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竞渡歌》

2024-05-18

端午节的诗——《竞渡歌》(共4篇)

篇1:端午节的诗——《竞渡歌》

《竞渡诗》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竞渡诗》原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诗》注释

①发机:开始行动的时机。

②鼙pí: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③譀hàn:吼叫;叫喊。

④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竞渡诗》的作者简介

卢肇(818—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江西第一个状元。时卢肈和黄颇均为举人,卢肈住城北,家境贫寒;黄颇居城西,家境富有。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卢肈与黄颇一同进京赴考,袁州刺史成应元眼浅势利,大摆筵席为黄颇践行,而把卢肈冷落在一旁。卢肈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成应元大摆专席为卢肈接风洗尘,而又把黄颇冷落在一旁。此诗乃卢肈在外地为官偶思之作。

篇2:端午节的诗——《竞渡歌》

《观竞渡》原文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

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

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观竞渡》注释

①千祀:千年。

②习棹:指龙舟竞渡。

③神:此处指屈原魂。

④逆:迎。

⑤大有:大丰收。

《观竞渡》的作者简介

篇3:龙舟竞渡庆端午

江上搏来浪里斗,不夺头名不罢休。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十里八乡的人汇集一起,但听得船上的号子声、锣鼓声、铳声震耳欲聋,两岸人山人海,呐喊的,放鞭炮的,声势浩大。

2012年6月20日,四川省宣汉县首届新农村龙舟大赛,在洲河岸边的川东第一村——洋烈新村展开了精彩激烈的水上角逐。

以“展示新农村,比拼精气神”为主题的宣汉首届新农村龙舟大赛,共有35支龙舟队参加比赛。其中,12支龙舟队脱颖而出,参加了今天的半决赛和决赛的角逐。随着开赛发令枪声响起,12支龙舟在洲河洋烈新村段水域500米直道竞速赛道上击水竞渡,披波斩浪,奋勇争先,赢得了10余万围观游客和群众的阵阵喝彩,将130万宣汉儿女喜庆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篇4:端午龙舟竞渡说明文

端午节即将来临,一年一渡的龙舟竞渡也将在秭归开展。

龙舟竞渡都起源于秭归。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诞生在秭归县乐平里。他一生忧国忧民,深受人民爱戴。当屈原大夫农历五月初五在汩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家乡以后,父老乡亲无不失声痛苦,纷纷驾船去汩罗江寻找屈原的遗体,经过多天的寻找,遗体虽没找到,但却找回了屈原生前戴的切云冠。乡亲们面对切云冠,焚香礼拜,凭吊祭奠。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乡人民都要在峡江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为屈原“招魂”,表达对屈大夫的思念。这段关于龙舟竞渡的由来,在《荆楚岁时记》和《隋书·地理志》中记叙得十分详尽。

龙舟的打造十分讲究。要选择上好木料,打造出象龙一样形状的小舟,称之为“龙舟”。这种龙舟扁长、轻巧、两头翘,无浆桩,昂扬的龙头和飞扫的龙尾雕刻得十分精致,油漆彩绘灿然发光。

龙舟竞渡要求很严。龙舟上的桡工人数、穿着都有要求;每船42名划手,按“龙舟”色着装;桡工们各有分工:舟前有站头的,舟后有拖艄的,中间有打腰鼓的。

竞渡活动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其中“招魂”最为悲壮。龙舟在波涛光涌的峡江上来回游弋,为屈原招魂,此时桡工们喝起了凄切婉转的《招魂曲》:

我哥回哟,回哟嗬,嘿嗬

大夫大夫哟,听我说哟,嘿嗬

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

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级。

东不可往啊,东有旋流天底,

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

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

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

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

衣食勿顺问,楚国好天地……

此歌声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划龙舟时“竞渡”最为激烈,当紧密的锣鼓一敲响,数条龙舟象离弦之箭,直飞对岸目标……。两岸数万观众,心都悬起,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

南宋陆游有一次经过秭归,恰逢端午龙舟盛会,即兴赋上一首《归州重五》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各个历史时期,屈乡人民都用龙舟竞渡活动,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龙舟竞渡是一项纪念活动,也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被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

龙舟竞渡还是一项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很久以前,秭归曾流行划旱龙舟,这是一种以曲艺演唱形式出现的求神、求雨、求子、求财、禳灾祈福的民间宗教习俗活动。民间传说屈原投汩罗江后,被神鱼托回故里,神鱼后来变成龙舟,于是人们便年年划着旱龙舟为屈原招魂。他们把屈原奉为神灵,以求其赐福庇佑。后来,“划龙舟”被搬上舞台,《龙舟舞》、《桡工舞》曾参加全国汇演获大奖。

龙舟竞渡活动促进了屈原文化的研究。1982年端午节龙舟竞渡期间,秭归举行了全国“屈原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楚辞研究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研讨盛会,是我国楚辞学界力量的.第一次集中的展示。,中国屈原学会在秭归新县城举行“屈原学术讨论会”,把屈学研究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龙舟竞渡还是一项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活动。在秭归可以天天划龙舟。当游客来到秭归,一定要亲自参加划龙舟活动。

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经常开展龙舟竞渡活动。这项活动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竞赛活动。它使各国之间加强了各方面和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友宜,促进了世界和平。

上一篇:学生守则心得体会下一篇:写我的烦恼作文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