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2024-04-12

孙维刚事迹观后感(共8篇)

篇1: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瓦窑中心小学

以前听说过孙维刚老师的事迹,但是只是星星点点的,只知道他是教数学的,而且教学方面很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最近在学校的组织下学习了孙老师的教育方法,感到孙老师简直就是天才,能够让那么多的学生从心里去爱他,去尊敬他,那要用怎样的行动去感染学生才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呢,在听完了孙老师的事迹后自己感触颇深。

做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一直以来孙老师都坚持着自己的做人原则,能够自己做出榜样。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孙老师的学生说:“孙老师首先教我们做人,再教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孙老师建班的三条原则:

一、诚实、正派、正直;

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抱负;

三、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些。孙老师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孙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在孙老师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德才兼备,尽管有的已经上了大学,但依然记着他的教诲,听听他的一位学生的入党报告中的话语:“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

他具有钢铁般的毅力,是用钢铁铸成的教师楷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毅力,钢铁的精神来源于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热爱是一种感情积淀,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才会做到无私的奉献。不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他不会在60岁且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又担重任,在他的心中永远装着祖国,祖国的建设需要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超、技术过硬的拔尖人才,本是享受天伦之乐之年,颐养身体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奋斗在培养人才的第一线;没有对教育教研的执著,就不会去探索素质教育的创新教学。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没有一个学生掉队。他的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不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好好借鉴、学习吗? 献身教育的崇高品质

剖析他的优秀业绩,从中可以看出他热爱教育事业、执著探索教改经验,无不取决于它献身教育的崇高品质。

教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努力,来提高思想修养。”孙维刚老师不但教学生掌握知识,还教学生如何做人,要求他们言行一致,他身体力行,事事、处处都做学生的表率。

他认为,“德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才。否则,考上大学又有什么价值”。“首先,使孩子们树立要为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无数像孙维刚那样的教师正在涌现出来,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孙维刚老师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品德之雨将会洒满九洲大地,在我以后漫长的教师道路中,孙维刚老师的精神之火将照我前进。

总之,做为新时期的教师,就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敢于在竞争中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现个性风采,施展应有的才华,体现优秀师德,既然选择了这条无怨路,就要把它无悔地走下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为了学生,甘做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篇2: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一、孙维刚简介:

孙维刚,男,1938年12月出生,山东海阳郭城人,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岁。

孙维刚生前系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是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首批高级教练。曾被评为建国50年来50位“首都楷模”之一,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等。1997年9月10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工会联合作出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孙维刚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孙维刚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二十二中学,历时整整40年。自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经过20年的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他先后出版了《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孙维刚数学》等专著。

孙维刚生前是北京二十二中——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里,他甚至连组长这样的“头衔”都不曾有过,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但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育人成绩。

二、孙维刚育人思想

 一定要把培养孩子具备美好人品的工作作为自己人生最伟大的事业。 “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这既是孙维刚的建班原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更是他的做人原则。

 家长集体的形成和家庭教育的改进,是孙维刚教育实验的突破性创新。他从来不把家长会当作棒子用来敲打学生。他的家长会主要是与家长沟通教育计划,改进家教环境,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一轮实验结束,许多家长说如同上了六年家政大学。

 在他看来,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 孙维刚认为,学科间本无明显界限,它们总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只有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把握内在的灵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必然联系,掌握了内在规律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 他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传递聪明。他提倡的一题多解、多解归

篇3:孙维刚读后感

听完报告后,我最佩服的是 孙维刚老师,他教育我们老师要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我们老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我们要率先做好垂范作用,我们要做有思想,有技巧,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想不如说,说不如做,所谓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这个假期夏令营,我就这样做了一把。

我们每天对孩子进行各种习惯教育,文明习惯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孩子劳动意识淡薄,看见地上的纸屑无动于衷。单纯的说教作用不大。我情景再现了一把,让我们班级的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我让孩子们集体出教室,观察他们的常规,凳子是否归位,桌面是否整齐,电器是否及时关闭,还好,这一切做的挺到位的,个别学生走出教室后,意识到凳子没放,赶紧补救。我为了进一步考验他们,故意在地上扔了七片废纸,孩子们进教室后,我让他们捡到纸片的孩子站起来,我们班有四为孩子捡到了,可喜。可是还有三个没有,孩子这个时候意识到了什么,赶紧弯腰看桌子下方,三片纸很快被找到。接下来我没有说话,让孩子们静静的思考一分钟,如果在教室,在校园看见纸屑,你要怎么作?后来我们班的孩子走到哪都随手拣垃圾,就在我们篝火晚会快结束时,我们班七位同学主动捡起后操场上的纸屑,柳条。看见真样的场景,我很欣慰。其实教育孩子很简单,先做好自己,然后再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只要自己做好榜样,孩子会照着你的样子学习。

每天早上我总是早早的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孩子们的认真程度,让我欣慰。讲台,空调后是死角,我们班的姬羽飞同学们天打扫三遍。先扫,再拖,然后再用抹布擦一遍,我们的讲台干净的可以当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忍心去踩。

篇4:读孙维刚书有感

我把道德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不道德;第二层次,亚道德,就像亚健康,到医院里查不出病,但就是浑身感到不舒服;第三层次,底线道德;第四层次,高尚道德。也可以再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加入一个层次,即第3.5层次,亚高尚道德。

孙老师所具备的是高尚道德,是圣人。我所具备的最多是亚高尚道德,有时还没有,但底线道德是坚持的。我只是个好人。

2007年09月0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在英东学术会堂,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他说::“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同学们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新闻标题就是:温家宝勉励师范生:坚守道德底线抵制诱惑。百度新闻标题就可以找到新闻。

这说明什么?说明连中央都知道一个人能坚持底线道德就已经不容易,何况要坚持高尚道德。所以中央也不要求老师个个具有高尚道德。

有两种老师,一种老师是用情教书,一种老师是用聪明教书。真正的全国教育大师是这两种老师的完美结合。我很佩服李镇西老师,他在用情,用聪明教书。真正的全国教育大师无不具有高尚的师德(道德)。从我身边所认识的人及我的人生经历,我发现有李镇西老师的聪明与才气的很多,但就是没有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情。

这些人包括我注定是不能成为一位教育大师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自我反省。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不佩服一些人。但到我这个年龄也该知道自己的短处,学会佩服一些人。我们与这些全国教育大师的距离就是师德跟不上,对于我们来说做到坚持底线道德就已经不容易。

我一直拿自己与孙老师比,我跟他的差距在哪里?今天我知道了,其实在我学习孙老师不久后就知道了。

我还遇到这样的一个读书现象,就是有些教育著作如果没有高尚的师德(道德)是看不懂的,只有高尚的师德(道德)才能看的懂,这就应正了孙老师的一个教育观点:德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只有德高尚了,有些教育著作才能看的懂,师德不高尚是看不懂的。

学孙维刚老师半学期有感

我是这个学期2009年年初才知道孙老师的事迹的。知道后对瓯海教育局发了一顿牢骚,说孙老师感动了全国人民却感动不了瓯海人民,本来是想说感动不了瓯海政府的。但话语太激烈,所以改成瓯海人民了。当我第一次发现孙老师时,我是欣喜若狂,说句吹牛的话,我与孙老师有几分相似,可以成为忘年交,如果孙老师还在世。我对学生讲过,孙老师无所不通,外语、数学、物理、政治、历史、文学都有研究。老师我是对数学、物理、政治、历史、文学很感兴趣,就是英语不行。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说我想把各个学科糅合在一起。

篇5:孙维刚结构教学法

而他的“结构教学法”也就是素质教育,比国家正式提出的要加强素质教育整整早了14年!之后的近20年里,他带出了一轮又一轮的实验班,第一轮的学生如今已近中年,而最小的一轮——第四轮实验班的孩子们(现在是初中三年级)已提前学完了他所带的数学课高中三年的知识!而且因成绩出色被集体免试升入高中。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所带的第三轮学生,这是他教学史上最辉煌的。1997届高三(1),竟创全班40人整齐升入大学的奇迹,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40人当中有39人上本科线,38人上重点线,22人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全班55%的同学考入清华、北大的神话。多人被直接保送出国进入哈佛、斯坦福等世界著名学府继续深造。需要说明的是,北京22中并不是重点中学,学生天资也并非突出。一部分是报考重点中学无望的学生,一部分是就近分配的生源。

然而,这只是大家看到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见到他的学生们,就会看到什么是全面发展,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成功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几个大学生!孙维刚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教育实践理论。

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因而我们的教育当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定自身价值,学会多种技能,正视竞争,尊重原则以及学生体魄健康等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健康能够从事各种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病态的天才。”

而这种思想也不可思议地与孙维刚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他掀起了一场从学校到社会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素质教育革命。

让我们重新回到起点,驻足观看,孙维刚引领学生们17年走过的崎岖的素质教育革命之路以及那一路壮美的风光。

革命之一:用教育来实现“信仰的回归抑或重建”。

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因为当一代人的精神日益衰朽苍白之时,整个民族的前途便会显得危机四伏。当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潜心培养起来的人才显出极其自私、空虚、软弱、缺乏创造力的征象时,当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自我利益的攫取和犯罪时,当一些学历高却修养差的人们玷污祖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健康肌体时,人们在忧虑、抱怨、叹息、甚至在呼喊:“中国教育,该往何处去?”

当崇尚个性被“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所曲解,当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大肆横行,德育教育该如何进行?如何重建正确的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体会人生的真正的尊严和神圣?如何将无理想状态注入信仰的支撑,从而化为不可战胜的趋动力,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行进?

“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要为人民做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孙维刚深知,教育的核心,就是造就一个强大的人,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孙维刚一下子便击中传统应试教育的要害,更重要的是提出要让德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成为奠定培养教育的人才基础。

孙维刚不仅是这样提出要求的,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对这建班理念做了全新而详尽的诠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在他们尚未被污染的心里播下了最健康而饱满的种子。“从双手递给别人东西,到家长会后搀扶父母离开,”孙维刚就是从这些小节入手,开始了他对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实践。17年过去了,孙维刚就是这样引领着孩子们踏过艰难险阻,一路高歌,向着理想和人生的胜境长驱直入。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孙维刚打破了以往德育从硬性指标——所谓的规范、守则等等入手的传统德育教育习惯,响亮提出,德育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确立人生的终级理想为人民做贡献和建立健全了人格。

革命之二:用教育来实现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

应试教育造就了相当一部分高分低能的怪才。

孙维刚更大的贡献,则是首开先河,进行了教育观念的大改革。那就是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和教师的责任?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人们知道的总是这样一个答案:“传授知识。”

特别是在中国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教学活动围着升学考试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考高分的学生。孙维刚却认为,知识是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是驾驭知识的睿智,是面对陌生的科技难题,敢于直面善于攻克的创新能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超的思维能力,和完善的智力素质。所以,教学的目的和实施,应当是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他们强大的头脑,让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能力。这样,解题和考试时拿高分,就不在话下了。因为,睿智使得学生在试题面前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得心应手,难题也就不难了。他常常这样说:“学会了上房顶,上桌子还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造就聪明的大脑他最灵魂的作法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八方联系,浑然一体,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更着重向哲理观点的升华,高屋建瓴;课堂上,造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向书本挑战的态势,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互助传染聪明和才智;题不在我而求精,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从初一开始即进行问题研究,写论文;各科都少留作业,数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保证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左右。“世界上没有为什么的东西。”他这样告诉他的学生们。“超前思维,向老师和书本挑战。”这已经成为他的学生们一个座右铭,向着知识的高峰一路攀登。

不论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是各种各样的竞赛,他的学生们成了得奖专业户。

第二轮班的彭壮壮同学以一篇数学论文和三轮答辩,获得西屋科学奖,这个奖项号称少年诺贝尔奖。在美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第三轮班的学生阎 同学获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为国争了光;

第四届雷达表中国青少年英才科学奖竞赛中,北京获奖学生共4名,而其中两名均在他的第三轮实验班学生中;

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北京赛区前10名中,第二轮班占了4名(包括第1名);第三轮班则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样的数字不胜枚举。

革命之三:学习的革命

采访中我了解到,“超前思维,向老师和书本挑战”是孙维刚首先倡导的。传统教学活动中,常常是老师一人在台上唱独导戏,台下,同学们干什么的都有,再讲得好的老师也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然而这种现象在孙维刚这里迎刃而解。他一改从前老师一言堂方式,号召大家超前思维,进行课堂争论,展开问题研究。他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知识八方联系,就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到后来,越来越“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培养成时时处处都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状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他号召大家打倒老师,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更好的解题方案。

第三轮实验班的6年中,所有学过的公式、定理、例题都让学生自己推导,都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因此,这些知识已深深根植在他们的头脑里,甚至永远不会忘记。而他呢,则如一个导演,退居幕后,指挥大家攻克一个个堡垒。

孙维刚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素质教育可以从一堂课、一个班和一个老师的努力开始。”而且素质教育改革最为关键的是从观念的改革和体制的改革开始。

采访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学生们都一下子无法找出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说明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因为太多了,反而不容易一下子说出来。他们只是觉得那不是某一件具体的事,而是“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到每一个同学的心里。孙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教科书,成为参照,影响着他们。当年那些建班原则,每一个学生都铭记在心,倒背如流,成为他们人生的坐标。

革命之四: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

据有关资料统计数据表明,在进入北大、清华的莘莘学子中,却存在着体能不达标的严重问题,而且体能不达标者比例达到了84%以上,虽然在北大、清华比较注重体能的锻炼和培养,但严重的先天不足,使大学四年的努力收效甚微,无能为力。因为一个人肌体的强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为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的呼声由此而生。

孙维刚在17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中,也曾受到过误解,也曾走入低谷,当时,由于他的学生升学率高,被有些人作为应试教育的典型。但恰恰是他将中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引向了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当人们了解了他,了解了这被媒体烘炒来烘炒去的55%这个数字后的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不知道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幸运的是,他一次次挺了过来。而且一步步地坚实地走向了成功。我们从这三轮实验班的几个数字中能看到孙维刚所探索的整套理论也在逐步完善和成熟。

第一轮实验班有5人考上清华和北大;第二轮实验班达到15人进入清华和北大;到第三轮时,40名同学全部升入大学。其中有22人进入清华、北大,占全班同学55%。

当我们一次次将目光投向这些诱人的数字,却无论如何想不到,他的学生们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是一些只会读书和考试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怪才。”

他的学生杨维华这样告诉记者,他们的孙老师常常这样对同学们说:“要德体智全面发展。”我们看到,孙维刚将“体”放到了“智”的前面。这虽然有着孙维刚一贯的幽默成分在内,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孙维刚是多么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凡知道孙维刚的人都无不惊讶于他的多才多艺和充沛的精力。虽然他是一位数学老师,但从教近40年来,他还教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而且兼任过北京22中排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教练以及学校多年的手风琴伴奏。特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将数学课上成了艺术课、哲学课甚至体育课,对于他的学生们,上他的课简直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快乐的游戏。

他的学生们这样告诉记者说他们的孙老师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简直令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就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他的歌唱得也非常好,至今他拉着手风琴与学生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他的学生们无法忘怀。

他的班级除学校的体育安排外,他又带领同学们在班内组织篮球赛,集体游泳,指导学生练习田径,并严格要求同学们每天放学后,女生跑800米,男生跑1500米。

以第三轮班为例,当年身材瘦小的初一(1),6年后全部变成平均身材在年级里最高大的高三(1),上高

二、高三后,该班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团体总分总是获第一,合唱比赛每次都是第一。不仅如此,他的学生们还多才多艺,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拉手风琴,还有的会书法。第三轮班的陈帆同学的书法作品曾获北京市中学生比赛一等奖……。

事实证明,他的学生们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升入大学后,很多同学也成为学校的优秀生,并委任为学生会干部而在各个方面继续发挥着表率作用。

“这个世界上好人很多,但聪明的好人却不多,做一个好人不难,做聪明的好人却很难,我们要做就要做聪明的好人,一个因为自己的存在使别人更幸福的好人。”孙维刚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让我想起了从前意义上的劳模,更多的只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加班加点……。

这些该不该提倡?该!但孙维刚却已经超越了这种境界,他的智慧和才气让他能够事半功倍。但这并非说孙维刚走到今天是举手之劳,这也未免太过于夸张,我在采访中知道,他的聪明和努力是为了让他的学生更聪明,更有智慧。为此,他总是将问题研究透彻,融会贯通,到达一种最高的境界才罢休。因此,他才能始终站在最高峰,指挥学生攀登,而不会有被学生问倒的时候。在他的这种方法引导下,他的学生们一道题能解出八种解法,而且有的解法比老师的还好。他有这样的胸怀,让学生踩着他的肩膀爬上最高峰的知识殿堂。也正如此,在学生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学习时,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孙维刚老师是累死的。”因为,聪明的老师累自己,不聪明的老师累学生。

这让我想起他的学生陈硕同学说的,其实素质教育首先要先从教师开始,真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然而正像有人这样总结道:“必须承认,这种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目标双重挤压下的努力是崇高而悲壮的,孙维刚为此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孙维刚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教育体系进行了较完美的诠释。在叫喊了近20年的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成为走得最稳最快也最成功的人。

篇6:孙维刚师德报告的感想和体会

看完孙维刚老师的报告,给我的感触很深。他有扎实精深的数学知识功底,有广博的知识面,能把地理、历史、英文、俄文、哲学等思想理论在数学课上交互联系,融汇贯通。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还能结合其他学科;不仅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还要教授学生如何做人。在孙维刚老师身上还处处体现了“热爱”两字。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热爱。正是精湛的教学水平与高尚的品德铸就了孙维刚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把博大的爱倾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灵滋润。

能成为像孙老师这样精通教学,受人爱戴的优秀教师将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篇7: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学生的智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关系不是很大,尤其是在于数学方面。有些学生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怎么教都理解不了。读了孙维刚的《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才发现,智力是可以培养的。

孙老师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其本质,是高超的思维水平,是智力素质。那么,他如何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他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即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即掌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及探索联系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讲授哲学知识;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勤于思考,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从而造就一个聪明的头脑,使不聪明的变聪明,让聪明的更聪明。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在教师是通过知识的教学而影响学生的,在学生,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实现的。而这个教和学,不是随便怎么教都可以达到目的,而是在施教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周密思考、精心安排。而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这不仅让我想起暑假期间进行的培训,那个老师也告诉我们,不要站在一节课的角度去备课,也不要仅仅站在一个单元、一册书的角度,而是要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最起码要站在整个中小学知识系统的角度。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告诉我们,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的。

篇8:孙维刚事迹观后感

孙维刚老师是京城普教界的传奇人物。他去世多年,但是他创造的教育奇迹,至今让同行赞叹不已。近几年来,笔者一直研读孙老师的著作,探寻他老人家创造教育奇迹的真啼。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孙老师数学哲学思想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一、孙维刚老师最重要的数学哲学思想。

1.广义对称思想:指的是“合理和和谐”。例如。轮换对称式a3b3c33abc中的a.b.c是对称的,并不是它们各占30%,指的是地位是平等的。2.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指的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看上去这些思想朴实无华,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但是,在好多难题面前威力无比。

二、案例分析 案例1(2011年江苏高考压轴题)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的和为Sn,已知对任意整数kM,当nk时,SnkSnk2(SnSk)都成立.(1)设M{1},a22,求a5的值;(2)设M{3,4},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011年江苏高考卷,让大部分考生眉开眼笑,因为前18题很简单。但是尖子生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压轴题的第(2)小问能做的人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根据江苏考纲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都是c级要求,所以好多考生都知道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有的同学甚至通过特值猜出答案。可是怎么证都难以找到理论根据。现在用孙老师的数学哲学思想分析如下: 分析:从“广义对称思想”看,把sn转化为an ,根据等式有三个方向:消

sn3sn32(sns3)(1)k3k

4、、。、代人得

消sn,snsnksnksn4sn42(sns4(2)(2)(1)得an4an32a4。消snk,(1)式下标放大一个减去(2)式得(2)式下标放大一个减去(1)式得an2an32an12a4。.消snk,an5an42an12a4。即

an7an2a4(3)an1an2an42a4(4)

上式必须消去a4,才能得到关于an关系式,根aa2a2a(5)n14n5n4 据“广义对称思想”分别有(3)和(4)、(3)和(5)、(4)和(5)消a4。

an7an12an4(6)(3)+(4)、(3)(5)、(4)并化简得:(5)an7anan5an42an1(7)。

aaaa(8)n1nn5n4(6)、(7)、(8)看不出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消去a4除了(3)、(4)、(5)两两相消外,还可以(3)、(4)、(5)下标放大一个与原式相减去消。(3)、(4)、(5)下标放大一个与原式相减并化简得:an8an7an1an(9)(10)式让我们眼前一亮,an2an2(an5an4)(10)

显然(8)式、aa2(aa)(11)n2n1n6n4即得:an2an2(an1an),anan22an1,an成等差数列。由sn3sn32(sns3)得:sn6sn2(sn3s3),(n6)a1(n6)(n5)n(n1)dna1d2(n3)

22(n3)(n2)d6a16d,a11代人化简即得:d2an2n1。

其实本题从上面分析过程看,用“广义对称思想”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去分析,思路自然流淌。完全没有高考压轴题那种让普通学生深不见底,高不可攀的感觉。如果普通学生掌握这些思想,也能领略一下高考压轴题的奥秘。

案例2(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第3题)给定整数n2,设正实数

aaak,k1,2,n,a1,a2,an满足ak1,k1,2,,n记Ak12k求证:akAkk1k1nnn1 2分析:乍看这一题目,很自然把akAkakaAkk1k1nnk化成(akAk).k1na1a2ak(k1)aka1a2ak1再下去如何做,对大部分学

kk生都是一条绝路。可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刚才是把Ak统一成ak去寻找解题思路。这里转化只有两个方向,一个转化为Ak,另一个转化为ak。Ak转化为ak此路不通。何不“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左边统一成Ak形式。2 aAkk1k1nnk写到这里,对 AnAknAnAkAnAk(AnAK)。

k1k1k1k1nnnn1的处理,必然还要回归到定义。aaana1a2ak11AnAk12(a1a2ak)()

nknkaaanak1ak2an11k1k2()(a1a2ak)0a1nnknak1ak2annkk1111k1。()(a1a2ak)()k1。nnnknknnkAnAk1nkn1。本题之所以峰aAAA(1)kKnkn2k1k1k1k1nnn1n1回路转,那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事实上如果掌握了这一思想,本题就不在是什么难题。

上一篇:麻河口镇2011年度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生涯规划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