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鱼汤面小学作文

2024-04-19

东台鱼汤面小学作文(精选6篇)

篇1:东台鱼汤面小学作文

东台鱼汤面小学作文

我外婆是东台人,她很喜欢吃鱼汤面,正好我这个小谗猫早就听说鱼汤面很有名气,想去尝一尝。这不,外婆就带着我去一家鱼汤面饭店吃喽,好高兴啊!

来这个饭店的人好多啊!看来,鱼汤面还是很好吃的!我们找了一个靠窗口的位置,点了两份鱼汤面,外婆便开始等。我可闲不住,东张西望的看。对了,我不能观察人家师傅是怎样做出鱼汤面吗?

我立即开始偷偷的观察了,夷,人家为什么把一些面条放在一口锅的汤里,烧一会儿,就好了?还是我错过了人家烧汤的时候?

我正想着呢,人家服务员就把两份鱼汤面端上来。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吃吧。

看,这碗面“色”、“香”“味”具全啊,你瞧,雪白的汤配上滑滑的面条,再撒上碧绿的香菜,恩,好醉人啊!

我说,我刚刚看的入迷,一下子就闻到了鱼汤面的`香,不是我吹啊,这香,包含了面条味、鱼、虾子、香菜和一些我说不出的香味喔!

我正陶醉在香味里,外婆喊了我一下:“你怎么还不吃呀?”我才想起我还没有吃呢!

我第一口没有尝出来,很奇怪,我就再吃了一口,是蘸着汤吃的。哇,不蘸不知道,一蘸吓一跳!恩,好吃啊!面条滑滑的,鱼汤鲜鲜的,我吃了第一口,就有了第二口,太好吃了!

我把面条“干”掉了,便开始喝汤了,啊!这汤稠而不腻,好喝极了。

我吃完了以后,又看了一遍鱼汤面的做法,原来,人家的汤是早上做的,再来烧的。

鱼汤面真好吃,我下次还要吃!

篇2:东台鱼汤面小学作文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镇上,凭着模糊的印象来到了一家面馆——富安鱼汤面。店不大,一进去,操着乡音的伙计便招呼我们坐下,没有菜单,只要说来一碗鱼汤面,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面就上来了,闻一闻,香得哦,简直没话说!那汤和刚挤出的牛乳一般白,配上劲道爽口的面,我也顾不上烫了,“哧溜”一口下去,先是鱼的鲜香充满了口腔,然后便是面的麦香,吞下肚子咂咂嘴,还有胡椒粉的微麻,“哧溜,哧溜”

“鱼汤面喝汤而忘了面”

“鱼汤饺子,喝汤却不吃饺子”

本地的老头儿们都好这一口,仿佛只有这家店才正宗,毕竟几十年老店了,大概他们在享受这口鲜香的同时,也顺便追忆一下他们的青春吧!

鱼汤面馆不但面好吃,同时也是家中亲戚们碰面的地方。

“老板,来份鱼汤面!”

“好嘞”

“喂,这不是那谁吗?”

“你好。”说着递上根烟,好久不见啊。”

“嗯呐,这么多年了。”

正说着,面上来了,于是一阵吸面声。

“还是这个面鲜啊!”

“对啊,嗳,你听说了没?村东头老张死了!”

“不会吧,那么硬朗个人,说走就走了......”

“可不是嘛。”

又一吸面声,不一会儿,碗都见了底,两人叫来老板,都抢着付钱。“你难得回来一次,我请客。”“嗐,你这不是瞧不起我嘛,使不得!”争到最后,大家各付各的,打个招呼,又各奔东西了。

篇3:东台鱼汤面

今年五一长假,有幸路过东台,品尝了慕名已久的东台鱼汤面。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放不下。鱼汤面表面看来朴实无华,汤白面白,汤面上撒上三两根脆鳝、数簇葱花,似乎全无热气。然而,当你轻啜一口,便会觉得一股热流徐徐入喉,厚实地道,鲜美无比,真正是汤浓、味鲜、面香!

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一天晚上,他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功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是用的那御膳厨师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说它是汤面中的代表性品种,首先在于鱼汤面的汤。其它的面汤一般是清汤、虾壳汤、鸡汤或是骨头汤,而东台鱼汤面的汤是将野生小鲫鱼和鳝鱼骨用熟猪油炸透,加上沸水,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精心制作,才能熬得醇厚的鱼汤。汤液即使滴在桌上,也会自然凝聚如珠,用嘴一吹,能从桌子的一边滚到另一边,而且汤白如乳,肥而不腻。

其次,鱼汤面中的面也值得一提。别看只是一碗面,却体现出高超的刀功。手工擀制的面条切得丝丝分明,用筷子挑起来绝不沾汤带水,吃在口中细滑如脂,味道鲜美。

除此之外,东台鱼汤面的细节也不容忽视。其一,鱼汤面的浇头常用脆鳝、香菜等,不过是另放在小碟子里,与面一起端到客人的桌上,这种做法,在面食行业里被称作为“浇头过桥”;其二,在鱼汤面的汤碗里,放些适量的葱花香菜等调味小料。这样汤面的白、脆鳝的黑、香菜的绿便会使鱼汤面的色彩丰富、层次丰满起来,面未入喉,食欲先起。

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东台鱼汤面如此美味,也难怪当地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东台鱼汤面

原料:鲫鱼500克,黄鳝150克,猪骨300克,虾籽15克,精盐3克,姜葱各20克,料酒10克,白胡椒粉3克,熟猪油500克(实耗50克),面粉250克,鸡蛋清2个。

做法:

1.将鲫鱼洗净备用,黄鳝汆熟去肉留骨待用。

2.将鲫鱼、鳝骨分别用熟猪油炸至金黄色捞出,猪骨用油炸透。

3.取汤锅,加沸水,放入炸好的原料、姜葱、料酒,大火熬10分钟后,再将原料从汤锅中滤出,沥干水后,成第一道浓汤,再将滤出的原料煸炒成芽黄色,再放入汤锅中用大火熬取第二道浓汤,如此反复3次,共炸三遍,熬煮三次,三份浓汤再合而为一,熬到汤浓白时滤去鱼渣,加入炸好的猪骨、姜葱、料酒、虾子(用纱布包好)炖成鱼汤。

4.面粉加盐、蛋清、水,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面皮,叠好切成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的面条。

5.鳝肉用姜葱、料酒、盐腌好后炸至酥脆。

篇4:留在鱼汤面中记忆作文600字

我不是一个很能记住东西的人,很多往事都遗忘在心底,但我从不为此而悔恨,因为就算我忘记了所有的东西,只要不忘记那碗鱼汤面的温暖,我就很知足了。

我小的时候,住在苏北,那个地区有一道很有特色的主食,叫鱼汤面。之前我从来没有在外面吃过鱼汤面,因为我的外婆会做,而且外婆的.鱼汤面很好吃。奇怪的是,我从小就不爱吃鱼,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但外婆的鱼汤面,我不仅爱吃,还从来没有吃腻过。

面条是外婆用刚磨好的面粉做的,又柔软又筋道,而鱼是外婆早上起大早到隔壁的早市上买的。听外婆说,早市上的蔬菜、肉、鱼都很好,去晚了就买不到了,有时,外婆会再带一些小菜,比如萝卜条、腌黄瓜啦,给我们配着鱼汤面吃。

我从来没有亲自见过外婆做鱼汤面,因为外婆早上总是起的很早就起来买好食材回来做鱼汤面给我们吃。每天我一起床,出了房间,就可以看到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鱼汤面,旁边还有一小碟外婆拌好的黄瓜条或萝卜条,耐不住香味的我连洗漱都不高兴做了,直接扑上去大口吃起来,外婆总是笑盈盈地看着我,提醒我要先去洗脸刷牙。长大了一点,我有点心疼外婆了,对她说,不要早上起那么早去早市了,今天可以把明天要买的东西买好放在家里,外婆还是笑着,用有点嗔怪的口气说:“那怎么行呢,鱼买了放到明天就不新鲜啰!”

做好了鱼汤面,外婆总舍不得吃,总是留给我,而且知道我不爱吃鱼,尤其是我不喜欢剔鱼刺,外婆就把鱼里的刺一根一根剔出来,然后尽捡个儿大的鱼肉放在我的碗里。外婆也知道我不喜欢鱼的腥味,总是在碗里放上早上刚摘下来的葱花或者香菜去腥味,这样,每天早上喝鱼汤时,我总能尝到朝露的味道,更多的,是爱。

篇5:最是难忘那碗鱼汤面 教师随笔

三排平房一律砖木结构,红墙黑瓦,第一排四间房子,是我们的教室,学校三个年级四个班,刚好够用,第二排学生宿舍,四间房子,男生两间,女生两间,第三排,教师宿舍和厨房。教室的窗户开的挺大,就是没有玻璃,冬天的时候,才钉上尼龙布用于避寒。那年冬天下雪的时候,雪子从瓦缝中飘到我的脖子里面去,很凉爽的那种感觉。我带的是初中一年级,还是班主任,我最年轻,所以我的教室也是别的年龄大的班主任选择以后的,我们教室是没有课桌椅的,学生用砖头搭着自己的行李箱子,做成了课桌,这样也好,因为我们班的学生是寝室教室合二为一,教室的后面是男生的通铺,这样行李箱子在教室还是挺方便的。教室屋顶上因为有两根树木不结实,断了,一直没有敢装上瓦,好在那年秋天干旱,一直到冬天下雪才有降水,也好在那场雪来了,不得不将那个屋顶盖好了。

因为穷,学校建设确实让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

可是山中的美丽的自然,也确实时时出现在我的梦境里:山路蜿蜒,不宽的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青葱的草儿,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草丛里,有蟋蟀和蛐蛐的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不知在哪棵树上的蝉儿,不甘寂寞,嘹亮的蝉鸣破空而来,似乎相遇蟋蟀和蛐蛐儿们一争高低。特别是山间的黄昏,来得那样迅速,那样了无声息,恍惚行走间,漫山雨雾紧随身后,一路追笼上来,不知不觉,松也肃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顶开阔处,不辨星光,雨雾氤氲,挟裹了远山近岭,风轻轻拂过松林,如隐隐的涛声。脚下秋虫呢喃,不知名的鸟儿,偶尔在林间高声说着什么,潮湿的夜幕,就像墨汁一样浓。

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让人心酸,上课了,“教室”里的孩子们是那样的专注,丝毫没有因为这种环境里上课而感到辛苦,也许是书中的知识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疲劳,也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是那样的虔诚,那样的投入,捧着书本,朗朗书声似乎已跃然纸上。冬天的时候,为了避寒,孩子们手上拎着火炉上课,但是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至今我还能够清晰的记得学生们专注的目光看着我上课的情景,他们深怕漏掉了一个字的样子,至今也时时激励着我不敢对工作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在点亮着他们的希望和未来!

至于孩子们的生活,都是学校食堂蒸出来的米饭就着家里带来的酸咸菜,冬天气温低,咸菜一吃一个星期还能够坚持,春秋季节,那些咸菜就上面会长上白毛,只好送到学生食堂重新炒一遍,才能继续吃!

老师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早晨咸菜就白米饭,中午冬瓜就白米饭,晚上白米饭就冬瓜。我好奇的是,怎么老是吃冬瓜,同事们告诉我,周围村子的农民是不习惯将自己家的菜当商品交易的,他们认为买自己种的蔬菜是没有面子的事情,而实际上,农户的很多种蔬菜因为吃不了,烂掉的不少,喂家畜的也不少我们的冬瓜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这种蔬菜,便宜,能够储藏好多天而不坏。谢天谢地,如果当年老祖先没有发现冬瓜这种蔬菜,想来今天的我还不会回忆这段生活了。我们那时候多么想有自己的菜地,可是没有。多么想能够一天中有一种出来咸菜冬瓜以外的蔬菜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可是除非是节假日能够加回餐,才有这样的美事!

终于有一天,那天有些冷,我和另外的一个同事,在校园外面回校,路边有个小塘边一个人用网打了些鱼起来。那时候,很久没有打牙祭的我们果断的买下了那条白鲢。我们迅速回校,将鱼杀了,打鳞,剖腹,取出杂碎,拾掇干净,然后从学校食堂大师傅私人的房间里,弄了面条和一个土炉子,一只铁锅,找了一些柴火,我们两个人要自己动手煮一餐面吃。

实际上我是不会煮的,可是我的同事做饭倒是行家里手。我们先将那鱼切成块,放到锅里煎的发黄,然后加入水,煮的那鱼汤发白、香气扑鼻的时候,再加入面条。我们还向食堂大师傅说好话,从他那里搞了一点他的宝贝生姜,放在面里。当面条在汤里翻滚的时候,我们的口水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就是这样的一碗白水煮面,就这样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最是难忘!

陶建军

篇6:东台鱼汤面

江苏东台的鱼汤面,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相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了御膳房的条规,被逐出宫廷。他流落到东台盐区,以挑馄饨担子为生。他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生意清淡,不由想起在御膳房做过的面点,便萌生了试做鱼汤面的念头。几经试验,虽然做的鱼汤色如牛奶,但总有腥味,且浓度不够。后来,他听从乡民建议,多用姜葱去腥,用猪油炸鱼后再煮,使汤变得浓稠,再放些虾子。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既保持了鱼汤的鲜味,又别具特色。于是他开设店铺,打出“东台鱼汤面”的招牌,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就这样鱼汤面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从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当时,东台境内盐业兴旺,云集于此的盐商都爱吃鱼汤面,并把鱼汤面引入庆寿宴席。受此影响,盐城很多茶馆都仿制供应鱼汤面。民国初年,东台废盐灶,兴垦植棉,成为粮棉集散之地,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东台城内的二十多家茶馆、酒楼都供应鱼汤面,顾客盈门。由此,东台鱼汤面驰名大江南北。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现场制作的东台鱼汤面,使一个个外国人不停地竖起大拇指,连声叫喊“good!”。东台鱼汤面也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东台红兰别墅制作的鱼汤面,在1985年被江苏省商业厅鉴定列为江苏省名品,并获荣誉证书,编入《中国小吃谱》。

做东台鱼汤面,最考究的是三份白汤的搭配组合。先将鲫鱼洗净,入猪油锅中炸酥。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锅中放水,投入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箩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再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用大火把鱼骨煸透,加入开水,烧沸后再加熟猪油,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白汤。用熬制第二份白汤的方法和用料,加开水熬成第三份白汤。然后将三份白汤混合下锅,放入虾子、绍酒、姜、葱烧透,用细筛过滤。另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切成细面条。在碗内放熟猪油、白酱油和少许青蒜花,舀入沸滚的鱼汤。同时,将面条入沸水锅中下熟,捞入鱼汤碗内即成。上好的鱼汤色白如乳,肥而不腻,滴在桌上会自然凝聚如珠,用嘴一吹,能从桌子的一边滚到另一边。而这鱼汤因为是由三份白汤调配而成,所以尝一口,会呈现出富有层次感的鲜味。那种饱满丰富的鲜,使号称调鲜高手的味精鸡精们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油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理念。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东台鱼汤面如此美味,也难怪当地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上一篇:全方位解读十九大报告下一篇:寄中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