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寺镇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2024-04-19

金佛寺镇联村联户典型材料(精选4篇)

篇1:金佛寺镇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扑下身子“联村联户”真情实意“为民富民” ——金佛寺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典型材料

金佛寺镇距肃州城区53公里。全镇共有12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4567户,共有人口16634人,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3.9亩。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制种、养殖和劳务三大支柱产业,2011年全镇经济总收入5.32亿元,人均纯收入7475元。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金佛寺镇党委严格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精心安排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以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项内容为核心,找重点、破难题、抓落实,充分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热情,推动全镇“双联”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认真部署双联行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员大会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主要领导任副组长,镇属各部门及双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金佛寺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设立了金佛寺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综合协调、宣传发动、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双管单位及12个贫困村分别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村“双联”行动。镇党委要求各双管单位、各村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督查检查、亲自推动落实,带头做好各自联系点工作,切实把联系点建成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党的建设的示范点。至目前,各双管单位、部门、村组及区属部门均成立工作机构,构建起了区、镇、村、组四级联动、层层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保证行动扎实开展。

二是周密安排部署。按照市区行动方案要求,镇党委制订了《金佛寺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同“五个年建设”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同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2012年工作目标、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结合起来,明确了行动的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镇“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督促检查、信息报送、数据统计、工作记录、24小时联系等制度及联村联户单位和干部“双考评制度,明确了纪律要求,把联系单位、联系干部的帮扶效果交给基层,交给群众评议,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和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标准,从而建立了真帮实扶、激励竞争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层层宣传发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后,镇党委对省市区“双联”行动动员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在全镇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股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双联”行动热潮。镇党委安排专项资金1000余元,悬挂宣传横幅3条,刷写宣传标语2条,编写简报20期印发800多份,镇属各部门及区属包挂单位已集中开展“双联”行动宣讲12场次,深入走访农户698人次,充分宣传“双联”行动意义,使“双联”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镇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明确任务、创新载体,促进双联行动稳步推进

一是全面建档立卡。镇党委本着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调查摸底,在12个村筛选确定贫困户贫困户394户,特殊户120户,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按照“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事一记”的总体要求,统一印制发放《入户调查表》84份、《镇村”双联“台账》12册、《连心卡》84张、《民意调查表》84份、《民情日记》72本,由各部门组织成员进村入户调查填写。

二是进村结对帮扶。“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区上的3名副县级领导,区级包挂的12个部门的105名科级干部,211名普通干部对接帮扶12个政村,对口帮扶430户困难户、特殊户;镇政府机关1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60名一般干部与84户困难户、特殊户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帮扶困难户、特殊户514户。同时,深入开展以“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谋发展、城乡党员牵手连心同进步、农村党员与农民群众携手共进促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先锋结对”帮扶活动,17个城市党组织与12个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35名政府机关党员与35名群众党员、区属单位和企业226名城市党员与226名群众党员牵手连心,46名村干部与138户困难群众、84名小组长与168户困难群众、235名致富党员与235户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做到了干部全员参与,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两个”立体式覆盖。由镇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联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了“夯基础、促双联、送技术、下基层”系列科技讲座活动,完成各类培训10场次,培训镇村干部、技术人员63人次,农民技术骨干700多人次。并深入开展“三问六送”活动,截止目前,在春耕生产过程中向农户提供发展和增收建议400多条,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67件,向困难党员、群众提供资金、物资15万元。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为全面落实“双联”行动,镇党委紧紧围绕“四联四建四帮”、“八个一”和“十个结合”积极开展“双联”工作。“四联四建四帮”即副科级以上干部联村联户、一般干

部联组联户、村干部连片联户、组干部联户;建村组、建水利设施、建生态、建组织阵地;帮政策、帮种植、帮养殖、帮输转。“八个一”即:理清一个思路、培育一个产业、至少办一件实事、寻找一条致富门路、培训一个科技明白人、送去一条致富信息、每年动员一次失辍学学生重返校园、锻炼培养一批干部。“十个结合”,即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攻坚、产业开发、提高农民素质、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政策、反映村情民意、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抓好各阶段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双联”行动的顺利开展。

三、“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的实效

一是工作队倾情送温暖。镇党委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帮扶发展为重点、以为民富民为目的,组织27个参联单位、遴选60名参联领导及干部成立了12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队,进驻全镇12个行政村,切实为群众宣讲政策、收集民意、排查纠纷、引进项目、争取资金、推广典型,以“三问六送”为途径,以重点工作为核心,推动“双联”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至目前,工作队为所联村组、群众落实改善发展环境项目1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个,解决遗留问题10个、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难题和矛盾23件,为企业和纳税大户协调化解矛盾3次,帮扶困难群众514户,争取银行信贷款3800万元,争取生产物资15万元。“双联”工作队架起了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使群众办事更方便更直接,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塑造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镇党委坚持“进百姓门、知百姓事、解百姓忧”,组织干部入户收集和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00多条。目前,镇村“双联”

工作队正在经行进一步梳理,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至目前,共接待来访群众35人次,受理信访问题21件,化解矛盾纠纷19件。积极推行“1+3”工作法、即一名干部联系一户贫困户、化解一件矛盾纠纷,抓好一件信访案件,争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了我镇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双联结合富民增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镇党委找准双联行动与真情实际、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镇党委政府坚持“六镇一体”发展目标,带领全镇上下以富民增收为践行“双联”行动的重要抓手,全力攻坚协调,集中分工落实,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目前,在农业发展上,发展玉米制种4.5万亩,高效经济作物1万亩,计划建成高效节水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1个、市级科技养殖园区1个,新建高标准设施养殖园区2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800亩。在新农村建设上,完成新农村综合整治示范点2个,维修斗农渠10公里,村组道路铺油罩面5公里;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50亩,力争省市区扶持资金400万元以上,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新建改建组文化室20个,村级卫生所4个。通过“双联”行动和全镇重点工作的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我镇双联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区委的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调研,深入分析检查,全面实施联村联户方案,努力使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更大的实效。

篇2:金佛寺镇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XX镇XX村典型户 黄树德

XX镇XX村民XXX,现年61岁,家有3口人人,耕地12亩。妻子XX早年意外受伤造成下半身不遂,常年与轮椅为伴,现已丧失劳动力,还需定期接受恢复治疗;儿子没什么技术,常年在外务工,挣钱不多。养家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仅以此维持家庭生活及妻子看病治疗的费用。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劳动力少,缺少技术,就成了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尽管如此,已61岁他人老心不老,依旧满怀激情、豪言壮志,只是苦于找不到致富路子,加之没有资金支持,所以只能以务农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自今年3月以来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镇的全面开展,对于全镇困难户来说,就如久旱逢甘露、沙漠见绿洲一样,满心欢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但给他们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更为他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子,拓展了增收的渠道。经过层层筛选,XXX家被列了为帮扶对象,全家人发展生产的愿望很强烈,希望能够借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联系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帮助下,加快发展,尽快脱贫致富。

幸运的是,区委常委XXX副书记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XXX书记总在百忙之中抽空去他家走访,与他共同商讨生产、生活计划,并结合家庭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XXX

积极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他看准了发展家庭养殖业这条致富的路子。在他下决心依靠发展家庭养殖业的同时,XX书记为他送来了1000元,用于发展养殖,XXX甚是感动。以此为鼓励,他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决然选择了投入1万余元修建标准化暖棚,并购买基础母羊4只,小牛犊1头,积极扩大养殖,截至目前,他已饲养肉牛2头,肉羊8只。预计今年养殖业就达1.5万余元,在增加收入同时,也增强了XXX的致富信心,同时也为其他农户树立了榜样。

他坚持走科学养殖发展之路,别看他已到古稀之年,文化程度不高,但勤奋好学的他,先后从村委会农家书屋借来了相关书籍、碟片,虚心学习养殖技术,初看不容易弄懂,他就两遍三遍地反复看,反复地研究,边看边记要点,他总说“活到老,学到老”。此外,他先后参加了包挂单位畜牧中心组织的新型农民培训和养殖技术培训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很多成熟的经验,比如标准化暖棚方在防冻,提高育肥速度。在不断地摸索养殖经验之后,他定期清理圈舍、打疫苗、出入圈舍都要进行消毒。在决心不断发展壮大家庭养殖规模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贫困农户带头致富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养殖技术及牛羊常见病防治知识传授给其他乡亲,帮助周边农户走科学、绿色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家庭养殖,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好头。

他是一名最普通的农村汉子,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干事精神;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实用技术,带领周围群众脱贫致富,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带头致富大

篇3: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省地税局帮扶谢岔村典型材料

中共老君坡乡委员会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地税局深入领会学习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的六大任务,立足于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要求,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并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等措施扎实细致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切实吃透村情民意、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帮扶举措,将老君坡乡谢岔村作为他们的联系村,成立了以副巡视员廖永凯为组长的帮扶小组,副巡视员廖永凯、副局长李活、调研员郑波、张子厚等6名帮扶干部与谢岔村王俨、李森虎、殷天笑等12户困难群众结为对子,上下联动、干群携手,全力加快小康建设新进程。

3月29日,廖永凯副巡视员一行六人深入谢岔村,开展调研摸底、干群对接活动,期间帮扶组一行和村两委班子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情实际,合理编制长远规划,切实摸清底子、找准出路、制定措施,并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勉励他们坚定致富信心、寻找致富出口、拓宽发展路子。调研期间帮扶组一行和乡、村干部一道立足于谢岔村村情实际、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出了调结构、兴

产业;抓项目、强基础;抓劳务、促增收;抓党建、促保证;抓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并紧密围绕发展思路制定出了未来五年“五化”、“五个突破”的奋斗目标,切实理清了发展思路、坚定了发展信心、科学化了发展步骤。4月上旬,为切实加强衔接、积极互动,省地税局为帮扶干部和联系农户制作下发了民情连心卡,在帮扶干部和联系农户间架起了一座暖心桥。5月初,省地税局和老君坡乡党委组织召开谢岔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会,及时总结前段工作成绩和经验,细化后一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双联重点,切实推进了行动的深入开展。在行动转入实质对接、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6月19日省地税局帮扶组出席了老君坡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席会议,并围绕依托部门职能、扎实开展双联活动做了重要讲话,同时就项目争取、产业培育、科技富民等工作做出了具体承诺。

篇4:联村联户个人典型材料

――记******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在**的统一安排与**机关的具体部署下,确定****联帮**村贫困户**2户。“双联”行动开始后,***及时深入水沟村的联帮户**家中,与农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所联两户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及当前生活困难,了解农户的真实想法和打算,鼓励他们树立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与他们一起共商致富思路,同担实际困难。

在这次双联行动中,***所付出的努力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勤”,双联行动开始以来,首先加强与农户的勤沟通。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入户走访、每周一次的电话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农户的思想动态,牢固树立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不动摇,并及时掌握帮扶计划实施中农户所遇到的困难,及时熟知,尽早解决。“真”,在双联行动开始之初,他就真心实意为农户谋取致富路。经过多方查找资料、信息,针对两户的不同家庭状况,与帮联户共同商讨制定帮扶计划,对***制定出以发展劳务经济为主,兼顾种植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家庭收入;对***因其家庭已欠缺劳动力,制定出以稳定家庭收入,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保障生活为主的帮扶措施。“切”,双联行动的启动,正直春耕生产之际,他发现所联两户农资欠缺,就自掏腰包,为联系户购买化肥、地膜等生产物资,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为两户捐赠“户户通”广播电视设备,为劳动

上一篇:第三方评估下一篇:对测控专业的理解及学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