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2024-05-26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共9篇)

篇1: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三尺讲台千古事,情义得失寸心知”,工作十年来,我感悟到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爱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在心中时刻涌起一种责任:“我是老师,我要带领孩子去寻梦,引领他们书写出人生最绚丽的篇章。”是这种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的爱心去拥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

摸爬滚打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职业,默默耕耘中也渐渐有了一些收获。魏书生说过: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世界去研究,你会发现无穷的乐趣。为学生奉献一切,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信奉的准则。爱学生胜过爱自己,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学生在爱的滋润下,“亲其师,信其道”,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去追求成功。

一、向名师、名家等先进人物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措施:

(1)、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真诚地爱每一个孩子。

(2)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二、结合二期课改,更新观念,树立新的理念措施:

1、通过听专题报告、讲座,自身学习、集体讨论等,对新课程、新纲要有更深的理解。

2、着眼于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实践措施:1.树立“以孩子发

展为本”的理念,从原先单纯的教师教,孩子学,向师生、生生互动互学的方面发展,使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2.在二期课改中,在整合观念的指导下,依据本班最近发展水平,和孩子最近关注的热点,以主题的形式展开活动,将各科的内容巧妙的融合在主题活动中.使幼儿可以通过生活、学习、游戏、运动各类活动不断的整合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从而促进孩子整体性的发展、合谐的发展。3.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尝试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自习、进修提高自己对多媒体的掌控能力。

四、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听专家报告以及在课题组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虽然只是360行中的一个平凡岗位,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中却大有学问。当他管理班级时,要像一位企业家那样知人善任;当他上课时,要像一位学者那样在这门学科领域中无所不知;当他疏导学生心理时,要像一位心理医生那样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样的爱宛如睿智心灵中流淌出的泉水,才能真正滋润孩子的心田。我们年轻教师只有用心扮演好时代赋予的角色,用爱心的钥匙打开童真的心,才能无愧于教师的光荣称号!

篇2: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一、重教学技巧的磨炼,轻专业知识的研修和拓展。

众所周知,教师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技巧的提高,又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完善,二者合一才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然而,当前教师不论是参与专业培训,还是自我学习,其关注点仅局限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当然,对一节课或一篇课文而言,同学的领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仅仅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远远不够,还必需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否则,即使教师的优秀教案再精巧,手段再灵活,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二、重教材使用,轻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

近几年,教师一直奉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这对于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很有协助,对新课程改革也发生了积极影响。相对于保守的“教教材”,“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同学的认知需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组织,满足同学的心理需求,促进同学发展。但是,现在看来,教师虽然可以自主灵活地规划教学,但在教学内容上很少进行拓展和延伸,致使同学的学习不够深入。为此,教师教学不能满足于“用教材教”,要善于突破教材自身,广泛挖掘教学资源,以鲜活生动的素材给同学以丰富的认知体验,提高同学的认知水平。

三、重教学模式建构,轻教学个性培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不时探索和梳理,每一学科都已经形成各自潜在的教学模式和规则。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曾经引领教师迅速生长,但是也束缚了教师的个性,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灵气。前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科学教育年会上,笔者听了十几节全国各省市选送的汇报课,其中亮点很少。其原因显而易见,这些课千篇 一律,缺乏个性。只有教师的个性教学才干使课堂充溢生机和情趣。为此,教师在学习和领会教学模式的同时,千万别丢了个性,要彰显自身鲜明的教学风格。

四、重仿效“权威”,轻自我逾越。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时加强自身培训和学习,但是参与培训和学习不能一味地跟在他人的后面照搬照抄。否则你永远不会有独特的思想和建树,更不可能生长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篇3:制定个人规划, 引领教师成长

一、专业目标和专业规划的现实反差及思考

对443人的调查发现, “个人专业发展最高目标”显示:共有71.11%的教师有明确的专业目标 (学者型教师占38.83%, 学科带头人占25.73%, 学校管理者占6.55%) , 而成长意识和规划能力的调查显示:“经常思考, 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并执行”仅占21.22%, “有时考虑过, 但不知怎样做”, 这类缺少规划技术的占32.73%, 盲目无成长意识各是“听从管理部门安排”占17.83%以及“从没考虑”的占28.22%。由此得知, 虽有71.11%的教师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但仅有21.22%的教师有自觉成长意识和规划行为。这两者的巨大反差反映了大部分有目标的教师缺少成长规划的引领, 在忙碌的日常教学中, 没能有效地管理时间来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当遇到挑战或机遇时, 往往因实力不足或准备不够而遭遇挫败, 因此少了一份激励的力量, 也少了一份更积极主动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因而大部分教师的成长显得缓慢或处于自生自长的状态, 但而真正成长为名师或学者的教师便是那些不断规划、不断学习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正如叶澜教授认为, 只有具备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 才能“理智地复现自己, 策划未来的自我, 控制今日的行为”, 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 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所以, 增强专业自主成长意识, 解决专业规划的技术支持, 切实制定好个人规划, 用规划导向、支配和调控好今日的教学和学习行为, 是帮助城区小学教师自主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目标定位, 规划摆渡

我们访谈的数名省骨干教师和本市名师大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有针对性地进行独具个性的规划, 有效地促进了专业的持续发展。他们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1.分解设定目标。确定最高发展目标后, 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性小目标, 以小目标的实现逐步积累而达到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如, 有的教师把“学者型教师”分解为“校教学能手—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名师、学者型教师”来逐步实现。也有的教师根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特点分解目标, 如, 在职初期, 全面掌握教学要领;在热情成长期, 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积极参与教研竞赛活动进行历练交流;在稳定期, 努力提高理性思辨和教科研能力等。也有的教师根据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时间制定周、月、学期等各项小目标, 如, 有的教师发现自己教育理论不足, 就有一学期读3本左右教育专著这项规划;有的教师觉得自己教育写作能力不够, 就有一周写一篇有意义的反思或教育叙事, 一学期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等。这种分解因人而异, 因需而定, 但都表现出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实践、创新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2.制定合理规划。教师根据自身当前的专业水平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确定好合适的发展目标, 关键是提出配套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加以外部辅助和适当调整, 最终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全方位提高。那么, 怎样撰写个人成长规划呢?从专业成长角度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个人成长条件分析:包括个人条件和外部成长环境。个人条件包括个性特点, 现有的专业素质, 需要提高的方面, 潜在优势和劣势等;外部环境包括学校和教育部门怎样支持教师发展;有哪些机遇、挑战和活动;有哪些鼓励措施和制度保障及教育政策等。

(2) 专业发展目标:就是设想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怎样的专业程度。如, 处理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和写作能力等。

(3) 实施策略:即自己根据个人特点和现有条件准备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目标。如, 多读:读教育刊物、专著等;多听:听专家讲课、看特级教师公开课光盘等;多做:学习专家、名师的经验移植尝试, 上级别较高的公开课, 参与竞赛活动, 多拜师请教等;多悟:多进行批判性教学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多写:多进行教育写作和勤做学习笔记等。

3.评估调整修正。规划执行一段时间要进行自我评估。若发现执行力度不够, 要督促自己将计划付诸实施;若发现规划不尽如人意, 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分析主客观条件, 重新审视和评估自我;选好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以短距离、小目标、首战告捷的方法, 优先发展教学能力中自己占优势的某项能力, 并以此带动其余能力的全面发展。做到优势不封顶, 弱势要保底, 以强带弱, 协同发展。

篇4:教师个人发展三“借力”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学校对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你的全部活动,每一社会关系都会促使你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也应该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实现自我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一、向学生“借力”

新形势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对象,而应该视他们为灵动的生命体。学生本就有着属于自己个性,有着独特的灵魂、各异的思维方式,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现状:学生的主体意识正逐步苏醒。得益于此,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作为成人的我们很多提醒和启发,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具体地说,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探索未知是一种乐趣。他们会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无须思考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得到自己认可的答案而罢休。对比我们自身,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少人更愿意停留在过去的知识积累层面,认为“储存”足以应付“如数家珍”的教育生活。殊不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发展同样是与时俱进。自我满足所带来的只能为时代所抛弃,为现实所淘汰。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学生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那么深入,但这种“不深入”恰恰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底气。面对失败和困难,他们不会想到他人的眼光;面对一些误会,他们也不会“画地为牢”。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但是我们自己呢?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点挫折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的极端思维之中,有时因为一个失败就会有了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取的,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负能量”。一个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教育的原野上驰骋,不甩开这些“包袱”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还应该向学生学习因为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的那份自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渴求在学生身上尤为明显。所以,平时工作中我们常能够听到学生得意地走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今天学会了包饺子”“老师,我已经会自己洗衣服啦!”“老师,今天体育课跑步我是第一名”……这些在我们看来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足以令他们快乐许久,而且这种“快乐因子”,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其实人应该学会悦纳自我,悦纳的过程是自我肯定的过程,这种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会有效增强我们的信心,为我们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提供动力。

二、向同事“借力”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库”,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年轻的同事,往往对于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就像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光芒;年长的同事,往往兢兢业业一辈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了榜样无穷的力量。在我们的同事中,有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本领,进入课堂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有的思想深邃,能够站在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教育,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扰;还有的心中满是流动的师爱,关爱学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师道的尊严被撑起,教师的形象被擦亮。可是,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在我们的身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发生,但真的遇到,也应将其作为我们进行反躬内省的契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向领导“借力”

在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中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师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学骨干可以给我们学科教学以方向指引和理念指引。可是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的“术”和“技”,更应该站在教育之“道”的层面,做到“道”与“技”兼顾,全面而均衡地发展。因而,有些领导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并学习的,有些领导灵活巧妙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也应该研究并学习,有些领导处理突发情况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更应该研究并学习……总之,领导们的优点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方向。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逐渐开拓眼界、丰富思想、活化思维,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教师的个人成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向外部“借力”。比如学校,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篇5: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11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为了在11学年也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现将本人在该年度的工作、培训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

一、思想工作

本学期由于乐队训练的需要,星期五下午的教工大会未能全部参加,但是只要去参加大会都会认真观听。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团结同事。

二、教育教学

参加工作已经有好几个念头了,工作以来,我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上我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负责,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课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比以前有进步,基本克服了以前语言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在后进生的转化上,从赞美着手,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后进生交谈时,先了解事情的原尾,再开展工作。

平时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阅读各种专业书籍,学习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测试较少,在上课导入时语言不够生动,有时对于有些调皮倒蛋的后进生的态度经常是比较急躁,这些都需要我在工作中逐步的改进,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其他工作

为了能够更加充实自己和课堂,本学期和组内老师一起报名参加了区进修学校举办的舞蹈培训班,舞蹈是我的弱项,因此在培训期间,我每次都认真参加,尽我所能地去学习,所以,回来我把所学的用到课堂中,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以前在课堂上我几乎很少教舞蹈动作,原因是我自己底气不足,动作做得不好,怕影响到学生,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有信心了。

篇6: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一、加强师德建设,

作为名师培养对象,我注重示范作用,把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受到领导、老师和家长的好评。

二、履行名师职责,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在研究中提高能力,争创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做一个幸福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加强理论修养。

根据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做一个幸福教师》《名师课堂》等教育书籍,了解名师如何掌控课堂,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学识。今后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坚持每天看1个小时的书,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学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严格组织教学,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注重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力争做到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升华中育人。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示范带头的作用,指导数学组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周和老师们一块说课、摩课、评课,既相互学习教学经验,又可以通过评课环节反思教学,在学校每学期给老师上一节课,每学期开1次讲座。通过二年的不断地探讨,我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带动了数学组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在武夷山市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组有4名老师参加了比赛,我和陈英钟、龙小琴3人获得乡镇教师组第一名,王娟获得乡镇教师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在指导学校教师龙小琴参加武夷山市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乡镇一等奖的好成绩。

(3)提高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注重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的带头示范作用,组织课题成员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互相探讨、并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在一学年中一定要上一节公开课,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选送了11篇幅教学论文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教育基础论文评选。有9篇论文获奖,努力目标是争取CN级论文。

3、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我校教师青年的教育教学能力,我担任我校的教师潘爱娇和林妹老师的指导老师。我们三位都是任教同年级数学,常常交流、探讨,指导公开课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两学年开了4次讲座:12月13日,讲座的题目是《让自己优秀起来——做一名有品位的老师》;月27日,讲座的题目是《做幸福教师》《让自己优秀起来——做一名有品位的老师》,xxxx年12月19日,讲座《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xxxx年6月,讲座《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研究》。每个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年12月21日,在星村中小的开放日,上三年级数学教学观摩课《一天的时间》xxxx年12月,上一年级数学教学观摩课《小明的一天》,xxxx年6月11日,上一年级数学教学研讨课《购物》。

指导教师上公开课教学:xxxx年5月,多次指导学校教师龙XX参加武夷山市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比赛”的磨课活动,并组织我校数学组教师参与,通过听课、议课活动,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通过努力,取得了乡镇一等奖的好成绩。xxxx年3月20日,指导潘XX老师上了一年级数学《谁的红果多》,xxxx年11月19日,指导潘XX老师上了方向与位置这单元的《左右》,xxxx年12月12日,我上了认识钟表这单元的第一时《小明的一天》,经过我们的探讨和修改教学设计,xxxx年12月19日,林XX老师又上了认识钟表这单元的第一时《小明的一天》,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感受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可塑性,把握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4、主要活动

①送教下乡活动;对完小(黄村小学)进行帮扶工作。

②公开课: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购物》三年级数学《分一分》

③参加课题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④指导培养青年老师,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潘爱娇、林妹,指导本校龙小琴老师参加武夷山市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比赛”获乡镇一等奖。

⑤撰写教学论文:《追求数学本质---数学教学生活化》获福建省第三届基础论文大赛优秀奖。

⑥上网学习教学理论,与同事们相互学习与交流。开好教育博客,在博客中完成作业。建教学博客以来,博文总数249篇。理论学习40篇、教学课件7人、教学设计48篇、教学日志68篇、教学论文4篇、案例分析1篇、听课记录8篇、教学反思10篇。

⑦在学校中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三、今后发展的方向

1、不断学习,丰富自我,提高素质。

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总结反思、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教学。

2、继续开好教育博客

继续开好教育博客,更好的使用博客这一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习。

3、做学科的引领人

在教学中,力做学科的引领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篇7: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读书反思:

1、读书方面。我每一天用“让读书成为习惯”来提醒自我。作为年轻教师,除了平时多向别人学习之外,最好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多读书,多与网络交流。我虽做不到每一天读书,但这学期我已努力做到每周至少有5天或多或少的来读一点,看一点,不断填充着自我。我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书的确是心灵的雨露,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发泄烦闷的最好朋友,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佳良药,在高兴时我能够读书,在心烦时我也也能够读书。

2、反思方面做得还不够。还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反思,或反思后并没有根据反思及时改善。打开这学期的“粉笔岁月”,记下的工作困惑或失误不少,而有困惑,解决了吗?有失误,改正了吗?只是去反思,但真正能改正到位的却寥寥无几。我看这一点是我以后最需要反思,最需要坚持做到的,还是先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吧。

课堂教学: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本事。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5、不足之处:

1)、虽努力在做后进生工作,但效果还不够明显,下学期要从转化后进生方面再多下点功夫。

2)、课堂教学还要继续完善,提高教学基本功,应努力提高自我的课堂教学,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

其他方面:

1、思想态度方面。我始终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进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认真执行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做为一名教师,我也不断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相信我必须会做一名关心爱护孩子,对学校有贡献的人。

2、教研方面。教研活动不够,所以我十分注意去听一些其他学科教师的课。我认为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本事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仅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我校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在听课中找出自我差距和不足,并有幸参加了南京教学经典的课程。

3、课题研究方面。作为课题研究人员之一的我,只是和其他教师一样,一学期只上交过一个课例、一篇论文。

篇8: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一、教师个人知识的逻辑结构

个人知识问题素来是复杂的, 其结构的划分方式也不一而同。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划分方式中, 影响较大的可归为两类。一类从内容的角度进行划分, 姜勇曾总结国外关于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研究成果, 认为:“虽然不同学者对教师知识的分类不同, 但都会包括这四种重要的成分: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以及关于情景的知识。”[2]另一类从逻辑的角度进行划分, 正如陈向明认为, 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结构至少包含信念、教师主体、问题情境和行动中的反思这几个构成要素。[3]本文谈及的教师个人知识, 意指教师这一独特的职业角色应该具备的知识整体, 其本质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获得的, 一整套的包含符号、方法和信念等内容的逻辑体系。

综合现有研究, 可以认为, 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应包含以下四个构成要素:理论与事实、方法论、信念、情境。四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结, 并作为一个整体对教师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见图1) 。

1. 教师个人知识的理论与事实构成

“理论与事实”是教师拥有的关于教育理论、教学内容的命题或图式。理论与事实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有的理论可以有多个例证来解释或证明;有的理论却没有任何事实支撑, 教师可能仅仅是记得了一个道理, 但却并没有结合实际真正理解。并且, 还存在理论与事例错误匹配导致误解的可能性。种种情况表明, 教师应当重视知识结构中的“理论与事实”构成, 并对其进行不断扩充、更新、澄清。

作为知识结构中的事实性存在, “理论与事实”本身不体现教师个人的情感及价值去向, 而是作为一个“材料库”为行为或思维加工提供参照, 为其他三个构成的建构提供原材料。教师以往的生活经历、教学经验、所学习的理论, 存放在这里, 在知识结构不断的动态发展中, 向其他三个构成输出例证或理论解释, 使教师对情境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建构出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信念及方法论体系。

2. 教师个人知识的方法论构成

教师如何监控自己的发展状态, 如何管理自己的知识结构, 都是需要教师动用自己的方法论知识构成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或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都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方法。教师必须随着需求、对象、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 这要求教师的方法论构成必须处于不断的更新调整之中。

从层次上看, 教师个人的方法论中既有对整个思维、行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式方法, 又有面向具体情境的策略式方法。理论式的方法取之于万千具体情境的共性, 无法直接作用于具体情境, 要对日常实践发挥作用, 必须根据教师面对的不同场景、对象、任务等进行具体化。教师个人的日常经验又常常是零散、不确定的, 甚至是包含错误的,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理论上的提升。连接这两种需要的桥梁, 就是策略式方法。

3. 教师个人知识的情境构成

每一位教师都是生活在特定情境中的人, 其个人知识结构中必然有来自于自己生活、工作的具体情境中的成分, 也必将面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每一个情境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丰富的含义, 教师“关心的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孩子, 他 (她) 或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经历, 有着具体的心思或一系列问题, 他存在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4]。

尽管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教育情境各有差别, 但同一名教师所面对的具体教育情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学期为时间单位, 教师往往面对相似的学校文化氛围、相似的班级和学生, 及相同的教学科目。这就为情境知识构成的积累和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与学生长久的情境性接触中, 教师得以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策略、师生关系。而且, 这种对情境特点的深入把握, 可以让教师在面对具体问题时, 能迅速找准要点, 对症下药, 采用最为适当、有效的方法。

4. 教师个人知识的信念构成

教师个人的信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行为”[5]。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考试能考高分, 他会对教材上的“考试重点”详细讲述, 会让学生“放弃”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 去记忆标准答案。我们一度认为这是教师错误教育观的结果, 然而, 这并不仅仅是教育观问题, 教师的行为是整个个人信念系统作用的结果。教师对社会发展趋势、需求的看法, 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点等, 会结合成为一种“信念假设”。面对各种价值冲突, 教师从自己的“信念假设”中出发, 在对各种价值取向和需求的比较中做出行为决策。

有些教师知道不应该让学生的学习过于疲劳而影响健康, 但还是无法在现实中做到。部分原因在于外界压力让教师“不敢放松”, 还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不愿放手”。在后者的“信念假设”中, 为学生好, 就需要让学生拿高分、上名校, 这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信念。

二、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 对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条件的考查, 理应围绕个人知识的四个构成来进行, 进而引领教师的个人经验, 构建教师个人知识的逻辑, 决策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具体而言,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的条件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1.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关键在于新理论的获取

认知平衡的打破是推动知识结构发展的起点。教师只有在对当前知识结构不满的时候, 才会主动地去获取新理论, 改变知识结构, 直到问题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或“完善的需求”是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的契机, 也是知识结构得以发展的关键。

本来, 教书育人者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去补充相关理论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 当前存在着诸多违背这一原则的教育行为, 其中, 少数或许是有意为之, 大多数却是在教师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些教师要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经验的缺陷, 仍旧在自我编织的‘茧网’中辛苦地忙碌着;要么即使看到了症结所在, 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全感, 仍旧抱残守缺。”[6]如果教师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发展, 就谈不上自主发展, 其知识结构也会在“茧壳”里止步不前, 难以应对新的问题。

2.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核心在于方法体系管理

对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管理, 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反思、筛选、梳理, 去除冗余记忆, 澄清错误, 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顺利接纳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不断创生。如果不常常将自己的知识做一番回忆、归类, 一些稍纵即逝的“灵感”、“顿悟”及与此相关的方法, 就不能相互联系起来。

后现代视野中,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永远正确的。任何个人的方法体系中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成分。不加以澄清, 会使得错误的知识继续发挥作用, 也可能使正确的新知识被拒之个人知识体系的门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试着将指导自身行为的、无意识的、内隐的方法体系显性化。显性化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缺陷,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另一方面是为了发现其中优势加以发扬, 便于同他人进行知识的共享、传播。

3. 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发展重点在于情境性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 年轻教师掌握了更多陈述性知识、公共知识, 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如老教师。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 大量的情境性运用可以使老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情境性运用会产生大量的内隐知识, 与陈述性或者显性知识不同, 前者无法通过简单的“听”、“看”获得, 必须并且只能从个体亲自“做”与“悟”中获得。

在情境性运用中, 每一次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教师分析事件特征, 对原有经验进行回顾和对比, 重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问题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 一部分原本联系不紧密或无联系的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还会生成新的策略, 或深化对原有理论的理解。如果教师想要理解并内化教育学、教学法等新的知识或者技能, 必须调动自己已有的那套知识体系, 和新体系相互比较, 相互“切磋磨合”。内化新理论新方法时, 依赖自己的教育经验来解释;外化教育理论时, 也需要主动把内化的理论嵌入到日常教学情境中去。

4. 教师个人知识发展的支撑是信念性的情感

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满足感、对自身不断发展的追求、对改进教育教学的愿望, 都作为信念与情感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自主发展。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是自主建构个人知识的诱发机制。

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 或者完善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的教师, 往往会在自主发展上有更强的行动力, 更加注意捕捉各种发展机会, 时常反思, 迎难而上。武汉市一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在谈及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时, 认为促进自己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莫过于“勤奋”、“热爱”和“执著”。[7]信念与情感水平中等的教师, 能够注意发展自己, 但并不会付出很多努力, 觉得只要达到一般水平就可以了, 只要自己不是最差, 就用不着那么“费劲”提高自己。而具有更多消极情感因素和信念的教师, 有时迫于无奈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发展任务”, 如写教学反思, 也是敷衍了事, 对于自身知识的发展没有任何实质作用。

三、教师个人知识的自主建构

具体教学行为是极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每一个教师都来自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是独一无二的。教师个人知识自主建构的实现, 最终也将落实到这四个构成的个性化发展之上。

1. 唤醒自主意识, 形成自我理论风格

不同的教师之所以可能, 且应当具有不同的自我理论风格, 主要因为支撑教学风格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知识是发展着的、有情境的, 学生是有个性的, 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不断变化的, 价值观是多元化的, 每一个教师个体也拥有不同的知识构成。真实的教师专业发展, 不应是“千人一面”, 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构适宜的知识体系, 树立自我教育信念。

教师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学生的关系、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甚至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 将这些零散的内容向理论与事实、方法论、信念、情境这四个知识构成中归类, 形成一个极具个人特征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理论风格往往会带来独特的知识结构, 最终催生个性化教学风格的产生。教学工作中的每一次成功, 都可能为教师塑造自我风格提供信心和勇气, 每一次失败, 都为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理论提供了鉴戒。

2. 在重复的日常实践中执著求新

教师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重复”, “重复”容易使知识结构走向封闭。要保证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就要刻意地从“重复”中获取新内容。长期在相似的教育环境中重复着相似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不断走向熟练化, 最终达到自动化状态。自动化能容许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监控课堂状态上, 对于常见情况能迅速做出反应。但也可能因“太过熟练”, 而忽视了新问题、新方法, 使得知识体系的各构成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无法产生改变。

要在日常“重复”中求新, 就不能把看似相同的实践仅当做简单的复制。每一次“重复”都应该是基于之前行为的经验, 并对之实行超越。如教授同样的教材内容, 可以变换不同的教法, 采用不同的练习, 从中挑取最好的, 或者说最适合的, 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 避免让自身的教学方法体系静态化、固化。

3. 深入班级, 全面把握每一个情境性特征

教师是情境中的教师, 教学是情境中的教学。情境构成是教师个体知识结构中最富个性的部分, 是任何一本教材或者任何一个专家所不能准确阐明的, 然而却是最接近实践的知识, 因为只有生活于这个情境中的人才能把握有关这个特定情境中的知识。教师的情境构成发展得如何, 又将影响其他三个构成所能产生的实际效力。任何知识不与特定情境特征相结合, 都会有不良反应, 或者无效。

班级是教师最常面临的具体情境, 是其知识的来源, 也是去向。无论是作为旁观者去用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 还是作为参与者亲身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或者是作为倾听者、询问者去主动同学生交谈、调查, 都可以获得大量建构个人知识的材料。不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兴趣喜好或学习风格, 不同的课堂行为表现都可能是不同的学习诉求。只有去深入了解, 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情境构成。

4. 在不断反思中确立生成个人知识的信念

在一定程度上讲, 信念支配着教师的个人知识建构行为, 而信念的形成与改变, 也有赖于教师对个人知识和实践行为的不断反思。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论方法, 实际上是对个人教育经验的深加工进而形成特定教学信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一开始往往把教学的期望与结果、理论与实际等进行对比, 从而挑选出那些“想当然正确”的内容来作为个人信念并以之为指导建构个人知识。

随着反思内容、目标的变化和反思自觉性的增强, 教师的信念构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 教师在进行反思活动时, 更应当注重结合自己的个人知识构成特点和需要, 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同时, 这样的反思还应从多个角度来展开, 以减小所生成信念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3) .

[2]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1) .

[3]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9 (10) .

[4][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14.

[5]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 .

[6]王帅, 方红.论教师个体经验的价值向度与实践突破[J].大学教育科学, 2011 (2) .

篇9: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总结

关键词:新教师;个人发展;短期规划

我区是一个学前教育发展新崛起的区域,幼儿园大量的兴起,教师也是快速的大规模的招聘上岗,因为人员的剧增,非专业人员也相当的多,教师队伍极为复杂,这不仅对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挑战,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升也面临着困难。在让新教师以最快、最佳状态适应幼儿园的常态工作的同时,如何走出新教师入职初的专业发展瓶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彰显个人价值,这不仅是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更是幼儿园管理者的对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梯队发展规划的再次挑战。笔者就本园关于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制定过程中,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谈几点做法:

一、入园初期宽松适应,不忙规划

入职初期的新教师、年轻教师总是怀着自己对幼教的已有认知和自己最初的早教体验来到新岗位的,他们会面临着经验的冲突,面临着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冲突和与孩子交流互动的障碍,因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还没有真正的准确定位。我们需要给他们自我消化、自我内化的过程。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给新教师忙着定性,也不要让新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需要我们给予认可、引导和相应的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孩子去适应,找准方向。我园在新教师的到来首先会去关注他们的表现,但是不急于给予评定,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在适应,还没有能关注到自己的表现。对于他们的需要我们会积极的给予,让他们知道我们会在乎他们;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全力的以赴,让他们知道这个团队是温馨的;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会主动地承担,让他们感到这个群体是可信的。还有什么比团队的包容更能紧紧吸引一个新人,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魂之所在。

二、找准各自发展的点,个人规划迎合园内规划

当短暂的适应期过后,我们就要上下齐动,和教师合力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虽然是个人规划,当然也离不开幼儿园的介入。一个教师短期的规划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个自身迎合幼儿园发展或者迎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不足制定的一个发展弥补计划,缺乏自身循序渐进的个人规划,更不会结合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状况给自己的事业规划。幼儿园需要给予的是他们在这个团队中的找准个人发展的点,定位发展。这个点其实就是每个新教师融进集体的那个价值点,有了个人价值,每个人才会积极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的每一天。

幼儿园在教师个人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恰当的介入给予合理化建议,根据每个新教师在整个团队中的优劣势以及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的梯队发展需要给予意见,会给教师指明方向标,更能够告知幼儿园需要的是一支怎么样的教师队伍,每个教师在现有的团队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完成个人的职业愿景。

在新教师制定规划时,我们除了学历和资格的基本元素外,更注重教师在专业和特长上的发展。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一专多能;没有哪位幼师在幼儿园坚持下来,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应为新人量身定制一个专长发展。可能现在还不是他的专长,或许他还只是在这个专长的门槛边迈开脚步,但是只要他是可能的,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和机会来实现,因为我相信幼师是聪明的,是执着的。接着就是让他去承担与专長相关的工作,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激励人,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提升人。

三、上下联动,合力实施

教师的个人规划,幼儿园需要一个计划去协助完成。那么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的发展中要积极建立好“研、培、训”这样一个发展机制,更需要一个“学、用、展”的一个发展平台。

我园的做法是,在年级组教研的基础上,建立社团学习小组。让教师打破年级组的界限,打破年龄的界限,打破师徒的界限,让教师们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特长,根据幼儿园特色教育的需要,开展社团小组的研究学习,每组都有两名组长负责,进行培训和展示的计划学习。他们也会根据小组的需要主动的挖掘一些身边人力资源给教师进行培训,如家长、家属等参与社团教学培训,减轻幼儿园因组织和实施带来的繁琐,以及幼儿园“官方”性组织培训的强制性,相反更大大调动了教师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培训和学习成为一种内需。特别是当新教师承担这样的活动时,不仅让他们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得更为主动。

第二就是活动的承担,每个教师都能承担一些活动和任务,虽然第一次不会成功,但是有了这个承担和担当,他们就会努力,努力做到最好。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指正感到面子难下,而是主动请缨,他们会不耻下问,会在活动中积极学习。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我会尽我自身的最大给予,给予老师帮助,给予支持;我更会给他们一句经典网络语“姐不是百度,不懂上百度”。让网络在教师培训、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能效。

上一篇:律师事务所新年演讲稿下一篇:让幼儿养成好习惯——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