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

2024-05-22

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精选2篇)

篇1: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为完善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51-200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石油江苏销售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油站库爆炸着火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应急物资品种包括消防类、环保类、应急抢险类及其它。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全面管理的全资、控股以及租赁的油库、加油站。其他类型油库、加油站参照执行。

第二章

应急物资配备标准

第四条

油库应急物资配备标准

(一)消防类

1.消防器材。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成品油库标准变化定置管理手册》要求配置。

2.多功能水幕枪。在一定水压作用下能够均匀地喷出雾状水幕,对火焰及热辐射起到阻隔作用。水幕可用于火场隔离,抑制火势蔓延,确保消防人员和财产安全。配备标准:每座油库2只。

3.消防沙袋。用于作业现场少量油品滴洒、小范围地面火灾的应急处理和扑救。配备标准:每座油库20只。

(二)环保类

1.围油栏。固体浮子式PVC围油栏是一种经济型围油栏,广泛用于油码头、油轮发生漏油事故,内陆污染物排放入口处,海港河流,海上溢油紧急围控,近海石油钻井平台平静水域溢油和其他漂浮物的拦截围控,降低油品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生态环境。配备标准:内河按照河床宽度的两倍配备。

2.吸油毡。处理溢油的重要器材之一,在水面溢油应急处理工作中,一般方法是先用机械装置将大部分溢油回收起来,然后用吸油毡吸着捕集水面少量残留溢油。配备标准:万吨以上油库120公斤,万吨以下配100公斤。

3.消油剂。作用机理是将水面浮油乳化,形成细小粒子分散于水中,主要适用于开阔水域的溢油处理。配备标准:万吨以上油库100公斤,万吨以下配50公斤。

4.防爆手电两用抽油泵。用于跑冒油品的回收。配备 2 标准:每座油库1台。

5.防污应急箱。用于码头装卸、公路发油区、油泵房出现油污时的应急处置。配备标准:按照《成品油库标准变化定置管理手册》要求配置,每座油库3只,每只防污应急箱包括防静电吸油垫50片、吸油袜6条、吸附颗粒(1公斤/袋)8袋、耐油手套2副。

(三)抢险类

1.编织袋。用于抗洪以及油品泄漏的围堵。配备标准:沿海、沿江油库配备30只;内河库20只。

2.盲板、管夹。用于管线泄漏封堵。配备标准:每座油库1套。

3.佩戴式防爆照明灯。用于夜间抢险救灾工作,应急作业人员配备,配备标准:万吨以上油库5只,万吨以下配3只。

4.警戒带。用于圈定警示规范特殊区域或事故现场。配备标准:每座油库100米。

5.折叠担架。便于伤员的临时搬运和急救。配备标准:每座油库2只。

6.应急药箱。包含但不局限于三角巾、面纱、酒精、绷带、棉球、剪刀、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等。

(四)一般工具类

1.防爆工具。爆炸危险区域抢险救灾、抢修使用。配备标准:每座油库1套。

2.防爆铜制桶、铜簸箕。爆炸危险区域抢险救灾、回 3 收油品使用。配备标准:每座油库2套。

3.铁锹。用于抗洪、油品泄漏时填装编织袋。配备标准:每座油库5把。

4.200升钢桶。用于少量油品跑冒时,临时盛装回收的油品。配备标准:每座油库不少于4只。

(五)其他

1.可燃气体检测仪。用于油品跑冒泄漏后、抢险、施工作业前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准确预报可燃气体的浓度及预防火灾爆炸事故。配备标准:每座油库2台。

2.防爆对讲机。应对危险的工作环境,保障通讯不间断,确保作业和抢险工作有序进行。配备标准:每座油库4台。

第五条

加油站应急物资配备标准

(一)消防类

加油加气站的消防器材配置,包括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等按照《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配置。

(二)环保类

加油岛的多功能安全服务台内配置

1.吸油垫(200*200*5)80片,前后抽屉各40片; 2.吸油袜(Φ76*1200mm)2条; 3.吸附颗粒4公斤,前后抽屉各2公斤。4.防污应急箱一只,内装吸附颗粒 油罐区多功能安全服务台内配置:

1.防污应急箱一只,内装吸附颗粒

2.吸油垫(200*200*5)80片,前后抽屉各40片; 3.吸油袜(Φ76*1200mm)2条; 4.吸附颗粒4公斤,前后抽屉各2公斤。5.防污应急箱一只,内装吸附颗粒

6.消防沙袋10只用于作业现场少量油品滴洒、小范围地面火灾的应急处理和扑救。

(三)抢险类 堵漏工具:

1.铝盆:2个

2.铝簸箕:2个

3.铝桶:1个

4.盲板:4个

5.与管线配套管夹一套

6.纸板:10个棉纱5公斤 7.耐油防化手套:5副 8.防爆手电灯2把

9.200升钢桶:用于少量油品跑冒时,临时盛装回收的油品。配备标准:每座加油站不少于2只。

防洪、防台物资: 1.10号铅丝 5公斤

2.土工布100平方米

3.沙袋50个

4.茅竹3条

5.彩条布100方米

6.沙铲5只

7.铅丝钳1把

8.钢锯1把,锯条10根 9.螺丝刀2把 10.铁桩锤 1把

(四)警戒物资

1.警戒带:用于圈定警示规范特殊区域或事故现场。配备标准:每座加油站100米。

2.警示墩:可移动,提醒或分割区域,按照实际需要配置,每站至少6只

第三章

应急物资管理职责

第六条

储运安全部门。储运安全处根据公司应急预案要求,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对分公司应急物资使用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分公司储运安全科负责提报应急物资采购计划,申报并执行应急物资费用预算,负责应急物资产品供应厂商资质认定和服务评价,负责对油库应急物资上报需求、验收、发放与使用的管理。

第七条

加油站管理部门。按照《加油站管理规范》要求,加油站管理部门负责对加油站应急物资上报需求、验收、发放与使用的管理,保证加油站按规定标准配足应急物资。

第八条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审核应急物资费用预算,审核资金计划,保证资金支出。第九条

企管部门。企管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招投标,确定入围单位,并履行《采购管理办法》中有关采购产品质量的义务。

第十条

各油库、加油站认真履行应急物资的出入库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应急物质不变质、不变坏、不移用。在油库、加油站《设备及工具管理台帐》中记录应急物资管理情况,并每季度向分公司应急管理机构报告应急物资储备、使用情况。

第四章

应急物资的配置与调用

第十一条

油库、加油站所需的应急物资由分公司统一配置。各分公司每年做好应急物资购置费用预算,确保资金充足。

第十二条

应急物资的调用,实行分公司一把手负责制,自主调用应急物资。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在各分公司之间统筹调配应急物资。

第十三条

情况紧急时,油库和加油站可直接向相关单位提出申请调用;若需数量较多时,可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申请,经批准后,向储存单位直接调用。

第十四条

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一周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重新购置或返还给调出单位。

第五章

应急物资保障 第十五条

建立应急物资分品种生产企业以及供应商联系制度,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库存等动态,保障应急储备需要。

第十六条

应急物资采购应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

第十七条

应急物资紧缺时,各单位要第一时间组织采购,满足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情况紧急时,可向应急领导小组申请,经同意协调后进行统一采购,简化相关采购程序。

第十八条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管理混乱、冒领、挪用应急物资等问题,应严肃查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部分应急物资使用方法

篇2: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

资格认证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设一支与国际水准销售企业相适应的加油站经理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规范加油站经理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是对加油站经理实行岗位管理,明确入职门槛,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是通过先进、适用的指标评价体系,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加油站经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科学评定等级。

第三条 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对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的加油站经理队伍,对提高加油站运行的效率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条 工作原则

(一)顶层设计,分级实施。销售公司对资格认证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安徽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地市公司配合执行。

(二)全面覆盖,公开公正。覆盖现任和后备加油站经理,认证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三)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按照销售公司制定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开展认证工作,首轮初级认证、逐级认证结束后,实现认证的常态化。

(四)系统考核,共享成果。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其中,实操技能的考核部分直接采用技能鉴定结果。

(五)评聘分开,动态管理。认证资格是岗位聘任的前提,资格到期要重新参加认证。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安徽公司所属各分公司。

第二章 等级设置

第六条 加油站经理资格分初、中、高三个等级。第七条 初级加油站经理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政治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指导加油站员工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维护品牌意识;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营销服务能力。

第八条 中级加油站经理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政治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独立解决加油站关键技能操作和工艺难题;在加油站技术攻关、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够组织指导加油站员工进行工作和培训初级资格人员;具有一定的资源分配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维护品牌意识;组织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营销服务能力。

第九条 高级加油站经理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政治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完成复杂的工作;独立解决加油站高难度的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加油站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在加油站管理领域有先进做法;能够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较好的资源分配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维护品牌意识;具有优秀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营销服务能力。

第十条 初、中、高三级资格通过认证考评体系量化考核,分级确定。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十一条

安徽公司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认证实施方案。

(二)负责认证申报及资格审查工作。

(三)负责组织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

(四)负责组织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试。

(五)负责组织中、高级综合能力考评,做出认证结论。

(六)负责制定使用认证资格的管理办法。

(七)负责认证人员聘用、推荐交流、动态管理工作。成立安徽公司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第十二条

各分公司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对资格认证工作的动员宣传工作。

(二)负责组织认证报名工作。

(三)负责组织远程培训学习、集中培训。

(四)负责配合鉴定站做好现场考核(试)工作。

(五)负责组织初级综合能力评价,做出认证结论。

(六)负责做好资格认证其他各项工作。

成立分公司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第四章 资格申报

第十三条 申报条件

(一)初级:已取得加油站操作员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现任加油站经理。

(二)中级:已取得初级加油站经理资格两年以上的现任加油站经理。

(三)高级:已取得中级加油站经理资格3年以上并取得加油站操作员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现任加油站经理。

第十四条 鼓励机关人员参加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

(一)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主办岗位; 2.具有助理职称。

(二)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主管岗位; 2.具有中级职称;

3.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三)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高级主管及以上岗位; 2.具有高级职称。

第十五条 其他人员参评资格参照第十四条相关条件。第十六条 首轮认证的资格年限执行以下条件:

(一)取得初级加油站经理资格,并在加油站经理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可参评中级。

(二)取得中级加油站经理资格,具备加油站操作员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并在加油站经理岗位上工作8年以上,可参评高级。

第十七条 后备加油站经理可参加初级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

第十八条 破格申报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初、中级加油站经理,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资格认证:

(一)在加油站经营管理方面,总结出先进、适用的做法并广泛传授应用的;

(二)在加油站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获得国家级一类竞赛(国家有关部委、行业、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跨行业、跨地区竞赛)前五名和国家级二类竞赛(行业、集团公司牵头,与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组织的同行业、跨地区竞赛)前三名的,安徽公司级竞赛第一名的。

第十九条 参加认证人员,发生安全环保责任事故、重大质量计量责任事故、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违纪违规案件的,两年内不得参加高一等级的资格认证申报。

第二十条 高级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数量由销售公司实行指标调控,中级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数量由安徽公司实行指标调控。

第五章 认证工作管理

第二十一条 资格认证工作遵循“培训与资格认证相分离”的原则,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培训、统一认证、统一发证(五统一)的制度。

第二十二条 认证工作分为培训、考核(试)、认证三个环节。

第二十三条 培训

(一)理论知识培训。主要以远程培训形式进行。设置油品基础知识、HSE知识、现场管理与服务、营销与客户管理、油品业务(计量、质量)、非油品业务、加油卡业务、设备管理与维护、财务知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团队建设、加油站媒体应对等15门课程,40个学时。

(二)实操技能培训。内容为加油站操作员中级、高级职业资格所对应的实际操作项目。

第二十四条 理论知识考试。直接纳入鉴定考试序列。由各单位鉴定站按照鉴定考试流程,组织现场考试,参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80分以上为合格。考试成绩进行公示,有效期两年。

第二十五条 实操能力考核。直接使用加油站操作员技能鉴定结果。

第二十六条 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能力考核合格后进入认证环节。机关及其他参评人员,没有实操技能鉴定结果的,要在一年内取得相应的鉴定考核结果。

第二十七条 认证

(一)组织综合能力评价

按照《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综合能力评价表》内容,制定评价细则及方式,成立5-9人的综合能力评价小组,由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成,评价小组成员对亲属、师生、师徒等实行回避制度。其中:

初级:本人提交述职报告,不组织面试,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为合格。

中级:本人提交述职报告,由各分公司组织答辩,在指标调控范围内,评价得分在80分以上为合格。

高级:本人提交述职报告,由安徽公司组织答辩和综合能力评价。

(二)公示。根据考核(试)成绩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确定认证等级,公示认证结果。

(三)发证。认证合格人员的相关资料,由公司上报销售公司备案,并由销售公司核发资格证书。

第二十八条 首轮认证结束后,加油站经理资格认证工作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每年10月份安徽公司上报本认证结果,11月份销售公司核发证书。

第六章 资格使用及管理、第二十九条 初级认证同时为上岗资格,新上岗加油站经理须具备初级资格。现任加油站经理要在规定限期内取得初级资格证。

第三十条 资格证书三年有效,到期须重新参加本等级的认证。

第三十一条 《加油站经理资格证》证书如在有效期内遗失,可向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出补办申请。

第三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加油站经理资格同选拔使用、聘任上岗、考核评价、薪酬待遇、津贴补贴、成长发展挂钩,作为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则

上一篇:更新传统备课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下一篇:失而复得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