生”

愈是传统也就愈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 框形结构是一种传统模式, 它可成为作家进行小说试验的模具。我们在这里对其进行试图性的推演, 臆想其“衍生”路径。

1. 复线小说

如果在一部小说中, 有一框架样的故事线索A, 插播的多个故事合为另一条独立的线索B, A与B相互影响, 就形成了复线小说。像在A·S·拜雅特的《占有》中, 线索A为学者罗兰与莫德寻访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艾许与女诗人兰蒙特的隐秘爱情, 并在此“寻找圣杯”的过程中渐生情愫, 线索B为艾许与兰蒙特的爱情。这两条线索互相对应, 构成复线。

2. 复调小说

若互相对位的两条线索变成更多数量, 或者更多文体类型的线索, 而线索各部分地位平等且缺一不可地构成小说整体, 那么, 整部小说就会变成复调小说了。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布洛赫的《梦游者》。

3. 互文性小说

如果两条线索中的一条为现实的线索, 另一条线索或模仿或反讽神话、其他作品的话, 小说就具有了互文性。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用标题来指示基督教的节日, 用基督的庄严神圣反讽康普生家的子孙, 现实与神话的线索互相映衬, 形成共鸣。

或许, 这三种形式的小说有它们更加华丽的诞生, 但我们所做的推演, 使我们能够看到框形结构存在的演变的可能性。结构如同语言的能指链, 它的滑动组合, 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或许从框形模式中, 我们可以创生出新的结构。我们亦可根据这种思路, 从其他传统模式中发现“衍生”的可能性。

三、框形结构的形式启示

约翰·巴思在《迷失在开心馆中》扉页印有麦比乌斯圈 (3) , 他告诉我们至少三种含义, 语言是物质的, 它是有结构的, 这种结构是无限的 (4) 。可以说, 结构如同语言的能指链条。但是在运用结构的过程中, 人们只关注形式的变化与收到的效果, 却忽视结构形式的启示。对这种能指的所指意义的揭示, 可以使我们在抽象的层面上重新体验和感受小说结构和小说本身。我们就框形结构, 论述其形式的启示。

1. 思想的自由与形式的自由

昆德拉说, “从小说历史的开端起, 小说就试图避开单线性, 在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中打开缺口。 (5) ”正是如此, 当时诗歌、戏剧已经不能表达生活的复杂性, 古希腊晚期出现了类似小说的散文叙事文体——思想上对自由的追求, 带来了形式的自由。当单调的直叙满足不了小说多样表达的需求, 在主要叙述之外, 穿插其他故事的模式就诞生了。能使单线情节趋向复线、多线甚至网状叙事的框形结构即是这样本能的体现。

2. 与时间有关与精神自由有关

小说是叙事, 叙事里时间在绵延。描写过去与未来的小说, 我们都将它与现在作比。作为框形结构来说, 叙述框架即是此刻的存在, 其中插播的故事, 则通向不同时间的叙事。过去与未来在此框架内相汇, 与当下的时间形成补充、对位或预设。

“人不幸地被框在时间之内, 又挣扎着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打破时间序列, 割裂时间的线性流程。 (6) ”框形结构即运用框架将不同的时间汇聚、统一。这样就获得了此时的精神上的最大自由, 人们可以在框架——这个凝缩的时间结构内自由地思考、观照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3. 小说中的“迷宫”

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也模仿了框形结构, 其中男读者对所要读的小说的追寻, 为我们展现了人生的“迷宫”性质。框形结构是作者用来作此总体性呈现的手段, 一次次的跨越追寻, 小说的结构构成了“迷宫”的墙板。卡尔维诺说, “不能向现存的条件投降, 也不能蜗居斗室。而是要寻找一条出路, 向物质世界的汪洋大海, 即‘迷宫’挑战。 (7) ”小说结尾, 男读者说, “我这就读完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了, ”除了首尾上的框形结构的呼应外, 我们能否理解为, 男读者 (我们) 已经走出“迷宫”了呢?

这种思考是以框形结构与迷宫性质的类似作为探讨的基点得出的。阅读框形结构赋予的可能性与开放性, 使人产生犹如挑战迷宫的感觉, 为情节的偶然性与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框形结构是传统的, 但其朴素诗它能发挥出更多的可能性。如同经典著作, 它们中并没有现代生活的光怪陆离, 但它们在某一点上的影射或飘忽, 却可以成为一个原型或主题, 架构起过去与现代的时间桥梁, 将相似的现代情形赋予神圣血统。我们对框形结构的追溯, 亦可使现代的小说创作获得类似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618759.htm?fr=ala0_1, 2010年6月18日前;

②【意】薄伽丘著王永年译.《十日谈?前言》【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12月, 第3页.

③麦比乌斯圈 (M bius strip, M bius band) 是一种单侧、不可定向的曲面。因A.F.麦比乌斯 (August Ferdinand Möbius, 1790-1868) 发现而得名。将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的一端AB固定, 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 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 得到的曲面就是麦比乌斯圈, 也称麦比乌斯带.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90837.htm, 2011年4月10日前.

④资料观点来自耶鲁大学公开课《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第11集, http://v.163.com/movie/2010/4/S/0/M6GJ9T1IB_M6GJB4LS0.html, 2011年4月10日前.

⑤【捷】米兰 昆德拉著董强译.《小说的艺术》【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8月, 第92页.

⑥户晓辉著.《神话的诗学》【J】.《西域研究》.1995年第4期.

篇4: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

近年来,谈论欧美甘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成了一种时髦,许多文章和书籍应运而生。《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即其中之一。读过这本书后的第一印象是:名词概念混乱或含混不清。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就从第213—236页一组文章的编排谈起。这一组的总标题是:“英国新批评”,辖《批评的功能》(艾略特)和《作品本体论的崇拜——论英美新批评》和《新批评与艾略特》。总标题的后面用括弧说明是“形式主义批评”。面对这样的编排说明,读者不禁想到如下几个问题:“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新批评派”?什么叫做“英国的新批评”?再联系到书中其他地方,他很可能会进一步发问:究竟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

编者并未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第35页上的第(14)条注释说(用以代替形式主义的)其他常用术语有:美学批评、文字批评、本体批评,最常用的是“新批评”。第60页上也说“形式主义”也称“新批评”。但在第193页上我们看到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统统纳入形式主义。这里还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混为一谈。如苏俄的形式主义是一个文学批评运动,而未来主义是与其平行的一个文学创作流派。有趣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和《艺术旗帜上的颜色》两篇文章都说俄国的形式主义五十年代以后才介绍到美国,即影响到美国。但书中其他地方却说美国的新批评是受俄国的形式主义的影响或俄国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正式开端(第193页)。其实庞德发起的“意象派”新诗运动(一九一一年)比俄国的形式主义早。形式主义更广泛的定义见于第544—554页。在这里,形式主义既包括法国的结构主义,也包括俄国的形式主义和美国的新批评以及德国的文体学批评(stylistics)。这也许是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最后的原因。

其实,“形式主义批评”与“新批评”这两个术语在西方都是有所指的,并不混乱。“形式主义批评”(forma-lism)是指1916—1930年左右风行于俄国或苏联的一个文学批评运动,当时受其影响并发展了它的是捷克和波兰。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与英美的新批评运动是平行的。两者虽有相似之处(都注重文学形式或反对旧的批评方法),但有根本的区别。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更偏重语言学技巧尤其是音位分析,而贬低意象及象征主义技巧的作用。他们的方法是机械的,他们对文学史保留浓厚的兴趣,但无视文学评价这一关键问题,一味追求新奇。“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主要指美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运动。它既包括威尔逊一类的批评家,也包括I.A理查兹和兰逊(Ran-som)与所谓的“南方批评家”。如果说兰逊的本体论可泛称为形式主义批评,那么威尔逊、特里宁(Trilling)、麦梯逊(Mattieson)和贝克(Burk)是根本不同的另一类批评家,因为他们更关心内容而不僅仅是形式。如果说艾略特的早期批评作品在风尚方面对于推动美国新批评运动有过巨大的影响,他本人的批评绝非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如果“新批评派”一语可用以泛指廿世纪在欧美(含苏联)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仅用“形式主义”去概括恐怕也不科学。

篇5:flag的复数形式是什么

英语单词flag有以下两种词性:

flag用作名词时,基本意思是“旗”“旗帜”,一般指某国家或组织的旗帜,也可指交通、天气预报等的`信号旗,引申还可以表示“报刊的报头”。

篇6:doubt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1、There was little doubt in my mind.

我心里几乎没有疑问。

2、There seem snoreas on to doubt her story.

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她所说的`话。

3、This new in for mation does throw doubt on their choice.

篇7:cruel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brutal,ruthless,fierce,cruel这四个单词都可以表示“残忍的”,其区别是:

1、brutal:这个单词的含义指极端的.残忍,强调无情或缺乏同情心。

2、ruthless:单词含义与cruel一样,主要强调为达到目的,对别人的痛苦毫无怜悯之心。

3、fierce:这个单词指天性凶恶,令人害怕。

篇8:safe的名词形式是什么

safe与secure都有“安全的”的.意思,其区别是:

safe:单词含义主要指人或物未受危险或损害。

篇9:patchy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It was a patchy performance.

那是一场素质不齐的演出。

The evidence is patchy.

证据不充分。

The signs of improvement are patchy, however.

篇10:select的名词形式是什么

prime,first-rate,choice,select,splendid,excellent这六个单词都有表示“极好的”的意思,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1、prime:这个单词主要用于指最重要、价值最高的东西。

2、first-rate:这个单词多用于指对抽象事物的`主观评估。

3、choice:这个单词指通过精心挑选达到水平,特别专门指罕见或品质精良的商品。

4、select:指精挑细选出来作为范例的物或人。

5、splendid:比较口语化,指非常令人满意,显得完美无缺。

篇11:mango的复数形式是什么

Peel, stone and dice the mango.

将芒果削皮、去核、切丁。

There is one kind called fresh mango ice.

芒果冰就是其中的一种。

I would like to order a mango cake.

篇12:tidy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tidy这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丰富多样,tidy可以被用作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1、当tidy表示形容词时,tidy表示的含义是整齐的,相当大的。

2、当tidy表示动词时意思是整理,收拾,弄整齐。

3、tidy在句式中被用作名词时,通常表示椅子的背罩的意思。

tidy的副词形式

tidy作为形容词时可以变形为副词形式,由于tidy这个单词以“y”作为结尾,因此不能直接添加“ly”,tidy的副词形式是tidily,意思是整齐地,整洁地。

tidy的.时态变形

tidy的复数形式是tidies,比较级形式是tidier,最高级形式是tidiest,过去式形式是tidied,过去分词形式是tidied,现在分词形式是tidying,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tidies。

tidy造句示例

Except for the remarkably tidy kitchen, the place was a mess.

除了异常整洁的厨房外,这个地方一团糟。

He should be able to keep his room tidy with the generous amount of storage space.

有大量的储物空间,他应该可以保持他房间的整洁。

When are you going to tidy your room up?

篇13:brief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以往的讨论中已经间接提及。

He glanced briefly towards her but there was no sign of recognition.

他瞥了她一眼,但似乎没认出她来。

She looked up briefly then returned to her sewing.

她抬头看了一眼,又接着做她的针线活儿。

He glanced briefly down the list of names.

他草草看了一遍名单。

There are four basic alternatives; they are described briefly below.

篇14:collect的副词形式是什么

1、Charges Collect 到付运费 ; 收取运费 ; 运费到付 ; 货到付款

2、collect eggs 收集鸡蛋 ; 捡鸡蛋 ; 收蛋 ; 捡蛋

3、Collect information 搜集资料 ; 收集信息 ; 收集资料

4、collect accounts 收帐 ; 收账 ; 详细翻译

5、collect salary 领工资 ; 领薪水

上一篇:第一节书法课作文下一篇:执着人生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