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我的诗

2024-04-09

感动我的诗(精选8篇)

篇1:感动我的诗

一首让我感动的诗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是最令我感动的一首诗。也许许多人会说,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懂得世间的爱。可是我却想说,正是因为这种爱并不多见,因为珍贵,所以才会明白这种爱的好。我最喜欢“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因为在这种爱里,两个人不一定是要一见钟情的,最初他们可能会像陌生人一样擦身而过,像最平常的朋友一样,见面只打一声招呼,笑一笑,然后远去。但在很久以后,也许直到有一天,突然你发现对方的背影是如此的让你动心,你这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习惯了有一个每次见面只打声招呼就离开的人,而这个人已经走入了你的生命,于是你们就开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无论生死都想和你在一起,当年与你早就约好。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发誓与你一起变老。这样无怨无悔、轰轰烈烈的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一个场景:两位暮年的老人在无限美好的夕阳中逆光缓缓行走,然后,老爷爷拉着老奶奶的手慢慢停住,转过身子,走到老奶奶面前,一点点蹲下,帮老奶奶系鞋带,而老奶奶则是微微笑着,用手帮老爷爷理着稀疏的头发,然后老爷爷慢慢站起来,两人相视一笑,然后牵着手幸福地继续往前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并不需要有多浪漫,不需要太华丽的点缀,也不需要太甜蜜的语言;只要有那样一个人,当你哭泣的时候,这个人陪你伤心,倾听你诉说,微笑着看着你,告诉你明天依旧阳光灿烂;当你笑容明媚的.时候,这个人会让整个世界都和你一起明媚,而这个人却只会静静地站在一旁,还是微笑着看着你和阳光一般地灿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证明了并不是所有的爱都禁不起时间的冲刷,这种爱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真正的爱便是这种,也许两个人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但是永远都不会分开,因为珍惜对方。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一次擦肩而过,那么能够相爱,这又是多么的珍贵,所以要珍惜。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会有一见钟情的爱,也不一定会有甜蜜得催人泪下,痛苦得天崩地裂的爱,只会有伟大却又不惊心动魄的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一种两个人不管经历什么,都仍旧可以共同凝望夕阳西下、朝阳东起的感觉,是一种天变地变情不变的感觉,是一起见证岁月离去的感觉……

也许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个人什么都不会说,但是他会抓紧你的手,慢慢地陪你走过今生今世,来生来世!

篇2:感动我的诗

诗,一提到诗,相信每个人心中会油然生出浪漫的气息。今天我给大家推荐首诗——《囚歌》。这首诗深深的让我为之感动,为它感动之外,对革命先烈宁死不屈的气概,为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他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而肃然起敬。

诗的前四句写到:“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前两句诗,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指出关押的革命者只有两条路:第一,坚持革命;第二,背叛革命。前者是死路,后者是一条无止的活路。我们的革命先辈就是死,也不会背叛革命。

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但是面对敌人的诱惑,革命者义正严词地说:“我们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当我读到这时,不禁对革命者那种面对敌人威逼利诱面前,坚贞不屈的气节感到十分敬佩,同时也憎恨那些那些高叫:“给你自由”的敌人。是的,人岂能为求利,而求生钻狗洞子呢?背叛革命事业呢?我们的先辈说到:“我希望有一天,地上的烈火,将我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革命先辈就是死,也不能背叛革命,革命先烈面对敌人不屈服,为全民族而死。他们觉得死而无憾,他们呼唤全民族坚持到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努力,创造出奇迹。

这首《囚歌》,我觉得诗的每一句,每一字,都让我感动。因为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我们的现在。敬佩他们那样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一颗小小的心灵,在我心灵深处种着一粒美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事业,继续发展新中国,珍惜先辈们的心血,不辜负先辈们的希望。让全中国都知道先辈是用心血和生命换来的解放,换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今天!

篇3:感动我的诗

由陕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发起,由全省11家电视媒体联动的寻找“感动我的人”大型媒体行动旨在挖掘和发现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和时代精神,宣传弘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意义,在策划、选题和新闻节目的创新上有了可贵的探索。“感动我的人”大型媒体行动不光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在陕西省新闻队伍中也产生了强烈反响,许多记者和编采人员、节目主持人都深入到一线采访拍摄、激情互动,在具体的“三个贴近”实践中受到了震撼和教育。“感动我的人”大型媒体行动同时受到了局领导和省委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当我们接到策划编导“感动我的人”主题晚会任务的时候,我们首先被这个大型媒体行动震动和感动,但是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和挑战。一是晚会的时间紧、经费少、要求高;二是由于活动的周期性较长,晚会的悬念感和期待值不足;三是晚会的出新较难。为此,我们从以下三点着手。

1“逆向创意”与期望点

大型媒体行动“感动我的人”吸引了方方面面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热情参与和极大关注,在三秦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台晚会的主角是十位入选的“感动我的人”,他们牵动着所有参与到这次大型媒体行动中的人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时这台晚会也是获得“感动我的人”殊荣的十位嘉宾首次汇聚省会西安,相聚主题晚会现场,通过七彩荧屏再次让我们感受他们的“感动”魅力。十位“感动我的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场与大家见面,谁将为“感动我的人”宣读颁奖词,谁将为“感动我的人”现场颁奖,都将成为晚会的看点和亮点。

因此我们决定采用少年儿童队礼相迎、辉煌而大气音乐烘托的形式出场,并在每组采访结束后由到场的领导为其颁奖的隆重仪式。我们就是要在电视荧屏上为优秀的普通人唱响平凡者的“感动”之歌,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尊敬和最高的赞美。在每组颁奖之后,我们特别安排了电视观众较为熟悉的新闻中心的播音员、主持人演唱延伸主题和情感的歌曲,让观众通过他们歌唱才艺的展示了解他们播音主持之外的另一面。这个创意既是对陕西电视台新闻栏目的推介,又是对活动的最好宣传。晚会播出后,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对这一点表示赞许和好评。他们说,虽然晚会没请一个以往的大腕,但是效果比请了大腕还要好。

还必须提到的是晚会的开场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激情感动的主题曲中,十组造型凝重而震撼;十台摄像扛机融入造型,给人以强烈的动感。每组造型中记者同期采访声依次报道,开场开门见山,先声多人,立即把晚会推向第一个高潮。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情景再现了“感动我的人”大型媒体行动,不禁让人拍手叫绝。

2“深度设计”与动情点

这台晚会的特点是突出“新闻性、纪实性、仪式性”,但晚会以“人物故事本身的震撼力”为风格,以“动情”感人为主调。说句实在话,主持人与十位当选的嘉宾现场对话是晚会的重中之重。虽然有“活动短片”和“人物短片”在晚会中作支撑,但对话能否出情出彩,能否朴实生动,能否谈得有滋有味,能否抓住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叫我们忐忑不安的。

为此,我们几次和当事人、采访记者沟通设计,多次和记者以及有关人员集思广益。从哪个话题切入,怎么提问交谈,请谁来到现场,请谁意外出现,在不经意间拿出什么“道具”,当事人情绪怎么控制,以什么方式收场等都让我们绞尽脑汁。晚会中“李晓峰与学生惠立峰的相见”“李伟与父母的激情遭遇”“张世军与被救母子的相见”等都是我们刻意进行设计的。还有“一包润喉片”“一对羊皮护膝”、书法家现场挥毫“自强不息”、聋哑学校学生的小礼物等也都是在我们的引导下萌发的。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特别要说明的是颁奖词的撰写、宣读颁奖词人员的选定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些来自“草根”层面的普通人最质朴的声音产生了最大的感染力。正是这一层又一层的深度设计,拨动着观众情感的闸门,掀起了一个个动情点,晚会至始至终都让观众不禁落泪。

3“平时包装”与突破点

任何晚会都离不开包装,“感动我的人”主题晚会的包装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是晚会的舞美设计突出了新闻的纪实特点,用八幅放大的在活动现场工作照片在舞台的两侧营造出特有的氛围和场景,一下子就把观众的视线和情绪带入主题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幅大照片中黑白与彩色反差效果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把照片隔开的则是新闻节目的主色调蓝色和用蓝色拼音字母拼写的“感动我的人”,使舞美设计显得简洁而实在、朴素而大气。舞美中点题的五个书法大字“感动我的人”笔法洒脱、内涵凝重、极富震撼力和冲击力,成为这台晚会舞美设计中的点睛之笔,突破了小投入与大晚会舞美制作的难题。

其次是晚会的宣传包装与跟进,从晚会的宣传片到晚会的动态报道以及晚会主题歌的宣传都为晚会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动人的故事写下平凡,朴素的传奇留下精彩,执着的追求把梦想托起,感动的精神让大地震撼。感动你我,感动时代,和谐的家园温暖可爱;感动生活,感动时代,美好的明天充满期待。”有评论说:“感动我的人”主题晚会不光是陕西电视荧屏上一颗闪亮的珍珠,同时也是新闻节目和主题晚会的一个很好的样板。这是对节目的肯定和鞭策,晚会留给我们的许多遗憾只有在今后的节目中去弥补了。但我们要再次从心地说:感谢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们,感谢所有为这台晚会奉献的人们,我们会继续将这份感动延续下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时代作品。

摘要:“感动我的人”大型媒体行动旨在挖掘和发现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和时代精神,宣传弘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意义,在策划、选题和新闻节目的创新上有了可贵的探索,晚会的特点是突出“新闻性、纪实性、仪式性”,以“人物故事本身的震撼力”为风格,以“动情”感人为主调。这台晚会的主角是十位入选的“感动我的人”,他们牵动着所有参与到这次大型媒体行动中的人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晚会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也得到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篇4:我的教育我的诗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工作时,曾创作成一部优美而动人的《教育诗》,让人读来深感震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美丽、朴素,一场场充满诗意的教育实践和细心耕耘,将教育的意义描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任时代流转,思潮更迭,这本著作都永远闪耀着诗意和人性的光辉。还有我们同时代的教师,他们也是诗意的追寻者。比如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看题目就知道他有多精心、多努力、多诗意。还有近年来在语文教育界影响极大的余映潮老师,他提出“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语文教学思想,几乎将语文教学的诗意手法发挥到极致,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引领了近年来语文教学界的风潮。

看着这些丰富而诗意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果,我只能感慨于自己的平庸。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心中也常常涌动着对教育的某种关切和期望,涌动着对教育的坚守和欣赏。但我远远写不出那样丰富复杂的教育诗篇。尤其是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担任校长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庞杂的行政事务中,虽然心中的坚持依旧不曾改变,但是,仿佛离自己所期待的教育诗歌的书写,是越来越远了。

但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教育人,我在某些内心感动、灵光一闪的时刻,也曾写下过一些诗句。这都是顺口吟咏的急就章,没有什么精雕细刻,也不会去刻意琢磨。有时候写完了,念给朋友听一听,笑一笑,也就忘了。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几乎都不会去记录和整理。

如今检点自己的记忆,发现能够完整记住的,还有这么几首。

第一首写于我开始工作不久,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题目叫做《咏雪》:

飘飘忽忽下凡尘,若絮若盐任人评。质本洁来还洁去,清泉总爱润众生。

当时我刚刚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在乡下一所高中教语文。这首诗表现的是我青年时代投身教育的欣喜之情。自喻为本质纯洁的白雪,愿意贡献自我的力量,来滋润众生——这是青年时期,自己颇为浪漫的对这个世界的许诺了。“若盐若絮任人评”,则是朝自己认定的目标大胆前行,不计毁誉得失,跳动在其中的,是我青年时代昂扬的进取之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一次送别高中毕业生的班会上,我曾朗诵过一首小诗,许多年了,都还印在自己的心上:

先生本是舵和船,送往迎来年复年。多少蛟龙腾大海.依旧风雨小江边。

先生也就是教书先生,就是指自己。眼看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走出青翠的校园,走向各大专院校,开始在社会上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既感到欣慰和满足,又有一点点寂寞。欣慰的是,我“送往迎来”,年复一年,完成了一个教育者的使命,帮助一个个乡村孩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走出乡村,走向广阔生活的天地,去搏击人生创造辉煌。寂寞的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长年呆在乡村,有时候确实觉得有点寂寞,有点向往外面的世界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的教育路程越走越远,真的走出了乡村,走出了县城,来到了省城这样的大都会,甚至把我的学校办到了海南和贵州。身份也几经改变,从语文教师到教研组长、副校长、县教育局普教科长、校长,再当教育局局长,最后又当了校长。身份虽然不断变化,但在教育工作的忙碌中偶尔吟咏几句诗,表达自己的欢乐与思考,仍然是我下意识里的习惯:

明德有感

骄阳送我到新家,嫩叶柔枝舞娑娑。

屈子湖边依依柳,楚辞亭畔灼灼花。

书声琅琅湘波涌,硕果泱泱衡麓夸。

学府百年征程远,真诚坚苦永无涯。

博鳌高三会议有感

群英论教聚博鳌,擦掌磨拳兴致高。

会议陈辞情切切,沙滩接力乐陶陶。

前贤后学成风雅,旧叶新枝竞妖娆。

最喜明年凭绩赏,蟾宫折桂我弄潮。

步秀贤先生原韵赞儋州文化

儋耳从来出大家,前贤后学天天花。

东坡遗韵行云美,书院传联流水佳。

毫趣墨香成盛景,词长歌短咏丰华。

古城伟地经天业。都付文人唱彩霞。

第一首写的是我初到明德时,对明德中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惊喜、赞叹之情;第二首写明德旗舰下各学校举办博鳌高三会议的感触,洋溢着一股欣喜愉悦之情;后一首是与我接管的一所学校——海南儋州一中李秀贤老师的唱和之作,写的是儋州历史文化之美,透露出一股办学于此的喜悦之情。这三首诗背景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在工作压力比较大、处境繁忙的情况下吟咏而成的,但都有一种愉悦之感。因为我坚信这样一个理念:教育不仅要劳力,更要劳心,这是—个需要付出汗水甚至泪水的事业,无论在什么境况中,都要保持对教育的向往之心、赞赏之心、偷悦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诗意生活才会成为可能。

除了诗歌,我还常常用对联来表现我的教育感触、教育情怀。这样的对联我写过很多很多,记得比较清楚的有下列几副:

万里和风一支笔,半泓清水三盏茶

这里写的是教育者内心的那一份平淡、宽厚与从容。每个教师的讲台虽然都只有那么几尺见方,但讲台上的从容挥洒、春风化雨,却是一场文化和精神的漫漫旅程,有着辽阔的精神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地基,对学生的成长和幸福影响巨大。为师者,当秉承这样一份教书育人的宗旨,视野开阔,情怀淡雅,有如“万里和风”,唤醒整个春天的希望。

一门如市亦如水,千里同声更同求

这是我为明德华兴中学题写的对联。这个学校虽然处于闹市之中,但一直坚持我提出的“安安静静办学、平平淡淡办学、真真诚诚办学、堂堂正正办学”的教育理念,学校清净如水,师生静心学习,正是教育的本色。

乐耕杏坛如心愿,欣栽大树柱长天

这一联是我为自己书写的,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激励自己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勇敢探索,默默坚持,培育更多的人才,成就自己一生的心愿。

达济苍生教育当为民族计,材行天下读书岂啻稻粱谋

这一联是一副镶字联。将“达材学校”的校名镶嵌在联首。既是在鼓励达材学校认真办学,也是在勉励自己,坚持一份宏大的教育理想,坚持开阔的办学视野和教育胸怀,积极进取,永不懈怠。

我的教育,我的诗。很多年过去了,我不再是当年那个稚嫩青涩却又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但对教育诗意的追寻却在心底不断发酵,日益浓郁。在教育的长途上,我仍旧孜孜以求,不断前行。

篇5:感动我的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四月的风吹拂桃花的惆怅,点点绯红混合着清明雨纷纷地飘着,转眼又是一年的春之伤。这个季节,空气中总是荡漾着淡淡伤感,弥漫着点点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唐诗,也是一首让我感动的古诗《清明》。

从七岁被妈妈  逼着阅读,我就一直在想,杜牧可能是随口念叨出来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首诗会这么出名!还被香港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大唐诗之一,而且还排名第二。瞧,诗很随意的,只是描绘了自己途中看到清明路人扫墓的景象,再写自己想喝酒了,找牧童问路的事。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把这个清明节的哀伤表现出来。每一次我念这首诗时,脑海就像在播放电视剧一样,可以再现千年前杜牧写诗的情景。清明时节路人的悲伤,杜牧想要借酒消愁苦闷,牧童的.质朴热情,都让我不停地回想。

这是一首我们小孩子能够读懂的诗,是一首让我们读了一遍就忘不了的好诗。

篇6:我写我的诗

别好奇,

我只是看你的台灯还亮着而已。

你也说过啊……

要为我写一首最美的`诗来着,

但你却总说找不到灵感呢……

我的口袋有些窟窿呢,

我顺手抓了一些沙子,但都慢慢流失了。

有时我还真怕会留不住你的心脏啊……

你也应该给我一些安慰了,是么?

多可怕啊,秃鹰都来了。

是来吞下那腐烂的爱么?

哭了哭了哭了

我生命中那样美丽的日子,都消逝了。

这一生还没有把这份爱完成,

这一生还没有把这姻缘完成,

就全都腐烂了。

这一生会很疲惫呢……

是你放开我,

还是我放开你?

是你说的,因为没有东西是永恒的。

是叫做命运吧,

不能拒绝的。

我不勉强你给我写诗了,

我的诗,还由我自己写吧……

篇7:我的诗绪

分离总像几万光年的延长

终日彷徨,茶饭不想

寄门遥望远方

期盼那丝熟悉的体香

篇8:感动我的诗

关键词:牧歌,人性,和谐

一、“牧歌”的本质和来源

(一) “牧歌”的定义

席勒在《以牧歌的例子论牧歌的本质》中给“牧歌”下了这样的定义:“天真而又快乐的人性的富有诗意的描述。”[1]而这种“描述”是具有两个特点的:第一, “牧歌”是与“城市生活”相对立的审美范畴;第二, “牧歌”是“在文化开始以前的人类童年时代中占了一个地位。”[2]席勒所论述“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的“人性”不同于古代的“人性”, 是人性和谐状态的分裂和人性在现代世界的异化。因此, 席勒在做这个定义的时候, 就必然会突出这两个特点, 使他的“牧歌”观同整个论文及他的“人性”观相一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的欲望迅速膨胀, 新的生产关系也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宗法制度;在激烈的变革和进步的同时, 作为个人, 同他人、同社会以及同时代的关系也趋于复杂和多变。人开始“异化”, 灵与肉的矛盾开始成为人类关注和探讨的焦点。而“牧歌”的提出成为席勒思考人性和健全人性的一种尝试, 只不过他是用文艺的手段来完成的。

(二) “牧歌”的来源

在席勒的论述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即“牧歌”状态下的“人性”存在于“文化开始以前的人类童年时代”, 他通过考察人类发展史和艺术发展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种“天真和快乐”的确是同原始社会中人类思想的懵懂、单纯状态有关;虽然是懵懂状态, 但却成为当时人们所向往的, 因为人们无法解决现实的“恶”,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消逝的“善”。而艺术恰巧可以提供这种可能性, 即用“虚构”的方式唤醒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但是, 在用艺术虚构的时候, 诗人们就遇见了困难, “对于一个从事于完成文化的伟大使命的人来说, 无限重要的就是获得可能实现这个状态的感性的确认;由于实际经验远不是支持这一信念, 反而总是否定它, ……诗的天才总是来援助理性, 以便把这个观念导入直觉之中, 在个别场合下加以实现。”[3]要实现这个“最终目的”, 诗人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把“牧歌”表现出来, 这除了需要诗人自身“人性”的完善之外, 还需要适当的文学技巧。选择不同的技巧, 就会决定不同类型的“牧歌”, 或是“素朴处理”, 或是“感伤处理”;不同牧歌诗人的创作就显示了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

二、“牧歌”的素朴处理和感伤处理的对比

(一) 牧歌的诗效果的局限性

“牧歌始终是美的和鼓舞人心的虚构, 诗的天才在描绘田园生活中是为了理想工作的”, 他的目的是使人类“摒弃了虚伪生活的一切污点”[4]。但是, 牧歌自身存在一个悖论, 那就是它同人类文化“对立”, 它只能“通过否认一切艺术并使人简单化而达到它们的目的”, 这是同人类进步发展根本对立的。在理论上, 牧歌使人类退步;但在实际中, 牧歌的确引导人们进步, 使人们高尚起来。我们既不能否定艺术的作用, 也不能使人类回到蛮荒时代, 这样就留给诗人们一个命题:如何使用艺术的手段健全人性。不同的艺术手段的运用形成不同的审美层次, 达到的审美效果也不同, 席勒结合当时牧歌创作的实绩来阐述了这一命题。

“只有在我们需要宁静的时刻, 而不是在我们的精力需要活动和起作用的时刻, 我们才喜爱和寻找牧歌。它只能给予有病态的心灵以治疗, 而不能给予健康的心灵以食物。它们不能使人生气蓬勃, 而只能使人性情柔和。”[5]这是席勒针对普通牧歌进行的发难, 同时也是他为最高级的牧歌提出的标准。这种较低级的、较普遍的牧歌只能实现健全“人性”的一个方面。当人性在城市文明受了伤的时候, 它可以逃避到牧歌的虚幻世界里, 暂时忘却矛盾了进行“疗伤”;但是, “痊愈”之后它依旧不得不面对城市文明带来的矛盾, 依然会再次“受伤”。这时的“人性”还不是完全健全的, 还不能完全抵挡外部世界带给内部生命的压力, 因为这时的它还不是和谐状态。席勒期望“健康的心灵”, 它不满足于暂时的“柔和”, 而是“和谐”。这种和谐状态是能够促人同现实斗争的力量, 是能保持自身各种矛盾的平衡的力量。只有这样, 人性才能到达完善状态, 才能避免被异化。

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诗人们只选用单一的创作方法, 单纯的“素朴处理”或是单纯的“感伤处理”, 它们各有利弊。素朴的诗“作为绝对的描述”, 它具有“题材”上的优势。因为原始状态的人性与自然是统一的, 和谐的, 表现自然就是在表现和谐的人性。但是在诗人竭力摹仿古希腊的自然的时候, 就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摹仿已经逝去的自然, 诗人无所皈依, 削弱了艺术的想象力。上文已经讲过, 牧歌是必须依赖想象力的, 就是虚构和理想, 所以感伤处理要比自然处理更有优势。它“作为绝对物的描述”, 是诗人将自己的观念融注在牧歌中, 自由地创造着, 他的优势就是形式的自由。但是, 感伤的诗人“在表现理想的时候, 作者把自己局限在狭隘和贫乏的牧人世界内”, 他们本应该寻找更多的理想和形式的, 进行创新的。这样, “他所作的理想化恰好足够削弱画面的个别的真实, 而且他所作的个性化恰好足够损害它的理想的价值。”[6]在这里席勒强调了牧歌的“真实性”, 又强调了牧歌的“理想性”;当二者结合在一起时, 就成为他极力褒扬弥尔顿诗歌的理由了, 同时也是他最美的牧歌性的诗的典型。

(二) 弥尔顿的诗是“最美的牧歌性的诗”

席勒是这样高度评价弥尔顿的:“弥尔顿对人类最初一对男女和他们在天国的天真状态的卓绝的描绘给予了我们更高得多的满足;这是我所知道的感伤牧歌中最美的一篇。在这里自然是高贵的, 聪慧的, 极其素朴的, 然而非常深奥的;这里是表现在最优美形式中的最崇高的人类实质。”[7]这种高度评价不仅体现了席勒最美的牧歌的具体文本, 而且提出了最美的牧歌的创作方向。弥尔顿的诗歌突破了描绘古希腊牧人生活的题材的局限, 将描绘对象转向了伊甸园;他提供了一种新的牧歌的审美对象, 拓宽了牧歌的表现领域和创作思维。他笔下的“自然”和“人性”也同样达到了完美状态, 是符合席勒心目中完美的“人性”的。在“深奥”的背后, 不仅仅向读者提供心灵的栖息地, 而且使读者思考, 达到“诗意和哲理的结合”——这是符合席勒著作的独特风格。[8]弥尔顿使用宗教题材创作不仅使牧歌的真实性和理性想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而且使人性通过牧歌的陶冶达到和谐成为了一种可能——通过宗教来健全人性。

文艺复兴强有力地冲击了中世纪教会的权威, 把人从禁欲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推动作用下, 人类被禁锢已久的欲望重新膨胀起来。但是过分的膨胀带来了人文主义者意想不到的问题, 旧秩序被打破, 新秩序尚未建立, 社会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每个人打着自由的旗号来放纵自己的欲望, 没有任何可以节制的方法;这时, 人文主义者意识到, 宗教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和价值的, 因此在驱除了宗教的政治意义之后, 把世俗的宗教从新“请回来”, 成为人文主义者解决泛滥的人欲的妥协的方法。而弥尔顿对于宗教题材的重新演绎, 恰好物化了当时人文主义者的设想, 很好地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和古希伯来-基督文化传统调和起来, 符合了席勒的牧歌观念。

三、最高类型的牧歌:美的理想运用于现实的生活

(一) 最高类型的牧歌的标准

席勒以弥尔顿的诗作为最美的牧歌的例子, 说明了要创作最美的牧歌的方法是将“素朴处理”和“感伤处理”结合起来, 以达到“完全的自然”和“完全的理想”, 诗人的目的不要将人们带回“我们的童年时代”, 而是“引导我们向前迈进, 达到自我成熟的境地”。“让他 (指牧歌诗人——笔者注) 努力写出这洋的一种牧歌, 它表明牧人的天真存在于文化状态中, 活跃和热烈的生活状况中, 最广阔的思维中, 最优美的艺术中, 最高雅的举止和趣味中。——总之, 它不是要把人带回到阿加狄亚, 而是要把人引导到伊利西姆。”[9]“阿加狄亚”是指幸福牧人的地方;而“伊利西姆”是指希腊神话中死者灵魂永远安息的地方。可见, 席勒是希求人类的灵魂永久的安宁, 就具有了形而上的乌托邦理想了。在最美牧歌的标准中, 席勒强调了牧歌应立足于现实世界的真实, 在真实中表现理想的人性, 重视文化和艺术, 提出了牧歌的合法化命题。牧歌作为一种虚构, 它的目标是推动人类进步的, 这是它的真正目的;而借助古希腊的牧人生活, 或者是其他神话、宗教的题材只是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创作方法, 才能实现席勒企图利用审美教育来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的目的。席勒的文艺观是审美性和功利性的统一,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统一。

(二) 席勒的哲学观

席勒的美学思想是由他的哲学观决定的。在他的牧歌理论中体现了运动、发展的思想, 这是值得注意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运动的哲学观呢?直接的原因是席勒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之父, 开创了辉煌的哲学事业, 对整个现代思想影响巨大。而他哲学形成的基础又是当时德意志的社会现状决定的, 这是最基本的;同样, 这也是席勒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力量。18世纪后期的德意志, 经济落后, 政治分裂, 封建专制严重。而同其他西欧国家相对比, 各方面都很落后。英国已经完成了君主立宪,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法国也爆发了大革命, 冲击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旧秩序。最初, 法国大革命是最进步的象征, 但是由于它过于激进, 后期演变为恐怖主义。德意志先进知识分子从希望变为失望, 这使他们开始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探索其他的救亡德意志的途径。同时这也是由于德意志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两面性决定的, 他们渴望革命可能带来的光明但同时是又害怕革命过程中的流血和代价, 于是, 从康德开始,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德意志式的大革命”。所以, 席勒的文艺思想也是否定了现实的暴力革命, 而是企图利用审美教育来完成社会的改革, 具有空想性质。但是,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在理论上完善了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和过程, 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人类前进过程中的曲折性, 还是具有合理的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因此, 席勒在为自己的牧歌理论提供哲学依据的时候, 就进行了这样的阐述:“牧歌就是一种在单个人中和在社会中完全和解了的斗争, 就是一种爱好和法则的自由结合, 就是一种已纯化为最高道德品质的自然, 一句话, 就是已应用于现实生活的美的理想。”[9]席勒的关注点始终是社会中的人, 关注人在社会化中的“斗争”, 鲜明地体现了他哲学中的运动思想。“斗争”的目的是“和解”, 在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的同时, 也注意到矛盾的统一性, 这是一种辩证的运动观, 是科学的。“爱好和法则的自由结合”表现了作为个人的个性和作为社会人的群体性的和谐, 这就是完整的人性, 最终统一到“纯化为最高道德品质的自然”,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完成了人的统一, 最终解决了人的异化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席勒是一个站在土地上的爱幻想的诗人, 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这是一种高度的境界, 同时也是席勒作品和思想具有永恒生命的原因所在。

注释

1[1][2]蒋孔阳.古代文艺理论译丛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第27页.

2[3][4]蒋孔阳.古代文艺理论译丛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第28页.

3[5]蒋孔阳.古代文艺理论译丛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第29页.

4[6]蒋孔阳.古代文艺理论译丛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第30页.

5[7]蒋孔阳.古代文艺理论译丛第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第31页.

6[8]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175页.

上一篇:我是一个中学生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参悟心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