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2024-05-11

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精选7篇)

篇1: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鹧鸪天晚日辛弃疾诗词赏析

原文

鹧鸪天⑴

晚日寒鸦一片愁⑵。柳塘新绿却温柔⑶。若教眼底无离恨⑷,不信人间有白头⑸。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⑹,频倚阑干不自由⑺。

词句注释

⑴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⑵晚日:夕阳。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⑶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绿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⑷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⑸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韩之交。”

⑹深知;明知。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⑺阑干:栏杆。阑。同“栏”。

白话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首词写于作者被弹劾解官后,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文学赏析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宛转,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自己。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篇2: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知识扩展:鹧鸪天·送人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注释

⑴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 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⑵馀,多余;加餐,多吃饭。

⑶无穷:无尽,无边。

⑷今古,古往今来;般,种。

⑸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⑹未是:还不是。

篇3: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作为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作品中始终充满抗金激情,充溢着豪迈奔放、英声壮慨之气。同时,辛弃疾恢复中原的政治抱负和偷安江南的小朝廷不兼容,政治上的“孤危”地位和屡遭毁谤的身世又警诫他不能肆意逞辞,他大失所望之余,悲愤填胸,不平则鸣,蓄之则发,将其倾入词中,便形成了冲天的豪放中兼有杜甫式的壮志难酬的沉郁悲壮、喑呜沉雄之气;但他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隐居江西前后二十年间,他不断参究佛理道书,以求精神解脱,同时寄情于山水,因而他的作品也有诸如化刚为柔、恬淡清丽、婉约妩媚、闲雅飘逸、意境清新的一面。

这首《鹧鸪天·代人赋》的词作,正是通过乡村田野清新自然的初春美景描绘,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深婉厚重的心理块垒,用意巧妙,情感丰富。

词上阕纯粹运用白描的描写手法,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笔墨简练,单线平涂,选择“柔桑”、“嫩芽”、“幼蚕”、“细草”、“黄犊”等最能渲染早春特点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早春傍晚乡村景象,清新朴素。“陌上柔桑破嫩芽”两句,写出阡陌上排排桑树开始活泛起来的景象,“柔桑”暗示春风吹醒了万木,而着一“破”字,不仅写出了桑树嫩芽铆劲绽发的动态感,亦能让人感受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东邻蚕种”是用以点带面的手法告诉我们,春天的脚步已给农人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平冈细草鸣黄犊”两句中,前一句如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手法,继续叠加色彩清新的画面:平坦的山坡上,经过一冬圈养的黄犊乍见春草、鸣叫在碧天嫩草间,欢快无比,恰如词人心情。后一句表面看来与前三句的意境不和谐,但是仔细推敲,“斜日”点明时间,“寒”字正合初春傍晚乍暖还寒的时令特征,这些皆可看作是客观写实,既巧妙地渲染出料峭寒气,又为清新画面设置了一个广阔而真切的背景,进一步增添了写景的生活气息;“暮鸦”在传统心理中是衰朽、渺茫、萧瑟的象征,寄寓的情感是压抑、苍凉、愁郁、凄苦的。如马致远《天净沙》中的警句“枯藤老树昏鸦”。但此处因一“点”字的点染,使得此句盎然生趣:黑色乌鸦飞也是一个小圆点,栖也是一个小圆点,正是因其在山间林际的自由无拘,才让人沉迷于淳朴而简单的农村劳动生活。“斜日”、“寒林”、“暮鸦”这些本来衰飒的景象,经过“点”字之妙,使全词生活气息更浓,并把词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传达出来了,因而与前三句的意境是一致的。

词的过片继续写景叙事,但境界拓宽,把笔触延伸至远方,观察景物的角度由上阙的近而变为远,勾勒出一片浓浓春色的大背景,那远近连绵的群山,那纵横通达的小路,还有那风中飘浮的酒旗,无不展示着春的足迹。词人赏玩其中,感受到静美淳朴的山村生活兴味;而“青旗沽酒有人家”中一“有”字道出词人惊喜之情,山村野外惊喜不尽,更有美酒助兴,这种生活怎不令人陶醉其中?由此逼出歇拍两句城中桃李花和乡村野荠花的对比,“城中桃李愁风雨”二句感情突转,上阙那真实且生机勃发的美景,下阙那让人流连忘返的生活都掩盖不住词人对现实的感怀。词人仕途失意,看到小溪边的荠菜花开得茂盛,虽朴实无华,却透着无限生机,春意盎然中,喜不自胜的词人还是禁不住联想到城中桃李妖艳香浓,似把春光占尽,但它们愁风畏雨,很易憔悴伤残,转眼即逝;如同勾心斗角残酷失意的官场生活,就词人本意言,鄙薄城中桃李而绝爱乡间野花,词人通过两种景象和两种生活的对比,表露出心中不平之气。这是词人脱俗不凡的审美情趣的反映。总之,下阙婉曲表达作者对农村自由生活的满足,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却又无法释怀的复杂的感情。寓意厌弃官场之风雨无准,爱好田园之春意常在。

其实,辛弃疾在上饶长期隐居生活中,寄情田园,留恋山水,早已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的陶潜引为异代知己,写了大量词风恬淡清丽的田园词、山水词等隐傲溪山、与世相忘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清平乐·村居》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句子描写了充满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景象;又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优美如画,恬静自然,体现了清新俊逸和绰约自然的风格。这些词作纯粹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民生活,语调自然平淡,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审美观点及其知足达观的恬淡心情。

篇4: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原文】

其一

鹧鸪天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平冈③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④。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⑤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

①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韵, 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作品介绍】

《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组词类作品。共两首词,分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该诗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白话译文】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二首词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第一首《鹧鸪天》(《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会鄙弃故作此词。

【赏析】

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篇5: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

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功名馀事且加餐:功名是身外多余的事,还是多吃饭吧。另一版本也作“功名余事”。

无穷:无尽,无边。

般:种。

只应离合是悲欢:岂只是离别才使人悲伤,团聚才使人欢颜。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未是:还不是。

别有:更有。

译文1: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译文2:

唱完送别的《阳关三叠》歌曲啊,我的泪水还没有干,功名官爵啊那纯粹是身外多余的事, 暂且还是多吃饭好好保重身体吧.那浮云和江水啊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边无际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啊,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有多少使人愤恨的事情,又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才会使人心情悲哀?只有聚会才会使人欢乐吗?尽管江上啊会有大风大浪,那还算不上**险恶,更有人世间的行路做事啊,比那江上的**还要险恶还要艰难!

赏析一:

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下阕起三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由于题目“送人”与下阕头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规定,所以“离合”,就只取“离”字义,“悲欢”就只取“悲”字义。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其中的滋味,古人已先言之。作者在此并非简单地借用前人的诗意,而有他切身的体会。他一生志在恢复事业,做官时喜欢筹款练兵,并且执法严厉,多得罪投降派,和豪强富家,所以几次被劾去官。如在湖南安抚使任内,筹建“飞虎军”,后来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内,即因此事实被劾为“奸贪凶暴”、“厉害田里”而被罢官。这正是人事上的“**恶”的明显例证。作者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李白《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同此悲愤;白居易《太行路》的“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正可说明悲愤个原因和实质。

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

赏析二:

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笼罩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

词开篇即述离情。唐代诗人王维有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以为送别。李东阳《麓堂诗话》曰:“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通称《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这里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唱毕)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一接却正话反说:“功名余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张华《答何劭》诗:“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视功名为“余事”,或者说“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会真如凤毛麟角。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的《鹧鸪天》词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簇拥千军万马,突破重围渡江投奔大宋朝廷,固是爱国壮举,又何尝不是为了功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在封建社会里,是互相联系的。换言之,只有“达”,才能“兼善天下”。所以视功名为余事而劝加餐,处于“国仇未报壮士老”(陆游诗句)的具体历史情况下,这里旷达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激愤,是反语,是色荏内厉的。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引宋征壁语)。而“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这样,把行色的凄凉况味,推上一个高层次。

篇6: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鹧鸪天 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①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捩柂:转动船舵。

1. 从字数看,《鹧鸪天》属于 ▲ 。这两首词都主要用了 ▲ 意象,抒写惜别之情。(2分)

2. 这两首词都写到送别引起的“恨”。请比较分析“恨”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

1.小令 流水或者江水

篇7:鹧鸪天辛弃疾晚日翻译

一、讲解:从“不了解”到“了解”

古代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与今天相隔较远。所以欣赏古代诗歌,要通过准确解读诗句、文辞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首先,要读对文字的音和义。《鹧鸪天·代人赋》里的哪些词语可能会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沽”这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学生是可以通过查字典独立解决的。若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成语“沽名钓誉”,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更到位,而且可使学生学会运用。“东邻蚕种已生些”中的“些”怎么理解呢?《古代汉语词典》中有“xiē”和“suò”两个读音,前者有“少许”的意思,后者是《楚辞》中的句末语气词。从诗句的意思上来看,“少许”是可以解释的:东邻家的蚕卵已孵化出了少许的蚕蚁了。“句末助词”也是可以解释的:东邻家的蚕卵已孵化出蚕蚁了。怎么读呢?这时,需要给学生讲一点有关《鹧鸪天》这一词牌的格律知识: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根据这一格律要求,上阕的“芽”“些”和“鸦”都应该押韵,所以教材注释为“sā,句末语气词”。下文中的“路横斜”与“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一样,可以读作“xiá”,也是基于诗词格律押韵方面考虑的。

其次,要理解一些特殊的文言词汇。如“弹劾”“解官归居”等词语,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的。“弹劾”是“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解官归居”是指“古代官员被罢官闲居”,而不是官员如陶渊明般“主动辞官归隐”,也有别于古代官员的降职远调。如果对这些意思不理解或理解错了,会影响对诗词情感的准确体验。

再次,要理解文言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古诗词为了使表达诗意和音韵和谐,会适当调整一些语句的表达顺序。只有懂得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诗句的内容。学生对“平冈细草鸣黄犊”“山远近,路横斜”的理解可能会有困惑,甚至有人怀疑“路横斜”是诗人喝醉了后的迷离所见。造成这样的误读,是因为学生不懂得诗词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句子的结构(“平冈细草黄犊鸣”“远近山,横斜路”),这两句的意思便会明了。如果学生因此而懂得诗词的表达方式“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一种特别的需要,以使一些美妙的时刻、一些特殊的感觉和印象在我们的内心得以驻留和延长”[2]331,那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知识储备和经验。

二、点拨:从“不关注”到“关注”

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一联、一句之美,甚至一字一词之妙,以小见大,着重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在阅读时一定要对这些写景佳句多加涵泳、玩赏,拼出其精微的诗艺来。读古代诗词,应该“关注”什么呢?

首先,要关注诗词本身。阅读,首先是阅读“这一篇”,而不是“这一些”。学生作为特殊的读者,是通过学习某一特定文本,不仅理解、感受“这一篇”,更主要的是以此获得、提高阅读“这一类”的能力。因此,真正阅读“这一篇”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对学生进行的关于《鹧鸪天》的初读体验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游离文本的随意解读,即只关注局部个别词或注释等资料的“高钙(概)片”式贴标签,如:“这首词给人一种被解官归居时的抑郁感,‘愁’‘荠’表明作者一种心境凄凉、怀才不遇的孤独感伤”;“‘鸣’字用得好,写出了黄犊的叫声,有一种悲伤的感觉”;“诗中的‘愁’字用得好,结合当时下雨的环境和诗人被解官的经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的不满和愤恨”;“‘鹧’字在诗歌中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而本词正是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所写,体现作者对故乡的归依与官场的厌弃之情”;“这首词写于辛弃疾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表达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等等。怎么解决?教师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细读文本,读好每一个字,读懂每一句诗,读出作者当时的情感世界。“只有细读,你才会读。”[2]389

其次,要关注诗词中的生活图景(意境)。叶嘉莹教授在《小词大雅》中说:“词很大的特征是它不再叙事了,经过诗的叙事过程以后,词把情感直接抓出来变成了画面。”一句词可能就是一幅画,一首词可能就是多个画面组合而成的一幅大画。辛弃疾的这首词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桑条破芽、蚕卵孵化、平冈细草连绵、黄犊欢愉、斜日寒林、暮鸦归巢、远远近近的山绵亘、横横斜斜的小路蜿蜒、小路尽头酒旗飘飞、溪头荠菜花盛开等生活场景,画面感极强。再细看这些画面,每一幅几乎都充满了早春的气息,勃勃有生气。将这一幅幅独立成画的画面按镜头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幅全景式的乡村春景图,它“交织着两种情趣,一是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一是人间田园之美。这里的田园和一般山水田园诗中的田园有一点区别,更多的是家园。它不是暂时的,客居的,而是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家园。”[3]13

再次,要关注词中富有表现力的炼字。如“破”“鸣”“点”“有”等词,就很有嚼头,因为在这些文字背后往往隐含着诗人微妙的情感。“破”字,多数学生能够关注到一些: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桑树抽出嫩芽的动态,写出了春日生气勃勃的特点。但这样的感受又好像隔着一层纱,不够真实真切。学生有“不通”处,就可以产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了。一是从关注诗句的结构理解诗意:“柔桑破嫩芽”,也就是“桑树柔软的枝条萌发出新芽”;二是从关注诗意所表达的逻辑理解诗情:“‘嫩’怎能‘破’呢?”孙绍振教授说:“这正是早春的特点所在,也隐约表现了诗人的关注和发现。”[3]13这里有诗人悠闲的心态,有一种默默的体察和喜悦。而“点”字,却是容易被学生“不关注”,他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到熟悉的意象“斜日”“寒林”“暮鸦”上,并根据学习《天净沙·秋思》所获得的语文经验,认为“斜日寒林点暮鸦”表现的是诗人解官归居的忧郁和怅惘。而孙绍振老师却认为“这个‘点’字,用得很有韵外之致”[3]1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点”并从中发掘隐含在其背后的诗人微妙的情感呢?孙老师的解读是一段很好的教学内容:“点者,小也,远景也。在斜日寒林的空旷背景上,一个‘点’字,使遥远的视觉不但不粗疏,反而成了精致的细节。”[3]13也就是说,傍晚归巢的暮鸦,在林间或飞或栖的形态犹如一团团水墨画,极有韵味。

如此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品味出这首词的韵味和情味,而且有助于他们提高真实地细读文本的能力。

三、锤敲:从“不能读好”到“可以读好”

有时候,面对一篇好作品,学生由于生活体验、语文经验与作品中的情感有距离,往往会体会不到它的“好”,也可能是有所感觉但“读不好”,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作品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感动”[2]312。

就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而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最大距离应该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两句。前面的几句,都是白描式的写景,意象、意境都相对明朗。而这两句既像写景,又像发议论,是全词的点睛句。尤其是“城中桃李愁风雨”:从文势来看,是由实到虚;从意象选择来说,“城中桃李”和“风雨”是“陌生化”了。

学生的阅读,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情况:能感觉到“愁”字用得很好,但又说不出好在哪里;“愁”的主客体混乱,理解五花八门,如“诗人为自己的解官归居而忧愁愤恨”“诗人为志向未能为实现忧愁”“读书人愁功名利禄”“诗人为官场的明争暗斗苦恼”等。

这是理解这首词的关键处,又是学生的疑难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这时需要教师补充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关“风雨”意象的知识。可以先出示诸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等诗句,让学生感知“风雨”对于“桃李花”意味着摧伤、凋零,常用于表达“残败伤春”之意。有此作基础,继而介绍辛弃疾词中的“风雨”,如“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等,帮助学生理解辛弃疾爱花惜春表面下抒发内心志向的本质,理解辛词中“风雨”意象的独特意义———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二是介入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这一个人”在“这一刻”的情感世界。这里,教师可能需要介入两方面的信息:以罗列时间、事件的方式让学生对辛弃疾的经历一目了然,即“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年是被免官,放废家居多次,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以便让学生知道辛弃疾是“用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是用他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4];引入辛弃疾在归居带湖期间的诗词,以及《上梁文》中的“看朝暾万丈红。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等诗句。从“这一个人”角度更好地理解“城中桃李愁风雨”的涵义。

如此教学,学生对“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理解会多一分自己的体验。因为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一意境”“这一篇”“这一个人”,比较真实地体验“这一个人”在“这一刻”的情感世界:这里有闲适,有喜悦,有愁苦,有纠结,有自慰,有互勉,有希望……

一节课,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讲什么、不讲什么,在保证文本的“语文价值”之时,要以学情为起点———教学生所需要的。

摘要: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要从“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出发。以学情为起点的古代诗词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不了解”“不关注”“读不好”的内容,真正引导学生读好“这一篇”。

关键词:古代诗词教学,教学内容确定,学情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21.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餐饮经营管理理念下一篇:革命歌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