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几月几日

2024-05-22

中秋节几月几日(精选12篇)

篇1:中秋节几月几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八月节,2016年的中秋节是:2016年9月15日,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相关文章推荐:

1.中秋节小常识

2.中秋节习俗介绍

3.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4.中秋节的习俗简介

5.2016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6.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7.中秋节传说及习俗

8.2016年中秋节是几号

9.2016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10.中秋节的历史演变

篇2:中秋节几月几日

20中秋放假时刻布置:9月6日至9月8日放假,共三天。

中秋节汗青

中秋节有久长的汗青,和其余传统节日一样,也是逐步成长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日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实。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按照史籍的记实,“中秋”一词最早呈此刻《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阁下微服泛江”的记实。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牢靠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实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流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首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历法,夏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以是称“中秋”。中秋节有很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以是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首要勾当都是环绕“月”举办的,以是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玉轮圆满,象征团聚,因而又叫“团聚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规则月”。关于“团聚节”的记实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聚之意”。《帝京风景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聚节”中秋晚上,中国大部门地域尚有烙“团聚”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聚、相同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玉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父宿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若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示团聚。

篇3:中秋节公历几月几日

20中秋节公历10月4日 农历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星期三

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与典故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活动,而宋朝时期是我国中秋节活动比较盛行的时期,而在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已经与春节的地位没有什么区别了,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会过中秋节,在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区,中秋节的气息会更加明显,中秋节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安排了一天的假期,在的时候,中秋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在上古时期,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太阳晒的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一位英雄他挺身而出,射落了其中的9个,他就是后羿,有一天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包不死药,后裔因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便把药让妻子保管,后来被贼人知道,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把不死药给他,嫦娥没办法,便把药吃了飞升到了月亮之上,最后,大家为了纪念嫦娥,便在中秋节的那一天祭拜月亮。

2017中秋节

中秋节的活动

在礼记中便记载了拜月神这一说法。每到这个时候就要祭拜月亮,带着家人一起赏月,在唐朝时期,诗人墨客聚集在一起,观赏月亮便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宋朝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明清时期则特别具有规模性,在中国浙江一带,中秋还有观潮这一活动,而今,最多的活动则是吃月饼,猜谜,喝桂花酒。

2017中秋节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深深的刻在我我国国人的心中,中秋跟春节一样,象征着团聚,大家伙聚在一起,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赏着天上的月亮,看着身边的亲人,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篇4:中秋节是阳历几月几日

2017年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2017年10月4日 农历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星期三

2017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与典故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初唐时期,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活动,而宋朝时期是我国中秋节活动比较盛行的时期,而在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地位已经与春节的地位没有什么区别了,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地区也会过中秋节,在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区,中秋节的气息会更加明显,而在,中秋节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安排了一天的假期,在的时候,中秋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在上古时期,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太阳晒的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一位英雄他挺身而出,射落了其中的9个,他就是后羿,有一天王母娘娘给了后羿一包不死药,后裔因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便把药让妻子保管,后来被贼人知道,趁后羿不在家,逼迫嫦娥把不死药给他,嫦娥没办法,便把药吃了飞升到了月亮之上,最后,大家为了纪念嫦娥,便在中秋节的那一天祭拜月亮。

2017中秋节

中秋节的活动

在礼记中便记载了拜月神这一说法。每到这个时候就要祭拜月亮,带着家人一起赏月,在唐朝时期,诗人墨客聚集在一起,观赏月亮便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宋朝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明清时期则特别具有规模性,在中国浙江一带,中秋还有观潮这一活动,而今,最多的活动则是吃月饼,猜谜,喝桂花酒。

2017中秋节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深深的刻在我我国国人的心中,中秋跟春节一样,象征着团聚,大家伙聚在一起,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赏着天上的月亮,看着身边的亲人,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篇5: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的中秋节是20的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四,

延伸阅读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自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还可以叫什么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和“端正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篇6:中秋节几月几日

中秋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20我国中秋节放假时间为:

2014年中秋节是9月8号,星期一。今年中秋节放假时间:将从9月6号(星期六)开始,9月8号(星期一)结束,历时3天。

中秋节出游注意事项:“大吃大喝”时防腹泻

旅行者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时期。外出旅行前,主动了解所去景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卫生状况以及有无传染病流行等情况,并接受相应的预防接种。秋天气候凉爽,很多人的胃口也变得好起来,在旅游景点发现特色的美味,难免要“大吃大喝”。由于卫生条件的影响和一定程度上的暴饮暴食,肠胃较差的人很容易发生腹泻。一旦在旅行中发生腹泻,轻者可服用止泻药,严重者要怀疑是否受到细菌感染,长时间腹泻不止且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需要到医院就医,以免发生意外。发生腹泻后人的身体容易变得虚弱,最好多卧床休息,在室内稍事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稀粥、面条为宜,多喝白开水。

篇7:中秋节几月几日

诈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实体店,网购月饼价格便宜、种类更多,也方便快捷,因此不少人选择网购月饼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这时,诈骗分子便乘虚而入,冒充快递人员,送“货”上门,并索取“快递费”。不明就里的市民以为是亲人朋友邮寄的月饼,付完“快递费”,打开包裹却发现其实是个空纸盒。

警方提醒:收到货物后,一定要先验货再付款,且要仔细检查快递的寄件人,如果确实是亲友寄来的,要与亲友取得联系,确认后付款。

骗术2:冒充“朋友”的祝贺短信 骗取钱财

诈骗方式:中秋期间,犯罪分子会发送大量垃圾邮件、短信试图骗取钱财。垃圾邮件和短信以“天上掉馅饼”的方式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或装作收件人的朋友,在祝福的同时,以“手头紧”等理由,让收件人汇款“援助”,进而盗窃用户资金。

警方提醒:登录网页输入个人账户信息时,要十分慎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中奖邮件、信息,如收到熟人朋友提出汇款的要求,要与对方进行核实。

骗术3:建立虚假购物网站 引诱买家上当

诈骗方式:不法分子建立起与正规网店相似的交易网站,以中秋节日期间优惠价格或返利信息引诱用户购买商品。等用户输入真实的账号和密码去付账时,不法分子便会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或伪造银行储蓄卡、交易卡来盗窃资金。

警方提醒:

消费者要对所购买的物品有所了解,包括目前市场的价格,核实网络卖家留下的信息,尽量去大型、知名、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物品,先货后款,收到货物后当面验货。另外,还要谨慎对待卖方交付定金的要求,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遇到价格特别便宜的产品要利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里的电话、联系人、公司名等关键字,看看网络上有没有其他网友公布的行骗记录。

篇8:小雪是几月几日

小雪时间:11月22日10:33:34,农历20十月(小)十八

小雪日期算法

小雪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36,20世纪=23.08。

举例说明:2088年小雪日期=(88×0.2422+22.36)-(88÷4)=43-22=21,11月21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二、未来五年小雪节气的时间

2022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6:20:18,农历2022年十月(大)廿九

2023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22:02:29,农历2023年十月(大)初十

2024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3:56:16,农历2024年十月(大)廿二

2025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9:35:18,农历2025年十月(大)初三

2026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5:23:03,农历2026年十月(大)十四

三、小雪节气要做哪些事

1、最该预防感冒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到来,这个时候最容易感冒。

首先是气温过低。当冷空气突然入侵时,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抵抗力降低。

第二是气候干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如果空气湿度过小,就易造成痰液黏稠不容易排出,不仅使得贮留的痰液成了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地,而且结成干痂的痰液会固定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使得黏膜顶端的纤毛不能依靠正常运动来帮助排痰,从而进一步破坏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

再者是室内通风不良。冬季人们大多不经常开窗通风,冬季室内的污染高达室外的数十倍,对呼吸系统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预防感冒的办法:

(1)早晚加衣。老人、小孩和一些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多穿一件外套。在衣服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保暖等多方面因素。

(2)保持空气流通。晚上关窗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尽量15分钟,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可以抑制细菌的滋生。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关窗,夜晚温度低,冷风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3)规律作息。很多人在夏天睡得晚,作息不规律,若持续到秋冬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同时要多喝水。

(4)均衡营养.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

(5)适度锻炼。登山、跑步等都是耐寒锻炼的项目,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运动,避免跌倒及发生意外。

(6)按摩头部。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池等穴,按压50次,早晚一次。

2、要吃这些食物

糍粑:小雪节气习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腊味: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

篇9:小暑是几月几日

2015年小暑是7月7日 ,农历 2015年五月廿二 星期二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篇10:元旦是几月几日

拼假建议:20xx年1月2日(周二)~20xx年1月5日(周五)请假4天,可拼9天元旦小长假

世界各地元旦的习俗

德国:钱包放鱼鳞爬高祈好运

德国人对元旦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元旦过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一年的运气。在除夕之夜,人们会点起灯,放起烟花爆竹来“镇妖除魔”、辞旧迎新。新年钟声响起前,很多德国人会爬到椅子上,待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在德国农村还流传着一种风俗―――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誉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羡慕。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英国:争着打井水深夜迎亲友

在英国,待到午夜降临,人们就开始了传统的大拜年活动,每个家庭都把大门打开,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小黑面包招待来宾。第一个来客通常被认为是新一年运气的象征,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新年打井水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

法国:狂饮辞旧岁风向卜年景

法国的元旦本来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

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寻幸福见面揪耳朵

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时:人给牲畜拜年

在比利时,人们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比利时人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响声连天可以驱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们当晚就不停地燃放烟花爆竹,还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坛,并且把碎片统统抛到街上。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里燃一炉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灭。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不见天日,会招来厄运。

墨西哥:新年来临前不许笑

墨西哥的新年习俗有点怪,人们在元旦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传统习惯,如果想获得好运气,一年最后五天内是不能笑的。

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并不长,所以元旦的民俗庆祝活动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相对平淡,除了狂欢和吃喝,人们大多呆在家里看电视或睡懒觉。不过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都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对美的赞赏中迎来新年。

西班牙:众人争抢吃葡萄

在西班牙,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

篇11:大暑是几月几日

大暑时间:7月23日 05:00:16,农历 20六月十一

大暑时间:7月23日 10:50:16,农历 20六月廿一

大暑习俗

大暑喝暑羊

“喝暑羊”即喝羊肉汤,主要流行于山东鲁南地区的大暑习俗。暑天喝暑羊能温补肾阳,补肾益气,是夏天滋补佳品。

大暑送暑船

“送暑船”的活动主要在我国的浙江沿海地区,每年到暑期,当地人就会制造一艘暑船,上面摆放各种祭品,并举行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然后将暑船送入大海,在还海上点燃。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家人安泰。

大暑饮伏茶

饮伏茶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习俗,但不同地区伏茶的配方略有不同,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的等十几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熬煮成茶水,在大暑天饮暑茶有清凉解渴的功效。

大暑日期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83,20世纪=23.65。

举例说明:2088年大暑日期= [88×0.2422+22.83]-[88/4]=44-22=22,7月22日大暑。

例外:192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大暑如何护肤

彩妆选择要精心

如果只在基础保养上加强控油,而化妆时依旧使用油腻腻的彩妆品,皮肤依然会泛油光。因此要把在冬天使用的霜状、膏状、油状的彩妆品先收藏起来,给自己添置些清爽型的彩妆单品。另外,抵抗紫外线也是这个季节控油的重点。为防油腻和堵塞毛孔,清爽无油的防晒品更值得推荐。

T区专护立时见效

市面上有很多T区夏日哑光散粉控油产品,可以持久控制T区的油脂分泌,同时在T区形成哑光的效果。T区控油产品,我们建议你最好在乳液之后使用,待涂抹的乳液快干时均匀涂上T控粉凝霜。有的产品可能因浮粉比较重而留下白色的印迹,因此一定要注意不能涂得太厚。

警惕外油内干

篇12:寒露是几月几日

2019寒露时间: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 己亥年(猪年)九月初十 22:05:32

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秋季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属于秋季。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5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三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鸿雁来宾的意思

大雁从白露节气后开始往南迁徙,到了寒露节气后就是最后一批南飞的大雁了,再往后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天了。

雀入大水为蛤的意思

雀入大水为蛤雀,翻译成小鸟。水,翻译成大海。古人看到蛤蜊的花纹和小鸟的纹路相似,认为到了寒露这天,飞鸟会深入大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躲避寒冷。

菊有黄花的意思

上一篇:完整个人简历样本下一篇:贷款公司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