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24-04-3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精选6篇)

篇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录

一、概述

1.1 任务来源

1.2 工程概况

1.3 勘查目的与要求

1.4 勘查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勘查手段选择

1.5 完成工作量统计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结构

2.3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统计

2.4 原位测试成果统计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3.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3.2 场地工程环境评价

3.3 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

3.4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3.5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四、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4.1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4.2 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4.3 复合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4.4 桩基基础方案分析

4.5 基础设计与施工应注意事项

五、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建议

5.1 直立边坡开挖高度

5.2 坑基开挖方案

六、结论与建议

一、概述

1.3 勘察目的与要求

按《岩土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为拟建建筑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本

次勘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查明建筑物场地的地层结构、埋藏条件、均匀性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対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性作出评价。

2)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政治方案和建议。

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的埋藏物。

4)某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因此要对场地类别惊醒划分;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作出评价,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场地。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其腐蚀性和对建筑施工的不良 影响。

6)对天然地基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7)对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供复合地基设计所需的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进行评价。

8)提供桩基础设计所需的参数,选择桩端持力层。

9)在上述方案论证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10)为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数,对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11)针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篇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管理报告

我单位对“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场地进行了全程管理,并对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企业出具的该项目勘察报告中布孔数量、位置、孔距、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取样等内容进行了核实,其内容真实有效。

(管理或建设单位盖章)

篇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 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 (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 , 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 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许范围值, 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问题;岩土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勘察规范”和“地基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 往往仅一笔带过或只停留在定性的评价上, 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 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1.1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

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 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 抗震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 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 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不同的概念, 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 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价范围一致, 则将造成过大的投资浪费, 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 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 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 (b为基础底面宽度) , 对于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5b, 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

(2) 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 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

i (1) 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

(3) 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

式中:b-基础宽度。

且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范围。

(4) 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

评价深度zn, 即zn处的附加应力σz与土的自重应力σc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α1-附加应力系数, 查有关规范确定;

Po-等效实体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应力。

1.2 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内容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审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 发现大部份岩土工程师对该部份的评价显得空洞无物, 或者根本就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难以进行考虑, 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 根据有关规范和基础设计经验, 地基的均匀性评价, 其实就是地基土的压缩性不均匀问题, 结合场地特征, 应首先确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 进而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估算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

(1) 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根据现场调绘情况, 确定场地是否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 再根据钻孔揭露资料, 绘制场地纵横工程地质剖面图, 分析评价岩土质的成因、沉积年代、力学性质, 分析地基岩土纵横方向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情况, 分析建筑物基础平面是否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和位于同一工程地质单元。

(2) 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的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 结合建筑物拟采用的基础型式按式 (1) ~ (4) 估算地基岩土的压缩层深度范围, 分析评价压缩层范围内的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进而进行地基均匀性的定性及定量评价。

(3) 不均匀地基的评价。按下列要求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

(1) 建筑物基础平面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 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在纵横方向上具明显的差异为不均匀地基。

(2) 建筑物所在场地构造破碎带 (非全新活动断裂带) 发育或构造引起的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极为破碎 (非风化破碎岩体) 为不均匀地基。

(3) 场地内有大面积的软弱粘性土和填土分布、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均为不均匀地基。

(4) 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 相邻钻孔的压缩层范围内岩土层界面坡度>10°时为不均匀地基。

(5) 建筑物平面范围内各钻孔压缩层范围内压缩模量厚度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值 (Emax) 与最小值 (Emin) 的比值作为不均匀系数, 并结合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岩土层厚度的统计变异系数进行分析评价, 满足表1条件的可评判为不均匀地基。

Á (6)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岩土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存在厚度明显不同, 层厚统计变异系数大于等于0.5, 并且相邻钻孔间同一工程地质单元的岩土层厚度差值大于等于0.05b (b为基础宽度) 时, 为不均匀地基, 即满足下两式要求时为不均匀地基:

式中:H1、H2-相邻钻孔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岩土层厚度, m;

b-基础宽度。

(7) 在同一钻孔内的地基土压缩层范围内任意相邻两层岩土层的地基土压缩模量比值满足下式要求为不均匀地基:

式中:Es1-上层土压缩模量;

Es2-下层土压缩模量。

(8) 对于桩基础其桩底高差大于等于下式计算结果时应判定为不均匀地基:

式中:D-桩径;

α-相邻桩底中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 不均匀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对于被判为不均匀地基的场地, 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评价, 以免地基变形失效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地基变形一般包括地基的压缩变形, 通常采用规范建议的等效分层总和法进行, 而地基失效验算即通常所说的地基稳定性验算;当规范不要求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 在基础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

2.1 不均匀地基岩土层承载力取值。

众所周知, 建筑物设计时, 最为常用的是简化计算方法, 即通常将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三个完整的静力平衡结构体系人为地分为上部结构、地基、基础三部分进行独立求解, 假定上部结构的柱是嵌固在基础上的, 求解出的结构内力 (柱的轴力、弯矩、剪力、转角) , 这些内力作用在基础梁或基础底板上, 基础梁或基础底板同时承受地基反力, 地基反力与上部结构荷载 (含基础自重及其悬挑部分以上的土自重) 保持静力平衡, 并假定地基反力是按直线分布, 即此时假定基础是绝对刚性, 而计算地基变形时又把基础看作是柔性的, 即地基反力是均匀分布的;在对地基土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时, 所采用的荷载组合也不同, 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采用的是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而在进行地基的变形验算时, 采用的是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表明基础刚度的不同地基土的发挥度也不同, 也即地基土的承载力非定值, 其随基础的刚度不同而变化。

根据上述简化计算方法, 仅仅考虑了总荷载与总反力之间的静力平衡条件, 而忽略了上部结构与基础以及基础与地基土之间的变形的连续性质, 使得在利用地基土承载力取值时把地基土独立看待, 承载力取定值, 导致地基土承载力取值偏高或偏低, 给建筑物留下安全隐患或造成投资浪费, 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和地基反力观测, 地基土反力由于基础刚度的不同, 存在不同程度的集中现象, 故基础设计时地基土的承载力可根据基础刚度和基础型式的不同作如下调整:

(1) 当基础刚度较大时地基土承载力可采用偏高值; (2) 当基础刚度较小时地基土的承载力可取偏低值; (3) 对独立基础, 地基土承载力可取低值; (4) 而对于条形基础或其它大面积基础地基土承载力取高值。

2.2 不均匀地基的稳定性计算。

对于被判为不均匀的地基, 除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倾斜等特征分析 (具体分析计算方法可参照“地基规范”) 外, 更为重要的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文献记录较少, 岩土工程师对这一重要内容往往均以对地基稳定性“有利”与“不利”泛泛带过, 显得空洞无物, 设计人员无所适从, 笔者依据多年基础设计经验及收集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简略介绍。

Terzaghi等国外学者根据地基整体破坏原理, 运用刚体平衡理论, 假设塑性区展开深度为1/3或1/4的基础宽度进行地基承载力分析, 这对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基规范”建议地基稳定性分析采用圆弧法进行验算 (图1) , 即最危险的滑动面上诸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MR与滑动力矩MS应符合下式:

根据图1所示, 其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pc-基底附加压力平均值;

x-附加压力重心到滑弧圆心的水平距离;

Wi-土条重量;

li-土条内滑弧长度;

H-水平外力;

ci、φi-土的抗剪强度;

R-圆弧半径。

运用该式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时, 仅适用于小偏心荷载的建筑物, 其关键是滑弧深度的确定, 滑弧深度确定了其地基土整体破坏范围也就确定了, 根据多项工程地基土圆弧滑动稳定性验算及塑性区展形范围, 认为基础外角点底面以下1/4基础宽度范围深度内, 且该点与地面的连线呈45°-φ/2夹角的验算范围可满足建筑物安全使用要求;若经上式验算所得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小于1.2, 则应加大基础埋深, 继续验算直至满足要求止;或采用增强滑带土抗剪强度的办法重新验算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

3 不均匀地基基础设计时应采取的结构措施

由于不均匀地基的地基岩土在纵向和横向上物理力学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地基反力的集中现象比均匀地基更为明显, 基础设计若不采取某些结构措施易给建筑物埋下安全隐患, 对于此类地基基础设计除应沿基础纵横向而设分布钢筋外, 一般情况下, 还应避免或采取如下措施:

3.1 对于建造于不均地基土上的建筑物基础应加大基础刚度。

3.2 建筑物尽量避免采用不同的基础型式。

3.3 同一建物基础不应置于岩土性质绝然不同的地基岩土层上。

3.4 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单独柱基应沿基础纵横两个主轴方向设置系梁, 特别是各柱基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异明显的柱基或各柱基埋深差较大的基础。

3.5 对于桩基应设置桩帽 (单桩) 或桩承台 (多桩) 且沿纵横主轴方向设置系梁, 特别是桩底持力层差异较大的桩基础。

3.6 对于设置于不均匀地基岩土上的桩基础, 其桩顶和桩底应设置不小于1m的箍筋加密区, 若采用预制桩应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

3.7 对于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和单层或多厂房宜设置基础圈梁。

3.8 对于单层或多层厂房也可采取减小柱距、增加内支撑或斜撑。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查, 试图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对地基的均匀性提出一些浅见,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基,均匀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篇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摘 要】随着工程勘察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的重要性,其必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的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危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都转入到地下,而地下水作为岩土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化学及物理力学性质。地下工程所在的外部环境,会直接的影响地下工程,使建筑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没有水文地质勘察的实施,将会增加地下工程施工的困难,并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故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文参数,对消除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及岩土工程的危害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在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中,严重缺少了同工程基础设计之间的沟通,也缺乏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影响的评价,在多数地区都出现了由于地下水问题引起的房屋开裂、基础设备下沉等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自然地理条件,应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

②地质环境,工程所属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地层厚度的控制。范围内的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③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应包括近几年来最高地下水位及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

④含、隔水层情况。包括含、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分布情况,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厚度及其埋深,并通过现场试验开测定地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该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

2.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主要有容水性、含水量、持水性、给水性、毛细管性、透水性等,这些特性与构成岩土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相紧密相关。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3.了解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由于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及地下水水位升降的变化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或天然因素可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但无论什么原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引起的危害可以分为四种方式:

3.1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如总体岩性、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及人为因素施工、灌溉等的影响,有些时候很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潜水位上升对岩士工程可能造成:土壤的盐泽化,地下水及岩土对建筑物腐蚀性的增强;岩土体岩产生崩塌等不良的现象;特殊性岩土体强度降低、结构破坏;引起粉细砂液化出现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3.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之所以降低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大量集中的抽取地下水、在采矿过程中上游筑坝、矿床疏干、修建水库截夺下游的地下水的补给等等。由于地下水的过度下降,常常诱发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对建筑物、岩土体的稳定性及人类自身所居住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3.3地下水的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

由于地下水的升将变化会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胀缩变形,如果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的幅度不断的加大,进而形成由地裂引起的建筑物特别是对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换,会使土层中的铁、铝成分大量的流失,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导致土质变松、含水量的孔隙增大,承载力降低、压缩模量,为岩土工程的处理、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3.4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的状态下动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微弱的,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条件,在移动着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的危害,例如管涌、流砂、基坑突涌等等。

4.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在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面,主要有地下水位的测定、地下水渗入系数和倒水系数的测定、给水度、释水系数、越流系数、越流因数、吸水率、毛细水上升高度等详细参数的测定。对于以上这些不同的参数,应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测定,现状普遍采用对地基钻孔或借助测压管观测两种方式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采用抽水、注水、压水试验和采样进行室内渗入实验的方式测定地下水的渗入系数、单位吸水率和导水系数;采用单孔地层抽水试验、地层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实地水文观测等方式测定地下水的给水度和地下水的释水系数;采用对地层进行多孔抽水试验达到测定越流系数和因数的目的;对于毛细水位上升高度的测定,一般通过试坑直接观测及室内试验进行测定。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勘查的发展,水文地质勘察必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的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水文地质与地质工程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地下水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又是基础的工程环境,会影响着建筑物的持久性及稳定性。在工程勘查的工作中要认真的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以后设计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了消除及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的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止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洪禧,茹志敏.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0).

[2]苏毅琼.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l7):195~196.

[3]孙钧.海底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若干关键技术的商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8);1513-1521.

篇5:岩土工程勘察自检自查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况

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大动脉。为目前中国里程最长的东西向高铁通道。沪昆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也是我国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经过省份最多的东西向高速铁路,项目途径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066公里,全线为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沪昆高速铁路通道主要由沪杭客运专线、杭南长客运专线和长昆客运专线三段组成。起点为上海南站,终点为昆明站。

一、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工程

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工程起自湖南省长沙市的新长沙站,沿途经过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县)、湘潭市(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娄底市(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邵阳市(新邵县和隆回县)、怀化市(溆浦县、中方县、鹤城区、芷江县、新晃县),在贵州省境内主要经过六盘水市(盘县)、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晴隆县)、安顺市(关岭县、镇宁县、西秀区、平坝县)、贵阳市(清镇市、金阳新区、三桥马王庙片区、乌当区)、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三穗县),在云南省境内主要经过昆明市(呈贡县、官渡区、嵩明县)、曲靖市(麒麟区、沾益县、富源县)。正线全长约1167km,并包括引入怀化、贵阳、昆明枢纽配套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410亿元。

二、长昆段筹备组和联系方式: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公司筹备组 联系人:易善伟 电话:*** ●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 联系人:王达

电话:0851-8183674 ●云桂铁路公司筹备组 联系人:曾云川

电话:0871-6126778

三、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主持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河北区金沙江路33号增1号 邮政编码300251 联系人:封国强 电话:022-26176274 E-mail:zhuzhengqing@tsdig.com ●监理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3号

邮政编码 610031 联系人:彭玲 邹永辉 电话:028-86446475 028-8644543

3E-mail:teyghc@263.net.cn ●施工单位: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

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4号 邮政编码 416000 第四项目部经理:蒋建良 电话:*** 第二章:勘探工作技术要求

1、勘察单位承担的所有勘探任务,勘察项目分部将以勘探任务书的形式下达。任务书的内容包括工点名称、勘探目的、勘探任务量、工点位置简介、预计地层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及试验要求、钻进注意事项及要求、钻孔技术要求(终孔直径、试样采取、岩芯采取率、原位测试等)、具体的里程位置、勘探形式及设计孔深。地路组需详细介绍本工点技术要求和标准,对特殊试验孔和特殊试验项目需工点负责人认可后方可开工和终孔;特殊试验送样单经地路组长确认后送样化验。

2、勘察单位应认真分析项目分部下达的工点勘探任务书后,对承担机班组进行详细交底并将任务书复印交机组技术人员留底,勘探过程中要进行督导检查,以免达不到勘探要求造成废孔,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3、勘探机具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校核或标定,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保证勘探质量。勘察单位要保证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和试验等设备的充足配置,进场人员和机械设备要列清单向地质组申报备案,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进场开展工作。各管理组对勘察单位的仪器、设备的标定及其有效性随时进行监控,各勘察单位要配备地质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员、安全员(由各承担单位的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牵头),对各自范围内的勘探试验质量、安全严格把关。对现场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勘察质量和安全生产。

4、孔位要用仪器放孔及测量孔口高程、坐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挪动。放孔必须留有书面记录,放孔人员签署齐全后提交地质组,不得晚于日志提交时间。对于放孔过程中,勘探单位领孔人员要考虑孔位处勘探的可执行性,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对于空中架设和地下掩埋的各种管线,以及孔位附近的重要建筑物,要有足够的认识,如钻机钻架必须离开空中高压电线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孔位处可能存在地下埋设物时,应先查明埋设物情况方可进行勘探,城镇、道路、既有线附近及不能确定的必须先挖后钻,以确保安全;挖探孔位处有高大建筑物时,尽量适当调整孔位,防止发生危险;当孔位位于斜坡、陡坎边,触探车或钻机机台平整困难,隐含危险的等等,当孔位处有困难确实难以施工的,可与工点负责人协商,根据现场地形、地层特点以及工点形式在满足质量控制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孔位。

5、日志记录格式采用铁三院标准格式,应由记录员在现场及时填写,当发现误记时应以横线划去错记部分后在旁边重写,不得涂改、挖补、撕毁或重新抄写。日志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文字清晰,描述按三院记录员手册的有关要求进行,对地层的岩性变化、塑性状态(潮湿程度)、颜色、夹杂物的类型、大小及含量,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的密实程度,卵砾石的成份、粒径、充填物,基岩的名称、风化程度、结构构造、岩性成分等以及钻探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均应详细反映。填写过程中,注意回次进尺与同深度描述测试内容应在同一页日志之上,避免内容集中,不便检查与整理。勘探完成后,要求2天内将日志加盖承担单位项目部公章后交地路组。

6、钻探方法、工艺等执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勘探单位应做岩芯箱(要求长度为一米整,每箱5行),岩芯在箱内摆放整齐,注明工程名称、里程、分层深度,并及时拍摄数码图像,每5m拍照一次,拍照时应剖开岩芯俯拍,照片要清晰,保证岩芯照片能反应地层颜色、状态等特征,否则应重拍。同时,在勘探孔放孔时和施钻过程中应对场地全景进行拍照。数码岩芯照片名称按照工点或里程命名,相机调准日期和时间,相片中应反映日期和时间,并以孔为单位分别建立文件夹存放,与钻探日志同时提交,无照片者视为不合格孔。

7、钻探一般采用合金干钻,见地下水位后方可采用泥浆护壁、活套闭水接头单管或无泵反循环钻进,见地下水及采取水样前原则上不得水钻和泥浆钻。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试验的钻孔原则上必须采用干钻,以便准确确定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参数。

8、钻探回次进尺及采芯率:按《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 10014-98执行。(P57)

9、严格执行勘探规程、规定,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终孔时要进行质量评定,填写钻孔质量评定表。钻孔质量评定表按院《工程钻探质量管理工作标准》进行检查评定,同钻探日志一起交工点负责人,及时填写送样单并送验。

10、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对已经施工完成(含试验、测试等)经验收的钻孔或探坑,应及时回填并平整场地,并在日志中注明。钻孔中遗留钻具的要在日志中注明遗留物的种类、长度、位置等。

11、日志签名由地质人员、质检员、管理组人员签署组成,质检员由勘察单位项目经理或主要技术负责人承担,管理组成员由现场验孔人员承担。

第三章: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1、钻探时根据土层的不同,采用适宜的钻探工艺,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和取土器,确保所取土样正确反映不同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取样数量和质量必须满足室内土工试验(包括一般土工试验项目和特殊试验项目)的要求。

2、一般黏性土、粉土,采用连续压入法或击入法自地表以下1.0m开始分层取样。单层厚度大于0.5m的均应有原样,单层厚度较大时取样间距为2.0-3.0m,颜色、塑性状态或潮湿程度、密实度等有变化时应加取;单层厚小于0.5m应详细记录颜色、塑性状态、密实度及夹杂物等,对工程有影响需要时取扰样。

3、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应分层采用四分法取扰样,砂类土样品重量不得少于1kg,圆砾土不少于3kg,卵石和碎石土不少于5kg。砂类土分层取样并进行标贯试验,一般间距2m,原则上每个单独分层不少于一个标贯点。碎石类土采用重型动探确定密实程度,层厚时每2m取一扰样,层厚小于0.5m应详细记录。

4、对于粉土和粉砂现场鉴定困难时,应同时取原样和打标贯,以防漏项。发现变层时应立即取样或标贯,避免漏层或取样间距过大。

5、对于风化成土状及砂状的岩层(如:泥岩、砂岩、页岩、花岗岩等)也应按原状土取样或进行标贯试验。

6、软土应采用软土取土器,一般钻孔代表性取样,层厚≥0.5m应取原样,每一层不少于2筒,层厚小于0.5m者应详细记录并取扰样(袋装或置于样品盒内蜡封)。当同一土层厚度较大时,每3m采取原状土样4筒,并保证上下部位各1筒,中部取2筒。控制性钻孔应连续取样,每1m深度应有2筒原样。

7、填土(填筑土、素填土、杂填土)应详细描述,取原样或扰样,采用挖探、轻型动力触探或重型动力触探确定判定其成分及密实程度。常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及化工垃圾等有水渗出时应取水样做腐蚀性评价。没有水时或者水位以上应取土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8、溶洞充填物按充填物的类型进行测试及取样。

9、膨胀土(岩)段从地面以下1.0m开始分层采取原样(膨胀土段取原样宜干钻或挖探),每1~2m取1组,及时腊封;进行膨胀性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

10、岩石作为特大桥地基时(明挖或桩基),按不同岩性代表性取样做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干燥、饱和),钻孔取芯长度一般不小于200mm,每种岩性取样不少于三组。

11、标准贯入试验应在清孔预打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击数超过50次后可不再继续,如实记录贯入的深度。

12、重型动力触探应在清除孔底残土后进行,试验时分别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每次试验至少连续打入50cm,贯入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

13、准确测量钻孔初见及稳定水位,观测水位稳定时间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每个工点均应采取地下水样,取样间距不超过1km,不同地貌单元及不同地下水类型加取。河水和渠水均应取水样,且有污染或有腐蚀性的地段必须加密取样。如遇多层地下水,应分层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试验。每组水样取两瓶,其中一瓶(500ml)投放大理石粉2~3g,摇晃溶解后随即密封,并在水样标签上注明,其中水样瓶应规范,严禁使用饮料瓶。

14、现场所取原样应及时蜡封,标明工程名称、工点名称、里程、岩性、取样深度、时间、地下水位、土样上下,采取防震、防晒、防冻措施,确保原样不扰动、不失水。水样应标明工程名称、工点名称、水源类型、取水位置、时间等,现场蜡封。各种样品均应及时试验。

第四章:送样单的填写

1、所取样品统一按三院送样单的格式填写试验项目。

(1)一般原样填写常规五项(天然含水率、天然比重、颗粒密度、液限、塑限)及压缩、剪切。

(2)一般扰样填写筛分、含水量、液塑限。

2、软土及松软土样品除常规五项、压缩、剪切以外,还应按勘探任务书要求,对规定孔的样品填写有机质含量、三轴压缩试验、固结试验、室内渗透试验、高压固结试验等项目。钻探任务书中将有详细说明,勘探单位应根据地层情况与工点负责人及时沟通,适当调整取样数量,避免漏样和取样浪费。

3、膨胀土(岩)和红黏土样品除常规五项、压缩、剪切以外,还应选取代表性样品填写自由膨胀率、饱和吸水率、膨胀力、崩解试验等,并代表性做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4、桥梁、隧道的岩样做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第五章:地质人员对钻探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1、工程地质钻探,是地质数据信息采集最直观手段,钻探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勘察的质量。因此地质技术人员应在勘探过程中经常深入现场,监督检查指导钻探,核对日志与岩芯,对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随时掌握、解决,对自己没有把握的应及时与地质组、专业负责人、总工沟通协商。

2、地质技术人员可根据钻探工作过程的“十八条”,对钻探过程及探终孔后进行对照检查与评定。“十八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1)、钻孔结构

⑴施钻方法、钻进工艺符合技术要求; ⑵换径深度符合地层条件及取样直径要求; ⑶孔深满足技术要求;(2)、地层分层

⑷按不同地层控制回次进尺;

⑸地层分层深度正确,不漏层(尤其是构造破碎带及软弱夹层); ⑹岩芯按顺序排列在场地上,并与日志内容相符;(3)、样品采取

⑺取样数量及位置符合技术要求;

⑻岩芯采取率达到钻探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值; ⑼按规定做好岩芯样品的整理和保管;(4)、日志填写

⑽现场及时填写,字迹整洁,原始记录无漏项; ⑾地层描述详细,分层清晰准确; ⑿签署手续齐全;(5)、标贯试验

⒀标贯深度、操作方法符合技术要求; ⒁涌升砂层采取措施标贯正确;

⒂标贯器及取土器刃口触探探头符合相关要求;(6)、水文观测

⒃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测量符合要求; ⒄取水方法正确及时,无漏样; ⒅按要求进行提水、抽水试验;

3、地质技术人员在对钻探过程及终孔的检查与评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为不合格孔:

①钻孔终孔自评在“十八条”评定内容中出现五个不合格项者; ②评定内容中第3、5、7、8、10、13、18条有一条未做到者; ③由于发生孔内事故影响钻孔分层取芯质量者; ④终孔后机组未按要求逐项进行认真评定者。第六章:勘探和试验的现场检查和指导

1、管理组及地路组成员要深入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勘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督促、检查勘察单位的自查、自检工作。加强对地质勘探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返工浪费。2加强对勘探、试验质量的管理,从人员、设备、工艺、操作和资料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钻探质检员逐孔进行检查、评定,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及时审查钻探日志、试验报告经质量评定合格后签署,项目分部按院有关规定对勘探资料进行检查及验收。勘探质量检查评定主要内容包括:

●钻孔结构:施钻方法、钻进工艺符合技术要求;换径深度符合地层条件及取样直径要求;孔深满足技术要求。

●地层分层:按不同地层控制回次进尺;地层分层深度正确,不漏层(尤其是构造破碎带及软弱夹层);岩芯按顺序排列在场地上,并与日志相符。

●样品采取:取样数量及位置符合技术要求;岩芯采取率达到钻探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值;按规定做好岩芯样品的整理和保管

●日志填写:现场及时填写,字迹整洁,原始记录无漏项;地层描述详细,分层清晰准确;签署手续齐全。

●原位试验:标贯、动探深度、操作方法符合技术要求;涌升砂层采取标贯措施正确;标贯器及取土器刃口、动探探头符合原位测试规程的要求。

●水文观测: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测量符合要求;取水方法正确及时,无漏样;按要求进行提水、抽水试验。

3、地路处现场技术组要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地路组在收到勘探日志和试验报告后,仔细分析取样、测试及试验的数量、间距、项目种类、记录内容、试验结果等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下达有关当事人,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以书面形式进行院内通报、对问题严重且屡教不改的单位或机组要清场处理,对工作管理和质量控制好的单位也要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勘察项目部,对将来对委外单位进行测评时作为一个加分的依据。

4、在勘探技术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上面的简述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将来在勘探过程中我们地质组会制定更为详细的勘察技术要求,对各种情况会有更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在赘述。我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怎么提高生产效率给大家提点小的建议。

5、首先要了解承担工点的特点和任务要求,认真研究勘探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不明白的及时向地质组工点负责人询问,不要盲目开钻,造成浪费;要研究工点位置预计地层情况,根据地层特点,在满足勘探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勘探工艺,合理有效的完成勘探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任务书下达后,要及时放孔,根据任务情况,合理安排人员进行外部协调,及时有效的解决进场问题,所有问题尽量想全面,一次解决彻底,不要一次进场多次受阻,影响工作效率;一定要和地方协调好关系,不要有过激行为,对项目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节省辅助时间,这就对我们勘察单位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调整好钻机和工作量的关系,而且尽量避免往复进场,对于常用易损件要备足,不要因为缺零配件造成停工,以往有过经验教训,钻机坏了一个零件得现联系、现发货,一等就是好几天,把时间白白浪费掉;对于同一台钻机承担的勘探任务,在一孔勘察工作结束前,下一孔的地方协调和进场修路及场地平整工作应该完成,要最大限度保证钻机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要勤保养,常维护,不要让机器带病工作,一是影响工作效率和勘察质量,二是将来机器出现大故障,更浪费时间,三是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第七章:勘察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不要浪费工作量,不要少钻,更不能超钻,少钻满足不了技术要求,超钻了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如勘探地层和预计地层有出入(如碎石类土累计厚度超过30m、基岩埋深浅,风化层很薄等),发现土石分界及时通知工点负责人,根据勘探揭示地层情况适时的调整孔深,避免浪费。

第八章:安全与环境的要求

1、铁三院是国家大型综合性设计院,主要业务是铁路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承包等,在生产过程中,尤其在外援勘测、交通运输、工程承包、配合施工作业中存在一定程度健康安全风险。

2、“让健康安全伴随每一天”的方针,阐明了铁三院对预防职业伤害和疾病、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绩效的承诺,并为此必须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确保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不懈努力。

3、方针承诺体现在“让”字上,引申含义:从企业发展层面上对员工安全健康的重视,与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理念相一致:从管理层面上讲要求坚持“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作业层面上要求员工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4、管理宗旨体现在“每一天”上,引申含义: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对职业健康安全实施动态管理,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全体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伤害。做好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时勘察工期和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使勘察工作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干扰程度降低,既要保证勘察施工的顺利进行,又要对场地环境进行保护。各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并在实际勘探过程中认真执行。尤其注意一下几点:a、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制定安全措施,配备安全监督员,对各机组进行安全教育,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b、勘探开孔前,必须查明孔位处及其附近的电力线、通信线、地下管线及地下埋设物,确保勘探孔位避开一定距离,保证勘探及管线的安全。c、煤矿采空区勘探必须做好勘探设计,随时测量瓦斯浓度,钻探设备要有防火罩,勘察场地内严禁烟火。d、注意安全用电。e、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严格按行业标准组织作业。现场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工程项目潜在的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或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九章:环境管理方针

1、勘探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对勘探过程中的泥浆池、泥浆、岩芯及试验过程中废弃的土样妥善处理,禁止直接倒入河、塘、农田等。

2、勘探到古墓时,应及时停钻不要破坏文物古迹,并逐级上报。

3、在工地现场要注意生活垃圾的管理。

第十章:关于白云岩、灰岩、石英砂岩钻进特别问题专述

1、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白云岩地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钻进困难,取芯难度大,岩芯采取率低,容易掉块,出现卡钻事故,套管拔不出来等。高速铁路勘探勘察对岩芯的采取率要求是非常高的,因而在钻探过程中就要努力想办法达到要求,比如调整泵量、钻压、转速的关系,可适当减少钻压;在卡取岩芯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卡取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投砂子和一定长度铁丝相结合;如果在提钻的时候出现掉块而提不上来的时候尽量不要首选用打吊锤的方式,最好首选慢慢活动的方式进行,以免造成更大的事故如卡钻事故。

2、灰岩是一种可溶性碳酸盐岩,主要方解石等组成,灰岩地带极易出现溶洞的情况,溶洞里面有时会还有充填。在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合适的钻头既能保证岩芯岩芯采取率,又能提高效率。一般情况下像铁路勘探勘察打的孔都比较浅,所以一般都用金刚石钻头利用清水自动造浆进行钻孔,金刚石钻头岩石破碎效率高,所以基本都用金刚石钻头钻进。但是如果遇到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或断层地带就很难保证较高的岩芯采取率了,如果采用双管钻具也比较麻烦,但是如果选择复合片进行钻进效果就较好一些!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的是,灰岩地区由于溶洞比较频发,所以,如果终孔直径要求是91mm的,开孔用130mm的钻头,中途换110mm钻头进行钻进,预知此地带溶洞多,且都有土充填,而根据技术要求溶洞里面的土要取原样,如果过早变径为91的话,可能取土器都放不到孔底,这时如果选择扩孔的话又比较麻烦了,这样的地带就不要过早变径!

3、石英砂岩是由于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极硬岩,在钻进过程中铁路勘探勘察打的孔都比较浅一般(30——200米),所以一般都用金刚石钻头利用清水自动造浆进行钻孔,常常出现:进尺缓慢,打一米进尺可能出现两米的砂子,钻具跳动严重,渣子及岩削较多,埋钻事故等。就其原因就是:清水不具有和泥浆一样的润滑性,遇到硬岩钻具就跳动比较厉害,岩石在钻具跳动的情况下就被振碎了;清水的分选性较大,较大较多的岩削不能被冲洗液带出孔外,砂子状的岩削就在孔内浮浮沉沉始终在孔内,如果采用取粉管就可能出现打一米进尺可能出现两米的砂子的现象,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埋钻,砂子多了就给清孔带来了较多麻烦。解决办法:如果利用泥浆进行钻进不太经济,所以只有另辟途径,可以想办法减少钻具的跳动来减少砂子的产生,可以在清水中加入硝基酸碱辅助剂可以起到减振润滑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减少钻具跳动,减少砂子产生,从而保持孔内的清洁,最终解决问题!

第十一章:收获与心得

沪昆客运专线是国家的重点项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湖南湘西工程勘察院作为沪昆客运专线长沙到昆明的勘探勘察施工单位必须按照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湖南湘西工程勘察院也是一个不错的单位,里面的管理模式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能够在这样的重点项目工程和正规的单位里面实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实习期间了解了一项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流程,工程的开展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钻探工作的前前后后的整个钻探施工流程,钻探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及处理,机构协调及人员调解矛盾纠纷等。

篇6:岩土工程勘察认识实习报告

2009级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1、工程勘察实习的目的

2、工程勘察实习的任务

3、工程勘察实习的主要内容

4、工程勘察实习报告应附的图表

5、工程勘察实习的总结

6、工程勘察实习的收获与经验

1、工程勘察实习的目的

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核心,以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为目的的工程实践过程。通过实习,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如工程勘探取样和编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等方法。

土工试验是了解土的工程性质的基本方法,也是工程地质勘察常用的方法,本次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土的密度、含水量、液、塑限、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击实试验的原理、仪器、方法和资料整理。

2、工程勘察实习的任务

(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分析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对场地内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4)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对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3、工程勘察实习的主要内容

1、工程钻探

在地质勘探和建筑基础勘查中,用钻机按一定设计角度和方向施工钻孔,通过钻孔采取岩心(或矿心)、岩屑或在孔内下入测试仪器,以探查地下岩层、矿体、油气和地热等的工程。简称钻探。按破碎岩石的外力作用方式可

分为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冲击回转钻进、振动钻进和喷射钻进等;按钻进时是否取岩心(或矿心),可分为取心钻进和不取心钻进;按破碎岩石所使用的磨料,又分为硬质合金钻进、钻粒钻进和金刚石钻进等。钻探是地质勘探的一种重要技术手图表1钻探

段,广泛应用于寻找和勘

探 各种矿产、油气

藏、地下水、地热,以及为水利建设、工程建筑和交通设施等提供地质资料。

2、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它是测定地基土的压力与变形特性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下l.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范围内,地基土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载荷试验设备主要由承压板、加荷装置、沉降观测装置组成

试验成果整理:根据原始记录绘制p~s和s~t曲线图。如下图 试验要点

1.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少于3个,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时,应适当增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板直径;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土的高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

3.试坑或试井底的岩土体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中砂垫层找平,尽快安装试验设备;螺旋板头入土时,应按每转一圈下入一个螺距进行操作,减少对土的扰动;

3、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仪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由于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的性质有关,因此通过贯入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达到了解土层的工程性质的目的。

静力触探设备试验由加压装置、反力装置、探头及量测记录仪器等图表 1静力触探仪器原理图 四部分组成

现场试验步骤如下:

1.将仪表与探头接通电源,打开仪表和稳压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15min。2.根据土层软硬情况,确定工作电压,将仪器调零,并记录孔号、探头号、标定系数、工作电压及日期。

3.先压入0.5m,稍停后提升10cm,使探头与地温相适应,记录仪器初读数εo。试验中每贯入10mm测记读数ε1一次。以后每贯入3~5m,要提升5~10cm,以检查仪器初读数εo。

4.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度控制在1.2m/min。:

5.接卸钻杆时,切勿使入土钻杆转动,以防止接头处电缆被扭断,同时应严防电缆受拉,以免拉断或破坏密封装置。

6.防止探头在阳光下暴晒,每结束一孔,应及时将探头锥头部分卸下,将泥沙檫洗干净,以保持顶柱及外套筒能自由活动。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来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层的性质,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层的性质。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点。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主要分四大部分:探头:为圆锥形,锥角60o,探头直径为40~74mm。穿心锤:钢质圆柱形,中心圆孔略大于穿心杆3~4mm。提引设备:轻型动力触探采用人工放锤,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采用机械提引器放锤,提引器主要有球卡式和卡槽式两类。探杆:轻型探杆外径为25mm;重型探杆外径为42mm钻杆;超重型探杆外径为60mm重型钻杆。

动力触探试验资料应绘制触探击数(或动贯入阻力)与深度的关系曲线。触探曲线可绘成直方图。根据触探曲线的形态,结合钻探资料,可进行土的力学分层。

图表3触探曲线图

5、十字板剪切实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将插入软土中的十字扳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在土层中形成圆柱形的破坏面,测出土的抵抗力矩,从而换算其土的抗剪强度。

目前我国使用的十字板有机械式和电测式两种。机械十字板每作一次剪切试验要清孔,费工费时,工效较低;电测十字板克服了机械式十字板的缺点,工效高,测试精度较高。

试验仪器主要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1.测力装置。开口钢环式测力装置。

2.十字板头。国内外多采用矩形十字板头,径高比为1:2的标准型。板厚宜为2~3mm。常用的规格有50mm×100mm和75mm×l50mm两种。前者适用于稍硬粘性土。

3.轴杆。一般使用的轴杆直径为20mm。4.设备。设备主要有钻机、秒表及百分表等。

图4-12

6、扁铲侧胀试验

扁铲侧胀试验(简称扁胀试验)是用静力(有时也用锤击动力)把一扁铲形探头贯入土中,达到试验深度后,利用气压使扁铲侧面的圆形钢膜向外扩张进行试验,测量膜片刚好与板面齐平时的压力和移动1.10mm时的压力, 然后减少压力,测的膜片刚好恢复到与板面齐平时的压力。这三个压力,经过刚度校正和零点校正后,分别以po、p1、p2表示。扁铲可以通过连接探杆不断垂直锲入土中(可以与CPT的探杆通用)。

连接扁铲主体和地面控制盒的是一跟特制的电镀通气管路。

地面上试验器件包括控制盒和压力源,其中控制盒用于调节和检测施加压力;压力源通常是利用氮气。一套完整的扁铲侧胀仪包括:

● 两个高应力测试扁铲

● 双表控制单元(读数仪)

● 100米电缆

● 20个高压应力膜

● 两个连接CPT杆和扁铲的适配器 ● 标定工具(包括实验手动泵,调节管,工具箱,软

图表 2偏铲测胀仪器原理图

4、工程勘察实习报告应附的图表

勘察报告应附必要的图表,主要包括:

(1)场地工程地质图(附勘察工程布置)。(2)工程地质柱状图、剖面图或立体投影图。(3)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图表。(4)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5)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

5、工程勘察实习的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我认识了很多新的仪器。比如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目前,洛阳铲已不再是考古界的专有工具,特殊工艺制造出来的犇牛洛阳铲在建筑、公路、铁路、矿山学校选址等领域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基灌桩和地质勘探等方面,犇牛洛阳铲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6、工程勘察实习的收获和经验

在本次实践中我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各种常用的试验设备,除了认识仪器设备的外观,还了解了各种仪器设备的功能,虽然是基本浅显的了解,但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的实践过程中我还了解了所学专业的就业信息。

这次的实习活动为我提供了接触实际的机会,让我的知识不只是停留在书本和自己的主观想象中,而是真真切切地反映在具体的实物中,让自己得到了感观的直接认识,使得印象更为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实践,让我初步认识了一个工程运作的各部门的职能范围以及所需的专业知识,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人士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自己的目标更为明确。

这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受就是我懂得了怎么去工作了,很多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只要你去实践过了,实习过了,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要不你就永远是门外汉,什么都不懂。我对自己专业将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所以我相信自己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做的更好的。只要自己一直去实习就可以,在实习懂得了之后,运用到实际中之后,我就可以做好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将来取得成功!

上一篇:七夕祝福语送情人下一篇:社区书记述职汇报材料