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的培养

2024-04-20

幽默感的培养(通用6篇)

篇1:幽默感的培养

幽默的實現—幽默欣賞 壹、幽默類型

一、以幽默表達型態區分

1、視覺型:如圖片、照片、影片等

2、聽覺型:如相聲、說笑話等

二、文字笑話的類型(一)攻擊類型

1、攻擊典型 特徵:具有攻擊者與被攻擊者的角色,攻擊者明顯而故意地主動以語言攻擊他人的人格、自 尊、外貌或才能等,使得被攻擊感到生氣、傷心;被攻擊者沒有使用文字加以反攻擊對方。如:班長宣佈明天每個人要交兩張照片。臺下的小強就說: 「漂亮的人交兩張,醜的 人交一張就好了。」說完,他轉向小花說: 「你的話可以不用交了。」

2、攻擊型的第一種亞型: 請君入甕的騙局類型 特徵:具有攻擊者與被攻擊者的角色,被攻擊沒有使用文字加以反攻擊對方。與典型攻擊最 大的差異在於攻擊者雖然 故意攻擊對方,但是並非明顯地針對對方的特色攻擊而是設計一 套文字遊戲的騙局,誘導被攻擊者踏入陷阱。例:有一天,甲乙兩人在聊天。甲:你有狗般的忠實的性情嗎? 乙:沒有。甲:你有馬班飄逸的身材嗎? 乙:沒有。甲:那你有豬般豁達的本性嗎? 乙:沒有。甲:那你還真是禽獸不如啊!乙:…….3、攻擊型的第二種亞型:反擊類型 特徵:具有攻擊者與被攻擊者的角色,攻擊者明顯而故意地主動以語言攻擊他人的人格、自 尊、外貌或才能等,與典型意義不同點在於被攻擊者也會使用類似的語言攻擊對方,甚至有 時比原攻擊者具更猛烈之炮火。例:聯考過後的慶功宴上,兩位補習班的名嘴槓上了。甲師:放眼補教界,您堪稱是冥師中的冥師!乙師:那裡、那裡。您才是亡牌中的亡牌!甲師:聽說,您一向是因財施教啊!乙師:承讓、承讓。您不也是毀人不倦嗎!

4、攻擊型的第三種亞型:誤會、出糗的攻擊類型 特徵:具有攻擊者與被攻擊者的角色,被攻擊者並沒有語言攻擊對方;與典型的差異點在於 攻擊者雖然明顯而故意地主動以語言攻擊他人的人格、自尊、外貌或才能等,使得被攻擊者 感到生氣、傷心,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攻擊者自己的誤會與出糗,使得攻擊者感到尷尬。例:有一天,阿美走進廁所,有一位男子也走進去,阿美看到他嚇了一跳,就開始發飆:你 怎麼這模沒禮貌?!隨便就衝進廁所!色狼!偷窺狂!男子也嚇了一跳,連說抱歉,一直向 阿美賠不是….。由於阿美的聲音很大,引起警衛的注意,當警衛走過來,阿美就向警衛說: 「這個色狼走進廁所,要對我圖謀不軌!」警衛看了看阿美和男子,然後說: 「小姐,這是男廁耶!」阿美:………

(二)性類型

1、性行為類型 特徵:指笑話之中具有明顯描述有關性行為的活動
,而不是隱喻的性行為。例:有位男子去找他的家庭醫師,他問:醫生,我要結婚了,但我跟我女朋友都是第一次,你可以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嗎?醫生是看著男子長大的,聽到這個問題有點兒不自在,於是看 了看外面一下,然後說:你看那邊,有看到公園的兩隻狗嗎?看到牠們在做甚麼?回家照著 做就沒錯了…兩個月後,他們又見面時,醫生問:性生活如何?男子回答說:很好啊!只是 在公園裡做真的有點冷,而且還會有人偷看!幽默的實現—幽默欣賞

2、違背倫理的性類型 特徵:指有關男女雙方性行為不合倫常,違背社會規範的內容。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的在床上纏綿,突然女人的丈夫回來了,女人就對那個男人說: 「你 快點站到角落去,直到我說可以動你才可以動!」說完,就在那男人 身上灑一些石膏粉….丈夫問: 「咦?那裡怎會有座石膏像?」 女人說: 「我看阿尼太太家也有一座,挺好看的,所以也去買了一座。」 隔天早上,丈夫起床後,就拿了一快麵包到石膏像前說: 「快吃吧!我在阿尼太太家站 了一整個晚上,連杯水都沒喝呢!」

3、性能力類型 特徵:指明顯涉及有關性能力的描述,包括性能力的次數、時間等內容。例:有一天,一位太太問先生說: 「如果只剩下五分鐘就世界末日了,你要做 甚麼?」先生回答說: 「我要跟你做愛做到死….」太太想了一下說: 「那…..剩下的三分鐘要 幹嘛???」

4、性器官類型 特徵:指明顯涉及有關性器官的描述,包括性能力的次數、時間等內容。例:兩位太太彼此分享婚後的性生活。甲太太: 「妳好幸福喔!我先生如果有妳先生的一半就好了….」 乙太太:真的嗎?可是他的才 2 公分而已耶!甲太太: 「……」

5、性癖好、性傾向類型 特徵:指明顯涉及有關性癖好、同性戀等性傾向的描述。例: 阿輝心情很鬱悶,於是走進一家酒吧,喝得爛醉如泥….身旁的客人問他: 「兄弟!是甚麼事 情讓你這麼難過?」阿輝: 「我是個同性戀,我爸也是個同性戀,我哥也是同性戀…..嗚….」 客人: 「天啊!那難道你們家沒有人喜歡女的嗎?」阿輝: 「有!我妹….」(三)黑色類型笑話

1、恐佈類型 特徵:指具有鬼魅或神怪等內容的描述,而閱讀者或是故事中的主角可能會產生恐懼、害怕 的感覺。例: 阿傑抄近路穿越墳場,聽見敲擊聲,有點怕,可是仍然繼續走。敲擊聲越來越響,他越來越 害怕,忽然間見到了一個人在鑿石碑!阿傑放下心來,對那人說: 「謝天謝地,你 把我嚇壞了,你在做甚麼?」那人回答: 「他們把我的名字刻錯了。」

2、死亡類型 特徵:

:指具有死亡、意外等內容的描述,而故事中的主角可能會產生悲傷、無奈或錯愕的感

覺。例: 老王是禮儀社的火葬員,他已經工作了 20 多年了,但卻在某一天晚上被解雇。朋友問他怎 麼公司不眷念他 20 年來的苦勞,就一夕間開除他了!老王說:我只不過多說了一句話罷了。「 」 朋友說: 「是那一句話?」老王: 「我問死者的家屬要考幾分熟而已。」

3、暴力血腥類型 特徵:指具有危險肢體衝突、流血事件等內容的描述,而閱讀者或是故事中的主角可能會產 生恐慌、擔憂或是委屈的感覺。例: 有一隻勇感的豬在火災中搶救了主人,主人很感激又很高興地向鄰居宣傳這隻豬的事蹟。有 一天,一位鄰居慕名而來,當他看到這隻豬的時候,發現牠的雙手被緊密地包紮,於是他很 敬佩地說: 「原來那場大火讓牠傷得這麼重啊!」主人解釋說: 「不是的!這是因為我們全家 感謝牠救了我,而不一下子煮了牠,只先從牠的手開始慢慢吃…」(四)無厘頭類型

1、誇大荒繆類型 特徵:指具有誇張、不合邏輯或是荒謬的故事情節,而閱讀者或是可能會有驚奇、訝異、驚 喜、莞爾一笑或無聊等感覺。例: 有一天,有一個人帶著一條狗到唱片公司,他說他是這條狗的經紀人,並說他這條狗會唱歌 跳舞等等表演,老闆不相信,就叫小狗表演一次。當音樂響起,小狗跟著音樂載歌載舞,老 闆目瞪口呆的看著小狗,一邊想著這一次撿到搖錢樹了,就趕快拿出合同希望與狗簽約,沒 想到忽然一條大狗衝進來,把小狗銜走了幽默的實現—幽默欣賞,老闆問: 「怎麼回事?」 經紀人無奈的表示: 「唉!那是牠媽媽,她認為演藝圈太複雜了!她希望她的兒子成為一位 醫生。

2、牽強附會類型 特徵:指透過諧音或雙關語等幽默技巧,使得內容的解釋相當牽強,卻又有部份符合邏輯,而閱讀者可能會具有驚奇、訝異、莞爾一笑或無聊等感覺。例: 阿里巴巴裡面的四十大盜,為甚麼只有三十六位來到台北市? 答:因為台北市已經有「市民大道」(四名大道)(五)混合類型

1、攻擊類型與性類型混合 例:有一對夫妻因感情不合,即將鬧離婚。老公問老婆:你為甚麼不要我了?老婆無情地丟 了一把米給老公說:你回去把你的小雞養大再回來找我吧!

2、攻擊類型與黑色類型混合 例:有個變態狂喜歡毀容,常常提著一桶硫酸往女生的臉上潑,他的行蹤不定,令人聞之色 變。有一天,當他又找到新目標,正準備往那個女孩的臉上潑時,女孩剛好回頭,他看了看,突然停下來說: 「這個潑過了….然後,轉身離開。留下這個女孩放聲大哭。

3、性類型與黑色

類型混合 例:中年男子在暗巷搶劫一名處女,一陣搜索後,只找到十塊錢,中年男子搖搖頭,並且問: 妳身上沒有珍貴東西?老處女漲紅臉急促道:有,我是個處女!中年男子搖頭道:那我還是 拿十塊錢好了!幽默的實現—幽默欣賞

4、性類型與冷笑話類混合 某個原始部落選美比賽,主題是波霸美女。比賽結束,第三名是木瓜小姐,她說: 「我的波

就像木瓜一樣大…..。」第二名是小玉小姐,她說: 「我的波就像小玉西瓜一樣大….。」容獲 冠軍的是柳丁小姐,於是群眾們開始騷動,非常疑惑地相互詢問,難道柳丁會比西瓜或是木 瓜還大嗎?結果,只見冠軍柳丁小姐匆匆忙忙地趕過來解釋說: 「我…我….我的乳頭像柳丁 一樣大….」

5、黑色類型與冷笑話類型混合 例:酒館裡,水手和海盜談起各自的經歷,海盜有一條木腿,手上是一隻鉤子,有隻眼睛戴 了個眼罩。水手:你為甚麼裝木腿? 海盜:鯊魚咬掉我的一條腿。水手:你的手出了甚麼事? 海盜:和人決鬥的時候斷了….幽默的實現—幽默欣賞 水手:那眼罩呢? 海盜:是因為海鷗糞便掉進了我的眼睛。水手大吃一驚,追問:你是說海鷗就毀了你 的眼 睛? 海盜說:因為,我用剛裝上鉤子的手去揉眼睛…..貳、幽默感知途徑 感知幽默的主要途徑分視覺性幽默和聽覺性幽默兩大類型。

一、視覺幽默以目睹為快 視覺幽默對於幽默創造的基本要求是:「目睹為快」。目睹為快與心理活動中的注意力有密切 的關係。注意具有指向性,就是在某一瞬間,心理活體有選擇地反應一定對象,而撇開其它 對象。無論對於何種形式的視覺幽默,其中所應用的視覺性「語言」或「符號」都要有其生 活的根源,即所有反映幽默的動作、姿勢、造型都與人們的生活勞動分不開,否則,我們就 無法看懂和悟出這些「語言」與「符號」所傳達的信息,更談不上對這類視覺刺激產生快樂 性反應了。

二、聽覺幽默以耳聞解頤 把在某一瞬間內的活動用說相聲、講笑話那樣串成一根長線,先把笑料舖平墊穩,埋下伏筆,隨後給聽感官以一步步刺激,把聽眾的注意力和全部心思都吸引到預先 「伏下的線索」 上去,並且順其發展而思考,直到最後揭底之時突然打斷原先的思路,造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幽默效果。請看下例: 甲:有一天,我們正在原始森林中勘測,忽然竄出一頭野牛,連蹦帶跳,連吼帶叫!乙:哎呀,糟了!甲:沒關係,沉住氣,我說: 「馬爾丁,你快躲開!老趙,別管牠,讓我來!」 乙:你怎麼辦? 甲:我躲起來啦。乙:什麼,躲起來呀? 甲:我躲在一個有利地形中,

篇2:幽默感的培养

幽默是智慧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没有内涵的幽默是没有生命力的,看多点儿书,充实自己吧~

——另外,建议你看些书: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选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匹克威克外传》,还有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外国作品选择上海译文出版社或者译林出版社),国产的鲁迅的作品,杂文选刊等等,另外还推荐看多些童话(安徒生、格林、豪夫)、寓言(克雷洛夫)什么的,各种俗语和典故平常也多搜集些。有思想内涵,有文字语言,有风俗民情,就能酿出幽默了啦~

幽默需要创造性,如果你确定自已不属于古板型,多观察别人,看点书,也有可能变得幽默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

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用幽默来处理烦恼与矛盾,会使人感到和谐愉快,相融友好。那么,怎样培养幽默感呢?

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扩大知识面,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

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

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

篇3:幽默感的培养

清华女大学生朱令因为才貌双全招来同学嫉恨, 被下“铊”中毒瘫痪,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因与同学赌博输钱怀恨在心, 痛下杀手;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张乃健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窗户跳楼自杀……嫉妒、仇恨、他杀、自杀正逐渐充斥于曾经圣洁的“象牙塔”, 社会中的陋习正逐渐地侵蚀高校学生的心灵。高校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逐渐模糊, 挫折承受力越来越弱。亲情、友情、爱情的缺失或背叛可以让学生们在一夜之间对整个世界充满仇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的压力可以成为他们淡漠生命、离开世界的借口。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弱已到让人触目惊心, 不堪回首的地步。他们认为:亲人语重心长的指责, 朋友不经意的漠视, 恋人与别人的一个眼神, 考试不及格的打击, 应聘遭遇白眼的经历, 都让他们颜面尽失, 自尊受到伤害, 是他们人生中“重大败笔”。有的学生因为之前自我感觉良好, 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 有的学生因为一直处于自卑之中, 屡受打击更让他们对自己和世界产生疑惑, 这种心理落差和对人生的疑惑没有得到正确或及时的指引, 而自己也没有树立起牢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心理过于脆弱, 抗挫能力极差, 自我调节能力极弱, 无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进行有效地自控和选择。所以往往在情绪极端低落时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以为这是一种解脱方式。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的人文教育时从未放弃过对学生的苦难教育和抗挫教育。因为我们知道坚强的意志力是学生处理学习、生活中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语重心长、痛心疾首的教育方式固然能够启蒙学生, 但我们也别忘了在必要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面前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勇于自嘲, 善于化解尴尬处境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各种磨难和考验, 并形成健康的品质。

二、高校幽默感教育对人文教育的意义

幽默是适应社会环境的工具, 是人类面临困境时环节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列宁认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感能衡量一个人的气度, 体现乃至成就一个人的品格, 因为具有幽默感的人总是能反省自身、坐看云起、笑面人生的。

1、幽默感可以衡量一个人的高度

幽默感是一种“会当临绝顶, 一揽众山小”的生活态度。面对自己可能遭遇的失败或挫折, 面对从天而降不单行的天灾人祸, 幽默感可以让人更快、更有效地跳出困境的沼泽, 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式、统揽全局, 找到适应环境或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 而不是身陷其中不可自拔。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所遭遇的窘境只是一个低俗的玩笑, 如果我们对它严整以待, 蓄势待发, 就是拔高了玩笑的力度, 也降低了自己的高度。

真正的幽默不是反唇相讥, 不是恶言相向, 而是不屑一顾的从容与睿智。坚持自己人生的高度, 用幽默感来让剑拔弩张的局势得到缓解, 是人掌握全局、控制事态发展能力的体现。梁实秋在《谈幽默》中提到王尔德旅美, 海关人员问他有没有应该申报纳税的东西, 他说:“没有什么可申报的, 除了我的天才之外。”除却他恃才傲物的锋芒, 我们便很佩服于他讽刺世人重财物而轻才智的鄙俗。所以具有幽默感的人在人格和智慧上都处于人生的高度, 他们主宰自己也能掌控局势, 在人生的攀登之路上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2、幽默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大度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他人的恶意的人身攻击或善意的玩笑, 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被将一军。具有幽默感的人能够用温和、含蓄与宽容来处理。他不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反唇相讥, 斤斤计较, 也不会为自己的某个小小的失误而辗转反侧, 难以入眠。幽默的人是大度的, 对别人大度, 对自己也大度。

老舍先生以为: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 “有许多人是神经过敏的, 每每以过度的感情看事, 而不肯容人。”幽默的人懂得: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对别人大度就是对自己的宽容。但幽默的也懂得, 在面对别人的错误时, 不是一味地姑息, 视而不见, 他也要通过机智的言行来指出对方的不足, 让对方能够对其言行进行反思。所以, 幽默者的大度是有选择地大度, 对原则性的错误幽默者会给予适当地反击, 这并非不大度, 而是完成了幽默对人的启发使命。

3、幽默感可以检验一个人的深度

幽默不是冷嘲热讽, 不是油腔滑调, 不是哗众取宠。幽默更是一种聪明睿智的表现, 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在回答自己和平庸人的区别时说:“平庸者活着是为了吃饭, 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庇希特拉图回答:“真理在哪里”的问题时也可以很轻松、睿智地说:“还要说吗?真理无所不在。”

亚里士多德和庇希特拉图的幽默感并非因为他们都是哲学家, 具有哲学家的思想深度, 更多的原因是他们作为人, 实现了一个人对自我的反思、对真理的探索, 亚里士多德和庇希特拉图丰富的幽默感, 蕴涵着他们作为人的生活经验和情绪体会, 使得二者在人生的磨砺中不断思索, 反省, 最终形成的健康的自我调控。当个人有了对生活困境的体悟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之后, 才能够用一种宽容、大度、从容不迫的过来人的态度去冷静地审视问题。具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有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自己思考过后的结果, 具有更深的哲学韵味。

4、幽默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人生宽度

王蒙在《我喜欢幽默》中说:“我希望多一点幽默, 少一点气急败坏, 少一点偏执极端……”并指出: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难以幽默, 气浮心躁、装腔作势难以幽默, 声嘶力竭、振臂高呼难以幽默, 迟钝笨拙、捉襟见肘更难以幽默, 只有宽容大度、从容不迫、气定神闲、游刃有余、超脱世俗、敏捷睿智才能幽默。具有幽默感的人具有掌控全局的人格魅力, 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

具有幽默感的人不仅对别人幽默, 也能对自己幽默, 不仅能在生活琐事上幽默, 也能在重大事件上幽默, 因为幽默的特性在于:不管王侯将相如何, 我自“谈笑间樯橹灰飞湮灭”, 它能将严肃的事情通过深邃的思想、敏捷的智慧转变成为自己能够控制的问题。

人文教育以人为本, 能够形成一种幽默教育机智, 使学生在幽默感的自我激励作用下, 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懂得自我调控情绪, 自我把持言行。我们提倡在人文教育中发扬幽默教育, 并不是说忽视对学生的苦难教育。学生需要直面苦难, 让每一次苦难成为自己成长的见证, 但也需要在直面苦难之后形成自己的人生思索, 每一次苦难之后要有自己解决心灵困境的方式。只有重视学生幽默感的培养, 我们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在人文知识的海洋中, 在人文环境的磨砺中, 提升人性的思想高度、挖掘人性的灵魂深度, 为成就高校学生的人生宽度创造条件。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情感上具有脆弱性, 缺乏一种笑面人生的幽默感。我们应该在大学人文教育中重视幽默感的培养, 使学生能泰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窘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实现“精神成人”。

关键词:人文教育,幽默感,培养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美国的智慧[M].刘启升,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吉纳·E·霍尔.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吴晓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浅谈语文教师幽默感的培养

[关键词] 幽默感;语文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79-03

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青睐幽默教学,幽默被广泛地运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苦于没有幽默感,无法在教学中发挥幽默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谈谈幽默感的培养问题。

一、建立要赢的态度

这是一种承认自我,相信自我,认为自我必胜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离成功的目标近了一大步。这种态度能让你将拥有的一切能力和潜能都发挥出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树立自信心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首要秘诀。”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承认自己在某方面有能力。比如你是语文教师,就要相信自己的学识渊博,语言表达能力强。

假如你一向沉稳却突然在学生面前跌了一跤,不必脸红,可以对你的学生说:“我早晨一起来就估计到,今天要有一次跌跤的机会,这个机会果然被我碰到了。”假如你在年级评选先进时,有几个教师投了反对票,不必去谩骂人家,可以说:“谢谢你们,要不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呢!”

2.不要怕失败

有了自信心,那就要敢于尝试,敢于冒险,不要怕失败。钓鱼失败了,可以这样调侃自己:“鱼真会捉迷藏,我连它的面也见不着。”课堂幽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笑着鼓励自己:“看来,我的幽默功夫还需要‘修炼’。”

3.赢而不骄

成功了,也不要过于兴奋,可以借助幽默的力量,表现真正的谦逊,用轻松的态度看待自己的收获。如钓鱼成功了,可以说:“不是我会钓鱼,是鱼喜欢上来和我交朋友。”公开课上成功了,可以说:“不是我导演当得好,而是同学们演得好。”

二、陶冶自己的心灵

幽默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变得轻松活泼,开朗大度,极富人情味儿。因此,要想使自己有幽默感,就得变一变自己的“心肠”。

1.要有仁爱之心

我们对人不能太苛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只不过有人表现得明显,有人表现得不明显罢了。作为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所谓“差生”,更要宽厚待之,这样你才能获得幽默的灵感,否则,只有一副铁石心肠或只懂讽刺挖苦,你的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师生关系必然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幽默自然不会产生。

有些学生背后喜欢直呼教师的名字。有一次,一位学生直呼我的名字时被我碰到了,他吓得要命。我则大度地问他:“你叫老师的名字,是觉得老师的名字有诗意呢,还是崇拜老师,背后都在呼唤我呢?”他被我这一问,满脸通红,吐了吐舌头,对我说:“老师,对不起!”

2.培养轻松开朗的性格

王蒙在《“喜剧”和“幽默”》里说过:“缺乏自信的人,怎样弄怎样难受,轻松不起来。作威作福的人生怕不能吓倒一片,便要摆架子,撑面子,欲轻松而不敢。私欲重的人——小人——长戚戚,轻松的了吗?鼠目寸光,为鼻子底下的小利而苦的人也太不轻松了。”只有不拘小节,不斤斤计较,能够豁达豪爽地对待人生的人才能轻松起来,才能和幽默结缘。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过于认真的教师,首先要学会欣赏别人的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自己轻松、洒脱、活泼,想办法把课堂用语说得机智、委婉和幽默。

3.开开自己的玩笑

不知谁讲过:“当你从大笑你自己的那天起,你就算成熟了。”笑谈自己可以解除误会,抹去错误,击倒失败,重振士气,还可以增进自信心,因为你有勇气笑自己,使得他人也感到能自在地笑他自己。而且当你与他人一同笑的时候伤了他,也不会令他不悦——因为你是个能与他共欢笑的人,而不是在一旁取笑批评他的人。

在学生面前笑谈自己不但不会丢面子,还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认为你是开得起玩笑,不摆教师架子的人。你个子矮小,身体瘦弱,眼睛近视,不必不好意思,可以这样介绍自己:“我个子虽然不高,但志向高远;身体虽然不壮,但意志顽强;视力虽然不好,但思想深邃。”

三、有必备的素质

培养幽默感,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为基础,否则只能说些干巴巴的、很肤浅的小笑话,有的甚至闹成“大笑话”。如有的人把“吹毛求疵”读成“吹毛求庇”,把罗曼·罗兰说成是姐妹两人等。弄出上述笑话的原因都是自己“才学”不足,修养不深。语文是一门知识博杂的学科,自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想不闹出让人笑话的“笑话”,必须博览百家,精通六艺。

四、学习幽默技法

培养幽默感,对幽默的有关知识也要了解,特别是对幽默的技法、构成和方式等都要注意。

1.多看些研究幽默的文章

对介绍幽默知识的有关文章,我们应该尽量多看一些。这样,我们就不会盲目,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幽默的相关知识很多,如幽默的构成要素、种类划分和性质界定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幽默技法,如下述方法。

曲解法,即解释词语或事情现象时故意作出错误的推断和解释,以取得幽默风趣效果的一种技法。如:“唉,吃喜酒也没有多大意思,难怪李白感叹:‘举杯消愁愁更愁。’我猜李白能写出这样的名句,一定吃喜酒送礼送怕了。”这就是故意作出的错误推断。说话者有感于结婚讲排场,不仅令当事人债台高筑,也使亲友因吃喜酒出礼而发生经济危机的现象,故意推断李白能写出这样名句的原因,讽刺深刻,令人忍俊不禁。

同文置换法,即故意不用常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个内容,而是用一个同义语来置换。如一名汽车司机在法庭上说:“我只喝了些酒,并没有像指控书上说的那样喝醉了。”法官听了微微一笑,说:“正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判你七天监禁,而只判了你拘留一个星期。”法官巧妙地运用了同义语“七天”与“一个星期”,从语气上看好像是作了让步,其实丝毫未让。法官的回答高屋建瓴,既迅速摆脱了司机的纠缠,又给司机的狡辩以沉重的一击,这样的语句幽默而不油滑,柔中有刚。

套词法,即故意套用某个常见的语言形式以表达与之内涵大相径庭的内容的方法。如“近来你常看电视吗?”“节目不怎么样,我是——等闲视之。”“此话怎讲?”“——等到空闲了才看上一眼。”“等闲视之”原意是把事情看得很平常,不加重视,但这里却解释为“等到空闲了才看上一眼”,这种解释别出心裁,令人解颐。

突降法,即制造假象以取得功效的方法。如德国有则谚语:打一次喷嚏,有人想你;打两次,有人爱你;打三次,有人恨你;打四次,你伤风了。这种技法使听者以为每打一次喷嚏就是一个预兆,而且越说越玄,到最后却来个大反转——毫无神奇之处,不过是伤风罢了,而这又很合乎情理,打了那么多喷嚏,不是伤风又是什么?

寓褒于贬法,即为了肯定某物或某人,先竭力贬低和否定褒奖对象,使误会得以发生,从而产生奇妙的效果。如清代纪晓岚为人当场挥写寿联,落笔“此位婆娘不是人”,人们见了无不惊诧,他接着写“九天王母降凡尘”,众人大喜,他又写“生下令郎是贼子”,众人又吃了一惊,他续上一句“偷得蟠桃寿母亲”,大家又都大喜。

例引法,即引用对方言论来批驳对方,从而达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效果。如两个酸秀才看到一个赶着两头小毛驴的老太婆,便打趣道:“您好,驴妈妈!”“你们好,我的孩子们……”两个酸秀才本想捉弄老太婆,说她是老毛驴,没想到被老太婆一还击,他们自己就变成了两头小毛驴,真是自讨没趣。

另外,还有自相矛盾、故作天真、歧义、重复等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

2.多看些幽默文学作品

为了培养幽默感,我们应广泛猎取“幽默味儿”。那些幽默小品、诗歌、小说,如林语堂、老舍、马克·吐温、狄更斯和果戈里等人的作品,我们都应该多读些。时间一长,幽默感就会不请自来。

3.改造他人的幽默

大部分幽默小品或笑话,都不是原创的。具有幽默感的人常善于借用或改造他人的幽默。改造他人的幽默,不是叫你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而是顺着你自己的意思或喜好稍加改变。只要加上你的巧思,任何一句平凡的、为人熟知的话,都会具有独特的、鲜活的生命!

五、不断实践

掌握了一些幽默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实践,而且要不断实践。幽默的硬功夫在嘴上,需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技能。作为语文教师,当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这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热爱学校生活,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自己的表达能力“得心应口”。

1.平时要有意识地尝试

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意识地去做,只有先有意识,然后才能无意识。因此,我们平时一有机会就应有意识地说些幽默的话,做些愉快的事。如某同学发言中断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怎么,停电了?”

2.不断总结经验

孔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进行一番总结。成功的,看它成功在哪儿;失败的,又失败在哪儿,千万不要说过就算,从不去思考、总结和分析。当然也可以私下里找些同学,了解一下你这一阶段的得失。

只要长期坚持,幽默必将属于你。有了幽默感,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感受自己,并应付工作中的重担;你就可以帮助自己和学生松弛紧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你就可以点燃你和你周围同事勇气的火花,和你一起展示;你还可以发展你作为教师的组织能力,激励他人共同参与。

六、不要滥用幽默

一句妙语可以为沟通带来轻松与力量,但是太多的妙语、笑话和警句,也能隔断沟通。

1.讲求效果

幽默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借助幽默的力量,目的是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学习。因此,我们不能为笑而笑,纯粹追求幽默的刺激味儿。我们应讲求效果,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看准时机

讲幽默要看准时机,不能不分场合,一味地幽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说说笑笑。如会前宴后、课间小休和庆祝聚会都是讲幽默的好时机。但在同事忙于备课或心情悲哀之时,显然不宜说笑话。

3.注意对象

常言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讲幽默更不能忽视听众对象。我们的听众对象是学生,所以,那些油滑低俗或尖刻嘲讽的幽默不能说。

4.莫犯忌讳

我们认为,装腔作势、刺人隐私、笑里藏刀、指桑骂槐、牵强附会、含糊其辞和先笑不已等均为幽默之大忌,应该远离之。否则,说出的幽默不仅达不到风趣、解颐的目的,还会伤害别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阳县致远中学

篇5: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怎样才能让自己幽默起来?

这个问题,就像“如何才能天真”一样。难以回答。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

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满情趣,许多看来令人痛苦烦恼之事,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用幽默来处理烦恼与矛盾,会使人感到和谐愉快,相融友好。

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扩大知识面,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

陶冶情操,乐观对待现实,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要善于体谅他人,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要学会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同时还要乐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多一点笑容和游戏,多一份乐观与幽默,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出现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痛苦者。

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幽默呢,与勤快和懒无关。与聪明或迟钝无关。与心态有关。从容了,才能有心思幽一把默;游刃有余了,才有余力余情去体会幽默。至少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方位时,放下惶恐之情,才好幽默吧。不然,强说笑,这与强说愁,有什么不同?笑得比哭还难看。

幽默与讽刺、挪揄、嘲笑等等不同。广义上,一切使人发笑的都算。但细分,算得上幽默的,应该属于那种“会心的微笑”一类。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父母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不少较聪明的婴儿此时已萌发幽默意识。

研究发现,孩子幽默感的发展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语言认知能力:孩子的认知与语言能力发展到某个程度后,幽默感即形成。当他听到或看到某件有趣的事时,经过判断后,就会发出哈哈的笑声。孩子的幽默感与成人的幽默感是不同的。

2.父母的关怀: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幼儿,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孩子爱与关怀。

3.愉快的学习气氛: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使孩子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家庭中不同年龄段的幽默感教育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的父母往往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当孩子哭闹时,父母若懂得在一旁营造气氛,抱抱他、拍一拍他、安抚他,怎么了,妈妈的小宝贝,为什么哭得跟小花猫一样?有什么事妈妈可以帮你的忙吗?温柔、幽默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孩子忘记哭泣,破涕为笑。如何找到快乐。因此,当孩子说出一些好笑的笑话和语言,或是表现出一些有趣的动作时,别忘了给他一些掌声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心。让自己和孩子轻松一下

5-6岁时,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这时,父母可以利用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的学习,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大人们一般不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他们认为,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应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此外,大人们还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组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父母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

营造气氛:

除此之外,专家也提醒父母,在引导孩子具有幽默感特质时,应注意一些事项:

1.幽默感的语言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

2.幽默感的语言要注意人际间的礼貌。

3.幽默感的动作以不涉及危险动作为原则。

4.与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纪。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不见得好笑)。

5.孩子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孩子不能完成,大人也不可操之过急,应耐心地等待、引导,并适时给予协助。

篇6:教师幽默感培养的意义和策略

(苏彦春

甘肃

平凉

崆峒区

744000)

摘要:幽默感是个体在幽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经验、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差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师生的情感和谐。要培养教师的幽默感,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认知上富于幽默;情感上宽广丰富;行动上超越自我。

关键词:幽默感;教师;意义;策略

一、幽默感的含义及特征

(一)幽默感的含义

幽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幽默是指那些因滑稽引起笑,给人带来欢乐的过程。汤笑认为幽默是“逆心里常规的良性刺激快速改成的欣慰感”[1],包括滑稽、笑话、诙谐、讽刺、喜剧、机智等。狭义的幽默则只强调广义幽默中积极的一部分,力求与滑稽、笑话、讽刺等区别开来。《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幽默是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矛盾、乖戾不通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或行为的现象。它比滑稽含蓄,比讽刺轻松和温和,带来快乐的色彩,常使人产生微笑、苦笑或会心的笑。一般认为幽默感是“不过于严肃地看待自己以及敢于对自己的弱点发笑的能力”。在幽默感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中,幽默感是指个体在幽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经验、情感、态度和能力的个体差异。

对于什么是幽默、幽默感?笔者比较赞同王玮先生的观点。王玮先生认为幽默“是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幽默感是对幽默的“感受、领会和回应”。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会行成较为稳定的实践范式和心理定势,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常规、常理,即为“日常尺度”。由于约定俗成,“日常尺度”会成为人们的心理图式和行为习惯。“日常尺度”即源于社会生活,也规范、指导着社会生活。幽默则是对“日常尺度”的一种“轻轻悖反”,也即幽默是从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中而产生。如果人们在“日常尺度”中生活、学习,会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一旦遇到“悖反”,人们会觉得或吃惊恐怖,或滑稽好笑。剧烈的“悖反”,带来的是震惊、恐怖、惊奇、崇高、悲壮;而“轻轻的悖反”,[2]则会感到滑稽、幽默、轻松、诙谐。“轻轻”是对“悖反”的一种限定,幽默即为“对日常尺度的一种轻轻悖反”。而幽默感是对幽默的一种感受、领会和回应,当然,幽默感也蕴含着对幽默的创造。

(二)幽默感的特征

大凡幽默具有如下共同特征[3]:(1)惹人发笑。幽默与笑声同在,没有笑声的地方,肯定也就没有幽默了。幽默惹人发笑的特性,受历史和地域的制约,也受欣赏者思想情感的影响,以至于有些幽默,有人爱之,有人却不屑。(2)出人意料。幽默之所以好笑,是因为其出人意料,出乎人的意料,人才会笑。这是幽默的机理,也是幽默的奥秘。幽默出人意料的特性,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只有人才能从本能的阈限中超越出来,而具有灵性;从社会常规和心理定势中走出来,而变得活泼诙谐。(3)引人入胜。幽默还必须能引人入胜,把人往真善美的地方带,赋予人

智慧、幸福、健康和自由,让心怀“乡愁”的人们走在“还乡”的路上。幽默感是一种主体性品质。个体的幽默感主要体现在对幽默的感受、理解和回应上,理解与创造幽默,是幽默感的基本内涵。个体的幽默感也是秉承人类的自由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而获得。人类的幽默感,是人类对自身自由本性的审美观照,没有人类,世界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笑。事物之所以好笑,是因为人类自由本性在事物上投射的结果。

二、教师幽默感的含义及特征

(一)教师幽默感的含义

教师幽默感就是教师在教学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机制应变能力和克服消极情绪的语言及行为特征。目前,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青睐幽默教学,幽默被广泛地应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说话风趣,谈吐幽默,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往往更能赢得中学生的好感。

幽默是一种风度,一种优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必然也是一位开朗乐观的人。与幽默的教师相处,学生会感到精神愉悦。在充满着欢乐的笑声中学习,效果倍增。

由此可见,培养教师的幽默感,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肚子里装载着一定数量的经典幽默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乐观精神。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 交流和情感交通。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他在知识传授的效果上固然是非常好的,因为他的幽默风趣,学生喜欢听他上课,他能很好的传达知识。但是,在精神上他给学生一种乐观的情绪熏陶也不容忽视。除了父母以外,中学生接触得最多的人也就是他们的老师。教师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有时比父母还大。而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他适时的自嘲以及对待事情的乐观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有着莫大的影响。

(二)教师幽默感的特征

教师的幽默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在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幽默感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性

教师的幽默感不是画蛇添足式的故弄玄虚,而是秉承着幽默引人入胜的内涵,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育性是教师幽默感的根本规定,旨在把学生往真善美的地方带。教师幽默感的教育性源于教师幽默感的批判、激励、调整功能。当学生“调皮捣蛋”或“得意忘形”时,教师幽默感是一剂警醒剂和镇静剂;当学生“神不守舍”、“心不在焉”时,教师幽默感是一记惊雷,一缕春风;当课堂干燥晦涩、索然无趣时,教师幽默感会让它变得生动直白、欢乐流畅;当师生间出现误会、对抗时,教师的幽默感会带来师生间的平等与和谐。教师幽默感守望着自由,也赋予着自由;教师幽默感是心灵自由的体现,是人性解放的标尺。教师幽默感无情地鞭笞着无知与独妄,唤醒着沉睡与迷茫,缓和着焦虑和紧张,激励着懒散和疲惫,调整着别扭和冲撞。

2.情感性

幽默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学除了按规律办事外,还要循情感而行。在教学中,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也是一种显性教育,而情感教育一般被视为理性教育的工具、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理性教育受到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人是理性动物”的同时,“人也是感性的动物”,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人性观的科学诠释。强调情感,关注感受,尊重个性,成为现代人的共同心声。因此,教师幽默感不仅是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工具,而且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感性的历史使命。理性教育叫人明理、睿智,感性教育则叫人丰满、生动。只有理性教育而没有感性教育则会让学生变得干瘪、机械、麻木。因此,教 师也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命,通过自己的幽默感,营造“惹人发笑”的教学氛围,而放牧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感性。也因此,教师的幽默感具有本体的教育价值内涵。

3.创造性

创造是人生的主题,创造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追求,也是教师幽默感的内涵。幽默“出人意料”的特性,表明教师的幽默感必须具有创造的意味。“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之未发”,“教学有法,但无定发;不法之法,是为至法”,进行创造性教学,让每一节课都是新的,是教师幽默感的具体表现。教师幽默感发轫于对“师道尊严”的反抗,对“按部就班”的悖反,教师幽默感理应具有创造和超越的品质。具有幽默感的教师的教学往往令学生得意忘言,使学生产生会心的微笑和心灵的沟通。在教师幽默感的作用下,在超越、创造、圆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实现由形到神、由利到义、由知到智的超跃,获得人性的澄明敞亮、人生的豁达安详。教师教学的“出人意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与学会创造。

三、教师幽默感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有助于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开启学生的心灵。一般而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轻松和谐而不杂乱的课堂气氛最适宜师生双方发挥智能潜力,感知敏锐,想像力丰富,知识更易理解掌握。幽默是兴奋剂,适时巧妙采用,会引发愉快的笑声,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笑而有得。记得有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德,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其二,健康的幽默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妙方。教师如能恰到好处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必然胜过空洞条文规定的说教。其三,幽默可以缓解师生冲突、转化矛盾、打破僵局,促进师生的情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心地年轻,学生会觉得老师真可爱,师生间距离缩小,亲近感加深,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爱上他的课,“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也就容易可导可行了。比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打瞌睡,老师幽默说:“春眠不觉晓,耗时知多少。”学生们会在一笑之余回味无穷。这样的幽默,既含有哲理的提醒,又是温和友善的批评,学生容易接受,还会觉得老师风趣可爱。于是师生之间情感融洽,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四、教师幽默感的培养

教师的幽默感,按马斯洛的说法,应该是教师的一种“似本能”。“似本能”说简单点就是“像人的本能一样”,是人的发展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人的本能,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虽然是一种先天发展图式,但需要后天环境作用和个人努力才可以“打开”。可见,教师幽默感不是天生固有、自然生成的,而是在后天审美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教师的幽默感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动方面来着手培养:

(一)认知上———富于智慧

幽默是“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具有“惹人发笑、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特征,这是教师幽默感培养的基本认识前提。没有对生活、人生的深刻领悟,没有对专业知识的刻苦钻研,就谈不上什么幽默感。幽默感往往与智慧相连,并以智慧为底蕴,智慧是幽默感的“源头活水”。可见,教师幽默感的培养,可以从丰富智慧开始。教师要想富于智慧,必须自觉建立反省认知。智慧是对人类认知活动进行反思的结果,策略也源于这种反思。因此,教师无论在生活、人生上,还是在教学、专业上,都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认知活动中,不论是“无限后退”,还是“无限递进”,抑或是“无限循环”[4],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告别生硬、陌生、结巴,而走向自在、娴熟、从容的开始。在专业知识上,由知识-认知-元认知,无限地实现对问题的思考、对思考问题的思考、对思考问题的再思考,在这种反复的“无限后退”或“无限递进”中,获得认知上的妙悟、人生上的豁达。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追问,会使教师视野开阔、底蕴深厚、真知灼见,自然也会带来教育教学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得心应手。否则,知识上的陌生、人生上的迟钝,无疑会导致教学上的生搬硬套、不苟言笑。知识上的积累、认知上的反思与人生上的妙悟,定会让教师的幽默感在教学中随时、及时地迸发。

(二)情感上———宽广丰富

幽默感属于人的情感范畴,是对教师情感品质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过去人们习惯于在知识和德性上对教师提出要求,而在教师的情感修养上少有谈及。其实,人的认识可以提高,德性可以涵养,情感也一样可以陶冶。笔者觉得个体的情感除了应具备社会性、愉悦性稳定性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性,而幽默感作为一种现代的情感样式,是对“喜怒哀乐”原始情感的一种增补与丰富。幽默、滑稽、荒诞、丑,等等,是人类的情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人类的情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花样翻新。因此,教师幽默感的培养是对社会进步历史必然的回应,也是教师“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教师幽默感不仅具有手段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本体的价值。因为,教师的幽默感可以和谐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而促进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其手段意义;同时,教师的幽默感直指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间情感的共鸣,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的幽默感肩负着学校美育的责任,是学校美育中最为活泼的元素,而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教师幽默感的本体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广泛体验和深刻领悟,从情绪到情感再到情操,不断让自己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起来,让幽默感入住自己的情感家园,让自己的胸怀变得宽广、人格变得活泼,而诗意栖居。诗意栖居并不是物质富裕,也不是地位尊贵,而是有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气魄和豪情[5]。诗意栖居是情感的丰富与升华,是人生境界的净化与超跃。情感上的丰富与升华,必然带来教师的幽默感呼之即出。

(三)行动上———超越自我

教师的幽默感不仅与其认知、情感有关系,体现在认知、情感上,而且还与其行动有关系,体现在行动上。“说”、“笑”是幽默,“做”也可以是幽默。教师幽默感体现在行动上即是“爱心”的呈现和“气节”的展示。教师幽默感意味着教师个体对私欲、小我的克制、自嘲,对学生、他人的尊重、呵护,此谓“爱心”;意味着对物质需要的淡泊,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此谓“气节”。在“爱心”呈现和“气节”升华的过程中,教师守望着人生的超功利追求,也体现着自身的幽默感。教师的幽默感让人生多彩、让生活灿烂、让教学生动,也让教师个体形象崇高伟大、活泼开朗、气韵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理法则,淋漓尽致地发挥着自己的幽默感,不断实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审美创造,此时,教学生动起来,学生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学生乐学着、成长着。

五、使用幽默感的注意事项

(一)幽默的运用要有目的性

幽默是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教学中运用幽默,不论是为了什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因此,幽默的运用必须适应教学的需要,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否则,如果教师只追求幽默效果,离开了教学计划 和重点,东扯西拉,也许会逗得学生满堂大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却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减少课堂上知识传授的容量和密度,不免给人以哗众取宠之嫌、喧宾夺主之感。

(二)幽默的运用要注意对象

幽默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幽默的内容和方式。首先,幽默的品位要高,不能为了取悦于学生而采用粗俗的语言,荒诞的故事,其次,幽默要注意对象,不能伤害学生人格和自尊。拿学生开玩笑,用幽默嘲笑学生,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也有伤学生自尊,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学的正常发展。

(三)幽默的运用要适度

一节课中,幽默并不是越多越好。运用太多,会导致课堂气氛活泼有余,严肃不足,必然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作为教师,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功效的神奇要素。

参考文献

上一篇:美丽的龙潭沟作文下一篇:课标理念下的传统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