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2024-04-20

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黄山市污水处理厂

实习报告

姓名:戴志

院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0环境科学班 学号:21009011012 指导教师:马明海

实习时间:2013.5.21--2013.5.25

污水处理厂概况

黄山市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80亩的现代化工厂。厂区青草如茵,绿树成行,巨大的污水处理池中,污水在不息地运转着。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中途提升泵站1座及与之相配套城市污水管网,该项目的服务对象是黄山市中心城区,设计服务范围20余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口20余万。

黄山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属于安徽省酸雨控制与环境改善项目,污水处理厂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远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吨。建设用地80亩概算,总投资1.14亿元。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开工,2005年7月28日正式投入试运行。目前,污水处理厂日收集处理污水量4万吨。

该工程污水处理采用奥伯尔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主要构筑物有: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沉沙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泵房、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污水经过处理后,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类排放标准。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有力地改善了黄山市的生态环境、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习目的:

去黄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实习是每一个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会的污水处理知识,,还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入地了解污水处理运行的一步步程序,知道了污水处理厂是怎么让一池有污染的水变的达到排放标准。

二.实习单位:

黄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三.实习时间:

2013.5.21--2013.5.22:实习动员,查阅资料 2013.5.23:污水厂实习

2013.5.24--2013.5.25实习总结,编写实验报告

四.实习方式:

1.听取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基本原理。

2.实地观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五.实习内容:

1.生产工艺:我厂采用了奥巴尔型氧化沟工艺,该工艺具有节约能耗,减少占地,抗冲击负荷和高效脱氮,出水水质好,简化管理,运行稳定等优点。污水的处理流程,如图一。

2.平面布置:

(1)污水处理区:该区域主要布置污水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大,该区布置了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厌氧池配水井——厌氧池(2座)——奥贝尔氧化沟(2座)——二沉池配水井——二沉池(2座)等

(2)污泥处理区:污泥处理区主要由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储泥池构成。考虑到节省土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便于出泥,将污泥处理区布置在厂区靠近伊河侧,并在该区域内利用道路布置了一处回车场地。

(3)生活辅助管理区:在生产辅助管理区为了满足污水处理生产的需要,设置了仓库维修间(包括机修,电修,仪表修,泥木工间以及外出检修人员用房等)等生产辅助设施,生产管理设施布置了综合楼,车库,门卫传达室以及自行车等。

(图一:工艺流程图)

3.设备管理 :

(1)粗格栅间

粗格栅间是污水处理厂内的第一座污水处理构筑物,拦截直径大于20mm的杂物,保证污水提升泵的正常运行。粗格栅间内安装了2套机械粗格栅,1台螺旋输送机,悬挂吊车,闸板阀等设备。粗格栅75°倾斜安装,格栅高度0.7 m,栅条间隙20mm。栅前水深1.0m,过栅流速0.6—1.0m/s。

(2)进水泵房

进水泵房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进行设计,为了适应流量变化,选用四台同型号潜污泵,设变频调速装置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污水泵为不堵塞潜水排污泵,4台,流量400m³,扬程15m。

(3)细格栅间

细格栅间内设有2台阶梯式机械细格栅及螺旋输送机,栅渣压实机等设备,栅槽宽度1.0m,栅条间隙5.0mm,栅前水深1.0m,过栅流速0.6—1.0m/s,过栅最大水头损失0.20m。格栅定时启动清除栅渣,并与螺旋输送机,栅渣压实机联动完成栅渣的收集,运输,压实等过程,由PLC自动控制完成。

(4)旋流沉砂池

去除污水中比重大于2.65,粒径大于 0.2mm的无机砂粒,以保证后续生物 处理工段的正常运行。设施流沉砂池 2座,采用砂泵排砂方式。单池设计 流量0.171m³/s,池内径2.43m。变速 叶片搅拌器2套,螺旋式砂水分离器 1套。

(5)厌氧池

在厌氧条件下,进入的新鲜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完成磷酸盐的释放,为后续的好养条件下磷酸盐的超量吸收创造条件。设计停留时间为1.00h,潜水搅拌器4套。(图二 旋流沉砂池)

(图三:厌氧池)(图四:污水处理厂厂长为我们讲解)

(2)奥贝尔氧化沟

氧化沟为椭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2池,单池分为3个沟道,外沟道的溶解氧为0.0—0.5mg/l,同时进行氧化,硝化,反硝化;中间沟道的溶解氧为1.0mg/l,起过渡区作用;内沟道的溶解氧为2.0mg/l,保证出水中BOD的去除,以及好氧 条件下聚磷菌对磷酸盐的超量吸收。

(图五:同学们参观奥贝尔氧化沟)

(7)二沉池

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直径28.0米,池深3.5米共设2座。利用中心传动刮泥机清除底部污泥。

(图六:二沉池)

(图七:参观流程图)

六:实习心得:

通过本次实习我清楚的了解到了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直观的将我所学到的东西展示在面前让我更加的明白了如何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深入到了实践运用中。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在各个岗位了解到了与人交往和自觉学习与之相关技能的重要性。在此次实习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欠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提高,并提高将理论深入实践的的技能。

黄山市污水处理厂为解决新安江水质污染,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保证黄山中心城区(屯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是黄山市的形象工程之一。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就要求污水处理不应仅仅满足单一的水质改善,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问题,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少资源损耗为前提。中心城区污水治理工程的实施,对于新安江下游沿江城市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实习是对我们理论学习的一种提升,可以帮助我们锻炼我们的时间能力,增加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当今的环保产业是十分朝阳的产业,充满了潜力,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机遇!总的来说,实习带给了我很多感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篇2: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交办意见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0年*月**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对我区城乡建设与管理开展了专项工作评议,会议提出了“对污水收集管网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维修,重新验收合格后才能结算”的交办意见(以下简称“交办意见”)。*月中旬,我们在***副主任的带领下,对交办意见的办理情况了调研,走访了相关单位、现场察看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管网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人民政府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交办意见的办理

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分管领导***副区长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了责任和要求;由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对污水收集系统存在的排污管网损毁、井盖缺失、污水接入管网等问题进行了检查、修复;对管网进行了疏浚、清理,并重新组织了验收;区环保局多次深入**中学督查,促使该校污水与管网连接,不再往河道直排;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正常,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排放标准。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污水收集系统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验收把关不严,疏浚不到位,管网对接不科学,污水外流直排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调研中我们看到,区域排污管口径大,连接干管的连接管口径小,容易堵塞形成直排。如***、****等有多处地方出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特别是****有两处污水直接从连接管外流向河道,水量还很大。

二是新建改建工程的雨污分流连接监管没有到位,综合验收时没有把关,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如***、***及***新建的居民户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沿河一些居民户、市场部分经营户,仍有向河道直排和倾倒污水的现象。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区政府确定了**局为监管的责任单位,但是由于没有专人专款,因而对污水管网缺乏经常性的检修、维护、疏通,导致了污水管网不畅。河道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从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统计数据看,现在是**的旅游旺季,用水量在增加,用水量增加应该排污量也是增加的,但是目前每天污水处理量在6-7000吨,比运行初期减少了30%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了至少有30%以上的污水没有进入污水收集管网,从红星河道里的水质污染现象也证明了这个问题。

三、建议:

一是区人民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继续进行整改,彻底解决支干管网对接存在的问题。防止

污水外流直排及及雨污混流。

二是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和新建改建工程综合验收关。尽管现在污水收集系统已经验收,但是对污水收集系统的工程质量仍然要加强监控,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于新建改建工程、要严把综合验收关,确保污水接入到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篇3: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污水治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工作。截至2014年底, 中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仅为13%, 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刚刚起步。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城市具有显著的差异, 其技术系统与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导致的环境负荷已经超过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中, 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成为中国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种情况, 中国政府提出实施技术合作项目的要求, 旨在利用日本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和经验, 构建适合于中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项目实施期为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的四年时间, 日方从技术层面对中方合作伙伴给予支援, 以期达成以下成果。

成果1:为改善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探讨相关法律制度及实施体系等, 提出今后的方针。

成果2:探讨农村污水处理的适用技术选择、设计、维护管理技术, 提出今后的方针。

成果3: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项目运营管理的合理化方法及体制得以强化。

日方邀请中方农村污水治理行政管理相关人员和项目实施单位技术负责人等赴日本研修, 是本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赴日研修, 深入了解日本农村污水治理有关的下水道、农业村落排水及净化槽等处理技术概要与标准体系, 提出改善中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思路。研修的主要内容为:

(1) 学习关于农村污水治理的广泛知识, 获取解决问题的智慧, 以期改善本国农村环境。

(2) 通过与日本农村污水处理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共享, 双方得到改善活动的启发。

(3) 强化参加人员之间及与日方专家的意见交流和合作。

2 研修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日双方签署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系统及管理体系构建项目合作会谈纪要要求, JICA邀请中方人员参加2016年5月22日至6月4日在日本举办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管理体系构建项目”第二期研修班。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组成了以卢英方副司长为研修团团长的16人研修团队赴日本研修。

为取得满意的研修成果, 中日双方就研修内容安排进行了多次协商, 研修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日本农村的基本特征;二是日本农村污水治理的政策与制度;三是日本污水处理技术系统。在研修期间研修人员还对日本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就日本农村污水的制度、技术体系和对中国的启示等与日方专家展开了多次讨论。每天参加授课时间超过8小时, 日方安排行程紧凑, 团员们的收获很大 (见表1) 。

研修分为JICA研修中心课程授课 (11次课程) 、现场考察研学课程 (9次课程) 及中日双方讨论课程 (5次课程) 等三部分内容。研修团与日方中央、地方的管理及技术专家就农村污水处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2.1 JICA研修中心授课课程

首先日方专家组组长鹰尾信一先生对项目概要、进展情况、研修定位及研修的安排进行了说明。为加深研修人员对日本农村污水排放特征的认识, 专家小柳秀明先生对中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征的异同进行了对比介绍和分析, 内容包括国家基本情况、行政区划、农村的定义及法律法规体系组成等 (见图1、图2) 。

专家佐藤修二先生开展了日本污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及标准体系的讲座, 内容包括污水处理项目的权责归宿、污水处理的法规体系、补贴制度和实施体制 (见图3) 。

专家佐藤进先生对农村污水处理体系之一的农业村落排水制度与有关农业村落排水的法令开展了讲座, 内容包括农业村落的排水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法令等。

专家藤村纮行先生对农村污水处理的第二个体系净化槽进行了讲解。内容包括净化槽法的制定经过、净化槽法概要、净化槽法总则、设置净化槽的相关规定、净化槽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定、净化槽型号的认定制度、净化槽行业的登记认可制度、净化槽的国家资格和杂则及罚则。

专家广岛基先生开展了日本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技术手册构成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了农业村落排水设施设计指针的构成:规划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维护管理技术等。

针对中国中方的要求, 专家平野刚先生重点讲解了日本农村污水收集技术管网设施的设计和维护管理, 内容包括管网设施的基本事项、管网设施的设计种类、管网设施的探讨事项、管网设施的设计程序及管网设施的维护管理。

最后, 专家水落元之先生针对在中国应用日本技术等所面临的问题与课题方面内容展开了分析与思考。

2.2 现场考察研学课程

在研修期间, 日方安排了5天实地考察。考察内容涵盖了日本农村污水处理的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处理模式的村落排水处理设施, 包括佐伯市直川屋敷堂师地区、弥生切畑地区、长良地区、荒网代地区的处理设施;二是分散处理模式的净化槽设施, 主要是佐伯市直川地区的市町村设置型净化槽。研修人员还参观了日本独有的粪尿处理设施 (曲水苑) 及下水道污水处理设施, 包括北九州市的日明净化中心、佐伯市中关处理厂。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市民的积极参与非常重要, 为此, 日方安排参观了北九州市环境博物馆, 了解日本环境教育的现状 (见图4—9) 。

2.3 讨论课程

日方专家和中方研修人员在研修期间, 双方就日本农村污水处理的政策与制度特征、日本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系统的特征、日本污水处理系统在中国的应用等展开了讨论 (见图10) 。

3 日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概况

日本人口1亿2730万人, 面积38万km2, 行政组织由中央政府的行政机关 (内阁) 和地方政府组成。地方政府称为地方自治体或地方公共团体, 由47个都道府县和1718个市町村组成。

农村在日本无法律上的明确定义。可以考虑为在城市 (城镇化地区) 以外的集中区域农业人口较多的地区, 以及农业振兴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也可视为农村地区。日本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包括村落集中处理模式和净化槽单独处理模式, 其发展历程如下:为了改善卫生环境, 日本于1953年将粪便处理设施列为国库补贴项目;并于1970年制定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 确立了污水的排放限制及水质的检测, 同年重新修订了《下水道法》, 标志现行污水处理法律体系的确立;于1983年制定了《净化槽法》, 同年为改善下水道建设滞后的农业振兴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 日本在农业振兴地区开始创建农业村落排水项目;针对单独净化槽存在的问题, 在1987年创建合并处理净化槽设置建设项目, 修订了净化槽结构标准, 推广小型合并净化槽;于1994年将净化槽市町村建设推进项目作为国库补贴对象, 并于2000年停止新建单独处理净化槽, 此后在农村新建和改建项目采用村落集中处理模式和合并净化槽模式。

截至2014年, 日本污水处理人口的普及率为89.5%, 其中下水道人口普及率为77.6%, 其他的采用村落污水处理和净化槽处理。2013年统计数据表明, 日本还有437万台单独净化槽设施, 这部分住户的杂排水没有接入净化槽, 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参与各方权责、有效的技术体系和运行监管体系等, 这些为日本农村污水的全面开展和长效运行提供了支撑。

3.2 日本污水治理的做法和经验

经过两周的学习, 通过授课、调研、分析和讨论等形式, 我们对日本农村污水治理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3.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污水治理的重要基础

日本污水处理主要包括《下水道法》和《净化槽法》两大法律体系, 城市规划区污水处理主要依据《下水道法》, 农村地区 (城市规划区以外区域) 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依据《净化槽法》。除此之外, 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包括《环境基本法》《水污染防治法》《建筑标准法》《废弃物处理与清扫法》《地方自治法》等。在法律体系框架下, 还有《净化槽法施行规则》《净化槽构造标准及解说》《农业村落排水设施设计指针》及都道府县地方法规和标准等。系列法律法规对净化槽及农业村落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及清扫、废弃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 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及国民的责任和义务, 为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科学推进提供了法律支撑 (见图11) 。

3.2.2 明确职责分工是有序推进污水治理的先决条件

一是在行业管理上理清职责。日本污水处理由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三个部门共同管理, 各自对应城市规划区域、农业振兴地区及农村其他分散居住区域的污水治理, 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分别为下水道、农业村落排水设施和净化槽三种形式。明确了下水道、农业村落排水及净化槽三种处理方式在本地区的实施范围、实施主体及处理对象等。

二是在工作推进上明确分工。2014年, 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通过推出统一的规划制定手册, 要求都道府县在与市町村协商的基础上制定都道府县构想的编制方针, 市町村根据编制方针, 设定集中和个别处理区域, 编制包括建设计划在内的市町村草案, 负责项目实施并加强进度管理 (见表2) 。

3.2.3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是推进污水治理的重要保障

日本通过财政补贴制度, 建立了由中央、地方政府 (主要是市町村) 和居民共同分担的资金筹措机制。其中在建设费方面:对于农业村落排水设施, 由中央政府提供50%的补贴;净化槽分为个人设置型和市町村设置型, 中央政府分别提供10~33%的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或通过发行地方债券进行筹集, 受益农户也要承担部分建设费用。在管理费方面, 主要由维护管理费和地方债偿还费构成, 维护管理费原则上不属于中央财政补贴对象;主要由使用者个人承担 (通过收取排污费, 多等同自来水费) 和地方公共团体补助 (不包括个人设置型净化槽) 两方面构成。中央政府还对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能力难以负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费用的市町村提供较高比例的交付金分配 (类似中国的转移支付) , 提高其资金保障能力。稳定的投入机制为日本农村污水治理的设施建设和长效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 (见表3、表4) 。

注:农业村落排水设施国库补贴率50% (农林水产省)

3.2.4 合理制定分类排放标准是推进污水治理的重要依据

日本在《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下, 1970年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 具有限制等法律约束力, 排水标准适用于排水量在50m3/日以上规模。《下水道法》适用于城市大规模污水处理。1983年《净化槽》法出台, 适用于农村集落污水处理设施及分散型处理的净化槽。此外, 日本为防止公共用水域的水污染, 实现环境标准达标, 对向河流、湖泊、沿岸海域等公共用水域排放污水, 基于排水标准进行排水限制。

日本对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从处理规模和所处地域两个方面确定, 在处理规模方面:一般地区对村落排水设施中处理对象达到501人以上的处理设施称为“特定设施”, 按照所有水域统一的排水标准执行;在水质总量控制的地区, 处理对象人口为201人以上、500人以下的处理设施, 称为“指定地区特定设施”, 执行“特定设施”相同标准;对于排放量低于50m3/日的处理设施, 仅检测BOD和SS两项指标。在所处地域方面:对于有大量排水流入的区域封闭性水域, 仅靠统一排水标准难以保障达到“保护生活环境的环境标准”, 都道府县在指定区域内, 按照国家总量减排控制方针, 在排水标准规定的出水浓度限制以外, 还制定了COD、氮和磷的相关要求, 提高了排放要求和标准, 如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和湖泊水质保护特别措施法等。此外, 都道府县或市町村还可以自行在条例中针对物质和项目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农村污水制定分类排放标准, 让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方式, 使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更加科学有效。

3.2.5 构建完善技术体系和规划是推进污水治理的重要支撑

来源:环境省HP

日本污水处理有下水道、农村集落排水和净化槽组成, 其中农村集落排水和净化槽属于农村污水处理范畴, 在农村污水处理中, 还包括日本特有的粪尿处理设施 (见图12) 。

3.2.5. 1 农村集落排水技术现状

随着运行管理经验的提高及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 集落污水处理主流技术经历了接触曝气池到序批式活性污泥技术到氧化沟到目前间歇曝气技术及MBR技术的变化。1983年度成立以来, 作为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 先后开发了9种生物膜法、17种活性污泥法及5种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共计31种处理方式, 这些处理方式涵盖了上述的主要单元技术。这些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设施, 在各地广泛普及应用。

现在农业村落排水处理设施的约95%采用了JARUS型处理方式。JARUS各种处理方式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均相同, 不同的是中间微生物处理的技术单元或池体的区别, 目前应用较多的为JARUS—ⅩⅣGP型和JARUS—ⅩⅣR型。下面以JARUS—ⅩⅣGP为例简单介绍其处理的原理和各个单元的处理功能。

值得提及的是, JARUS各个污水处理方式的区别主要是厌氧池和好氧池结构填料和运行方式的区别。所参观的设施大多建成10年以上, 目前设施运转良好, 有专门的专职人员和资金进行运行管理, 真正实现了长效运行。但在参观中也发现, 由于人口向城市流动,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大多为设计处理能力的50%左右, 佐伯市荒网代地区渔业排水处理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10%左右。

3.2.5. 2 净化槽技术现状

20世纪60年代前期到1975年, 在未普及下水道的地区, 由于水冲厕所的普及, 仅处理粪尿的单独处理净化槽急速发展,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技术革新, 到2005年净化槽法修订使得“水质保护”目的的明确化, 水质管理体制的强化等得以实施, 净化槽设备也从通过单独处理净化槽的粪尿处理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转变为目前的通过合并处理粪尿及生活杂排水的合并处理净化槽来提高水质。到2013年, 单独净化槽目前还有437万台, 占57%, 合并净化槽333万台, 占43%。单独净化槽和合并处理槽主要区别为:两者处理的污水组成不同, 单独净化槽仅收集处理厕所污水, 而合并净化槽不仅收集处理厕所污水, 还对洗浴和厨房排水进行收集处理。也造成单独处理净化槽的污染负荷是合并处理净化槽的8倍, 是目前日本农村污染治理的一个难题。

3.2.5. 3 粪便处理设施

主要是针对单独的净化槽污泥和农户粪便的处理。主要的技术单元包括收集运输设备、脱水单元、污水处理单元、污泥的焚烧单元及臭味气体处理单元等。

3.2.5. 4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标准化体系

为了指导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日本制定了《农业村落排水设施设计指针》, 除此之外, 还有设计技术方面可以按不同的处理方式, 配合设计指针和运用指针使用。施工方面还出版了分污水处理设施篇和管网设施篇的施工指针。维护管理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 配合维护管理手册使用。

《农业村落排水设施设计指针》由规划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维护管理技术四部分组成。该指针根据农业村落排水设施的特点, 以开展合理的调查 (规划) 、设计、施工、维护管理所需的技术内容为中心, 广泛且详尽的汇总了相关技术, 已成为农业村落排水技术员及相关人员必备的业务指导。

(1) 规划技术

该部分内容主要规定了处理对象、处理设施、处理方法、管网设施内容、污泥处置等原则性事宜。

在这部分, 强调了农业村落排水设施作为长期使用的设施需要具备耐用性, 并且能够应对今后的人口增加等变化。因此, 农业村落排水项目应建设可应对未来变化的设施, 同时该设施还须具备经济性和合理性, 为此, 根据对未来10年左右的预测, 设定规划处理对象人口等设计规格。同时, 农业村落不像城市那样居住密集, 因此需要以几个村庄为一个单位进行高效的污水处理, 这就形成了小规模分散处理系统。

在规划技术中, 给出了集中和单独处理的选定方法, 具体如下:市町村的上级行政单位 (都道府县) 从各省厅管辖的各类下水道建设项目方法中选择符合都道府县及其下属市町村实际情况的项目, 制定建设区域、建设方法及建设进度等方面的计划, 明确建设构想。此时对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及维护管理是选择跨区域还是集约化也一并进行探讨 (见表5) 。

该部分还规定了污水水量、污染负荷、排水水质及设计时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及选择的流程。在这一部分, 笔者列出涉及的各类计算到成本估算的流程和图纸构成 (见图13) 。

规划部分还需要对污水处理的图纸构成、污泥处理的技术等进行选择和规划。

(2) 处理技术

农村集落污水处理及净化槽采用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去除目标进行选择 (见表6、表7) 。

(3) 施工技术

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包括土木、建筑、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厂内建设设施等内容, 属于综合工程。

因此需要充分协调各施工作业, 并确保规定的处理功能, 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性。

污水处理设施施工的流程: (1) 施工计划 (事前调查、施工计划书的编制) ; (2) 临建工程 (准备工作、挡土工程、地下水抽排、安全对策) ; (3) 污水处理设施的施工 (土木、建筑、机械和电气设备施工等) ; (4) 施工监理; (5) 通水试验等 (漏水检查、安装检查、通水试运行) (见图14) 。

来源: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环境省构筑可持续污水处理系统的都道府县构想制定手册。

(4) 维护管理技术

维护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村落排水设施是长期性设施, 为确保良好的处理性能, 维修保养等维护管理工作应遵循净化槽法的规定切实合理地实施。农业村落排水事业在地方财政法上被定位为公营企业, 作为公营企业应开展健全的财政运营。为保障健全经营, 应研究制定可实现快速联网措施的方案、建设费的分担金额、使用费等的决定方法及征收方法, 以及引入企业会计等 (见图15) 。

污水处理设施适用净化槽法, 维护管理也要遵守该法的规定, 建立了较高效率的体制。为了顺利且合理地开展维护管理, 在净化槽管理单位 (地方自治体) 与维护管理专业技术单位 (维修保养、清理企业) 之间建立业务协调合作和联络体制等, 同时明确各方的责任范围 (见图16) 。

农业集落污水处理设施也根据不同的规模和工艺规定了维护保养的次数, 从1次/周到1次/月不等。

3.2.6 建立科学行业管理制度是设施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撑

日本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科学的建设、施工、维护管理及长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管网方面:一是加强建设质量管理, 严格过程监管和竣工验收;二是加强管网设施项目日常管理;三是明确政府和个人的分管界线。

设施方面:一是严格设施质量把关, 项目应在启用后3~8个月之间, 接受指定检查机构的水质检查。二是由专业公司强化日常管理。三是严格净化槽国家资格制度, 由国土交通省和环境省分别对净化槽设备士和净化槽管理士进行资格认定, 并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根据相关规定对施工业、维护保养业和清理业的企业登记和发放许可 (见图17、图18、表8) 。

3.2.7 给我们的借鉴

一是推进部门多头, 涉及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和环境省三个部门, 环节较多, 协调统筹难。

二是处理工艺类型较多, 目前在运行的设施工艺类型有接触曝气法、间歇曝气法、活性污泥法等十几种工艺, 给后续运行维护及政府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三是实际处理规模与设计规模不符, 增加了项目的资金投入, 也给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4 对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启发和建议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法律法规, 为加强中国农村污水治理, 应出台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的管理办法或法规, 明确国家、部门、地方和个人的权责;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排放目标研究制定《农村污水治理污染物排放标准》, 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染物排放主要分类检测指标。

4.2 统筹城乡污水处理

各地应以县 (市、区) 为单位, 依据城镇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坚持城乡、区域统筹, 组织编制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 因村制宜地选择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适宜治理模式, 明确治理目标、序时、措施等。

4.3 强化技术支撑

建议结合地域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及村庄形态特点、尾水利用需求等, 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宜技术及建设指南》, 优选经济简便、技术可靠的处理工艺, 并加快相关技术的标准图集、技术规程或技术标准编制, 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引导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4.4 完善资金筹措机制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建设, 而我国农村地区面广量大, 应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一方面研究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创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建设, 探索农村居民适当缴费的公用设施管护经费保障制度, 多渠道筹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运行维护经费。

4.5 坚持试点示范先行

由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处于起步阶段, 选择一些重点区域 (如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等) 或有代表性的地区, 以县为单位开展试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工作, 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路径。

4.6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宣传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 强化环境卫生意识, 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

4.7 严格督查考核

建议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考核体系, 明确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作为地方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强化工程验收和后期运行维护的跟踪监测, 保证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

篇4:戴志-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关键词】城市缺水;建设;重点实验室;必要性

蚌埠市是安徽省中心城市之一,既处于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直接辐射范围内,又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综合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之一;同时因地扼京沪铁路、京福、沪洛高速铁路中段,是国内交通运输大动脉联系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与华北、东北和中原、西北等经济区纽带上的重要枢纽。这种区位优势将促使蚌埠市发展成为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技术与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等互补优势、传接与融合的“接力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蚌埠市全市国土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位于淮河中游偏下。全市地跨淮河两岸、北靠淮北平原、南托江淮大地、千里淮水穿市而过,淮河在蚌埠境内全长150公里,区域流域面积838平方公里。蚌埠境内水面较多,且多是淮河中下游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全市境内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9.01%。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不重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水资源占有量与利用程度与整个淮河流域一样,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近几年淮河流域的水质监测结果,淮河流域除干流水质基本达到Ⅲ类、Ⅳ类水标准外,大部分支流水质均为Ⅴ类或劣Ⅴ类,当前蚌埠市的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整个淮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相似,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威胁,水环境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蚌埠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1.1蚌埠市属于缺水区

我省蚌埠闸上沿淮淮北地区,系指淮河南岸的蚌埠、淮南两市城区和霍邱、寿县、怀远三县沿淮一带及蚌埠闸上涡河以西的我省淮北平原,面积约占全省的1/6,人口约1700万人,其中1460万人居住在淮河以北近2×104km2土地上。该区域人口密度大、耕地率高,年均降水量约900mm,人均水资源量多年500m3,按照国际通用的水紧缺指标判断应界定为资源缺水区。随着蚌埠经济迅速发展,蚌埠市面临着缺水的危机。

1.2蚌埠市用水总量分析

2008年蚌埠市总用水量2.47亿m3,城镇用水1.3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0.32亿m3,占13%,工业用水0.98亿m3,占45%,农村1.17亿m3,占47%,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13亿m3,占45%,农村生活用水0.04亿m3,占2%。

1.3水资源消耗高加剧了蚌埠市缺水现状

1.3.1蚌埠现状供用水总量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城市工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其供水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生活用水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用水基本保持稳定。根据以上分析,蚌埠地区缺水现象继续加重。

1.3.2蚌埠市第一次水资源供需平衡

蚌埠市第一次水资源平衡是指在现有供水工程挖潜基础上的平衡,城市与农村供用水量平衡分别计算。

据初步分析,在适当限制农业用水和弃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供水能力的条件下,在现状1999水平年,蚌埠市75%保证率城市用水基本满足要求,仅郊区农业存在少量缺水。95%保证率缺水0.71 亿m3,其中城市缺水0.30亿m3,郊区农村缺水0.35亿m3,缺水的主要原因是特别枯水年淮河水量及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供水要求。

据分析,在95%保证率情况下,如不考虑水质性缺水因素,蚌埠市2013年和2030年的城市缺水量分别为0.71亿m3和1.76亿m3;考虑水质性缺水后,蚌埠市2013年和2030年的缺水量分别为0.92亿m3和1.93亿m3。

1.4地表水水质污染严重增加了蚌埠市缺水压力

水质污染一直是蚌埠市城市供水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流域工业,特别是造纸、制革、化肥、酿酒和印染等“五小”工业的兴起,大量工业、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淮河及其支流,致使水环境严重恶化,COD、BOD及酚和氨等多项指标超标。近年来虽经过努力污染治理,但目前淮河、龙子湖、八里沟、席家沟等水体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水质超Ⅴ类水。部分水功能区丧失原有的水体功能。

1.5蚌埠市生活、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蚌埠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4年到2008年呈波动变化,先减后增。2008年比2004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工业废水中COD的排放量几年来基本呈减少趋势,到2008年,COD排放量比2004年减少了0.32倍。工业废水中NH3-N的排放量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增加了1.05倍。2004年-2008年蚌埠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COD、氨氮呈上升趋势。

1.6蚌埠市地表水达标状况

《蚌埠市地表水功能区划》中水功能区共44个,其中包括渔业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景观用水以及混合区。2008年蚌埠地区淮河干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80%,支流及湖泊的水质达标率为41.2%。(注:数据来源:市环境监测部门淮河干流蚌埠段历行监测数据归纳而得。)

1.7淮河蚌埠段水质污染状况

从淮河蚌埠段2000年-2008年水质类别变化分析,淮河蚌埠段水质呈U字形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淮河蚌埠段水污染出现了回潮现象。

2.建设蚌埠市污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形势发展需要

目前蚌埠市仍以淮河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水质差,不得不增加沉淀投药量,处理费用较高,尤其是遇到污水团下泄,用药量增加近十倍,水处理成本增加7-8倍,整个枯水季自来水公司处于保本或亏本状况。如2001年8月淮河污染团下泄的几天,自来水公司每处理一吨水亏损0.5元,总亏损达上百万元,即使这样,饮用水中的NH3-H仍难达标,并且还有异味,长期饮用超标水对人体健康也回产生危害,易诱发正铁血红症及癌症。

为尽快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变过去污染放置主要偏重于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及我市污染防治工程市场大部份被外市占领的不合理状况,充实和加強我市环境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队伍,建设蚌埠市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实现上述目标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应面向环境保护主战场。没有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及优质、可靠、高效的环保产品和设备,就不可能保证前述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蚌埠市污水处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以此来支持和稳定住一支高水平的环境科技研究开发队伍,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向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转变,实乃当务之急。

篇5: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参观污水处理流程,提高对污水处理的理解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工厂接待人员的讲解增强对污水处理流程的了解和认识。以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一

一、工程概况

东莞市麻涌污水处理厂位于麻涌镇南端漳澎村破流水闸旁,总设计规模为9万m3/d,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处理规模3万m3/d。

二、设计规模及组成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综合楼三层,建筑面积平方米。配电室

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鼓风机房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污泥脱水机房一层,建筑面积427平方米,两座门卫,建筑面积平方米。

三、建筑设计

1.场地概况:

麻涌全镇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镇内南端漳澎村破流水闸旁,利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厂址靠近狮子洋,有利处理出水排放;厂址场地空旷,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无拆迁工程量,对镇区的环境影响小。规划红线面积约亩。

2.总平面布局:

(区域分析图)污水厂平面布置主要根据城市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放水体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布置,既要考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还要考虑建筑造型、厂区绿化与周围相协调等因素,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

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将整个厂区

划分为:生产管理与生活区(厂前区)、污水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生产区)。

(风向分析图)将厂前区布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臭气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设置小公园,保证厂前区优美的绿化环境。

厂前区内布置有综合楼、停车场等,综合楼与各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进水泵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保持一定距离,并有绿化带隔开,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

(流线分析图)在生产区内,根据污水干管的进厂方向及处理后的尾水排放方向按工艺流程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布置粗格栅渠及进水泵房、计量井

1、细格栅渠、旋流沉砂池、SBR池、UV消毒渠及计量井2等污水处理构筑物,二、三期的SBR池、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置于厂区西侧,于东侧一期建筑物分区明确布置合理。使得工艺流程顺畅、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

之间的管渠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配电中心紧靠用电负荷最大的进水泵房及鼓风机房。污水处理中最大的构筑物----SBR池,布置在全厂的中心,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设于SBR池两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

中心控制室作为全厂的控制中心,也是生产区的核心,布置在综合楼内,便于集中管理。

厂区设大门与侧门各一处,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通道。栅渣及脱水后泥饼由侧门运出,保证厂前区环境。

总体来看,整个厂区布置紧凑,功能明显,占地少,近、中、远三期工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衔接较好。

3.平面设计

在本工程中附属建筑物的主体为综合楼,由机修间、仓库、行政管理用房、化验、会议、接待、展示厅、职工宿舍等造成,主体三层。将机修间、仓

库、职工宿舍设在一层,并为其在综合楼的背面分别设单独的出入口,做到洁污分流,二层主要为化验室办公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三层主要为单身职工宿舍和中心控制室,娱乐活动室。

4.立面设计

综合楼立面造型典雅细腻、清新脱俗,具有时代感,建筑立面的凹凸变化,有利于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交融,既改善封闭走道的采光条件,又使室外美丽的景色自然地融入室内空间,体现现代建筑的特点。

污水处理厂其他单体建筑,在形式上力求新颖、简洁、明快,打破以往的工业化建筑模式,使之成为花园式工厂的一个景点,体现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建筑外墙主要为白色、灰色外墙涂料,辅以朱红色外墙涂料点缀,局部采用镜面镀膜反射玻璃布强,空心玻璃砖墙面。通过运用建筑材料的粗糙与细腻、厚实与轻巧、真实与虚幻、暗淡与

光亮的对比,使建筑形象更加耐人寻味,构筑物外墙,结合装饰、面试,同绿化布置一起,消除大片实墙带给人们的单调枯燥的感觉,使之与环境相结合,真正体现花园式的设计理念。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二

一、概况

福州市xx污水处理厂位于著名风景名胜区鼓山南麓。厂区占地面积 公顷,其远期规划为日处理污水70万吨,一期设计日处理污水20万吨,二期设计日处理污水达到30万吨,考虑近远期结合,按日处理污水30万吨规模一次征地。一期工程总投资为亿元,其中厂区亿元,厂外管网系统亿元,新建污水管道182公里,疏浚、修复、连通旧管道70公里,厂外建有四座中途提升泵站。服务范围东至鼓山脚下,南至闽江,西至白马河及西湖以东,北至铁路线,同时,承担处理福州西区的部分污水。服务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100万人。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处理后 的尾水排入光明港,厂内设备精良,主要设备从美国、德国及瑞典引进。

本厂是福建省实施污水与垃圾处理行业产业化政策后,第一个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污水处理厂。从建设到运转,市委、市政府及主管局高度重视洋里污水处理厂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划,城市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有效的提高了进厂水质和处理效果。收纳污水以点源和面源相结合,由于加大了污水管网投资力度,增加了接纳点,扩大了接纳面,取得了较好的污水收纳效果。

本厂于20XX年1月1日开始通水试运行,20xx年5月底顺利完成活性污泥的培养,6月以后,污水处理进入正常运行阶段。20xx年4月,洋里污水处理厂日平均处理污水达万吨,从而达到20万吨的设计规模,实现满负荷运转。

本项目的建设为福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对福州市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及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二、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1)首先洋里污水处理厂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预处理系统由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比氏沉砂池等部分组成,用于提升污水水位及去除水中漂浮物和砂粒;生物处理系统由卡鲁塞尔氧化沟、方形二沉池、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房等部分组成,通过氧化沟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污泥处理系统由均质池和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组成,用于对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脱水,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以便外运处置。厂外管网建有4座中途提升泵站,分别为:温泉泵站、三八泵站、金铛泵站、0号泵站。各社区排放的生活污水经管网和四个泵

站输送至厂区,依次经过预处理系统和生物处理系统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处理后的尾水就近排入光明港。剩余污泥经泥处理系统形成泥饼后外运处置。

(2)污水处理一、二期工程工艺流程

一期工程进水以分流制城市污水为主,并混有部分合流制污水和工业废水,工程推荐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考虑一期改造后出水标准的提高,与二期共用部分构筑物,工艺流程(见图1)。

为了满足出水新标准,二期工程采用多模式AAO工艺(见图2),通过对生物反应池进水点和混合液回流点的合理设置,该工艺对水质水量变化及冲击负荷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模式灵活,可以实现不同运行工况,充分发挥各种处理工艺的特点,对污水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三、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进水泵直径为26m,深为。

一期设两台机械粗格栅,型式为钢丝绳牵引式,格栅宽为,间隙为20m,安装角为75。设8台潜水水泵泵位,近期安装6台(4用2备用),采用引进设备,Q=/s,H=157Pa,N=150kw。

二期利用一期预留泵位,增加2台同一期参数水泵。

2、细格栅

细格栅渠与旋流沉砂池相连,一期按20m/s规模设计,共设4台回转式细格栅,单台宽度,间隔为6nm,a=45,采用不锈钢316耙齿。针对一期采用的耙齿回转式细格栅对垃圾去除率较低的缺点,二期细格采用转鼓式细格栅。主要设备:转鼓式细格栅2台,直径1800nm,b=6nm,p=,a=35。

3、旋转沉砂池

旋转沉砂池一期按2010m/d规模设计,采用4座PISTA20型圆形沉砂池,二期按1010m/d规模设计,采采用2座PISTA 20型圆形沉砂池,HTR=30s。

每座沉砂池设立式桨叶分离机一台,N=,排砂量/d(含水率60%),采用2座N=砂泵。

4、一期氧化沟

采用4座氧化沟,每座处理规模510m/d,平面尺寸,设六格廊道,廊道长100,宽7m,有效水深4m,氧化沟设计污泥负荷为/(),HRT=,MLSS=3200mg/l,回流比为50%~100%.产泥率为/kgBOD5,污泥龄为,溶解氧设定浓度为~/L。

每座氧化沟配5台93/70Kw双速倒伞型叶轮曝气机(进口设备),叶轮直径3500mm,转速36/28r/min,适用水深~,充氧能力为190kgO/(台.h),功率。

5.二期多模式AAO反应池

多模式AAO生物反应池共一座,份两池,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设计流量为1010m/d,每池510m/d,可单独运行。

设计水温:15~25℃,系统泥龄为,污泥负荷为/(),容积负荷/(),MLSS=3500mg/l,H水深=;V厌氧区=5376m,t=,V缺氧区=10752m,t=;V好氧区=27072m,t=;总水力停留时间。

主要设备:进口膜式微孔曝气管3200根,L=1000mm/根,气(根.h),进口搅拌器24台,p=4kw潜水轴流泵6台(4用2备),单台Q=386L/s,H=20Pa,p=15kw。

6.二沉池

钢混矩形平流式二沉池,污泥泵房与二沉池合建,一期共2座,每座处理规模为10*40m/d,二沉池分12格,每格宽为。内净尺寸为,h水深=。二沉池表面负荷q最大=/(),HRT=。

二期1座,处理规模为1010m/d,有效水深为,其余参数同一期。

7.均质池

均质池共4座,刚混结构,直径为14 m,有效水深为。进泥量为/d,进泥含水率为%,进泥体积3343m/d,HRT=14h。实际运行时采用间歇式运行,污泥含水率降到%。

8.污泥浓缩池

浓缩池4座,刚混结构。直径为16m,有效水深。进泥量39t/d,进泥含水率为%,进泥体积4875m/d,出泥含水率%,出泥体积为1560m/D,浓缩时间为,固体负荷为49kg()。

9.加药间

加药间平面尺寸为*。投药点1:一期氧化沟出水堰处,化学除磷,协同沉淀;投药点2:生物反应池末端,化学除磷,协同沉淀;投药点3:上清液除磷池,化学除磷,协同沉淀。

10.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污泥脱水机房及污泥堆棚建筑面积共1265m。

主要设备:一期3台宽为3m的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单台流量100m/h,二期利用一期预留空位增加一台。设计工作时间18h,加%,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8%-80%。(二期设计增加了污泥浓缩

池,以降低脱水机运行负荷。)

11.紫外线消毒渠

紫外线消毒渠共1座,内净尺寸LB=,分三条道,设计规模为3010m/D,每条渠安装26个模块,每个模块设8支灯管,接触时间为6s,总装机功率为156kw。

四、总结

这次的实训虽然时间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的整套工艺运行情况及设备构筑物进行了全面的参观学习,对污水处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我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未来环境工的我们所背负的任务。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无所不在,身为一个地球人,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工作者更要认

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三

一、工程概况东莞市麻涌污水处理厂位于麻涌镇南端漳澎村破流水闸旁,总设计规模为9万m3/d,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处理规模3万m3/d。

二、设计规模及组成本工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综合楼三层,建筑面积平方米。配电室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鼓风机房一层,建筑面积平方米,污泥脱水机房一层,建筑面积427平方米,两座门卫,建筑面积平方米。

三、建筑设计1.场地概况:

麻涌全镇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镇内南端漳澎村破流水闸旁,利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布

置。厂址靠近狮子洋,有利处理出水排放;厂址场地空旷,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无拆迁工程量,对镇区的环境影响校规划红线面积约亩。

2.总平面布局:

(区域分析图)污水厂平面布置主要根据城市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放水体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布置,既要考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还要考虑建筑造型、厂区绿化与周围相协调等因素,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

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将整个厂区划分为:生产管理与生活区(厂前区)、污水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生产区)。

(风向分析图)将厂前区布置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臭气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校设置小公园,保证厂前区优美的绿化环境。

厂前区内布置有综合楼、停车场等,综合楼与各处理构筑物、鼓风机房、进水泵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保持一定距离,并有绿化带隔开,卫生条件与工作条件均较好。

(流线分析图)在生产区内,根据污水干管的进厂方向及处理后的尾水排放方向按工艺流程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布置粗格栅渠及进水泵房、计量井

1、细格栅渠、旋流沉砂池、sbr池、uv消毒渠及计量井2等污水处理构筑物,二、三期的sbr池、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置于厂区西侧,于东侧一期建筑物分区明确布置合理。使得工艺流程顺畅、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配电中心紧靠用电负荷最大的进水泵房及鼓风机房。污水处理中最大的构筑物----sbr池,布置在全厂的中心,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及除磷加药间设于sbr池两侧,节约了管道与动力费用,便于操作管理。

中心控制室作为全厂的控制中心,也是生产区的核心,布置在综合楼

内,便于集中管理。

厂区设大门与侧门各一处,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通道。栅渣及脱水后泥饼由侧门运出,保证厂前区环境。

总体来看,整个厂区布置紧凑,功能明显,占地少,近、中、远三期工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衔接较好。

3.平面设计在本工程中附属建筑物的主体为综合楼,由机修间、仓库、行政管理用房、化验、会议、接待、展示厅、职工宿舍等造成,主体三层。将机修间、仓库、职工宿舍设在一层,并为其在综合楼的背面分别设单独的出入口,做到洁污分流,二层主要为化验室办公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三层主要为单身职工宿舍和中心控制室,娱乐活动室。

4.立面设计综合楼立面造型典雅细腻、清新脱俗,具有时代感,建筑立面的凹凸变化,有利于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交融,既改善封闭走道的采光条

件,又使室外美丽的景色自然地融入室内空间,体现现代建筑的特点。

污水处理厂其他单体建筑,在形式上力求新颖、简洁、明快,打破以往的工业化建筑模式,使之成为花园式工厂的一个景点,体现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建筑外墙主要为白色、灰色外墙涂料,辅以朱红色外墙涂料点缀,局部采用镜面镀膜反射玻璃布强,空心玻璃砖墙面。通过运用建筑材料的粗糙与细腻、厚实与轻巧、真实与虚幻、暗淡与光亮的对比,使建筑形象更加耐人寻味,构筑物外墙,结合装饰、面试,同绿化布置一起,消除大片实墙带给人们的单调枯燥的感觉,使之与环境相结合,真正体现花园式的设计理念。

主要经济设计指标厂区红线面: 55176m2一期用地面积: 27537 m2预留远期用地面积: 27639 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4960 m2道路及广场面积: 6120 m2总建筑面积:

m2其中:

综合楼建筑面积:

m2配电房总建筑面积:

m2污泥脱水机房建筑面积: 427 m2鼓风机房建筑面积:

m2门卫建筑面积:

m2建筑基底面积:

m2建筑密度: %(一期)容积率:(一期)建筑系数: %(一期)建筑层数: 综合楼三层,其余均为一层建筑高度:

综合楼: 米配电室: 米污泥脱水机房: 米鼓风机房: 米门卫: 米绿化用地面积: 16459米绿化率: %机动车停车位: 6个

(一)前言随着第三年学期末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保与食品专业学生进行了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后,在污水处理厂实习,是生产实习基础上的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

定良好的基矗

1、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力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2、通过毕业实习,培养我们待人处事的能力,不再是当全身心投入的日子总是过的那么快,转眼间,已经度过了六个月的岁月。这次实习是对东莞市豪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麻涌污水处理厂的整套工艺运行情况以及设备构筑物的安装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把握与理解。这不仅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还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矗在当前这个以追求利益为最大目标的社会,环境正在变得日益恶化,而环境保护专业则正是为了培养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开设的。对于整个污水处理厂,其设计、运行凝聚的广泛的学科知识和许多

工程设计者的智慧,我很受感染,同时也很受启发。作为一个未来环境工作者,深刻体会到我所背负的任务有多么艰巨。

在实习期间,东莞市豪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麻涌污水厂各种管理制度、流程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上下关系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这种系统可以说是我们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缩影的充分体现,在处理厂的实习让我体验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以及社会交际的重要性。

首先,在前次实习的基础上,让我更加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互相支持与鼓励,一起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实习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这种精神的培养不仅给我的职业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让我体会到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污水处理厂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值得研究,不管是从运行,还是从管理,很多事情预想中的结果和现实有偏差,这就提醒了我们的工程设计者,考虑问题要全面,处理问题要细心。在工作中,方法的正确和便利非常重要,但却不能忽略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最后,这次豪丰之旅让以前不怎么接触的同学增进了不少友谊,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这种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机会可能不再有了,从而使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篇6: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班级: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班

姓名:章启华

学号:080712118

指导老师:张乐勤姚志强荣慧芳贾丽方宇媛

前言:夏季在五月已经展现了它强势的劲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使近半个世纪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64摄氏度,这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的深刻警示。夏天更热了,尽管如此,我们的实习依然如期的进行,在2011年5月8日下午,老师们带领我们旅游系资环三个班到池州市清溪污水处理厂实习,池州市主在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为主,清溪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主要都市村庄、医院、学校、宾馆及农业生活污水等。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三类,直接排入清溪河。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难点,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1年5月8日上午——下午

三、实习地点

池州市清溪污水处理厂,贵池区九华山大道北段,市开发区管委会、清溪半道小区旁边,污水处理量约25000m^3/d。

四、实习内容

1、污水厂概况:污水处理厂是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一般分为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管道。有时为了回收循环利用废水资源,需要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时则需建设污水回用或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有各种常用或特殊的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包括各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费用最省。设计时必须贯彻当前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政策。因此,从处理深度上,污水处理厂可能是一级、二级、三级或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设计包括各种不同处理的构筑物,附属建筑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设计并进行道路、绿化、管道综合、厂区给排水、污泥处置及处理系统管理自动化等设计,以保证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效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技术先进,投资运行费用省等各种要求。池州生活污水厂处理包括:生活小区污水,池州学校,机关单位,别墅,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餐馆餐饮废水,池州火车站,汽车站,临时工地,都市村庄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池州工业废水处理包括:食品厂加工废水,化工厂,造纸厂,制药厂,纺织印染废水,煤矿加工生产,电镀废水,屠宰废水,养猪场,养鸡场,皮革厂,洗毛厂,实验室污水,小型工厂冷却水。池州其他企业生产废水

池州医疗污水处理包括:医院废水处理,殡仪馆污水,妇幼保健院医疗废水等。

2、处理工艺:

池州清溪污水处理厂采用以叶轮表面曝气为主体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处理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1).物理处理法如过滤法、沉淀法,浮选法等。

(2).物理化学法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析法等

(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来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法的一种。

(4).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水中杂质污染物的方法。如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等

(5).生物处理法如好养生物法、厌氧生物法等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沉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池州清溪污水处理厂主要就是运用活性污泥法。

处理工艺的详细过程: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物质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能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排除的污泥可以当做肥料使用。

3、工艺流程:污水—提升泵站——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分配井——厌氧池

五、实习总结

在污水处理厂实习的时候,那里的工程师们在炎炎烈日下,不辞辛苦的带领我们参观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详细的介绍了它们各自的功能,有初沉池、二沉池、分配井、旋流沉砂池、曝气池、厌氧池、出水池等等,很多同学在观看之后还意犹未尽,饶有兴趣的问了厂长很多关于污水处理工艺的问题,比如,池州的污水处理厂为什么会选建在这里? 这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能够达到几类几级?经过处理的水主要用途是什么?等等的问题,厂长和那里的工程师都一一作了解答,我们听得也很认真。在实习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是直接排入清溪河的,排出水的水质是三类水质,那会不会影响清溪河的水质呢?

通过这次真切的污水处理厂实习经历,我深刻的体会到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使我在学生阶段能够更大程度深入学习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处理城市和工业污水普遍采用的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处理成本低,而处理效果好。

上一篇:对莫言获奖的感想下一篇:房地产策划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