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2024-04-09

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精选13篇)

篇1: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巴江乡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

自查的报告

县纠风室:

根据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通知》黔纪办发„2012‟10号精神和县纪委《关于转发<关于加强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通知>的通知》龙纪通„2012‟33号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安排下,结合我乡实际,对我乡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意识不主动。领导主要精力在于经济发展和资金筹集,资金监管意识不够强,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

2、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3、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整改情况

我乡将自查自纠及重点检查中存在问题逐项列出,并将问题解决方案和所涉部门及人员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汇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分管负责人加强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整改合力,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按时保质做好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整改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低保工作,今年以来,巴江乡采取年初

定时审查、季度复查、随机抽查的方式,从农村低保工作申请、审核、审批三个环节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困、一榜公示、乡社会事务办审查、乡政府审核、二榜公示、县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待遇发放十个步骤着手,对全乡7个村935户1836名低保人员资格进行复查复核。此次复查复核明确由乡纪委牵头,社会事务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信用社、包村干部、村两委、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主要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干部父母吃低保、子女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父母享受低保、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后不及时报告取消低保”三类情况进行复查复核。经复查复核属实的,坚决予以清退。此外,将在调查中发现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全乡7个村935户1836名低保人员接受复查复核,取消“村干部父母吃低保、子女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父母享受低保、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后不及时报告取消低保”的低保户115户197人,新增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29户241人。

三、整改成效

通过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进行全面的梳理,达到了底数清,无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公款私存等问题。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了监管意识不主动、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等行为,进一步发挥了财政涉农资金效益。

巴江乡纪委

2012年7月19日

篇2: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县财政局:

根据宁政办发【xx年】42号文件精神及市、县关于做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乡成立涉农资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牵头对xx年-xx年年涉农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乡村干部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制定红崖子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措施,明确了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及具体工作要求,成立了红崖子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乡长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财经所所长及各村村主任组成,办公室设在乡财经所。

二、自查情况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共安排我乡涉农资金848.89万元,涉及:农民补贴、补偿资金43.65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98.14万元,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184万元,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资金21.06万元,其他类资金04万元。

(一)农民补贴、补偿资金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资金35.75万元,当年已由乡政府核实、上报底册,县财政局统一发放到农民一卡通账号中。

(二)农业生产发展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5万元,全部用于当年农水建设工程。

(三)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安排我乡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共计144万元,其中包括:森林培育(农村环境整治)资金90万元,河滩地保护开发54万元。

(四)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安排我乡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资金共计19万元,以上县财政局安排资金全部用于当年及以前xx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事业中。

(五)其他类资金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

04万元,当年已由乡政府核实、上报底册,县财政局统一发放到农民一卡通账号中。

三、资金支付方式:

我乡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对农民粮食直补资金、农民补贴资金全部通过银行,直接打入农民一卡通。对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全部以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兑付、危房改造农户签字领取,没有冒领现象。

篇3: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

一、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的涵义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应是审计调查人员对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设施与保障农民生活等的各类专款专用的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重点审计前的全面考查、分析、评价及给出建议的工作过程。其中经济性是指专项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否恰当。效益性表示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否达到预计的专项资金投放目标。

二、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方法

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应是审计调查人员将某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和类似用途专项资金已达到的先进绩效指标作为标准,搜集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指标信息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

1. 专家合作法

该方法是指审计调查组聘请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首先对某笔涉农专项资金的所有绩效指标给出评价性分值,然后对每个评价指标设置不同权重,运用指数方法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分值,从而形成量化的评价结果,最后由审计调查人员对专家给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结论。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涉及面较广,必然会遇到审计调查人员相关经验知识不足的专业范畴,这时就可以聘请合作专家从事专业评价工作,并判断性采用他们的评价结论。审计调查组运用专家合作法可快速大量获取调查证据信息,准确性也相对较高。但是,指标权重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专家的经验,设置难度也相对较大,权重的大小与它对评价涉农专项资金绩效作用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指标权重设置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审计调查结论正确与否。

2. 层次分类法

该方法是审计调查人员根据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及从其他途径搜集来的指标信息,将绩效内容细化成多个因素,按原则层、目标层和指标层进行分类调查,形成有序的层次调查结构,进而两两比较来确定涉农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层次分类法对于具有复杂影响因素且具有较多绩效评价内容的审计调查工作具有理清思路的作用,但是对于绩效内容细化得是否全面,有时难以把握。

3. 样本抽查法

这种方法是审计调查人员将所开展的某几个涉农专项资金项目作为绩效审计调查样本,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绩效审计调查的结论用来代表其它涉农专项资金绩效情况。这种方法可节省审计调查的时间,但调查结论不够准确,可以和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4. 模糊调查法

审计调查小组针对需要取得的某些边界不够清晰、不易给出数值的调查证据编制调查问卷,请有关人员作答,然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相关涉农专项资金绩效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得出审计调查结论。模糊调查法的运用较简单,但对于调查问卷的题目和回答质量要就较高。

三、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原则

1. 必要性原则

对于有些已经或正在进行全程跟踪审计的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就没有必要再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去开展审计调查了。

2. 成本效益原则

审计调查人员的资源配备、法定权限和调查手段是都有限的,而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的工作十分繁重。虽然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应对被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考查和评价,以便为下一步的深入审计工作打下基础。但在做审计调查规划时也应考虑耗费较少的审计调查成本而取得最佳调查成果的问题。

3. 重要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应针对大额专项资金或资金数额虽然不大但是性质重要,以及对保障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设施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专项资金项目着重开展审计调查工作。

四、涉农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内容

1. 经济性

指涉农专项资金是否以适当的成本筹措、管理与使用。针对资金的经济性,审计调查人员需要做的工作包括:第一,审计调查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重点揭示有无管理不力、贪污浪费和挪用挤占涉农专项资金的情况。第二,审计调查涉农专项资金的各渠道投入额度比例是否恰当,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第三,审计调查相关部门是否科学节约地利用专项资金达到预期效益。具体需要进行评价的绩效指标如: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总额/应到位资金总额×100%,资金流失率=贪污挤占资金总额/应到位资金总额×100%等等。

2. 经济效益

指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对保障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设施及发展国民经济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主要包括对我国的农村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对外出口的贡献等。在审计调查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使绩效审计调查更具有建设性的促进作用。审计调查经济效益的具体指标如:新增涉农固定资产与涉农基本建设支出的比值、涉农基本建设支出与涉农基本建设专项投资所创造的产值的比值等。由于涉农专项资金的投放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益性服务。因此,审计调查资金绩效就不能只看其经济效益,也应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 社会效益

指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人民的满意度。不同性质的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力,需要进行审计调查的社会效益指标多为定性描述。如农村医疗卫生支出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具的作用,受农民欢迎的程度。再如农村机械化种植、灌溉面积的增加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具有有的效果等。

4. 环境效益

指涉农专项资金的投入对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的作用。需要进行审计调查的环境效益绩效指标包括农村水源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区的维护与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官录.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4):23

篇4:涉农专项资金审计“三部曲”

与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企业的专项基金等资金相比,涉农专项资金的量整体都比较小,与性质相近的社保资金也有很多不同。比如社保资金大多按月发放,而涉农资金大都按年计算。涉农资金虽然整体上量并不大,但却遍及每一个涉农区县,分散在每一户农户家中,这和党的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的要求是一致的,政策本意就要求这些资金惠及千家万户,让普通大众受益。而这同时意味着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对象十分分散,对确定抽查对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确定审计思路的重点是:

(一)搞好审前调查

涉农专项资金常常涉及到几个部门,这要求必须搞好审前调查,否则就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某次审计中,为了摸清种粮农民“三项补贴”资金的底数,审计人员分为3个小组分别到财政、农委、林业、土地、统计等部门了解情况,多次邀请财政、农委相关业务处骨干介绍有关政策和基本情况,这样摸清底数确定思路才有针对性。

(二)把握政策实质

在某次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政策本意是补贴那些真正需要的农户,但对享受补贴的农机具的真实价格由谁核定却未作出明确规定。当时享受补贴的农机具价格是由享受补贴的企业自行申报定价的,这就给企业虚抬售价、套取补贴、钻政策空子留下了可能。于是审计人员顺着这个思路去审,发现了企业高报价格,套取的补贴资金比实际成本还要高的违法问题。

(三)据实不断调整

思路一经确定不能随意调整,但也不能墨守成规、死搬硬套,必须根据审计实施发现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度调整。比如在“三项补贴”审计中,刚开始审计组确定的重点是资金量最大的粮食综合补贴,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开始没有作为审计重点的农机具补贴项目却问题频发,于是审计人员及时调整了审计思路和重点。

(一)查找政策制度中的漏洞

在抽查某区享受补贴的卷帘机情况时,审计人员发现在卷帘机补贴申报制度中,不包含基层乡镇,但在核查时却要求逐台核查,这明显的是权利和责任不对称,往往这种情况就是出问题的前提。按着这个想法去查,审计组发现因政策漏洞导致的问题。“三项补贴”审计结束后共帮助被审单位完善各种制度5项,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二)查找执行层面的问题

通过重点查处基层在落实当中、执行层面的问题,能促进政策落实和维护群众利益。在审计一个地方的扶贫资金发放情况时,审计人员注意到“小额贷款贴息花名册”中“联系方式”一栏,均为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电话,原来这里还有中间代理人。这个异常的现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警觉,顺着去追,不但发现了在落实政策中的问题,还发现了案件线索。

(三)查处性质严重的案件线索

涉农资金常常牵涉到普通群众甚至是弱势群体,所以对问题的轻重不能完全以金额大小判定,而要从性质、情节方面综合加以判断。在审计某县扶贫资金时,审计人员发现一个村冒充10户群众签名,弄虚作假骗取“三改”资金2万元,平均每户才2000元,但审计人员没有轻易放过,两次深入山区,查清了事实,移交了当地纪委,震慑了不法分子,维护了财政资金的严肃性。

(一)分析的方法

主要应用在两个时段,一是对整个资金的申报、拨付、管理等情况进行汇总时,要分析资金、项目的特点、整体规模、资金运行轨迹,以明晰审计内容、明确审计分工;二是对初步发现的疑点、需要核实的问题、可能突破的地方进行研究时,尤其是在发现线索,审计遇到瓶颈之时,分析的方法非常管用。在某县审计时,审计组专题召开案情分析会,研究确定了次日要重点查证的17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既按重要性排序,互相之间又有逻辑关系、验证关系。由于分析准备工作扎实,确定了正确的突破方向和参战人员,实现了突破。

(二)比对的方法

主要是横向比对、纵向比对和多维比对。横向比对,就是将主管部门的数据与同级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比如将农业部门提供的耕地面积和财政部门提供的享受粮补面积比对,发现超范围发放等问题。纵向比对,就是将区县主管部门的粮补发放数据与市级部门、乡镇街办相关的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发现虚报面积等问题。多维比对,就是综合运用上下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乡镇街办之问,以及与往年同期数据之间等多种角度进行比对。农机具补贴的发放,审计人员通过把农机部门的数据与乡镇上报的数据比对,发现没有申报却享受补贴的问题;与交警部门的挂牌信息比对,发现未挂牌却享受补贴的问题;与乡镇历史同期享受补贴的种类、数量相比对,发现购买数量异常增加等问题,再深入去查,就发现了案件线索。

(三)调查的方法

调查就是查证,主要分为内查和外调。内查主要是审阅各种资料,外调主要依靠谈话,到现场取证。如果查证的问题较多,可以按问题的个数分工,一个组负责查几个问题,既内查也外调;也可以按问题的内容分工,内查的专门在被审单位内部审阅资料,做好内部调查,外调的专门负责在外围调查取证,这样可以围绕重点内容,分头进行,互相配合,互相验证,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实现案件突破。

篇5: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根据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做好迎接全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纪发〔XX〕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对全镇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镇情简介

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4000多人口,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1998年巴铃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查情况

(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各环节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核”的程序,把低保资金发放到最困难群众的手里。XX发放城低保695855元,农低保1990920元。XX发放城低保624660元,农低保5322809.3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4646人,收缴参合金892520元,参合率95%,审核报销1300772.75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747626.5元,巴铃医院553146.25元;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3690人,收缴参合金873800元,参合率95.17%,审核报销2427698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1405807元,巴铃医院1021891元。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927000元,其中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520人,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8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学生54人,每人500元。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1360500元,其中7月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7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500元;12月提标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2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2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250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xx争取上级补助资金XX万元,解决农村危房户XX户,20xx年改造危房XX户,涉及补助资金XX万元。

(五)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退耕还林共发放补助资金891673.5元,20xx年发放补助资金611175.45元。

从自查的情况来看,20xx年、20xx年各类涉农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目前镇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镇政府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涉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制定出台管理措施,一是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涉农部门把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15日内报镇纪委备案。二是建立公开制度,各涉农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后15日内,将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和项目安排,作为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四是实行项目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程序依法执行,项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杜绝专项资金的“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使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使用效益。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涉农资金专款专用。

(二)坚持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

按照各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由各部门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及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

(三)规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每季度镇纪委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抽查。

(四)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

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持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信息不对称、操作透明度不够。

一是信息公开的“时间差”导致群众猜疑。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群众知情快,但这些环节多、程序多,政策落实到基层、到群众则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二是公开的内容针对性不够。由于信息公开不规范,规划计划、分配方案、类别标准等基层、群众关心、关注重要事项,难以成为公开的规定内容。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乡镇、村组村务公开、公开栏公开等常规公开,公开面较窄,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

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由于涉农资金的发放多数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政所和基层信用社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

农户将涉农补贴专用存折丢失、销户后自行补办而不重新登记新账号,也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上折,给资金发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资金发放上,上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3、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州、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过程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篇6: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报告

(一)制度建立情况。我局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征地补偿费支付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专项资金。

(二)项目管理专人、专账情况。确定了土地复垦中心专

门管理复垦项目,项目办管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统征办管理征地补偿费兑付,分别建立了项目台账、征地台账、资金专账专户。

(三)项目实施情况。所有项目经过上级部门批复,严格

实行招投标管理规定,按规定时间启动,按时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未擅自变更项目内容、地点。

(四)资金管理情况。所有项目按合同和工作进度拨付资金,征地补偿费按与农户签订补偿协议统一支付到镇政府专户,由涉及项目所在地镇政府拨付到被征地农户,我局及时到户核实。资金无截留、挪用、滞留、延压现象。

篇7: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按照财农村〔2014〕232号文件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对2013-2014年涉农资金的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梳理自查,现就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户。

粮食补贴资金在发放时,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测算、发放到户,具体是:先由各村摸清当年实际应享受补贴面积的底数,报镇农业站初审,并在各村张榜公示,按公示的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修改后,由农业站经办人员提供电子、纸质数据(镇长审批)各一份给财政所,财政所工作人员导入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系统,打印出补贴清册,与相关电子数据一起报送县局有关股室审核,经县局业务股室审核无误后,县农村局委托农合行把补贴资金经一卡通存折发放到农户手中。对于其他财政补贴资金均由各职能部门把关,如五保、低保、救灾资金由民政部门;合作医疗资金由镇合管办严格按程序、按对象、按标准落实。

二、检查采用查阅资料和入户核对方式开展,对申报补贴面积大于10亩的农户进村入户核实了10户,补贴资金均足额,及时兑付到位,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现象。

三、自查中没发现多头申报、虚假冒领,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涉农补贴资金的问题。

四、上级用于强农惠农的涉农补贴资金均按文件要求的规范程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卡中。

篇8: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方法研究

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是由被授权或被委托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 对涉农专项资金及其项目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的过程。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方法是以审查评价所实现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 以促进效益提高为目的, 所实施的多种审计方法的综合体。

二、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益审计方法

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益, 指的是在涉农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过程中, 使涉农项目达到竣工合格质量的前提下, 耗费最少资金, 取得最佳回报。

(一) 沃尔评分审计法

沃尔评分法是以著名学者亚力山大·沃尔的名字所命名的。沃尔首先选择许多个指标, 通过计算比率, 并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不同, 设置不同的权重, 经过计算分析, 最终得出所选择指标的复合分数, 根据最终得分来评价某些企业的信用水平。

本文借鉴沃尔评分法的评价思路, 对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益进行审计。此审计方法具体包括七个步骤:第一, 就涉农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益评价指标进行选择。为了能够较为综合、全面地评价和反映涉农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益的状况, 需要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主要是从投资者及所建设项目对社会的贡献三个方面来考虑设置的。审计人员在进行涉农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益审计评价时, 可以借助指标体系作为效益评价的标准。第二, 运用头脑风暴法, 聘请相关专家为选择的各项指标设置权重。第三, 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基准值。通常采用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经济性效益平均数据、往年良好的经济性效益数据、财政部等各部委所颁布的相关标准值等作为参考。第四, 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在某一时期内, 所有涉农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益评价指标的实际数据。第五, 计算所有涉农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益评价指标的实际数据与基准数据的比值。第六, 把第五步骤计算得出的比值分别乘以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得出每个评价指标最终的综合评价值。第七, 计算所有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的合计数。如果合计数超过100, 那么表明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状况比较令人满意。如果合计数低于或等于100, 那么表明此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状况比以往或其它类似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差, 审计部门及有关人员需要及时分析原因, 并给出审计意见和改进建议。

沃尔评分审计法所需要的具体指标及计算步骤, 如表1所示。

总之, 沃尔评分审计法是用来评价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经济性状况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此方法的重要环节为选择所需要指标, 对于各指标的权数设置和指标基准值的确定等问题, 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团队与审计人员协同解决。在审计过程中, 如果出现某个指标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时, 将严重影响最后的总体得分。所以, 应认真分析某指标出现异常值的原因, 及时给出调整的建议。

(二) 经济增加值审计法

经济增加值审计法又可称为EVA (Economy Value-added) 审计法。经济增加值可用来衡量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后所产生的经济性业绩, 是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为基础的。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增加值是指对于减去产生回报的涉农投资的资本成本之后余下了多少回报收益。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增加值审计法, 用来计量所产生的回报收益。经济增加值审计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率的审计方法, 衡量的是涉农项目建设、竣工后使用过程中的综合要素, 主要审计的是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及涉农项目的经济性回报等。

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增加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诸如涉农项目的运营收益、投资的总金额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因素, 如果利用以往的或类似涉农项目的经济增加值来预计当前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增加值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是在涉农专项资金的投入阶段, 运用经济增加值审计法, 则应该借助回归分析法。

三、涉农专项资金的效率性效益审计方法

对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效率进行审计, 主要是审计资金投入与涉农设施提供服务的关系, 优化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流程,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率性审计方法是在评价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效率的基础上, 与先进的、可比的效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分析影响专项资金投放、使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效率审计应当将事中和事后审计适当结合, 审计机构和人员可以在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过程中及项目竣工后, 对相关流程的效率进行评价, 及时将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情况报告到适当的管理层, 以便采取纠正措施, 提高效率。

(一) 标杆审计法

标杆审计法是审计人员对涉农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观察和检验, 通过与相同或相似的最佳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而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标杆法的核心是确定最佳的审计标准, 用于指定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用于查找有问题的方面或领域, 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二) 因素分析审计法

因素分析法是审计人员查找对涉农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 并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审计法可以用来确定效率不高的原因, 分析提高效率的潜力及改进建议的可行性。

四、涉农专项资金的效果性效益审计方法

(一) DEA审计法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审计法, 又可称为数据包络审计法, 这种审计方法是以运筹学当中相对有效性的基本概念作为理论基础的。数据包络审计法可根据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及相应涉农项目所产生收益的多种指标进行投资决策有效性评价。DEA审计法可用于涉农专项资金投资前多种方案的效果性预测、论证阶段, 也可用于涉农项目运营阶段的效果性评价。

DEA审计法的步骤为:第一, 确定涉农专项资金的效果性审计目的。第二, 列出涉农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多种决策方案。第三, 构建多输入及多输出的审计指标体系。第四, 建立DEA审计评价模型。第五, 经过计算分析得出综合审计结论。第六, 给出审计建议。

(二) 影子价格审计法

影子价格是根据涉农专项资金在涉农项目的运营中所作出的贡献而作的估价。涉农专项资金的价值是已知数, 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 而涉农专项资金的影子价格则依赖于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是不明确的。影子价格是一种边际价格。涉农项目所产生的效果性效益既包括可用现行价值衡量的, 也包括一些较难用价值准确衡量的。例如, 对当地生活水平的影响效果、对环境的影响效果以及对就业的影响效果等等。当对涉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效果性效益无法进行定量衡量的时候, 可使用影子价格审计法, 借以审计评价有关涉农单位是否自觉地节约使用专项资金, 使得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 调查审计法

调查审计法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凭借一定手段和方式, 如问卷、访谈等, 对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考察, 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审计方法是为了从比较分散的被调查对象中获取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意见和信息。

五、涉农专项资金的综合性效益审计方法

(一) 逻辑框架审计法

逻辑框架审计法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方法程序, 而是一种集成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涉农专项资金效益的思维框架模式。该审计方法是用一张框图来清晰地综合分析复杂的涉农专项资金链条的内涵和关系, 使之容易被理解。逻辑框架审计法将几个内容相关且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 通过分析它们的关系及其目标、实际结果来评价涉农专项资金的综合性效益。逻辑框架审计法的核心是审计人员要明确涉农专项资金整个链条环节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可把因果逻辑关系的审计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涉农专项资金原定的投放目标是否达到了;二是涉农专项资金原定的投放效益是否已经实现了及实现的程度;三是后续如何发展。

(二) 专家评分审计法

专家评分审计法是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作为基础, 通常使用描述性或判断性的分数作为涉农专项资金综合性效益审计的标值。评分法是将被审计的涉农对象分为N个系统, 设N个审计指标, 规定每个审计指标的标值, 可以是分数、序号或评语, 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对于第i个审计对象在第j个指标得到标值为Zij, 则评分结果为{Zij}。其中i=1, 2, …, L, j=1, 2, …, M。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不同形式表示与涉农专项资金有关的多个被审计对象的得分结果, 当被审计对象较少时, 可以用表格或图形来直观地表示。

六、涉农专项资金的综合性效益审计流程

摘要:近年来, 我国逐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投入了大量的涉农专项资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涉农专项资金链条长, 涉农单位众多, 为了保障涉农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 就必须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效益的审计监督力度, 积极探索先进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法, 以便客观评价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益、效率性效益及效果性效益。

关键词: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申艳艳.新农村建设支农资金效益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29) .

[2]陈颖.支农资金效益审计的探讨[J].中国外资, 2014 (4) .

篇9:浅析关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探讨

关键字:涉农;专项资金;审计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24-1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农业专项资金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近年来,龙山区审计局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为依托,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支农和民生资金为切入点,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责,积极开展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当前涉农专项资金存在主要问题

农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涉农资金被闲置

有些涉农资金常年挂账,未实际发生支出,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实际形成闲置的涉农资金,应限期收回,重新进行安排和分配。

(二)涉农资金被迟延

财政拨付涉农资金不及时,资金主要集中在第三、第四季度拨付,往往在年底形成大量的结余,未及时拨付到实施项目上,导致年度资金结转数额较大,影响了年度预算的执行效果。

(三)涉农资金被挪用

有些地区或部门的支农政策、一些支农项目的财政配套资金,在农业财政资金预算时,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一些资金使用部门法律意识淡薄,加上财力有限,经费紧张,造成涉农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通过一些票据套取现金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四)涉农资金被浪费

项目计划的随意调整,一些项目工程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高估了项目成本,有关涉农工程项目重复建设,客观上造成了专项资金被浪费的情况。

二、要变通以往的审计方式

要改变过去对农业专项资金的事后一次性审计,实行分年度、分阶段的对资金拨付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专项资金,要尽量安排事中审计或事前审计,坚持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审计。从规范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办法入手,及时发现和处理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有利于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利用,又有利于审计处理决定的落实,真正发挥以审帮促作用。

三、要改进现有的审计方法

采用分析性复核与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点面结合等审计方法。将账面审计与深入乡镇、农户调查结合起来。就账、表、证进行账面审计,可以摸清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掌握支出的结构;而在此基础上沿着资金流向,深入乡镇、农户及项目实施地进行检查,可以最终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

四、要加强对各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为避免各级政府挪用、滥用涉农资金,一方面设立统一的涉农基金管理账户。基金账户在中央、省、市、县各层级均设一个,各层级的账户用来承接上一级政府或财政下拨的支农资金,由此,实现财政支农资金在各层级的统一存管。另一方面采取全程动态跟踪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监管。项目实施中,实行层层报账制,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着重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把关,同时,成立涉农资金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五、要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宽严适度。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吞国家财产和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对屡查屡犯、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要采取通报和申请强制执行等手段,促进审计决定的执行和落实。

要加快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立法、规范工作力度,制定和完善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实施细则,对审计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明确的处理规定和标准,使审计处理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促进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六、积极开展涉农资金的效益审计

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前关于涉农资金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忽略了涉农资金出现的本源意义。那就是它的效益性。今天工作重点就是向此方向转变,建立新的效益审计工作方法和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是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的原因,比如政策失误、管理不善等等。并且制定专门的绩效评估方法来对资金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够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促进资金的合理配置使用和高效的回报。

七、对涉农资金进行跟踪问效审计

跟踪审计是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变阶段性审计为全程审计,将审计的关口前移和深化。对涉农资金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能够及时地进行查处和纠正在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工,并且达到规定的标准,审计监督的效果得以体现,切实提高了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预算执行全方位的健康运行。

篇10: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区财政局:

根据***区财政局《关于***区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检查的通知》(区财发〔20**〕49 号)文件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 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

(一)项目实施情况

***乡 20**年工程类扶贫项目共实施 5 个,投资**,种植类项目 2 个,投资26.**;20**年工程类项目共实施 8 个,投资 332.87,养殖类项目 1 个,投资**,以上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内容,并完成报账。

(二)项目前期准备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乡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施之前,广泛听取贫困村村干部、群众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察看,科学论证。同时,乡领导高度重视财政扶贫项目,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召开扶贫项目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实施的扶贫项目,优先支持基础工作好的贫困村和减贫效果好的项目,组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乡长、副书记、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工作。

(二)政策执行、项目推进

我乡认真执行扶贫资金政策,强化了公开公示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和范围使用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完善,监管主体责任、监管内容明确,执行项目台账管理、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告制,并按规定进行立项、组织实施、政

府采购及招投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项目实施地查看工程进度,并指出工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三)项目报账

项目完成后,乡领导组织工作小组按照实施的项目到村组进行乡级自验:一是查看公示公开和档案管理情况,二是查看项目完成质量,三是查看项目后期管理情况。自验合格后,乡申请区扶贫领导小组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合格后,区级报账。

经自查,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二、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

(一)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20**-20**年年底共统筹资金 204.**,其中财政拨付**,占**%(20**年***万,20**年***万),成立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 6 个,相关资金拨付已全部到账,合作社运行良好。***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社员总户数***户,其中贫困户入社社员***户,占贫困户户数的**.*%。农户累计借款户数***户,借款金额**.*万元,其中贫困户***户,借款金额**.*万元,协会运行期间已到期还款农户***户,还款金额**.*万元,收取占用费 3.**。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乡在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经自查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乡扶贫互助协会运行存在部分行政村资金滞留在账面,未发挥效益。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扶贫互助协会缺乏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出现记账不规范、部分协会工作进展缓慢。三是群众存在思想顾虑。小农思想仍比较严重,观望较多,入社积极性不高。四是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放贷存在风险,农户申请借款时理事会对该农户信用、还款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合格后对其进行放贷,但在借款到期通知还款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农户无法按期还款,这对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鼓励社员借款,提高互助资金使用率。针对该问题,我们利用春耕时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的有利时机,深入田间地头,结对宣传动员,鼓励农户使用互助资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让更多农户切实感受到入社带来的实惠,从而确保互助资金效益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扶贫互助协会的资金使用率。二是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协会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发展水平,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我乡已经在 4 月 6 日对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财务人员成员进行互助资金管理培训,乡财务室业务人员就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各村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讲解,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借款回收手续进行借款回收。借款人借款到期一个月前,由理事会向借款人通知本金和占用费数额。借款人必须按期还款,对无法按期归还借款的,由本协会理事会启动担保人承保措施追回资金,必要时可启动司法程序。

三、精准扶贫贷款

20**年***乡共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户 2***人,其中***、崖渠、中山、新安 4 个贫困村有扶贫对象***户 1***人。自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严格按照《***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开展此项工作。我乡制定了《***市***区***乡人民政府关于***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安排》。根据程序安排,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贫困户申请工作分别在 20**年 9 月和 11 月进行

了两次,共计发放专项贷款***户**。参加龙头企业入股分红的共计***户,每年每户享受企业分红**,共享受 3

年。经自查,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四、两后生培训

***乡 20**年两后生培训补助***人,51.**;20**年补助***人,**.*万元,***乡两后生培训总计补助 79.**,全部发放到农户一折通,不存在违规情况。

通过对各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自查,我乡 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示和公开工作,以保障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

篇11: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根据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赣财农24

号)和XX县财政局、XX县发改委、XX县农业局关于印发《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东财农10号)两个文件精神,我镇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围绕10项整治内容,开展清理、检查和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1、加强领导。镇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涉农专项清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精心部署,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次,组织镇村干部学习贯彻有关文件精神,提高了各级干部对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的认识。同时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何梦婕为组长,农技站长李祖华为副组长,财政、民政、水管、林管、土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实行了责任分工,明确了工作部署。

2、认真摸底。重点对xx年、xx年年涉农资金进行清理,经反复认真清理摸底,xx年—xx年年中央、省、市、县共安排我镇涉农项目资金7570.71万元,具体项目为:

①农民补贴、补偿资金4131.98万元,其中:xx年年1073.31万元,xx年年3058.67万元。

②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77.09万元,其中:xx年年40.14万元,xx年年336.95万元。

③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496.01万元,其中xx年年223.63万元,xx年年2738万元。

④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资金2178.13万元,其中

xx年年1209.72万元,xx年年968.41万元。其它类资金387.5万元,其中:xx年年175万元,xx年年215万元。

3、严肃纪律。在开展全面自查自纠的同时,我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好实际问题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唯一标准,将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同时依法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重点对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挪用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自查,经认真清理自查,均未发生涉农资金使用违法违纪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按照整治检查10项内容,我镇在摸清本地涉农资金性质、规模,有效梳理资金流向的基础上,深入查找涉农资金及项目管理作用中存在的问题,经逐项清查主要问题有:

一是资金拨付还存在滞留现象。

主要是东腾工业园区征地补偿问题未落实,原因是由于该园区有近1000亩林地座落下湖村,而此地于xx年年由村委会成片租赁于厦门客商熊景耀、因征地补偿问题一直未达成协议,故2031.18万元补偿资金没有及时发放,至今滞留在帐。

二是未按规定的时间启动项目,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主要是新农村建设个别点未按建设标准和时间完成任务,故有20.6万元资金没有及时发放。

三、下步整改举措

1、加大问题整改力度。重点解决好东腾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和新农村建设两个项目资金的发放,采取“定领导、定责任、定时间、定落实”四定举措,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保5月底前落实好项目资金。

2、更加严格纪律要求。对涉农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督、全方位透明。加强各级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坚决杜绝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和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私分等违法违纪行为,对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造福人民。

篇12: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一、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障此次涉农专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县政府成立了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并由财政局牵头组织XX县涉农单位、乡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

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清华为组长,廖建国为副组长,农办负责人、财政局局长、发改委主任、民政局局长、国土局局长、住建局局长、交通局局长、水利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农业局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农机局局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农业综合开发版专职副主任为成员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全县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发现、纠正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为县财政局,抽调相关科室人员组成了财政局涉农资金领导小组,由财政局局长王文彬为主任,财政局副局长于斌海为副主任,赵果志、毛福晶、阿吉古丽、唐春明、刘美霞、艾妮帕、伊胜强为成员。各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将涉农财政专项资金自查表交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办公室,办公室进行了整理汇总后,形成专题自查自纠资料予以汇报。

二、涉农资金开展自查自纠情况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在对全县涉农资金摸底的基础上,局领导安排各相关科室人员、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15个涉及涉农资金单位分组进行自查自纠工作,涉及各类项目45个,涉及涉农资金122633.81万元,其中:20xx年涉农资金59623.91万元(上级专项57501.73万元,县级配套2122.18万元),20xx年涉农资金63009.9万元(上级专项61377.06万元,县级配套1632.84万元)。

(一)涉及农民补贴、补偿类项目

主要涉及5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6843.23万元,其中:上级专项5729.36万元,县级配套1113.87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6896.28万元,其中:上级专项6246.38万元,县级配套649.9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89.5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64.1万元。

(二)农业生产发展类项目

主要涉及16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5661.88万元,其中:上级专项5390.16万元,县级配套271.72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6396.0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6157.35万元,县级配套238.67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106.68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513.52万元。

(三)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类项目

主要涉及7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4057.04万元,全部是上级专项资金;20xx年项目资金7031.14万元,全部是上级专项资金。

20xx年结余资金375.13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812.51万元。

(四)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类项目

主要涉及15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36458.8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35722.25万元,县级配套736.59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35781.3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35037.07万元,县级配套744.27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4319.9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6759.59万元。

(五)扶贫开发类项目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xx年共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601.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64个6481.8万元,项目管理费120万元,共支付资金6307.84万元,结余资金173.96万元,已完工项目56个,未验收项目6个,未办理资金启动手续项目2个。

20xx年共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905万元,其中:项目资金53个6794万元,项目管理费111万元,共支付资金4353.36万元,结余资金2440.64万元,已完工项目32个,在建项目5个,未办理资金启动手续项目16个。

(六)其他类项目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24万元,其中:20xx年资金到位0.12万元,20xx年资金到位0.12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

三、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一)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到位较早,而资金实施文件未能及时下发,导致项目实施滞后,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一些专项资金涉及的部门多,在具体实施时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尤其是工程建设类项目,出资方和管理方不是同一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着监管脱节的问题。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项目申报后,指标下达资金文件到位的情况下,资金不能同期到位,导致项目实施延后。

(四)项目实施未及时竣工验收,导致资金滞留在账面上,造成了财政资金沉淀。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1、加强涉农资金制度建设

以“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 为指导原则,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制定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使涉农资金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事前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认真审核项目实施方案,严把资金关。科学合理决策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

3、加强项目涉及相关部门沟通联系

及时与项目实施部门及上级行业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项目资金能够及时到位,资金方案文件及时下达,项目按时实施。针对多部门实施项目的情况,要成立领导组织机构,进行统筹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4、强化项目督查验收工作

建立项目实施台帐,通过与项目实施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项目实施动态情况,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查看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既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也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篇13: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认真扎实开展这项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和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集中时间,具体负责开展我县涉农乱收费问题情况的自查工作。

二、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彻底开展全面自查工作

通过自查发现,一是我县涉及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全额如实兑现给农民,没有出现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向村级组织和农民转嫁摊派资金、强行抵扣、搭车收费等问题,建立健全了向村级组织收费审核制度,确保了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二是涉农价格和收费一贯坚持实行“公示”制,“一事一议”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行村民自治办法,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其资金使用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完善规范的管理体制运作的。

三是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县财政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全额如数的将补贴兑现发放给参加培训的有关人员,未发现截留、挪用、克扣、贪污支农惠农补贴资金和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及各种摊派等建纪违规行为。

四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情况方面:严格按照农业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从未发生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违规流转土地经营权、征占土地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纪的现象。

五是我县一贯坚持加大农资产品市场管理监管力度,因而未出现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为贯彻国务院纠风办公室《关于2014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减轻农民负担,我局纠正涉农乱收费问题领导小组加强对我县涉农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依法查处。

2、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实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我局要认真清理涉农收费的文件,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自治区文件规定的,全部废止,立即停止执行。凡有涉农收费的项目和标准的全部通过公示栏进行公示,要公开收费的项目名称、文件依据、征收标准、对象范围等内容。

上一篇: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赏析 黄庭坚下一篇:弘文学校庆元旦文艺演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