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2024-04-20

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精选6篇)

篇1: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第一章

一、目的

快速、及时、妥善处理东光县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编制依据

东光县消防大队根据东光县“十二五”发展情况及和工业分布情况分析,东光县存在着发生各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危险因素,本着预防与减灾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沧州市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东光县实际,制定《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三、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作用,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部门配合实施,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应急救援管理和应急救援事故的处置工作,并负责实施制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责任。

(三)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综合应急救援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政府为主,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东光县公安消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生产事故后,东光县公安消防,必须作出“第一反应”,果断、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切断事故灾害链,防止次生、衍生事故(事件)发生。同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事故情况,上级政府迅速对事故作出判断,按照事故类别、严重程度和事故地点,决定应急响应行动,分级分类分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应急救援。

(四)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应迅速反应,积极组织,果断处置,千方百计转移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努力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六)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和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和预案演练等工作。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东光县所辖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火灾、交通救援、社会救助和县政府认为性质特别严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它应急救援事故等突发应急救援工作

五、根据东光县存在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东光县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

(一)重大、特大火灾事故;

(二)重大、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

(三)重大、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四)重大、特大水上救援事故;

(五)重大、特大爆炸事故;

(六)重大、特大中毒事故;

(七)重大、特大建筑事故;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东光县公安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总指挥长: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总指挥长: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

成员:

1、县政府办公室

2、县委宣传部

3、县安监局

4、县总工会

5、县公安局

6、县卫生局

7、县财政局

8、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9、县建委

10、县交通局

11、东光县供电公司

12、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3、县民政局

14、县国土资源局

15、东光县武装部

16、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

17、东光县武警中队

18、各乡(镇)政府

东光县综合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消防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担任,副主任由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担任

(二)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图见。

二、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综合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

东光县公安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专业指挥部,分别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和负有相应职责的部门及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主管业务负责人为成员。

1、重、特大火灾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县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公安消防大队、县安监局、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2、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管副县长,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环保局、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3重、特大道路交通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交通局、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4、重、特大水上救援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5、重、特大爆炸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环保局、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6、重、特大中毒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县各大医院、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7、重、特大建筑事故指挥部

指挥长:县分管副县长,副指挥长:政府办副秘书长、县建委、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公安消防大队、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

三、现场抢险救援分工

事故抢险救援分成8个专业组

1、事故抢险组: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牵头,救护队、事故单位参加,负责现场抢险、搜救人员、抢修设施、供电供水、畅通信息、消除险情等工作。

2、技术指导组: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牵头,县安全生产专家组、环保、气象部门、事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结合政府专项预案和企业场内预案,负责灾情分析监控、现场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抢险救援中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3、治安管理组:县公安局负责牵头,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疏散群众及伤亡人员身份确认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卫生部门负责牵头,负责现场伤员抢救和治疗工作。

5、后勤保障组:当地政府负责牵头,事故单位参加,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装备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6、善后处理组:民政部门负责牵头,社保、工会、保险、当地政府、事故单位参加,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及安抚,处理善后事宜。

7、新闻信息组:由宣传部门负责牵头,相关监管部门、当地政府参加,负责事故情况的收集、整理、报告和新闻发布等工作。

8、事故调查组:由安监部门或相关监管部门负责牵头,公安、检察、劳动、工会、消防等部门参加,协助抢险,搜集有关证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会同抢险组、技术组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措施,按照有关规定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书。

四、主要职责

(一)东光县公安消防大队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职责

1、发布启动和解除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按照《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3、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4、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5、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并负责督促事故单位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6、办理上级综合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总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总指挥:负责重大决策和现场指挥;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实施决策;

3、总指挥部办公室: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工作;

①传达总指挥部命令并监督落实;

②联络应急救援各专业组有关成员,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③建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各专业组救援工作;

④检查现场救援工作,收集险情和救援状况并向总指挥部报告,提出救援建议;

⑤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⑥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⑦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⑧监督检查各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⑨承办总指挥部日常工作,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三)、专业指挥部职责

1、主要负责按事故性质组织现场勘察,按事故态势拟订具体的应急救援方案,为总指挥部提供决策信息,并根据总指挥部的指示,指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险情)情况和应急救援实施过程中事故现场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调整;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撤离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向县政府、总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做好事故(险情)信息的发布工作;办理总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1、市安监局

①负责协调各企业、单位等综合应急应急救援工作;

②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向总指挥部提出针对事故种类启动相应预案和处理措施的具体意见;

③负责组织专家组,提供综合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

④根据上级政府授权,组织开展事故调查、批复、结案工作;

⑤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⑥负责制定《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东光县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和《东光县重特大爆竹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2、县公安局、县公安消防大队

①负责各类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协调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

②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③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④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及逃逸人员的追捕;

⑤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⑥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⑦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东光县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和《东光县重特大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4、县建委

①负责建筑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

②负责对事故中受损建筑物的评估、鉴定工作;

③负责本行业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④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建筑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5、县交通局

①负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②负责事故道路的交通管制;

③负责各类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物资运输工作,及时把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运送到事故抢救现场;

④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

⑤负责本行业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⑥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6、县环保局

①负责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监测工作,及时确定并通报危险、危害的范围;

②负责污染物的处置工作;

③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④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⑤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现场监测处置专项预案》;

7、县卫生局

①负责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

②负责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人员抢救治疗工作;

③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④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⑤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⑥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9、东光县供电公司

①负责电力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

②负责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供、用电应急处置;

③快速修复损坏的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④负责本行业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⑤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电力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10、县质监局

①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

②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③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排查、建档、监控、整改工作;

④负责制定《东光县重特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和《东光县重特大特种设备坠落、倒塌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11、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①负责参保伤亡人员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待遇的落实;

②负责协调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再就业安置工作;

12、市民政局

①负责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

②组织落实社会救灾物资和资金,对受灾人员特困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3、市气象局

负责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所在区域的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提供气象数据资料。

14、市财政局

负责确保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资金的需要。

15、市委宣传部

负责事故报道、信息新闻发布工作。

16、东光县武装部、东光县武警中队

负责调动并组织地方民兵组织配合参加救援事故抢险工作。

17、通信部门

负责保障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畅通。

18、事故单位

做好事故自救工作,负责疏散人员,关停设施,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提供基本情况和技术资料,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19、乡(镇)人民政府

负责组织制定、实施并定期演练本辖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本辖区的安全管理,及时汇报可能造成综合事故的信息和情况,服从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本辖区内综合应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章 : 应急救援体系和演练

一、应急救援体系

构建企业、乡(镇)、县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各级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制定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1、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场内预案)

针对企业内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有可能导致发生的各类事故而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一旦事故发生,按企业场内预案实施救护。需要场外救援的,请求政府启动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2、乡(镇)应急救援预案(场外预案)

针对乡(镇)行政区域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而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的综合应急预案。

3、县级应急救援预案(场外预案)

针对本县行政区域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的综合应急预案。

发生重、特大事故,需市政府组织救援的,可请求市政府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

场外预案应包括各类事故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所管理的行业系统内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政府总体预案启动,相关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启动。

二、部门专项预案和企业预案的编制要求

部门专项预案、企业场内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企业附厂区总平面图、标注安全通道、危险源、危险因素分布);

2、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辩识和评价(附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清单);

3、综合应急救援组织、分工、职责及通讯联络方式;

4、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装备、救援物资保障

5、综合应急救援的技术保障;

6、综合应急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7、事故应急响应;

8、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

9、企业外援方案;

10、企业场内预案应制定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避灾路线及救援路线图。

三、应急培训和演练

县公安消防大队应当定期联合各部门、各单位组织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训练和演习。消防安全技术培训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应纳入事故综合应急救援的内容,掌握综合应急救援知识、增强综合应急救援意识,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第四章:应急救援资源管理与队伍建设

一、应急资源管理

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重视综合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贮备,制定配备标准,建立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检查,保证设施、装备性能的安全可靠,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专业指挥部),有权紧急调用本辖区内所有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事故后应当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二、应急队伍建设

危险物品生产、贮存、经营单位和其它行业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综合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配备兼职的综合应急救援人员。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救援力量满足不了救护要求的,应当与县公安消防大队、医疗救护等救护组织签订救护协议。

三、应急救援经费

重、特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及应急演练经费应当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企业在承担抢险救护费用确有困难时,余款由当地乡(镇)政府暂时承担。

第五章: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通讯联络

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县政府办公室)值班电话:

县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县公安消防大队)值班电话:119

563(传真)

二、事故报告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当场人必须用最快捷的方式,拨打救护电话,请求紧急救护,并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情况报告事故相关监管部门和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

事故报告的内容为: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报告人及联络方式;

②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

③伤亡情况;

④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

⑤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

⑥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分布;

⑦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⑧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的事宜;

2、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接到重、特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政府办秘书长转报县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同时报告县委值班室、县委秘书长、县委书记。

同时通知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和相关专业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单位请求,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或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事故相关监管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协调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向县领导反馈情况。

3、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县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接到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上级有关部门。

4、相关监管部门、当地乡(镇)政府应当在重、特大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将事故情况书面报告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安委会办公室

三、事故现场保护

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第六章: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一、重、特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县重、特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或专业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重特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根据事故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向指挥部指挥长提出是否启动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启动县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1、重、特大事故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的;

2、重、特大事故涉及到危险物品的;

3、发生重大险情、危及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4、企业或乡(镇)级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援助的。

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应当在确保完成救援任务和充分考虑多种突变可能性的前提下,遵循分级启动和最小化启动的原则。

事故发生后,应当按照企业场内预案、乡(镇)级预案、县级预案先后顺序启动实施综合应急救援工作。基层预案能够完成救援任务的,原则上不启动上一级预案;专项预案能够完成救援任务的,原则上不启动总体预案;部分预案能够完成救援任务的,原则上不启动全部预案。

二、重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接到重大事故报告后,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或专业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启动 《预案》的建议,并由分管副县长发布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预案》启动命令发布后,按照规定,由专业指挥部办公室协助县政府迅速成立重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按照启动命令和本《预案》的要求,实施救援。

三、特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特大事故发生后,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并报县长决定。特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由县长发布,县长不在本行政区域内时,由常务副县长发布《预案》启动命令。《预案》启动命令发布后,总指挥部办公室协助县政府,按照启动命令和本《预案》的要求,迅速组成县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即现场专业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专业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结合事故单位场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必要时可将事故情况通报驻军或武警支队,请求事故抢救或支援。救援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办公厅、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生重大事故,分管副县长应及时赶往事故现场;发生特大事故,县长或常务县长应及时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事故抢险救护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七章:事故应急措施

一、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同时启动场内预案,实施现场抢险,防止事故的扩大。

二、重、特大事故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总指挥部应立即投入运作,总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随时将事故抢险情况报告上一级政府。

三、通信、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公安部门应加强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五、卫生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医疗急救队伍,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六、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

第八章:综合应急救援的终止

一、发布综合应急救援终止令

事故现场危险因素完全控制并处永久稳定安全状态,事故受害人被完全救出,送到医院抢救,符合此条件的情况下,由启动场外综合应急预案人,宣布场外综合应急救援状况解除。场内综合应急救援状态的解除由其发布人视情况宣布终止令。有需抢救的伤员,仍由医疗救护组继续负责,直至脱离危险。

二、恢复正常秩序

事故场外综合应急救援状况解除后,事故单位或当地乡(镇)政府应当及时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秩序。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在恢复活动中,要制定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做好清洁、防疫、消毒和灾后重建、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项工作。

第九章:工作要求

一、本《预案》是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组织实施综合应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上报,不得迟报、瞒报、谎报。事故单位所在地党政一把手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县重、特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指令,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参加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灾,不得阻挠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进行,各类医院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抢救伤员。县公安消防大队是东光县重、特事故综合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各部门、各县乡(镇)、县武装部、县武警中队、是重、特事故抢险救援的重要力量。

四、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各重点企业应当在本《预案》发布实施之日起30日内,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县级政府预案、乡(镇)政府部门专项预案、企业场内预案),报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安委会办公室审查备案。

五、各类预案要根据条件、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六、各级、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值班制度、检查制度和例会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和事故易发期等情况,将检查情况列入安全例会内容,定期分析和研究。

七、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重、特大事故的预防工作,加强对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档案,实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定期零报告制度,落实责任,制定监控整改措施,限期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十章责任追究

违反本《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1、迟报、瞒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2、未及时到位、延误抢险救援时机的;

3、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拖延或拒绝医疗救治的;

4、阻挠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调用的;

5、拒不履行应急救援职责的;

6、未按规定编制、上报应急救援预案的;

7、未定期报告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

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批准、许可、核准、登记的。

第十一章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第一部分 演练概述

14:40(解说员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由×××××公司举办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实战模拟演练,即将在BDO事业部原料罐区举行。

(解说员女):为认真落实市、区政府部门、上级安监部门、公安消防、环境保护部门关于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公司高度重视此次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通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和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各应急小组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解说员男):本次应急救援演练的目的,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有序、高效地组织、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防止因组织不力或现场抢险救援混乱延误事故救援,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同时,检验应急救援预案在信息汇报、应急处置、协同作战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预案,提高应急救援总体水平。

(解说员女):今天演练的科目包括:中控室显示甲醇储罐现场监测报警仪报警后的内外部汇报、预案启动、内部救援、外部支援、人员疏散、抢救伤员、现场堵漏、洗消恢复等科目。

(解说员男):今天亲临现场支持和指导演练工作的单位和领导主要有:

(介绍各位来宾前,各应急队到指挥部集合;介绍各位来宾时,全 体列队人员鼓掌欢迎。)

区政府 ×××× 区安监局 ××××

区消防大队 ×××× 工业园区管委会 ×××× 区公安局 ×××× 区环境保护管理局 ×××× 区中心医院 ××××

(解说员女):本次演练的主要程序是:预警、报警、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主要流程有:

1、BDO事业部中控室发现原料罐区甲醇A罐处固定式检测报警仪报警,立即通知巡检到现场确认;

2、巡检现场确认,甲醇A罐根部法兰发生泄漏且泄漏量大,向班长汇报;

3、班长立即向当班调度汇报,并同时向分厂厂长汇报;

4、调度收到求救讯息,当班义务消防队组织救援;

5、调度向事业部经理报告事故情况;

5、事业部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要求调度立即进行倒罐作业,生产系统全线降低生产负荷,做好停车准备。立即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朱总)报告;

6、公司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7、预案启动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接到应急广播通知,赶到事故 2 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应急指令,主生产全线停车,公辅系统运行应急;各应急队伍协同外部救援力量按应急职责实施人员搜救、医疗救护、警戒隔离、交通管制、环境监测、物资保障等应急工作。

8、经过应急抢险救援,中毒人员得到救治,甲醇A罐泄漏的法兰打卡堵漏完成,现场洗消完成,现场环境监测为0,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结束。

(解说员男):甲醇,是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短时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闪点为11,爆炸极限为5.5%-44%,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可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发生泄漏应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型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物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二部分 现场演练

(解说员女):现在请应急办公室主任()向领导汇报预案演练准备情况。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演练工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总指挥()下达命令:“演练开始!” 应急办():“是!”

应急办():(对讲机通知):各部门注意!各部门注意!××××× 3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正式开始。

(解说员男):2017年 月 日下午15:00时左右,炔醛氢中控()发现中控画面 现场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立即通知现场巡检()进行现场确认;经巡检现场确认,是原料罐区甲醇储罐A根部法兰发生大量泄漏,巡检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立即向当班调度汇报,并同时汇报分厂厂长。

中控():巡检()()听到回话!巡检()()听到回话!巡检()():收到。

中控(): 现场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立即佩戴防护器具到现场查看原因。

巡检()():收到。

巡检():报告班长,现场确认 根部法兰甲醇大量泄漏,请指示。班长():立即检查现场周边有无其他作业人员并清理,告知装卸站台作业人员停止一切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同时,在东、西主干道路口实行管制,严禁车辆、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注意风向,发生变化立即汇报。

班长():中控(),立即用应急广播,通知原料储罐区及装卸区现场作业人员撤离现场。

(中控:原料储罐区及装卸区作业人员请注意!现场人员请注意!原料罐区甲醇储罐法兰发生泄漏,请立即撤离生产现场!原料罐区甲醇储罐法兰发生泄漏,请立即撤离生产现场!)

(解说员女)(装卸站台作业人员撤离场景):现场人员听到应急广播后,立即佩戴好随身携带的防毒口罩,向位于事故点上侧风向的应急集合点撤离。(如意门为集合点)

班长():调度(),现场确认 甲醇储罐根部法兰泄漏,泄漏量大,请指示。

调度():

1、各分厂班组请注意,因 甲醇储罐根部法兰发生甲醇泄漏事故,现要求各生产工序负荷调整为50%,并做好停车准备;

2、炔醛氢班长(),立即打通 倒罐至 的现场流程,进行倒罐作业。

班长():厂长(),现场确认 根部法兰泄漏甲醇,泄漏量大,请指示。

厂长():班组严格按照现场处置方案操作,执行调度倒罐指令;现场人员注意自身安全。

仪表巡检():调度,快救人!原料罐区甲醇泄漏,()在北面围堰楼梯处昏倒。

调度():收到!我立即组织救人,并联系120救援。(副调组织当班义务消防救援)

调度():,时 分现场确认 根部法兰泄漏甲醇,而且泄漏量大;

1、一名仪表人员中毒被困,义务消防队已到现场救援,区中心医院救护车正在救援途中;

2、目前已要求各分厂生产负荷调整为50%,并做好停车准备;

3、炔醛氢已开始打通 倒罐至 的现场流程,进行倒罐作业,并通报相关部门。请指示。

事业部经理():

1、调度()通知门岗,准备引导救护车迅速入厂;严格监控各生产工序稳定情况,随时做好停车准备;加快倒罐速度;

2、设备(),立即带领当班人员,佩戴防护器材赶赴事故点;

3、义务消防队救出被困人员后,继续进行人员搜寻;我立即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汇报。

调度():收到!设备():收到!义务消防队():收到!

事业部经理():报告总指挥,()点钟我事业部现场确认 根部法兰泄漏甲醇,且泄漏量大;一名仪表人员中毒昏迷被困,已安排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救援,区中心医院救护车已在救援途中;目前已对生产系统进行调控,随时做好停车准备;已开始对泄漏的甲醇A罐实施倒罐;并对周边道路实施管制,并进行人员搜寻,请指示。

总指挥():立即拉响公司预警警报。事业部经理():收到!

BDO事业部调度(应急广播):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请注意!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请注意!所有应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BDO原料罐区应急指挥部集合,开启应急频道,保持通讯畅通。

(解说员男):调度接到通知,立即向事业部经理汇报;事业部经理下达应急指令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报告;总指挥下达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正在赶赴现场事故应急指挥部。

同时,调度接到求救讯息,两名仪表人员在处理仪表故障时中毒,其中一名员工中毒昏迷。调度立即安排当班义务消防人员穿戴空气呼吸器到现场将中毒昏迷人员救至罐区西北方上侧风处,等待区中心医院救助。

总指挥():应急指挥部汇报集合情况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应急指挥部成员全部到齐,请指示!总指挥():BDO事业部经理()汇报事故现场情况;

事业部经理():目前,中毒被困人员已转移至罐区西北上侧风向处进行救治;人员已清点,再未发现人员伤亡;罐区东、西两侧路口已实行交通管制;系统全线降负荷至50%,并做好随时全线停车准备;甲 6 醇储罐A罐存有甲醇XX吨,已开始向B罐倒罐,完成倒罐20%;已通知装卸平台做好应急准备,现风向西北;汇报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副总指挥与专家组、抢险组组长将罐区平面布置图摊开研讨堵漏措施。(以平面图为基准指泄漏位置))

(解说员男):经过事故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后,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组,根据现场情况,研定应对措施,总指挥立即下达应急指令。

总指挥():各应急组注意!现场情况紧急,我命令:全线做停车应急处置;倒罐作业继续。

事业部经理():收到!

总指挥():医疗救护组立即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救护伤员。医疗救护组():收到!

总指挥():应急抢险组立即前往泄漏点,用泡沫覆盖,降低甲醇蒸气火灾风险;实施带压堵漏操作控制事态发展,排除险情;搜救中毒、被困员工并转移至临时救护点。

应急抢险组():收到!

总指挥():治安警戒组立即对事故区域实施交通、人员管制,设置警戒、执勤;通知各门岗实施管制,引导社会救援车辆进入。

治安警戒组():收到!

总指挥():安全疏散组立即将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出警戒区,配合事业部清点人数;

安全疏散组():收到!

总指挥():环境监测组立即对事故现场及影响区域的大气进行监测,及时汇报监测情况。

环境监测组():收到!

总指挥():物资保障组将所需应急物资送至事故现场,确保物资 7 供应充沛;

物资保障组():收到!

总指挥():其他各应急组,立即按应急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专家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信息报送组()、事故调查组(): XX组,收到!

总指挥():应急办立即向政府相关单位请求支援。应急办():收到!

(解说员男):(总指挥下达应急指令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组已赶赴现场指挥部集合。总指挥向各应急组下达应急指令,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应急抢险救援:应急抢险组堵漏人员穿重型防化服背空气呼吸器实施堵漏作业,搜救人员、义务消防人员穿轻型防化服背空气呼吸器实施搜救工作和甲醇泄漏物现场控制;治安警戒组佩戴防毒面具在各交通路口实施交通管制,疏散现场人员;环境监测组佩戴空气呼吸器,持便携式检测仪对现场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医疗救护组在事故点上侧风向设置临时救护点,随时准备救治伤员;安全疏散组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人员疏散及清点。

同时,为应对事态进一步恶化,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向区安监、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请求支援,保证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医疗救护组():报告总指挥!医疗救护组已在事故点上风向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中毒的仪表人员经救治已恢复神智,救护车已将两名中毒人员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总指挥(): 收到!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社会救援力量(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在5分钟内到达。

总指挥():收到!

BDO事业部生产调度():报告总指挥!目前,已完成倒罐 %;各生产装置已陆续进行应急停车作业。

总指挥():收到!在稳定生产系统的同时,加快倒罐速度,同时密切注意生产系统指标波动情况。

BDO事业部生产调度:收到!

治安警戒组():报告总指挥!治安警戒组与赶到现场的 派出所支援人员对 门、东门,事故区域A1路、A5路实施车辆、人员管制,并设置警戒、执勤;同时已要求各门门岗疏散车辆、人员保证应急车辆、物资及时到场;

总指挥(): 收到!加强警戒、注意风向、保证自身安全。治安警戒组():收到!

应急抢险组():报告总指挥!已使用现场泡沫系统对泄漏的甲醇实施覆盖隔离措施;堵漏作业还在进行中;对泄漏罐区搜救再无中毒、被困人员;

总指挥():收到!注意自身安全; 应急抢险组():收到!

安全疏散组():报告总指挥!事故现场其他人员已清理,通过人员核对,除两名中毒仪表人员外,再无中毒、被困人员;

总指挥():收到!

环境监测组():报告总指挥!环境监测组在事故现场下风向50米范围监测到大气可燃气浓度是爆炸下限的50%;上风向未监测到可燃气。

总指挥(): 收到!将下风向监测范围扩大至100米。环境监测组():收到!

(解说员女):此时,接到公司支援请求的相关政府救援力量陆续到达,派出所人员立即参与到车辆、人员交通管制应急工作中;区消防大队消 9 防车在事故现场四周布置水雾拦截,控制、中和外溢物料; 区安监局参与事故救援; 区中心医院救护车及救护人员已对2名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区环保局已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测。

BDO事业部生产调度:报告总指挥!目前,甲醇储罐已完成倒罐,生产系统已全部停车,无异常现象。

总指挥():收到!

应急抢险组():报告总指挥!泄漏法兰带压堵漏已完成,经初步测漏,无漏点,搜救、抢险任务完成;已开始对事故现场进行洗消,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收集器内,运至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置。

总指挥():收到!

环境监测组():报告总指挥!目前,事故现场50米可燃气浓度为0 %,100米区域可燃气浓度为0 %;

总指挥(): 收到!继续监测,随时汇报。环境监测组():收到!

医疗救护组():报告总指挥!中毒人员经医院治疗后,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正在进一步观察。

总指挥(): 收到!

(解说员男):目前,2名中毒人员经 中心医院进行救治后,已恢复正常;发生泄漏的甲醇A罐已完成倒罐,泄漏法兰完成带压堵漏;生产系统已全部停车;现场搜寻、核实后再无中毒、被困人员;事故现场可燃气浓度为0%,污染物洗消作业已完成,现场未发生此生衍生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已清点。

第三部分 演练结束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两名中毒人员经过 中心医院诊断、救治 10 已恢复正常,继续留院观察;甲醇储罐根部法兰已完成堵漏带压堵漏;现场洗消工作完成;现场环境监测甲醇含量为0%,距事故点100米区域甲醇含量为0%,抢险救援任务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好!现在,我宣布,演练结束!大家辛苦了!(鼓掌)(解说员女):现在请专家做演练评价。专家()、()、():

(解说员女):现在请领导做演练总结讲话。

(领导讲话)(鼓掌)

(解说员男、解说员女):××××××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完毕,让我们对所以参演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和指导!(鼓掌)

播放音乐。

项目部人员指挥车辆,领导们有序离场。

一、演练前准备

1、设置现场指挥部(应急集合点):事故现场;配现场平面图(罐区);

2、设置观摩点:事故现场(装卸站台);

3、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侧上风向位置;

4、设置环境监测范围:50米(现场)、100米,配空呼;

5、统一着装:所有管理人员穿工作服,参加演练人员统一穿秋季工作服。

6、袖标: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办、各小组组长佩戴相应袖标。

7、警示牌:观摩点、指挥部、应急队站位贴纸、现场临时救护区、演习现场、应急救援车、物资保障车、横幅(2017年生产安全事故综合预案应急演练)、各应急队对牌12块。

8、录像:安排3台摄像机进行录像:其中一台中控室录像,一台在现场救援录像、另一台现场指挥部录像。

9、演习物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8套(搜救4人;抢险2人;环检2人),全密闭式化学防护服6套(2人抢险、4人搜救),轻型防化服8套(现场移动式消防炮人员、现场倒罐人员),过滤式防毒面具18套,防爆对讲机15台,担架1个、便携式检测仪2部、应急抢险堵漏器材、警戒带、移动消防水炮2台等。

10、通讯、扩音设备:总指挥、副总指挥、每个小组组长、观摩台配备防爆对讲机一台,计16台(应急频道12);指挥部配备音箱一套,解说员配话筒2个。

11、现场广播:事故发生后,播报疏散通知。警报音。

12、应急车辆:商定出动地点、时间、进入大门、待命地点、数量、12 现场停车位置等。

(1)120救护车(含2名医护人员),人力资源部;(2)消防:安全管理部;(3)公安:保卫;(4)环保:生产部;(5)安监:安全管理部;

(6)公司应急救援车、物资保障车各1辆:综合部。

8、演练队伍在指定集合点(待定:成品包装库北侧或BDO办公室)待命,现场巡检与中控人员在现场、中控位置待命。

各位领导和来宾到达观摩台时,播放音乐《迎宾曲》。

二、现场集合场景:

第一次集合,听到应急广播2-3分钟内,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按指定站位集合;

(总指挥、副总指挥、事业部经理商讨对策时)各应急组陆续到达指挥部后,列队、点名。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抢险救援人员全部集合完毕,请指示。总指挥:开始下达指令

第二次集合,完成应急抢险后陆续到指挥部按指定站位集合,先后顺序:专家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信息报送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物资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治安警戒组。

应急办():报告总指挥!应急演练人员全部集合完毕,请指示。总指挥:原地待命

清点完人数后,向总指挥 汇报应急抢险救援情况。

三、救护场景:

1、转移中毒人员:轻微中毒人员两人搀扶;昏迷人员担架抬出(须捆绑固定)。

2、公司救护人员:对昏迷人员,松开衣扣、腰带,用苏生器救治。

篇3: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探析

1树立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一个主体”的思想意识,加强消防部队建设

抓好应急救援工作,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政府由多部门组成,且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方式在“59号文”下发之前是不明确的。

事实上,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救援预案》,政府各部门都在努力建设本行业体系内的应急救援力量,以求完成具有本行业特点的各种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下发后,其第十三条指出“建立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公安、解放军、武警等武装力量以此为依据,大力开展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训练演练,均力图承担起社会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部队也以“52号文”精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第十条“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新《消防法》第三十七条“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等为依据,大力开展抢险救援方面的职能拓展和装备队伍建设,但终究没有明确其主体地位。

“59号文”的出台具有其特殊意义,它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也是第一个明确“消防队伍”在综合应急救援中的主体地位的政策依据。只有有了这个文件,后续建设、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向消防部队倾斜才有政策依据和保障。因此,以“消防为主体”的思想要加强,不能含糊和动摇。

湖北省消防总队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个思想,用好这个政策,做好纵向向政府汇报、横向与其他部门沟通的工作,积极争取,主动行动,借势发力,力促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通知》(鄂政办发[2010]3号)和《关于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鄂政办函[2010]7号)两个文件,不仅明确了基层“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还明确了省应急救援总队以公安消防总队为依托、市(州)应急救援支队以公安消防支队为依托组建,同时任命公安消防总(支、大)队主官担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相应的主官,并赋予其现场指挥和临机处置权,从而在法规政策方面解决了从省到县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市(州)公安消防支队、县(区)公安消防大队虽然不必再为体制、机制问题做工作,但仍需紧紧围绕这个主体意识开展组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政府解决消防部队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如非现役编制、消防经费、队站建设、装备配备、信息化建设等问题。

2明确达到“两个效果”的目标意识,建立统一指挥平台

“59号文”虽然明确了“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中消防部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值得关注。笔者认为,须达到以下两个效果,消防部队的主体作用才真正得以体现:一是不论何

时何地发生了灾害事故,人民群众首先想到的是消防队,第一时间向消防队报警、第一时间向消防队求救,这样消防部队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第一时间集结准备;二是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政府首先想到的也是消防队,即第一时间调动消防队,现场第一时间见到消防队,消防队成为政府的突击队、“敢死队”和别动队。总之,要达到灾害信息最先由消防部队报告政府、第一命令最先通过消防部队发向社会的时空效果。以这两个效果为判据、为目标开展建设,才能有的放矢,抓住方向。

达到以上两个效果,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消防部队点多面广、装备齐全、人员有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硬朗、经验丰富、人民群众信任等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帮助政府破解以往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多头指挥、重复建设、形不成战斗合力等。其中的关键任务就是使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形成合力,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建设好集指挥、协调、信息传送为一体的指挥平台,即统一的指挥中心。各级消防部队应积极抓住这个机会,抓紧对原有消防指挥中心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过渡的建设,原有的、可以利用的要加紧改造升级,原来没有或者已无法改造升级的,要抓住“十二五规划”的时机加紧争取政府立项新建,使这个指挥平台“平时”是消防部队的“消防指挥中心”,“战时”是政府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湖北省消防总队已提请省政府异地重建指挥中心,同时要求全省市、州特别是县、区要抓住这次机会,彻底改变部分地区以往没有指挥中心或指挥中心老旧、落后的局面。在注重指挥中心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软件建设,即综合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要充分统筹规划,使其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的功能,并为其他部门专业应急平台和上下级应急平台留出相匹配的接口,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综合应急平台体系;以现代通信手段为依托,形成调度网,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以及不同救援力量之间的“统一接报、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格局,促成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3把握前期工作“三个重点”的抓手意识,快速推进应急救援建设

“59号文”对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目标是“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公安部消防局2010年工作要点》年内的工作目标是“东部80%、中部50%、西部30%的省、市、县完成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可见,2010年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此,要完成上述建设任务,不能以普通任务按部就班、平推进行,而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挂牌成立、力量整合、宣传造势”三个重点,打破常规,按“先组建、后规范,边建设、边完善”的原则快速推进。

3.1 重视挂牌组建环节

新机构的成立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对外挂牌,因为“挂牌”预示着组织机构已经成立并获得批准,基本框架已经搭成,后续工作就可以以新成立的组织机构的名义有序开展和运作。所以,“挂牌”可以说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该工作正式启动后的第一个成果。但是,挂牌前期有大量的报告、请示、沟通、协调、准备工作要做。虽然应急救援工作是政府工作,但作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主力军,组建中大量工作还需要消防部门具体承办。

湖北省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已于2010年2月1日依托湖北省消防总队正式挂牌,同时要求2010年3月前各市(州)要完成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的挂牌成立工作;2010上半年,各县(市、区)完成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挂牌成立工作,其要求远远高于公安部消防局“中部省份完成50%”的要求。要完成这个目标,全省各地要建立推进表,立足“先组建,后规范”,成熟一个就挂牌一个,不必等到事事齐备、项项细化;同时,也不必拘泥于挂牌级别次序,可以打破常规,真正做到省市与区县同步建设、相互影响,充分体现部局领导在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题会议上提出的“紧紧围绕国办[2009]59号文件部署,扎实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通过县级逐步带动省、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3.2 注重力量整合

挂牌后,要重视各种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动,整合并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真正形成一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真正形成战斗合力。整合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主体关系、指挥关系、结构关系,特别是在前期工作中要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

一是尽快建立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在已批准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下,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完善和解决后续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商讨并制定出台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二是抓紧制定综合预案,把各种有效力量“整编”到预案中来,靠预案来约束和规范各部门,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的组织领导、组成、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等级,力量调度,行动要求,灾害处置程序,通信联络方式,协同作战,装备、后勤、技术保障等;三是抓训练、抓演练,要把已有的力量组织起来进行联合训练,从开始单一力量的心理训练、技能训练、专业训练延伸到各种力量协同训练、战术训练上来。要在

适当的时候把各种力量集合起来开展一次联合演习,暂不具备联合演习的也要把各种力量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集中“拉动”一次,以此来检验、分析当前应急救援力量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后续建设中为政府当好参谋、提好建议,做到有的放矢。

3.3 注重宣传沟通

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很高,各级领导也很重视,但外界对政府如何对待和运作应急救援建设工作还有一个认知过程。我们应该让所有与这项工作有关的部门和最终受益的广大群众知晓、了解应急救援建设情况,从而形成大家都关心、支持这项工作的局面,形成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建设这项利民工程的局面。因此,该项工作的对外宣传尤为重要,要使大家具有消防部队是应急救援主体的思想意识,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报告、解释、说明、沟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这项大事。对于有任务的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内部通气通报制度,如编写工作简报等,把这项工作的各种动态、完成进度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通报;对于广大民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开设专题讲座、人物专访、短信传播、举办“119宣传周”、“应急救援”大型专场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综合应急救援”工作的宣传教育,扩大知晓面和影响力。

4 结束语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已下达给消防部队,既是压力,也是机会。消防部队应该抓住机会,挖掘潜力,多想办法,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救援事务处置上主动为政府分忧,从而进一步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明确提出要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思想意识、目标意识、抓手意识”为切入点,以“123”即一个主体、两个效果、三个重点为主线,结合湖北消防的一些做法,阐述了消防部队当前快速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一些思想观点及应当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关键词:应急救援,消防部队,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09]59号,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Z].

[2]国办发[2007]52号,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Z].

[3]国发[2006]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Z].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

[5]陈家强.从“5.12”汶川特大地震谈抗震救灾应急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9):629-635.

[6]王秋.基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消防战略转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2):119-123.

篇4: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07年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10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要求。2009 年和2010 年,公安部先后在湖南长沙和辽宁大连召开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会议,推进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十七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非常复杂、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扎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探索和加强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从当前我国依托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山东实际,深入分析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几项具体措施。

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一是国家层面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首先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任务由来已久。自1995 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后, 我国消防部队就开始逐步发展特勤力量,承担抢险救援任务。2002 年,公安部在成都召开的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了强化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职能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消防部队职能。2009 年修订的《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2009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各级县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并提出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目标,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的省、市、县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其次消防部队承担应急救援任务明确。2006 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并对消防部队应急救援的任务范围作了明确。2009 年7月,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公安消防部队承担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方案》,指出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主要承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众遇险事件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参与配合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救援工作。

最后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公安部依托河北、辽宁、浙江、广东、重庆、新疆等6个消防总队规划建设的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依托现有的山东消防总队和云南昆明消防支队搜救犬培训基地组建的2个搜救犬培训基地已初步建成, 承担所在省域灾害事故救援和跨区域增援、国际救援等任务。公安部消防局在全国布点建设的10 个国家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中的北京和成都储备库已基本建成,银川直属库于今年10 月份启用,长沙直属库建设年内也将完成,各省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和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也全面展开。全国大部分省、市已挂牌成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10 年东部80% 、中部50% 、西部30% 的县(市、区、旗)建成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012 年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将基本建成,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二是山东省以消防部队为依托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2009 年3月,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省应急救援队伍的通知》,同年4月2日,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应急救援总队成立大会,依托省消防总队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应急救援总队,强力部署推动省、市、县(区)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截至2010 年12 月,全省17 个地级市、162 个县(市、区)全部依托消防部队成立了应急救援支、大(中)队,形成了成建制、成规模、网络化覆盖全省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2009 年12 月,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运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标准、规模、职责、管理、调用、指挥和保障等内容。2010 年,在烟台市和寿光市开展市、县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试点,探索制定了包括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教育训练、装备配备、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在内的《山东省市县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基本框架(讨论稿)》。2010 年11 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应急救援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广总结烟台市和寿光市政府的经验做法,规范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当前依托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 应急救援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逐步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不断健全,特别是依托消防部队应急救援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发挥的作用日显突出。以山东省为例,2010 年1月1日至12 月21 日,全省消防部队除扑救火灾以外的救援救助出动次数为24468 次,抢救被困人员4861 人;2009 年同期救援救助出动次数为20260 次,抢救被困人员4060 人;2008 年同期救援救助出动次数为17439 次,抢救被困人员3930 人。无论是应急救援的任务量还是抢救人员的数量都在逐年上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思想认识不一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装备和力量不足,应急响应、联勤联动、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制约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发展的问题。

nlc202309030842

一是思想认识不一致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总体态度积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把依托消防部队建立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作为最专业、最有战斗力的应急救援力量来建设和使用。但是,也有少数地方党委、政府并没有真正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急事、要事来抓,对应急救援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被动推进,仅限于挂牌了、组建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所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只是在消防部队挂了两块牌子,多了一个名称,没有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的支撑。

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各地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由解放军预备役、武警部队、民兵等力量组成的骨干应急救援队伍;由地震、气象、人防、水利、卫生等政府相关部门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组建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由各行业、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由共青团、红十字会等其他组织建立的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以上六类应急救援队伍中仅政府相关部门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就有24 种。其中依托各级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了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等优势,承担了大部分应急救援任务。但当前应急救援体系众多,资源配置渠道多样化,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经费投入、装备配备、警力配置等方面还不能做到优先保障,与应急救援中发挥的主力作用不相称。例如最先进的地震救援装备配备在地震部门,用于中毒现场进行化学毒物检测的化学应急检测车配备在卫生部门,高速公路救援队配备了大量先进救援设备,而这些先进的救援装备却没有配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消防部队。有的部门组建的应急救援队伍长期闲置,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是组织指挥不统一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指挥中心,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互不隶属,各应急救援职能部门虽然建立了各自的应急指挥平台,但这些系统各自独立、自成体系,注重部门行业的垂直管理,不注重地域层面救援力量的横向联动。当前公安部门推行的110 、119 、122“三台合一”,也只是整合了应急救援资源的一部分,难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一些应急情况的处置,往往是由消防部队单独完成的,联勤联动也只是在救援任务量大、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或党政领导到场启动相关预案后才得以落实。加之受本位主义驱使,少数部门在应急救援准备和行动中缺乏组织上的严密性和纪律上的约束性,追求权利和利益最大化、责任和风险最小化,一旦消防到场,一些部门就退居“二线”,由此而加重了消防部队的负担,也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加快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是加快省、市、县三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应急信息平台是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中重要的基础保障,是保证应急信息传递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了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有关公共安全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指挥决策与处置等核心技术难关已基本攻克,下一步要依托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逐步推进省、市、县三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建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资源共享、快速反应、实用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为构建准确、快速、一体化的应急决策指挥和工作系统提供支撑和保障,并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起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危险源等数据在内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实现现有资源的系统化、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要突出本级层面的横向联勤联动和指挥调度,突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主力作用和主导地位,充分考虑和借鉴“三台合一”模式,整合公安、民政、水利、气象等有关部门的现有资源和技术,避免重复建设。

二是整合现有应急救援队伍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与其四面出击,到处投资建队伍, 不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 建强、建好一支真正管用的队伍。“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于2002 年把FEMA 、移民局、中情局及许多相关部门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国土安全部”,下辖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统一管理全国的防火救灾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分别设立了相对应的本级应急管理平台,配备了消防、地震、医疗、交通等各种紧急救援分队,统一管理防灾救灾工作,使得灾害的防范和救援效率有效提升。日本在1995 年阪神大地震后,开始优化整合救援力量结构,在国内实施紧急救援队制度,紧急救援队以县( 相当于中国的省) 为单位, 包括派遣指挥援助队、灭火救助队、救助援助队、急救援助队、后勤援助队等类别的综合救援体系得以确立,并在东京消防厅第二、三、八消防方面本部组建了3个消防救助机动部队, 装备了各种大功率、高性能的新型救援车辆和特种救援器材,实施全国范围内的机动紧急救援。近年来,山东省地震局与消防总队联合组建了山东省地震救援队,潍坊、德州等地的高速公路管理局与当地消防支队联合组建了高速公路救援队,泰安市泰山索道公司与泰安消防支队联合组建了索道应急救援队,等等这些在抗震救灾和应急救援实践中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是整合应急救援资源的创新实践。实践证明,在我国公安消防部队作为政府综合应急救援力量, 是应急救援行动中的“拳头”和“尖兵”,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下一步应探索政府主导, 依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对现有应急救援力量。除特殊领域或特种技能要求的以外,进行优化整合,进而建立高效、合理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是增加消防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数量

以消防队伍为承担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的共有模式,这些体制模式和成熟做法值得借鉴。其中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都采取了现役制、职业制相结合的消防力量构成模式。法国共有现役和职业制消防员约2.6 万人,志愿制消防员约19.8 万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三十七。意大利共有职业制消防员约3.1 万人,志愿制消防员约4000 人,现役制消防员约3400 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七。俄罗斯共有现役制消防员约27 万人,地方职业制消防员约11 万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七。就我国香港和澳门来看,香港消防处为准军事化组织,约8660 人,文职人员约590 人,消防员约占全区人口的万分之十四,澳门消防局有军事化人员约800 人,消防员约占全区人口的万分之二十。日本的消防力量构成主要有职业制和志愿制两种形式,其中职业制人员约有15.6 万人,志愿制消防人员约有95.2 万人,消防员约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八十八。目前我国有公安现役消防人员16 万人,合同制消防员1.5 万人(2007 年数据), 消防员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不相称的,急需增加消防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数量。以山东省为例,全省现有的公安现役编制占全省人口的万分之六左右,为克服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2002 年开始在青岛开展了合同制消防员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国合同制消防员队伍建设的序幕,目前全省共有合同制消防员5234 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水平的客观需求出发,在积极争取增加现役编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推广 “中央出编、地方出资”的模式增加现役警力,加大士官、干部骨干保留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合同制消防员的征召、培训、保障等相关工作体系,提高合同制消防员的社会认可度,增强消防员从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行合同制消防员职业化的探索,使之发展成为一支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应急救援力量。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财政观念,充分认识到建设一支快速反应、战斗力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情况不断增加,最终建立起稳定、多元的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在实施跨区域抢险救灾时所造成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的损坏、损耗,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补偿,进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外围救援的补偿机制。加大装备建设投入,按照“结构合理、功能多样、防护优先、实用高效”的原则,加强个人防护、防化救援、破拆排烟、生命搜救和反恐处突等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强化救援物资储备,积极引进新型、高效、实用的装备,不断优化装备结构,提升作战效能。要按照公安部《县级综合性(消防)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试行)》要求,优先配齐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加快建立警地联储、紧急调用、机动运输等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张德宽 山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 年10 月28 日修订通过,2009 年5月1日起施行。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 年8月30 日通过,2007 年11 月1日起施行。

③ 郭铁男等,《中国消防手册·抢险救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版。

④ 杨辉解,《紧急状态与公安机关应急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篇5: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编制单位:平公司张村矿机电队 编制日期:2016年元月1日

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1、总则

根据《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张村矿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加强对应对矿井生产安全事故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制定本演练方案。

1.1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通过开展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查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井下作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1.2 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1.3 应急演练要求:

1、认真贯彻张村矿机电队2016年重大事故预案,达到人人熟 悉预案。

2、指挥部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员,并启动指挥中心。

3、各单位接到灾变通知后,单位负责人立即带领本队职工按照预案有条不紊的撤离灾害区。

4、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原则,一切行动听指挥。

5、按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流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迅 速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

6、应急《预案》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2、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确定的应急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

2.1指挥部组成

为加强发生事故时人员的组织领导和抢修工作责任落实,在发生事故时,队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 长:张勇奇 孙国印

成 员:马付国 董建义 张文耀 柳遂堂 杨冲 牛国君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机电队,董建义兼办公室主任。

职 责: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修的工作、完善应急方案、发布抢修命令、根据抢修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修工作。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配合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及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参加演练基层班组

机修班 电工班 绞车班

3、演练急救队

张勇奇马付国 韩峰虎 谷新奇 董英稳 贾胜杰 丁永杰 王 川 魏学国 李永海 张国群 张文耀 于军召 黄自闯 张群定

职 责:

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抢修队伍实施抢修行动。紧急调用抢修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抢修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抢修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抢修指挥部的工作。应急演练准备

3.1演练类型:检验性实战演练

3.2演练时间:2016年元月20日 :00— :00时 3.3 演练目标

在矿井发生突发水灾事故和大范围停电事故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影响区域的人员,做好矿井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矿井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井下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井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对应对应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3.4演练范围

本次综合预案演练地点:矿井四煤配电点。

在二煤采区突水事故和四煤采区停电事故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启动张村矿《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矿调度室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受灾区域所有员工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3.5演练原则

矿井水灾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3.5.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3.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5.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3.5.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3.6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二煤西翼疏水巷位于二煤一采区西翼下部,该巷道底板标高-290m~-365.5m,地面标高+242~+265,距地面垂深568~630米,根据地测部门提供的资料,该面受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威胁,水压0.56~0.95MPa,掘进过程中受煤层底板下三带破坏影响,该面存在底板灰岩水突水的可能。

四煤配电点2#变压器高压总控出现故障,将下井五电源高压总控开关顶跳闸,值班人员停下井五电源开关合联络开关,又将下井四电源高压总控开关顶跳闸,再送下井四电源高压总控开关机构出现问题,引起四煤配电点大范围停电。

3.7事故发生后信息报告程序

3.7.1 一旦发生矿井水灾事故和停电事故,现场人员应尽可能了解和弄清事故的性质、地点,发生范围和影响程度,然后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如实汇报上述内容。

3.7.2 机电队值班人员接到事故电话后,要问清事故地点、类型、严重程度及人员撤离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把突水和停电的简要情况向值班矿长和瑞平公司值班人员汇报,并立即向矿长、总工程师汇报。并由矿长决定是否启动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在矿长、总工程师未到达之前由机电队人员组成临时指挥领导小组处理灾害事故。

3.7.3调度室接到汇报后根据事故汇报的具体情况,立即向本单位值班人员和瑞平公司值班人员汇报灾害情况: 应急演练实施 4.1演练启动

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

通报进行矿井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等情况;座谈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

4.2演练执行 4.2.2演练过程控制

8:00 机电队长张勇奇发布应张村矿机电队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预案开始

8:05机电队四煤配电点值班电工王川发现矿井1#、2#高压开关柜同时跳闸,导致矿井大面积供电中断,值班电工王川立即使用内线电话向区队领导报告,并向调度室打电话求救,机电队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

8:10应急小组到现场后立即对事故进行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

8:15应急小组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发布安全预警信息。

8:25及时疏散受灾人员,防止事故的扩大。

8:30应急小组人员立即对现场展开救援,搜寻受伤人员,抢救伤者,同时展开对供电线路、设备的恢复,及进抢修设备,恢复供电。

5、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5.1 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进行全面分析,编写演练评估报告。5.2 演练总结

在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5.3 成果运用

对演练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等,并建立改进任务表,按规定时间对改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瑞平公司张村矿 机电队

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以及总结报告

一、演练的目的

为了确保矿井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有效救治,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应急设备的可靠性、应急人员对本预案的熟练程度等,也通过演练使预案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得到及时修订、完善。

二、演练地点: 张村矿四煤配电点

三、演练时间:2016年1月20日8点00分

四、演练程序

8:00 机电队长张勇奇发布应张村矿机电队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预案开始

8:05机电队四煤配电点值班电工王川发现矿井1#、2#高压开关同时跳闸,导致矿井大面积供电中断,值班电工王川立即使用内线电话向区队领导报告,并向调度室打电话求救,机电队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

8:10应急小组到现场后立即对事故进行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

8:15应急小组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发布安全预警信息。

8:25及时疏散受灾人员,防止事故的扩大。

8:30应急小组人员立即对现场展开救援,搜寻受伤人员,抢救伤者,同时展开对供电线路、设备的恢复,及进抢修设备,恢复供电。

五、演习主要特点

1.此次演习参演职工,组织得当,人员分工细致,检验了发生井下爆破材料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整个演习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成功。

2.通过本次演习,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在紧急状态下应变处置能力和操作能力,证明需要进行应急演练的必要性。

六、演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演习提高了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1.个别参演职工对演练程序不熟悉,操作不到位,下一步要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所有下井职工熟练避灾线路。

2.参演职工在演练过程中,紧张气氛不够,不够严肃,下一步演练要严肃纪律,保持紧张气氛,做到紧上加紧、实上加实,确保演习的实战性和实效性。

篇6:东光县综合应急救援方案

为优化整合XX镇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结合XX镇实际情况,XX镇决定依托基层干部、民兵等组建XX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依托和整合现有的救援力量和资源,深入推进XX镇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组织体制建设,不断完善运作机制,在XX镇范围内形成统一指挥、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伍伍体系,全面提升辖区应急救援力量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手段,提高对突发性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

以防为主。把灾害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紧急处置能力。

(二)建设目标。

为保障应急事件的处置和解决能快速高效,使各项损失降到最小,使组织的各项队伍,都能迅速启动,在最短的时间内都能按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到位,随突发事件出现,及时就位,保证不缺岗、不离岗,设备齐全,专业操作娴熟,处置得心应手,完全能保障应急的需要。

三、队伍组成(一)XX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结合XX镇实际情况,按照不增机构、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依托XX镇政府机关干部、部门站所、村(社区)等骨干力量,组建XX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二)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伍。

由村(社区)和安全生产责任较重的企事业单位,组织社区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医务人员、重点安全生产岗位工作人员等有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建立社区应急救援分队。

四、建设进度

2021年8月底前,初步完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的筛选、装备建设,初步建立起“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2021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综合应急救援机制建设、能力建设,使XX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适应任务需要,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大幅度提升,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五、建设要求

(一)队伍规模

按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涉及方面,按所涉及的实际的危险项目,设计队伍规模,主要编制按照所涉及的专业和政策、法规进行对口编制,一般每个专业应急编排人数不少于6人。

(二)装备建设。

按编排人员数量和所涉及的危险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科学地配备应急所需的装备。

(三)队伍管理。

一是一把尺子下来,统一一个应急管理办法。二是针对专业性质设计队伍管理办法。

(四)培训演练。

每年选在合适的时节和场合,至少举行一次综合性和专业性质的演练。

六、评估考核

实行考核制度,在考核各个方面实行加减分,具体分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日常工作考核、体能技能考核、中心工作、述职测评、加分项等。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XX镇综合应急指挥部,镇人民政府设置XX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二)通信保障。

所有应急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的成员,24小时保障通讯畅通。

XX镇应急办24小时值班电话:XX。

(三)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1.由专业部门根据自身应急救援业务的需要,采取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和器材,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保障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和救援。

2.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可紧急调用或征用其他部门和社会工程抢险装备和器材。

3.按照统一格式标准建立救援和抢险装备信息数据库并及时维护更新,保障应急指挥调度的准确高效。

(四)应急队伍保障

1.专业应急队伍

公安、消防、交管、医疗、电力、防汛、建筑工程、通信等队伍是基本的抢险救援队伍,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骨干力量,预备役民兵是抢险救援的后备力量。各对应职能部门要成立6人以上的应急救援分队,并制定先期处置、增援的组织保障方案。

2.村(社区)社会服务站和应急救援分队

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村(社区)组建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应急救援分队(村支两委成员、村医、农电工、党员、组长等不少于6人,其中明确1人为分队长作为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骨干),另各村成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站(村、支两委成员、党员、组长等不少于10人)负责日常服务工作。

3.应急队伍调动

一般和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调动应急队伍进行处置;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以专业队伍为主、群众性队伍为辅的原则,由镇应急管理指挥部统一调度应急救援队伍,特别要发挥预备役民兵的中坚作用。

(五)交通运输保障

1.建立健全交通线路规划和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交通管制等保障制度,加强应急交通保障,由交警二中队、四中队负责,派出所、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配合,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快速顺畅的通道、交通工具、专业应急预案和交通秩序等交通保障条件。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交通干线及有关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的交通设施装备。

(六)医疗卫生保障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按照《XX镇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案》实施。

(七)治安保障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由属地派出所和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负责治安保障,立即在事件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现场控制、交通管制、疏散救助群众、维护公共秩序等工作。

2.由派出所对重要场合、目标和救灾设施加强警卫;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的社区组织要积极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自救互助、群防群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打、砸、抢”的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突发公共事件地区的稳定。

(八)物资保障

1.镇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设立镇级救援物资仓库,各村(社区)设村级救援物资储备站,地点必须设在一楼,以保障在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顺利调运和供应物资。

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村级救援物资由镇统一采购,村级服务站要制定物资储备和调拨方案,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同时加强对各类物资的补充和更新。

(九)经费保障

1.镇人民政府应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并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2.在发生一般、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由镇人民政府筹集资金,保障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

3.在争取财政资金的同时,应多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

(十)社会动员保障

1.在突发公共事件发出预警信息或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启动全镇人民政府应急处置预案时,镇应急委报镇党委、镇政府批准后发布社会动员令,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实施现场动员,提供有关保障,组织人员疏散、隐蔽和隔离等。

2.依据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响应等级,确定社会动员的范围。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需要全镇范围内的社会动员,由镇应急委报镇人民政府批准,由应急办公室组织,并具体实施。

(十一)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要结合镇政府规划统一规划建立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紧急避难场所。有关部门和镇政府要在中小学体育场等地规划和建立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的人员紧急避难场所。避难场所可以与各空旷场所的建设或改造相结合,要在沿途设立指示标志,在避难场所建立应急供水、供电系统,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保证疏散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镇政府水利部门要利用我镇现有的水域、河流等水资源设施,建立安全饮用水的战略储备。

(十二)技术储备与保障

上一篇:共圆中国梦,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小学生优秀励志下一篇:龙争虎斗的意思和造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