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2024-04-17

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共20篇)

篇1: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我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妈妈,有的严格要求,有的非常善良,而我喜欢我的`美丽智慧的妈妈。

当我表现好时,妈妈就像一位天使,和蔼可亲。当我做错事儿时,妈妈就像一颗炸药,严肃认真,这就是我妈妈与众不同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了100分。妈妈轻轻地打开我的试卷,低头审视着我的卷子,检查无误后,脸上瞬间乐得像盛开的花儿一样。“嗯,真是100分,不错,下次继续努力!”妈妈说。

“好的,我下次一定还考100分,那有什么奖励呢?”

“奖励?当然有,今天晚上请你吃德克士,怎么样?”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大声地说:“好!”

不过有一次,我只考了88分。妈妈一看试卷,脸上的微笑突然全没了,对我说:“你怎么考成这样了?今天你考成这样的成绩,都是因为你太粗心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一句话也不敢说,因为我知道这次真的没有用心做题。

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妈妈。她为家尽心尽力,也为我的学习操碎了心。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

篇2: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德国的乌塔妈妈对女儿的教育是让她生活独立,可以自己规划时间,规划旅行,安排自己的很多事情。而中国妈妈的心里,孩子绝对是家里的宝贝。每次出去玩都要寸步不离的陪同,从来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中国妈妈把孩子塞在含在嘴里怕化了,在怀里怕摔了。中国的孩子就在溺爱中成长。

外国的妈妈有时也会陪孩子一起出去开心,快乐的玩耍。她们也会同意并且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看看外面世界的美丽景色。你们看屋塔十四岁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为自己的旅行做足功课。

篇3: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文字的书写和字形结构来反映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家有不同的观点。国内近年来已经有多人从心理学角度开展对书法作品欣赏的研究。对书法作品欣赏时的心理过程,有学者主张“书、画同源”说,书即画,画即书。作者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时,对字体结构、笔画粗细、虚实、尖圆、墨的浓淡、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变化合理搭配以及作者当时情感至关重要,从而给欣赏者美的享受。

欣赏者是怎样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中所蕴涵的美?人们对物体美的欣赏主要是对其形象进行视觉感知,而眼睛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观察一个人眼睛的活动情况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眼动的记录装置,并通过分析记录到的眼动数据来探讨眼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关系。

眼动实验技术可以借助眼动仪提供人在进行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即时加工数据,从而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精细的实时分析,因此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欣赏者的眼睛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通过眼动记录仪将眼睛的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例如Young(1988)使用眼动仪,対一幅酒广告进行研究,要求10名被试注视这副广告并记录其眼动。结果发现:9名没有阅读广告中的文案和在广告右侧较远位置上的酒瓶。后来广告制作人根据实验结果加大文字字体和酒瓶图案,使其变得醒目。经过市场调查,修改后的广告效果好于修改前效果。Mrouant等人(1972)一项经典实验研究进行了新老驾驶员开车时的眼动模式。研究中的被试为6名新手和4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实验时,要求他们分别在居民区附近的道路和一条高速路上开车同时记录眼动。结果发现:(1)新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注意范围比老驾驶员小;(2)新手驾驶员在驾驶时紧盯前面的车辆,并对车辆右侧注视较多;(3)新手驾驶员对后视镜注视较老驾驶员少;(4)在高速公路行车时,新手驾驶员常出现追随眼动而老驾驶员只进行注视无追随眼动发生。

Carpenter和Just使用Shepard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记录被试的眼动。实验时给被试呈现一对一对的三维物体或二维物体再现图,要求被试判断两个图形表示的是不是同一立体。实验发现,被试在进行心理旋转时的眼动过程可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1)搜索阶段,即寻找两个图形中大致相互对应部分,选择出图形中可能相同之处;(2)旋转和比较阶段,被试对两个图形中被选择出来的部分互相旋转,转换的每一步可能都伴随有心理旋转,同时比较两部分图形的方向性是否一致,从眼动轨迹上可以看到被试在两个图形的相对应部位来回扫描和注视;(3)确认阶段,被试主要考察使用同样的旋转角度,是否同时也能使两个图形的其它部分转换成一致的图形。这些研究使我们关于个体如何对图形进行认知加工有了深入的认识。

本实验研究目的是利用眼动记录仪来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欣赏同一书法作品时的眼睛注视轨迹,从而揭示在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心理活动特点。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过程就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首先欣赏者必须对书法作品在书写时的用笔和字的间架结构进行视觉加工;再将加工内容在大脑中进行综合,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其加以分析比较最后做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视觉加工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视觉如何加工则受欣赏者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因此设想艺术类大学生(艺术生)对书法欣赏比同级体育类大学生(体育生)对书法作品的加工更要深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择

被试选大学三年级学生,由老师根据同学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进行初选,并对其进行书法知识方面的问卷测试,依据测试成绩来确定被试。选成绩相当的艺术生和体育生各10名。

2.2 仪器

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ASL Mobile Eye便携式移动眼动仪,记录数据频率为60Hz,通过从两个摄像头获得的交叉景象。眼动摄像头记录眼球轨迹及瞳孔直径的变化,同时场景摄像头记录被试看到的场景。两个影像都通过交互方式记录在磁带上,因此实际的采样率是30Hz。

2.3 实验材料

(1)字体结构类型的确定按独体、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的7种不同结构字体,每种选5个字,共35个字;(2)选择汉字:从《虞世南临兰亭序》“字帖”中选择取每种结构的汉字各10个,请书法专家再从中选取5个最能反映不同字体结构的汉字;(3)把所选择的汉字用照相机拍成大小一致的照片;(4)将全部照片输入电脑并编辑成视频,每个字播放30秒,字与字间隔时间5秒。每5个字为一组,每组之间播放间隔2分钟,35个字正常播放一遍需要31分50秒;(5)实验材料用19寸电脑显示屏幕,以20cm×20cm大小呈现每个字。

2.4 实验程序

2.4.1 实验过程

(1)仪器组件连接、设备调控和组装单元;(2)设置Mobile Eye主试把SMU和眼镜给被试戴上。调整好头带松紧保证眼镜牢固和舒适。调整好场景摄像头以适合任务。对于大多数任务,使场景摄像头位于被试视觉的中线点(眼睛看正前方)比较合适。对于外部活动,场景摄像头倾斜比较令人满意,滑动SMU上的摄像头让它直接在眼睛上面。主试轻轻调整合成镜片使眼睛显示为垂直景象,直到眼睛景象垂直居中。主试也可以轻微调整摄像头,旋转合成镜片使眼睛景象水平居中,摆动合成器镜片让三个角膜反射点明显可见,让被试作一些大幅度的眼球运动检查瞳孔和反射点在景象中。主试检查场景的聚焦,如果必要,旋松螺丝(Screw C),旋转场景镜头得到好的聚焦点并旋紧螺丝。(3)注视点定标。每次被试戴上眼动仪仪后必须做注视点(POG)定标。因为眼镜和光学上小的差别会导致数据精度的退化,即使是以前的被试在每次记录开始之前也要重新定标。为了提高精度就不要作快速定标。让被试坐在一个小桌前,告知被试在定标过程中头不要移动。主试给被试进行眼校准,眼校准是让被试注视电视机屏幕上的九个点的位置,或让被试看场景摄像头看到范围内一些小的突出的点,创建一个简短的定标记录。校准完后给被试呈现实验材料。(4)每次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个字让被试欣赏,实验材料呈现的同时眼动仪记录其注视过程,当被试按下停止键时,眼动仪也停止记录。(5)正式实验,被试共看35个字,实验持续时间大约25分钟左右。

2.4.2 实验指导语

这是一个书法欣赏方面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看所呈现的字是否美观,当你能做出判断时,立即按停止按键。

2.5 结果分析

(1)注视点是以眼睛注视某一位置超过20ms来计一算的。(2)由于实验时间比较长,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眼睛疲劳,造成记录的注视位置不准确。因此在数据处理之前,对所采集到的全部数据通过ASL提供的en-scan软件,依据信息区进行判断,只将记录准确的有效数据参加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注视时间

3.1.1 两组被试欣赏书法作品的平均注视时间

注视时间就是从汉字呈现到被试欣赏结束的时间。由于各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眼睛疲劳或眨眼,因而各组的有效数据有所减少。其中艺术系学生的注视时间按340字计算,体育系学生按330字计算(艺术系10人,有效数据为340字;体育系10人,有效数据为330字)。

从表1可以看出,艺术生注视时间比体育生要长,且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艺术生在对各字进行审美欣赏时由于其艺术修养书法知识较好,考虑的维度也较多;而体育生则只从表面上欣赏字的美观,没有考虑书写时的许多细节,所以注视时间比较少。

3.1.2 两组被试判断七种结构字中哪一种美观的注视时间

从上表2可以看出,(1)艺术生对七种结构类型字的注视时间从多到少依次是: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独体结构。经检验,对七种结构字的注视时间有差异,说明艺术生在对每个字进行审美时依据字体结构的复杂程度,变化注视时间。进一步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发现:上中下结构字同独体字、全包围结构字、半包围结构字,在住视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2)体育生对七种结构类型字的注视时间从多到少依次是:独体结构、上中下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经检验,对七种结构字的注视时间没有差异。说明体育生在对每对字进行审美时,没有依据字的结构的复杂程度变化注视时间,即对七种结构字的加工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2 注视点持续时间本实验注视点持续时间是指被试持续注视点固定于某一观察点的时间。

由上表3可以看出,艺术生在每个注视点上的持续时间比体育生显著的长,说明艺术生对字的注视更为仔细。

3.3 注视频率注视频率指单位时间内注视的次数(次/秒)。

从表4上表可以看出,艺术生在单位时间内注视的次数没有体育生多,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体育生在对书法字进行审美时,对每个字的加工速度比艺术生要快,这与体育生对每个字加工时不仔细有关。

3.4 瞳孔直径被试瞳孔直径的变化反映了被试对所注视内容的兴趣变化。

当环境光线照度被控制后,眼睛瞳孔直径的变化主要反映被试对所注视内容的兴趣。瞳孔直径越大,说明被试对所注视的内容越感兴趣。通过表5可以看出,体育生的瞳孔直径显著的小于艺术生,表明体育生对这些字不感兴趣。体育生对书作品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瞳孔直径比较小。而艺术生认为书发作品高水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瞳孔直径比较大,因此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艺术生与体育生)之间,因兴趣大小而产生的瞳孔变化已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

4 讨论

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利用眼动仪进行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人们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读者眼睛注视的广度是非常小的。读者只能从所注视的某一点上获取信息,更远处的信息则不能获取,眼睛注视的内容同时也是大脑加工的内容,注视时间的长短表示加工时间的长短,眼睛注视的顺序同大脑加工的顺序一致;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进行书法作品审美时的眼动过程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专业对书法欣赏过程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艺术生对书法字的观赏时间明显地比体育生要长。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在每一个注视点上的持续时间,艺术生也比体育生长。这是因为判断一个字是否美观,要求判断者必须具备较多的书法知识和艺术修养,需要对字的笔画书写进行仔细地分析比较,然后才能得出结论。而体育生,他们对书法作品中每个字是否美观做出判断时,往往只注意每个字的整体结构是否美观,而较少注意每个字各个笔画的书写情况。所以他们做出判断的时间显著的少于艺术生。研究还发现,瞳孔直径的变化反映了欣赏者对所欣赏对象是否感兴趣。

5 结论

(1)本实验证明,专业明显影响大学生对书写作品的审美过程;(2)艺术类大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注视时间、每个注视点持续时间均比体育类大学生的要长。但注视频率则相反。表明艺术类大学生对每个字的加工更为细致;(3)艺术类大学生的注视时间随字结沟的复杂性而变化,字的结构越复杂,注视时间越长;而体育类大学生的注视时间不随字结沟的复杂性而变化;(4)艺术类大学生的瞳孔直径变化显著大于体育类大学生,这同他们对书法艺术欣赏水平有关。

摘要:眼睛是人类重要感觉器官,被誉为心灵窗户,本实验使用美国ASL眼动仪,记录了艺术生和体育生(各10名)在书法作品审美时的眼动过程。从《虞世南临兰亭序》作品中选用35个字请被试观赏。结果发现:艺术生较体育生在作品审美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艺术生对作品注视时间、注视点持续时间长于体育生;注视作品时间随字体结构复杂性的变化而变化,体育生没有此现象,说明艺术系生对书法作品的加工较体育生更仔细。

关键词:大学生,眼动仪,书法审美,眼动轨迹

参考文献

[1]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P372-384.

[2]周爱宝主编.实验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P88-102.

[3]凌文全,方俐洛著.心理与行为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

[4]白学军,闫国利主编.眼动研究在中国.天津教育出版社.

[5]申新仁,孙宝文主编.虞世南临南亭序.吉林文史出版社.

篇4:与众不同的妈妈

想做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吗?那就让你的孩子更加快乐。

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

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干净”或“别把垃圾带到屋里”之类的话,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但在我家,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当你按响门铃后,就会有故作苍老的孩子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我是巨人老大,是你吗,山羊格拉弗?”或者是甜甜的假嗓子在唱歌:“是谁在敲门呀?”有时候,门会开一条缝,妈妈蹲伏着身子,装得跟我们一样高,然后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家里最矮的小女孩,请等会儿,我去叫妈妈。”随后门关上大约一秒钟,再次打开,妈妈就出现在眼前——这回是正常的身形。“哦,姑娘们好!”她和我们打招呼。

每当这时候,那些第一次来的伙伴会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我也觉得自己的脸都让妈妈给丢尽了。“妈——”我照例向妈妈大声抱怨。但她从来不肯承认她就是先前那个小女孩。

说实话,大人们都很喜欢妈妈,但毕竟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是我,而不是他们。他们一定无法忍受“观察家”的存在。这是个隐形人,妈妈经常跟他谈论我们的情况。

“你看看厨房的地面。”往往是妈妈先开口。

“哎呀,到处又是泥巴,你刚擦干净的嘛。”“观察家”同情地答道,“他们就不知道你干活有多累?”

“我猜他们就是健忘。”“那好办,把污水槽的抹布交给他们,罚他们把地面擦干净,这样才能让他们长记性。”“观察家”建议。

很快,我们就人手一块抹布,照着“观察家”给妈妈的建议开始干活了。

“观察家”的语调和妈妈如此迥异,以至根本没人怀疑那就是妈妈的声音。“观察家”注视着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挑毛病、出主意,所以我的朋友们经常问我:“谁在跟你妈说话?”

我真不知如何来回答。

时间流逝,妈妈的言行没有丝毫变化,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改善,一个偶然事件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拥有与众不同的妈妈是很不错的事。

我家住的那条街,有几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喜欢沿着树爬上爬下。如果一个妈妈逮到哪个孩子爬树,马上就会引来整个街区的妈妈们,然后是异口同声的呵斥:“下来!下来!你会摔断脖子的!”

有一天,我们一群孩子正待在树上,快活无比地将树枝摇来摆去。刚好我妈妈路过,看到了我们在树上的身影。当时,大伙儿都吓坏了。“没想到你还能爬这么高,”她大声冲我喊,“太棒了!小心别掉下来!”随后她就走开了。我们趴在树上一言不发,直到妈妈在视野中消失。“哇!”一名男孩情不自禁地轻呼。“哇!”那是惊讶,是赞叹,是羡慕我拥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同学们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家逗留一段时间;同学聚会也经常在我家举行;我的伙伴们在自己家里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变得活泼开朗,跟我妈有说有笑。后来,每当我和这些伙伴遇上成长的烦恼时,总愿意向我妈妈求助。

篇5:与众不同的爸爸作文350字

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爸爸,因为我的爸爸上班之余还会做一手可口的饭菜。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逢年过节,我爸爸都亲自下厨房做上一桌美味的饭菜,又香又好吃,客人吃过后,都夸爸爸做的菜好吃。当然,他最拿手的.是炒面,每次都能勾起我的小馋虫,让最不爱面条的我每次都能吃上一大碗。另外,爸爸还会修东西,每次家里什么东西坏了,只要给爸爸说一声,他就会很快的修理到位。记得有一天晚上家里的灯坏了,周围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爸爸也没在家,感到很害怕。妈妈说:“乖女儿,别害怕,给你爸爸打个电话,很快就会好的’。于是,我就用妈妈的手机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接电话后很快回到家里,拿着手电筒认真地修了起来,不一会儿爸爸让我去开灯,灯一下就亮了起来,我高兴极了!紧张害怕的心情伴随着灯光的亮起也一扫而光。

这就是我的爸爸,真诚、朴实,一个多才多艺,一个与众不同的爸爸。

篇6:与众不同的一天作文350字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人民公园去玩。

我们到了人民公园以后,才发现人很多,我们走呀走,走到了一个划船的地方,爸爸说:“要不我们去划船吧。”我说:“好呀。”这后我们就去买了票,是脚踏船的票,我们坐上了船后,一边用脚蹬船一边欣赏美景,可美了!天,蓝如玉石;水,青如翡翠。而且翡翠般的.水上还游着几只白天鹅,真美!我们划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走上了岸。

我们走出了人民公园,我说:“我饿了。”爸爸说:“你想吃什么?”我说:“我想吃牛排。”“那我们去找找牛排店吧。”爸爸说。爸爸开始用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去找牛排店了。我们根据手机的提示,找到了一家名叫“迪欧咖啡”的店。我觉得不是这儿,于是对爸爸说“我们再往前走走吧。”我们又往前走了走。突然,爸爸说:“咱们去看看迪欧咖啡吧。”我们回到了迪欧咖啡,进了店是一家牛排店。

篇7:不同的处事作文35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有的人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慌慌张张。而有的人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 ,依然保持那份淡定,从容不迫。

就好像今天早上我看到我们班的学霸做值日迟到了,但她依然非常的冷静,脸上根本就没有表露出来因为迟到而感到焦急不安。而相反地其他一位值日生,是风风火火的跑到教室。嘴里还嘟囔着:“迟到啦!迟到啦!借过一下,结果一下,万分感谢!”他恨不得让我们能够给他让出一个求生通道一样。随后,他把书包随手一扔,就拿着扫把直奔操场。而我们班的学霸,才刚放下书包,然后漫步走向卫生角,拿起扫把,慢吞吞地走了下去。

篇8: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一、成文因素分析

纵观古今, 许多寻亲类作品都会巧妙运用外貌这一元素来设置情节,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毛流浪记》。三毛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 只有一张破旧不堪的照片, 并不记得自己妈妈的样子, 因此便将一位跟自己妈妈同名同姓, 且相貌十分酷似的舞女王秀英误认为自己的妈妈。这与《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有相似之处, 都是在不知道妈妈样子的前提下无目标地寻找。动画片《猫咪小贝》中小贝知道自己妈妈的样子, 但走失后却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当找到曾经的家时, 妈妈却已搬家, 小贝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因此综上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找”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有目标地找”与“无目标地找”。

《现代汉语词典》中“找”的意思是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本文现将“有目标地找”定义如下:第一, 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第二, 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知道其大体或具体位置而努力。“无目标地找”则为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更多进行的是“有目标地找”, 这也是“找”字的惯用意义, 但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更青睐于“无目标地找”, 因为这样可以给作品注入更多的不可预知性。

《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因此在种种不可预知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小蝌蚪根据其他动物提供的线索, 先后碰到了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这些动物正好具备它们妈妈的一部分特征, 所以在碰见时它们才欣喜地误认为这些动物就是自己的妈妈, 只有到最后它们碰到了青蛙妈妈, 才完成了整个“找”的任务。总而言之, 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找”实际上进行的是“碰”的过程。

综上所述, 《小蝌蚪找妈妈》的成文因素可以总结为在“找”的主动意愿指引下, 进行着了一系列“碰”的过程, 而在最终碰到妈妈时, 又完成了“找”的任务。因此作者正是利用无目标地“找”, 来巧妙安排“碰”, 在“找”与“碰”的双重交织中使整个文章充满儿童情趣。

二、由“找”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分析

经过前文分析, 我们知道“找”有两种情况, 《小蝌蚪找妈妈》属于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的影响, 而产生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小蝌蚪找妈妈》乃经典之作, 学生大多都耳熟能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环节。在复述过程中, 我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学生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时, 有些学生说小蝌蚪先找到金鱼, 再找到螃蟹, 后找到鲵鱼, 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第二, 学生复述时非常注重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 而忽略了对动物本身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 首先应该明白小蝌蚪并不是在找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是偶然碰到, 由于其某部分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所以作者才运用误会法来巧妙设置情节。学生复述时, 将碰的过程全部说成找, 正是将“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迁移到作品当中。其实小蝌蚪脑海中唯一意愿是找妈妈, 他们的目的是明确的, 只是目标不定, 因此并不存在去找其他动物一说。第二个问题, 虽然文中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安排十分精巧且重要, 但是学生过于注重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 其实便是强化了“找”的目标性, 而忽略了“碰”的偶然性。

该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所碰到的动物们哪些外貌特征与青蛙存在相似点, 而小蝌蚪为什么又与自己妈妈的外貌完全不同。假如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小蝌蚪找妈妈, 那么便会出现非常多的可能, 比如小蝌蚪第一个碰到的也许便是自己的妈妈, 但这却不具备故事性和趣味性, 所以作者才设计这些与青蛙具有相似特征的动物出现, 它们出场顺序虽然重要,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本身以及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并对其进行分析, 而不要由于文章本身情节设置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置了以下环节: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动物的外貌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可运用误会法创作一篇小故事, 以活跃他们的思维。

三、小结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围绕“找”展开故事, 小蝌蚪出于主观意愿主动找寻自己的妈妈, 但由于不知道妈妈的样子和具体位置, 其行为存在无目标性, 在“找”中进行着“碰”的过程, 在“碰”中完成了“找”的任务, 可谓情节曲折生动, 是富有儿童情趣的典范之作。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避免“找”字惯用意义所带来的思维定势, 让学生明白“碰”所带来的偶然性, 以真正领悟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陈光全.怎样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J].北京:新华文摘, 1985 (5) .

篇9:与众不同的妈妈

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

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干净”或“别把垃圾带到屋里”之类的话,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但在我家,却是另外一种情形。

当你按响门铃后,就会有故作苍老的孩子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我是巨人老大,是你吗,山羊格拉弗?”或者是甜甜的假嗓子在唱歌:“是谁在敲门呀?”有时候,门会开一条缝,妈妈蹲伏着身子,装得跟我们一样高,然后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家里最矮的小女孩,请等会儿,我去叫妈妈。”

随后门关上大约一秒钟,再次打开,妈妈就出现在眼前——这回是正常的身形。“哦,姑娘们好!”她和我们打招呼。

每当这时候,那些第一次来的伙伴会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我也觉得自己的脸都让妈妈给丢尽了。“妈——”我照例向妈妈大声抱怨承认她就是先前那个小女孩。

说实话,大人们都很喜欢妈妈,但毕竟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是我,而不是他们。他们一定无法忍受“观察家”的存在。这是个隐形人,妈妈经常跟他谈论我们的情况。

“你看看厨房的地面。”往往是妈妈先开口。

“哎呀,到处是泥巴,你才把它擦干净,”“观察家”同情地答道,“他们就不知道你干活有多累?”

“我猜他们就是健忘。”“那好办,把污水槽的抹布交给他们,罚他们把地面擦干净,这样才能让他们长记性。”“观察家”建议。

很快,我们就人手一块抹布,照着“观察家”给妈妈的建议开始干活了。

“观察家”的语调和妈妈的如此迥异,以致根本没人怀疑那就是妈妈的声音。“观察家”注视着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挑毛病、出主意,所以我的朋友们经常问我:“谁在跟你妈妈说话?”

我真不知如何来回答。

时间流逝,妈妈的言行没有丝毫变化,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改善,一个偶然事件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拥有与众不同的妈妈是很不错的事。

我家住的那条街,有几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喜欢沿着树爬上爬下。如果一个妈妈逮到哪个孩子爬树,马上就会引来整个街区的妈妈们,然后异口同声地呵斥:“下来!下来!你会摔断脖子的!”

有一天,我们一群孩子正待在树上,快活无比地将树枝摇来摆去。刚好我妈妈路过,看到了我们在树上的身影。当时,大伙儿都吓坏了。

“没想到你还能爬这么高,”她大声冲我喊,“太棒了!小心别掉下来!”随后她就走开了。我们趴在树上一言不发,直到妈妈在视野中消失。

“哇!”一名男孩情不白禁地轻呼。那是惊讶,是赞叹,是羡慕我拥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同学们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家逗留一段时间;同学聚会也经常在我家举行;我的伙伴们在自己家里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变得活泼开朗,跟我妈妈有说有笑。后来,每当我和这些伙伴遇上成长的烦恼时,总愿意向我妈妈求助。

我庆幸自己是妈妈的女儿,我终于喜欢上了妈妈的与众不同,而且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十分自豪。

(汪新华/编译,选自《少年文摘》2013年第12期)

阅读赏析

胡适说自己的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他通过回顾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本文中,妈妈对待孩子们的顽劣,并没有横加干涉,要求孩子们必须如何如何去做,而是换了一种与“观察家”对话的方式来指引孩子生活中的错误,引导他们如何正确成长。一个平易近人而又智慧的妈妈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思考练习

1.文章第二段中的“另外一种情形”,具体指什么情形?

2.妈妈为什么要以“观察家”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呢?

篇10: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我的妈妈有着一个不太好的印象,那就是我一直都觉得我的妈妈实在是太过于唠叨了,不管是对于哟还是对于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似乎都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每一次我们要出门上班上学又或者是下班放学回到家里的时候,妈妈都总要拉着我们和我们两个问东问西问长问短的。

虽然随意时间慢慢的长了以后,我们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所谓了,因为我和我的爸爸早就已经习惯了我的妈妈对我们两个平日的唠叨,所以也就并没有去过多的在意它。

每次当天气一冷了的时候,我的妈妈就会特地的叮嘱我们要多穿一件衣服出门,如果在学校或者在单位感到热了的时候可以脱下来,毕竟大才可以小用,小才就不能够大用了,多穿几件衣服就是多一点安全,如果因为受冻感冒而影响了工作或者是学习的话就太不应该了。妈妈的话始终都会挂在我的耳边,虽然妈妈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我可以清楚的知道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话,都是一些对我好的话,我不应该去太多的嫌弃妈妈说话的啰嗦,而是应该更多的把妈妈的这份好给放在我的心里,好好的去学习不辜负妈妈对我的爱与期望。

篇11: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50字

我一向讨厌妈妈的唠叨,妈妈那一张嘴巴,一刻也不会停歇。每当我在吃饭时,餐具没有放好时,她就会大声叫道:“餐具不能随便放,一定要放整齐。”就在我吃到一半时,妈妈就突然说道:“不要光吃肉啊!青菜也一定要多吃。”可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青菜,可妈妈她还是拼命的往我的碗里夹,每一次都是硬着头皮,一口一口咽下去的,没有一点是想吃的意思。

我妈妈不仅在我吃饭时唠叨,而且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也很唠叨。每当我写作业时坐姿不端正时,她见了就大喊:“写字时,坐姿不端可是会近视的。”我又只好认真的调好写字时的坐姿。

叫我起床时的妈妈更是比十几个闹钟还要烦。当我正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唠叨声给惊醒了,原来是妈妈在叫我起床,我在她念经一般的唠叨下起了床。

篇12:谢谢妈妈的作文350字

是谁,在我伤心时一直陪伴我?

是谁,因为爱的种子才让我这颗小苗茁壮成长?

当然是您,我亲爱的妈妈!

您还记得那一次吗?陪着我一起去打网球,您发一个,我接一个,一开始,我左跑又跑,前进后退,但是一个球也接不着,不禁有些泄气。您见我心态越来越不好,放下拍子,走过来温和地问:“怎么啦?开心果不开心了,是吗?”我郁闷地点点头,还一边盯着满地散落的球。您似乎早已看出我的心思:“是不是球打不好?不用着急,慢慢来,妈妈教你!”

妈妈抓着我的手,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教我,带我巩固握拍接球动作。练了大约半个小时,动作我已经被我练得滚瓜烂熟了,妈妈又拿起拍子,跟我对打起来,这时我能稳稳的接住球了。

篇13:浅谈不同视角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1.外国作文提倡研究性写作。外国是提倡研究性写作的, 外国学生写作材料很丰富, 作文不要求当堂完成, 学生可以带回家, 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 甚至可以向大学教授咨询, 可以经过社会实践再进行写作,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作文是注重叙事的, 往往是在搜集整理, 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 如美国的作文《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这些话题是没有定论的, 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写法上没有规定, 关键是要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动机。这些作文题从宏观出发, 以整个世界和社会研究对象, 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去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结论。

中国初中生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 其真实性使得中国初中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可能接触到的社会。一般学生是没有时间去调查研究之后再去写的。

2.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外国作文教学是很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的, 把“以培植学生得个性和创造思维”和“以沟通思想”作为教学目的。美国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 从自己经历中虚构幻想, 如美国的《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 漂流到一个荒岛上, 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在很多国家的高考作文中都有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文命题。

中国在作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表达对亲情、友情、团结、宽容、理解等方面体会, 对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中国的作文写作对想象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如《我了解的一个人》、《我的故乡》等, 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下来, 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要尊重事实, 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象。

3.中国的作文教学中有明显的“道德判断”。我们的母语教学自然负载着德育教育的重任, 大多是一些渗透着“德育意识”的选题, 诸如《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尊敬的人》、《责任》等等。

而外国的作文题, 《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你认为谁对二次世界大战负有责任》等等, 用疑问的形式显示你个人的价值判断, 开放性的作文题目让人少了许多“道德标准”的束缚。主体的确定、研究视角的选择、 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 也均有很大的灵活度。

二、国内外作文教学形式对比

1.外国重视“口头作文”。外国给“口头作文”以应有地位。美国是一个作文教学多样化的国家, 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在, 普遍重视“口头作文”。他们不仅把用文字写的叫作文, 而且把用口头表达的也称为作文, 并不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截然分开, 异样对待, 而是把二者视为相辅相成的作为统一体。在俄罗斯、法国、新加坡、德国都重视“口头”作文, 德国还曾发行了一本语文教学袖珍手册, 比较系统地安排了生动活泼的口头表达练习, 其中包括讲述练习、看图说话等。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进一步做了规范和要求, 使教学目的更明晰化。但是“口头作文”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在教学中注意听、说、读、 写的训练, 把“口语交际”与作文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如果切实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将其中的“说”的内容和方式突出, 认真进行研究与探索, 取得经验, 加以推广, 也许会使长期困扰我们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见效不快的问题, 逐步有所好转。

2.外国作文提倡书面写作与电脑写作相结合。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提出了有关电脑写作的规定。法国五年级、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应学习计算机文字处理。

美国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指导学生坚持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在纸上或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写作规划、起草、修改和校读等各过程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具体写作中, 自己决定过程或需要程度。

德国语文课程标准中, 电脑写作是作为写作的一种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来的, 而非电脑的操作和文字处理。

中国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主要还是书面作文为主。在这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作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可以适当地鼓励初中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途径进行网络写作, 鼓励初中学生利用好博客进行写作, 激发学生的言语欲。

3.国内外中考、高考作文命题。 (1) 在命题上, 外国作文命题重视实用性。外国的作文比较重视实用性、 现实性, 针对不同的读者写作, 为不同的读者写作。例如英国的高考题, 给出一组关于立体声、盒式录音机、 电池以及有关各种名牌、型号、耳机的鉴定等图文说明书。下面四个问题中选答问题。1约翰史密斯想要一个“walkman”电子玩具, 他请祖母给他买。但是, 祖母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此约翰史密斯必须给祖母写封信, 向她正确地解说什么是“walkman”, 它如何工作以及买哪一种好, 请使用上面提供的两组材料去写信 (此题必做) 。2a.你想周末在一家电子商场干活儿, 老板要会见你, 你必须知道有关“walkman”的情况, 老板才相信你适合干这项工作。当顾客选购“walkman” 时, 他们应该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b.假如你家需要3件技术产品, 你选择哪几种?为什么?c.想想你最喜欢买到什么 (也许是设备服装或玩具) 。给你的朋友或亲属写信, 详细说明它们是什么, 在哪里能买到以及你买它的原因。这些的题目很贴近现实生活, 能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国外作文命题视野更开阔。国外作文的命题文化品位是很高的, 不仅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 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比如法国的作文题目: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这样作文题目, 就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读这些经典著作。 (3) 外国的作文考试,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考查。国外的作文考试非常强调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 想象作文的比例也相当高。比如西北大学的题目, 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 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这样的命题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 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学生可以尽情地展开联想。这与我国作文重视引经据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发明的动力。所以我国的作文命题也要借鉴外国的命题, 使我国中考、高考命题更具开放性与多元性。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及策略

第一,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以先进教学思想为指导, 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传统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与时俱进,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引导学生不仅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还应关心社会时事, 多留意报刊、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的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思考人生、社会、自然和生命;思考社会热点话题, 如体育比赛、升学问题、交通问题。通过写作, 整理自己的想法,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逐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周全, 更加深刻。通过有效的指导, 使孩子们写下对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开拓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知识视野。

第二,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丰富内容, 活跃形式, 增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我们应把作文教学的视野拓向各个层面, 不仅关注现实生活, 学生身边的人、事、 物、景, 还应描绘和畅想未来生活;不仅记叙学校生活, 还应反映社会生活;不仅关注国内焦点访谈, 还应涉足国际问题探讨……积极倡导个性化作文教学,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 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只有不拘形式地写, 才能写出个性鲜明, 富有童真、童趣和童心的作文。

第三,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应增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立足应用, 面向实践, 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可指导学生写一些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广告、小新闻、产品说明书等等。把作文教学与社会科技结合起来, 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与生活生存应用结合起来。把作文教学当作一种生存技能的理念渗透在作文教学中,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入手, 开发作文教学资源, 广开作文教学门路。

四、总结

不同国家的作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并不是要区分出孰优孰劣, 而是旨在扬长避短, 学习外国作文在教学上的长处, 弥补我国在初中作文教学与高考命题上的不足之处, 使我国的语文作文教学能够不断地趋于完善, 把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引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思维空间。

摘要:由于中外教育背景不同, 文化传统不同, 母语特点不同, 教育哲学不同, 中外作文教学内容、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想象力, 中国初中语文作文教育有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能够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命题,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林.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1, (3) .

[2]程立海.浅谈不同视角下的高考作文题[J].新作文.

[3]王丽.外国“高兴”作文怎么考[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4]陈文中.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4) .

[5]闫苹.语文比较教育[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篇14:与众不同的妈妈

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干净”或“别把垃圾带到屋里”之类的话,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但在我家,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当你按响门铃后,就会有故作苍老的孩子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我是巨人老大,是你吗,山羊格拉弗?”或者是甜甜的假嗓子在唱歌:“是谁在敲门呀?”有时候,门会开一条缝,妈妈蹲伏着身子,装得跟我们一样高,然后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家里最矮的小女孩,请等会儿,我去叫妈妈。”随后门关上大约一秒钟,再次打开,妈妈就出现在眼前——这回是正常的身形。“哦,姑娘们好!”她和我们打招呼。

每当这时候,那些第一次来的伙伴会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我也觉得自。己的脸都让妈妈给丢尽了。“妈——”我照例向妈妈大声抱怨。但她从来不肯承认她就是先前那个小女孩。

说实话,大人们都很喜欢妈妈,但毕竟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是我,而不是他们。他们一定无法忍受“观察家”的存在。这是个隐形人,妈妈经常跟他谈论我们的情况。

“你看看厨房的地面。”往往是妈妈先开口。

“哎呀,到处是泥巴,你刚擦干净的嘛。”“观察家”同情地答道,“他们就不知道你干活有多累?”

“我猜他们就是健忘。”“那好办,把污水槽的抹布交给他们,罚他们把地面擦干净,这样才能让他们长记性。”“观察家”建议。

很快,我们就人手一块抹布,照着“观察家”给妈妈的建议开始干活了。

“观察家”的语调和妈妈的语调如此迥异,以至根本没人怀疑那就是妈妈的声音。“观察家”注视着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挑毛病、出主意,所以我的朋友们经常问我:“谁在跟你妈说话?”

我真不知如何来回答。

时间流逝,妈妈的言行没有丝毫变化,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改善,一个偶然事件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拥有与众不同的妈妈是很不错的事。

我家住的那条街,有几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喜欢沿着树爬上爬下。如果一个妈妈逮到哪个孩子爬树,马上就会引来整个街区的妈妈们,然后是异口同声的呵斥:“下来!下来!你会摔断脖子的!”

有一天,我们一群孩子正待在树上,快活无比地将树枝摇来摆去。刚好我妈妈路过,看到了我们在树上的身影。当时,大伙儿都吓坏了。“没想到你还能爬这么高,”她大声冲我喊,“太棒了!小心别掉下来!”随后她就走开了。我们趴在树上一言不发,直到妈妈在视野中消失。“哇!”一名男孩情不自禁地轻呼。“哇!”那是惊讶,是赞叹,是羡慕我拥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同学们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家逗留一段时间;同学聚会也经常在我家举行;我的伙伴们在自己家里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变得活泼开朗,跟我妈有说有笑。后来,每当我和这些伙伴遇到成长的烦恼时,总愿意向我妈妈求助。

篇15:谢谢妈妈的作文350字

妈妈非常爱我,每天都是和蔼可亲的对待我。每天早上妈妈及时的把我叫我起床。然后洗脸刷牙。又匆匆忙忙的到厨房跟爷爷一起做早饭。吃完早饭,我自己整理书包去上学了。中午12点多,妈妈回来了。下午,放学回家,6点,妈妈回来了。妈妈又在忙着煮饭炒菜,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忙。晚上,妈妈帮我洗脸洗脚,接着,妈妈洗完之后就上床带我睡觉。

所以今天,我要帮妈妈洗脚,到了晚上,我把热水倒在洗脚盆里,然后我叫妈妈来,我说:“妈妈,今天您辛苦了,让我帮您洗脚吧!”妈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流出了爱的眼泪,说:“儿子长大了,宝贝儿,我爱你!”

篇16:写妈妈的350字作文

一天,我正在看电视,看见儿子和妈妈互换角色,觉得好玩,于是我和妈妈也换了一次。 一大早,儿子就在旁边嚷嚷:妈妈,做饭啦!唉!谁让我是妈妈呢!我穿上衣服,走到厨房,咦?微波炉怎么用,我只好去问妈妈,啊!不对,应该是我这个妈妈去问儿子,一切都学会了之后,我就开始做饭了。我蒸了半天饭还没好,无奈之下,添了一勺热水,就混过去了,我吃完饭就去洗衣服,幸亏今天是星期天,要不然我这个当妈妈的还得去上班呢!我一件衣服洗上半个小时。拎水,拎的只剩下半壶水;搬煤,我成了小花猫;交水费,脚上起了泡。啊!我不干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爸爸妈

妈的辛苦,我一定要听话,帮爸爸妈妈分忧。

篇17:写妈妈的作文350字

记得有一次,早上,我起来的很晚,我匆匆忙忙地洗漱,吃完那早饭,妈妈就送我前往学校。可是,当电动车骑在路上半中间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的语文书放在了家里,于是我急忙对妈妈说,妈妈二话不说,就骑着电动车往回赶。妈妈骑的车速度很快,我从未见过妈妈骑得这么快,一边骑还一边说着:“下次可千万不能这么粗心了。”到了家的楼下,我急忙冲进电梯,坐到我家的楼层,拿着书下来就又急忙坐下来。刚到一楼,发现妈妈在电梯口焦急的等着我,可见妈妈是多么的负责任。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下雨天,中午出门时妈妈叫我一定要带伞,可我偏不听,这下好了,下雨了。正当我绝望的走进教室时,我再大门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啊!是妈妈!”我立刻跑了过去,妈妈也看见了我,把伞递了过来。我接过伞,看着全身湿漉漉的妈妈,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篇18:让作文多些“想妈妈的感觉”

第一部分:忆, 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

教师请学生在最干净的一张稿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 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上暖意融融。

第二部分:划, 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教师让学生在五个名字中划去一个, 并陈述理由, 且以自己的语言渲染气氛, 逐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接着, 再划去第二个, 第三个……直至最后一个。学生的情绪陷入低谷。

第三部分:写, 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

教师请学生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时间为15分钟。写后, 请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 教师进行引领点评, 其他学生作适当修改。

第四部分:悟, 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

教师请学生根据课堂发生的这一幕, 为自己写的文字起一个题目, 在题目中表现“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整个设计浑然天成, 课堂一起一伏, 张弛有度。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 极富感染力, 点评引导循循善诱, 从容自如, 很好地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课堂上, 教师掌控自如, 学生回答精彩,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最后提升主题亦是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这样的课, 是一顿视觉大餐, 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这样的课, 亦是一顿思维大餐, 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其一:什么是作文

这堂课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并展开争辩。其中一位网友这样说:“这位老师真是够‘狠’的, 为了一篇作文, 就要让六年级的孩子体会一次‘生离死别’。而且, 还是让尚且年幼、纯洁的孩子亲手用笔‘做掉’自己的亲人。结果正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 仅用15分钟, 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挥笔而出, 可是读着这些只能算是问号与感叹号叠加的所谓文章, 实在如鲠在喉。”我不知道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但于我来说, 的确如此。这样的课堂, 不缺激情, 却少了一股温情;读着澎湃, 却少了一些回味。这不禁让我想起那篇小文章《妈妈回来了》:前段时间, 妈妈去杭州学习, 去了好长时间, 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 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 因为妈妈回来了, 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 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我很想她, 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文章很简短, 很质朴, 可是那一句“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不管用多么生动的语言都不能写出小孩子内心这种最真实的感受:想哭的感觉。于是, 我就想问:究竟什么是作文?

以我肤浅的理解来说, 我认为作文就是抒写生活, 反映生活;抒写自我, 表达需要。所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是生活的缩影。那么, 在小学, 我们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呢?为什么要进行作文教学呢?在我这个一线教师看来, 原因有两点:一是小学生对日常生活视而不见, 不知如何观察;二是小学生有时想写, 想要表达, 却无从着手。这样看来, 我们要教给学生有序地观察, 有序地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再回过头来看王老师的这堂作文课, 是以“生命意识”立意的, 他想通过深度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言语诉求, 从而让学生想写并乐写。这样的本意是好的, 但我认为, 难道我们教师非得通过这种逼迫的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立意新颖高超吗?并非如此。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平平实实, 却自有一番温情在;比如那个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的7岁小童写的“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最为朴实的语言, 却表达了最为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 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柔柔的, 没有澎湃的激情, 却感人异常。

其二: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王老师的课无疑是精彩的, 课堂无疑是诱人的。然而,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面对十二三岁的小学生, 我们的课堂有必要承载这样的生命之重吗?我觉得没有必要。面对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 我们应更多地给予他们灿烂的阳光, 温暖的亲情, 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 而没有必要用这样“残酷”的方式让他们经历情感的大起大落。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 总是讲究立意, 立意高远、深刻, 分数就高。写老师, 必定要写到“兢兢业业”的园丁精神;写妈妈, 必定要写到“无私”的母爱;写山水, 必定要感叹“祖国的美丽富饶”……如此一来, 学生们的作文便多了共性, 少了个性, 因为太有“个性”的文章往往得不了高分, 立意不高的文章总是因为“没有深度”而招致“棒杀”。这是否扭曲了作文教学的本意?《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总目标中对“习作”的目标描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如此看来, 在小学阶段, 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怎样写”, 而不是过多地去思考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否则, 目标不明, 也就难免南辕北辙了。

其三:作文内容该如何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 仅从作文角度来说, 给予学生的东西的确很少, 如果作为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 面对的若是高中、大学的学生, 我相信给予他们的东西会更多。在这节课上, 学生的确沉浸其中, 有了情感的体验, 但却没有挖掘生活的源泉。王老师让学生想想亲人的音容笑貌, 想想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原本可以打开学生的记忆之匣, 那些温馨的、感人的小细节原本可以进驻学生心间, 充实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可惜也只是匆匆带过。除此之外, 就是在点评作文的过程当中, 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一些语言的运用, 整堂课中更多的是情感的渲染。然而, 我们为什么要拼命追求作文语言与情节的“生动感人”, 而忽视作为作文血肉的点滴生活呢?不一定大喜大悲才能写出好文章, 唯有对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予以自由、自然表达, 才是好文章。否则, 何来《背影》?何来“想妈妈的感觉”?

篇19:做与众不同的妈妈

的确,在女儿的眼里,我这个妈妈实在不像妈妈样,春天的傍晚,我会和女儿一起在草堆里打滚捉小虫;夏季的清晨,和女儿长江边野餐即使大雨倾盆;秋日的午后,公园里大声念花婆婆的绘本,引来更多的小伙伴;冬天的夜晚,突然把冷手冷脚伸进女儿温暖的小被窝还美其名曰妈妈的小火炉。就在前两天,闺蜜还体谅地对我说,晚上带孩子又是作业学习、又是生活起居太辛苦了。可我一直觉得,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快乐、一种恩赐、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很多家长常用一句话,我们在带孩子、教孩子、训斥孩子、帮助孩子。恰恰忘了,其实自己也是第一次做家长、第一次为人母,也是学生,也需要学习,从这一方面来说,家长和孩子就是平等的,是同学,是朋友,是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本身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学习的快乐首先源于知识本身。任何一門知识都有着无穷趣味,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知识本身的趣味足以使孩子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其次,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令人愉悦和兴奋的。一个人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收获的还有无尽快乐和自豪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享受过这种快乐。至少在幼儿园时期是这样,每天都学到一点新奇的知识,回家就高高兴兴地对爸爸妈妈讲。可惜后来这份快乐变少了!这实在不是孩子的过错!

和孩子的相处,妈妈其实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妈妈的快乐首先源于孩子学习的快乐。这里的学习不限于课堂内知识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课堂外对社会、对自然、对人际、对生命的学习。孩子的天真幼稚、热情奔放、思维敏捷、质疑发现、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收获,都是妈妈快乐的源泉。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我们用“教学相长”,其实在妈妈和孩子之间,也完全可以用上“学学相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战利品、附属品,甚至是私有财产,我个人认为是有偏颇的。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她有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处事、自己的思想,她是完全处于你之外的独立存在,她唯一和你不同的是,她目前是个孩子,需要帮助——爱的帮助。她需要你打开一扇爱的窗户,让她认识并爱上这个世界,幸福且完整地经历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教育。

美国有部关于成长和自省的电影《怦然心动》,其中一段话,令我动容。女孩父亲对女儿朱莉说:“有些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有些人则不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很多的疑惑不解,甚至犹豫惶恐,关于成长,关于自我价值,关于朋友,关于尊重、平等和爱。一个过来之人的循循善诱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角色最早通常是母亲或是父亲,朱莉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家庭给她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她,她是谁,她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强烈的自我认知,也让她知道她将来究竟想要什么。一个孩童就如同一幅画,并不是众多物件简单拼凑而成。也许画上的牛只是一头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鲜花,而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仅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将它们放到一起,就会产生魔力,而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教育——带有魔力,让孩子的生命熠熠发光。

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曾在诗中写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贝多芬;你的偏见中有达尔文、爱因斯坦。”而我借此引用到今天的文章中,提醒妈妈们:“不做糊涂的妈妈,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贝多芬;你的偏见中有达尔文、爱因斯坦、安吉尔、托尔斯泰、罗丹……”

篇20:写妈妈的作文350字

有一次,我有一颗牙齿松动了,我用手左拔拔,右拔拔,那颗调皮的牙齿就是不掉。“万能”看见了说:“来,让我看看你的牙。”“我心想,你又不是牙医,给你看也没有用。”说完我不情愿地闭着嘴巴走了过去。“万能”见我不张嘴,就安慰我说:“我的手上有麻药,不会疼的。”,我只好张开嘴巴。“万能”见我张开嘴,迅速把手伸到我那颗晃动的牙齿那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颗牙齿就被“万能”拔了下来。我高兴地对“万能”说:“看来我以后拔牙还是得找你这个医生啊。”

还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台灯一下子就灭了。我一会儿弄弄开关,一会儿有弄弄插头,可是灯还是不亮,这时“万能”走过来看了看说:“哦,原来是这里的原因啊。”只见“万能”把灯管的顶端旋转了一下,灯忽然又亮了起来。“万能”的手可真神奇!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下一篇:妹妹的生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