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2024-04-16

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

(一)加强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XX市地震监测台网的正常运行,台网运行连续率达99%。二是高度重视震情发展趋势,严密震情会商,做好“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及其余震跟踪、财富论坛及世界华商大会等有关重大工作及节假日应急值守工作,向省地震局和有关部门提交周会商意见51期,月会商意见12期。召开2013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和2014年会商会,形成了《XX市2013年下半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和《2014年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并及时上报省地震局。在省地震局评比中,地震日常分析预报获全省第二名,地震趋势会商研究报告获全省第三糼名。三是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培训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社区)地震安全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2200人(次),认真落实地震宏观异常17起。(二)深入开展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次生灾害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新增行政权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有关文件备案”,修订完善了《XX市防震减灾局行政审批实施办法》、《XX市防震减灾局行政审批工作规则》,网上预审率达到100%,完成了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XX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渗滤液处理扩容工程等55个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二是深化全市“5•12”地震后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检查工作,与XX市规划局、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通知》(成震发〔2013〕2号)下发各区(市)县有关部门实施,文件从“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规划编制要明确抗震设防的要求和内容、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依法开展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含抗震审查)工作、加强对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的检查力度”等六个方面对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进行了规范,我局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经验被中国地震局挂网宣传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三是认真开展成都西部山区21个乡镇农村房屋抗震设防调查,对报送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和现场复核,确定抗震、一般抗震、不抗震的房屋数量和比例,向XX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成都西部山区防震减灾有关问题的报告》,为市政府应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发生类似芦山地震的强震的应急处置提供了依据。四是建立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地质图应用平台。根据XX市地震断裂带在规划和重点工程选址工作的应用需要,向省国土资料馆、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收集购买了龙门山地区涉密地质资料,并依据资料和我局已有的龙门山断裂带的资料,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地质图应用平台,编制了《龙门山断裂带与XX市主要场镇距离表》,为成都科学规范建设工程提供了基础依据。

(三)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一是有序应对“4•20”芦山7.0级地震,第一时间派出调查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掌握了受灾区域现场烈度第一手资料,并现场向市委主要领导作了专门汇报。严密开展震情会商,将有关现场调查情况和地震趋势发展情况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的紧急会议做了专题汇报,为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及时召集区(市)县防震减灾局对“4•20”芦山7.0级地震应急处置进行总结反思,应急处置工作经验在第27届全国中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借鉴。二是积极推进区县地震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目前XX县、XX市、XX市、XX区等10个区(市)县已经完成预案修订,并经当地政府印发实施。三是开展了邛崃、蒲江等县域跨县联动的地震应急演练的预演,出版了《“5•12”大地震应急处置的成都方式》,为科学高效应对“4•20”芦山7.0级地震应急处置奠定了基础。(四)创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结合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和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深入开展了“编印一本书籍、设计一套资料、登载一版专栏、报夹一份传单、散发一张卡片、放映一场电影、开设一堂讲座、举办一次比赛、做好一个微博、建好一座展馆”的“十个一”活动,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与XX市教育局、市教科院联合编写了《中小学生地震灾害预防读本》,向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免费分发了2万本。与成都红旗连锁成都分公司股份、中石油成都销售分公司合作在100个超市和100个加油站分发了6万张自主设计的防震减灾宣传卡。二是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社区)建设,新增示范学校2所,示范社区4个,截止目前,全市示范学校已达52所,示范社区已达14个。三是大力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通新浪官方微博“成都防震减灾”,制定了《XX市防震减灾局政务微博实施方案(试行)》,落实了区(市)县政务微博管理人员和工作措施,拓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渠道和文化氛围。(五)大力加强课题申报和防震减灾基础能力项目建设

一是发挥地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积极申报防震减灾研究课题。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震预警技术实用化与示范应用》,承担了“地震预警信息示范应用”课题任务;积极参与中国地震局政策研究课题,申报了“市县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课题。二是XX市烈度速报台网二期工程通过验收投入运行。在XX市地震烈度台网一期67个子台的基础上,兴建XX市烈度速报台网二期工程57个子台,使我市地震烈度台网密度达到1个/100平方公里。该项目采用了“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进行了地震预警的试验,兼容一期台网,具备了地震烈度速报功能,顺利通过了“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的实际检验,2013年5月27日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许绍燮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验收。三是深入开展XX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和馆室布展方案等工作。积极推进XX市地震应急专用技术平台项目和地震预警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大力加强防震减灾自身能力和社会能力建设,推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切实理解精神实质,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防震减灾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促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

(二)认真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中国地震局政策研究课题,完成XX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推进XX市地震灾害报警(预警)系统和XX市地震专用技术平台项目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做好包括新建地震监测台站在内的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严密震情跟踪会商,对包括我市断裂带在内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做到异常情况及时向省地震局汇报,重大宏微观异常、重大震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指导区(市)县开展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和地震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做好行政审批工作,适时开展执法检查。(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社区和农村的地震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民众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篇2: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三大工程的阶段性工作汇报

5月19日上午,组织全局干部职工23人集中传达学习省委活动办”《深入推进“三大工程”近期工作安排》和《关于印发<“南昌市实施“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案>的通知》(洪群组字〔2014〕16号)等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昌市防震减灾局实施“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案》,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基层,扎实推进“连心”工程

一是围绕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在开展 “万名党员进社区、治脏治乱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洪群组办〔2014〕4号)进行。从4月份开始,局机关党支部将全局15名党员组织起来,编成3个“连心”小分队,每周四轮流小到西湖区红苗社区开展“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志愿服务,并及时向市直机关工委按时报送“连心”台账;上下联动、主动出击,利用“5.12”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日载体,我局组织全市13个县区的防震减灾工作部门,深入到社区、学校、乡村、企业和机关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抗震避险互救能力,得到了广大群众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

二是贯彻落实洪群组字〔2014〕9号关于开展蹲点“民情家访”活动的精神。了解到洪城比华利社区困难户胡勇身患严重肝炎、其妻患眩晕症、其子不幸患有先天性矮小症,局里想方设法帮助他克服困难,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党的温暖。

二、强化支部,夯实“强基”工程基础

一是选优配强了机关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支部委员的换届选举工作正在积极展开。二是制定并正在实施《南昌市防震减灾局开展“重实干、转作风、树形象,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的实 1 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了党组织工作制度。

三、双学双争,充实“模范”工程内容

一是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双学双争”工作方案和时间推进表。二是召开了“学习焦裕禄,学习龚全珍,争当好党员,争做好干部”动员大会。通过观看电影《焦裕禄》和红色故事会《龚全珍》,进一步凝聚见贤思齐、必学赶超、争创一流、实干兴赣的正能量,会上全局上下结合防震减灾工作要求畅说欲言,开展以“远学焦裕禄、近学龚全珍,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

三是激励在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策应红谷滩新区开展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模范评选活动,推选了一名党员参加先进评选。

南昌市防震减灾局

篇3: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检查结果显示, 各运营企业均从组织保障、客户宣传、危机管理、培训落实、政府协同等方面着力强化了“成都本地网”服务保障机制。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各分公司均成立了由一把手或分管领导牵头的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明确了业务职能和责任归属, 并把“本地网调整”工作纳入1—3月重点工作;启动和逐步开展了立体化宣传, 启动了包括媒体、户外、服务界面、短信群发、外呼等方式在内的立体化宣传;制定了危机应对流程, 并在系统实现和人员培训演练上开始落实。

在各市政府统一部署下, 各地使出浑身解数, 提出“家喻户晓”的宣传目标, 积极寻求各种媒介作为载体进行宣传, 整体宣传效果较好。资阳运营商户外广告较为全面, 海报、公告落地媒体、营业厅, 营业厅DM单、易拉宝、宣传展架摆放齐全;成都地区各运营商公告、海报均张贴在显著位置, 公告、海报均上线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等媒体;乐山、眉山各运营商均张贴了公告、海报, 印制了DM单并上线当地主流媒体, 完成了对乐山地区客户的部分群发, 并对乐山—眉山通信时长超过50分钟的用户开始外呼告知;内江运营商媒体广告、营业厅海报、公告发布到位, 电信公司LED上滚动播出了“本地网调整”有关信息。

各地区运营商积极落实服务措施。电信公司“两地直通”套餐已上线, 移动、联通公司“两地直通”套餐正在加紧落实, 移动公司已开始预约受理;各运营商主营业厅服务人员业务知识总体掌握较为全面, 能熟练回答用户问题;各运营商完成了系统上的业务咨询、业务问答模块, 移动公司专门建立了“客情快报”制度, 客户反映、咨询的热点问题通过10086前台归集并反馈至项目组, 以便迅速做出更新和应对;各运营商内部均建立了周报制度及危机事件快速应对流程、投诉预警流程, 并积极同当地消委会沟通协同, 共同保障客户权益。

篇4: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关键词: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93-1

1 地震形势与社会需求

1.1自然地理概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全市呈东西长211公里,南北长230公里,幅员面积2576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略有抬升,海拔300~662.6米。

1.2地震形势与灾害风险

根据中国第4代区划图圈定,我市的洮北区、镇赉县和大安市为Ⅶ度以上高烈度地区。我市邻近的松原市前郭县曾在1119年发生过6(3/4)级地震,内蒙通辽市和黑龙江省绥化市曾在1940-1942年发生过4个6.0级地震,2003年至2006年在我市周边地区连续发生4次5.0级以上地震。因此,我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

2 白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现状

自有地震记录以来,白城市境内共记录地震47次。近几年来,我市邻近的松原和内蒙东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强,对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1监测预报

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一个地震综合观测站,在大安和通榆兩县增设了2个数字化测震台(土建与仪器安装完成,2006年底投入使用);在全市5个县(市、区)成立了遍布各乡(镇)的180个地震动物宏观观测网;与以前相比,地震观测手段得到加强,装备得到更新,地震监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2.2震灾预防

根据《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我市五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市公众震灾预防的观念淡薄,广大农村民居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2.3应急救援

根据吉林省地震局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白城市地震早期快速判定工作预案》和《破怀性地震应急预案》。但是,我市还缺少必备的地震现场使用的交通、通信和救援物资。

3“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吉林省的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市需进行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地震应急救援及物资储备;吉林省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3.1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

该项目属于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建设”的子项目。吉林省西部地区地处松嫩平原,白城地区属大兴安岭隆起带的一部分。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洮儿河断裂、嫩江断裂带、第二松花江等活动断裂带。松原地区为Ⅷ度高烈度区,历史上曾发生6(3/4)级地震,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目前白城仅有1个台站,“十五”改造完成后,我市台站增加到3个,基本达到我省台站分布的平均水平。但是台网密度还远远不够,台站分布也不尽合理,并且没有数据汇集、快速定位的市级区域台网中心,因此需抓紧建设我省西部数字地震台网。增设镇赉、洮南、大岗子三个数字化地震台。地震台总数达6个,台网距离由100公里降至50公里左右;建设白城区域台网中心,作为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区域节点,负责本地区数字化地震数据的汇集,地震快速定位及同省台网中心进行数据共享。

3.2白城市地震宏观观测站

作为吉林省西部地区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工程的配套工程,为我市地震速测速报提供更完备的基础资料,使我市地震预测预报更有实效性。在原白城观测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地震宏观观测站。该观测站主要以宏观观测为主,采用井水位和动物生活习性立体观测的方式,捕捉临震前地震异常信息。

3.3地震应急救援及物资储备

地震应急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系列应急行动。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灾情信息,进行有效的地震应急行动,必须要有地震应急现场交通车、通信设备和物资作保障。

3.4吉林省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子项目。我国大量的地震灾害教训表明,农村房屋抗震能力薄弱是造成“小震大灾”的重要原因,通过引入和推广适用的农村房屋抗震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等手段提高农居抗震能力是全面实现国家和我市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的理论机制,推广适用不同经济水平、地震环境、不同房屋类型和风俗习惯的房屋抗震技术,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农村工匠培训、防震减灾教育推进农村抗震工作,通过编制地区性村镇房屋抗震技术标准。房屋抗震构造图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的建造。

4 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4.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制观念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吉林省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地方标准,加快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建设,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法制队伍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4.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建立高效管理机制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并落到实处,应设立独立的地震主管部门,不能单独设立的县(市、区),借鉴外地做法,合并到建设部门管理。

4.3理顺投资渠道,多层次投入保障机制

遵循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计划体制和经费渠道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稳定可靠、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非公共财政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渠道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相结合的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投入机制。

篇5:防震减灾局工会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一年来,重点学习了党中央、省、市、县相关精神,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任务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执政为民、依法维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行业务发展多作贡献。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二、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是积极推进机关内部事务公开制度和机关职工代表制度的建立。局机关工会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为职工说贴心话、办实在事,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工会都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切实维护。同时,行政领导也十分重视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重大政务、事务由职工群众讨论,集中群众的智慧和正确主张。

二是干部考核、社会保险、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劳保发放发等,工会组织参与了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

三是注意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反映职工愿望要求,积极做好析事明理、解释择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矛盾。

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了助学帮扶、医疗互助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及时进行了走访慰,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搞好工会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召开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通报工会工作、经费缴纳使用、审计情况,听取工会会员代表的意见,接受监督和评议。

二是建立健全职工志愿服务体系,完成工会组建。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职工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团结动员全局职工为建设“大美汉源”贡献力量。

篇6:县防震减灾局科普工作自查总结

《县防震减灾局科普工作自查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县防震减灾局科普工作自查总结

2017年,县防震减灾局严格按照(荥科协〔2017〕13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防震减灾及地震科普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现将今年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科普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具体负责科普宣传教育日常工作,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设立科普专项经费,用于印制各类宣传资料、图册和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二、大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地震灾害预防意识

抓住岁末年初回乡人员增多的有利时机,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发放法制科普读物、购物袋、挂历等宣传资料,实地走访学校、社区。

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有利时机在应急避难场所、科普示范社区、县城区人员密集场所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开展九寨沟“”地震震后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讲解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公众了解地震法制和科普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忧患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三、工作总结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创建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内完成1所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申报,创建命名1所市级示范学校,1个市级示范社区,2个农居地震安全示范

点,1个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村。

四、积极开展专业培训

1.召开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会,组织学习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2.邀请市上专家到科普示范校、示范村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专题讲座,受到学校师生和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

3.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全市2017年监测预报业务培训。

在2018年的科普工作中,我局将以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为己任,为让防震减灾知识及地震常识普及到家庭、辐射到社会做出应有的积极的努力。

篇7:防震减灾局一季度工作总结

务实,以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一季度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为适应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防震减灾局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以树立守清贫讲奉献的思想意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单位职工认真签定党风廉政责任书。完善了各项工作(来源:好范文 http:///)制度,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四项制度”与“阳光政府”建设事宜,明确责任制度,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及电子政务工作,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工作中热情周到,优质服务,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职能。

二、地震监测工作

县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防震减灾是基本的县情,为认真开展好地震观测,做好大震监视工作,根据现有观测设施,认真做好二氧化碳、水化分析(ph值、电导率、重碳酸根离子和氟离子)、水氡等地震微观观测手段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两项水化观测(钙、镁离子),达到了省局的水化基本要求,同时加大了各项观测规范的检查督促,各项观测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地震科普宣传网、震灾情报网、地震宏观观测网作用,适时维护三个强震台运行情况,坚持震情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大震监视工作不间断。及时核查全县26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宏观异常情况。

三、地震科普宣传工作。

为认真开展好的地震科普宣传,防震减灾局拟定了实施方案,创新形势,以重点带大面,通过进机关、社区、校园等方式,大力进行科普讲座、宣传资料发放等工作,通过地震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目前,防震减灾局已历史地震重灾区的木杆、吉利、高桥、寿山等乡镇发放了《防震避震知识》10000份、《地震知识100问》10000份,并深入天星石良三社、木杆漂石板、上高桥陈家园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科普讲座和宣传资料发放。

四、校安工程建设开展工作。

依法加强基本建设和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确认和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工作。在校安工程建设中,按照各级实施方案对防震减灾局规定的职责,防震减灾局认真研究,周密布置,在搞好宣传的同时,抽专人参加了新校点选址工作和项目抗震设防等级的确认,认真参与了编制规划的审查,积极做好了相关服务。

五、防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稳步进行。

根据政府常务会议要求,为便于防震应急需要,防震减灾局把防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列入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基本完成了指挥中心用户建设的初设方案,相关手续正在积极办理中,有望年内动工建设。

篇8:市/县局综合机房安全整治浅谈

江西电信从2006年起对全省各市/县机房进行机房安全整治工作, 笔者有幸参加了宜春市及其下辖各县主要机房的安全整治方案设计, 现总结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2、整治目的

机房安全对保证电信企业的正常生产营运, 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宜春市及其下辖各县主要机房进行了现场查勘后, 发现各机房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 这些不但威胁到企业的安全生产, 同时也不利于本地网集中维护体制改革的推进。另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为全面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改善机房环境, 以及全面提升机房防范火灾及治安案件的能力, 为机房的维护管理、通信的安全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对这些机房进行安全整治势在必行。

3、整治原则

为了保证机房安全整治工程的实施成功, 在整治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机房改造时除了应严格遵守“三线”分离和统一规划整治等总体原则之外, 机房内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必须实行分架走线 (尾纤从尾纤槽走线) ,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整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宜春市电信分公司的相关要求, 做到上下及时沟通、及时上报审批等工作, 特别在割接前应报知各级相关部门;

(2) 改造时应遵循“先易后难, 先本地设备后干线设备的先后顺序”进行;

(3) 在电路割接前, 应核对每条电路开往的局所, 弄清每条电路开往的局所及转接情况, 并且对重要的电路的割接应安排在业务量少的时段;

(4) 电路割接应防止一次性断开全部的业务, 而应该按步骤进行割接, 将重要电路调开, 一个一个系统分别割接, 改造中应尽量保证电路不中断;

(5) 根据各机房的不同情况对功能区进行划分, 使后续工程有章可循, 防止改后还乱的现象;

(6) 机房整治与设备更新换代相结合, 可退网或即将退网设备可在整治过程中退网。

4、机房安全整治

机房安全整治关键在于消除安全隐患, 改善机房环境, 为机房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以下从机房环境、机房电源、机房布局等三个方面阐述机房安全整治的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

4.1 机房环境整治

(1) 拆除一切易燃、可燃材料

机房发生火灾, 可能是机房内易燃、可燃材料燃烧引起;就算不是起因, 也会因其燃烧而造成更大的火灾。因此, 整治要求各机房原则上必须拆除吊顶, 工艺上没有特殊要求的不设活动地板。保留活动地板的机房需使用防火材质地板更换原木质地板。拆除机房内木隔板、木墙裙、塑料壁纸、可燃窗帘等材料。机房内原有装修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的都应拆除。

(2) 窗户封堵

窗户封堵主要为了保障机房内的空调设备更有效, 同时, 也可达到防盗的目的。设备机房窗户应封堵, 双层玻璃密封严密的可不封堵, 但应采用防火材料遮阳。无人值守通信机房窗户均应封堵。窗户封堵时需考虑到有出口到室外维护室外空调机。

(3) 孔洞封堵

不要忽视一个小小走线孔洞的封堵, 孔洞的封堵也是具有很高的重要性的。以宜春某县发生112机房MDF配线架起火为例, 因112机房与设备机房之间孔洞未封堵好, 造成电缆燃烧的浓烟及灰尘通过孔洞进入设备机房, 污染了通信设备, 造成设备沾满油污, 不易清洁, 设备经常出故障。因此, 孔洞封堵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见一斑。孔洞封堵可以防止火灾或烟雾蔓延, 达到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孔洞封堵防火泥要严密, 与地面 (墙面) 持平, 表面要平整, 并悬挂封堵责任牌。竖井封堵防火泥上可用防火板覆盖, 并悬挂封堵责任牌。

(4) 机房照明

机房具有良好照明将方便机房内人员的操作维护, 同时, 优良的照明设计将具有节能减排效果。

照明灯具应采用节能灯具。照明灯具应平行安装在两列机架之间。5米以下机房采用吸顶式照明灯具, 5米以上的机房采用悬挂式照明灯具。

机房照明电源总开关置于机房门口, 做到人走灯灭。可设计成一个开关控制一列或少数几列照明灯, 这样可以按需要开照明灯, 达到省电节能目的。

重要机房宜设置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设计可以采用市场上常用的带电池灯具, 或者应急照明灯采用机房内UPS供电。

机房内照明布线应明布或PVC槽沿墙布放, 不应墙内布放。

4.2 机房电源整治

机房电源是一切通信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根本保障, 是通信网的动力之源。因此, 通信电源的安全是确保通信质量、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机房电源的整治主要是将机房内的信号线、直流线、交流线分开路由走线, 即所谓的“三线分离”。机房内设备一般均为-48V直流供电, 少量服务器设备为UPS或逆变屏交流供电, 空调设备一般为380V交流供电。

(1) 走线方式

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 三线分离一般三种方式:

1) 机房设置双层走线架, 电源线、信号线均采用上走线方式, 上层为电源线 (交、直流线分走线架两侧走线) , 下层为信号线。

2) 机房设置双层走线架, 电源线、新布放信号线均采用上走线方式, 上层为电源线 (交、直流线分走线架两侧走线) , 下层为信号线, 原有信号线依然地板下走线, 不割接从下层走线架上走线。

3) 机房设置单层走线架, 电源线采用上走线方式, 信号线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

为保障电源走线架上交、直流电源线不交叉, 交流、直流应分别从该列的不同头尾引入。在无法完全分离不交叉的情况下, 交直流线相交时应做跨桥或套PVC管隔离。

(2) 电源线割接步骤及方法

机房整治过程中, 为了达到“三线分离”的目的, 一般对机房内的电源线割接, 使电源线在信号线的上方走线。其主要步骤及方法如下:

1) 在割接前先将电源分支柜至各列头柜的电源线及保护地排往每列各机架的保护地线接好。

2) 在设备电源割接前, 建议建设单位将较为重要的电路调开, 并选择对业务影响最小的时段进行割接。割接前先将电源分支柜至列头柜的新增电源线 (一主一备) 在电源走线架上布放至各架列头柜架顶, 然后按照“先易后难, 先本地设备后干线设备”的原则对各架列头柜及所在列的设备进行割接。

3) 电源分支柜至列头柜

对于现状有主、备供电的列头柜, 割接时先将备用电源线拆除, 只采用主用电源供电, 随后将新布放的备用电源接好, 采用备用电源供电。待备用电源工作稳定后, 切断主用电源线, 将主用电源线拆除, 同时接好新布放的主用电源线。

对于现状没有主、备供电的列头柜, 如果该列头柜总熔丝端子无备用电源接线端子, 建议新增一架列头柜替换。将电源分支柜至列头柜电源线布放至新增列头柜, 待设备至该列头柜的电源线割接至新增的列头柜后, 再拆除原有电源分支柜至列头柜的电源线。

对于现状没有主、备供电的列头柜, 如果该列头柜总熔丝端子有备用电源接线端子。割接时先通过备用电源线端子接好新布放的备用电源线, 用备用电源供电, 待备用电源工作稳定后, 切断主用电源, 将主用电源线拆除, 同时接好新布放的主用电源线。

4) 列头柜至列内各设备

事先准备好临时接线的电源线 (一般为ZR-RVV-1000-16mm2) 和钳流表等相关工器具。将列头柜至设备的电源线先在电源走线架上布放好。

对采用主备用供电的设备, 如SDH设备, 割接时先将备用电源线拆除, 只采用主用电源供电, 随后将新布放的备用电源接好, 采用备用电源供电。待备用电源工作稳定后, 切断主用电源线, 将主用电源线拆除, 同时接好新布放的主用电源线。

对没有采用主备用供电的设备, 如:逆变器、光端机等, 由于需中断业务, 需选择业务量最小的时段割接, 且应一架一架进行割接。

(3) 其他注意事项

1) 交流电源应切断电源逐步割接, 先割接各交流屏输出支路, 再割接交流屏输入回路。割接前应对蓄电池组进行一次均衡充电, 保证蓄电池组的放电时间。检查柴油发电机组, 在割接期间, 确保市电停电情况下自备电源供电正常。

2) 直流电源应保证不断电情况下进行割接。对相关专业机房设备割接前一天, 各专业必须做好系统数据备份工作。

3) 保护地线割接前应先相应连接好保护地排-直流屏-相关专业设备电源架的地线, 再行拆除或割接原有的保护地线;机房内所有设备机架必须接地, 地线接触良好。

4) 直流电源线在拆装过程中, 若在带负载情况下进行, 操作不当会产生电弧应特别注意。拆除线缆必须保证两端无电流或电压, 拆下电缆端头进行绝缘防护后, 方可抽取。

5) 交流电源线在拆装过程中, 虽然是采取断电作业, 但应注意先拆相线再拆零、地线。并做好各警示牌, 不能少于两人操作。

6) 施工组织计划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 技术负责人审核,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安装、拆除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各类施工人员应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施工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施工工具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 必须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7) 重新布放的交、直流电源线应有必要的标志, 以标明其所属安装机架的名称及用途。新布放线缆不得有接头。

8) 布放各类电源线时应注意:不要碰断配电屏中二次回路信号控制线以免产生高压。

9) 交流电源设备前后应配有绝缘垫。

4.3 机房布局规划

对于部分设有防静电地板、走线凌乱、布局混杂的机房, 在与局方沟通后, 建议对现有机房设备进行整体布局规划, 对设备进行搬移调整。对于这样的机房改造, 相当于在机房现有空间内, 对所有设备重新安装, 对所有线缆重新布放。

(1) 机房布局规划思路及步骤

1) 该机房是否有足够扩容空间, 是否需要扩大机房面积?如有需要, 先进行土建改造。

2) 机房内是否有不在使用的设备?如有, 先行拆除。

3) 根据“先易后难, 先本地设备后干线设备的先后顺序”的原则, 先在现有机房空位处规划某个本地设备的位置, 再规划下一个本地设备的位置;本地设备位置规划好后, 再规划干线设备位置;所有设备将按先后顺序割接, 不能出现某个设备的规划割接的位置在割接时该位置还有设备的情况。

4) 设备的割接将牵涉到配电设备PDF及线缆配线架DDF、ODF的调整, 所有PDF宜放置在所有设备列的同一侧, DDF、ODF宜集中放置, 以方便跳线。

5) 应尽可能的利旧现有线缆, 需对每个设备进出线缆准确统计并估算现有长度;布放在走线架上后稍长的线缆, 应在配线架端 (如DDF、MDF) 重新做接头。

6) 机房内同一类设备宜放置在同一列 (如本地设备放一列, 干线设备放一列) , 以方便管理, 并对有扩容需求的设备留有扩容空间。

(2) 注意事项

1) 方案规划应在现场及图纸上双重作业, 以避免届时无法实施的问题。

2) 方案的制定应经常跟局方人员沟通, 既可以从局方人员处得到启发, 又可以使方案的制定趋于合理。

3) PDF、DDF、ODF的割接时, 应各准备至少一个, 方便替换割接。

5、小结

机房整治工程是一个牵涉专业广, 不仅涉及电源专业, 还涉及到传输、程控交换、无线市话、数据、土建等专业。整治工程工作量大、施工复杂、难度也高, 甚至部分线缆的需多次割接。因此, 工程设计过程中需十分细心, 从全局、长远考虑问题, 根据机房实际情况, 多考虑几种方案供建设单位参考, 以确保整治工程能节约、安全、有效, 并避免在整治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瑞东《电信机房电源安全整治》[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4, (4) :52-55

[2]工信部[YD/T 1051-2010]号文件《通信局 (站) 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3]原信息产业部[YD/T 5040-2005]号文件《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篇9:市防震减灾局工作总结

【摘 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高安市防雷管理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基层防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与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防雷管理工作,促进基层防雷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分别从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关键词】防雷 行政 管理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12-01

防雷减灾管理是法律赋予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在不断完善气象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把防雷管理作为气象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来抓。那么,如何才能开创县市局防雷管理工作新局面呢?下面,结合当前高安市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就该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1、近年来防雷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增加,各种现代化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立等原因,雷电灾害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大,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也从单一的安全检测服务逐步发展到行政许可、安全检测、审核验收、灾害评估等系列化服务。

高安市气象局从80年代就开展了防雷减灾工作。特别是近十年来,为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全部建立防雷减灾组织管理机构,通过气象执法开展了对社会的防雷减灾管理工作;逐步健全了防雷技术队伍,装配了先进的仪器装备,全面开展了对高大建筑物、通讯机房、计算机房及其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分阶段检测验收、防雷工程安装等工作也相继开展。涉及的范围从单一的建筑物防直击雷到通讯、计算机房、电子信息系统、电力等的信号防雷和电源防雷。涉及的行业单一的从建筑业拓展到石油化工、易燃易爆、通讯电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行各业。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已经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并在社会减灾防灾、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2、当前防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强化气象对国家安全保障作用的内容之一,进一步明确防雷减灾是气象部门拓展业务服务领域、造福人民和社会、关注民生的一项气象业务工作,在切实履行好国家和政府赋予的防雷安全管理职能的同时,将把防雷业务纳入气象业务加以管理。可以说,防雷减灾工作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但是当前防雷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一些困难与问题在不同程度制约着工作的发展。

2.1 对防雷减灾工作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存在的认识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把防雷工作仅仅等同于“创收”、“产业”,认为是挣钱的工具和渠道,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缺乏减灾重要性意识和履行管理职能的责任意识;其次是社会公众和部门对防雷减灾重要性的意识存在盲区和空挡,防雷管理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2.2 防雷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高级专业人员较少,相当一部分防雷技术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防雷执法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执法上,难以保证时间,致使执法检查活动不能经常化和全面展开。

2.3 防雷安全管理的依法行政工作亟待进一步规范。主要表现在:审核、验收、检测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现象;重收费,轻检查和服务;收费标准不规范等等。

2.4 行政执法装备不足,使得防雷管理工作滞后;防雷检测、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只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期发展的思想。

2.5 防雷行政执法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执法效果不尽理想。

3、加强防雷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新阶段,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履行《气象法》等相关法律和国务院、各级政府赋予的防雷减灾行政管理职能,使防雷减灾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涉及到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一旦发生灾害,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提高对防御雷电灾害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做好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执法,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切实履行好防雷的职责和义务。

3.2 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要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纳入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气象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督察和指导,安监、建设、公安、电力、电信、交通、文教、旅游、消防等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管理体制。

3.3 严格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检测的资质管理,认真落实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行政许可及安全许可制度。对未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擅自对外开展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和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对出现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要依法加大查处力度。

3.4 加强宣传,强化管理。要加大防雷法律法规、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对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造声势,广泛宣传,消除麻痹侥幸心理,使防雷减灾意识深入人心。要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制。重点单位要配备防雷安全专职或兼职人员,加强对防雷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3.5 加强督查,消除隐患。气象主管机构要尤其加强对易遭雷击的高层建筑、电力设施、信息网络、监控系统,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烟花爆竹和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场所,以及重要文物、重要景区、学校、医院、车站等重要单位和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上述单位和场所及时整改雷击灾害隐患。对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和场所以及防雷装置的检测,要按照国家防雷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规定,督促安装到位,定期检测到位。

3.6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是《气象法》赋予气象主管机构的职权,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既要敢于理直气壮地按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又不能利用职权之便谋取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执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真实、公正、科学,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谋取私利。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机械设计基础测试题下一篇:科学的故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