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故事:掌柜的

2024-04-20

关于家乡的故事:掌柜的(精选11篇)

篇1:关于家乡的故事:掌柜的

掌柜或掌柜的,工具书上说是古时对店主的俗称。掌柜的,意即掌柜的人,掌柜者。称谓形式就如过路的,打猎的,唱戏的,开车的,等等一样,就是从事这一职业或从事这项活动或有这种支配权力和地位的人。柜,想必指钱柜,粮柜,衣柜等,这些柜里的东西都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能掌管、支配这些东西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啊!

在家乡一带,现在对店主、老板等还称掌柜的。在乡村里称父母为老掌柜的,弟兄之间按排行也称大掌柜的,二掌柜的等等。但这只是对别人说到这些人时的称谓,而不是也不能当着这些人的面说的。见别人的子孙有时也昵称其为小掌柜的。

男女皆可称掌柜的,这个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只要有占山为王的,经常看到其头领不论男女就称掌柜的或当家的。在一个家庭,男主人称掌柜的或外掌柜的,女主人称内掌柜的。这个内、外掌柜,相当于内、外当家的称谓。而且男女主人互称掌柜的,不论人前人后,称时不能说内外,只说掌柜的,对方和外人就知道说谁。

在这里,掌柜的不一定是老板,也不一定是头领,更不一定是掌权管财的,其实质是一种尊称,是敬重你在你的家庭里、家族群中和社会上的地位,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认同和维护,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只对男子的泛称。夫妻之间互称掌柜的,那是凝聚着相互的信任,包含着无限的依赖,体现的是夫妻互敬互爱的相扶相持。

现在在乡村里,你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来访,见到女主人问:掌柜的呢?问女主人事,她则答:问掌柜的去。问女主人要什么东西,她答:等掌柜的回来吧。若男女主人都在,女主人接话,则说,跟掌柜的说,跟掌柜的要等等。男主人则笑对女主人说,你才是掌柜的呢!一人对另一人说:老掌柜的怎么怎么,二掌柜的怎么怎么的。如此等等,远比称呼我大或称兄道弟、直呼兄弟名显得家常、亲切和有归属感。

乡邻问:做啥去?来者答:“给老掌柜的送好吃的去!”“大掌柜叫喝酒咧!”“到二掌柜那帮忙去!”答者满脸自豪,问者羡慕不已。

篇2:关于家乡的故事:掌柜的

我的童年——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吃穿都难解决,就别提有什么玩具可玩了。家乡的小河无形之中也就成了我们这群毛孩子免费的游乐场。

当春天的第一缕春风刚刚吹过小河,我的心就随着河边的柳枝蠢蠢欲动起来,想着去河里捉小蝌蚪,抓螃蟹,摸泥鳅……在河边的柳枝抽绦吐绿的过程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去看小河,生怕跑慢了小河就会流走了似的。那时候,我经常用手轻轻触摸她的肌肤,光着脚丈量她的体温,有时还会为她唱上一首儿歌,我多么希望小河快快的暖和起来呀。河岸上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已偷偷的长出了小叶子,远处那块田地里农民播下的种子透过芬芳的泥土,伸了伸腰,也在加快脚步使劲地向上长。整条小河浸沉在春意盎然的生机中。

一天天过去了,我总是感觉小河的脸不温不热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失落。有一天,就在我对小河失望转身将要离去的时候,忽然一阵暖风吹过,河岸上的野花开了,树上的小鸟,河里的小鱼,小蝌蚪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小河也嗤地笑了,霎时整条小河沸腾了起来。

夏天来了。

大中午的不休息,邀上几个小伙伴,飞也似的跑向小河边,等不及把鞋子脱了就跳到了河里,一场激烈的水战展开了。小伙伴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着,水珠不停的飞溅到身上、脸上,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战斗的激情,我们呐喊着,欢笑着,跑着,追着,小河里飘荡着我们天真无邪的欢笑声,那压抑了很久的沉闷也在河水被溅起的的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等不玩了,我们的衣服几乎全湿了,一个个坐在河边的那块大石头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傻的笑着。

家乡的小河不知什么时候也成了我的知心河,那时候和同学闹矛盾了,或被爸妈打骂了,或喜或悲的事我都要去小河边坐会,和小河说说心里话。对着小河我可以想哭就哭,把内心的委屈全部给倒出来;也可以想笑就笑,把内心的喜悦与小河分享。小河总是静静的看着我,不言无语,只是一个劲的向前流淌着,奔流不息。那哗哗的流水声像是小河在告诉我,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帮互助,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我不由得弯下腰来,捡起一块小石子向着河流的方向狠狠地掷去,水面上溅起一串串的水花,在水起花落的瞬间,一切的鸡毛蒜皮,一切的不如意都随着河水远远流去,心里多了一份宁静,一种自强不息。

夏天的小河是美丽的,河岸上的野花朵朵盛开、竟相斗艳,红的、粉的、白的、紫的、黄的……把小河装扮得更加靓丽。河的两旁是一棵接一棵的白杨树,树叶郁郁葱葱,树干笔直,像一个个卫士在守护着小河。蝉儿也知时节的早早就在树上安了家,开始了每天的吊嗓子。这时的小河愈加得热闹了。三三两两的村妇、姑娘们在河边洗着衣服,孩子们在河里嬉闹着,从地里回来的庄稼汉们挽着裤腿,光着双脚站在河里,用河水冲洗着身上的泥土,河水冲走了他们一身的疲劳,只留下他们放肆的说笑声回荡在小河的上空。

我曾沿着小河走了很远很远,想要看看小河究竟流向了哪里?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我无数次的问小河,小河不语,只有哗哗的流水划过我的心际,从此我的心里多了一份执着和一个秘密。

多年过去了,我在城里安了家,回家的次数自然也少了,总想着去去看看小河,但总是没有如愿。城市里幢幢高楼让人觉得压抑,空气的污浊,更使人喘不气来。好想寻找一块净土,把心灵安放。每到夜晚,我更加想念家乡的小河,常常梦见自己光着脚奔跑在小河里,跑着、笑着……

前几天,我终于按奈不住想念,回了一趟家乡,一来看看老爸,二来去看看小河。一路上小河的样子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二十多年过去了,小河还保持着原来的娴静吗?我不敢多想,只盼快点见到小河。

老爸说小河里早就没水了。我心里一阵失落。

去小河的路上秋风萧瑟,阵阵凉意透过衣衫凉到了我的心里。走近小河时,我慢下了脚步,几块玉米地和几个小沙堆缓缓呈现在眼前,记忆中的那一颗颗白杨树不见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也消失了。我快步走向小河,眼前的一切让人心痛,小河里杂草丛生,杂物堆集,可怜的小河只留下一个干涸的躯体静静的躺在河床上,静静的,静静的……

篇3:杨薇薇:用绿色食材讲家乡的故事

追求健康生活,辞职回乡创业

杨薇薇的家乡是福建宁德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气候湿润,自然环境保护完好,是银耳的理想种植地。2013 年7月毕业后杨薇薇成为一名家具设计师。城市里污浊的环境、灰蒙蒙的天空,让她时常怀念起家乡清新的空气。每次跟远在乡村的父母通电话,她抱怨最多的是杭州糟糕的天气。

有一天,妈妈给她寄来几包自家种植的银耳,还特意叮嘱说,银耳有清肺排毒的功效,是对抗雾霾的最佳食品,要她多吃。办公室的同事看到后,立即被那些像花一样完整、漂亮的银耳吸引了。杨薇薇随即把银耳分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品尝,大家食用过后都说很棒!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朋友找到杨薇薇,叫她带些银耳给他们。家乡随处可见的银耳,受到同事们的如此欢迎,是杨薇薇没有想到的,这同时也引起了她的深思。

“自己能不能将更多自然本真的家乡好食材分享给追求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的人们呢?”她找来两个同在农村长大的校友一合计,三个年轻人决定一起辞职,回到家乡创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当得知杨薇薇要辞职回家做农产品销售时,家里人坚决反对。但性格执拗的杨薇薇却坚定自己的想法,那段时间,她常常给父母打电话,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这个项目的前景。看到女儿铁了心,父亲除了叹息一筹莫展,而母亲呢,则偷偷地抹着眼泪。

让食材讲故事,见证食物成长过程

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把家乡优质的食材分享出去呢?作为一名“互联网的原住民”,杨薇薇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互联网,通过淘宝、微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经过精心的准备,2014 年的春天,杨薇薇在网上开了一家微店,取名“江南有机农园”,专门销售家乡地道的农产品。

微店刚开张时,知道的人很少,微店页面的访问量不高。怎么办?做事干练的杨薇薇拎着几袋银耳,来到杭州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用手提箱做摊位,因陋就简地推销起银耳来。不到半天,她带去的银耳全部卖完。杨薇薇由此认为,好的东西还是受欢迎的,只是不被人们知道而已。

为了让更多的都市白领们知道家乡的好产品,杨薇薇开始线上线下同时发力。2014 年2 月开始,杨薇薇发起了众筹活动。她写道:“作为农民的孩子,在大城市里才发现很多食材没有家乡的原汁原味,并且大部分的价格通过各种中间商变得昂贵,而农民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也因为信息闭塞,供求不平衡,收入甚微,最大受益者是收购农产品的商贩。我们希望为家乡的优质产品打造一个展示平台,让更多的朋友享受到自然本真的好食材,也让农民得到应该得到的回报。”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食物是怎么来的,杨薇薇认为,每一样的食材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她别出心裁地将食材从播种到收获完整的生长过程,通过照片和视频的故事形式进行展示。杨薇薇“讲食材自己的故事”的创意,既展示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还原食物最真实的味道,又可以让网友直观地了解食物是怎么生长的,温暖而朴实,很快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和点赞。原本计划能筹集到8000 元就算成功,结果筹集到6万多元,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期。很多素不相识的网友觉得90 后年轻人做农业,很不容易,就大力支持。

众筹活动结束后,要给参与者发货,杨薇薇和伙伴们为此熬了好几个晚上。看着仓库里一排排整齐的包装盒、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杨薇薇感到万分欣慰,觉得特别幸运,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也更加坚定了她做优质农产品销售的信心。

更让杨薇薇感动的是,当看到众筹活动成功之后,父母亲渐渐开始支持她的事业,不仅利用多年的种植经验指导她种植农产品,还一起帮忙选货、理货。他们终于明白,女儿说的农业也可以走不同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了,相信女儿能行。

与此同时,杨薇薇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店内产品信息和养生常识,传达了一种自然至上的生活理念。线下则多次举办推介会,让消费者与原生态的农产品零距离接触,看到质量真正过得硬的产品,从而赢得大众的认可。

专注小而美,也能成就大事业

随着宣传推广的深入,关注“江南有机农园”微店的人越来越多。有一天,一位网友用“江南有机农园”的食材做出菜肴后,把照片拍下发了过来。杨薇薇心里一动,一个主意在她心里萌发。她想,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一地一个味,同一种食材,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吃法。传统的吃法固然需要,但她希望有更多创新的吃法,来丰富食材的内涵。

杨薇薇开始征集用“江南有机农园”的食材做出菜肴的菜谱,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上百张菜肴颜值图片和菜的具体做法,杨薇薇精心地把它们收集起来,集成了一本菜谱。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位贵州的网友,用猴头菇为原料做出了几道特色菜,邀请杨薇薇前去品尝。此后,杨薇薇每寄出一种食材,都会附带上一份电子菜谱,教会大家如何做出营养健康的菜肴。特别是遇到节日的时候,她就会精心给网友推荐系列食材。2015年的中秋节,江南农园特别推出“六个中秋礼盒”,分别是秋季养生系列“猴头菇+ 竹荪+ 银耳”、银耳滋补系列“银耳+ 莲子+ 枸杞+ 百合+ 红枣”、秋季养元系列“银耳+ 茶树菇+ 香菇”、秋季水嫩系列“银耳+ 枸杞”、秋季养胃系列“猴头菇+ 枸杞”、秋季降脂系列“竹荪+ 枸杞”。很多网友反馈说,江南农园的食材不仅吃出了健康,而且还吃出了家乡的味道。

当然,江南农园对食材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自己种植时令果蔬外,他们有着固定的供货基地,分别是杨薇薇和另一位合伙人的老家。平时,杨薇薇不停地奔走在两个基地之间,指导农户播种,施用有机肥、绿肥来代替化肥。到了收获的季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卖相,杨薇薇和她的团队坚持手工挑选货物,并且亲自到场。挑选食材挺有讲究,比如香菇,菇朵分大中小,要选中的才是最好的,并且伞面要厚实,根蒂要短。

记得第一次去收货时,杨薇薇与一位大叔沟通不顺利,对方认为她太过挑剔,从来没有像她那样挑选的,一气之下不愿意卖了,而且还把杨薇薇赶了出来。

吃了闭门羮的杨薇薇并没有气馁,多次登门拜访那位大叔,一遍遍地向他解释,终于使他接受了自己的做法,乐意把货物卖给她。

虽然杨薇薇很“挑剔”,但农户们都愿意跟她合作,因为她能出比其他批发商更高的价格,最高的可高出其他批发商的40%。又因为是原产地直销,减少了中间层层批发,不仅方便,而且可以给他们更多利润回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从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大学生,杨薇薇深受乡亲们的信任,“他们觉得我们这些回来的孩子有知识,会‘倒腾’,都非常支持”。

篇4:丛平平:故事集市的女掌柜

玲珑秀丽的江苏姑娘丛平平,在扬州大学念书时算得上学校里的风云人物,被朋友亲切地尊称为“作家”。当然,这并不是浪得虚名,丛平平从小就对故事感兴趣,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在各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大学毕业后,满怀才情的丛平平顺利进入南京一家知名广告公司。

爱写故事的人大概都有些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很快,丛平平就在公司诸多文案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为闪闪发亮的首席文案。待遇优厚、别人羡慕得要命的好工作,岂知五年后成为了28岁的丛平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首席文案是广告公司的一块活招牌,上司自然将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丢给丛平平,其实,丛平平不怕苦不怕累,她只怕自己辛辛苦苦绞尽脑汁想出的完美创意,被客户挑剔挤压成一堆“四不像”。内心苦闷的丛平平找公司前辈聊天,前辈劝她:“咱做文案的,客户至上,哪怕明知外行指导内行,毫不专业,还横加干涉,但看在money的份上,能忍则忍吧。”

前辈原本是好心,哪知这话钻进丛平平耳里,令她的痛苦立马升了级。她开始反省并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前以为进入广告公司这种创意圣地,能让自己一展所长,但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真爱文字的人,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珍而重之,看到“新生儿”被客户挑剔得体无完肤,这份工作还有何意义?

原本,丛平平尚算一枚靠谱的文艺女青年,但她却在电光火石间做出了一个外人看来极不靠谱的决定:辞职!离开这份令自己才情枯竭的工作,重新找回人生的意义。好故事,需要好的舌头和耳朵

赋闲在家的丛平平,平日排得满满的时间表,现在多出了许多空闲,于是,朋友们有什么心事就都跑来找她聊聊。她也乐于当“解忧草”,倾听朋友的心事和烦恼,真诚地为朋友解愁,并且为朋友讲诉自己曾听过的或写过的一些或励志或温晴的小故事。朋友们听得入了迷,都夸丛平平有“神通”,能让人“苦恼而来,欢喜而去”。

某一天又约朋友喝茶聊天,朋友说:“平平你那么会讲故事,如果有份工作是给人讲故事,那一定很适合你!”

朋友的玩笑话,让丛平平脑子里灵光一闪:是啊,我们有幸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也许城市里每个人背后都有很多故事,需要有那么一片净土,让大家将心中的故事倾吐出来;也让大家能倾听到他人的故事,从中得到经验和教益,幽默或欢喜。

联想到平时她喜欢在淘宝上买东西,丛平平突发奇想:开家网店卖自己最擅长的故事,岂不是既发挥特长,又解决了生计问题?

说干就干,丛平平开始着手注册一家淘宝店,她在线上传了自己的身份证。经过忐忑的等待、审核之后,2012年的7月底,丛平平的淘宝“CY故事”贩卖店正式开张了。“CY”一语双关,有着“诚意”和“创意”两层意思。

在掌柜丛平平看来,好的故事,既需要灵巧的舌头,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也需要敏感的耳朵,安静倾听。

当朋友们得知丛平平刚从文艺女青年变身创业女青年后,本来都兴高采烈涌入丛平平的新店,想要当第一批顾客,帮她炒炒人气。待一看这家小店卖的虚拟物品比话费充值还“虚拟”时,他们傻眼了:这年头,竟然还有人傻到要卖故事!可别人买了你的故事又有什么用呢?

丛平平回答:“我不知道有什么用。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有什么用,它就有相同的作用。我希望我的网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因为这个文艺腔的答案,朋友眼中刚刚靠谱了一点的文艺女青年,又被打回了原形。

赔本赚吆喝的人,有着大情怀

初来乍到的“新掌柜”,在装修自己心爱的故事贩卖店时,她面临着要上传宝贝形象图片的麻烦,幸好身边有个好朋友是独立摄影师,家里拍了满满一墙壁的小清新照片,深得丛平平的喜欢。

她觉得如果拿这些照片来装修自家小店,风格一定很搭!丛平平刚将自己的意图透露一点点,摄影师朋友便与她一拍即合,慷慨献出自己的珍藏。于是,丛平平喜滋滋地将朋友拍的照片作为故事的形象图片,华丽丽地开了张。

开业大吉,坐守等客的丛平平却遭遇了“看客多,买主少”的虚假繁荣景象,朋友们比店家丛平平还急,特意跑来一视察,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亲,既然你为原创小故事标价一元钱,那么就该把商品好好藏起来啊,你倒大方,原原本本让人看了个完整版,傻子才会在看完后还掏钱呢!”

丛平平不理会朋友提的“只贴故事开头”的“精明建议”,因为她深信世上会有那么一种有情怀的“傻子”,在看故事时,被文字深深打动,会流泪,会微笑,有所感动和共鸣,那么,为这份难得的感觉付一块钱,为作者的辛苦埋单,应该不算是很奢侈的事吧?

如果“穿越理论”成立,丛平平能穿越回清朝,并刚好遇到蒲松龄的话,相信这两人会一见如故。

当年蒲松龄路口设茶摊,用大碗茶换来往路人讲故事。在很多人看来,他身上也透着不可救药的傻气,来干一件“亏本赚吆喝、吃力不讨好”的怪事。但只有真心爱故事的人才懂得,能让故事顺利流通,让更多人分享到这种快乐,才会令人生更加丰美而完整。蒲老先生与丛大掌柜,都是这种泛着傻气和天真,却拥有水晶般可贵情怀的“故事痴”。

几天过去了,丛平平的“傻气”渐渐被人闻知,蜂拥而来的看客中,真有不少是“故事痴”的知音。即使他们已提前消费过商品,阅读了丛平平出售的故事,但仍然愿意拍下商品,花一元钱,为自己当时的会心一笑或潸然泪下而埋单。

从故事衍生的另一个故事

丛平平从没改过初衷:一开始她就想做这么一个平台,既可以当讲故事的掌柜,又可以当听故事的人。于是,“CY故事”里的“宝贝”被丛平平细心地分了类,一类是贩卖她收集并撰写的原创故事;另一类则是寄存区,欢迎更多的陌生人参与到“故事汇”中,讲诉他们心中的故事。

于是,丛平平又特别推出了“故事寄售服务”:如果你也想将心中的故事与人分享,可以将故事发到店主的电子邮箱中。丛平平承诺,她会郑重对待每一则故事,从中认真挑选出合适的故事放到网店出售,而故事带来的盈利,将有百分之八十归原创者所有,掌柜只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寄存佣金。

做过淘宝的人都晓得,寄卖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丛平平还要对“待售品”仔细整理,修改润色,选择合适的图片或漫画,重新编辑……可她坚持只收区区的百分之二十。朋友笑她当商人都不够狠心,她眨着大眼睛认真地说:“我们应该尊重原创者的劳动和创意!这是最珍贵的。”

正是这份“傻气”,让丛平平赢得了更多真心的好朋友。有个女孩在看完丛平平售卖的故事后,非常感动,非要买下当时店里最贵的一个套餐,内容是“失恋聊天”,做心理疏导。但这个女孩既没失恋,心情也并不低落,无需心理“按摩”,丛平平要为她退款,她却执意不肯。她说要感谢店里的故事,重新唤醒了她心中的梦想,让她的心变得柔软。

故事能带给陌生人这么好的体验,让贩卖者自豪不已。随着小店粉丝增多,丛平平除了推出温隋的“失恋聊天”、“失业激励”、“表白套餐”之外,还应粉丝们的要求,提供手写信件、定制明信片等温馨服务。

向来走文艺路线的小清新丛平平准备策划一个“蒙眼讲故事”的线下活动:比如邀请十个陌生人,相聚一堂,大家蒙眼讲故事,分享彼此内心的快乐或悲伤,而故事讲完,大家如果不想認识,就走出房间……

《花样年华》里,梁朝伟要买一张昂贵的船票,跑到吴哥窟去将心中故事讲给树洞听,而有了“野心勃勃”的“故事痴”,讲诉与倾吐都不再是问题。

丛平平的“小野心”,既浪漫又可爱,她还能让故事去旅行呢!如果哪位顾客想让自己的故事如同漂流瓶般抵达陌生国度的陌生人手中,丛平平非常乐意效劳。她会在明信片上写下故事,然后寄往另一个国度,说不定故事又会衍生蔓延出新的故事。而浪漫的女掌柜有理由相信:那一定是令人感动的、温馨的、奇迹般的故事!

篇5:关于家乡的故事:老蔸子

是的,他是回老家去了。阿槐的老家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小村子。农历七月初六是他的生日。

其实阿槐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真正的老家是哪个村,也不清楚自己真正的生日是哪一天。因为阿太说,40年前,她是在村口大槐树下捡的他。那一年,阿太的男人和儿子刚刚平反,可是他们回不来了,他们死在了远在沙洋的劳改农场。阿太就把大槐树下捡回的弃婴带回家,当自己的孩子养着,取了个名字就叫阿槐。

那一年,阿太50岁。对了,阿太今年90岁了。

阿槐慢慢长大,阿太让阿槐管自己叫阿太,而不叫阿妈或者阿婆。整个村里,别的孩子都有阿妈和阿婆,阿槐没有,他只有阿太。

从上海坐动车回老家,也就四个小时左右。阿槐周五下午提早下了班,他计算着,回到阿太身边,兴许还能赶上晚饭。

阿太一生吃过很多苦,不然她没有那么能干。别人家的婆婆妈妈做到60岁了,就不再下地,只是待在家里当婆婆,数落媳妇,管孙子。阿太没这福气,她60岁的时候,阿槐才念小学三年级,娶不了媳妇。阿太还要到处筹钱补贴给阿槐读书。

按规定,丧夫失子的阿太60岁原本是可以吃五保的。但是她领养了阿槐,就不在五保之列。五保没有了,地里的活儿就丢不得,不仅如此,阿太还要到山里挖树蔸子,卖给烧砖瓦的窑厂。

窑厂就在阿槐读小学的对面。小学放学早,阿槐经常在放学路上迎面遇到挑着两个枞树蔸子的阿太。阿槐就返回身,跟阿太一起去窑厂。阿太累了的时候,阿槐的小肩膀就是阿太的一根拐棍,可以支撑着歇一下。

阿槐找到座位,放好行李包,坐下来就给阿太打了个电话,说自己今天要回家了。

窑厂的收柴师傅见了阿太,总是喊一声“枞树蔸子来了”,起初阿槐没听明白,以为是那人看见阿太挑的枞树蔸子才这么喊的。

阿槐五六年级的时候,蹿起了个儿,长得比阿太高了。所以放学路上他不再亦步亦趋地跟着阿太走,而是接过阿太肩头的担子,直接挑到窑厂。

收柴师傅见了这一老一少,依然喊着“枞树蔸子”,而别的人在他的嘴里分明是有名有姓的。阿槐渐渐听出了其中的差别。

回到家,阿槐问阿太:“阿太,那大叔干吗叫你枞树蔸子啊?”

阿太笑了:“大概这样叫,他记得住吧,他爱叫啥就叫啥呗。”

阿太有名字,阿槐记得。就在窑厂收柴师傅的记账本上,每次记账,他都会在“庞大惠”的名字后面写上斤两和日期。

周五是初四,周日才是初六。嗯,周六又可以陪着阿太满村子里逛一逛了。

有一天上学路上,阿槐听到棉花地里两个妇女在吵架。

这两个妇女阿槐认识,是马上塆里的妯娌俩,所以她们吵架也还耐听,起码没有啖娘骂二。

马家老大媳妇骂声老二媳妇:说好两家轮流养婆婆的,你说不养就不养啊!说话怎么跟放屁一样啊。

马家老二媳妇回骂老大媳妇:你家人多力量大,多养几天又么样?会累死你呀?!

老大媳妇又骂:你也会老,你就不怕后辈的见样学样?

老二媳妇顶她:我不怕,我只有一个女儿,我是枞树蔸子;不像你个泡桐树蔸子,生了三个儿子,养儿防老的,他们都看着你呢......

阿太打回电话来,告诉阿槐,已经叫马丫去摘花生去了,今晚准备煮活花生吃。后天是可以吃炒花生的。

阿槐明白了:砍去树干的枞树蔸子不会再生,而泡桐树蔸子再生力超强。原来窑厂那家伙叫阿太枞树蔸子就是因为她无儿无后啊!

那天下午放学后,阿槐照例在半路上接过阿太的挑子,挑着枞树蔸子去窑厂过秤。收柴师傅正要扯着喉咙喊“枞树蔸子来了”,阿槐把挑子一扔,冲到那人跟前,吼道:不许你再喊枞树蔸子!

收柴师傅被阿槐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半天才缓过神来。说:她不是枞树蔸子,是么事?

阿槐喊道:她不是枞树蔸子,她是我阿太!

那人又问:阿太是什么?是你妈?是你婆(奶奶)?

阿槐一字一顿,说:阿太就是阿太,太阳的太!

阿槐忽然想起今天回老家是临时起意,都没来得及跟老婆孩子打声招呼。

阿槐在窑厂闹过一回后,阿太的大名庞大惠又一次如雷贯耳了。阿太曾经说过,她的男人住进干校学习班那几年,她的名字也是被人经常提起,被人当做坏分子家属指指点点的,那时候她特别不愿意听到“庞大惠”这三个字。

但是现在不同了,庞大惠捡的孩子阿槐有出息,为她争得了名分!

阿太有时忍不住问阿槐:你真的那么在意枞树蔸子这个叫法?我自己都听到没感觉了。

阿槐说:阿太,你不是枞树蔸子,你有后人,你有我,我就是从你这个蔸子上长出来的树苗。

阿太笑了:算你有良心。阿太没白捡你回来。

阿槐跟老婆发了个语音微信:阿梅,对不起啊,忘了事先跟你商量,我这个双休日回老家,跟阿太一起过生日去了。

阿槐十八岁以前的每个生日,阿太都会炒一盘子花生。

农历七月是花生成熟的季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阿槐的生日这一天往往是在暑假将尽新学期要来的时候。于是这一天也就成了阿太和阿槐一年一度的花生尝新的节日。

阿太叫花生为落生。吃着熟落生,听阿太讲过去的事,是阿槐小时候过生日最温馨的时刻。

高中时代的最后一个生日,暑假快结束了。过完暑假,阿槐就要去外地读大学了。

那天阿太没讲过去的事,却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也不奇怪,第二天就是七夕嘛。讲到末了,阿太忽然感叹了一句:那织女最终没能够留在人间,大概是没吃过我炒的落生吧。落生落生,落地生根。她的根不在地上,当然要飞回天上去了。

阿槐听懂了阿太的意思:她希望阿槐别忘了自己的根。

阿梅回了微信:去就去吧,看阿太的事,你可以自主。回去后给阿太和马丫带个好。

阿梅是阿槐的大学同学,但她不是外地人。对于女朋友,阿槐心里就早有谱:不管自己在哪里安家,找的另一半必须是老家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根还在老家,也能经常回老家和阿太一起过日子。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弄明白,阿梅是马丫的表姐。马丫的妈就是马上塆马家老二媳妇的女儿,当年那个跟嫂子吵架不肯养婆婆的媳妇,她的女儿马丫并没有见样学样。马丫高中毕业后,回村里福利粉丝厂上班。后来粉丝厂倒闭了,马丫把厂子盘下来,办了个福利院,给村里孤寡老人养老。

马丫办福利院,阿槐阿梅给予了力所能及的资助。阿槐想到自己和阿梅远在上海,无法照顾阿太,希望阿太也住进马丫的福利院去。但是阿太不肯。

阿太总说:别人60岁做婆婆,可我那时候还在地里干活儿。到现在这身子还坚实着呢。

车窗外,天色渐暗。阿槐知道,快到站了。手机叮咚一响,屏幕亮了,是儿子小椿发来的语音:

爸爸坏,自己回老家都不带上我。

爸爸,问一声太奶奶好!

还有,回来时候带上太奶奶炒的熟落生啊!

篇6:关于故乡的故事:家乡的橘园

春天,橘树上的橘子还没有长出来,橘树上的叶子绿油油的一片,放眼望去,就像一个绿色的海洋,根本看不到别的颜色。等到橘花开后,如果你仔细看一看,你会发现有几棵树上已经有了果实,只是太小了。

夏天,橘树的果实差不多都长出来了,大的像差不多有拳头大小,小的却像葡萄,大多数橘子上还是绿色的,只有少数早熟的橘子渐渐变黄了。

秋天,橘园的果实成熟了,一个个金黄的橘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灯笼,金黄的一片。假如你在太阳落山时面朝橘子,你会发现那一片金黄在阳光下特别美丽,那明晃晃的金黄刺着你的眼,让你分不清哪里是桔子,哪里是阳光。

冬天时,橘子已经被摘完了,树上只剩下绿油油的叶子。

篇7:关于现代家乡故事

家乡嵖岈山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发了洪水,好长时间也不停止,嵖岈大仙很着急,就偷偷来到王母娘娘后花园,用假山上的石头往下扔,雨水停后,他扔下的石头就变成了嵖岈山,而我们进入东山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嵖岈大仙的塑像。

嵖岈山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有数千亩的郁金香园、梅园、玫瑰园、薰衣草园等,如果你想一个季节看到很多花,那你就到四季花卉园吧,每个季节都有花开。最让我们惊奇的还是嵖岈山浑然天成的山石。我们上了山,会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醉八戒”、“定海神针”、“观音送子”、“一线天”等。嵖岈山石猴更是称为一绝,让无数游客赞不绝口,纷纷拍照留念。“飞来石”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王母娘娘每年都会开一次蟠桃大会,有一次开会时,孙悟空把蟠桃都偷吃光了,王母娘娘大怒,把桃核向孙悟空扔去,其中一颗正好落在嵖岈山上,就成了一个悬空的大石头,叫做“飞来石”。北山山顶有一个老君花园,而奇形怪状的石头就是老君的花花草草,山下的天磨湖更是湖光倒影,走在湖边的木道上,就好像进入梦幻的仙境一般……顺着景点一路走来,大概你也一身疲惫吧?那么,山脚下的温泉小镇在等着你来放松休闲,你可以在这里泡泡温泉,看看花草,享受美食,既能放松心情,还能养生保健呢。

篇8:副校长不是甩手掌柜

现实生活中,许多走上副校长岗位的领导自恃在中层干了多年,功不可没,到了副校长的位子上后便做起了甩手掌柜,校长交代的工作,转身便安排给了某位分管主任,自己则悠哉悠哉。等到分管主任事情做好交给他后,又拿着别人的成绩到校长那儿去邀功请赏,着实当起了掌柜,亲不力,事不为,这是副校长的禁忌之举。笔者以为,作为副校长,要做到名副其实,需顺从以下“为人”之道。

一、副校长应是教师眼中的博富者

副校长首先是一名教师,是教师就要是一位众人眼中的富人,这个富不是金钱概念下的有钱人,而是知识涵养的拥有、诚信与威信的融合。副校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岗位,是教师在教学业务及管理工作中一步步走出来、炼出来的成功典型,不论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还是课题研究,抑或是论文写作都该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富是自身能力的不断积累,也是个人魅力的逐日彩排,副校长要富在教学上,不能当了副校长就安排几节非工具性学科任教,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代主科,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中树立起威信的标杆。笔者所在的地区每年要进行一次县级优质课评比,从报名的情况来看,不少是年纪大的教师踊跃报名,还有不少教干,包括副校长也都报名参加优质课评比。抛却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副校长作为“年轻人中的老人”,其学习态度是值得赞赏的,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小科”,年轻人是不愿意顾及的,剑走偏锋,反而让这些年长的人中了头彩。前些年,还有不少地方专门针对副校长级别的教师进行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让副校长也能在轻松的时刻紧张一把,同时也演绎出了“宝刀未老”的传奇。

二、副校长应是管理者中的担负者

负,即负责任,这是每一名教师的从教誓言,这里所说的“担负”,是说每位副校长都有自己的分管处室和主要工作,但副校长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外,要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之中,凡是能用得到自己的地方,凡是认为必须管的地方,就会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做个敢于担当责任的人。

笔者以前就曾共事过一位副校长,在学校分管德育工作,主抓学生常规管理。每天七点半之前就要到校,在值周教干还未到岗时他先站岗执勤,直到值周教干学干到齐。周一的早上是值周教干最容易忘记时间的时候,每周一早上七点刚过,他就打电话催促了,说本周该你值周,别忘记了。有时候,幸亏他及时提醒,不然的话,真该误了大事。每天不论午学还是晚学,只要他没课,总是在放学铃声未响之前来到学校大门口,组织家长有序站好,准备迎接放学的孩子。等到值周的教干和学干到齐时,学生队伍往往已经离开了一部分,但他从未有过任何不满和怨言。发现有值周教干请假,他则立即补上空缺。每天中午一点前,他总要出现在学校,和值周人员一同开始午读检查。作为副校长,他也有自己的值周任务,但他不是在值周,而是在值月、值年。这样的副校长,不是个名副其实的“负”责任的校长吗?

三、副校长应是学生心中的播福者

更多的时间是融进学生,为学生分忧解难,做学生心中送福之人、知心朋友。副校长身居高位,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自不必说。校园里,班级里发生的一些班主任处理不了的事情,到了副校长那里就会一帆风顺,说得学生心服口服,扫兴而来,高兴而归,就像陶行知先生三块糖的故事一样。

上学期学校有几位教师相继买了汽车,成了有车一族,学校为此在校园的一角开辟了一块地用做停车场。一天中午,一位副校长因为门口家长较多就将汽车停在了校门外,晚上放学该我值班,我刚到大门口,这位副校长正站在校门口,见我到了,就招呼我,对我说:“刚买的车被幼儿班的一名学生划了好多深痕迹,心疼得要命。”并把我拉到他的爱车旁,指着引擎盖上的白痕子说:“你看,气人不气人。”我仔细一看,果不其然,烟灰色的引擎盖上正盛开着几朵写意画。我连忙问是怎么回事,他一边用手抚摸着“伤口”一边向我陈述事情的经过:幼儿班的孩子放学比教学班早,他正好从传达室里出来,老远就看见一个小孩在他的车前头乱画,他心里一惊,连忙走过去。发现那位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用硬币在引擎盖上乱画,他耐住性子问:“你在干什么?”“你没看到我在写字吗?”小朋友非常温柔地回答道,“你为什么用硬币写?”“我要是有粉笔还用硬币吗?”那孩子简直是理直气壮,副校长真的气坏了,直想发火,当时家长就站在不远处,他想把家长叫过来谈谈赔偿问题,但是他想到自己作为副校长,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和家长闹不愉快,况且孩子还小又在学校上学,最后就忍了,虽然他的心是疼的。于是,他微笑着对那位小朋友说道:“你看,这是汽车的脸,非常干净,如果有人拿东西在你脸上画,你会不会觉得疼?”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跑了,边跑边笑着回答:“我以后不画了。”虽然声音很小,但已经足够了。

我安慰道:“这说明你的心胸很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嘛!哈哈。”他一听,不禁哑然失笑。

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其他人身上,少不了要和孩子家长一番理论。这里也不是赞美副校长的人格伟大,但最起码说明,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蹲下来和他们进行平等对话的肯定是教师,作为教师代表的副校长当然得“忍痛割爱”了,把幸福和温暖留给了孩子,把悲伤留给了自己,心还是温暖如春的。

四、副校长应是家长眼中的信服者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会遇到一些很棘手的“安全”问题,一般都把这件事情上报给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进行处理。很多时候,副校长就像一位温柔又不失威严的法官一样,对家长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声色俱厉的呵斥或不闻不问的冷漠,有着春风化雨般的娓娓道来;没有推三阻四的借口或任其发展的态势,有着情浓意切的家常细语。

话说一天午休,有位同学与同伴在操场上玩耍时不慎跌倒,门牙摔掉了,班主任连忙联系双方家长,并及时将学生送到医院进行就医。事后,受伤学生的家长情绪比较激动,找到学校,向学校讨要说法,并要求医药费全部由另外一名学生的家长承担。这时候,安全副校长把家长请到办公室,泡上一杯茶,等家长火气平息下来后,就向他讲述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并委婉地说道:“孩子在学校总是要与其他孩子进行交往,进行玩耍,孩子是无心的,也是无意的,他们没有自我防范意识,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责任是相互的,也是对等的,受伤的孩子肯定要经受一番痛苦,但是另一位家长也在第一时间表示了慰问,也答应了就此事进行赔偿的问题,全部听从学校的意见。再说,孩子们还要在一个班级学习,不能因为这件事变成仇人,我们也要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也许他们一段时间过后又开始在一块玩了,相处得也许比现在更好。事情既然出了,就要想办法解决,你看那位家长的态度,一直非常配合,你也消消火,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家长听了副校长这么一说,心中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对副校长的处理意见更是信服,答应医药费两家各一半,事情就此得到解决。

作为处理这类事情的副校长,要站在理性的角度,绝对不能有私心,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处理,以理服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家长也不是真的想要钱,就是为了面子上能够过得去,只要学校出面,在中间协调,就会春风化雨,大事化小。

篇9:关于掌柜这件小事

找回的白马“买一送一”本是一件喜事,然而世事就是这么曲折,郎无情妾无意,两厢安好皆是晴天的事情,被大家的欲望给闹大了。

聪明人跟蠢人的区别在于,蠢人看一步走一步,有时候看都不看路,脚便已迈出去了,于是不停地摔跟头掉坑里,爬起来还不长记性,一抬腿又掉坑里……聪明人不同,聪明人走一步看百步,凡事谋定而后动,所以挖坑让别人掉的一般都是聪明人。

子曾经曰过:老而不死是为贼!按此划分,塞翁可划为此类。因此,不知这是不是塞翁坑人的一种方式,不过,久不坑人时日长了,就会让人觉得自己真是正人君子了,但剖开自己的灵魂看到自己的本质,结果很令人失望……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你的温柔。

按照自古以来的传统,年龄大的人都是有一定威望的,因为活得越久的人获得的经验越丰富,掌握的话语权就比较多,如果开家店的话,就是拥有钱柜钥匙和银两收支大权的掌柜。年龄大的掌柜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不管是生意上还是生活中都是八面玲珑、善于挖坑,而这种形象带来的后果就是,影视剧里面,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往往就是幕后最大的元凶。

至于女子,有句話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古时的女子很少见到有做掌柜的,因为她们怕传出“缺德”的名声,被戳脊梁骨的滋味可不好受。因此,古代有才的女子都去做更有前途的狐狸精了——这可是正能量。

狐狸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现的。上古时期,即有狐之图腾崇拜,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狐狸精对中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贡献。传说大禹治水时,禹整天忙碌无心结交女朋友,一副有为青年事业为重的样子,眼看就要绝后。有一次他走到涂山,看见一只九尾白狐,意有所动,于是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启,后来成了夏朝的开国君王。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至于罗志祥的《狐狸精》,意思就南辕北辙了。

而本人年龄既不大,人生经验不够丰富没法做到八面玲珑,更不会变性做女人,更悲催的是做了一介掌柜。所以,常常被逼得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亲,有事可以好好商量,您为什么要给差评呢?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

——没有,质量没问题!我就是很生气。

——亲,不是质量问题,那是什么让您生这么大的气呢?说出来,我们能解决的,请您不要直接给差评好吗?

篇10:关于家乡的故事:掌柜的

关键词:“一体两翼”,“互联网+”,“三农”

中国邮政以“邮掌柜+”系统为代表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互联网+”行动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整个行动最薄弱的环节。中国邮政通过整合系统、推广平台、强体展翼, 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李克强总理就农村电商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已经充分肯定了邮政在农村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邮政以其“仓储+配送+供应链”, 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 促进农民的消费, 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

一、“邮掌柜+”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造服务“三农”品牌

服务“三农”是“互联网+”的薄弱环节。一是物流、仓储和配送。整个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广大农村的商品需求也相对分散, 电商业务要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发展在农村就显得薄弱。二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有差异。三是服务“三农”电商的运作成本较大。诸多电商因为受到店面租金、人工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无法及时培养起客户的消费习惯, 一定时期内较难形成消费规模。“互联网+”现代农业一直是“政府关心、社会聚焦”的难点、热点问题。“邮掌柜+”平台是邮政依托其邮乐网平台为出发点, 通过搭载多项邮政业务, 以便于邮政快速切入到农村电商市场而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电商服务平台。可实现线下代购、商品批发、进销存管理、会员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 可以直接普及农村小型超市以及便民服务店使用。一是线下代购。就是相关加盟商帮助农村地区不会上网或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消费者, 购买邮乐网的商品, 并支付一定代购佣金的业务。二是商品批发。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线下渠道展示分销商品, 进一步简化了购买流程, 让加盟商能够方便、快捷地采购各地邮政供应的商品。线三是进销存。是按照门店管理标准设计开发的进销存管理软件, 提供了库存管理、收银管理、业绩管理、店员管理等门店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功能。原来的手工记账, 麻烦不说还容易出错。现在店里的商品还有多少库存、当天营业额是多少, 一目了然。四是会员管理。是按照门店管理会员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关的管理系统, 提供了会员信息管理、积分管理、积分兑换、赊账管理等一系列会员管理所需要的功能。通过积分回馈拉住客户, 回头客越多, 生意也就越做越好。五是便民服务。通过便民服务站系统, 具有代缴通信话费、水电费和代售票等公共服务功能。叠加代理车险、代投代揽快递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功能, 进一步丰富业务种类, 让农村广大市场得到更大的优惠。

中国邮政抓住“互联网+”行动契机, 通过遍布的实体店开展面向全方位市场的线上线下全新的服务模式,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邮掌柜+”系统, 进而邮政实现“服务三农、通过线下带动线上, 农村包围城市”的邮政农村市场战略布局。并且“邮掌柜+”系统在“互联网+”行动不断丰富业务种类, 充分发挥技术平台、有线下网点、分销和物流体系, 塑造的品牌优势, 让农民享受到更多便利。在其他电商还没有完全进入的农村“互联网+”市场能够创新出具有邮政特色的O2O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实现农村电商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在广大农村的广泛使用, 农村“互联网+”市场在“三农”需求日趋巨大。中国邮政以其线下渠道规模庞大, 运营体系健全, 加之全国目前拥有25.3万个便民服务站和5.2万个邮政局所, 这都是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实体网络。

二、邮政“金融翼”服务“三农”盘活“互联网+”普惠金融

“三农”面对“互联网+”市场, 突显的问题是信用贷款难、融资渠道窄的问题, 中国邮政要通过“金融翼”服务“三农”, 盘活了“互联网+”普惠金融。作为邮政“金融翼”主体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其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 坚持服务“三农”市场、服务诸多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 自觉承担“普之城乡, 惠之于民”的重大社会责任和义务, 摸索出一条商业化可持续的快速发展道路, 做到全国范围内网点规模数量最大、网点覆盖服务人口最广、客户最多。从而成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中国邮政面向“互联网+”普惠金融, 要做普惠金融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一方面邮政要能担当服务“三农”金融服务生力军。广大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 中国邮政要始终将“三农”金融服务放在当前和以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通过自上而下成立三农金融服务部, 依靠其“专门机构+专业团队”, 充分发挥资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通过其产品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县域范围内的小微金融服务主力军。邮政“金融翼”实体网点的70%以上分布在县域及其以下地区, 拥有为遍布城乡的6000万以上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天然基础条件和优势。通过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流通网络, 为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搭建起了资金流通的绿色通道。一是进一步做好代收代发、公共缴费等工作;一是面对全国不同地区代收代发工作特点, 重点为老龄用户、流动务工者等提供更加便捷服务。

三、结论

发展“互联网+”是当前大势所趋, 能得渠道者必得天下, 互联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邮政要进一步珍惜得天独厚的优势, 充分发挥邮政“一体”的根据地作用, 做好窗口资源的管理。完善邮政“两翼”服务网络, 进一步完善“邮掌柜+”系统, 以最快的速度加入“互联网+”行动中, 做到立足市场、强化组织, 优化网络、积累客户、提供支撑、多方共赢, 总结经验、积累资源。抢占“三农”市场, 以此确立中国邮政在“互联网+”行动中的领头羊、排头兵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40号.北京:内部发行, 2015.

[2]中青办联发.关于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的通知[S].〔2015〕40号.北京:内部发行, 2015.

篇11:换位思考甩手掌柜轻松做市场

1979年, 李广祥开始发行羊城晚报, 每天早上三四点起来去进杂志, 晚上11点多才能回来。两年后, 广州1/3的报刊零售点, 都是他在送。出色的业绩, 晚报发行部都觉得不可思议, 主动请他吃饭。

从送报纸, 到做杂志代理, 再到成立祥进图书有限公司。这期间, 公司的大小业务逐渐由妻子张焕燕来负责。主要经营者变了, 但两人最关心的问题, 从来没变过:“怎样能让客户赚到钱。”

杂志越好, 利润越大。杂志好不好, 市场说了算。新出了什么杂志, 发行量会不会好, 适合在什么地方投放,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才能有选择的给客户推荐。《哲思》杂志, 以哲学、人生启迪故事为主, 4元/本。张焕燕看过创刊册后, 认为学生肯定爱看, 也买得起。推荐给学校附近的书店, 果然很受欢迎, 一个月能卖几千册。《百家讲坛》、《文苑》, 这些卖得很火的杂志, 在广州, 都最先出现在祥进。

要掌握期刊市场的最新动态, 得勤跑市场, 张焕燕就在各地图书、杂志订货会间奔波。去北京参加订货会, 参加完杂志社的活动, 已经晚上10点了。举行活动的地方, 特别偏僻, 冬天晚上10点, 飘着大雪, 这个娇小的南方女人, 一个人拿着包, 踩着冰面, 小心翼翼地往住处走。黑漆漆的马路上空无一人, 说不害怕是骗人的。跑遍全国各地, 遇到过各种困难, 她却从来没落下过一场订货会。儿子心疼, 劝她不要这样操劳, 她笑着告诉儿子:“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 我得对客户负责。”

2004年以后, 期刊种类、图书发行商骤增, 市场变得不稳定, 很多客户资金周转不开。“和客户相处的时间长了, 都成了朋友, 看着他们生意做不下去, 我也着急。”张焕燕拿出了多年的积蓄, 给客户垫钱。“姐姐问过我, 不怕欠款追不回来吗?我觉得钱是身外之物, 无所谓。朋友才是永远的, 我相信朋友。”当然, 根据不同的客户, 她制定了月结、周结、日结的政策。进货量大、款数多的客户, 就周结。进货量小的、熟悉的老客户就月结。这样, 客户的资金周转开了, 生意有了调整改进的机会。

梅县清远的图书批发市场有一个客户, 父亲退休了, 孩子接班。书店的老板换了, 但还是在祥进进杂志。光这样的稳定客户, 祥进就有130多个。

有了影响力, 很多杂志社主动找上门来。合作中, 不管有什么插曲, 张焕燕都坚持给客户最稳定的保障。有一本杂志, 创刊时, 通过朋友找到张焕燕, 希望她能帮忙做市场。铺货网络大, 毫不费力, 张焕燕就把杂志的月发行量做到了4000册。杂志卖得火了, 同行眼红, 降低利润抢走了杂志的代理权。冒着风险, 帮杂志社做大了市场, 却被过河拆桥, 看着客户利益受损, 张焕燕心里非常窝火。后来, 这家杂志又出了新刊, 承诺祥进将是广州唯一的发行商。张焕燕直接回绝了:“这家杂志社的杂志, 赚再多的钱, 我也不做。不是赌气, 这样的杂志社, 我不会再和他们合作。我要为客户寻找的, 是负责任、有原则的供货渠道。”

这个插曲, 反而更让客户感觉“祥进的老板够仗义, 跟着他俩做, 没错!”、

把员工当亲人当“甩手掌柜”

公司还有一个特色:员工“老龄化”, 店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

做发行, 免不了要搬运杂志。往来账务多, 用电脑更方便, 公司本来想招些年轻人, 但来应聘的人里, 竟然有50多岁的中年人。“我们年龄都差不多, 文化程度都不高。如果是我, 让我去找工作,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找工作难, 还得养家糊口。”看到她们, 张焕燕立刻心软了。招完人了, 才察觉店里的员工, 都是50岁左右的人。

“我们店是真正的绿色环保, 低碳经营。”张焕燕笑着说。像祥进这种规模的图书发行公司, 没有一家不用电脑, 有的甚至还花几千元钱, 安装图书管理软件。但祥进图书, 连一台电脑都没有。

员工年龄太大, 都不懂电脑, 又没人愿意学。张焕燕就告诉她们, 只要能把客户进退杂志种类、数量、来往账目记好了, 用纸记也可以。

一些体力活, 还得年轻人来干。店里仅有的两个年轻人, 是亲戚家的孩子。亲戚家条件困难, 张焕燕请他的两个孩子来店里帮忙, 从各方面帮衬这个家庭。对两个孩子, 更是像对自家孩子一样悉心照顾, 去饭店吃饭, 都不忘给俩人打包回一些鱼、肉。

员工犯了错误, 张焕燕从来不会批评、责骂她们。谁工作出现了失误, 叫过来, 和声细气地告诉她哪里做错了, 下次该怎么改正。张焕燕把员工当亲人, 员工也都把书店当成自家买卖来经营。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会计会帮销售员摆放杂志, 销售员会帮配送共搬运杂志……

上一篇:建设部取消跨省备案下一篇:请调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