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注意事项汇总

2024-04-14

岩土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注意事项汇总(通用3篇)

篇1:岩土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注意事项汇总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总则

1.为保证勘测工程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加强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工程与人身安全的管理,落实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安全生产制度。

2.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勘察工作除参照本制度要求外,还必须遵守国家、行业和当地的勘察安全操作规程。当本规程与国家、行业和当地的勘察安全操作规程相冲突时,以国家、行业和当地的勘察安全操作规程为准。4.勘察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提供的勘察设计文件当真实、准确,满足工程安全生产需要。勘察方案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必须在勘察报告中注明。

5.勘察人员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各种相关的现行工程设计规范,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制度.6.勘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勘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体设计人员平时应认真学习国家法规,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

(二)、安全生产职责分工

1、部门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

1)、保证国家和公司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部门贯彻执行,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2)、组织制订实施部门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组织对新员工(包括实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教育,及时处理员工提出的意见。4)、组织对新员工(包括实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并参加业务区、项目班组安全活动日活动,及时处理员工提出的意见。

5)、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等处于完好,教育员工加强日常维护,正确使用。6)、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先进业务区、项目组和个人。

7)、对本业务室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注意保护现场,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采取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报院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8)、督促和检查分管业务室外地出差人员和配署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各项生产措施。

3)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整改事故隐患。配备专(兼)职安全员,贯彻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4)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规程。以身作则,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5)业危害。

6)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检查,开展应急救援演练。7)组织开展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坚持对特种作业及相关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

8)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并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将目标分解落实到个人。

9)认真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并按合同及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落实,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10)按规定发放并督促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1)发生因工责任重伤、死亡事故时,保护现场及时上报,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

3、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政策和大队及地勘部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负责参与制定、修订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工作要点,经项目负责人批准执行并督促实施。

3)参加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参加野外地质作业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4)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对本项目新上岗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项目级安全教育,协助开展换岗员工、新岗员工的安全教育,督促检查项目岗位安全教育。

5)负责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和检查落实。

6)参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查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7)每天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违反安全法规行为,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行为,并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经劝阻无效的有权责令暂停施工,限期完成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生命安全的险情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生产撤出人员再报告领导处理。8)参加项目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工伤事故分析统计报告工作,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9)督促勘察地质编录的技术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温防冻措施,并检查、指导职工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0)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做到齐全、实用、规范化。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资料建档工作,完成上级交办工作,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11)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二、勘察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 勘察工器具的使用 一、一般工器具的使用安全:

(1)勘察时应选用合适的勘察工器具并正确使用,不得随意用其他工器具代替。

(2)勘察工具应保持完好无损,牢固适用。定期对勘察工具进行检查,发现工具有损坏时及时更换。

(3)锋刃工具(如小刀等),不准插入腰带或放在衣服口袋内;运输或存放时,刃口不准朝上向外,以免伤人。

(4)传递工具时,不准上扔下掷;放置较大的工具和器材时必须平放,以免伤人。

二、仪器仪表的使用安全:

(1)使用仪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按规定进行操作。

(2)仪表使用前,必须弄清楚需要的工作电源的电压,并按要求接引电源。

(3)使用直流电源的仪表要特别注意接入电源的“+”“-”极性,不得接反。电源电压要符合仪表要求。

(4)使用交流电源的仪表,在市电波动较大时(≥10%)要经过稳压器后再供给仪表要求。

(5)交直流电源两用的仪表,在插入电源塞绳和接引电源时,要严防交直流电源接错,烧坏仪表。(6)干电池的仪表使用完毕应随时关闭电源,仪表暂时不用时,要把干电池取出单独保存,以防日久电池蚀烂,使仪表受损。

(7)使用仪表的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日晒雨淋、火烤等,使用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敲击和碰撞。

三、登高用具的使用安全:

凡是使用楼梯时,应注意楼梯靠墙、吊线上使用时,立梯角度应以75º正负5º为宜。梯子顶端至少应高出吊线0.5米,与吊线搭靠处必须用绳索捆扎固定,防止梯子滑动,摔倒。梯子上不准有两人同时作业,不准用脚步踩在梯上,另一脚踩在其他物体上,不准作业人员站在梯子上移动梯子。(1)竹梯(移动式竹直梯)

1)梯梁(竹杆)与踏板的材质应坚实、无劈裂、列死节,绑扎应牢固。

2)使用前必须检查,梯梁、踏板有折断、腐朽、绑扎线松驰、脱落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

3)立靠梯子的坡度应适宜。上下梯子不准携带笨重物品和工具。4)上、下较高的和容易滑动的及有被撞可能的梯子,必须设人扶梯。5)在电力线、电力设备下方或附近有障碍物的地方,立靠、放倒梯子时,须防止触碰上述设施和障碍物,并不准举梯移动。(2)金属拉伸梯(移动式轻金属拉伸直梯)

1)各部位连接应牢固,梯梁与踏板无歪斜、扭曲、变形,无影响使用和自身强度的缺陷,踏板须做防滑处理,梯脚应装设防滑橡胶脚。2)使用前必须检查,梯梁、踏板出现扭曲、变形、拉伸不自如、腐蚀、连接部位脱开、无防滑橡胶脚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3)拉伸长度不准超过其自身的规定,在电力线、电力设备下方或附近,严禁使用金属拉伸梯。其它使用规定,参照竹梯。(3)木直梯(移动式木直梯)

1)梯梁与踏板材质应坚实、无劈裂、无死节,下端第一个和上端末一个踏板下面须设置钢拉杆,踏板两端须开榫与梯梁连接。2)使用时应检查,如梯梁或踏板有折断、劈裂、腐朽、钢拉杆腐蚀、拉杆两端螺帽脱落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

3)一个梯子上不准两人同时上、下,上、下时不准携带笨重物品和工具。

(4)金属折梯(移动式轻金属折梯)

1)梯梁与踏板不允许歪斜或扭曲变形,连接应牢固,踏板有防滑措施,梯脚有防滑装置。连接单梯的绞链应牢固并能自如活动。梯梁中部须设活动撑杆,底端开后应平稳。

2)使用前必须检查,如梯梁或踏板出现扭曲、变形、腐蚀、连接点脱开、绞链不牢、无活动撑杆、梯脚无防滑装置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

(5)木高凳(俗语称高凳)

1)凳腿、踏板材质应坚实、无劈裂、无死节。高凳应平稳。2)使用前应检查,如凳腿或踏板出现劈裂、折断、腐朽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jueshi 3)上、下高凳不准携带笨重物品和工具;不准在凳面上放置物品和工具。(6)脚扣

1)使用前必须检查,出现橡胶套管(橡胶板)破损、离股、老化或螺钉脱落;齿杆(弯钩)、脚蹬板及带孔腐蚀、开焊、裂痕或扭曲、变形等情形之一者,不准使用。

2)使用脚扣不准抛摔,齿杆不准扩大或缩小,不准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使用木杆脚扣不准上水泥杆,使用水泥杆脚扣不准上方型水泥杆,活动式脚扣须控制使用范围。

3)必须使用专用脚扣带,腐朽、破损、折裂的带不准使用;不准用电话线或其它绳索替代脚扣带。

4)不准将脚扣与酸、碱性物质存放于一起。

第二部分 野外勘察与测量

一、野外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

(1)应事先了解作业地区有无毒蛇、野兽及有毒植物,以便注意防范并配带防护用具;如在水田和泥沼地带或在有蛇活动的地区勘察,需注意多观察地面,同时宜穿较厚的长裤或筒靴,防止叮咬,同时配备有防毒及解毒药品。在不知野兽出没的地方行走,不准触碰猎人设置的陷井或器具,不准喝生水,勿食不知名的野菜、野果。

(2)凡遇到深沟、陡坎等,不能冒然跳跃。攀登山岭时,不得踩踏活动的石块、裂缝、松动的土方边缘。(3)勘察时应避免穿越农田,必须穿越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农作物,以免造成纠纷甚至影响人身安全。

(4)应注意控制勘察时间,避免在天黑以后在野外长距离徒步行走。(5)雨季勘察时,要注意仪器和个人的防雨,宜穿筒靴防滑;冬天在雪地勘察,应用棍棒试挥前行,同时应戴防护眼镜,以防雪光剌伤眼睛,同时注意保暖防冻。遇有六级以上的暴雨、大雪、浓雾等恶劣天气,就停止室外作业。不准在电杆、铁塔、大树、广告牌下躲避。(6)夏季勘察,要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防晒防暑用品,以防止中暑或晒伤。

(7)禁止在有塌方、山洪水落石和泥石流危害的地方休息;支搭帐蓬,应选择安全、适宜的位置,以防山洪、泥石流和野兽危害。(8)在林区、荒山或有可燃物地区勘察,禁止吸烟。

(9)勘察作业时,必须检查便桥、跳板等能否承担足够的负荷;破损、腐蚀、腐朽者,不准使用。

(10)使用绳索前必须检查,如有磨损、断股、腐蚀、霉烂、碾压伤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

(11)在河边沙滩及沿沼泽地带作业,应注意有无陷入泥沙中的危险,如有越陷越深的感觉,不可用力挣扎,应卧倒呼救或往回滚返;救助人员应在泥沙上面铺木板前往营救,或将绳索的一端掷给遇难者拉救。

(12)野外勘察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停止勘察,等雷雨过后再继续勘察,若无法避免时,要注意个人防雷: 1)遇雷雨、大雾天气,不应对室外高压设备进行勘察,如果必须进行勘察,应穿好绝缘靴。

2)勘察时遇潮湿的地面、墙面、电气设备等处,应有防止触电的措施,如穿绝缘靴、避免人体触及墙面、设备等。

3)遇雷雨天气,不得靠近避雷器装置;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减少使用手提电话。

4)雷雨天气勘察应注意的其它事项为:尽量不在户外或室外逗留;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内;如依靠有建筑物或高大树木屏蔽的街道躲避,应离开墙壁和树干8米以外;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或隆起的道路,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独树、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井钩等铁件拿在手上;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二、公路、铁路沿线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1)不准在公路与铁路路基、桥梁上坐、卧或吃饭。

(2)不准在公路、铁轨上或双轨中间行走;因工作需要在路基上行走时,来了车辆必须避让;携带标杆等较长的测量仪器时,所携带工具一定要与公路或铁轨顺行,防止触碰行人、车辆,传递时禁止抛掷。(3)跨越公路与铁路时,必须注意公路与铁路的信号和来往的车辆,不准强行跨越。

(4)跨越公路与铁路用皮尺等工具测距时应注意来往的车辆,如遇车辆经过应立即收回卷尺,紧急情况下无法收回时应立即剪断或扔下,并迅速撤离公路与铁路。

(5)在铁路、公路、桥梁附近勘察作业,不得使用红旗或红灯,以免引起误会而发生意外,应该使用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志。

(6)携带较多的测量器材和设备时,应防止触碰行人车辆,手持标杆,尖端向下;肩扛标杆,尖端应向前方,传递标杆严禁拖掷。(7)沿铁路、公路勘察需休息或停留时,严禁将工具放在轨道上或路基边道的里侧。通过桥梁时,必须经桥梁驻守人员的同意。(8)沿高速公路勘察作业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将具体的工作地点、时间实施方案、报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经批准后方可作业。

2)必须在作业点来车方向200米处逐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所用的测量工具应安全放在路基扩栏外侧或隔离带内。4)勘察人员必须穿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

三、电力线路附近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

(1)在电力线下方或附近测量,严禁使用金属标杆和钢卷尺等金属工器具,不准使用受潮湿的绳索。

(2)如需上杆作业,在上杆前,应检查架空线缆,确认其不与电力线接触后,方可上杆;上杆后,先用试电笔对吊线及附近设施进行验电,确认不带电后再作业。

(3)在高压线下方或附近作业时,人员的身体距离高压线及电力线设施最小间距应保持2.5米(1KV—35KV)或4米(35KV以上)。(4)在电信线,电力线,有线电视线和广播线混用的电杆上作业时,严禁触碰杆上的电力线,有线电视线和广线及相关设备。

(5)如发现水混杆存在混凝土脱落、露筋、倾斜、不牢固现象时,未经加固禁止攀登。

(6)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它线缆时,在没有辩明该线性质时,一律按电力线处理。

(7)电力线与电信线碰触或电力线落在地上时,应立即停止勘察,通知维护人员到现场排除事故。

四、江口、河岸边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

(1)在未弄清河水深度时,不准冒然入水或涉水渡河;需要涉渡小溪时,应以竹杆探测行进,禁止游泳过河。

(2)在船只和木排上作业时,作业人员须熟悉水性,并穿好救生衣、配备救生用具。

(3)在冰的承载力不够或融化季节,禁止在冰上行走。

(4)在有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勘察作业,不得使用红旗或红灯,以免引起误会而发生意外,应该使用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志。

五、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1)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等不适宜人员不准从事高处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期间,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帽绳,使用的安全带必须扣实。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软底鞋,禁止赤脚、穿拖鞋。上杆时,随时携带工具的总重量不准超过5千克。

(3)杆上人员与地面人员之间不准扔抛工具和物品。

(4)在高空作业时,如遇害雷雨,大风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同时禁止在易受雷击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旁停留。

(5)除非必要,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攀登50米(含50米)以下的铁塔,攀登超过30米(含30米)的铁塔应至少有另一名同事共同攀登或在塔底照应。

(6)攀爬技术要领:攀爬铁塔时要注意抬头观察,留意有无鸟巢、蜂窝等危险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应及时下撤,严禁冒险攀爬;攀登铁塔应稳扎稳爬、安全第一,切忌一味求快、盲目攀比;攀登时必须手脚并用,双手抓稳,用一只脚踩稳爬梯后,方可移动另一只脚;严禁在脚部移动时双手同时离开铁塔爬梯;严禁在攀登铁塔时与人交谈、使用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当攀登铁塔觉得体力不济时,应将安全带系上铁塔并稍作休息,严禁不系安全带停留在铁塔爬梯上休息。(7)高空作业的保护:当一人在攀登铁塔、支撑杆、升高架时,其它人不应同时攀登,应待攀登人员已到达顶部后再开始攀登;当一人在攀登铁塔、支撑杆、升高架时,塔底(杆底)严禁站人,防止高空坠物;如果必须同时在塔底(杆底)作业,则必须配戴安全帽;遇有复杂、不易攀登的天面时,如无梯子等辅助工具,严禁冒险攀爬,应到周围寻找到工具后再攀爬;严禁从一个天面跳跃到另一个相邻的天面。

第三部分 机房(建筑)内外勘察与测量安全

一、室内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勘察作业区域。

(2)作业时不得戴钢笔、手表、首饰等金属物品和穿带金属纽扣的衣服;不准携入易燃、易爆物品;包装物、杂物,应及时清除,不准吸烟。(3)严禁抛掷工具、器材和其它物品;不准在通道、设备之间放置杂物。(4)查看设备或登高作业,衣服口袋、工具袋里工具物品不得外露或掉落。登高作业应带工具袋,所用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以防掉落,严禁蹬踩或攀扶配线架、机架和电缆走道和其它设备。

(5)勘察机柜完毕后应随手关闭机柜门,特别是壁挂式机柜的机柜门,防止人员无意撞到机柜门的尖锐部分而造成人身伤害。

(6)在程控机房作业,应按机房人员要求作业,着防静电服,并束紧袖口。

(7)梯子下应垫木板或其它物品保护防静电地面,并防止倾倒;梯子以不直接碰撞设备为原则,并在离设备较近点加防止碰撞的措施。(8)不准在机架、高凳和走线架上等高处存放工具、器材;工作需要必须存放时应放稳妥,当离开时必须随手取下。

(9)在机架顶上勘察作业时,应在机架能承重部位铺设有承重力的木板,不准蹬踩电力线、电气设施。

(10)用设备借力爬高时,应凭借设备的牢固部位,不得抓碰布线、盒盖、零部件等不牢固、不能承重的部位。

(11)在爬高勘察作业时的配合人员站立位置应妥当,防止掉落工具砸伤;梯子应设置稳当,必要时应有人扶梯,在梯子上操作应系安全带。(12)测量蓄电池时,应防止碰撞蓄电池而溢出酸液伤人,金属测量工具严禁直接触碰蓄电池电极,以免造成直流短路而伤人。

(13)对低压设备进行查勘时,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米;对于有高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的地方,应确保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高压带电部分的最小净距离为0.7米。对于有隔离栅栏的高压设备,如变压器等,不得越过栅栏。

(14)勘察时注意插销(插头与插座的总称)、刀闸、开关、熔断器等是否完整无损,不准随便接触;带电体裸露者,不准接触。

(15)勘察作业用电,插头与插座孔必须一致方可使用;严禁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16)勘察作业用电,应采用多功能插销板(接线板)连接,不准从用户的电气设施上直接接电源;在使用插销板时应注意防水。(17)发电机运转时,严禁人体接触带电部位,只能带电作业时,必须有良好的绝缘防护措施,并严禁在周围吸烟。

(18)在勘察作业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用户灯线、变压器及闸刀等电力设备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不准触碰。

(19)在勘察时如有电力线交越,头部不准超过电力线;所用工具与器材不得触及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20)在勘察过程中,若有电力线,用户灯线触碰、断落在通信线条上或断落在作业区域,需了解是否带电并避开作业。

(21)在作业过程中遇有不明用途、性质的线缆,在未辨清性质时,一律按电力线对待,严禁碰触。

(22)未安装照明设施的楼道、车库、强弱电井及电梯井不能随便进入,现场需全程使用手电照明,仔细留意脚下、头顶上方及前后左右是否有可能发生的危险,避免受到踩空、磕碰、绊脚及砸落伤害。(23)不能随意触碰不明使用情况的配电箱、插座、线缆接头及开关等,特别不能随意进入上下层连通的强弱电井及正在使用的电梯井;不能使用不明用途及不确定稳固的现场材料、工具、设施进行登高及攀爬。(24)进入地下室内作业,须先进行通风;确知无有害气体,方可进入作业。

(25)在勘察地下室时严禁将易燃易爆品带入其内,不准吸烟,感觉头晕,应立即离开。

(26)遇电缆盘留时,作业人员应防止被电缆绊倒。

(27)在隧洞勘察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天气炎热时,应轮流在洞内作业。严禁在洞内休息或打闹。

二、室外勘察作业的安全要求:

(1)对无力承担身体重量的借力物不得攀登;在雨雪天气及风力在五级以上时,不许在室外进行爬高工作。

(2)在爬高作业时,遇到雷雨、大风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同时,禁止在易受雷击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旁停留。

(3)上建筑物和设施爬高作业前,应先进行察看或了解情况,确认牢固可靠,方可上去作业。

(4)勘察人员应熟悉并注意供电线路设备,辩别高低压线路的要点是: 1)高、低压线路单独架设时,高压线路电杆之间的距离较低压的大,电杆也较高。

2)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路在上,低压线路在下;高压线路的横担较低压的长,线间距离较低压的大。

3)高压线路的瓷瓶为针式绝缘子,为茶褐色,体积较大;低压线路的瓷瓶一般也为针式绝缘子,为白色,且体积较小。

4)高压架空线一般很少有分支线,并只有三根导线。低压架空线一般由变压器低压侧引出、分支或引向用户,导线为四根(三相加一根零线)或两根(火线加零线)。

5)高、低压划分标准,我国习惯上以1千伏为界限,额定电压在1千伏以上称为高压;额定电压为1千伏及以下称为低压。

第四部分 其他相关安全要求

(1)勘察作业需进入施工区域或未交付使用的设施前,必须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员或物业负责人取得进入许可,并按其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设施,最好由现场专人陪同进入。

(2)勘察作业需进入施工区域或未交付使用的设施时需确认其已具备进入条件方可进入,不具备进入条件的及时上报项目负责人无法进入;进入后需观察路线上方是否有可能坠落物品、不牢固设施;观察我方活动范围内有无便桥、便梯、深沟、滚坡及裸露线缆等危险源存在,需确认安全方可通过。

(3)在施工区域勘察作业时,严禁接触各种施工机械、电气设施、手持式电动工具、吊车及起重工具和绞盘、滑车、紧线器以及各种绳索等。(4)勘察作业人员需远离吊装、挖掘及爆破等危险现场,留意识别现场安全标识(标志、标语、警示条等),留意及警示音,不随意踩踏不明用途的地面隔板。

(5)在勘察作业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到不扰民。(6)勘察人员必须着装要严肃,穿戴整齐,宜穿长裤勘察,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或拖鞋勘察。(7)勘察车辆的作业安全:

1)驾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车辆后备箱不准搭乘人员;严禁陌生人搭乘。

3)汽车接送勘察人员时,不准超载;乘车人员不得站立,禁止坐在车头和槽帮上,车辆行驶时,切勿伸头露臂于车厢之外。(8)勘察人(手)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启人手孔盖必须使用专用钥匙(井钩)。开启井盖前先设置警示标志,检查孔盖专用钥匙有无损坏,再观察周围环境,确认无安全隐患(如车辆、行人等)后方可开启,人车流较大的地方需专人在旁值守。勘察完毕后,需确认已可靠的盖好人手孔井盖后,方可撤除安全标志。

2)打开人孔盖后,需先进行通风,确认人孔内有无有害气体,积水,施工废弃物等危险源后方可进行勘察作业;必须载好安全帽,穿防水裤和胶靴。上下人(手)孔必须使用梯子,放置牢固,不准把梯子搭在孔内线缆上,严禁作业人员蹬踏线览或缆托架。在人孔内勘察作业时严禁吸烟,如感觉头晕、呼吸困难,必须立即离开人孔,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切不可进入人手孔井内勘察作业。雪、雨天作业应注意防滑,人(手)孔周围需用砂土或草包铺垫。

3)勘察人员在勘察人手孔途中,井盖开启后勘察人员不得随意离开作业区域;若有紧急事情必须离开,则必须保障人手孔井盖可靠复原,方可离开。若勘察发现井盖损害不能还原闭合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不得先行离开现场。

4)若人手孔井在公路公路界范围内时,开启前应特别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情况。确保在150米范围内无移动车辆,15米内无行人时方可按照安全程序开启井盖,并需设专人在旁值守。

5)若有人车路过、误入勘察作业区域或现场围观时,应当礼貌劝解其离开;若开启人手孔井盖途中,不慎井盖滑落时,应当先保证人身安全,不得为了保护井盖而不顾自身安全去抢拉井盖。

6)若勘察作业地点处于光线昏暗,强光耀眼区域,道路拐角,停止车辆的侧后方等过往人车视线盲区时,需设置专人在旁值守。

篇2:岩土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注意事项汇总

一、勘察手段不当,控制程度不足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钻探孔、静探孔分配比例不当,该问题主要表现在桩基础勘察报告中

a、静探孔深度不能控制桩基础持力层厚度:当桩基础持力层为砾砂或上覆有砾砂薄层或砾砂呈透镜体出现,下卧层为软可塑粘性土,却离桩基础持力层还有一定深度。这种情况在柯桥、袍江、城东生态园区出现。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勘探孔全部采用钻孔控制。

b、控制性孔未达到桩基础变形计算深度: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桩基础类型为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砾砂层或硬塑状粘性土地层。针对这种情况,控制性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要沉降验算的桩基,勘察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2、勘察点数量不足

当前施工图审查要求比较规范,对配电房、门卫等建筑也要有地质资料,建议适当采用静探孔进行控制。另外,勘察点孔距大于30m也时有出现(绍兴市勘察协会规定勘察点孔距不得大于30m)。

3、取样孔数量不足,取样竖向间距过大

绍兴市勘察设计咨询业协会规定:勘察点个数在100个孔(含)以内,取样孔为总勘察点个数的四分之一。勘察点个数在100个孔以上,取样孔为总勘察点个数的五分之一。但个别勘察报告还会出现取样孔过少这个问题。至于取样间距过大则较为普遍,由于当前勘察市场竟争激烈,收费很低,在少取几个土样就是利润的错误观点驱动下,取样间距任意放大,根据GB50021-2001第4.1.9第二点规定,每个孔要保证每一层土都有土样,在此基础上在主要受力层或持力层内每隔1~2m取一土样,其它土层2~3m取一土样,巨厚层淤质土可放宽到4~6m取一土样。

4、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偏少,对饱和粉(砂)土层,不能满足液化判别要求 对饱和粉(砂)土层,要求系统进行标准贯入测试,测试间距主要受力层为1~2m,一般地层为2~3m,并在标贯器内取样作颗粒分析,以备作液化判别之用。

5、含地下室的工程项目,三轴剪切等特殊试验项目数量偏少

当含地下室的工程项目勘察时,上部土层应增加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等,对一级基坑尚应作现场抽水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

6、相邻勘探点桩基础持力层高差超过2m,尤其当相邻勘探点所揭示的持力层面坡度大于10%时,如何加密

建议有选择性地进行加密,可以针对荷载集中部位、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段等进行加密。

7、山前地带地层起伏大,怎样描述和评价

山前地带地层描述及分层应采用地层沉积历史空间(成因类型)结合沉积物的来源来划分和描述。地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淤积等,沉积物来源主要考虑粗颗粒成份及上游母岩成份。

8、强风化基岩应有原位测试数据

本点所指的原位测试,指重型(2)动力触探,判断标准为硬质岩强风化基岩中N 63.5>30击,软质岩强风化基岩中30≥N 63.5>15击,对花岗岩类岩石可以通过标准贯入试验资料进行评价,判断标准为N≥50击。勘察过程中,尤其对小高层等拟建物,采用强风化基岩作为预应力管桩桩基础持力层时,特别需要重力触探资料,以此作为控制收锤标准的对比依据。

二、野外资料收集不全、不准确方面

1、水文地质方面

a、初见水位普遍没有

b、地下水分层水头压力、分层取水样

c、承压水水头压力(尤其是8号砾砂层中承压水水头压力)

d、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绍兴城区、柯桥、袍江一般为1.0~1.5m)、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绍兴城区、柯桥、袍江为5.29m)

e、井点降水应提供土层的渗透系数

2、搜集周边建筑物的基础资料(基础类型、埋深)、桩基施工经验、试桩资料等等

3、搜集原始地貌形态资料(查明暗河、暗塘、杂填土分布情况等)

4、收集勘察点平面图中建筑物的角点坐标资料

5、必要时应提供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

三、勘察报告文字表述内容、岩土工程条件评价、设计参数的提供等方面的不规范性

1、报告概况中应表明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上述三个方面是我们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依据,也是我们编制勘察纲要、开展勘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的。

2、文字概念性错误:如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勘察等级、岩土定名、表一提供设计参数与建议桩型不一致等等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按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分为Ⅰ~Ⅴ;岩石质量指标指的是RQD值,是指采用75mm口径双层岩芯管和金刚石钻头进行取芯,单位长度内每段超过10cm岩芯所占的百分比值。

勘察等级是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进行划分。

岩土定名:对于基岩定名只要定出岩石的基本名称就可以了,如晶屑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安山岩、花岗岩等。

土的分类:定名比较复杂,碎石分类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砂土分类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粘性土分类为粉质粘土和粘土;粉土分类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

当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时,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度比为小于1/3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

表一提供设计参数与建议桩型不一致问题,只要仔细校核,一般都可以避免。

3、取样器类型与取样方法未说明

勘察报告中应说明取样器类型与取样方法,我们钻探施工中一般在流塑~可塑状粘性土采用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取样;硬塑~坚硬状粘性土、细砂、中砂、粗砂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采用重锤少击法取样;砾砂、碎石土直接用岩芯管钻头取样。

4、土层描述应与土试成果一致,柱状图中土层描述千篇一律

勘察报告中各土层描述应根据野外直观记录,结合土试成果进行复核,在土的状态、力学强度方面应以土试成果为准进行描述。钻孔综合柱状图应根据每个孔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不能千篇一律。

5、地下水含水层的评价,尤其是(8)层中承压水头的变化幅度、水质腐蚀性 反映最多的就是(8)层中承压水头高度及其富水性评价问题以及上部土层透水性强弱。

6、临河应评价岸边边坡稳定性

勘察过程中,可通过调查走访、周边临河工程的边坡现状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评价。

7、基坑边坡稳定性、坑底土体隆起稳定性评价

勘察报告中只要提供相应设计参数,提供周边同类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对本工程基坑提出初步的支护设计方案即可,坑底土体隆起稳定性评价,对绍兴地区坑底为(3)层淤泥质土,都属于不稳定的。

8、场地整体稳定性、地基均匀性、地基土均匀性

分析评价场地整体稳定性、适宜性时,应调查、了解场区内是否存在滑坡、泥石流、区域断裂经过等不良地质作用,结合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综合分析确定。建筑场地的地段类型一般划分为抗震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另外应对地基土及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对建筑场地类别、地基土的类型进行划分。

9、桩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勘察报告可结合报告建议桩基础类型进行分析评价,一般来说预应力管桩:应注意挤土对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已有建筑物的影响;沉管灌注桩:除挤土效应外还应注意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说得详细点,如周边建筑物基础类型、间距、建筑物使用功能等;钻孔灌注桩:主要是施工产生的泥浆对环境的影响。

10、素填土、杂填土压(夯)实处理后承载力确定,报告中应予评价

对分层压(夯)实处理后的填土,一般应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平板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等)进行确定,一般提交勘察报告时未进行上述试验,因此,报告中一方面可以根据经验先期提供一个参考值,另一方面建议按规范要求进行上述试验。

11、表一中桩基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报告表一中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一般是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土试成果,结合个人的勘察经验,经计算综合得出,个别设计参数可能会出现偏离实际较大,这种情况审核、审定人员应根据场地土层性质,结合个人经验进行修正,是可以避免的。

四、编制图件、表格等方面不规范

1、缺少原位测试成果汇总表,主要是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2、柱状图中应标明开孔日期、开孔口径和终孔口径、初见水位、承压水位等。

3、纵、横剖面应足够反映场地地层情况。

4、平面图缺少参照物及周边地物。

5、对桩基础持力层,尤其是基岩作为桩基础持力层,应提供持力层等值线图。

6、各种图表随意调整,没有统一格式,图表缺少签字一栏。

五、建议

1、编制和落实好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岩土工程参数,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了应真实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它要求查明的岩土工程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以满足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前必须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指导书——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2、技术管理部门应加强落实、复核、检查制度。

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应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制,并经总工办审核、审定,做到勘察纲要和技术交底作为开工的必要程序。施工过程中,上述有关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复核、检查。并落实相应的签字程序。

3、每年不定期地请岩土工程方面专家及施工图审查人员进行讲座。

一般勘察技术人员很少有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对外广泛地吸收最新知识,因此,每年开展必要的技术交流十分重要。另外,每年应进行一次最优报告的评选。

4、培养特殊工程勘察方面技术人才和施工人才。

勘察院应有目的地对那些技术素质较高、肯刻苦钻研、进取心强的技术人员有意识的安排重点工程、特殊工程,让他们的技术水平在工作中得到更多更快的提高。

5、制订一套符合有关规范、适合本勘察院现状的统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集。勘察院有关部门应广泛收集兄弟同行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博采众长,对DBJ-10-5-98进行细分和具体化,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图集。

四、勘察

1.部分液化判别孔液化指数计算不正确

2.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判定条件不准确。

3.勘察工作量未全部完成,难以满足详勘要求.4.未取土样做腐蚀性介质试验,无变形参数建议值

5.勘察报告中“波速报告”无相关责任人签章

6.勘察中执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版本为旧版,且无审查意见或审查合格书。

7.部分钻孔液化指数计算依据不足(缺粘粒含量)

8.工勘报告提交时间与验收时间不对应

9.勘察报告未审查

10.取原状土样数量不符合要求(强条),未评价地基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11.未提供勘察报告

12.波速测试没有提供

篇3:岩土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注意事项汇总

关键词:地下水,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0前言

地下水是指地表面下埋藏的水,主要以气态、固态以及液态形式储存在岩层以及基岩裂隙等中。相关研究发现,地下水与岩土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者作用所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是多样化的,且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分布也十分广泛,作用下的灾害具有可控性。

根据岩石的类型以及空隙特征,将地下水进行分类无法较好地描述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在对地下水存在状态的概括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要弥补这些不足,基于地下水的特点,将地下水分为以下几类:(1)留滞在上层的地下水:部分短暂停留在透水层内不透水或者透水性较差的透镜体上的土中所含的水;(2)承压水:在2个稳固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同于第一个稳固隔水层上的水层中的重力水,同时有承压水头;(3)裂缝水:在各个岩层中的裂缝中有一种重力水,分为节理性、断裂性、风化性及成岩性裂缝水;(4)溶洞水:分布于各个岩层中溶洞中的地下水。

1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处理

1.1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1.1地下水位升降产生的危害

地下水上升对岩土工程也会产生危害。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潜水位上升,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的排放,工程建筑中施工用水渗透、生活污水的渗透以及农作物用水的渗透等。从人为影响来看,这几种因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导致河流汛期增加,这两种是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主要因素;从地质方面看,因为含水层中的土壤具有渗透性,导致水渗透,地震灾害等也会导致潜水位上升。

因此,地下水水位上升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在一些平原低洼处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或沼泽现象。在分化作用的影响下,山区或者丘陵地带也会出现岩土体滑移和坍塌现象。尤其是在严重风化的情况下,山岩地区会有岩土软化和崩解问题,岩体的结构也会受到破坏,压缩性也会增大。因为,地下水位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水位过度上升就会致使建筑物地下洞室被淹没,致使建筑物重心不稳,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见图1)。具体来说,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产生以下危害:(1)水位上升导致土壤受地下水浸泡,长久下去就会形成沼泽或者被盐渍化,另外,因为地下水一腐蚀建筑,使得建筑物的耐久性受到影响;(2)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土壤中的含水量就会增加,因此其重量也会增加,一些斜坡和河岸地区就容易发生不良地质问题,比如滑坡、崩塌等,由此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率也会增加;(3)地下水水位上升会致使粉细砂中的含水量增加,当粉土中的含水量高于饱和状态就会被液化,容易致使土壤中的颗粒被带走,出现管涌和流砂等现象;(4)地下水位上升会致使岩土受水侵蚀、浸泡,进而被软化,建筑物的抗剪力也会因此降低。

1.1.2地下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产生危害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人为因素有:大量地抽取地下水,河流上游筑坝,导致下游水位下降。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危害有:(1)地下水位下降改变了地表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进而引发出各种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见图2)、地面裂缝等,这些都会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使得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威胁;(2)因为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致使水资源枯竭,水质严重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居住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1.3地下水水力作用对岩土工程产生的危害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力作用较小。但是,人工施工的影响会导致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性被改变。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导致流砂、管涌等严重工程危害。基坑突涌一般同承压水含水层的性质有关。若承压含水层为裂缝水、孔隙水或者溶洞水,在基底顶破裂之后,地下水就会从裂缝中流出来,导致基坑积水。承压含水层为细小颗粒沙层的时候,基底就易出现喷水冒砂的现象。

1.2解决方法

因为岩体中的地下水会沿着裂缝渗出,说明岩体中就有含水裂缝带。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应先找出裂缝带位置,从含水裂缝带渗出的思路出发进行分析。要准确测量岩体的地下水位,找出透水带。可以通过下文所述钻孔方法来测量地下水位。

操作较为简单且方便的是分段钻进法。要提前设计每日钻进进度,开钻后以一天的钻进工作量作为一段,每日钻进工作完成后,抽干孔中的水。第二日在开钻前测量水位,通过这种方法来掌握该段是否含水。如果上部地层检测发现不含水,则可以一直采用分段钻进法。若上部地层检测发现有含水层,应先将测量段的水抽干,第二天再做测量,测量是否含水。若还含水,可通过测量水压判定含水性和水位。以上述方法,地层可分为含水段和不含水段,然后再通过其他测量参数来确定地层裂缝带以及不含水带。

基坑突涌的防治:先掌握基坑周围隔水层的厚度,岩土的性质以及岩土重量,承压含水层顶板掩埋的深度和水头高度;然后通过基坑挖掘深度来预测突涌的可能和危害性。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把握好基坑挖掘的深度,确保基坑底下的隔水层厚度不会导致突涌发生。此外,还可在基坑的周边通过设置排水孔促使承压水位降低。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的勘测过程中,地下水位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通过科学地测定地下水的水文条件,不但可以提供准确有效的地质参数,还能加深岩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重视并处理好与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最大限度避免或消除地下水对岩土造成的负面影响。

2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

影响工程的水文地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地下水变动幅度、含水层厚度、隔水层厚度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组合关系、土层渗透性等。提升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关键在于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破坏。因此全面了解与岩土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就成为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点。了解并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工程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水文地质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2.1关于水文地质条件

(1)该区域的气候材料,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历史水位及水位变化趋势等;以及该区域的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等。(2)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环境及先关条件、地下水的情况;采用实现场试验的方式获得的该区域地层渗透系统等水位地质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对工程建筑可能产生的腐蚀及具体位置;重点加强对软基岩土建筑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3)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如赋存状态或渗流状态。(4)地下水或地表水是否存在污染的情况,其污染的具体程度。

2.2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

(1)了解自然条件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地下水的自然情况;详细分析并评估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岩土体和建筑的影响。(2)根据地下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列举出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3)充分综合考虑建筑物地基情况与施工的要求,对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并提出详细的相关数据或资料。(4)在设计到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时,要请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单位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并评估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可能产生的影响。(5)如果该地区常年没有相关的水位监测资料,在建设工程(尤其是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的初期勘察时,可以设置长期观测孔,完成对相关层位的地下水的观测工作。

2.3重视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中,只要遇见含水层,就应该进行地下水水位测定。对于静止水位的测量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是由含水层的渗透性所确定的,所以在完成勘察工作后应该统一测量静止水位。若工程需要进行泥浆钻进,应先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20 cm处再测量水位,或洗孔后再测量水位。若需要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进行测量,可以在必要时使用止水措施将所测量的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分别进行测量。

一般采用几何法完成对地下水流向的测定,同时测量各个孔内的水位;测量地下水流速的方式一般多用批示剂法或充电法。

当该区域的地下水的渗透系统满足抽水试验的要求,可以使用抽水试验。其具体操作如下:(1)抽水试验最好进行三次降深,降深应尽可能满足工程设计对地下水位降深的要求;(2)使用同样的方式和仪器完成水位测量,抽水孔的单位为cm,观测孔的单位为mm;(3)涌水量和时间关系曲线与动水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没有持续出现上升或下降,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小幅度波动,便可认为其已经稳定;(4)抽水工作完成后,需要测量水位恢复的情况。

2.4保证地理条件与岩土水理性质勘察并行

在岩土工程中,应该注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地理条件和岩土水理情况勘察工作同时进行,重视将地理环境、气象环境、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及岩土水理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并需要着重分析水理性质。水理性质是在地下水的作用影响下土层所表现出的性质,包括岩土的透水性、给水性、软化性、崩解性及胀缩性等。在分析岩层水理时,可以使用采样检测的方式完成对其的具体分析。根据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并结合工程地基的施工要求,对地基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改善,提升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降低地下水对工程地基的破坏。

鉴于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不良影响较大,因此,其勘察工作具备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视详细了解地下水的水位留存和含水层、潜水层分布情况,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对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方案。岩土工程现场勘查工作要遵循该工程的地基和施工环节的要求,才能开展对该区域水文情况的勘察,并根据所勘察的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及措施。工程地基的设计会影响到其下面的承压含水层的动水压力,因此,在岩土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该因素,加强评估强承压力对底板冲击的相关数据,从而进行有效地改善或预防。施工材料应尽可能使用具有防腐性能的混凝土,加强工程底板的整体抗腐蚀的性能,以保证并延长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地下水岩层的性质情况也应作为勘察工作中的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喷涌、流砂等情况进行有效地预防。

3结论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若岩土建筑工程的施工区域出现严重的水文地质问题,将会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水文地质勘察虽然十分重要,但在实际中也经常会被忽略。对此,在今后的岩土工程的勘察中,重视并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深刻认识地下水对岩土工程所造成的危害,从而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各个注意事项,强化水文地质问题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3,19(1):42,316.

[2]邓江平.浅析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勘察现场注意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22(17):180.

[3]朱志新.浅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12):101.

[4]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25(12):34-35,91.

[5]杨峰.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J].城市地理,2014,19(14):39-40.

[6]李坚.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8):76.

上一篇:中国煤矿现状下一篇:建筑结构封顶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