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2024-04-28

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精选9篇)

篇1: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农作物药害表现及其补救措施

近年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民使用农药除了防治病、虫、草为害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果、菜的丰收.但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对果、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其丧失原有的色、香、味,降低品质,造成减产.

作 者:李亚坤  作者单位:海伦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黑龙江,海伦,152300 刊 名:内蒙古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481.8 关键词: 

★ 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 植保工作职责

★ 论坛主持词

★ 论坛策划书

★ 教学论坛

★ 农作物灾情补助申请书

★ 关节积液有什么症状呢

★ 园林植保员植保员个人总结

★ 教师论坛主持词

★ 论坛周年贺词

篇2: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在农作物种植中,由于农药施用过程中的种种原因,随处可见农作物遭受药害的现象,轻者生长受到抑制,重者造成植株枯死,甚至绝收。

从多年农作物遭受药害的情兄来看,产生药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用错了农药,如误将除草剂当成防病治虫药使用。

二是 滥用农药,随意加大用药量。由于很多农民不按农药使用说明书用药,盲目使用不宜使用的药剂造成的,或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防治病虫害,打万能药、保险药,认为浓度越高其效果越好,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后,在防治效果不理想时随意加大药液浓度造成药害,导致药害事故频频发生。

三是 施药时间不科学。多数农药在天气过于干旱、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尤其是中午温度高时给果树喷药后,水分蒸发快,药液瞬间即干,使农药不能随水分迅速的渗透至叶果组织内部而浓缩,刺激叶果,使农药浓度容易增大,加之果树吸收药液快,生理机能代谢强,而抵抗力相对降低,因此,容易发生药害。连续几天大雨过后即晴,气温又过高时立即喷药,由于阴雨天气温较低,叶果表面细胞闭塞,雨后天晴气温猛高,表皮细胞即刻扩张,且呼吸量加大而造成药害。大棚设施内温湿度大,用药浓度不应该参照露地使用。四是在作物的敏感生育阶段施药,如禾本科作物在孕穗期、柑桔的幼果期,梨谢花后、葡萄谢花后对药剂较敏感,多数作物的种子耐药力强但苗期、花期易发生药害。

五是不合理混用农药。部分农户为了方便,少则2-3种,多则4-5种农药混用,加之本身对其药理性质不太了解,往往产生药害。如:三唑锡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对柑桔产生药害、农药和肥料混用容易产生药害。

六是不清楚杀虫杀菌剂的敏感作物 如:敌敌畏:高梁、月季花、玉米、豆类、瓜类幼苗。

2、敌百虫:玉米、苹果、高粱、豆类。

3、辛硫磷:黄瓜、菜豆、甜菜、高粱。

4、毒死蜱(乐斯本):烟草。

5、克螨特:25厘米以下瓜、豆、棉苗,稀释不宜低于3000倍;柑桔新梢嫩叶,不宜低于2000倍(均以73%乳油计)。

6、西瓜苗接触辛硫磷农药,浓度越大受害越重等

七是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及农药使用史,土壤测试等措施诊断,防止误诊。

八是农药剂型和加工质量也与药害有关,如乳剂比可湿性粉剂易引起药害,但可湿性粉剂若悬浮力差也易产生药害。

总结经验,为避免和减轻农药对作物的危害,可采取如下措施:

1、正确选用农药品种,选择农药时,要了解其特性特征,明确其防治范围(按农业部登记使用);购买时,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并索要购货发票。

2、用药时,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避过不利天气、异常气候、不良墒情、敏感作物品种、作物的敏感生育期。

3、科学施用不同农药。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不得随意扩大和加大浓度。二要一次性均匀施药,避免重复用药。三要不乱混农药,以免加剧药害。四要在施用除草剂特别是广谱性除单草剂时应看准风向并在喷头上安装防风罩,以免危害相邻田块的作物,同时注意将药械彻底洗净后才能用来施用其它农药。五要注意避免使用对下茬作物有残毒影响的农药。

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对受害程度较轻的,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转化。主要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使之尽快恢复生机,也可施用解毒物品进行缓解,如迦姆丰收液肥、硕丰481 可缓解多种作物的药害。

篇3:农作物药害预防与补救措施

1 农药药害的识别

1.1 急性药害

一般在喷药后2~5 d出现, 严重的数小时后即表现出症状。如种子发芽能力下降, 发根少, 子叶叶片灼伤、变黄, 严重时产生叶斑、凋萎、畸形, 这样的植株生长的叶片、花、果都少。有时幼嫩组织发生褐色焦斑、徒长乃至枯萎死亡, 这种药害多为施用农药不当或受邻近田块喷施农药影响所致。从受害株来看, 受害明显发生在嫩叶、花、果等生长较快的部位, 一般上部叶片重于下部叶片, 嫩叶重于老叶。

1.2 慢性药害

植物受害后不立即显示药害现象, 主要是影响植株的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减弱, 生长缓慢, 着花减少, 结果小, 成熟推迟, 籽粒不饱满甚至风味、色泽恶化、商品性差、品质下降等。这类药害多是用药过量或药剂浓度过高所致。

1.3 残留药害

由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这类药害主要是由于有些农药在土壤中残留量高, 残时间长而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如棉花播前用氟乐灵处理土壤造成后茬的玉米、小麦发黄、矮小、分蘖减少;甲磺隆用于麦田除草使后茬玉米植株低矮、叶片变小、变薄、呈紫色、不实率高等, 这些都是由残留药害造成的。

2 药害产生的原因

2.1 药剂性质不同

任何一种农药对农作物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不同农药品种对农作物反应也不同。无机农药和水溶性、渗透性大的农药易引起作物药害。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等在作物上溶解的药量往往超过农作物能忍受的剂量, 同时农作物对无机物的最高忍受剂量又很接近于它们最低有效防治剂量。因此, 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药害。而抗生素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等则不容易引起药害。

2.2 不同作物、品种、生育期的抗药力差异

十字花科、茄科、禾本科等作物的抗药力较强, 而豆科作物的抗药力则较弱, 瓜类叶片多皱纹, 叶面气孔较大, 角质层薄易聚集农药, 抗药力最弱。白菜对含铜杀菌剂较敏感, 幼嫩植物和植物的幼嫩部分以及植物开花期的抗药力弱, 易产生药害。

2.3 农药质量差或贮存过久变质、混杂其他药剂

使用质量不好的农药或贮存条件差、贮存时间过长的农药会使药剂变质、减效, 这些与药害发生都有直接关系。此外, 在加工和销售中管理不严、剂量不准, 误将不同药剂混淆, 也会造成大面积药害发生。

2.4 施用时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条件差异

高温、强光、高湿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会使某些农药对某些作物产生药害。例如, 干旱高温条件下对西瓜喷撒硫磺粉防治病害易造成药害, 虎威氟磺胺草醚用于黄豆田除草在干旱条件下易产生药害, 禾耐斯在高湿条件下易产生药害。

2.5 农药施用方法不当, 药量控制不严

如用内吸磷涂茎浓度超过5%、喷洒浓度超过0.2%容易发生药害;玉米播前用氟乐灵作土壤处理会使玉米发生药害;用骠马与盖草能混用防除麦田杂草可造成严重药害等。

3 预防药害发生的方法

(1) 选用质量好的农药。农药质量要好, 变质的农药易造成药害。乳剂要求清亮透明, 无絮状物, 无沉淀, 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 水面无浮油, 粉剂要求粉粒细、匀, 不结块;可湿性粉剂要求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分散[1]。

(2) 根据药剂有效含量确定用药量, 对水或拌土稀释到所需浓度, 药剂使用浓度不能随意增减。一些超高效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单位面积用量很少, 取量稍不正确即可发生药害, 对这类药剂应先用少量水配制成母液, 再按要求加入余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可使药液均匀一不致发生药害。

(3) 精心配制农药。配制药液时, 要先在洁净容器内注入1/3用量的水, 然后放入药剂, 搅拌后注满水而成。使用可湿性粉剂时要先用少量的水把药剂调成糊状后再配制药液。药液随配随用, 不可久存, 否则会发生沉淀或降解。释稀农药用的水要求是干净的软水, 不能使用含有机质多的水和含钙镁离子的硬水[2]。

(4) 合理混用药剂, 了解农药理化性质和对作物的影响。农药混用值得提倡, 但有些农药不能混用, 多数农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如有机磷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

(5) 注意用药质量。喷施农药要均匀, 雾滴不能过粗、过重, 喷头与作物间距离要适当。撒施毒土时, 宜采用少土多撒的方法, 以撒施均匀。还可根据需要选用涂茎、灌根等适当方法施药, 以提高药效并避免药害的发生。如用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 茎叶喷雾比拌土撒施易产生药害;施用草甘膦, 用扇形喷头比用圆锥形喷头安全[3]。

(6) 全面了解不同农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如:高粱、十字花科蔬菜对辛硫磷敏感;莠去津对豆类作物很容易产生药害;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特别敏感;小麦拔节后使用百草敌要特别慎重[4]。

(7) 根据药剂特性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和气候条件, 提高药效和防止药害。施药时间一般以7∶00—11∶00、15∶00—19∶00为宜。中午因气温高、日光强烈, 多数作物这时耐药力减弱, 容易产生药害。例如拿捕净、扑草净等除草剂在气温高于30℃时要慎用。但也有的农药品种要求在较高气温条件下喷洒, 既可提高药效又能避免药害发生。如苯丁锡 (杀螨剂) 气温低于22℃以下活性下降, 防效差;双甲眯 (杀螨剂) 在气温低于25℃时药效很差, 不宜施用。此外, 连续用药需间隔7~10 d以上。

(8) 严防农药乱用乱混。农药对症施用和正确地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病、虫、草兼治, 节省用药和成本, 但是乱用和盲目混用不仅达不到目的, 反而会使药效降低, 造成药害。如澳氨菊酯不能防治叶螨;盖草能不能用于防治麦田杂草。杀草剂混用后能使药效降低并出现药害的情况有:2, 4-D丁酯和杀草丹混用;禾草克和苯达松不能混用;拿捕净和苯达松、杂草焚混用;稳杀得和苯达松混用;敌草隆和甲拌磷混用。

(9) 掌握好施药适期, 特别是在花期、幼苗期、幼果期更要慎用农药。

4 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一旦发生较严重的药害, 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常用补救措施有:迅速追施速效肥;喷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 如硫酸铜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迅速去除药害较严重部位的药液, 以免继续传导渗透;激素补救, 如发生2, 4-D、禾大壮药害后, 可施赤霉素缓解;改善田管, 如水稻发生除草剂药害后, 应立即排水, 水层不得漫过心叶。

摘要:介绍了农作物药害的识别方法与造成农作物药害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药害发生的方法及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药害,症状,原因,预防,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孟文, 王少刚, 孟庆耀.浅谈农作物药害及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7) :64, 67.

[2]李亚坤.农作物药害表现及其补救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126-127.

[3]杜静波, 周月风.农作物药害的预防及补救[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112-113.

篇4:农作物药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药害;表现;分类;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4-1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作物死亡等非正常生理变化。在生产上引起农作物药害的因素非常多,一旦作物发生病害,不仅能够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下降,还会引发各种矛盾,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

1 作物发生药害时表现出的症状

叶片症状:叶片发生症状时,会在表面出现颜色、形状各异的斑点或焦枯穿孔;叶片出现失绿症状(果树使用广灭灵产生的药害、作物使用三氯苯类除草剂产生的药害等);叶片黄化(过量使用赛克津使大豆叶片出现变黄症状);叶片仿佛烧焦(小麦幼苗产生莠去津药害);产生畸形叶片(杜耳、拉索常常会使玉米的心叶发生扭曲而形成鞭状,常称为牛尾巴叶);药剂对叶柄产生伤害导致叶片脱落;果实症状:果树出现药害多数指的是果蔬,当发生药害时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如波尔多液产生要药使苹果或梨表面产生锈斑)、果实畸形、造成生理落果等;花器官症状:主要指的是花前或开花盛期使用农药发生要害,而引起落花、花器官提前凋谢或花而不实现象(如波尔多液和油乳剂等发生药害引起果树的生理落花);根系症状:当作物发生药害时会导致烂根或根系变粗(如五氯酚钠对水稻根的药害,2,4D类除草剂在水稻拔节期使用会使茎基部肿大);根毛稀少等现象发生;种子症状:种子发生药害主要是导致发芽率降低。

2 药害的分类

按照与药剂接触的方式可将药害分为直接药害和间接药害,直接药害是指对当时、當季作物造成的药害,间接药害是指对非把标作物或下茬作物造成的药害;按发生时间顺序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施药后短时间内即表现出的药害症状称为急性药害,施药后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表现出药害症状,甚至直到作物收获时显示受害被称为慢性药害;按药害在作物植株上的表现症状可分为隐性药害和显性药害。隐性药害在直观上不能看出受害作物的明显症状,但会引起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现象发生,显性药害发生后,受害作物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从外观上即可做出判定。

3 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些农民存在着用药越多,防效越好的观念,使用时不看说明,不相信推荐剂量,往往成倍增加用量,造成药害;农民对农药保存不善,造成农药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农药经营者业务素质差,给农民拿错药,农民在使用时又不注意认真核对,造成错用农药;盲目混配农药。有些药剂混配可以提高活性,但与一些药剂混用会产生药害;药效期比较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由于缺乏农药基本知识,许多农民不了解农药的性质,盲目选择农药,引起作物药害;雾滴挥发及随风飘移,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受害;施药机械性能不良或作业不标准,造成局部喷药量过多,使作物受害,药剂配制时,不进行二次稀释,使高浓度的药液集中在喷杆内,形成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易出现药害;施药时间不当。各种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使用不当,可造成药害;药械清洗不净。喷药后药械未进行彻底清洗,又在其他敏感作物上使用,常发生药害;异常不良的环境条件。有的农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就可造成药害。

4 预防药害的对策

4.1 加大农药管理,杜绝盲目使用农药

市场上农药品种繁多,各种剂型都有,甚至许多农药在包装、物理性状等方面都非常相近,常常使农民在选择和购买农药的时候出现误差。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农药前,要认真阅读农药的外包装标签,核实所选的农药名称、剂型、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如果出现标签脱落或看不清的情况,不可盲目使用。

4.2 科学施药,提高农药的药效

要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准确配制药液,不能随意改变农药的浓度和施药次数;农药在配制前要先配制母液,在配药装置内先注入50%的清水,然后再加入母液,配制后溶液内可适当加点粘着剂,以改善药液的物理性状;不同药剂相互混配既要做到高效,又要低毒、低残留,保证农产品安全。混配时要注意农药间的拮抗反应,不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物理、化学、生物上的干扰作用;喷施农药时要注意天气状况的变化,高温干燥,风速过大,即将降雨时不能施药。同时要避免在作物的敏感期用药;选择扇形喷头的喷雾器械,保证均匀喷雾,直线喷洒,尽量减少重喷,提高喷雾质量。喷药时,一定要注意风向,加强对邻近敏感作物的保护,药械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洗干净。

4.3 加强管理

对受害作物加强栽培管理,一是适量除去受害已枯死的枝叶,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二是中耕培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增加作物的长势;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从而降低药害发生的几率。

篇5:农作物药害及补救

农作物药害及补救

1.药害 1.1 斑点药斑与生理性病害斑点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的分布往往没有规律性,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后者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病症的.部位较一致;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在于,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而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一致.

作 者:孟祥军  作者单位:公主岭市八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刊 名:吉林农业 英文刊名:JILIN NONGY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4 关键词: 

篇6:常见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种类与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趋于专业化。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药害,轻者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重者则颗粒无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1.农药药害的预防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害的发生。1.1注意购买农药的质量

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对症下药。购买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购买假药,造成损失。一是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对四证不全者,要防假冒伪劣。

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2年,乳油3年,可具体看一下商标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变质的农药易造成药害,乳油类农药要求药液清亮透明、无絮状物、无沉淀,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水面无浮油。粉剂类农药要求粉粒细、匀、不结块。可湿性粉剂类农药要求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的分散。请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买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购买超出保质期或者生产日期不祥的产品。

三是要看一下农药,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符合标准,颗粒大小匀称。

四是最好选择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效果。

1.2注意用水的质量

稀释农药时使用的水要求是干净的软水,不要使用含杂质多的脏水和含钙镁离子的硬水。这种要求好像高了,在我国广大农村还做不到,但能保证用洁净的水来稀释农药就可以了。1.3注意施药浓度要适当

用浓度过大是导致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每种农药在不同的作物上使用都有一个安全的浓度范围,千万不可以错误地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人为的超出这个范围。因此,配药前必须认真阅读该药的使用说明,准确计算,严格计量,严禁随意配药。1.4注意用药要做到随配随用

药液配好后不可久存,特别是多种农药混用时,一定要现配现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和有效成分降解现象,置放久了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使用这样的药液不仅防效差,而且易产生药害。1.5注意农药混用的禁忌

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提高工效,兼治几种病虫害,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有时还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病菌害虫对药剂的抗性,或防治已产生抗性的病虫。农药混用有的是事先由工厂加工成混剂,用水稀释后使用。1.5.1农药混用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其遵循的原则包括:

(1)成本合理,且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和不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

(2)混用后毒性不增大,且毒性和残留不高于单用的药剂。

(3)药效配合合理,一要兼治不同的病虫。二要有增效作用,同时积极推广使用农药增效剂,如多功能植物增效剂。三是注意不同作用方式的配合。(4)多数混配农药要随用随配,对于新的混用配方,需先试验后使用。

1.5.2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下农药禁止混用:(1)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而降低药效,甚至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例如辛硫磷、菊酯类药剂等不能与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碱性药剂混合使用。

(2)混合后对乳剂有破坏作用的农药间不能混用。(3)有机硫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不能与含铜制剂的农药混用。

(4)微生物源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不能与杀菌剂混用。1.6注意施药的质量

用药前,首先要根据用药说明,正确进行稀释。对于液体农药,防治用液量少时可直接稀释,多时先用少量水稀释成母液后再稀释;可湿性粉剂先用少量水稀释成母液后再稀释;对粉剂农药和颗粒农药先溶解后再稀释成所需倍数。农药的喷施一般在各种病虫害发生初期,这时虫口密度低,虫的抗性差,防治效果最佳。

用药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全面均匀,正反面均喷到,根据施药部位,准确用药;二是不要随意加大浓度,以免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必要时可换农药品种;三是虫少时尽量少喷药;四是为防止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要采用交替用药的方法;同时,可采用两类以上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或在杀虫剂中加入多功能增效剂以增加药效,不要连续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喷雾要求液滴要细,切实做到雾化效果,不要把喷头靠作物太近。除常规喷雾外,还可用涂茎、灌根、熏蒸等方法施药,以取得最佳的施药质量,避免药害的发生。

1.7注意作物敏感期及敏感部位

大多作物在幼苗期的耐药性较差,随着苗的长大,其耐药性也逐渐增强;幼嫩组织部分对药剂相对敏感,成熟组织部分的耐药性较强,故施药应区别对待。此外,有些作物花期及幼果期对农药敏感,使用时应特别慎重。

1.8注意施药的时间及天气情况

具体时间应避开早温、低温、高温、大风、阴雨和露水的时间。高效类触杀型农药,施药是应避开夏季高温的中午前后,这段时间里施药易发生药害;大风天气时施药易使邻近田的作物生药害,故施药时应注意避免这些情况。

2.农作物药害的补救措施

作物上一旦发生药害,应根据具体情对症采取补救措施,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2.1蔬菜上常见农药药害的缓解与消除

2.1.1蔬菜上药害常表现为抑制植株生长的,可以喷用赤霉素(九二○)百万分之三十至五十,再配合100倍的白糖,也可以用云大-120与白糖混合使用。2.1.2若因药害造成叶片急速扭曲下垂的,可立即喷用100倍的白糖水,一般可迅速解除药害。但若不处理,一般1周左右可以自然恢复。有时恢复之后,植株的生殖生长性能会明显增强,这一现象常被用来控制植株徒长,单纯地用于控制植株徒长通常采用增大一倍浓度的叶面肥。

2.1.3除草剂对蔬菜造成的药害。如果药害不十分严重,可喷用抗病威或病毒K500倍液。对于出现严重抑制生长的植株,可用上述药剂原液涂抹生长点部。为了预防玉米除草剂对豆类蔬菜和辣椒危害,可以在玉米除草剂喷用以前在蔬菜上喷用上述药剂。2.1.4其他农药药害。一般采用下列农药可消除和缓解药害:

A.太阳花、抗病威或病毒K、天然芸薹素、动力2003和惠满丰等。B.蔬菜灵+植物多效生长素。

2.2水稻田常见农药药害的症状与补救措施 2.2.1焦斑

打药后1-2天,叶面很快出现褪绿斑或黄褐斑,严重时叶片凋萎枯死。

补救方法:如喷粉不匀,用小树枝轻扫植株,或用喷雾器喷清水,冲除植株上的药粉;田间灌“跑马水”,这一头灌另一头出,减少田间残留量。之后,加施速效氮肥,以利促长新叶,弥补因毒害造成的损失。2.2.2畸形

在水稻幼苗期误用二甲四氯或2,4-D,会引起稻叶“葱管状”产生畸形。

补救方法:尽快施用草木灰或者稀碱水,可减轻药害。同时,加强田间管理,追施氮化肥,尽快恢复植株生长。2.2.3青株 施用稻脚青(甲基砷酸锌)或稻宁(甲基砷酸钙)等农药不当,常造成稻株生长受阻,叶色浓绿,甚至青枯。

补救方法:田间灌“跑马水”,用清水清洗叶面,适当施用氨水或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以减轻药害。2.2.4褐穗头

水稻抽穗期施用杀枯净等农药,药量过大或喷用不匀,穗部粘有过量农药,而产生褐色稻穗,并穗轴、枝梗、谷粒出现褐色斑点。

补救方法:喷清水,减少植株沾药量,加强后期管理,减轻损失。2.2.5黄化

施用乙氯杀螟粉等农药用量过大或者喷洒不均匀,而引起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补救方法:用清水冲洗,除去过多的粘附量,每亩追施尿素3-5kg,增强植株的长势。

2.3麦田常见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与补救措施 麦田除草剂由于品种较多,其理化特性、作用部位、作用原理等各有差异,因此产生药害的症状也不同。

2.3.1药害的症状

2.3.1.1 2,4-滴类除草剂(2,4-D丁酯、2甲4氯钠等)

在过量和低温的情况下使用,会使麦苗叶片失绿发黄,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出现畸形穗。

2.3.1.

2燕麦畏

在小麦播前用药量过大时,会被小麦芽鞘大量吸收,造成芽鞘顶膨大,鞘顶空,出苗后生长停滞。2.3.1.

3绿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

这些都是由根部内吸的除草剂。当用药量过大或喷施不均匀时,会抑制光合作用而造成典型的“缺绿病”。即小麦根部吸收后,麦苗叶色褪绿发黄,似枯斑、火烧症状,且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直至停止。2.3.1.4百草敌

小麦在3叶期前和拔节期间施用百草敌。因使用时期不适当,可导致叶片边缘内卷,植株紧凑挺直。返青后叶片为墨绿色,茎秆直而坚硬,主茎和分叶变细,穗扭曲呈匍匐状倾斜,叶片成葱管状。小麦生长旺盛期过量使用百草敌,则出现幼苗匍匐,植株倾斜或弯曲现象。若在小麦幼穗发育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使用,会导致植株不结实,严重减产。2.3.2补救措施

2.3.2.1要尽可能早地采取排毒技术

当药害已发生或将要发生时,要马上采取灌水排毒措施,排掉含在田间的灌溉水,连续用新鲜水冲灌,或结合排水放入石灰等方法以中和田里的酸性除草剂,减轻药害。对植株上的药害,可用喷灌机械或喷雾器械淋水洗去植株上的有毒残物,减少沾附在叶片上的毒物。

2.3.2.2对受害田要加强田间管理

2,4-滴类除草剂,在小麦苗期施药不当,发现有筒状叶的,要增施分蘖肥,促进分蘖,增加成穗率。以减少药害损失。在施肥上,应注意多施有机肥,因为有机质可对除草剂起吸附作用,使除草剂丧失部分活性,同时也提供给作物恢复生长的养分。2.3.2.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农作物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的生长,刺激作物的生长发育,也利于减轻药害。常用的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2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洒麦苗即可。或用云大-120、农保元强力素、奉母牌双效活力素、硕飞98丰产素、绿丰宝等喷施叶面,刺激麦苗生长,以减轻药害争取高产。2.4果树药害的补救措施

果树一旦发生药害,应根据产生药害的具体原因和果树受害程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2.4.1冲洗法

果树上喷药发生药害时,应立即喷洒清水2-3次,将叶片表面的药物冲洗掉。如果错用了土壤处理药剂,可进行田间灌、排水冲洗。2.4.2中和法

若是酸性农药发生的药害,可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化解,相反碱性农药可用酸性物质中和化解。2.4.3缓和法 利用农药配制技术缓和药害,若喷施硫酸铜发生药害,可加喷0.5%-1.0%石灰水;喷施退菌特发生药害,可加喷0.2%硫酸锌等。2.4.4互抵法

利用某些农药作用相反的特性进行补救,如使用生长延缓剂多效唑过量出现药害,可用生长促进剂赤霉素互抵。2.4.5追肥法

按照生长季节增加追肥用量,增强植株的长势,以提高果树对药害的抵抗力。2.4.6局部去除法

在防治天牛、吉丁虫时,由于灌药浓度过高造成药害,可立即去除受害的中、小型枝,防止药剂继续传导和渗透;对大枝和树干,可向原灌药虫孔加压冲水,以缓解药害。

2.5其他一些常用的药害补救措施 2.5.1清水冲洗 对内吸型农药造成的药害,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减少植株对农药的吸收。如土施呋喃丹颗粒剂引起的药害,应采取排灌洗药的措施,即对土壤进行大水浸灌,再灌1-2次“跑马水”,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减轻药害。2.5.2喷药中和

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可用粒状50%腐殖酸钠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以同样的方法将50%腐殖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浇灌,药后3-5天叶片会逐渐转绿。如因波尔多液中的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0.5%-1%石灰水即可解除。如受石硫合剂的药害,在水洗的基础上喷400-500倍的米醋液,可减轻药害。乐果使用不当发生药害时,可喷用200倍的硼砂液1-2次。2.5.3及时增肥

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弱,及时补氮、磷、钾或稀薄人粪尿,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如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的,可撒施一些生石灰或草木灰。药害较强的还可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施。对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可增施硫酸铵等酸性肥料。无论何种药害,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混喷,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2.5.4加强培管

对受药害作物培管重点有三:一是适量除去受害已枯死的枝叶,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二是中耕松土,深度10-15厘米,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

篇7: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2009-06-30] ·作者:农技站童刚 ·来源:

人们通常所说的洪涝灾害,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洪涝是巨大水体对受灾体的冲击或淹没,由暴雨形成的山洪和低洼地的积涝通常难以阻止,通过筑堤建坝、分流泄洪,可以限制和减轻洪涝灾害。对人畜、房屋、农田等受灾体可以采取防避或加固措施来减轻损失,也具有一定的可管性。洪灾,即洪涝灾害或洪水灾害的简称。洪涝或洪水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洪灾是洪水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一种现象。与其他自然灾害(如干旱、地震、火山爆发等)一样,洪灾的发生与否通常总是以人员伤亡或社会财产损失为标志。人类最初是回避洪水,择高而居,洪水淹没的是荒芜的河滩地或没有人烟的洪泛区,不能认为洪水成灾。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洪泛区被人类侵占、垦殖,洪水才侵犯人类的利益,从而出现洪灾。从这个意义上讲,洪灾是人类试图生活在洪泛区的结果。因此,洪水灾害本质上是人类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制约。

总之,洪水与洪灾是两个不可以混淆的概念。洪水作为一种自然水文现象,其产生的后果有有利的与不利的两方面;洪灾则专指洪水的不利后果。洪灾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尽管洪水是造成洪灾的最直接原因,但在洪灾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由于防洪工程的建设,发生洪水并不意味发生洪灾,特别是中小洪水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致造成危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是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

成洪涝灾害。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

时很难区别,所以通常称做洪涝灾害。

暴雨洪水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时间主要集中在雨季,北半球主要集中在夏季。雨洪主要威胁江、河、湖、库。河流洪水的主要特点是峰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面积分散,灾害波及范围广。

涝害对各种作物的影响不同:下面就当前的大春粮食作物遭受洪涝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作一介绍:

玉米生长盛期正是雨季,在低洼地种植易涝,导致大片玉米绝收。玉米受涝后下部叶片先枯黄,中上部叶色变浅,生育期推迟,不能正常成熟。总的看,玉米尚属抗涝能力中上等的作物。玉米在土壤通气不良情况下,根系变得短而粗,并产生疏松的气腔组织,还刺激了次生根早发多发。受涝时玉米的根系还会弯曲向上,在地面上可发现许多细小白根,有利于吸收空气。缺氧时玉米进行无氧呼吸也延续了其生命。这些都构成了玉米一定的抗涝机制。1.生长减慢,植株较弱: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需要能量,土壤水分过多使根系周围缺氧,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降低,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根系吸收水肥的需要。因此,玉米受涝时根系吸收的水分很少,在晴天中午前后,叶片发生萎蔫,光合作用减弱,制造的有机物质减少。另一方面,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也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大大减少。这就使玉米的生长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软弱。2.叶片发黄,茎秆变红:玉米的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及有机质中的有机氮。当受涝时,前者一部分被流失,另一部分会经反硝化作用而还原为气态氮而跑到大气中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氧气,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无法分解有机物质,所以有机质中的氮素也就不能转化为根系可吸收的速 1

效氮。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受涝地块土壤中速

孕穗期受淹:孕穗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效氮含量很低,玉米由于吸收不到足够的氮素,减数分裂时期,是水稻一生中对外界环境抵抗能叶片变黄。为了增强对这种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最弱的时期,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极为敏感,力,茎秆中的叶绿素转变成花青素,呈现紫红色。3.根系发黑、腐烂:在受涝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加强,有机质发酵分解,大量积累二氧化碳,会使根系细胞受害。同时土壤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害的还原物质硫化氢、氧化亚铁等大量出现,都会使根系受害。受害比较轻的表现为部分根系变黑,重的全部变黑、霉烂,以至整个植株死亡。涝害常与寡照同时发生,低温、寡照与涝害相结合,对玉米危害比较重,并且常常诱发病害蔓延,使玉米减产。农田积水,但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剧烈上升时,蒸腾加强,叶片很快发生萎蔫;土壤中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加剧,根系受害加重,所以高温强光的涝害对玉米的危害比较严重。

总之是玉米根系在缺氧环境生长下受抑制比地上部分大,淹水越久,受害越重。这是因为呼吸和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受抑制及土壤养分淋失,对养分的吸收减少了。氮素流失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能力减弱。长期积水通气不良,还造成土壤的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占优势,产生有毒还原性物质,使根系发黑。涝害往往伴随光照不足,温度偏低,日较差小及杂草丛生和病害蔓延等。

水稻有部分处于拔节期,有部分处于孕穗期,其受害症状是

拔节期受淹:受涝时正在拔节的节间,随着淹水天数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节间延长程度愈大。但在水退后,植株节间以上的各节长度,淹水的反而比未淹水的要短。因此,全株高度也随着淹水愈久而愈短。在严重受淹情况下,由于植株体内养分消耗殆尽,在退水后,造成茎杆细弱,出现植株弯曲、折断以及倒伏后重新翘竖、挠折等畸形现象,这种弯曲茎也因淹水愈久而愈多。

此时受淹,会出现烂穗、畸形穗等现象。同时未

死亡的幼穗颖花和枝梗退化严重,抽穗后白稃多,甚至会出现畸形穗(没有小穗,只有穗轴)。且抽穗和成熟期推迟5~15天,每穗粒数减少,瘪谷增多。由于主茎幼穗伤亡,顶端生长受阻,使稻株地上部茎节的潜伏芽萌发成分枝,这种高节位分枝,一般在水退后2~3天内就会出现。这些分枝如后期温度高,也能抽穗结实,但由于主茎受涝衰败,养分供应不足,故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很低,最后导致严重减产。

甘薯涝害:甘薯很不耐涝,田间积水使薯块腐烂,短时积水的虽未腐烂,蒸煮时也会出现硬心,品质较差,生活力也下降,不耐贮藏。因此,北方甘薯一般应起垄栽培,南方一般在丘陵栽培。受涝后要尽快排除积水。连阴雨茎叶有徒长趋势时要加以控制,蔓长30~40cm时可打顶尖,还可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缩节安等生长调节剂。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

1、通过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涝害的发生。

2、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

3、洪涝发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

4、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5、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还要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喷药防虫治病,加强田间管理。如农田中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特别是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及时改种其它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篇8:园艺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一、药害分类

1. 急性药害

施药后2~5天出现明显症状, 表现为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焦枯、失绿变色或黄化、矮化、发芽率下降、发根不良等。易发生这一类药害的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

2. 慢性药害

施药10多天后出现不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作物生长缓慢、延迟结果、着花少、颗粒不饱满、果型变小或畸形、产量降低、质量变差、色泽恶化等。鉴别慢性药害应与健康作物做比较。

3. 残留药害

由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或其分解产物引起不良反应 (实际上也是属于慢性药害) 。这类药害主要因一些农药的残留期较长, 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如阿特拉津残效期达18个月, 所以上茬使用阿特拉津的地块, 下茬就不能种豆类等作物。

二、药害症状

1. 斑点

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上, 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 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如梨树幼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波尔多液在苹果表面上可产生木栓组织的棕色网斑;井冈霉素喷洒西瓜苗叶, 会出现小黄斑等。药害产生的斑点与生理性病斑、真菌引起的病斑均有区别。药害斑点在植株上分布没有规律性, 全田表现有轻有重, 大小、形状变化大;生理性病斑发生普遍, 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真菌引起的病斑具有发病中心, 斑点形状较一致。

2. 黄化

叶片发生较多, 由黄叶发展成枯叶, 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 或阻断了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会引起新梢发黄。脱肥引起的黄苗在全田具有一致性。

3. 畸形

作物茎叶和根部有卷曲、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受2, 4-D丁酯药害, 出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4. 枯萎

多是除草剂使用不当。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 表现出嫩叶黄化, 叶片枯焦, 植株萎缩, 以致死苗。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引起的枯萎的区别是:药害枯萎没有发病中心, 发病过程缓慢, 先黄化后死株, 根茎没有褐变;侵染性病害引起的枯萎是根茎部输导组织堵塞, 先萎蔫, 后失绿死亡, 根茎部变褐色。

5. 停滞生长

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 一般除草剂药害抑制生长较普遍。如矮壮素用量过大会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 不孕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7. 脱落

果树、部分双子叶植物发生较普遍, 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如桃树对铜制剂 (硫酸铜) 较敏感, 易产生药害, 引起落叶;另外, 桃树施用水胺硫磷或花期施用氧化乐果都会造成落叶等现象;苹果树施用波尔多液也会引起落花落果等。

8. 劣果

主要表现在植物果实上, 使果实体积变小, 果表异常, 品质变劣, 影响食用价值。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 瓜瓤变暗红色, 有异味;番茄受铜制剂药害, 果实表面细胞死亡, 形成褐果现象;葡萄受增产灵药害, 表现果穗松散, 果实缩小。

三、补救措施

1. 追施速效肥

对产生叶部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 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2. 喷大水淋洗或带碱性水淋洗

若是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发生药害, 且发现较早, 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 反复喷洒清水2~3次, 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 并增施磷钾肥, 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作物恢复能力。此外, 大多数常用农药 (敌百虫除外) 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减效, 可在喷洒的清水中适量加0.2%的碱面或0.5%~1%的石灰进行淋洗或冲刷, 以加快药剂分解。

3. 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

如农作物受到氧化乐果、对硫磷等农药的药害, 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施0.2%的硼砂溶液;西瓜苗误用二甲四氯, 产生药害后用赤霉素20~30毫克/公斤喷洒, 减轻药害程度;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 可喷施0.5%石灰水;过量施用有机磷、菊酯类农药引起的药害, 叶面可喷洒0.55%~1%的石灰水、肥皂水等碱性物质, 也可喷洒碳酸氢铵溶液, 喷洒时一定要适量, 浓度大反而加重药害;2, 4-D丁酯、多效唑等发生药害, 每亩用赤霉素1克、高美施75毫升、肥宝100毫升, 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 可解除或减缓药害;芸苔素内酯 (云大120)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的作用, 适当喷施能促进生长, 减轻药害。

4. 去除药害较严重部位

篇9: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关键词] 农作物 药害 原因 预防措施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有害生物不断加重,农药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时常产生农药药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一、引起药害的机制

一是物理作用结果,即施药后,药粒阻塞气孔,水孔或渗入作物体内,阻塞了作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通道,使作物体的呼吸和蒸腾作用受阻;二是生物化学作用结果,即药剂进入作物体内后,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破坏作物正常的生物含量和代谢作用,使作物产生药害。

二、农药药害的症状及简易鉴别

1.药害症状

急性药害发生较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叶面喷施二氢钾、尿素,使药害减轻或恢复正常,一般减产较少,但发生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死亡绝产;慢性药害表现不明显,一经发现则会造成较大幅度减产或绝产。药害主要表现:叶片黄化、失绿、烧焦、叶片畸形、叶片脱落;果实出现斑果(如褐斑、色斑)、畸形果、落果;落花、提前二周凋榭或花不实;引起烂根或变粗,根毛稀少;种子降低发芽率等。

2.药害的简易鉴别方法

(1)考虑作物出现异常症状是否在施药后短期内发生的,核实所用药品,使用时期、用量、用法是否正确。

(2)调查临近同作物田块有否相同的异常症状,以排除病害因素。

(3)熟悉作物病害、药害和营养缺乏的症状及发生规律,加以鉴别。

(4)利用生物培养法和解剖法,检查在作物出现异常症状部位有无病菌存在和作物组织细菌的变化,这是比较精确的诊断方法。

三、防止药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药害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若发生严重药害后,幻想着依靠作物自行补偿或人为补偿措施,都是徒劳的。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防在先。

1.严格控制使用计量和浓度,选择正确的方法和使用时期;了解所用药剂使用注意事项,不能任意提高用药量和改变使用方法。

2.提高药剂配制及施药技术水平,注意配制方法,减少药害发生的可能性。

3.充分了解药剂质量,可湿性粉剂、乳油稳定性差,有大量沉淀或析出许多结晶等,粉剂含水量过高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4.掌握对药剂敏感的作物种类及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耐药能力,选择适宜品种、剂量,避免药害发生。

5.避免高温(夏季高温30℃以上)强烈日光照射,相对湿度低于50%,风速超过3级,雨天或露水很大时不能施药,否则易产生药害。

6.对当地未用过的农药,在施药前必须进行小面积的药害试验,找出适应的作物、安全的用药剂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期后,才能使用。

7.在农药混用时,注意所用混配品种对作物的适应性,混用后可降低残效长的农药用量,减少二次药害发生的可能性。

药害发生严重时,应抓紧时机,在考虑二次药害的前提下,及时补苗或改种,不要因一味追究责任而延误农时。

参考文献

[1] 易继平,向长文,张茂林. 农作物药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吉林农业,2011(07):20

[2] 郑成才. 农作物药害预防与补救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0(06):20

[3] 魏建华,顾卫东,何成勇,哈尼马提 等. 农作物药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2006(07):30

[4] 吴士平. 农作物药害原因及救治.中华合作时报,2003(1):09

上一篇:守则宣传周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形容发愤读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